高校设计基础教育改革展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设计基础教育改革的展望
摘要:全国绝大多数的院校都在进行设计基础教育:素描课程,
色彩课程,速写课程;以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其中
素描色彩速写都是绘画式的,即写实,按照事物的原貌原原本本的
描摹对象,画的最像者为最好。建国以后,我国从日本引进三大构
成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100年前
的包豪斯时代,三大构成是创举,而现代他已经远远落后于这时代
的发展。包豪斯时代所提倡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对机器时代的高
要求,对于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单纯的去让技术个艺术接洽显然太
干板太孤立;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时代发展;社会大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1-0-02
一、引言
多少年以来我们在谈及大学教育的时候总会引用陈寅恪先生的
观点: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个观点是针对普遍的大学教育而
言。对于我们的设计高等教育,我认为应该再加上;创造之品格。
至美之追求。对设计基础教育亦通用之。
要谈设计基础教育必须要谈设计,谈设计就不能脱离大的时代
背景和大学生的特性。大学生刚刚结束了多年的挤压式教学,高考
结束,就像脱缰的马儿,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正是这样。如果
大学生把第一年的时间耽误在温习旧的功课上,那必然适得其反。再看看周围这个正在迅速变化的世界。我想引用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话来形容最为直观:“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二、设计基础教育的目的
全国绝大多数的院校都在进行设计基础教育:素描课程,色彩课程,速写课程;以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其中素描、色彩、速写都是绘画式的,即写实,按照事物的原貌原原本本的描摹对象,画的最像者为最好。建国以后,我国从日本引进三大构成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100年前的包豪斯时代,三大构成是创举,而现代他已经远远落后于这时代的发展。包豪斯时代所提倡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对机器时代的高要求,对于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单纯的去让技术个艺术接洽显然太干板太孤立;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写实绘画,其目的是为里最大限度的记录对象的真实形象;而三大构成则是为了美化机器时代的产品。当今,我们不单单需要描摹物象,因为有照相技术。对物象的描摹仅仅是为了做造型的基础训练;对于构成的学习已经不在停留在既定形式上了。虽然传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需要,但是当今的教育也不能完全和传统一刀
两断。因为设计基础教学并没有摒弃传统基础训练中手与眼,观察与表现的紧密联系,这样的训练对视觉形象的直觉体验以及观察力的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眼手结合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重点。
三、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既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重点,就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变挤压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和对于课程内容的积极性。多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从实际应用出发,实施有效的教学。由于设计类学生服务的对象就是设计企业,往往企业需要的才是他们最需要优先掌握的。要让着基础课程和企业的需要挂钩,变长期作业为短期的作业,加大速写的要求力度;把三大构成于实际案例充分结合,力争在案例中做练习。强调实际操作的环节,对于图纸到成品的过程加强指导,力争做到:出了学校门就能立刻进入公司门。
改变二元化的思维,提倡多元化的思维。二元化的非对即错更像是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产物,很难被这个时代接受;多元化的思维才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个孤立的归因,或许在对与错至今还有更多的内容。在评定一件作品或一个设计的时候,要全面的评判,看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不能单纯的归因于好坏;
更不能拿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及学生作品。多元的必然是包容的,应该更多的包容不同意见。不同的学生对于设计对于艺术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无论稚嫩与否都应该予以支持,切实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参与到设计教育活动中。
四、对于设计基础学科的新认识
(一)“素描是基础中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主流的观点。传统的素描基础训练,包含了准度的训练,结构分析以及造型能力的训练;而抽象造型的研究与训练,从设计出发设计的构思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都十分不足。而后者正是设计素描要的基础。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更加注重观念与意识的探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素描就以抽象和具象为界。现代素描语言更加丰富,更多抽象视觉符号的引入以及材料上的拓展都丰富了素描的样式。现代设计素描基础训练更多的强调多元化的拓展,从内容形式手法以及材质等诸多方面的延展;还有对抽象对思维及情感的探寻。从这个意义上看,素描的确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
学习构成不能死板,要把构成和具体的专业结合。作为设计基础课的三大构成被从国威引入中国,可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国大地几十年生根结果,培养了一批批的设计人才。每个设计
专业学习构成课程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作业。任课教师的讲授方式也不尽相同。这种盲目的不分专业的教学显然不是有效的教学,其培养方针的针对性缺失必然造成学生不能适应专业的要求,不能把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较好的衔接。更不能把基础的学习应用的实践的领域。这显然和教学宗旨背道而驰。要改变这种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的调查市场需要。只有了解市场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也只有了解市场需要教师才能根据市场需要的知识搜集材料编写教案。其次要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编写教案及征订教材。讲授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师教案应该是每年都不一样,每年教授都应该深入市场,也就是要深入设计市场,根据专业不同进入不同的设计公司实习,根据结果编写教案。做到教案内容丰富全面,并能及时修改,案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构成课程于具体情况结合,并要保持其原汁原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在中国艺术教育界被统称为“三大构成”课程,它们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课程改革。约翰内斯·伊顿在包豪斯学院开设了基础课程,他的《设计与形态》和《色彩艺术》著作开拓了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20世纪中叶,日本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引进三大构成教育体系,日本的艺术设计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把它变成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充实整理,所以日本在三大构成教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三大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经由香港开始被引入,逐渐成为国内大部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