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危机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链危机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现状分类:2008-11-16 23:59

要么对你实施经济制裁,要么对你进行全行业收购和控制;这就是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逻辑。全球化规则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自然娴熟运用,游刃有余;当遇到急功近利的各地官僚机构和懒政勤名的官员时,外资更是名利双收、赚得个满钵淌金流银。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指望西方来引领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之林,那绝对是一件赔了夫人折兵的买卖。“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已基本沦为“中国粗造”和“中国打工”。

请看中国产业危机的事实吧。

一、饮料行业

碳酸饮料: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健力宝。

达能在中国的全行业收购

20年来,达能公司在中国饮料行业10强企业中,已收购:娃哈哈39家企业51%股权:

乐百氏98%的股份

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

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股权

汇源果汁%股权

蒙牛50%股权

光明%股权

达能入股中国企业后,基本采取“合同设下陷阱--合资--亏损--增资--改造董事会--迫使中方让权或退出--控股”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手段,硬生生的获得对原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然后冷落或萎缩中方原先的品牌,从而最终将中国食品市场按照它的意愿重新洗牌,获得利益最大化。分析达能的兵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休克疗法,置之死地”法

乐百氏1999年销售额达20亿元,并购后乐百氏品牌不断衰落,茶饮料、乳业产品已基本退市,原来国内销售量第一的桶装水不断萎缩。2005、2006年亏损均达亿,乐百氏品牌现在已基本消失。

“凌迟处死,慢性死亡”法

达能控股上海正广和后,强行变更了董事会组成,由原先的六名董事增至7名,增加的那位就是达能的人员,获得多于中方一票的优势,终于控制了总经理任命权,从此,正广和的经营也每况愈下。

2001-03年,正广和在上海桶装水市场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388-1162万元。2004年达能接手正广和后,营业收入在亿元徘徊,在上海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设下圈套,请君入瓮”法

光明鲜、酸奶均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光明乳业上市前,达能持股%,当时达能同意光明的两个品牌使用“达能”商标与外观设计(至2011年9月)。光明曾违约在别的菌种上也使用“达能”商标,达能一直不表示异议,等光明股改时才以“违反协议”为由,要挟增持股份,否则起诉。这样达能如愿以低于市价1/3的价格增持光明股份达%,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法

娃哈哈1996年上市没有成功,与香港百富勤投资合作,百富勤介绍了达能,三家出资4500万美元,组建5家合资公司,商定娃哈哈占49%股份,达能、百富勤共占51%。但签约时,达能与百富勤使用了他们在新加坡共同设立的“金加”投资公司名义(娃哈哈事先不知情)。1997年,达能在境外悄然收购百富勤在金加的股份,轻易获得娃哈哈51%股权。达能立即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被国家商标局拒绝。

摩根斯坦利入股蒙牛

2002年,摩根斯坦利联合鼎辉、英联两家外资,注册“开曼公司”对蒙牛投资,2003年10月,三家外资以3523万美元,购买蒙牛亿股“可转股债权”,约定2006年6月可全部转股(港元/股转股价),支持蒙牛上市。2004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以港元公开发售亿股,IPO融资14亿港元。上市半年,外资系出手亿股,回笼14亿港元。而外方全部现金投资仅6120万美元。

上市前,牛根生以象征性的代价从外资系获得获得上市公司4600万股,承诺5年内不跳槽、不新开设同类公司,外资系在10年内可随时以优惠价格增持公司股权。这样外资系可牢牢控制并鞭策蒙牛的管理团队。据披露,蒙牛上市后,外资系和中方签了的“对赌”协议:2004-2006,蒙牛盈利必须递增50%,否则外资系将没收蒙牛管理层及金牛公司7830万股,外方则无实质性义务。这意味着2006年蒙牛销售额必须达到120亿元。数年来,外资以其资本实力和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使蒙牛的管理团队始终处于被动搏命的局面。难怪不久前三鹿事件殃及到蒙牛时,因为担心摩根斯坦利趁机控股蒙牛,牛根生抛出万言书哭求他在长江学院的同学出手相救。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天不纠正,蒙牛们总有一天将彻底消失。耳边已经传来国家商务部将批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不久,我们大概再也喝不到“汇源果汁”,只能喝“果粒橙”了。

西方跨国巨头正加紧对中国重要企业的控制

进入21世纪,我国兑现对WTO的承诺,大幅度放宽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有关限制,如持股比例、转让技术等附加条件等。再加上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给外资在华并购我国重要行业、企业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来自各方面的报道都说明外资对我国重要企业的并购,成为在华扩张延伸的日益重要的手段。

2003年前,外资在中国并购仅占它们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5%,,这一比例突然上升到%,增加了近12倍;从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间的一年中,有价值140亿美元的中国内地公司为境外企业所并购。在参与并购的这些外企中,来自美国的企业排名第一。

2005年,共有266家国际企业收购中国内地公司,与2004年268家的数字基本持平。但交易金额却增长了52%——从90亿美元增加至140亿美元。在众多收购案中,以高科技产业收购宗数最多,但金融业

所涉及的交易金额最大。美国公司占据这些收购案的总值约54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收购总值约34亿美元的收购案。新加坡是中国企业的第三大外来收购者,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底的总值18亿多美元的收购案。

2006年1-11月,中国(包括港澳地区)并购交易总量1234宗,同比上升30%,交易金额487亿美元;在装备工业,“靓女先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思路,正在严重威胁我国战略产业。由于目前国家对出售国有资产缺乏统一标准和完善的机制,地方各级政府为了各自利益,往往从"小局"出发,为获得短期回报,把一些经营得比较好的合资企业或国内企业出售给外商,拱手让出国内市场和未来的收益,造成国有资产变相流失,更使我国对战略产业、骨干产业的主导权、控制权不断受到侵蚀。

威胁不仅仅来自战略或骨干产业。在挟雄厚资本、打着“帮助国企改制”、“引来先进技术管理”等招牌、由华裔“专家”协助攻关开道的各路外资,在涵盖了食品饮料、轻工家电、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对各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收购浪潮。这一潮流正在被主流经济学所赞美鼓吹,被一些政策制定部门所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