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96203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f.png)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引言概述: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是一门融合传统国学智慧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应用于现代领导管理实践中。
在这个系列中,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国学智慧,可以匡助领导者更好地发挥领导潜能,提升管理效能。
一、国学智慧的核心理念1.1 周易中的“变通”思想周易中有“变通”之说,即变化无穷,要善于适应变化。
在领导管理中,领导者需要灵便变通,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1.2 孔子的“仁爱”理念孔子提倡“仁爱”之道,即以仁爱之心待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领导者应该注重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培养团队凝结力,提升工作效率。
1.3 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孙子兵法提倡“谋略”之道,即善于策划和谋划,掌握战略主动权。
领导者需要具备谋略眼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引领团队向成功目标迈进。
二、国学智慧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2.1 善于借鉴古人智慧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吸收他们的管理经验和哲学思想,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
2.2 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国学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领导者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操守,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领导者。
2.3 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国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领导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和谐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升团队的凝结力。
三、国学智慧对领导者的影响3.1 增强领导者的智慧国学智慧可以匡助领导者开阔思维,提升智慧水平,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3.2 塑造领导者的品格国学智慧注重品德修养,可以匡助领导者塑造良好的品格,成为员工的楷模和模范。
3.3 提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国学智慧强调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可以匡助领导者提升领导能力,更好地引领团队向成功前进。
四、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实践应用4.1 制定符合国学智慧的领导理念领导者可以根据国学智慧的核心理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团队需求的领导理念,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00e05f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0.png)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现代管理理念的盛行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探索,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管理哲学,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现代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的基本理念国学中的管理智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注重“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德治为先”、“以德为本”等核心观念。
这些理念强调了管理者应该以德为本,以人为本,以治理人心为先,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这些理念的实践是从人性出发,通过德治来实现管理的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二、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的核心价值和实践方法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的核心价值是强调管理者应该全面理解和尊重员工的人性,并通过德治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管理方式的实践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德治管理德治管理是国学中的重要管理理念,它强调管理者应该以德为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德行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思想。
在德治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员工应该如何行事。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素养,通过教育和引导员工,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注重人性管理国学中的管理智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人性和尊重员工的价值。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该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情感,以此来建立起信任和感情的基础。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员工的个性特点和能力,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
3、倡导和谐管理国学中的管理智慧强调“天人合一”,强调管理者应该通过管理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管理者应该注重沟通和协调,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提供公正和公平的待遇,建立起公正的评价机制,从而使员工感受到公正和公平的管理,从而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984d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e.png)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标题: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引言概述:国学智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现代的领导管理中,运用国学智慧可以匡助领导者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领导艺术。
本文将探讨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国学智慧来提升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1.1 尊师重道:国学智慧强调尊重师长,传承优秀传统。
1.2 仁爱之道:强调仁爱之道,关爱员工,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
1.3 忠诚忠信:强调忠诚忠信,建立信任和稳定的领导关系。
二、领导者的修养与自身提升2.1 修身养性:领导者要注重修身养性,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2.2 善于倾听: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员工意见,尊重多元意见。
2.3 包容谦逊:领导者要包容谦逊,虚心接受他人建议,不自负。
三、智慧管理的实践应用3.1 以德治人:领导者要以德治人,做到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3.2 以情感人:领导者要以情感人,关心员工的成长和生活。
3.3 以智谋事:领导者要以智谋事,善于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
四、团队建设与协作管理4.1 团队建设:领导者要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凝结力和执行力。
4.2 协作管理:领导者要倡导协作管理,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4.3 激励激励:领导者要善于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五、智慧领导的未来展望5.1 创新管理:智慧领导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适应时代变化。
5.2 人材培养:智慧领导要注重人材培养,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5.3 社会责任:智慧领导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结合,可以匡助领导者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修身养性、以德治人、团队建设等实践应用,智慧领导者可以建立和谐稳定的领导关系,推动团队的发展和成长。
希翼本文能为泛博领导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匡助,共同探讨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国学与管理智慧知识讲堂课件PPT
![国学与管理智慧知识讲堂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9a908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9.png)
第二阶段。自1919年 “五四”运动至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是国 学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
第三 阶段 。自 1949 年新 中国成立至目前。这是指 建国后国学命运的沉浮。
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学讲授内容 为:“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按“内典”即佛典)以上内容实际上包括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各个学科。 章氏于1906年于东京创立国学振兴社,仿效日本一些学者用一国固有之学问来弘扬民族精神的做法。
的载华凝天古也文灵制神象之之经所中勰作经
奥体文聚地代。章之人,天鸿至也说的《用典
区,化,人的
之奥纪参地教道者:《文,的
。是精也三经
骨区,物,也,,
宗心正地
人是者典
髓,洞序效。不恒
经雕如位
性的中的是
者极性,鬼故刊久
篇龙刘与
》》
“国学”的来龙去脉
经典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它的普适性。《艺文类聚》对于 经典的解释是“经也者,径也,言五路无 所不通”,也就是说,经典承载着普适性 道理。 另一个是它的阐释性。历代通过对于经 典的阐释而有所创新,形成为“经学”。
“国学”的来龙去脉
国学形成与发展的大致阶段
灿楼中社堂未作其王
然阁评会集出有中国
62
放,论研林版 以维
出在说究》。种经的
了几:》。代,史学
国学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更是中华 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新的世纪,国学 的价值正走向回归,我国文化史确有研究 价值,即一代而已见其概……可以学先辈 之人格,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 求真、在创获。
“国学”的来龙去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bb061a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一、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明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商业、政治、家庭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流派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二、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仁德为本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德行为先。
在管理中,倡导以仁义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关键。
管理者应具备仁爱之心,关注员工的需求,树立榜样,引导员工正道。
2. 尊重和谐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管理者应尊重员工,平等对待,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道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知行合一道家主张顺其自然,知行合一。
在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 追求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管理者要学会放手,善于引导,做到在背后支持,不过多干预下属工作。
只有让员工自主发挥,才能真正提升团队的创造力。
四、佛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禅宗理念佛家倡导禅修,主张顿悟。
在管理中,管理者应注重心灵的修炼,顿悟自己的管理智慧,使自己内心得以平静,才能做到明察秋毫。
2. 善良待人佛家鼓励善良待人,管理者应心怀善念,善待员工,持善良态度面对问题。
只有用善良的心待人,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
五、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儒家注重仁义,道家强调知行合一,佛家倡导善良待人,这些管理智慧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管理的挑战,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17fd17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7.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法家认为"以术治人",认为管理 者应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和方 法,善于运用权谋,实现有效 管理。
墨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01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认为 管理者应关心员工福祉,反对 强制和侵略行为,建立和谐的 人际关系。
02
墨家提倡"节俭尚同",认为管理 者应注重节约和效率,统一思 想和行动,避免内耗和浪费。
发展
现代管理智慧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 。
03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
儒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儒家主张"以德治人",认为管理 者的道德修养对团队的影响至关 重要,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树立 榜样。
儒家认为"以人为本",强调关心 员工、尊重员工,管理者应关注 员工的需求和成长,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创造力。
兵家思想中的"知己知彼"
03
强调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
国学经典在个人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 养,提高自身素质。
佛家思想中的"戒定慧":主张通过戒律、禅定、智 慧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提升。
易经中的"变易":强调不断变化,与时俱进,提升 个人能力。
05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未来发展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主张顺其自然,不过度干预,让企业自然发展。
3
法家思想中的"法治"
强调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杨庆中: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杨庆中:国学中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30919e2eed630b1c59eeb57b.png)
六、天人合一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崇效天,卑法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顺,君子以厚德载物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结论: 以天地为榜样,以宇宙的法则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这就 是天人合一。
5
四、阴阳和谐与生生不息 《周易》:“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淮南子》:“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荀子》:“万物各得共和以生。” 《春秋繁露》:“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
五、三才之道与宇宙的大和谐 《周易》所谓的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 天人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一是天人之间具有相成、互补性。 《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大畜》卦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益》卦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系辞传》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1、如何防止变 曾国藩:花未尽开月未圆 防止变的办法就是“谦”。《周易》里有《谦》卦,汉代人说:这一卦,大可以
保一国,小可以保一身。
2、如何促进变 倒霉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环境不好的时候,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要促进变,
这叫“穷变通久”。“穷”是指你现在境况糟糕,“变”是要变这个“穷”,“通” 则是克服、超越了“穷”,也就是走出了困境。这就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
结论: 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文仲作为一个谋臣可以说是得时有位,因为勾践需 要复仇,文仲怀有韬略。而当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文仲仍身居显位,就是有位 无时了。因为文仲忠君忧国之心不改,勾践阴险毒辣之性已彰。结果必然是时位乖 离,因位而招祸。相比之下,范蠡在勾践用人之际,能够因时得位,施展经邦治世 之才;在勾践如愿以偿之后,又能因时而变,谋求经商致富之道,所以总能立于不 败之地。由此看来,贤明之士的一屈一伸,实在也是唯变所适,调整时位关系的一 种好办法!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7186b31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1.png)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第一篇:国学中的管理智慧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整个二十世纪,是国学的空前灾难时期,因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加上国内知识界人士的全盘西化努力,还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残,使国学已趋于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极端疯狂发展已使人类吃尽老天报应之苦头的今天,全人类精神痛苦剧烈、人为灾难深重,在这种前提下,重振东方文化、使之产生挽救人类、避免整体灭亡的重要作用,这已成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
国学乃智慧之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
承载先贤之智,传承国学实为神圣之使命。
得大师亲传,问道天下,可感悟国学之博大精深,可感知至广大而尽精微的万物妙道,可体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为人之道,可实践经世致用的济事之道,可修为兼济天下之大德,更可练达成就事业之博大胸怀。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沁浸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国学中蕴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智慧国学管理智慧在企业管理中有多处体现。
1.国学与制度规范当今的企业,是要靠文化留人、文化聚人的,由国学衍生出来的企业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最令员工钦佩的,而孔子将古人祭祀礼仪中的“礼”从宗教范畴推广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
“礼”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茅忠群在感性的“仁爱”基础之上,推行理性的“礼”,即为管理的规范与制度。
在此制定的管理制度,必定是符合人性的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运用到国家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2.国学与企业诚信周易“乾”文言》上记载“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轻诺而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edf93c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8.png)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先贤们总结了许多管理理念和技巧,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1. 以人为本:中国古代管理者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认识到,只有关心员工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知人善任: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安排合适的职位。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3. 诚信为本:诚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讲信修睦,才能赢得下属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4. 刚柔并济: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运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既注重严格执行制度,又注重关爱员工,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5. 与时俱进:中国古代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
6. 善听谏言:中国古代管理者重视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善于集思广益。
他们深知,多方面的意见有利于更好地决策,避免失误。
7. 修身齐家:中国古代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认为良好的品德和素质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同时,他们还关注家庭建设,认为家庭和睦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8. 平衡和谐:中国古代管理者追求平衡和谐的管理境界。
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团队内部的和谐稳定,从而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总之,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丰富多彩,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汲取古人的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管理实践中,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537ea1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9.png)
国学经典的代表作品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中庸》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后世管理智慧有重要启 示。
国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意义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
融合方式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合,例如将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和哲理融 入企业管理中,或者借鉴国学经典中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 。
融合价值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融合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 自信的建设。
详细描述
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法家思想可以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同时,法家思想也强调奖惩
分明,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墨家思想与管理实践
总结词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这 些理念有助于企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选拔优秀人才。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对国学经典进行多 维度、多层次的研究。
创新应用领域
将国学经典中的管理智慧应用于 现代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 ,推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建立国学与管理学科交叉培养机 制,培养具备国学素养和现代管 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跨文化交流
道家思想与管理实践
总结词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规律和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这些理念有助于企业顺应市场变化,创新发展。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8a96f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1.png)
国学智慧与管理心得体会国学智慧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管理智慧。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从国学智慧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实践中的管理问题有着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首先,国学智慧教导我们要善于心中有数,做到言行一致。
“所谓知己者,天人之难,我之难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些经典语录提醒了我们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管理中,要坚持原则,坚决做到言行一致,不轻易许诺却无法兑现;要守信用,与人交往中恪守信义,不负人而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其次,国学智慧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中庸》中有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悌;国家昏乱,有忠贞。
”这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更应当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骄不躁。
在管理中,要虚心聆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傲慢自大的心态和行为。
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姿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够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次,国学智慧告诉我们要注重内功修养。
《大学》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在管理中,我们要有坚定的品德和道德规范,要经得起诱惑和压力的考验。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果断,才能够在工作中展现出真正的领导力。
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国学智慧教导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
《论语》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帮助的。
在管理中,我们要以身作则,激发团队的潜力和成员的积极性。
要注重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实现团队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ab0eff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5.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企业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许多企业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以德为先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人之根本。
在企业管理中,以德为先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以德为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和为贵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睦,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企业管理中,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注重内部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同时,企业应该关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稳定性。
四、以柔克刚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以柔克刚的处事原则,认为柔中带刚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在企业管理中,以柔克刚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运用柔性管理手段化解矛盾和问题。
例如,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以柔克刚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五、以文化人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引领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力量。
在企业管理中,以文化人的理念要求企业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愿景,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易经国学中的管理学智慧与组织效能
![易经国学中的管理学智慧与组织效能](https://img.taocdn.com/s3/m/a28101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8.png)
易经国学中的管理学智慧与组织效能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易经国学融合了哲学、政治、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智慧,在现代管理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易经国学中的管理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组织行为和管理方法,从而提升组织效能。
本文将从易经国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智慧,并探讨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1. 易经国学中的阴阳观与组织管理在易经国学中,阴阳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阴阳是宇宙间两种截然相反但又互相依存、互为转化的力量。
在组织管理中,这种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平衡的重要性。
组织中的每个部分和每个成员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作用,需要协调和平衡,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提升组织效能。
阴阳观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善于调和和整合矛盾,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2. 易经国学中的五行学说与组织结构易经国学中的五行学说是关于自然界五种基本元素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理论。
水、火、木、金、土代表着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在组织中,这种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比如,水代表着流动和变动,可以用来形容创新和变革的部门;木代表着成长和发展,可以用来形容具有潜力和前途的员工。
通过合理地运用五行学说,管理者可以构建一个均衡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易经国学中的八卦理论与决策制定八卦是易经国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代表着八种不同的状态和变化。
在组织管理中,八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制定。
八卦主张不断变化、灵活应变,而不是僵化地遵循固定的规则和制度。
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时,可以借鉴八卦的思想,通过灵活变通,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和变化。
4. 易经国学中的德行与组织文化易经国学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和组织文化的建设。
在组织管理中,德行和文化对于塑造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管理者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引领员工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组织应该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鼓励员工遵循道德准则,践行社会责任,从而达到良好的组织氛围和高效的团队合作。
国学智慧管理制度
![国学智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8d85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5.png)
国学智慧管理制度一、前言国学智慧管理制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
国学智慧管理制度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推动企业管理向着高效、和谐、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文将围绕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展开论述。
二、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国学智慧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智慧。
在国学智慧中,包含了诸多管理的智慧道理,如“治国有常,乃得天下”,“一言九鼎”,“合纵连横”等等。
这些智慧道理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将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理论相融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具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文化自信和竞争力。
三、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建立1. 确定制度的核心理念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是贯彻“天人合一”、“德治”、“君子之道”等国学智慧。
这些理念包括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道德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领导者的要求,将这些理念贯穿在管理制度之中,可以为企业注入文化底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建立合适的管理结构国学智慧管理制度应该建立一个合适的管理结构,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要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
管理结构的建立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发展阶段等方面,同时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经验,为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3. 强调人文关怀国学智慧管理制度应该强调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将关爱员工、培养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放在首位。
通过制度化的关怀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实施1. 培训员工在实施国学智慧管理制度之前,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充分理解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理念、核心内容和实施方法,以达到员工积极参与、全面配合制度实施的效果。
2.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国学智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
学习国学管理心得
![学习国学管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f6b93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a.png)
学习国学管理心得
学习国学管理可以帮助提升个人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管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味着管理者首先要注
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只有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谦虚谨慎的人,才能在
管理中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2. 文治武功并重:传统国学强调儒家的文治,即在管理中注重文化、教育和仁爱,追
求和谐和平;但也要注意到,现代管理也需要一定的武功,即决策能力、执行力和应
对危机的能力。
管理者应该注重两者的平衡,既要文武兼备,也要注重以和为贵。
3. 尊重人才,注重团队合作:国学管理更加强调人的价值和尊重,管理者应该运用仁
爱之道,善待下属,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能力,并从他们身上发掘潜力和创新力。
同时,管理者要注重团队合作,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整个团队一起向目标努力。
4. 治理原则:传统国学中有很多治理原则可以应用于管理中,如“治国有常,而利民
为本”、“君子务本”,都是助于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治理策略的原则。
这些原则帮助
管理者思考问题和作出决策,使管理更加科学和有效。
5. 学习智慧和谦逊:国学管理注重学习智慧和谦逊。
管理者应该虚心向前辈学习,积
累智慧,使自己在管理中更加有见地和有决策力。
同时,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不断学
习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学习国学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管理形象,同时也能引导管理者遵循传统的管理原则,并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合作,从而提高管
理效能。
读国学中的管理智慧有感
![读国学中的管理智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4d9df0941ea76e58fa04b9.png)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魅力兵家讲究的是智慧,而《孙子兵法》就是集智慧于一身的书,它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是源自战场的理论。
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
能古为今用,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
《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如商业、教育以及个人的发展等。
《孙子兵法》包含许多的智慧谋略,我就其中的一点和大家分享,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它是来自于《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适用于当前的经济领域。
事实上,中外众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和众多长盛不倒的企业,都是极为善于运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谋略的典范。
何谓“彼”?何为“己”呢?从商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所谓“己”,主要是指经营者自身所属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全方位的,它涵盖了经营管理者自身的每一环节。
所谓“彼”,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外在条件都属于“彼”的范畴。
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彼”又可以特指经营管理的对象——即已有的客户和目标消费者。
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者正在从商业经营活动的人来说,首先应当明白这一点:消费者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是我们的米饭斑主,应当细致深入地去分析研究、透彻了解、准确把握他们的各种情况,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全盘把握,心中有数。
那么,应当怎样才能有效地实施知己知彼的策略呢?具体运作的办法有许多。
吴孟恩--国学管理智慧
![吴孟恩--国学管理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4ba89c3a482fb4daa48d4b0e.png)
国学管理智慧
主讲:吴孟恩
一、国学含义
国学: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特有的阴阳五行思维
中华魂:儒魂、道骨、佛心性、侠之肝胆
国学四化:实用化、常效化、生活化、简单化
二、典型国学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阴阳五行动态思维(易经),礼治、德治、人治
道家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法家管理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三、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原则
否卦、泰卦,阴阳五行说
儒、道、法三家适度并行
2、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五伦关系: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
修正五伦: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君敬臣忠(上下级相处之道)
3、心性管理(建立健全的心智模式)
①负面心智模式及其危害:
●怒:伤肝,吐血。
●喜:伤心,心脑血管疾病。
●思:伤脾胃,消化系统疾病。
●忧:伤肺,呼吸系统疾病。
●恐:伤肾,泌尿系统疾病。
②正面心智模式的养成
●怒→恻隐之心→仁
●喜→辞让之心→礼
●思→敬畏之心→信
●悲→羞恶之心→义
●恐→是非之心→智
4、团队建设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性格特点及相处之道、岗位安排)
5、制度企业规章制度
人性、诚信、义利。
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
![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e1c6e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c.png)
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和组织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然而,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启示。
易经作为一部秉承着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思想的经典文化遗产,对于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思维,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当中。
一、易经国学中的智慧管理1. 易经的基本概念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包含了64卦、八卦、仁义道德等丰富的思想内容,强调了天人合一、阴阳变化等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被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帮助领导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2. 五行与管理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易经中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管理中,可以将五行理念应用于组织结构设计、员工激励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平衡和流动。
3. 阴阳平衡与领导者角色易经中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需要在决策过程中保持阴阳平衡,既要注重内外因素的平衡,也要注重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4. 变通与应变能力易经中的64卦代表了不同的变化状态,通过卦象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
在管理决策中,领导者需要学会变通和应变,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易经国学中的决策思维1. 全局观念与决策思考易经国学强调了考虑问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需要站在整个组织的角度考虑,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的因素,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决策。
2. 求同存异与决策合作易经中的八卦象征了不同的人和事物,每个卦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倾听不同声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共同制定合适的决策方案。
3. 心境平和与决策定力易经国学强调了心境平和的重要性,认为情绪过激会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在管理决策中,领导者需要保持冷静和定力,不被外界干扰,做出理性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整个二十世纪,是国学的空前灾难时期,因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加上国内知识界人士的全盘西化努力,还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残,使国学已趋于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极端疯狂发展已使人类吃尽老天报应之苦头的今天,全人类精神痛苦剧烈、人为灾难深重,在这种前提下,重振东方文化、使之产生挽救人类、避免整体灭亡的重要作用,这已成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
国学乃智慧之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
承载先贤之智,传承国学实为神圣之使命。
得大师亲传,问道天下,可感悟国学之博大精深,可感知至广大而尽精微的万物妙道,可体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为人之道,可实践经世致用的济事之道,可修为兼济天下之大德,更可练达成就事业之博大胸怀。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沁浸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国学中蕴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智慧国学管理智慧在企业管理中有多处体现。
1.国学与制度规范当今的企业,是要靠文化留人、文化聚人的,由国学衍生出来的企业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最令员工钦佩的,而孔子将古人祭祀礼仪中的“礼”从宗教范畴推广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
“礼”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茅忠群在感性的“仁爱”基础之上,推行理性的“礼”,即为管理的规范与制度。
在此制定的管理制度,必定是符合人性的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运用到国家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2.国学与企业诚信周易"乾"文言》上记载“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轻诺而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老子这句话旨在强调说话要谨慎,处理大事更要认真。
有些人不经过深思熟虑,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事后却做不到甚至忘的一干二净,这样的人怎么能有信用呢?所以对别人承诺时,一定要慎重斟酌,量力而行。
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说到做到,一诺千金。
孔子也多次谈到诚信的问题。
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孔子就谈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只有合乎道义本分的话,才可以认真去做。
作出承诺前,必须考虑承诺的正义性、合理性以及后果。
作出承诺后,如果发现承诺的内容本身存在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避免犯更大的错误而难以自拔。
这才是真正的“信”。
领导在选人时一定去选择更加讲信用的人来任用、提拔;企业选择合作客户时,同等条件下也会选择信誉更好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是如此,从消费者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特定品牌产品就可以看出,他们买的其实是品牌背后企业的信誉与承诺。
在未来的社会或市场中,无论是个人或组织,拥有诚信将是其核心竞争力中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3、国学与人本管理儒学作为古代的治国理论与西方的现代管理显然是不同的,他们各有自己的立论、宗旨、方法和目标,但是作为管理的理论,也有许多共通的原则和规律。
“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它始终关注的是人,重视人的现实价值、现实的生活状况和心灵的慰藉,进而关注社会是否和谐。
西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重心,是如何调动和激励职工的积极性、认识人类行为的内驱力,从而为资产所有者赢得更大的利润。
在资源紧缺,自然环境加剧恶化,企业过度竞争,人文精神沦落,市场经主义至上的今天,管理科学需要中华民族的智慧--《国学》来拯救!“生生不息”、“经世致用”、“厚德载物”是国学的精神与灵魂。
国学不能回避管理学,国学不仅是文化符号,用国学的精神与方法来完善管理理论,恰恰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与和谐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为全球化文化融合与和谐世界构建,做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国学是重塑中国企业文化的优秀基因宝库蕴涵着丰富的“财富哲学”。
中国企业只有通过塑造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赢得社会和国际同行的尊重。
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一、_________ 培训学校聘请_________ 籍_________ (外文姓名)_________ (中文姓名)先生/女士/小姐为_________ 语教师,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二、合同期自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起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止。
三、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
(另附2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________ 至_________ 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________ 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________ 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
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
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3.聘放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方解除合同:a 、受聘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经聘方指出后,仍不改正的。
b 、根据医生诊断,受聘放在病假连续30天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
4.受聘方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聘方解除合同:a 、聘方未经合同约定提供受聘方必要的工作条件。
b 、聘方未按时支付受聘方报酬。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期满后即自行失效。
当事人以方要求签订新合同,必须在本合同期满90天前向另一方提出,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新合同。
受聘方合同期满后,在华逗留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十、仲裁: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时,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若协商、调解无效,可向国家外国专家局设立的外国文教专案局申请仲裁。
本合同于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在_________ 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_________ 文写成,双方各执一份,两种文本同时有效。
聘方(签章)_________受聘方(签章)_________签订时间:年月日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由应届毕业生合同范本卖方: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买方: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房产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乙方同意购买甲方拥有的座落在______市_____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的房产(别墅、写字楼、公寓、住宅、厂房、店面),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详见土地房屋权证第_______________号)。
第二条上述房产的交易价格为:单价:人民币________元/平方米,总价: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佰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
本合同签定之日,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币__________元整,作为购房定金。
第三条付款时间与办法:1、甲乙双方同意以银行按揭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申请银行按揭(如银行实际审批数额不足前述申请额度,乙方应在缴交税费当日将差额一并支付给甲方),并于银行放款当日付给甲方。
2、甲乙双方同意以一次性付款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于产权交割完毕当日付给甲方。
第四条甲方应于收到乙方全额房款之日起____天内将交易的房产全部交付给乙方使用,并应在交房当日将_________等费用结清。
第五条税费分担甲乙双方应遵守国家房地产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缴纳办理房地产过户手续所需缴纳的税费。
经双方协商,交易税费由_______方承担,中介费及代办产权过户手续费由______方承担。
第六条违约责任甲、乙双方合同签定后,若乙方中途违约,应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应在____日内将乙方的已付款不记利息)返还给乙方,但购房定金归甲方所有。
若甲方中途违约,应书面通知乙方,并自违约之日起____日内应以乙方所付定金的双倍及已付款返还给乙方。
第七条本合同主体1.甲方是____________共______人,委托代理人________即甲方代表人。
2.乙方是____________,代表人是____________。
第八条本合同如需办理公证,经国家公证机关____公证处公证。
第九条本合同一式份。
甲方产权人一份,甲方委托代理人一份,乙方一份,厦门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一份、________公证处各一份。
第十条本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可通过协商、诉讼方式解决。
第十一条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约定,其补充约定经双方签章与本合同同具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出卖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 购买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代理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鉴证方:鉴证机关:地址:邮编:电话:法人代表:代表:经办人:日期:年月日鉴证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