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管理智慧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体现在它早期封建社会中的经典管理中,这种管理智慧被分类为三个因素:
一、法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理思想重视规范律法,注重制定可行性的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规。
这些宪法的重点是尊重权力的和谐关系,以及建立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公平合理的关系。
二、忠贞义
这一概念指出,领导者必须认真聆听和信守自己的职责,服从上级,
尊重下级。
忠贞义还要求博爱和友善,做到相互关怀和理解,培养团
队精神,形成统一的行动力。
三、慷慨信任
这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概念,在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大的差别
在于,平等的信任是一种宝贵的东西,占据重要的地位。
慷慨的信任
允许管理者对下级员工比较宽容,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以最大程度
促进了团队的紧密凝聚力。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法家认为"以术治人",认为管理 者应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和方 法,善于运用权谋,实现有效 管理。
墨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01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认为 管理者应关心员工福祉,反对 强制和侵略行为,建立和谐的 人际关系。
02
墨家提倡"节俭尚同",认为管理 者应注重节约和效率,统一思 想和行动,避免内耗和浪费。
发展
现代管理智慧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 。
03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
儒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儒家主张"以德治人",认为管理 者的道德修养对团队的影响至关 重要,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树立 榜样。
儒家认为"以人为本",强调关心 员工、尊重员工,管理者应关注 员工的需求和成长,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创造力。
兵家思想中的"知己知彼"
03
强调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
国学经典在个人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 养,提高自身素质。
佛家思想中的"戒定慧":主张通过戒律、禅定、智 慧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提升。
易经中的"变易":强调不断变化,与时俱进,提升 个人能力。
05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未来发展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主张顺其自然,不过度干预,让企业自然发展。
3
法家思想中的"法治"
强调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引言概述: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是一门独特而深刻的学问,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管理艺术,为现代领导者提供了珍贵的思量和指导。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关系和应用。
正文内容:1. 国学智慧的基础1.1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国学智慧强调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历代智者的经验:国学智慧汇集了历代智者的智慧和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治国安邦、管理人伦、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对于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关联2.1 领导者的修身养性:国学智慧注重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和内在修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对于领导者的品格塑造和领导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2.2 领导者的智慧决策:国学智慧强调智慧和智力的培养,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和历史故事,领导者可以获得深刻的思量和决策能力,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2.3 领导者的人际关系管理:国学智慧强调人伦道德和礼仪规范,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智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结力和协作能力。
3.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应用3.1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国学智慧强调领导者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通过学习和运用国学智慧,领导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时间,提高自身的领导效能。
3.2 领导者的团队管理:国学智慧提供了丰富的团队管理智慧,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智慧,建立高效的团队、培养团队成员的能力、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3.3 领导者的决策管理:国学智慧为领导者提供了决策管理的智慧,包括明辨是非、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等方面的智慧,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智慧,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4. 总结: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密切相关,它为领导者提供了珍贵的思量和指导。
通过学习和运用国学智慧,领导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智慧,塑造良好的领导风格,有效地管理团队和做出明智的决策。
国学与管理智慧
第一章 国学总论
一、国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
修齐治平 经邦纬国
1.国学的内涵和特征
• 国学,顾名思义,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 • 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说:“国学者何?一国 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 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
( 2 ) 宣 扬 德 治 , 对 军 事 重 视 不 够
( 1 ) 述 而 不 作 , 对 创 新 重 视 不 够
孔 子 的 不 足
24
著书立说
• 孔子在保存、整理和编辑的古代文献有《诗》、 《书》、《易》、 《礼》、《乐》和《春秋》 , 后来都被孔子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弟子。《论语 》成于孔子门人之手,故仓廪)与“乘田” (管放牧牛羊)。 •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 学”,“三十而立”, 并开始授徒讲学, 学名 闻遐迩。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节财。”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 弟子弥众”,孔子不满现政,不愿出仕。他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一生中有大半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 教育工作。他首创私学,开门授学,打破了“学在 官府”的旧制度,突破了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 促进了文化知识在民间的传播。
2018/8/20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22
传说孔子父亲叔梁纥与颜姓女子 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 “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 得孔子”)。叔梁纥先娶妻施氏, 生9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 名伯尼,有腿疾;依当时礼仪不 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 子,时叔梁纥已72岁,颜徵在18 岁。
杨庆中: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六、天人合一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崇效天,卑法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顺,君子以厚德载物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结论: 以天地为榜样,以宇宙的法则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这就 是天人合一。
5
四、阴阳和谐与生生不息 《周易》:“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淮南子》:“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荀子》:“万物各得共和以生。” 《春秋繁露》:“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
五、三才之道与宇宙的大和谐 《周易》所谓的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 天人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一是天人之间具有相成、互补性。 《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大畜》卦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益》卦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系辞传》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1、如何防止变 曾国藩:花未尽开月未圆 防止变的办法就是“谦”。《周易》里有《谦》卦,汉代人说:这一卦,大可以
保一国,小可以保一身。
2、如何促进变 倒霉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环境不好的时候,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要促进变,
这叫“穷变通久”。“穷”是指你现在境况糟糕,“变”是要变这个“穷”,“通” 则是克服、超越了“穷”,也就是走出了困境。这就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
结论: 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文仲作为一个谋臣可以说是得时有位,因为勾践需 要复仇,文仲怀有韬略。而当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文仲仍身居显位,就是有位 无时了。因为文仲忠君忧国之心不改,勾践阴险毒辣之性已彰。结果必然是时位乖 离,因位而招祸。相比之下,范蠡在勾践用人之际,能够因时得位,施展经邦治世 之才;在勾践如愿以偿之后,又能因时而变,谋求经商致富之道,所以总能立于不 败之地。由此看来,贤明之士的一屈一伸,实在也是唯变所适,调整时位关系的一 种好办法!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第一篇:国学中的管理智慧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整个二十世纪,是国学的空前灾难时期,因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加上国内知识界人士的全盘西化努力,还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残,使国学已趋于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极端疯狂发展已使人类吃尽老天报应之苦头的今天,全人类精神痛苦剧烈、人为灾难深重,在这种前提下,重振东方文化、使之产生挽救人类、避免整体灭亡的重要作用,这已成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
国学乃智慧之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
承载先贤之智,传承国学实为神圣之使命。
得大师亲传,问道天下,可感悟国学之博大精深,可感知至广大而尽精微的万物妙道,可体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为人之道,可实践经世致用的济事之道,可修为兼济天下之大德,更可练达成就事业之博大胸怀。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沁浸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国学中蕴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智慧国学管理智慧在企业管理中有多处体现。
1.国学与制度规范当今的企业,是要靠文化留人、文化聚人的,由国学衍生出来的企业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最令员工钦佩的,而孔子将古人祭祀礼仪中的“礼”从宗教范畴推广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
“礼”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茅忠群在感性的“仁爱”基础之上,推行理性的“礼”,即为管理的规范与制度。
在此制定的管理制度,必定是符合人性的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运用到国家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2.国学与企业诚信周易“乾”文言》上记载“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轻诺而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国学与管理智慧教育宣传
( 北 宋 张 载 )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生 民 立 命 ,
为 天 地 立 心 ,
事 事 关 心 ” ,
国 事 、 天 下 事 ,
入 耳 ; 家 事 、
读 书 声 , 声 声
“ 风 声 、 雨 声 、
人 顾 宪 宗 提 出 :
明 代 东 林 党
之 , 笃 行 之 。 ”
04 打破西方学科体制的一统天下,使国学教育
与西学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国学资 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成果。这是实现文化多 元化,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标志。
国学倡导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境界论,可以 02
为我们重建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与诚信价值体 系,构铸人生理想,提供学术深层的滋养。
国学的意义思考
05 振兴国学,将使中华文明崛起于东方之林,
加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有助于打破西方话 语的垄断,使世界文明趋于多元化。
国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可以帮
助人们热爱与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树立 03
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
国学所体现出来的开放精神,会通中西的包
06 容精神,可以为中华文化的融入世界,互相
交流,提供学术典范。
“国学”的来龙去脉
章太炎在《民报》1907年第十 五期上有一篇《中华民国解》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提出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 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 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 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 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 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 称中华如故。以此言之,华之所以为
国学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更是 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新的世 纪,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我国文 化史确有研究价值,即一代而已见其 概… …可以学先辈之人格,可以知学 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PPT文档演模板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 3、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
• 【出处】《荀子》
• 【今译】用仁德治理天下,天下百姓没有不亲
近
•
的。
• 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 【出处】《孟子》
•
PPT文档演模板
【今译】国君喜欢仁德,天下就没有反对他的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PPT文档演模板
•台塑创始人 王永庆
• 不高攀在上位的人。
• 4、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PPT文档演模板
【今译】依照法律奉公行事,则上上下下都公平
了。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PPT文档演模板
•大午农牧集团 孙大午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七)重用人才
• 1、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 【出处】《墨子·亲士》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9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1]
• MBA学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职业
经理人,民营企业竞争活力创始人、新媒体 微文案例研究创始人,咨询式营销和人力资 源管理专家、中华培训讲师网全国高级讲师。 曾先后供职并担任某世界500强(台资企业) 人力资源高级经理,总经理助理;某世界 500强(日资企业)市场经理、品牌经理; 国内某企业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学院 院长;大中专院校营销和人力资源专业讲师。 精通跨国企业管理、文化以及工匠精神。擅 长企业变革改善、战略执行、文化体系、品 牌体系、客服服务、精益创新、营销团队打 造、民营企业竞争活力、精益管理等咨询培 训工作。
• 3、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国学经典的代表作品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中庸》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后世管理智慧有重要启 示。
国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意义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
融合方式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合,例如将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和哲理融 入企业管理中,或者借鉴国学经典中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 。
融合价值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融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融合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 自信的建设。
详细描述
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法家思想可以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同时,法家思想也强调奖惩
分明,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墨家思想与管理实践
总结词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这 些理念有助于企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选拔优秀人才。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对国学经典进行多 维度、多层次的研究。
创新应用领域
将国学经典中的管理智慧应用于 现代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 ,推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建立国学与管理学科交叉培养机 制,培养具备国学素养和现代管 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的跨文化交流
道家思想与管理实践
总结词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规律和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这些理念有助于企业顺应市场变化,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信仰,是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培养员工对文化差 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多元化的工作场景。
领导力发展
德行领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和修养。在现代管理中, 领导者应注重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树立良好的 榜样。
战略眼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思维强调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领 导者应具备战略眼光,制定并执行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2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吸 收外来文化,与时俱进,保持了 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
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注重家庭 伦理和社会和谐。
道家思想
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法则和整体性思维 。
法家思想
重视法制和制度化管理,强调规范和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01
以人为本
法家主张法制原则,认为法律是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主张依法治
国、依法管理。
刑无等级
法家主张刑无等级,认为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受到法
律的约束和制裁。
尚公去私
法家主张尚公去私,认为管理者应该 以公共利益为重,摒弃个人私利,以 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
重刑轻赏
法家主张重刑轻赏,认为严厉的惩罚 比奖励更能促使人们遵守法律和规章 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 理智慧
目录
CONTENTS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实践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对现代管理
的启示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国学管理智慧1
执行力
1)执要领事,抓住主要矛盾--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救火原理 执要领事,抓住主要矛盾 事在四方 事在四方,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救火原理 执要领事 2)消弥私欲,统一思想意识--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欲也。--晁错消藩与主父偃推恩 消弥私欲,统一思想意识 污行从欲 安身利家,人臣之私欲也。 晁错消藩与主父偃推恩 污行从欲, 消弥私欲 3)知人善任,力求尽职尽责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 )知人善任,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 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 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孟尝君养士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孟尝君养士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4)既定则行,不搞无谓争论--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 毛泽东评叛和孙权连刘抗曹 )既定则行,不搞无谓争论 大奸作则小盗随 大奸唱则小盗和--毛泽东评叛和孙权连刘抗曹 大奸作则小盗随, 5)赏罚分明,重在监督检查--法之所加,使智者弗能辨,使勇者弗敢争 杨修之死 )赏罚分明,重在监督检查 法之所加 使智者弗能辨,使勇者弗敢争--杨修之死 法之所加, 6)居安思危 ,打破官僚体制 盖茨的 个月和张瑞敏如履薄冰 青蛙效应和裙带关系 ) 打破官僚体制—盖茨的 个月和张瑞敏如履薄冰—青蛙效应和裙带关系 盖茨的18个月和张瑞敏如履薄冰 7)行在当下,不能坐而论道– 修佛法和买彩票 )行在当下,不能坐而论道 讨论:法家的杯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学之意义
1. 华夏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的骄傲 华夏文明的标志, 2. 文明调和的力量,文明选择的必然 文明调和的力量, 3. 现代化的悖论---雅斯贝尔斯、卡缪 现代化的悖论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 4. 中国的路径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的路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 5. 文明的支柱 科学、人文与宗教 文明的支柱---科学、 科学 讨论: 讨论:儒释道与中国社会
国学的管理智慧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41
„“女德无极,妇怨无终。” 《左传· 僖二十
四年》:
在《左传》解释中说妇女的品行,近之则不知止 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如果太接近她,对欲望没 有克制,对你没有知足感;如远之,就愤怨不已。
2017/2/23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上善若水
•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 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 争名利。
智水乐山
• 孔子说: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崇山峻岭——崇高感
惊涛拍岸——壮美感
小桥流水——柔美感
文昌帝君戒淫文
„孽海茫茫,首恶无如色欲; „尘寰扰扰,易犯唯有淫邪。 „拔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辱国。 „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隳名。
薄熙来
刘志军
„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 6460.54万元。 „传其拥18情妇 „2013年7月,刘志军被 法院以受贿罪、滥用 职权罪数罪并罚,决 定执行死刑,缓期二 年执行。
“三玩市长”许宗衡
„2011年05月,深圳市长许宗衡,染指深圳所有的大 型工程,历年贪污的金额高达20多亿元。生活极其 腐化。 „誓言“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承诺 „“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 • •
„5月11日刘被抓,对刘及妻、儿在北京太原青岛住 宅搜查搜出: „7间银行的25个账号,有人民币7150多万、美元 265万、欧元87万、澳元220余万;有价证券1.33 亿人民币; „保险柜有黄金金条约9375克、白金 条约1420克,钻石翡翠25件,名錶 9块,齐白石、傅抱石真迹名画5幅。
【刘铁男的财产】
6 国学的作用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中的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和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近习近平同志也有一些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以及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在结合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以“国学中的管理智慧”为题,简单的谈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然我的理解也未必正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国悠久的历史,诞生了门派众多、内容各异的思想。
这些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仁义”、法家的“刑法”、兵家的“权谋”、阴阳家的“平衡”、佛家的“精神修炼”等等。
而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是庞大复杂的,要想把它们系统而清晰的给大家说清楚,是比较困难的,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我只能从中国传统国学典籍中,一些记载,给大家谈谈。
中国传统古籍浩如烟海,要想全面了解古籍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就从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开始,谈谈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首先讲的是《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启蒙教材。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管理智慧呢?大家都了解《三字经》尤其是家里有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非常好理解,讨论的是人性。
而人性,恰恰是管理学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所说的“人性假说”。
管理学研究中,“人性假说”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人性的判定,以便确定自己的管理策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阐述的是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后来的性格之所以不同,有的人被称为好人,有的人被认为是坏人,那是因为环境影响的结果。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对于这一点的假设,直接关系到管理制度的制定方向。
国学经典与管理智慧
【今译】英明的 君主急于求得治国的人才,而 昏庸的君主急于夺取权势。
3、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
【今译】设置官位的关键在于选拔贤明的人,而不在于 人数众多。
4、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势》
词章之学——包括诗学、词学、曲学、文章 学、小说学、俗文学……
经世之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 史学、地学、兵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 数学……
义理之学——包括经学、子学、玄学、佛学、 理学、哲学……
4、 国学之精神
天人一体; 以人为本; 重义轻利; 公道正直; 自强不息;
爱国统一; 富国富民; 平均平等; 勤劳勇敢; 厚德载物。
会有新事物产生。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处】《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每天除旧创新,就要天天除旧创新,每天不
断创新。
远大集团张跃
谢 谢!
0731-84792668 13637319998
谢谢!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出处】《孟子·离娄》
【今译】君主仁慈,天下百姓没有不仁慈的; 君主正义,天下百姓没有不正义的;君主 正直,天下百姓没有不正直的。只要君主品行 端正,那么天下也就安定了。
4、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出处】《论语·子路》
【今译】执政者讲求诚信,那么民众就不敢不 说真话,不办实事了。
传统典籍文化。
狭义国学:国学是指以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等。
2、 经典之定义
● 典范的经书; ● 权威的著作; ● 文化精品; ● 经典是经过漫长时间淘漉和悠久历史沉淀的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