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2. 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3. 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4. 实验四:测定电路的欧姆定律5. 实验五:测定声音的速度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重力计、弹簧测力计、折射率计、电路测试仪、声速测量仪等。

2. 教学软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重力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其大小为9.8m/s²。

实验步骤:1) 调节重力计,使其指针指向零位。

2) 将重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3) 释放重力计,记录下落时间t。

4) 利用公式g = 2h/t²计算重力加速度。

数据处理:g = 2h/t²二、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弹簧常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弹簧常数k是指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挂上已知质量的物体,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 计算弹簧常数k = F/x,其中x为物体的形变量。

数据处理:k = F/x三、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折射率计测定光的折射率的方法。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率n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

实验步骤:1) 将折射率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将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调整折射率计的光源和检测器位置,使光线垂直入射。

3) 记录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计算折射率n = sin(i)/sin(r)。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示范: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电源、导线、开关等。

3. 实验教案:编写详细的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 演示: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数据分析准确性、结论合理性等。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了解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程度。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二章力学实验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力学实验仪器,如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力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力学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 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3. 实验技巧与注意事项5. 安全常识及实验仪器使用规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阐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总结:强调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使用规范,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实践操作:课后安排实验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2. 课件: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PPT3. 实验设备: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4. 网络资源:相关实验视频、论文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看实验视频,熟悉实验操作过程。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定期检查实验报告,及时反馈学生实验成果。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为后续实验课程做好准备。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测量、数据分析等。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绪论课时:2课时年级/专业:大一物理学专业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材或参考书。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物理现象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10分钟)教师介绍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意义和地位,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能量、力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4.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教师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上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引导students to review the knowledge.2.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对个人发展的价值。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教案内容的理解。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五、检查实验的结果,签字
六、实验小结(实验结束前的10分钟)
1、验中有哪些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是如何利用多次测量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
3、拓展题目完成的意义。
时间的掌握:留由5分钟机动的时间。
讲作图法

后思考题来自1.分析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计算磁场B的合成不确定度。
2.以简图示意,用霍尔效应法判断霍尔片上磁场方向。
原则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2)、霍尔片允许通过电流很小,切勿与励磁电流接错!
3)、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防电磁铁线圈过热影响测量结果。
三、学生的实验开始(100分钟)
四、指导实验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一、前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力学2.1.1 牛顿运动定律2.1.2 动量与能量2.1.3 刚体运动2.1.4 流体力学2.2 热学2.2.1 温度的概念与热力学定律2.2.2 热传导与对流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2.2.4 热力学势2.3 电磁学2.3.1 静电场2.3.2 稳恒电流场2.3.3 磁场与电磁感应2.3.4 电磁波2.4 光学2.4.1 几何光学2.4.2 波动光学2.4.3 量子光学2.5 原子与分子物理2.5.1 原子结构2.5.2 原子光谱2.5.3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2.5.4 分子光谱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概念和原理。

3.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4.2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大学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5.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论文和实验数据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5.4 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24课时,实验课程8课时。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课程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意义2. 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4. 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5. 物理实验常用仪器与设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3. 互动: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2.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2. 内容:a.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b.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c.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d.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3. 教学过程:a.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相关实验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b.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七、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1. 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内容:a.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b.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执行c.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d.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3. 教学过程:a. 课题发布:教师发布实验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

2、定量计算
散射的光子
外层电子
入射光子
光子0
电子
碰撞前
碰撞前
光子: hv0
P h hv0
c
电子: e m0c2
光子


电子
碰撞后
碰撞后
光子: hv
P hv c
电子:e mc2
Pe mv
系统能量守恒:
h 0 m0c2 h mc 2
h
e c
mc 2 h( 0 ) m0c2 (1)
•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 •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公式
1、玻尔的基本假设
•普朗克能量子概念
定态假说:电子在原子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运动,
而不辐射电磁波,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定态)并具有一定
的能量。
量子化条件:电子以速度v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核运动时, 只的电子角动量L等于h/(2p )的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才是稳定的
当汞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实验中观察
h E2 E1
到该谱线
ch E2 E1
3108 6.621034 4.9 1.6 1019
2.5107 m
四、结果
•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的波粒二象性
19-3 康普顿效应
一、康普顿效应
1、康普顿散射
康单色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散射线中除了有波长与入射 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这种波长变长的 散射称为康普顿散射或康普顿效应。
2、实验装置
丹麦理论物 理学家,现 代物理学的 创始人之一。
玻尔的成功,使量子理论取得重大发展,推动了 量子物理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物理——电磁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静电场(1)静电荷、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容等基本概念。

(2)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等基本定律。

(3)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平衡、电场线等知识点。

2. 稳恒磁场(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等基本概念。

(2)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磁场的能量、磁通量守恒、磁介质等知识点。

3.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等基本概念。

(2)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电磁感应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4. 交流电(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如周期、频率、角频率等。

(2)交流电的合成与分解、有效值、瞬时值、相位等知识点。

(3)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5. 麦克斯韦方程组(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

(2)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3)电磁波的能量、动量、辐射压等特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阐述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磁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磁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电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的电磁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电磁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2. 掌握电磁场中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能够运用电磁场理论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与理解。

2.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场、磁场、电荷、电流等。

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电磁场的规律?如何理解电磁场的能量?二、讲授新课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讲解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基本定律。

- 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 通过实例说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 以电场为例,推导出高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磁场为例,推导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电流为例,推导出安培环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 解释电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解释电磁场能量流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通过实例说明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实验演示1. 演示电磁场实验,如电磁感应实验、电场线实验等。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大学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电磁场实验器材。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2. 掌握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3. 学会利用弹簧振子进行实验测量,并分析实验数据;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2. 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弹簧振子振动方程的推导;2.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1. 弹簧振子实验装置;2. 数据记录表格;3. 计算器;4. 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弹簧振子吗?它有哪些特点?2. 引入弹簧振子的概念,说明弹簧振子是一种简谐振动系统。

二、新课讲授1. 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1)介绍弹簧振子的基本参数:弹簧常数k、质量m、振幅A、角频率ω等;(2)推导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x = A cos(ωt + φ);(3)分析振动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意义。

2. 弹簧振子的实验测量(1)介绍弹簧振子实验装置,说明实验原理;(2)讲解实验步骤,包括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弹簧振子、记录数据等;(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保持弹簧振子的平衡、准确记录数据等。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误差来源。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振动方程计算弹簧常数k;2.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误差来源,提出改进措施;3.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和实验方法;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振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3. 在数据分析与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4.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振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模板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模板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授课地点: [具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相关物理概念和原理。

-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 熟悉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2.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 -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通过提问或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理论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

三、课堂练习- 安排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答疑问。

四、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 邀请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物理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和操作。

-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一、引言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的一套电子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常用的物理实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物理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实验技能2.1 实验器材与设备介绍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和设备,如测量仪器、实验装置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实验基本操作讲解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如测量、调整、连接等,并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事项。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巧,如图像处理、数据记录等,并讲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误差分析、最小二乘法等。

三、力学实验3.1 拉伸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介绍拉伸法测定金属弹性模量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2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介绍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3 简谐振动实验介绍简谐振动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四、热学实验4.1 比热容的测定介绍比热容的测定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2 热膨胀实验介绍热膨胀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3 热导率实验介绍热导率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五、电磁学实验5.1 电学实验介绍电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电阻测量、电势差测量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2 磁学实验介绍磁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磁场测量、磁感应强度测量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3 电磁波实验介绍电磁波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电磁波传播速度测量、电磁波干涉实验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六、光学实验6.1 光的干涉实验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如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并讲解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实验电子教案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要求1.2 实验器材与设备熟悉实验中所使用的器材与设备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设备1.3 实验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中环保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第二章:基础实验技能2.1 测量与误差学习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理解误差的概念和分类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第三章:力学实验3.1 简单单摆实验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学习如何测量单摆的周期和摆长3.2 弹簧振子实验掌握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学习如何测量振子的周期和频率3.3 碰撞实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碰撞前后的速度和动量第四章:热学实验4.1 热膨胀实验了解热膨胀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膨胀系数4.2 热传导实验掌握热传导的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传导率4.3 蒸汽湿度实验理解蒸汽湿度的概念学习如何测量蒸汽的湿度和温度第五章:光学实验5.1 光的干涉实验了解光的干涉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干涉条纹间距5.2 光的衍射实验掌握光的衍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衍射角度5.3 光的折射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折射率和折射角度第六章:电磁学实验6.1 库仑定律实验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学习如何利用库仑扭秤测量静电力常数6.2 直流电路实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学习如何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并分析电路6.3 电磁感应实验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学习如何测量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第七章:振动与波实验7.1 机械波传播实验了解机械波的传播特性学习如何测量波的速度和波长7.2 声速测量实验掌握声波的基本特性学习如何测量声速和声波的传播距离7.3 光的色散实验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学习如何利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8.1 光电效应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8.2 原子光谱实验掌握原子光谱的特性学习如何利用光谱仪观察原子光谱8.3 磁共振实验理解磁共振现象学习如何测量磁共振的频率和磁场强度第九章:实验设计与创新9.1 实验设计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9.2 实验创新与研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想法9.3 实验答辩与评价学习如何进行实验答辩理解实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第十章:综合实验与实践10.1 综合实验项目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物理实验项目学习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10.3 实验反思与提升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如何提升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实验器材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补充说明: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一、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规律。

2.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了解光子说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时,金属表面就会释放出电子。

四、实验仪器:1. 紫外线灯2. 锌板3. 验电器4. 白炽灯5. 丝绸6. 玻璃棒7. 光电效应演示仪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

2. 将锌板与验电器用导线连接。

3. 用细砂纸打磨锌板表面,确保表面光滑。

4.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锌板,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

5. 打开紫外线灯,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6. 关闭紫外线灯,再次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7. 改变紫外线灯的照射角度,重复步骤5和6,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触电。

2. 确保实验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干扰。

3. 记录实验数据时,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验电器指针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3. 结合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八、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和原理。

2. 实验仪器和步骤。

3. 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4. 实验结论。

5. 实验心得体会。

九、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频率的光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2. 探讨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对光子说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热机效率测定
热机原理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方法,理解热机效率与热力学第 二定律的关系。
效率测定
通过实验测定热机的效率,掌握效率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热机优化
探究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了解现代热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05
光学实验
几何光学基础实验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通过测量薄透镜成像的位置,计算透镜的焦距,掌握透镜 成像规律。
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交流信号,通过示波器和交流电压表测量信号
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02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搭建RLC串联谐振电路,测量电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阻抗特性。
03
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传输原理,搭建三相负载电路,测量三相电压
、电流和功率。
电磁感应现象研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注意事项:保证气垫导轨的水平和平稳;注意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准确;合理控 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04
热学实验
温度测量与热传导研究
温度测量
掌握各种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等)的使用方法 ,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和温标的
规定。
热传导研究
通过实验探究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了解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测量 方法。
01
实验步骤
02
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03
长度测量与密度测定
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并与理论值进 行比较。
注意事项:测量时要轻拿轻放,避免 损坏测量器具;读数时要准确,注意 估读和单位换算。
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1

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1
T 2 l g
公式成立的条件是θ→0,摆球的体积V→0。
当条件得不到满足时,将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 方法误差。
c. 拟定主要实验步骤
3、报告发放说明 实验报告经教师批阅后发还到学生所在班的报告 箱,由班长统一取回后发给大家。
4、实验室规则
(1) 实验前检查仪器设备,发现问题立即向教师报 告,实验中尽量独立完成。 (2)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凳子放回原位。 (3) 在机房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时,严禁进行与实 验无关的任何操作。一但发现,严肃处理。 (4)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注意人身安全。
以下几种情况认为是真值:
(1)理论值; (2)公认值; (3)已修正过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来代替真值; (4)用可靠性更高的仪器的测量结果; 约定真值:近似真值。 定义: 偏差=测量值-约定真值
严格意义:“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概念。
2、相对误差
定义:
误差 偏差 E 100% 100% 真值 约定真值
四、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报告分为两个部分:预习报告和课后报告。 1. 预习报告内容: (1) 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包括:简要的实验理论依据,实验方法, 主要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量的意义,电路图、光路图 和实验装置示意图以及注意事项,有些实验还要求写 出自拟的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线路、选择的仪器;
随机误差的特点:单个具有随机性,而总体服 从统计规律测量值在真值附近随机变化。
例如:测人体身高,无确定值,人体高度测量值
: 1.62 , 1.63 , 1.61 , 1.60 , 1.64(m) ,在 1.62m附近变化或大或小。
还有一类误差,由于外界干扰、操作读数失误等 原因而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值,以前称为粗 大误差。包含粗大误差的测得值或粗大误差称为异 常值。测量要避免出现高度显著的异常值。已经被 确定为异常值的个别要剔除。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1 游标卡尺,仪器示值误差一律取卡尺分度值。 •2 螺旋测微计,量程在0—25mm及25—50mm的一级千分 尺的仪器示值误差均为 0.004mm。 •3 在使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时,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启动和制 动停表时的操作误差,其极限误差约为0.2s。 •4 物理实验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其极限误差为温度计的最小分 度值。 •5 指针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仪器误差限由量程和准确度等级决 定。 •6 数字式仪表,误差示值取其末位数最小分度的一个单位。 •7 电阻箱、电桥等,示值误差用专用公式计算
随机误差的处理
任一次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 具有随机性特点。但多次测量 的随机误差表现出确定的规律, 即统计规律。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某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 复测量,假设系统误差已经消除 如果该被测量的真值为a,则根据误差的定义, 各次测量的误差为
(i=1,2,…,n) 实验和统计理论都证明,当重复测量次数足够多 时,随机误差服从或接近正态分布(或称高斯分 布)规律。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 同一个量时,每次测量出现的误差的绝 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这 类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单个测量误差表现 为不可预知的随机性,而从总体来看这 类误差服从统计规律。
• 误差 = 随机误差 + 系统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2 仪器的灵敏阈
•a:定义,指足以引起仪器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 测量的最小变化值。例,人眼察觉到的指针改变 量为0.2分度值,0.2为指针仪表的灵敏阈。 •b:灵敏阈越小,仪器的灵敏度越高。
•c:仪器的灵敏阈<示值误差限<最小分度值 。由于多次使用,仪器的灵敏阈变大,超过仪 器示值误差限时,仪器示值误差应由灵敏阈来 代替。

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提高对实验课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2.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 常用物理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展示常用物理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常用物理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4.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实验教程》2. 实验仪器:力学实验仪、电学实验仪、光学实验仪等3. 教学工具:PPT、视频、实物展示等4. 网络资源:相关物理实验教学网站、视频教程等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安全、整洁、通风、照明充足2. 实验仪器:完好无损、准确可靠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2.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讲解(15分钟)、演示(10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5分钟)九、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引入,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

2.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实验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实验技巧。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出恒偏大、恒偏小或周期性的特点,增加测
量次数误差不能减少。系统误差只能从方法、理
论、仪器等方面的改进与修正来实现。
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
理论分析法 实验对比法 数据分析法
系统误差的减小与消除
交换法、替代法、异号法等。
大学物理实验
42
定性评价测量结果时: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和精度
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评价
i1 i
i1 i
0.034
n1
15 1
大学物理实验
50
3S(x) 3 0.034 0.102
11.30 11.405 0.105 0.102
所以 11.30为坏值,应剔除。 余下的数据继续检验:
1 14 x x 11.412
14 i1 i
14
S(x)
( x x)2
i 1
i
0.018
大学物理实验
16
§1 测量与误差
一.测量及其分类
测量: 是用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比较,
以某一计量单位,把待测量定量地表示出来。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T 2 L
g
4 2
g L T2
实验中 L ? T ?
g 的测量结果如何评大学定物?理实验
17
测量包含着:理论 实验方法 仪器选 择 测量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等环节 。
大学物理实验
48
四. 坏值的剔除
1、拉依达准则(要求n>9)
xi x 3S (x)为粗差, x为i 坏值应剔除.
检测流程
x1 xn x S(x) xi x 3S(x) 剔除
(n-1)个数据继续,对 3S保(x留) 。 继续检验,直到无坏值为止。
大学物理实验
49
例 对某物体进行15次测量,测值为:
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亦x为随机变量,算
术平均值也服从一大定学的物统理实计验规律分布:
29
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s( x) s( x) n
1
n(n 1)
n
( xi
i 1
x )2
是用测量列的平均值 作x为真 值 x0 的最佳估计值时,x0 与 x两
者之间的偏离程度。
大学物理实验
30
平均值的实验标准 差 s(比x)任何一次测 量的实验标准差
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 高: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测 量的系统误差小 但是:不能确定数据的分散情况
准确度:反映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综合大小的程度; 高: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小
大学物理实验
43
44
精密度低正确度高 精密度正确度均高 精密度高正确度低 精密度正确度均低
大学物理实验
三.仪器误差
3S (x) 0.054
14 1
14个测量值均满足 xi x 3条S(件x) ,无坏值。
** 检测情况与测量大学列物构理成实验有关,应n〉9。*51*
xi 11.42 11.44 11.40 11.43 11.42
11.43 11.40 11.39 11.30 11.43 11.42 11.41 11.39 11.39 11.40
检测是否有坏值。
计算:
x 1
n
xi
1 15
xi 11.405
S(x)
n
15
( x x)2 ( x x)2
主要计算公式、原理简图、实验步骤),准 备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课堂实验操作
(1)上课需带实验讲义、笔、尺、计算器等。
(2)必须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10
(3)仪器安装调试后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
行实验操作。
(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大学物理实验
23
n
n
8 7
单峰性 n=30
16
n=60
14
6
5
有界1性2
10
4
3
对称性68
2 4
1 2
0
n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0 1n.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n=60次
测量值xi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n 次 数 0 2 4 10 14 16 7 5 1 1
n=100次
测量值xi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n 次 数 1 4 7 23 25 20 11 5 2 2
21
1. 随机误差
每次测量结果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时大时 小,时正时负,但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误 差分布服从某种统计规律。
特征:不确定性
分布规律
例:用秒表测单摆的周期T,将各测量 值出现的次数列表如下:
大学物理实验
22
n=30次
测量值xi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次数n 1 1 2 8 8 5 2 2 1 0
1.仪器的示值误差(限)
国家技术标准或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器具最 大允许误差或允许基本误差,经适当的简化称为 仪器误差(限),用 表m 示。它代表在正确使用 仪器的条件下,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可能 产生的最大误差的绝对值。
仪器误差(限)举例
a:游标卡尺,仪器示值误差一律取卡尺分度值。
大学物理实验
45
n=60
n=30
6
8
12
n=30
n=30
5
10 6
4
8
3
4
6
2
42
1
2
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0
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f (x)
1
2
exp
1 2
(
x
)2
概率:
x2
P
f ( x)dx
x1
PP ff((xx)d)xdx ? 1 0 0
x 时:
f ()
1
2
小,测量值的离散性小 大,测量值的离散性大
表征测量大值学物的理分实验散性!
27
x2
P f ( x)dx x1
(5) 置信概率, 置信区间
P1 f ( x)dx 68.3% [ , ]
g:电阻箱、电桥等,示值误差用专用公式计算。
大学物理实验
46
2.仪器的标准误差
f ()
1 2m
一般服从均匀分布规律:
1 f ()
2 m
m
m
仪器的标准误差与仪器误差(限)的关系:
一般:

m 3
误差 = 随机误差 + 系统误差
大量一般测量的实践表明:系统误差分量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常常显著地大于随机误差分
n
25
n
n=100
30
100
20
25
100
100
20
15
15
10
10
5
5
大学物理实验 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
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215.10 T
量的影响。
大学物理实验
47
3.仪器的灵敏阈
a:定义,指足以引起仪器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 量的最小变化值。例,人眼察觉到的指针改变量 为0.2分度值,0.2为指针仪表的灵敏阈。
b:灵敏阈越小,仪器的灵敏度越高。
c:仪器的灵敏阈<示值误差限<最小分度值。 由于多次使用,仪器的灵敏阈变大,超过仪器 示值误差限时,仪器示值误差应由灵敏阈来代 替。
大学物理实验
32
(6)t分布
当测量次数很少时,遵从t分布
峰值低于正态分布,而且 上部较窄,下部较宽。
n 6 以后,接近正态分布
大学物理实验
33
2.系统误差
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随着 测量条件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
系统误差的来源:
大学物理实验
34
仪器误差
天平不等臂所造成的
系统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
测量的分类
直接测量
方法: 间接测量
测量条件: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
18
二.误差与偏差
1、真值与误差
真值x0 : 一个物理量客观存在的量值,与测量所 用的理论方法及仪器无关。
测量值x:通过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得到
2、最佳值与偏差
s(x小) ,增加测量次数
,可以减少平均值的 实验标准差,提高测 量的准确度.
但是,n>10以后,n再
增加, s(减x) 小缓慢,
因此,在物理实验教
学中一般取n为6~
10次
大学物理实验
31
x , x ....x x
12
n
s( x) s( x)
测量值的最 佳估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