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课文梳理(字词详解)

合集下载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整理人:王春光一.生字词:⑴ 崤. 函 (xi áo) ⑼藩.篱 (f ān ) ⒄锄櫌.棘矜.(y ōu q ín) ⑵拱.手 (g ǒng ) ⑽黔.首 (qi án ) ⒅銛.(xi ān) ⑶膏腴. (y ú) ⑾隳.名城(hu ī) ⒆钩戟.长铩.(j ǐ sh ā) ⑷逡巡.. (q ūn x ún ) ⑿锋镝. (d í) ⒇谪戍..(zh é shù) ⑸亡矢遗镞. (z ú) ⒀劲弩. (n ǔ) (21) 度长絜.大 (xi é) ⑹流血漂橹. (l ǔ) ⒁瓮牖..绳枢(w èng y ǒu) (22)万乘.之势(sh èng) ⑺鞭笞. (ch ī) ⒂氓.隶 (m éng) (23) 翟.景 (zh ái) ⑻蒙恬. (ti án) ⒃蹑.足 (ni è) (24)墨翟.(d í) 二.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 →横 2.孝公既没.没 →殁 去世 3.合从.缔交 从 →纵 4.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 → 崛 崛起 5.赢粮而景从 景 →影 影子.三.词类活用: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崤函之固 固:形 →名 险固的地势. . . 3.内立法度……外连衡……诸侯 内、外:名 →状 对内、对外 .5.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 →使动 使 ……变弱小6.尊贤.而重士 贤:形 →名 贤能的人 7.追亡逐北 亡:动 →名 逃走的军队 8.伏尸百万 伏:动 →使动 使……横卧 . 10.因利乘便 利、便:形 →名 便利的形势 11.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动 →使动 使……灭亡 12.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动 →使动 使 ……退却 ..14.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 →使动 使 … …变弱小 . 6.百有余年矣 有 →又 用于零数与整数之间 . . 2.席卷、包举、囊括 席、包、囊:名 →状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 ..9.流血漂橹 漂: 动 →使动 使 …漂起来..1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南:名 →状 向南;下:名 →动 到 …来 . .4.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 动 →使动 使……争斗15.以为固. 固:形 →名 坚固的屏障 16.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形 →名 险固的地势 17.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名 →动 做帝王 18.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名 →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19.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名→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状 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形 →动 变小、变弱. 23.以愚.黔首 愚:形 →使动 使……变得愚昧四.特殊句式:1 .被动句: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⑵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 .判断句:⑴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⑵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五.古今异义词:1.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古:把……作为;今:认为)2.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这样 以后;今:顺承连词)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六.一词多义:1.制 ⑴统率 如:……赵奢之伦制其兵⑵控制、制服 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履至尊而制六合⑶规模 如: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亡 ⑴失去、丢失 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羊补牢⑵逃亡 如: 追亡逐北⑶灭亡、死亡 如:吞二周而亡诸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⑷通“无”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3. 因 ⑴沿袭 如:因遗策⑵趁着 如: 因利乘便⑶凭借、依靠 如:因河为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⑷通过 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⑸表原因4.遗 ⑴y í①遗留 如: 因遗策 ②遗失、丢失 如: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③放弃、舍弃 如:小学而大遗⑵w èi 赠送、给予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待作遗施 .. 22.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动 →使动 使 … …朝拜.... .. .. 20.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动 →使动 使 … …灭亡 .. . .。

《过秦论》注解及分析

《过秦论》注解及分析

百有余年矣;有:连词,又,在整数余数之间, 可不译。然后以六合为家,然:指示代词,这。 以,介词,把。为:当作。崤函为宫;一夫作难 而七庙隳,一夫:一个普通人,此处指陈涉。夫: 男人成人后的通称。作难:发兵起义。难:起事, 起义。此处指陈涉起义。七庙:天子的宗庙,古 代帝王的祖庙里奉祀七代祖先,故称七庙。七庙 隳: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身死人手,身死:指 子婴被项羽杀死。后省略介词“于”。为天下笑 者,为(wéi):介词,表被动,被。何也?何: 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也:语气助 词,相当于“ 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异:不同,此处指发生了变化。
然后践华为城,然:这样。践:登,踏,沿着,此可译 作“ 凭借”。华:华山。城:城墙。因河为池,因: 凭借,依靠。河:黄河。池:护城河。据亿丈之城,亿 丈之城:指华山。临不测之渊,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 不测之渊:指黄河。以为固。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代险固的防御工事。良将劲弩 守要害之处,良:优秀。驽(nǔ):用机械力来发箭 的弓。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诚实,可靠。陈: 陈列,摆开。谁何:呵问他是谁,缉查盘问。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以为:认为。固:形作名, 险固的地势。金城千里,金城:金属筑成的城墙,比喻 牢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用作动词,称 帝称王。业:基业。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发扬,发展。六世: 六代,即从孝公至庄襄王六代。烈:功业。振长策而
御宇内,振:举起,挥动。策:马鞭。而:修饰连词。 御:驾驭,统治。吞二周而亡诸侯,二周:在东周王朝 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 城,东周都于巩,史称东西二周。而:并列连词,并且。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至尊:登帝位。而:修饰连词。六 合:天地四方,译为“天下”。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敲 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鞭笞:鞭打。笞:古 时用竹板拷打犯人。天下:天下之人,即百姓。本句译 作“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振四海。南取百 越之地,南:名作状,向南。百越:其时越族散居于南 方,各部落各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以为桂林、 象郡;以为:以之为,把它划为。桂林、象郡:在现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百越之君,俯首系颈,俯首:即 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捆着绳子。委命下吏。委: 托付,交。下吏:下级官吏。省略“于(介词,给)”。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完整版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完整版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过(职责…的过失)秦论秦孝公据(依靠,凭借)崤函之固(坚固的地势),拥(拥有,占据)之地,君臣固(稳固,牢固)守以(而,并且)窥(窥视,暗中查看)室,有席(像卷席子一样)卷(束裹,指收藏)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攻占)宇内,囊(像装口袋一样)括(包括,包容)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正当)是时也,商君(指商鞅)佐之,内立法度(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防守进攻,指打仗)之具;外连衡(使用,实施连横的政策)而斗(使…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毫不费力)而取之外。

孝公既没(…之后.同殁,死),惠文、武、昭襄蒙(蒙受,继承)故(原来的)业,因(沿袭)遗策(政策),南取,西举(攻下),东割(割取)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联合)盟(结盟)而谋(谋划)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合纵的计谋)缔(缔结)交(盟约),相(共同)与(亲附,赞同,指帮助,辅助)为(成为)一(一个整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相约)从(合纵的计谋)离(使..离散)衡(秦国连横的策略),兼、、、、、、、、之众。

于是之士,有、、、之(这类的)属为之(代词,指六国)谋,、、、、、、、之徒(类)通其意,、、、、、、、之伦(类)制(统率)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击)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接)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损失,消耗)矢(箭杆,指兵器)遗(损失)镞(箭头,指兵器)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困乏疲惫)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多余的,足够的力气)而制(制服)其弊(同敝,破旧破败,这里是困顿失败),追亡(逃亡的军队)逐北(溃败的军队),伏(使…伏)尸百万,流血漂(使..漂)橹(盾牌)。

《过秦论》文言文字词整理y

《过秦论》文言文字词整理y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锄 yōu 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为池) 古:黄河 黄河 今:泛指河流 泛指河流 赢粮而景从 输赢的“ 古:担负 担负 今:输赢的“赢” 输赢的 山东豪俊并起 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 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 流血漂橹 古:盾牌 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划船的工具 九国之师 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重点句翻译: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作用
1、有表示比喻的。如例(1)、例(7); 有表示比喻的。如例( )、例 2、有表示处所、方向的。如例(2)—— 有表示处所、方向的。如例( 例(6)。 3、表示对人态度的。如《鸿门宴》一文中: 表示对人态度的。 鸿门宴》一文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您为我 把他请进来, 把他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 他。” 4、有表示用作工具的。如《愚公移山》一 有表示用作工具的。 愚公移山》 文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运于渤海之尾” 文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即“用畚 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

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

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

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秦王朝势力的崛起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政治雄心——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人和——君臣固守 政通————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商鞅变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等的优势。 首战告捷——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已经 通“殁” 继承 已有的基业 沿袭
遗策,南取汉死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前代的策略
向南
夺取 割取
肥沃
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占领 吝惜
会同结盟
使…..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
通“纵” 互相帮助,成为一体
从缔交,相与为 一。
用来
招致
联合
【译文】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 沿袭前代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 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 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 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掌握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劲 弩 ( n)ǔ 不及中人( ) zhōng 墨 翟 ( )dí 蹑足行伍( ) 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 d)uóxié 比权量力( 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 朝同列 ( chá)o 一夫作难( ) nàn 孝公既没( mò) 召( )s滑hào 俯首系颈( jì) 践华为城( )huà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
曾经 用,凭借
军队 攻打函谷关
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迎接,迎战
有顾虑而徘徊不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完整版)《过秦论》文言文知识归纳

(完整版)《过秦论》文言文知识归纳
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响应,许多人都 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
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使秦王朝灭亡了。 ⑤况且那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
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还是原来 的样子。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 木棍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迁谪戍边的士兵
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 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 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
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
固的城池,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④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
着边远地区。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 户、用草绳系户枢的贫家子弟,是底层一类 的人,是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才能不如 平常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也不 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 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疲惫无 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 进攻秦国,砍断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
不比九国军队更强;谋略,行军用兵的方法, (陈涉)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 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 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 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 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
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使六国诸侯都来 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地作为 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 卒发难就毁坏了国家,(皇帝)死在人家
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
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
作,来使百姓愚昧;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 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
销毁刀刃和箭头,把它们铸成十二个铜人, 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据守华山当作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过秦论》课件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过秦论》课件
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 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文化常识
• 连衡 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
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 合从(通“纵”)
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 俯首系颈
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此外还有:系颈牵羊、肉袒面缚、衔璧舆榇 • 南下牧马 指胡骑南侵。也称“牧马”、“南牧”
翻译重点句子
1.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疆,击退 匈奴人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再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 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雪恨。
翻译重点句子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烧毁了各学派的 书籍。以使百姓变得愚昧
翻译重点句子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优秀的将领手执强有力的弓弩扼守险要的地方,可靠 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武器缉查询问过往的行 人。
翻译重点句子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砍削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一 样聚集,像回声那样应和他,许多人担着食粮如影子 一样跟着他。
(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
翻译文中划线句。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 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
素材积累
仁爱
秦的灭亡在于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引起下 层百姓的反对,也引起六国贵族后人的强烈不满。人 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 帝国则如大厦般在瞬间倾倒。“仁爱”对于一个国家 而言,是政权稳固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 件。没有仁爱,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国家 就难以发展,国民的生活需求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 爱,国家将不是国家。“仁爱”不仅是一个国家应该 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 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定 地生活。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以下是对《过秦论》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

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

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感染力很强。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就是论秦之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突起。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致使。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4)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3、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①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的防御工事)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5)度①内立法度(制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东、北:向南、向西、向东、向北)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动词作名词①追亡逐北(亡:逃亡的军队)(4)形容词作动词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5)形容词作名词①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②因利乘便(利、便:有利的形势、便利的条件)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过秦论字词总结

过秦论字词总结

过秦论字词总结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九国之师古:军队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例句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将数百之众。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你,你的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没:通“殁”,去世3、合从.缔交从:通“纵”4、相举.为一举:通“与”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7、百有余年有:通“又”8、锄櫌棘矜棘:通“戟”二、词类活用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2、崤函之固固:adj.→n.险要地势3、内立法度内:n.→状语,在国内4、外连衡而斗诸侯外:n.→状语,在国外斗:使动用法,使…争斗5、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南、西、东、北:n.→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6、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用法,使……削弱7、约从离衡离:使动用法,使……离散8、追亡逐北北:v.→n.溃败的军队9、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用法,使……退却10、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动用法,使……弯曲11、以愚黔首愚:使动用法,使……愚昧12、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动用法,使……变弱1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adj.→n.坚固的边防14、履至尊而制六合履:n.→v.登上15、瓮牗绳枢瓮、绳:n.→v.用水缸做、用绳子系16、天下云合而响应云、响:n.→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17、赢粮而景从景:n.→状语,像影子一样18、亡秦族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9、且夫天下非小弱小、弱:adj.→v.变小变弱20、序八州而朝同列序:n.→v.统治朝:使动用法,使…朝拜三、古今异义1、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古义:平常人今义:中间介绍人2、山东豪杰山东古义:崤山以东的诸国今义:山东省3、奋六世之余烈烈古义:功业今义:猛烈4、以致天下之士以致古义:以:表目的,来今义:连词,表结果四、一词多义1、因:(1)因遗策动词,沿袭(2)因利乘便介词,趁着(3)因河为池介词,凭借2、以:(1)以致天下之士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2)尝以十倍之地以:介词,用、凭借(3)以六合为家以:介词,把2、制(1)……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制:统率(2)履至尊而制六合制:控制(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制服五、特殊句式1、余威震于殊俗状后→余威于殊俗震2、陈利兵而谁何宾前→陈利兵而何谁?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为天下笑者被动句5、非亢九国之师也省略句→非亢(于)九国之师也6、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详细有答案版)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详细有答案版)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详细有答案版) 过秦论》中的字词通假字:1.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合纵是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没,通“殁”,死亡。

3.呵,喝问。

4.崛起。

5.像影子一样。

6.又。

7.震动。

古今异义:1.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以西。

2.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3.普通人。

4.铜人。

一词多义:1.固:险固地势;牢固地;坚固的屏障。

2.因:沿袭,动词;趁着,介词;凭借,介词。

3.亡:丢失,损失,动词;指逃亡的军队;使……灭亡。

4.制:统率,动词;制服,动词;统治、控制,动词。

5.兵:军队,名词;兵器,名词。

6.策:策略、计策,名词;马鞭子,名词。

7.致:招引、招纳,动词;达到、获得,动词。

8.爱:吝惜,动词;爱护,尊重,动词。

9.及:比得上,动词;到,等到,介词。

10.北:方位名词作状语;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制度,名词;衡量,动词。

12.遗:遗留下来,动词;遗失,丢失,动词。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如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改写后的文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这是对内对外的政策。

南向取汉中,向西举巴、蜀,向东割膏腴之地,向北收要害之郡。

这是向四面八方扩张的行动。

天下响应,赢粮而景从,就像云中回声一样,影响深远。

向南取百越之地,以建立桂林、象郡。

于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北筑长城,以保卫藩篱。

秦始皇居于至尊之位,掌控六合天下。

陈涉是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子弟,是农村被雇佣的种田人,又做了被征发戍边的士兵。

秦始皇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抽打,用竹杖打击。

过秦论》指出了秦朝的过失。

尊贤看重士,以建立坚固的屏障。

追逐逃亡的人,追赶溃败的军队。

斗诸侯,使他们互相争斗。

会盟而谋弱秦,以使天下之民变得虚弱。

约从离衡,使他们离散。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尸体漂浮。

吞并二周而使诸侯灭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使秦族灭亡。

《过秦论》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过秦论》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过秦论》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席卷天下:形容占有四面八方,包揽无余。

2.包举宇内:形容夺取天下,控制四方。

也形容统治或治理全国。

3.追亡逐北:指追逐败逃的敌人。

4.流血漂橹:形容杀人极多。

或形容流血极多。

5.伏尸流血:形容死伤惨重。

6.因利乘便:凭借、利用有利的形势和便利的条件。

7.威震四海:也作“威振四海”,形容威势或威名很大,震慑的范围很广。

8.金城千里:形容辽阔的国土金城环绕,坚固可靠。

9.瓮牖绳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苦。

10.斩木揭竿:指发动武装起义。

(另有成语“揭竿而起”,指起义造反,武装暴动。

)11.云集响应:形容响应支持的人很多。

12.景从云集:“景”读yǐng,形容追随响应的人很多。

13.深谋远虑:深远的谋划和考虑。

14.度长絜大:指较量高下。

15.比权量力:比较双方权势和力量的大小。

16.同年而语:即“同日而语”,指把不同的事物或情况放到一起谈论或看等。

17.万世之业:传之万世的不朽功业。

18.因利乘便:根据形势顺便达到目的。

19.膏腴之地:成语解释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20.拱手而取: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

指取来毫不费力。

21.区区之地:小小的地盘。

22.度长挈大:度,推测,估计;絜,衡量;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

比量长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3.打破藩篱:打破传统的观念,不拘泥于现状。

24.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二、文化常识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2.《过秦论》散文篇名。

西汉贾谊作。

分上、下或上、中、下篇。

“过秦”是指责秦政失。

文章详尽分析了秦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为汉文帝接受历史教训,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梳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梳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二、古今异义1.国家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以为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4.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5.河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6.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8.赢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9.以致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④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⑤将数百之众(将,带领)⑥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⑦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④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四、一词多义1.制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使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4.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5.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赠送6.度①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③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④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宾语前置句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0《过秦论》基础字词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0《过秦论》基础字词梳理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④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形容词,牢固,稳固 形容词,牢固,坚固 形容词,固执,顽固
6.固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形容词,顽固
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使……稳固

⑦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坚固的地方
敬重、看重
使……弱,削弱 使……弱
使……愚蠢 使……弯曲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隳”, 被毁坏)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被动)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流血漂.橹 (2)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却.匈奴七百余里 (4)约从离衡
使……朝拜
逃跑的军队
使……漂浮 使……相互争斗
使……后退 使……分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形容词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会盟而谋弱.秦 (2)以弱.天下之民 (3)以愚.黔首 (4)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名词,方法 名词,方法 名词,道路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动已词困,矣丢失 11.遗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礼记》 名词,丢失的东西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动》词 ,给予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结构助词,的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
指示代词,这,这些
《过秦论》基础字词梳理

过秦论(带逐句翻译字词)课件

过秦论(带逐句翻译字词)课件
秦国通过与东方各国结盟,打破其 他国家的连横战略,削弱他们的联 盟。
军事优势
秦国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 装备,在战争中占据明显优势。
秦国与六国的战争
灭韩之战
公元前230年,秦国首先发动对韩国的战争, 迅速将其灭掉。
灭赵之战
公元前228年,秦国击败赵国,俘虏赵王,赵 国灭亡。
灭魏之战
公元前225年,秦国攻打魏国,经过数年围困, 最终将其灭亡。
03
评价与争议
对于《过秦论》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贾谊过于强调仁政而
忽视法治的重要性,但也有人认为贾谊的思想观点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
义。
《过秦论》逐句翻
05
译与字词解析
《过秦论》全文翻译
01
02
03
04
总结词
全文翻译语言流畅,易于理解。
总结词
逐句翻译,方便对照原文学习 。
陈胜、吴广起义
作为最早的反秦起义,陈胜、吴广起 义点燃了各地反抗秦朝暴政的烽火, 成为秦朝覆灭的开端。
刘邦、项羽的反秦斗争
刘邦、项羽的崛起
在秦朝末年的混乱中,刘邦和项羽分别在巴蜀和江东地区崛 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反抗秦朝的统治。
刘邦、项羽的斗争
刘邦和项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终刘邦胜出,建立了 汉朝。
分析了文中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
总结词
讲解了文中如何运用夸张、借代、反问等表 达技巧。
总结词
对文中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进行了深入剖析。
总结词
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的实际运用。
THANKS.
度同制
统一度量衡制度,制定全国统 一的度量衡标准,促进商贸交 流和发展。
焚书坑儒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过(职责…的过失)秦论秦孝公据(依靠,凭借)崤函之固(坚固的地势),拥(拥有,占据)之地,君臣固(稳固,牢固)守以(而,并且)窥(窥视,暗中查看)室,有席(像卷席子一样)卷(束裹,指收藏)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攻占)宇内,囊(像装口袋一样)括(包括,包容)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正当)是时也,商君(指商鞅)佐之,内立法度(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防守进攻,指打仗)之具;外连衡(使用,实施连横的政策)而斗(使…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毫不费力)而取之外。

孝公既没(…之后.同殁,死),惠文、武、昭襄蒙(蒙受,继承)故(原来的)业,因(沿袭)遗策(政策),南取,西举(攻下),东割(割取)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联合)盟(结盟)而谋(谋划)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合纵的计谋)缔(缔结)交(盟约),相(共同)与(亲附,赞同,指帮助,辅助)为(成为)一(一个整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相约)从(合纵的计谋)离(使..离散)衡(秦国连横的策略),兼、、、、、、、、之众。

于是之士,有、、、之(这类的)属为之(代词,指六国)谋,、、、、、、、之徒(类)通其意,、、、、、、、之伦(类)制(统率)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击)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接)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损失,消耗)矢(箭杆,指兵器)遗(损失)镞(箭头,指兵器)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困乏疲惫)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多余的,足够的力气)而制(制服)其弊(同敝,破旧破败,这里是困顿失败),追亡(逃亡的军队)逐北(溃败的军队),伏(使…伏)尸百万,流血漂(使..漂)橹(盾牌)。

22版:课文3 过秦论

22版:课文3 过秦论

山东省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①《过秦论》
动词,指出过失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动词,责备
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动词,经过
④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1)过
⑤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动词,探望 动词,超过
⑥过蒙拔擢(《陈情表》)
形容词,过分,过于
⑦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动词,犯错
三、名句默写 1.贾谊在《过秦论》中对“战国四公子”做出高度评价的句子是“_皆__明__ 智__而__忠__信___,_宽__厚__而__爱__人___,_尊__贤__而__重__士___”。 2.在《过秦论》中,作者提到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 革 , 这 些 变 革 中 对 内 的 措 施 主 要 有 “_内__立__法__度___ , ___务__耕__织___ , _修__守__战__之__具___”。 3.《过秦论》中,写出了陈涉带头造反以后,天下的百姓一呼百应,纷 纷加入起义队伍的句子是“_天__下__云__集__响__应__,__赢__粮__而__景__从__”。
4. 《 过 秦 论 》 中 最 能 体 现 出 秦 始 皇 统 一 天 下 势 不 可 挡 的 句 子 是 “__振__长__策__而_御__宇__内_____,_吞__二__周__而__亡__诸__侯___,__履__至__尊__而__制__六__合___”。 5.《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 “__废__先__王__之__道__,_焚__百__家__之__言___”。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3)遗 ③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④小学而大遗(《师说》) ⑤置币遗单于(《苏武传》)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4)策 ③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 ④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名动,指出过失)秦论
秦孝公据(占据)肴函之固(险固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布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对内)立法度(规章、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同“横”)而斗(使……相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指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向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割占)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一(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古今,爱护别人),尊贤而重士,约(结)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一类人)制(统帅)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攻打)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战)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丢失)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困窘)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制服)其弊(同“敝”,困乏),追亡(动作名,逃亡的敌兵)逐北(动作名,败北的敌兵),伏尸百万(定语后置),流血漂橹。

因(凭借)利(形作名,有利的形势)乘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到)至始皇,奋(发展)六世之余烈,振(挥舞)长策而御(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名动,登上)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名动,用鞭子打、用竹竿打)天下,威振(同“震”,震动)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复、怨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使……愚蠢)黔首;堕(毁坏)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收缴)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以弱(削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依据)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固的地方)。

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呵”,呵问)(宾语前置)。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名动,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同“殁”,死),余威振(同“震”,震动)于殊俗(边远地区)。

然而陈涉,瓮(名动,用破盆作)牖绳(名动,用绳子系)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
断句);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同“崛”,崛起)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像云一样)集响(像回声一样)应,赢(担负)粮而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使……灭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形作名,险固的地方),自若也(宾语前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锋利)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抗衡)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赶得上)向(先前)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比较)长絜(衡量)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发展)万乘之势,序(名动,招致)八州而朝(使……朝见)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灭亡)(被动),身死人手,为(被)天下笑者(被动句),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