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之万经典顺磁性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开始解释物质磁性的起因,先分析两种弱磁性的 起因,虽说它们的磁性很弱,不能作为磁性材料得到广泛应 用,但绝大多数物质都具有弱磁性,理解它们的起因,对 于我们了解物质结构,很有帮助,更是我们理解有机物和 生物磁性的基础。
磁学理论在固体理论中有典范意义,对于每种理论, 我们都要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1.理论的物理图像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2.推导思路和数学依据,特别是做了哪些简化; 3.得到的主要结论; 4.和实验结果的比较; 5.评述其成就和不足,思考继续改进的方向。
mol
NA
e2 6mc2
z
r2
NA
ze2 6mc2
r2
2.832 106 z 取:NA 6.0231023, r2 1016cm2 可以根据换算关系(4 )给出SI单位制下的数值
mol 3.55 105 z (cm3/mole)
姜书p28给出SI单位之下的体积磁化率近似值:
因而 电子被磁场加速,在时间间隔Δt内速度的变化Δν由 下式给出
轨道绕磁场进动但不改变轨道形状,进动的角速度为
运动产生的磁矩为
对闭合壳层的情况下,电子分布在半径为a(m)的球表面, r2=x2+y2,而z轴平行于磁场。考虑到球对称,x2=y2=z2=a2/3, 因而 r2=x2+y2=(2/3)a2
N 0e2
6m
z
r2 5.9 106 z
计算中取单位体积的原子数 N 1029 m-3 r2 1020 m2
附录:另一种推导方法:(共2页,取自物理所课件)
假定电子轨道半径为r(m)的园,磁场H(Am-1)垂直于 轨道平面,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将产生电场E(Vm-1)
6. Langevin给出的公式只是粗略地表述了离子实对抗 磁性的贡献,金属中传导电子也存在着抗磁性,且与 温度和磁场有关,因此金属抗磁性不能单用上述理论 解释。
单位体积里含有N个原子,每个原 子有Z个轨道电子时,磁化率为:
a2是对所有轨道电子运动半 径a2的平均。
三. 理论结果分析
1. d 0 所有物质都具有抗磁效应,数量级是符合的。
2. d 表达式中不含磁场 H 和温度 T,如果 r2 与它们
也无关,则抗磁磁化率与温度和磁场也无关,d是一
个常数。
pl 0 也不为零,呈现
抗磁性。
对核点的角动量 pl r [m(l L ) r] ,
对H方向的附加
p H l
mL 2
, 2 是到z轴距离平方的
平均值
一个轨道电子相对应的附加磁矩:
lz
e 2m
plz
0e2
4m
H2
L
0 H
3. d和核外电子数成正比,和原子半径 r2 成正比,定
性地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见下页图)
4. 计算一个自由原子的抗磁磁化率,归结为计算原子中 电子轨道半径数值,但这是经典理论不能完成的,量 子力学也只能精确计算氢原子等少数物质。已有一些 计算结果,见姜书p26表1-4中数据。经典公式利用量 子力学结果也可以称之为半经典理论。
在外磁场中,轨道 电子将受到力矩
0l H 的作用:
d pl dt
0 l
H
0 e
2m
pl H
做右旋进动
L
源自文库
0H
0e
2m
H
l
电子轨道角动量
绕磁场做右旋进
动,进动产生的
附加磁矩和磁场
反向。
沿磁场方向右旋(反
时针)运动的轨道电
pl
子相应的pl,l
e
l 2m pl
0e
2m
H
设每个原子有 z 个电子,设电子轨道球对称,
2
2 3
r
2
r2 是第 i 个电子轨道半径平方平均值
故,一个原子在外磁场中产生的感生磁矩为:
Langevin 经典理论结论
d
z
l
0e2
6m
H
z
r2
求出克分子磁化率:
按CGS单位制计算: 近似: z 个电子轨道相同
2.1 正常抗磁性的经典解释; Langevin 理论
一. 物理图像: 在与外磁场相反的方向诱导出磁化强度的现象称为抗
磁性。它产生的机理是外磁场穿过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 道时,引起的电磁感应使轨道电子加速。因为轨道电子的 这种加速运动所引起的磁通总是与外磁场变化相反,所以 磁化率为负。 显然,这种抗磁现象是普遍的、是所有物体 无例外的都具有的。但在非抗磁性物质中,被更强的顺磁 效应所掩盖了。在原子、离子或分子(满壳层)没有总磁矩 时,才可以观察到这种抗磁现象。 (Kittel 把这种外磁场 感生的轨道矩改变和电子自旋磁矩、轨道磁矩都作为原子 磁矩的来源,见中文版p206)
1905年Langevin在 Lorentz 经典电子论的基础上第一 次对抗磁性作出了定量解释,1920年Pauli进一步精确化。
二. 理论推导
每个原子内有 z 个电子,每个电子都有自己的运动轨道, 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轨道绕磁场 H 进动,进动频率为ωL。 称为拉莫尔进动频率。由于轨道面绕磁场 H 做进动,使右旋 的电子运动速度有一个增量变化 dv。因此带来电子轨道磁矩 的增加△μ,方向与磁场 H 相反。如果是左旋方向的电子轨道, 则进动使电子运动速度减小,从而在磁场 H 方向的磁矩减小, 所得磁化率仍是负的。总之,由于磁场作用引起电子轨道磁 矩减小,表现出抗磁性。简单说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外 磁场方向相反,与这个电流相联系的磁矩是抗磁性磁矩。”
思考!磁矩绕磁场 进动,如何理解磁 矩会沿磁场取向?
l
e
pl
和磁场方向成左旋(顺时针 方向)的电子轨道在磁场中 依然是产生右旋进动,进动 产生的附加磁矩依然和磁场 反向。
所以不管pl 的方向如何,它 们的进动方向是一致的,因 此所有轨道电子所产生的进 动附加角动量 pl具有相同 的方向,可以相加,即便是 原子的总轨道矩为零,电子 在外磁场中产生的
更严格的量子力学推导见 2.3节
5. 经典公式并使用 r2 1020 m 数值,可以给出抗磁 磁化率与温度无关的结论以及数量级上的符合。对于 稀有气体原子及具有满壳层电子壳层的离子,计算是 适用的。但经典公式不适合于计算抗磁性气体分子, 因为要考虑到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只能利用量子 力学才能给出严格的数值。
磁学理论在固体理论中有典范意义,对于每种理论, 我们都要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1.理论的物理图像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2.推导思路和数学依据,特别是做了哪些简化; 3.得到的主要结论; 4.和实验结果的比较; 5.评述其成就和不足,思考继续改进的方向。
mol
NA
e2 6mc2
z
r2
NA
ze2 6mc2
r2
2.832 106 z 取:NA 6.0231023, r2 1016cm2 可以根据换算关系(4 )给出SI单位制下的数值
mol 3.55 105 z (cm3/mole)
姜书p28给出SI单位之下的体积磁化率近似值:
因而 电子被磁场加速,在时间间隔Δt内速度的变化Δν由 下式给出
轨道绕磁场进动但不改变轨道形状,进动的角速度为
运动产生的磁矩为
对闭合壳层的情况下,电子分布在半径为a(m)的球表面, r2=x2+y2,而z轴平行于磁场。考虑到球对称,x2=y2=z2=a2/3, 因而 r2=x2+y2=(2/3)a2
N 0e2
6m
z
r2 5.9 106 z
计算中取单位体积的原子数 N 1029 m-3 r2 1020 m2
附录:另一种推导方法:(共2页,取自物理所课件)
假定电子轨道半径为r(m)的园,磁场H(Am-1)垂直于 轨道平面,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将产生电场E(Vm-1)
6. Langevin给出的公式只是粗略地表述了离子实对抗 磁性的贡献,金属中传导电子也存在着抗磁性,且与 温度和磁场有关,因此金属抗磁性不能单用上述理论 解释。
单位体积里含有N个原子,每个原 子有Z个轨道电子时,磁化率为:
a2是对所有轨道电子运动半 径a2的平均。
三. 理论结果分析
1. d 0 所有物质都具有抗磁效应,数量级是符合的。
2. d 表达式中不含磁场 H 和温度 T,如果 r2 与它们
也无关,则抗磁磁化率与温度和磁场也无关,d是一
个常数。
pl 0 也不为零,呈现
抗磁性。
对核点的角动量 pl r [m(l L ) r] ,
对H方向的附加
p H l
mL 2
, 2 是到z轴距离平方的
平均值
一个轨道电子相对应的附加磁矩:
lz
e 2m
plz
0e2
4m
H2
L
0 H
3. d和核外电子数成正比,和原子半径 r2 成正比,定
性地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见下页图)
4. 计算一个自由原子的抗磁磁化率,归结为计算原子中 电子轨道半径数值,但这是经典理论不能完成的,量 子力学也只能精确计算氢原子等少数物质。已有一些 计算结果,见姜书p26表1-4中数据。经典公式利用量 子力学结果也可以称之为半经典理论。
在外磁场中,轨道 电子将受到力矩
0l H 的作用:
d pl dt
0 l
H
0 e
2m
pl H
做右旋进动
L
源自文库
0H
0e
2m
H
l
电子轨道角动量
绕磁场做右旋进
动,进动产生的
附加磁矩和磁场
反向。
沿磁场方向右旋(反
时针)运动的轨道电
pl
子相应的pl,l
e
l 2m pl
0e
2m
H
设每个原子有 z 个电子,设电子轨道球对称,
2
2 3
r
2
r2 是第 i 个电子轨道半径平方平均值
故,一个原子在外磁场中产生的感生磁矩为:
Langevin 经典理论结论
d
z
l
0e2
6m
H
z
r2
求出克分子磁化率:
按CGS单位制计算: 近似: z 个电子轨道相同
2.1 正常抗磁性的经典解释; Langevin 理论
一. 物理图像: 在与外磁场相反的方向诱导出磁化强度的现象称为抗
磁性。它产生的机理是外磁场穿过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 道时,引起的电磁感应使轨道电子加速。因为轨道电子的 这种加速运动所引起的磁通总是与外磁场变化相反,所以 磁化率为负。 显然,这种抗磁现象是普遍的、是所有物体 无例外的都具有的。但在非抗磁性物质中,被更强的顺磁 效应所掩盖了。在原子、离子或分子(满壳层)没有总磁矩 时,才可以观察到这种抗磁现象。 (Kittel 把这种外磁场 感生的轨道矩改变和电子自旋磁矩、轨道磁矩都作为原子 磁矩的来源,见中文版p206)
1905年Langevin在 Lorentz 经典电子论的基础上第一 次对抗磁性作出了定量解释,1920年Pauli进一步精确化。
二. 理论推导
每个原子内有 z 个电子,每个电子都有自己的运动轨道, 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轨道绕磁场 H 进动,进动频率为ωL。 称为拉莫尔进动频率。由于轨道面绕磁场 H 做进动,使右旋 的电子运动速度有一个增量变化 dv。因此带来电子轨道磁矩 的增加△μ,方向与磁场 H 相反。如果是左旋方向的电子轨道, 则进动使电子运动速度减小,从而在磁场 H 方向的磁矩减小, 所得磁化率仍是负的。总之,由于磁场作用引起电子轨道磁 矩减小,表现出抗磁性。简单说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外 磁场方向相反,与这个电流相联系的磁矩是抗磁性磁矩。”
思考!磁矩绕磁场 进动,如何理解磁 矩会沿磁场取向?
l
e
pl
和磁场方向成左旋(顺时针 方向)的电子轨道在磁场中 依然是产生右旋进动,进动 产生的附加磁矩依然和磁场 反向。
所以不管pl 的方向如何,它 们的进动方向是一致的,因 此所有轨道电子所产生的进 动附加角动量 pl具有相同 的方向,可以相加,即便是 原子的总轨道矩为零,电子 在外磁场中产生的
更严格的量子力学推导见 2.3节
5. 经典公式并使用 r2 1020 m 数值,可以给出抗磁 磁化率与温度无关的结论以及数量级上的符合。对于 稀有气体原子及具有满壳层电子壳层的离子,计算是 适用的。但经典公式不适合于计算抗磁性气体分子, 因为要考虑到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只能利用量子 力学才能给出严格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