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幼儿园》的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拍摄—从“ 不拍什么” 拍起
在《幼儿园》中, 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 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拍摄原则: 就是“不拍什 么” 比“拍什么” 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 他的所谓“不拍什么” , 即舍弃“概念性的东 西” : 不拍上课, 不拍老师, 不拍家长, 不拍室外实 景, 甚至不拍“ 六一” ⋯ ⋯总之, 大家熟悉的概 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由于《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主 题思想深刻的领域—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 因此, 随着片子的逐步展开, 观众的认知与情绪也随 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 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 便会产生一种莫 名的共鸣。
6. 故事—在“碎片”中合成与完美
讲故事是一般纪录片最基本的功能, 完整的故事 情节也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但是, 在《幼 儿园》中, 我们却看不到明显的故事, 也没有完整的 情节, 有的只是“ 生活的碎片” 。这种无故事、无 情节、甚至无主题的“ 三无”片, 要想仅仅用蒙太 奇的手法将其组接到一块,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片子, 几乎是不可能的。
撇开结构样式的说法, 张以庆没有过多地谈及黑白手法究竟 “ 负载着”哪些“非常多义的、丰富的、多功能的内涵” 。
诚然, 从一部近70 分钟的大片来说, 如果不充分考虑片子的 结构形式, 张以庆500 分钟的幼儿园“碎片” 是很难粘贴在一 块的。因此, 没有前面心算数学题的的介人, 后面的对话就显得 唐突和刻意主观。同样, 如果没有前面常态性的心算学习场面 出现, 就不会衬托出后面对话的精彩。这种结构样式, 不仅体现 了《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结构美学, 更巧妙地避开了故事化纪 录片的情节高潮—因为《幼儿园》是无故事化的纪录片。
2004年, 当张以庆的新作《幼儿园》连续捧得第十 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 、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 的时候, 张导 这个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 和“颠覆者” , 自然又一 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和他作品的研究 也大量涌现。在见仁见智的文章中, 不乏精到中肯的褒 奖, 也不乏洁难质疑的“商榷” 。
所熟知的内容, 无论多少源自文库摄像机, 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 在张以庆的眼里, 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 本身 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 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 东西, 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 只是一 个惜懂的印象, 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 ⋯如此一来, 张以庆的幼儿 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下, 那些意想不到的、 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 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就自 然地进人了张以庆的视野。而这些, 也正是幼儿园小居民们的生 活写真: 其实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 比如衣服总也穿不好, 鞋带系了个死结,擦不上板凳⋯ ⋯ 说张以庆独具慧眼也好, 匠心独 运也罢, 反正正是这一艺术化的构思设计, 使《幼儿园》一着得手, 全盘皆活。
是其主观创作回归纯客观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极限跨越, 尽管是纪录片最原始的追求, 但却像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 “ 1+2” 命题一样, 既无比简单, 又无比复杂。值得庆幸的是, 张以庆在设法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难题之后, 终于涉险过关。
5 .《茉莉花》—生命的咏叹与升华
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 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 是《幼儿园》又一处 成功的妙笔。
其二, 外景之虚, 更加烘托出孩子们臼思想、行为之实, 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张显并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其三, 外景之虚, 更加切合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 实, 是他们眼中朦胧而又真实的世界。因此, 经过这样一 种艺术手法的处理, 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 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
在《幼儿园》中, 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 “ 生活碎片” ,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 手法, 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 《幼儿园》的成功, 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
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 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一从“ 不拍什么” 拍起 2. 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3. 对话—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 4. 解说—画面语言代替“ 上帝之声” 5.《茉莉花》—生命的咏叹与升华 6. 故事—在“碎片”中合成与完美
张以庆说: 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 于是有一些东 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 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 捕捉那 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 捕捉那些异样的、 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直觉与感胜主导的张以庆, 即便面 对原生态的纪录, 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 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 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 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 才能出奇制胜。而这, 也正是 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 积虑的选择, 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 他的 个险特质及另类思维力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对话—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
在《幼儿园》里, 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 到后 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 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 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 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 为什么 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 让儿童 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 甚或灰暗? 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 的话题。
那么, 在张以庆的眼里, 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 性的呢? 首先, 他采取了平视的手法, 以孩子们的 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 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 的概念化的元素, 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 力的符号。在这里, 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 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
的确, 张以庆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尤其惧 怕故事情节中复杂的逻辑关系, 况且一所普通的幼 儿园, 其故事又从何讲起呢。
在这里, 张以庆靠着他敏锐的感悟能力, 靠 着上述一系列“ 空中芭蕾”般的高超技巧, 成功 地又走了一回钢丝。不过, 综观全片, 除了一些 精致的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 使片子结构匀称、 画面精美、段落层次分明、思想意境深刻之外,
《幼儿园》还是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故 事架构。
传播文化研究学者董子竹说: 片子整体感非常好, 看 似杂乱, 却在不经意的结构中, 延伸着主题, 它穿越了社 会层面、文化层面, 直抵生命层面。他做了一件很有价 值的事。
张以庆说,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就是我们自 己” ,《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 只 是成人的一厢情愿; 说孩子是单纯的, 也只是成人的一种 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 于下一代, 我们并不了解。
《幼儿园》是张以庆大胆挑战的又一次空前成功, 但 同时也是一次有力的证明: 她的感性层面是很难复制的。
2004 年12 月, 2004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 片大奖: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 在 这一方面这部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 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 但同时 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 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 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 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 全世界的每一位观 众都能产生共鸣。
4 解说—画面语言代替“ 上帝之声”
通篇不用解说词, 是《幼儿园》新的创作 特点。相对于较早前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 舟的世界》和只用了千把字解说的《英和 白》, 《幼儿园》在纪录片长期以来多遭病垢 的解说词方面, 算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 全部采用画面语言。
纪录片解说词, 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 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恰到好处的旁 白, 更是被称作“上帝的声音” 。但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 作手法, 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 或创作者容易导人过多的 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在《幼儿园》中, 向来以“ 主观 表现”见长的张以庆, 偏偏这次要彻底地客观一回, 全部用表 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 丢弃了“解说词”这根拐杖, 对张以庆来说, 既是严峻的挑战, 同时又
2.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在《幼儿园》中, 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 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 乃至哗啦 啦的下雨情景⋯ ⋯都被刻意虚化。看到《幼儿园》中诗化般 的外景, 人们在叫绝的同时, 也不禁掠过一丝隐忧: 假如张以 庆不能突发灵感, 没有采用此种艺术处理方式, 将会给整个节 目带来怎样的损失啊? 不过, 非常庆幸, 张以庆及时发现了它, 并成功地运用了它。
纪录片《幼儿园》的艺 术表现手法
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 《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 月,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 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 : 《幼 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 表达了孩子与成年 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 内涵, 是一部窝意式的纪录片。
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 《幼儿园》评语选摘:
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 镜头虚化(虚焦) 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采用。但在纪录 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 将外景几乎全部 使用虚焦处理, 光靠灵感或者胆识是不够的, 更 主要的还得看是否能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除此之外, 虚焦画面的巧妙运用, 从传播效果上看, 还别 有一番意蕴:
其一, 外景之虚, 更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 使孩 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