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1)(1)
《夏夜多美》第一课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
通过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多音字 、近义词、反义词等的讲解与练习, 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 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理解与赏析
朗读训练与指导
通过范读、领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 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
《夏夜多美》第一课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02
03
认读生字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本课中 的13个生字,如“莲”、 “哭”等,并理解它们在 课文中的含义。
07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抄写一遍,以加深记忆。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本课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问题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拓展延伸
01
02
03
04
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一些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文 章,让学生阅读并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夏夜之美。
观察夏夜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夏夜,记 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并与同
学分享。
绘画创作
以“夏夜之美”为主题,让学 生进行绘画创作,展现他们对
夏夜的独特感受。
举办诗歌朗诵会
组织学生举办一次以夏夜为主 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
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夜的美。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如“月光如水”“星星闪烁”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出夏夜的景象。
(2)引导学生回忆夏夜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夜的美。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夏夜美景。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反思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
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能否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用自己的话描述夏夜的美。
八、家校沟通:1.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协助孩子完成作业。
人教版小学语文《夏夜多美》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夏夜多美》课文原文及赏析《夏夜多美》课文原文:
夏天的夜晚,月亮挂得高高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丛中飞来飞去。
小蚂蚁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它拼命地挣扎,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
蜻蜓看见了,连忙飞过来,对小蚂蚁说:“别怕,我来帮你。
”可是蜻蜓力气太小,怎么也拉不动小蚂蚁。
这时,一只青蛙跳过来,说:“我们一起帮忙吧。
”于是,蜻蜓和青蛙一起用力,终于把小蚂蚁拉上了岸。
小蚂蚁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夏夜真美。
”蜻蜓和青蛙都笑了,他们一起在月光下玩耍,享受这个美好的夏夜。
赏析:
《夏夜多美》这篇课文以夏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小蚂蚁落水、蜻蜓和青蛙合力救小蚂蚁的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互助之美。
首先,课文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
如“月亮挂得高高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丛中飞来飞去”等句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夏夜的宁静和美丽。
其次,课文通过小蚂蚁落水、蜻蜓和青蛙合力救小蚂蚁的情节,寓教于乐,教育孩子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这种道德教育方式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
最后,课文以“夏夜真美”作为结尾,既是对故事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赞美。
它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美好不仅在于自然的美景,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总的来说,《夏夜多美》这篇课文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也学会了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价值观。
《夏夜多美》一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夏夜多美》一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夏、夜、美”等10个生字,会写“坐、星”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夜的美丽。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小动物,关爱自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小女孩关爱小动物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的夜晚有哪些美丽景色呢?(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
2.学生汇报朗读情况,教师指导纠正。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夏夜的美丽。
(三)课堂讨论1.学生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
2.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指导。
3.学生讨论: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要把小蚂蚁送回家?(四)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夏夜的美丽景色。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课堂作业:用“坐、星”等字词写句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书写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夏夜的美丽。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小女孩关爱小动物的美好品质。
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布置了朗读和书写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不够流畅,需要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提供练习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学生对夏夜的美丽有了更深的感受,关爱小动物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夏夜看过满天繁星?夏夜的空气是怎样的?”学生:“很凉爽,有草地的清香。
”教师:“是的,夏夜真的很美。
《夏夜多美》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夏夜多美》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夏夜多美》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睡莲姑姑把它救了上来,小蜻蜓背它回家,萤火虫为它们照亮。
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一年级的小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中,因而在教学中,我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把故事里的人物拟人化:“你们认识了哪些朋友?”当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后,鲜明生动的动物贴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情境。
即而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选择合作的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品读环节。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来边读边感悟故事人物的心灵美。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在课堂中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小组合作读,比赛读,交流读,评读。
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在品读过程中,我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一人读大家评,一人评,大家听,我还自己当小蚂蚁,学小蚂蚁哭,让学生扮睡莲关心地问“小蚂蚁,你怎么了?”,还让学生动手演一演,学学睡莲热情帮助小蚂并邀请小蚂蚁住下来的动作、表情。
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使学生更充分、直接、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读完课文,当我问学生“你们觉得夏夜美在哪?”学生一下就体会到了整个故事的内涵“老师,我觉得不光夏夜的景色很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达到了教学目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年龄还小,以后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评价别人的朗读;如从人物的心情,说话的语气,心理活动方面去评价。
并且要让每个学生逐步达到熟练评价的能力,这样评价起来就更容易达到准确、熟练。
其二,在这堂课中,由于让学生朗读过睡莲姑姑和小蚂蚁的一段话后再让其他同学评,学生在评过几句话后,导致读和评的时间相隔较长,影响了学生更好的发挥评价的能力。
夏夜多美说课稿9篇_1
夏夜多美说课稿9篇夏夜多美说课稿1一、说教材:《夏夜多美》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5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夏天里的趣事”,以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为体裁。
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夏天的特点。
《夏夜多美》这篇__写的是发生在夏天夜里的一件事: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美丽的睡莲和善良的蜻蜓毫不犹豫地帮助了蚂蚁。
蚂蚁回家了,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关于助人为乐的故事。
但是作者选用童话的形式,选取了蚂蚁、蜻蜓、睡莲为主人公,以星星为见证人,让这静谧的夜晚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
通过对__的学习,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是美好的事。
教学目标如下:1、会认“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初步感受夏夜的美,不仅在景,更在心灵。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因此,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重点。
其中“感、睁、激”这几个字,生活中不常遇见,是认读的难点,而“他”与“她”的“也”字是写字教学指导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我主要采用表演朗读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1、表演朗读法: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平台。
表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指导表演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及神情,学会想象与表演。
2、情境教学法:这个情境是怎么创造的?主要是通过电教法和头饰表演法达到的。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
这节课,通过动画制作,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加上优美的乐曲做中介手段,以动物头饰为媒介,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夏夜多美》,完成练习。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
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1)连一连。
亮晶晶的________ 草坪青青的________ 小灯笼绿绿的________ 假山(2)飞机在文段中指________①蜻蜓②萤火虫(3)根据原文,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睡莲②小蚂蚁③蜻蜓④萤火虫夏夜,________不小心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
________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________点起小灯笼,让________顺利地把________送回了家。
2.阅读理解动物气象员快下雨了,钻在水里的泥鳅闷得上蹿下跳。
下雨了,癞蛤蟆最好笑,爬出来把虫子吃掉。
雨停了,侦察蜂回来报告,花蕊里有水珠,采蜜还早。
天晴了,燕子飞得那么轻巧,蚂蚁出洞来把食物找。
(1)文中描写了哪些动物气象员?用横线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连一连。
快下雨了蚂蚁报告采蜜还早下雨了泥鳅找食物雨停了癞蛤蟆上蹿下跳天晴了侦察蜂吃虫子(3)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气象员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吗?写一写。
3.读(dú)一(yí)读(dú) ,做(zuò)一(yi)做(zuò)。
小(xiǎo)鱼(yú)儿(ér)说(shuō):“荷(hé)叶(yè)是(shì)我(wǒ)的(de)凉(liánɡ)伞(sǎn)。
”小(xiǎo)鱼(yú)儿(ér)在(zài)荷(hé)叶(yè)下(xià)笑(xiào)嘻(xī)嘻(xī)地(dì)游(yóu)来(lái)游(yóu)去(qù) ,捧(pěnɡ)起(qǐ)一(yì)朵(duǒ)朵(duǒ)很(hěn)美(měi)很(hěn)美(měi)的(de)水(shuǐ)花(huā)。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夜多美教案500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夜多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夜的美丽与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夜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夏夜的特点。
生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读,然后领读。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分享给小组同学。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角色的情感。
5.背诵课文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教师指导。
全班同学一起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6.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夏夜美景的感受。
7.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课文,签字确认。
观察夏夜的美景,写一篇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背诵课文的能力。
4.学生对夏夜美景的感受及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补充:指导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声调、语气、停顿等细节。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教学难点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生字词,尤其是那些抽象或生活中不常见的字词。
指导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夏夜的静谧与美丽。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夏夜星空的图片,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很美、很安静、很舒服……”教师引导:“是的,夏夜确实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夏夜的课文。
”2.初读课文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问:“你觉得夏夜美在哪里?”学生回答:“美在星空、美在安静的夜晚、美在萤火虫的闪烁……”教师引导:“很好,这些美丽的元素都藏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全国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和大人一读”环节所安排的一篇童话故事。
本单元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
这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讲述了: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
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它回到了家。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通过生动的动画再现,形象的语言渲染,多种方法读文等形式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去感悟夏夜美丽的景色,去体会睡莲、蜻蜓、萤火虫美好的心灵。
(二)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中“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多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外化学生对阅读的喜爱,激发他们更大的阅读兴趣,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故事的关键信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环境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重点:朗读好童话故事中的对话,并在读中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难点:在体验夏夜景美的同时,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教具准备:PPT、相关头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 教师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2. 出示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
(蚂蚁)3. 过渡: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就和小蚂蚁有关,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小蚂蚁带来这个暖心动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 播放动画,说说收获到哪些信息,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自由读故事,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1)师:这个故事很长,你们想要了解它的主要内容,还要抓住一些重要信息。
课件出示: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3.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4.他们各自做了什么事5.故事的结果怎么样(2)带着上面的问题小声读文,找到问题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引出夏夜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夏夜的感受。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拼写。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参与度。
(2)学生朗读、表达的能力。
2. 课后作业:(1)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夏夜的音频、展示相关图片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夏夜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准备:1. 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夏夜多美》。
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夏夜的美景,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夏夜美景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3)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夏夜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感受夏夜的美好。
(2)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激发学生对夏夜美景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营造夏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夏夜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夏夜美景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音乐。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的音频,供学生跟读和欣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夏夜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夏夜的印象。
(2)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 学习生字词(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出示生字词卡片。
(2)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理解课文(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夏夜美景,分享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
4. 朗读练习(1)让学生跟读课文音频,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5. 创作练习(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夏夜故事。
一年级《夏夜多美》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的生字词的认读与应用,对课文意境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夏夜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夏夜美景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实物:夜晚的用品(如手电筒、蚊帐等)。
3. 音乐:轻松愉快的夏夜音乐。
1. 导入:(1)播放轻松愉快的夏夜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夏夜的氛围。
(2)展示夏夜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拓展作业:观察夜晚的美景,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夏夜的场景,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分享。
2.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夏夜美景图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如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一年级上册夏夜多美教案
一年级上册《夏夜多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夏、夜、多、美”等10个生词。
(2)能够正确书写“月、儿、小、桥”等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夜的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词认读和生字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夜的美。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生字的掌握。
2.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夏夜的美。
2. 互动教学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夏夜图片、课文动画等。
2. 生字卡片。
3. 小组讨论卡片。
4. 作业本。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夏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对夏夜的印象。
(2)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生词(1)引导学生认读生词,如“夏、夜、多、美”等。
(2)采用游戏、卡片等方式进行生词复习巩固。
3. 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书写生字,如“月、儿、小、桥”等。
(2)采用田字格、拼字游戏等方式进行生字复习巩固。
4. 理解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夏夜的美景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展示自己对夏夜的喜爱之情。
七、课堂练习:1. 生词认读练习。
2. 生字书写练习。
3.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夏夜的美。
2. 强调生词生字的掌握。
夏夜多美1
蜻蜓(送) 六、 教学反思 《夏夜多美》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备课时,我就一直在考虑着如何把 这课上得生动有趣些,如何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思前想 后,就将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形式,如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演一 演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主的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 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让学生去找找课文中出现的睡 莲姑姑和小蚂蚁形象特点,来深入分析蚂蚁和睡莲的对话朗读,加上形象的语言 渲染,多种方法读文等形式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一 个角色去感悟夏夜美丽的景色,从而体会了睡莲、蜻蜓、萤火虫美好的心灵。课 堂上,我从“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出发,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感悟夏夜的美景。 其次是借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孩子们需要游戏,喜爱游戏。在课堂 上, 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 我把枯燥的识字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 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兴 趣很高,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 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朗读还是生字都能辅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通过真实的体验,给学生一种温馨之感,教学效果比预期中的还要好。对 难点的理解,我是通过用色彩鲜艳的动画来演示,孩子们在生动的动画中,兴趣 盎然,教学难点自然不点而解。可以说,在上这课时,我是驾驭自如的。因为课 前的充分,课中的生动,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室里也处处洋溢欢乐的气氛。 唯一欠缺不足的是,学生在进行课本剧表演时,因没有做好安排,因此学生的表
字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识字方法的总结,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 愿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宝宝,请你们在下课后把认识的字宝宝介绍给你 的朋友、伙伴认识一下,好吗?【设计意图:这一小节的设计在于引深迁移,引 导学生探究,诱发其潜能。】 五、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按四人小组组合,尝试着把课文中的故事和同伴表演,下节课展 示给大家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美的同时,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2、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利用生字卡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设计意图:对生字的复习有利于巩固 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加深印象。】 】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1、 师: 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 读给同学们听。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想像读:听录音范读,请学生e/Chinese/Cloading.aspx?materialid=42751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 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哦。 4、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 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旁白。 5、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 出示第二段)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 =%C B%AF%C1%AB%CD%BC%C6%AC&in=15354&cl=2&lm=-1&pn=5&rn=1&di=10179036555&l 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C 2%EC%D2%CF%CD%BC%C6%AC&in=14134&cl=2&lm=-1&pn=66&rn=1&di=27862484805& 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 学生根据句子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 进池塘的样子。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 出示第四段)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句子做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