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3课《动物的故事》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3课《动物的故事》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动物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等,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还在初级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掌握动物的特点和形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掌握动物的特点和形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动物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生动有趣地展开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动物的歌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等,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世界。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动物的特点和形态,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元素。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动物绘画或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
可以设计成动物的轮廓,内部填充不同种类的动物名称,旁边标注特点和形态,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9课娃娃家》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9课娃娃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娃娃家》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第19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的方式,学习如何绘制和制作一个可爱的娃娃家。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娃娃家图片,以及制作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他们对于可爱的形象和色彩鲜艳的画面比较感兴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娃娃家的特点,学会绘制和制作一个可爱的娃娃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绘制和制作娃娃家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创新设计,制作出独特而可爱的娃娃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娃娃家的特点;同时,教师提供适当的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可爱的娃娃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讨论:教师学生讨论娃娃家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基础。
3.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和制作娃娃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观察分析2.动手绘制3.创新制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节节虫》说课稿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节节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6课节节虫》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节节虫的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节节虫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节节虫的特征和画法,然后自己动手画出节节虫。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对绘画充满了兴趣,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但是,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节节虫的特征和画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节虫的特征和画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节节虫的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表现节节虫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节节虫的画法。
2.采用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节节虫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节节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节节虫的特征和画法,让学生了解节节虫的画法。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节节虫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练习:学生自己动手画节节虫,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特征:身体分节,每一节都有足。
2.画法:先画身体,再画足,最后画眼睛和触角。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绘画技能、观察能力、合作态度等方面。
评价标准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身边的树》,本课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
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再分析整理的习惯。
通过欣赏、感受、表现形形色色的树,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比,找出树木的不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由于二年级学生对于画树不会感觉很难,但会画得过于简单概括和概念化,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预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示范教学法”。
在整节课中,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
2023部编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2023部编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23年部编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
共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以及观察、想象、表现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要素的感知与认识;2. 发展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1. 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不同色彩进行绘画,并研究一些常见的调色方法;2. 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物体;3. 学生将参观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并研究如何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2. 练与实践:学生将通过练和实践运用所学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3. 案例分析:学生将参观一些艺术作品,并进行分析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五、教学流程本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介绍本节课的研究目标;2. 研究新知:讲解和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方法;3. 练实践:学生将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案例分析:学生将观看和分析一些艺术作品,并进行讨论和思考;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
六、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绘画能力,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日常观察:教师将通过日常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研究情况;2. 作品展示:学生将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教师将评价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3. 考试测试:学生将参加一次绘画考试,以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艺术欣赏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娃娃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娃娃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娃娃家》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贴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娃娃家场景。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娃娃家的场景图片,以及剪纸、贴画等技法指导,便于学生参考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家庭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作品。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剪纸、贴画等技法掌握不熟练,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剪纸、贴画等表现手法,学会创作娃娃家场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剪纸、贴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娃娃家场景。
2.教学难点:学生对娃娃家场景的创意表现,以及剪纸、贴画等技法的熟练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娃娃家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剪纸、贴画等技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创作过程。
3.学生创作: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然后进行剪纸、贴画等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继续创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娃娃家》和教学重点剪纸、贴画等技法。
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及进步情况。
2.作品评价:从创意、技法、构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得奖啦》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得奖啦》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第6课得奖啦》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在欣赏和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绘画充满兴趣。
但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观念方面,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获奖作品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绘画,勇于表现的积极态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获奖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2.教学难点:审美观念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作品展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获奖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示范:讲解基本绘画技巧,示范如何创作获奖作品。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练习绘画技巧,创作获奖作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绘画技巧:讲解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2.创作步骤:展示创作获奖作品的步骤,如观察、设计、绘画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绘画技巧的掌握、合作意识等。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审美、绘画技巧等方面。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五彩缤纷的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2.学会利用颜色、线条、形状等表达情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型、文本、图片、视听资料等学习资源,理解与运用美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艺术创造环境下,自主地发挥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与表达;3.学生能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赏析、理解和充分尊重他人的艺术观点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五彩缤纷的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2.利用颜色、线条、形状等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2.如何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赏析、理解和充分尊重他人的艺术观点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灯光、声音、色彩等艺术元素,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画面丰富的美术世界;2.教师逐一展示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图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和理解艺术;3.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并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学型活动。
讲授(15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五彩缤纷的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进一步理解和感知;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颜色、线条、形状等表达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勇于表现自己,发挥想象力;3.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点巩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实践(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素描、画布、彩绘等实践性操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现对生活的独特感悟;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思考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3.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交流与较量,相互欣赏、批评、鼓励,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会,不断理解和发掘画作的含义和价值;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肯定,激励学生在艺术上进一步努力;3.教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创新和成长。
二年级美术《摆花样》说课稿
二年级美术《摆花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摆花样》是二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会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有趣的花样。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资源和简单的制作步骤,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
他们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愿意尝试各种材料和工具。
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相应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摆花样》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有趣的花样。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制作花样的乐趣,提高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培养耐心、细心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摆花样》的制作方法,能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花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分组合作法、评价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分组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摆花样》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确制作步骤。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讲解和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花样。
4.指导与辅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帮助,引导他们发挥创意。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发挥想象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摆花样》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叠叠》说课稿4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叠叠》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2课重重叠叠》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达物体的重叠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物体的重叠关系理解和表达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重叠关系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体重叠关系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物体的重叠关系,以及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进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重叠物体,如堆积的书籍、叠放的衣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物体的重叠关系。
2.讲解:讲解物体重叠关系的表达方法,如透视图、线条交叉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物体的重叠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4.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线条和颜色表达物体的重叠关系。
5.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体重叠关系的表达方法。
2.透视图的画法。
3.线条交叉的技巧。
4.绘画实践的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对物体重叠关系表达方法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如线条、颜色、构图等方面。
九. 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物体的重叠关系。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下《16.杂技艺术》说课稿2
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下《16.杂技艺术》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二年级下》的《16.杂技艺术》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杂技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有较强的敏感度。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杂技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学会欣赏杂技艺术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杂技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杂技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绘画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内容展示:a.讲解杂技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
b.展示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杂技艺术的美。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杂技表演形式进行模仿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4.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杂技艺术的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杂技艺术的特点,包括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反思优点和不足。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课《纸片插接》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课《纸片插接》人教新课标一、背景介绍“纸片插接”作为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一课,是一个让学生们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和创造美的过程的课程。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选择纸张、剪裁、插接、拼接、组合等手工制作基本技能,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纸片插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生能够从纸张中选择合适的颜色来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
•学生掌握插接、拼接、组合等基本手工制作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学生理解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在手工制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手工制作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美。
三、教学重点•理解纸片插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插接、拼接、组合等基本手工制作技能;•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五、教学方法•想象练习法: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通过脑力想象,先把自己的设计事先“画”在脑中。
•示范法:由教师演示纸片插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辅助检查法:由教师辅助检查指导学生的作品制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六、教学过程1.导入本课将学习和运用纸片插接技法来设计自己的作品,从而让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所以在上课前请让学生准备一张细弯针、一卷毛线和一张画纸,并请他们展示一下自己带来的画纸。
2.热身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找到学习状态,我们在热身时可以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
3.教学主要过程•第一部分:教师讲解纸片插接技法纸片插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剪裁、插接、拼接、组合。
让学生学习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并通过销售用纸的颜色、调整张数、挑选不同的形状、大小,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部分:示范教学见证前面教学的成果,让学生通过模仿教师进行创作。
二年级下册《茂密的花》说课稿、教案和课堂实录
《茂密的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第14课《茂密的花》一课。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我将本课定义为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花尽情的表现出来,从而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设计为一课时,一是探究有关自然世界中真实的花与艺术作品中的花在造型表现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二是以“线描或涂色”的方式方法绘制出一幅经过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的“茂密”的花来。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教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形式色泽各异的花,学生非常熟悉,尤其是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同时亦可以令大自然显得更加的绚丽多彩。
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探究,则会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最终让“人文美术”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来。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学生对常见的花是比较了解的,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观察、感受花的美感,通过不同种花的对比,认识花的外形的不同特点。
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的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画和小朋友的画中前后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画面上的位置与花的远近的关系,要先画近处的花,再画后面远处的花。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1.显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搭配原则以及实际操作的绘画步骤。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绘画技巧,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但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还相对薄弱。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色彩,但往往缺乏对色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搭配原则。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搭配原则。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以及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创作。
2.运用讲解法,为学生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
3.运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
4.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知识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原则等。
3.绘画技巧讲解:讲解绘画技巧,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掌握等。
4.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搭配原则和绘画技巧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的评价:关注学生在作品中的色彩运用、绘画技巧以及创意等方面。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怪兽》说课稿(2)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怪兽》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怪兽》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怪兽形象。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怪兽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材中还提供了多种怪兽的形象和创作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怪兽这类神秘的形象特别感兴趣。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同时,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怪兽的外形特征,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怪兽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培养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怪兽形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怪兽的特征和氛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示范法相结合。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怪兽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通过示范创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创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还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怪兽的形象和创作过程,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怪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怪兽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怪兽的特征和创作方法,并进行示范创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3.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线条和颜色,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怪兽形象。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最新整理二年级下册美术课说课稿三篇
二年级下册美术课说课稿三篇【篇二】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中的第7课《下雨啦》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下雨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以使人类蒙受灾难。
可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它能够给孩子带来创造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
本课是一节绘画练习课,创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雨,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可以是真实的回忆,也可以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雨的科学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要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有着不受制约的想象力。
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突出,具备初步的表现能力。
三、设计思路通过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会议、观察对下雨时的感受,同时教师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带着不拘形式的去大胆绘画。
四、教学目标l、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关于雨的想象。
2、选择各种形态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印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五、课前准备:1、让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师搜集有关雨景的图片、录像、音乐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欣赏导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对雨的回忆。
3、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雨的图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二年级下册《添画》说课稿和教案
《添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4册第1课《添画》。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添画》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训练学生的剪、贴、画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风景图片、画报随处可见,如何把它变成一幅生机勃勃而富有想象的作品,是本课的主旨。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观察、善想象,让学生在观察原有图片的基础上进行丰富的联想,并通过剪、贴并进行重新创作,是学生特别喜欢做的事。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画”不一定使全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添”的更生动,通过添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添画带来的愉悦,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采用剪、贴、画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说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上好这一节课,我又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第1课纸片插接 (2)第2课重重叠叠 (4)第3课点、线、面 (6)第4课漂亮的包装纸 (8)第5课五味瓶 (11)第6课得奖啦 (15)第7课美丽孔雀 (17)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 (19)第9课漂亮的花边 (22)第10课奇妙的脚印 (24)第11课蔬果变变变 (26)第12课小鸟的家 (28)第13课动物的故事 (30)第14课友谊卡 (32)第15课家乡变了样 (34)第16课我的老师 (36)第17课会爬的玩具 (38)第18课电脑美术——复制翻转画花边 (40)第19课娃娃家 (42)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44)第1课纸片插接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过程:一、授课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
(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
(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叠叠》说课稿5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叠叠》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第2课重重叠叠》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透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和透视原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透视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能够运用透视方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能够运用透视方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2.教学难点: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透视原理,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实例,直观地展示透视原理;同时,采用小组讨论、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透视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立体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透视的作用和方法。
3.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方法。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运用透视方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5.总结提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总结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
6.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原理和透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出壳了》说课稿
《出壳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分析
《出壳了》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二年级下册第八课,本课教材除了从自然生命的规律发展出发,从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出发以外,也以孵化作为引子,根据生命形成的过程,延伸到创作的发生、发展、生成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能大胆联想,创造出新颖的、表现独特的作品来。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概括的造型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生命的奥秘,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2、技能目标:通过记忆和大胆的想象,用自己独特构思的表现形式来感受生命的不屈和美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
(三)教学重点:用独特的构思表现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
(四)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观察——引导——启发——创造”,以小鸡出壳为线索,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三、说学法
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观察尝试表演的学习方法(2)大胆、创造的造型表现力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二)在欣赏,感受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三)创新与表现
(四)欣赏与评价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每个宝宝都是妈妈经历了十月怀胎,你们也是。
在妈妈的肚子里经历了十个月,在出生那天,就用手脚蹬。
是告诉妈妈,“我要出来了!”这天是你的生日也是妈妈受苦的一天。
妈妈经历着痛苦也享受着幸福,因为妈妈有了你这个可爱的孩子。
动物也是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
鸡蛋宝宝带着妈妈的体温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它在鸡妈妈的精心孵化下,蛋宝宝的内部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慢慢地变成了一只小鸡,到了第21天的时候,小鸡终于破壳而出了。
(二)在欣赏,感受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接着,请同学们来做做小鸡从壳里出来的样子。
(破壳——用嘴啄开壳啄开一圈——完全破壳——挣脱卵壳——用脚伸展——步入壳外世界。
)
有的很新鲜、有的很自豪、有的很娇气躲在妈妈的身边、有的很友好和其它小伙伴一起打闹、而妈妈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出世了,又是爱惜又是激动。
还有什么动物是象小鸡一样从壳里出来的?如:恐龙、企鹅,鸡,鸭、鸟类、鳄鱼、蛇(教师课件展示各类的动物的形象)
它们一出生最想干什么?比如小海龟、企鹅等等。
(播放课件)
我们共同欣赏小朋友的画。
(播放课件)
小组讨论、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不但观察了小动物出壳的情形,还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
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想画什么?(如:小鸡和鸡妈妈、小鸭刚出壳的情形、小海龟奔向大海的情形。
)
三、创作与表现
与学生探究小动物出壳的表现方法:(1)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妈妈和出生的小动物、未出生的小动物的心情。
播放以出壳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同时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影响下创作出新颖的、表现独特的作品来。
四、欣赏与评价
教师收起几个学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让大家评一评。
从以下几方面来评:造形美、色彩美、装饰美等三个方面来品评。
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找出不足,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并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鼓励同学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