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围术期的体温监测与保护优秀课件
机体的散热
传导(conduction) 体热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的物体。约占
3%。 传导散热的多少与与之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有关。 临床上采用冰袋等降温措施,目的就是增加
热的传导。
机体的散热
对流(convection) 一种特殊的传导散热(与空气传导);约
占12%。 对流散热量受风速的影响极大。
围术期低体温生理影 响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综合作用的结果
低温作为一种全身性影响因素,不仅仅影响凝血相关酶活 性及血小板功能,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涉及到凝血反应的 各个环节。
低温时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内的水移出到组织 间隙,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 纤维蛋白原溶解也增强。
成人静脉输入每1升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每输入1个单位 4℃血液,可降低平均体温0.25℃
静脉输入每1升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每输入1个单位4℃ 血液,可降低平均体温0.25℃
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全身麻醉
病人丧失了通 过行为调节体 温的能力
全麻药物对温 度调节中枢的 抑制效应
温度最大阈 值区间增大 20倍
激活的凝血因子本身是一种蛋白酶,理论上低温对凝血因子活性有一 定影响。
有研究者将低温作为唯一因素来考察对凝血级联反应的影响。通过正 常血浆标本,在不同温度条件下(39℃、37℃、34℃、3l℃、28℃)测 定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 (TT)。
体温低于35℃时,这几项指标都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延长。证明在已 知凝血因子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低温抑制了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凝血 功能障碍。
核心温度变 化范围大约 为4℃以内
体温下降
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生命体征的监测ppt课件
胸式呼吸增强: 道部分堵塞所致。
2.鼾声:呼气时 见于腹膜炎、大 3.混合性呼吸困
发出粗糙的鼾声,量腹水等。
难:见于广泛性
见于深昏迷等病
肺部病变
人
27
呼吸测量 准备
病人取合适体位,情绪稳定,保持呼吸的自然状态。
时间
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异常呼吸或婴儿测1min
观察方法
部位:胸部或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呼吸微弱:棉花放鼻孔前,1min
DIAGRAM
呼吸的调节
1
呼吸中枢:
分布于脊髓、延髓、 脑桥、大脑皮质等部 位。延髓和脑桥是产 生基本呼吸节律的部 位,大脑皮质可随意 控制呼吸运动。
2
3
反射调节: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 缩小反射)、呼吸肌 本体感受性反射(肌 梭)、防御性反射
化学调节: PaO2、 PaCO2和H+浓 度改变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部位 时间 适应症
腋窝
8-10min
口鼻手术、呼吸困难 者
禁忌症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 者、消瘦者
17
体温的测量方法
方式 肛温 特点 准确,但不方便 部位 肛门内3~4cm 时间 3min 适应 婴幼儿、精神异常 症
禁忌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
症
心肌梗死病人
18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19
PROGRESS DIAGRAM
退热期
过程
表现
产热大于散热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散热大于产热
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 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 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 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 身不适、软弱无力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体温 PPT课件
7.下列病人测体温方法选择正确的是(D) A.婴儿腋下测温 B.呼吸困难病人口腔测温 C.心肌梗死者直肠测温 D.昏迷病人腋下测温 E.精神异常口腔测温
40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8.周先生在测口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
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29
测腋温
部位:腋窝正中 方法:腋下有汗 先擦干,水银端紧 贴皮肤,屈臂过胸 时间:10min
30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方法:润滑肛表,
插入3-4cm 测量时间:3min
31
注意事项
1. 测前:清点、检查体温计 2.禁忌症: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
鼻手术、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忌测口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病人忌测肛温;
儿童>成年>老年
年龄 性别
昼夜
运动、药物、 情绪、进食
环境
其他
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7
异常体温★
发 体温 热 过高
体体 温温 不过 升低
8
一.体温过高 ★
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或散 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
要素一: 病因 要素二:机制 要素三:表现
A.驰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38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6.患者张某,58岁,诊断为"菌痢",护士 测量口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热水,为此
应该 (E)
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再测 B.暂停测一次 C.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D.改测直肠温度 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40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8.周先生在测口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
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29
测腋温
部位:腋窝正中 方法:腋下有汗 先擦干,水银端紧 贴皮肤,屈臂过胸 时间:10min
30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方法:润滑肛表,
插入3-4cm 测量时间:3min
31
注意事项
1. 测前:清点、检查体温计 2.禁忌症: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
鼻手术、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忌测口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病人忌测肛温;
儿童>成年>老年
年龄 性别
昼夜
运动、药物、 情绪、进食
环境
其他
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7
异常体温★
发 体温 热 过高
体体 温温 不过 升低
8
一.体温过高 ★
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或散 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
要素一: 病因 要素二:机制 要素三:表现
A.驰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38
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
6.患者张某,58岁,诊断为"菌痢",护士 测量口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热水,为此
应该 (E)
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再测 B.暂停测一次 C.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 D.改测直肠温度 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
《生理学课件体温》课件
温度调节的机制
体温调节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机制来实现,包括 产热、散热、血液循环等。
体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体温的日变化
人体的体温会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发生变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2
化,这种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运动、食物摄入、环境温度等因素都会对
体温产生短期的影响,但通常是可逆的。
3
体温的病理性变化和临床意义
《生理学课件体温》PPT 课件
介绍体温的概念和重要性
什么是体温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什么要关注体温
体温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于诊断疾病和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正常体温的测量及其变异性
1 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直肠、额头等部位进行测量,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情况。
类和症状
体温调节失常症可以分为 低体温和高体温两种,症 状包括寒战、发热、出汗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温监测技术
体温监测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包括口腔温度计、腋下温度计、 耳温计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情况。
体温监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现代的体温监测技术包括红外线耳温计、远程体温 监测等,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 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某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 或降低,这些变化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 和发展有关。
热失调与体温调节失常症
1 热失调的定义
热失调是人体调节温度的 能力受损,导致体温异常 升高或降低的病理状态。
2 热失调的类型
热失调可以分为中枢性热 失调和周围性热失调两种 类型,原因和症状有所不 同。
3 体温调节失常症的分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课件
智能体温计
结合物联网技术,可实现连续监 测、数据自动上传和异常体温报 警功能,方便远程监控。
远程体温监测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
通过无线方式将体温数据传输至终端 设备,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握患者体 温情况。
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
对收集到的体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体温,为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个性化护理方案
详细描述
护理发热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保暖和休息等措施。同时,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03
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
01
02
03
04
高热定义
体温超过39°C,需采取降温 措施。
物理降温
使用冰袋、冰贴等物品,降低 患者体温。
药物降温
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等。
补充水分
高热时患者容易出汗,需及时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低温护理
增加衣物
给患者穿上足够厚 的衣服,保持体温 。
热水袋保暖
可将热水袋放在患 者的身体周围,提 高体温。
低温定义
体温低于36°C,需 采取保暖措施。
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患者受凉。
详细描述
在观察体温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 其他症状,如寒战、出汗、呼吸急促、脉搏 加快等。这些症状可能与体温异常相关,并 提示可能的病因或病情变化。因此,综合观 察和记录这些伴随症状对于准确评估患者的 状况和制定护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05
体温观察的发展趋势
新型体温计的应用
红外线体温计
利用红外线技术测量体温,具有 非接触、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 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结合物联网技术,可实现连续监 测、数据自动上传和异常体温报 警功能,方便远程监控。
远程体温监测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
通过无线方式将体温数据传输至终端 设备,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握患者体 温情况。
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
对收集到的体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体温,为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个性化护理方案
详细描述
护理发热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保暖和休息等措施。同时,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03
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
01
02
03
04
高热定义
体温超过39°C,需采取降温 措施。
物理降温
使用冰袋、冰贴等物品,降低 患者体温。
药物降温
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等。
补充水分
高热时患者容易出汗,需及时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低温护理
增加衣物
给患者穿上足够厚 的衣服,保持体温 。
热水袋保暖
可将热水袋放在患 者的身体周围,提 高体温。
低温定义
体温低于36°C,需 采取保暖措施。
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患者受凉。
详细描述
在观察体温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 其他症状,如寒战、出汗、呼吸急促、脉搏 加快等。这些症状可能与体温异常相关,并 提示可能的病因或病情变化。因此,综合观 察和记录这些伴随症状对于准确评估患者的 状况和制定护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05
体温观察的发展趋势
新型体温计的应用
红外线体温计
利用红外线技术测量体温,具有 非接触、快速测量的优点,适用 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体温监测ppt课件免费
低体温
体温过低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心肺功能异常 、凝血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在医疗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预防并发症
通过监测体温的变化,医生可以初步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 疾病,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危重疾病,如脓毒症、严重 烧伤等,密切监测体温有助于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老年人由于生理 特点,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完全发育或功能衰退,体 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性别因素
女性基础体温一般比男性 略高,但差异不大
04
体温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一
感染:感染是体温异常最常见的 原因,如感冒、肺炎等。处理方 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以及对症治疗。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子体温计,按下测量键后将感应端放在测量部位,如额头、手腕等,等待几秒钟后 读取度数。使用前应检查电池电量和感应端是否清洁。
03
体温的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的范围
正常体温:36℃-37℃
一天内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
体温的生理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老 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较低
。
措施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 在的疾病,预防体温异
常的发生。
措施四
学习自我监测体温:发 现体温异常时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水银体 温计、电子体温计或耳温 枪等合适的体温计。
体温过低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心肺功能异常 、凝血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在医疗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预防并发症
通过监测体温的变化,医生可以初步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 疾病,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危重疾病,如脓毒症、严重 烧伤等,密切监测体温有助于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老年人由于生理 特点,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完全发育或功能衰退,体 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性别因素
女性基础体温一般比男性 略高,但差异不大
04
体温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一
感染:感染是体温异常最常见的 原因,如感冒、肺炎等。处理方 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以及对症治疗。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子体温计,按下测量键后将感应端放在测量部位,如额头、手腕等,等待几秒钟后 读取度数。使用前应检查电池电量和感应端是否清洁。
03
体温的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的范围
正常体温:36℃-37℃
一天内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
体温的生理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老 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较低
。
措施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 在的疾病,预防体温异
常的发生。
措施四
学习自我监测体温:发 现体温异常时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水银体 温计、电子体温计或耳温 枪等合适的体温计。
《体温监测》课件
抢救赢得时间。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体温的测量方法
1 口腔测量
使用体温计放置在口腔下 方,关闭嘴唇,等待数分 钟,读数。
2 腋下测量
3 耳朵测量
将体温计放置在腋下,确 保腋下干燥,等待数分钟, 读数。
使用耳温计将探头插入耳 道,按下按钮,等待测量 完成,读数。
常见的体温测量工具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准确、易于使用的体温测量工具, 常见于家庭和医疗机构。
炎症
身体组织受伤或受到细菌感染 时,可能引起体温升高。
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和药物反应可能导致 体温异常。
体温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1 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保 持通风环境,帮助体温下 降。
2 药物治疗
3 就医咨询
根据不同的体温异常原因, 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异常持续或有其 他症状,及时就医咨询医 生。
通过测量耳道或额头的红外线辐 射,来测量体温。
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体温测量工具,已逐渐被 其他电子或数字型体温计取代。
正确的体温测量步骤
1
准备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并准备好消毒用品。
2
位置
根据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
3
测量
按照体温计的说明进行测量,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可以 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 的状态。
体温的重要性
健康监测
体温可以帮助评估人体是否 处于正常状态,是疾病和感 染的重要指标。
反应身体功能
体温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速 率和内部环境的稳定程度。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03
考虑其他症状
除了观察体温变化,还需要考虑宝宝的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哭闹、
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症状,可能存在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
检查。
异常体温的识别
发热
宝宝出现发热时,通常会伴随出现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感染或其他 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低热
宝宝出现低热时,通常会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免疫力 低下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加强护理和关注。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宝宝的正常体温范围 • 如何给宝宝测量体温 • 解读宝宝的体温数据 • 宝宝体温异常的处理 • 预防宝宝发热的措施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给宝宝测量体温PPT课件
主题背景
随着宝宝成长,定期测量体温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 何给宝宝测量体温,以及如何正确解读体温数据,我们设计了这款PPT课件。
3个月以下婴儿
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任何体 温异常都应及时就医咨询。
精神状态不佳
如果宝宝发热时精神状态不佳 、嗜睡或烦躁不安,应尽快就
医。
06
CATALOGUE
预防宝宝发热的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 室内空气新鲜,减少 病菌滋生。
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 的调节,避免过冷或 过热,保持适宜的室 温。
补充电解质
宝宝因发热而大量出汗时 ,可以适当补充含有电解 质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 盐平衡。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儿童来说,阿司匹林 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应 避免使用。
就医建议
生命体征的监测PPT课件全篇
侧肢体 5 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
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喔2-3cm(或距腘窝3-5cm
6 放气不可过快,以4mmhg/s为宜,舒张压的变音和 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可记录两个读数,即收缩压/ 变音/消失音数值
7 尽可能使用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无液面式血压计, 应在测血压开始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并 且每6个月对无液血压计校准一次
正常体温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37度 (36.2-37.2) 36.5度 (36-37) 37.3度 (37.1-37.4)
1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 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度
中等热 38-39度
高热
39-40.9度
超高热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心动过缓: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节律异常
间歇脉:二联率,三联律
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每个正常 搏动后跟一次提早搏动称二联率,每2个后跟 一次提早搏动称三联率。
脉搏短绌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心率不规则,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血压的形成 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正常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 性别:更年期前,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不大 昼夜和睡眠:清晨低,傍晚高 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升高:高温环境,血压升高 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立位》坐位》卧位 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左上肢,下肢》上肢
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缩小反 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肌梭),防御 性反射
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喔2-3cm(或距腘窝3-5cm
6 放气不可过快,以4mmhg/s为宜,舒张压的变音和 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可记录两个读数,即收缩压/ 变音/消失音数值
7 尽可能使用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无液面式血压计, 应在测血压开始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并 且每6个月对无液血压计校准一次
正常体温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37度 (36.2-37.2) 36.5度 (36-37) 37.3度 (37.1-37.4)
1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 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度
中等热 38-39度
高热
39-40.9度
超高热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心动过缓: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节律异常
间歇脉:二联率,三联律
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每个正常 搏动后跟一次提早搏动称二联率,每2个后跟 一次提早搏动称三联率。
脉搏短绌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心率不规则,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血压的形成 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正常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 性别:更年期前,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不大 昼夜和睡眠:清晨低,傍晚高 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升高:高温环境,血压升高 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立位》坐位》卧位 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左上肢,下肢》上肢
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缩小反 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肌梭),防御 性反射
生命体征监测PPT课件
一、体 温
常以口腔、腋窝、直肠等处测量的体 温来代表温度。
成人体温平均值及正常范围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37℃ 36.5℃ 37.5℃
正常范围 (36.3℃~37.2℃) (36.0℃~37.0℃) (36.5℃~37.7℃)
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时间 口温: 3min
肛温: 3min 腋温:10min
以口腔温度为准,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37.3℃~38,0℃ 38.1℃~39.0℃ 39.1℃~41.0℃ 41.0℃以上
•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 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 菌肺炎、伤害等。
•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 以上,体温最低是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 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性黄疸等。
脉搏短绌应如何测量?
脉搏短绌者应由 2名护士同时测量, 一人听心率,另一 人测脉率,由听心 率者发出“起”或 “停”口令,计时 1min。
脉搏短绌测一分钟
三、呼吸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为:16—20次/分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在测量脉搏后,仍保 持诊脉姿势,将手按 在诊脉部位似数脉搏 状,观察患者胸部或 腹部的起伏,以一起 一伏(即一呼一吸) 为一次。
测量时间及注意点
注意点 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应立即清除玻璃 碎屑,以免损伤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再口 服蛋清液或牛奶,保护消化道黏膜并延缓 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粗纤维食物, 加快汞的排出。
禁用于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患者;心肌 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腋下有汗液,有助于散热,影响测量体温 的准确性
体温的测量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
5、体温的生理变化:
(1)昼夜:清晨2-6点最低,午后13-18点最高,与下丘 脑的生物钟功能有关
(2)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一般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体温较低,婴 幼儿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性别:成年女性平均比男性高0.3 ℃ ,女性排卵前 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
1133
体温升高病人的护理
一、降低体温
二、保持清洁和舒适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饮食鼓励
五、安全护理
六、心理护理
1144
降低体温
降低体温可选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1)局部冷疗采用冷毛巾、冰袋、冰帽 2)全身用冷可采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达到降温的目的。
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注意药物 的
2200
降温措施的选择
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有:冰袋冰帽、温擦浴和酒精擦浴等
66
体温过低
定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低于35℃。
原因:①散热过多,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 体散热过多过快②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 竭,③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 如颅脑外伤;药物中毒,如麻醉药、镇静药;重症疾 病,败血症、大出血等。
临床表现: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 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测量口温。
1122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6)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7)体温和病情不符时需重复测量,必要时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测 量方式作为对照。
概念
5、体温的生理变化:
(1)昼夜:清晨2-6点最低,午后13-18点最高,与下丘 脑的生物钟功能有关
(2)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一般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体温较低,婴 幼儿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性别:成年女性平均比男性高0.3 ℃ ,女性排卵前 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
1133
体温升高病人的护理
一、降低体温
二、保持清洁和舒适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饮食鼓励
五、安全护理
六、心理护理
1144
降低体温
降低体温可选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1)局部冷疗采用冷毛巾、冰袋、冰帽 2)全身用冷可采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达到降温的目的。
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注意药物 的
2200
降温措施的选择
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有:冰袋冰帽、温擦浴和酒精擦浴等
66
体温过低
定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低于35℃。
原因:①散热过多,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 体散热过多过快②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 竭,③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 如颅脑外伤;药物中毒,如麻醉药、镇静药;重症疾 病,败血症、大出血等。
临床表现: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 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测量口温。
1122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6)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7)体温和病情不符时需重复测量,必要时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测 量方式作为对照。
术中体温监测 ppt课件
3.
4. 5.
增大和最大反应强度
ppt课件
4
麻醉中低温的产生
麻醉中不慎造成低温是围手术期体温干扰最常见的。 低温是由于麻药引起的体温调节失常和暴露于冷的手术 环境中。 热传递: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途径。围术期导 致热丢失最多的是辐射和对流。
ppt课件
5
术中低温的方式
全麻期间低温的产生具有其特点:起初核心温度 快速下降,继之以缓慢线性的下降。最后核心温 度稳定不变。 吸入麻醉药导致血管扩张通过直接的外周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抑制增强的体温调节性的血管 收缩而导致的动静脉分流通路扩张。然而麻药诱 发的血管扩张所增加的皮肤热丧失仅仅很少。麻 药减少代谢率20-30%。但是,即使二者结合也 不足以解释麻醉第一小时核心温度下降0.5-1.5℃
ppt课件
6
理解核心温度在初期下降的关键是理解体热的分 布是不均匀的。核心温度只是代表了大约一半的 体重(大部分是躯干和头)。其余部分大多较冷, 基本上比核心温度低2-4℃。此种核心-外周组 织温度梯度的正常维持是由张力性体温调节血管 收缩完成的。 麻醉药诱导了血管扩张,使核心热量流向外周, 这种温暖的肢体是损失核心温度作为代价的。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麻醉后寒战
ppt课件
11
ppt课件
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与技巧 PPT课件
患者家属拒绝测量体温,你怎么办
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
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测量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
腋温
部位: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方法:用纱布擦干一侧腋下嘱患者曲臂过胸, 夹紧体温计 时间: 10分取出 禁忌人群:腋下出汗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 紧体温计者 为什么要用纱布擦干汗液?
发热患者的护理
1.补充营养和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 3000毫升为宜,促进毒素代谢产物的排出 2.加强病情观察,按时监测体温
体温39℃以上时,每4小时测量一次,一日6次 若体温降到37.5 ℃,每6小时测量一次,一日4次, 连续测量3天,正常后一日一次
发热患者的护理
3.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冷毛巾,冰袋,温水擦浴等) 药物降温 无论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均应30分钟后复测体温 一次 思考: 冷疗的禁忌部位? 使用冰袋的注意事项?
用什么方法将体温计甩到35 ℃以下?
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
1.核对姓名、床号,并评估患者
双核对 评估病情,年龄,心理状况及合作程 度 测量体温前30min避免下列相应的活动: 进食、喝水、热敷、洗澡、灌肠及剧 烈运动。
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
2.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以及需要患 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与技巧
外二科 常万琪
教学目的
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
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 阐述高热病人的护理
案例分析
13床患者张三,年龄45岁,意识模糊, 三级脑外伤术后第三天,于9:50分家属 刚为患者擦洗完身体,上午10:00护士小 李对患者进行测量体温。
用物准备
消毒过的体温计若干支(容器2个,一个盛放 清洁体温计,另一个盛放使用过的体温计) 检查是否甩到35℃以下,清点数目 消毒纱布,记录本,笔,弯盘 如测肛温备卫生纸、润滑剂、棉签
体温监测PPT课件
CCM
异常体温
三、体温降低
处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 保暖:新生儿置暖箱中 • 提高室温22~24℃。 • 热饮、输注温暖溶液 • 营养支持 • 维持循环稳定
CCM
低温治疗
浅低温 一般低温 中度低温 深低温 35℃ 32℃ 28℃ 20℃
低温是心脏骤停后的脑保护措施;脑局部低温的益处: 降低脑组织需氧量
第二节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CCM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部位
口温 肛.6 °F ) 37.5℃(99.5 °F ) 36.7℃(97.7 °F )
正常范围
(36.3~37.2,97.3~99.0 °F ) (36.5~37.7,97.7~99.9 °F ) (36.0~37.0,96.8~98.6 °F )
方 法 有 方法二:病室集体消毒
常用消毒液:70%酒 精、1:200 84消毒液、 0.5%过氧乙酸碘伏
二 种
浸泡5min→甩表→第二盒浸泡30min→冷 开水冲洗→擦干→放清洁盒备用。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CCM
四、体温计的检测
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读数→误差 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 能使用。
② 观察P、R、BP,伴随 症状,发热的原因及治疗 效果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高热病人处理
降温
▪ 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 ▪ 较好的是物理降温:
T>39℃冰敷 T> 39.5℃酒精擦浴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高热病人处理
补充营养、水份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流质或半流 少量多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四、治疗: 1 去除诱因 2 纯氧过度通气 3 使用特效药:丹曲林钠(dantrolene sodium) 4 纠正酸中毒 5 降温处理 6 利尿、碱化尿液 7 降低血钾
32
感谢聆听
33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判断 预后、疗效
预防医 疗失误
辅助、指导 临床诊断
治疗
15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
利用体温 异常改变 对机体的
影响
维持生理状态
治疗
16
ICU病房内影响体温的因素
1.手术后病人:
麻醉用药物: (1)镇静药、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体温调节, 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散热→体温下降。
7
8
9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温度计 (一)玻璃内汞温度计
10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温度计 (二)电子温度计
11
体温监测的方法
红 外 线 温 度 仪
12
鼓室
温度监测探头
温度 探头
通用型温 度探头
带温度 探头的
Foley 导尿管
皮肤 温度 探头
食道温 度探头
13
体温监测的方法
连 续 监 测 体 温 设 14 备
5
手法估测体温
6
体概温的述概述
临床体温
• 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 常用:直肠(中心)、口腔、腋窝(浅表)等部位
口腔:36.7—37.7℃ 腋窝:36.0—37.4℃,易受环境、出汗、姿势影响 直肠:36.9—37.9℃(最高),变化反应慢 • 鼻咽温度较直肠温度低2-3 ℃,反映脑的温度 • 食管温度→较直肠低0.3℃, 食管中央部→右心房 • 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脑组织
其它因素 1.术前有感染、脱水、甲亢,肾上腺皮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均可引
起体温上升 2. 输血、输液反应→体温升高
18
ICU病房内影响体温的因素
2.ICU病房病人:
病房环境的影响
温度 湿度
病人本身因素的影响
年龄:老人、小儿自主体温调节功能差;老人代谢率低、小儿体表面 积大 久病体弱或皮下脂肪少的患者→体温下降
疾病的影响
各种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非感染性疾病:免疫复合物、创伤、肿瘤、应激
治疗手段的影响
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
亚低温治疗 (32-34℃) CRRT
肿瘤热灌注化疗等
19
体温监测的临床应用
体温 升高
病理状态
发热 中暑
恶性高热
降温
治疗状态
体温
肿瘤热疗
人工加热
体温 降低
病理状态: 治疗状态:
体表降温
冰袋、冰帽降温法
体腔降温
变温毯降温法
0-4℃无菌生理盐水灌洗胸腔
22
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血液降温法: 体外循环
最快、最确实
损伤大
23
1.分析热型,判断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降温(只有在高热时) ⑴增加空气流通、降低室温; ⑵ 物理降温-冷敷、冰敷(大动脉处)、 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 ⑶药物降温-解热镇痉 ⑷及时补充水、盐,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温监测的应用
1
体温的概述
与呼吸、心率、血压一样, 体温是人体最重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命体征 之一,其相对的稳定是保证机 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
2
体温与生命
正常体温:36.0~37.4℃ (腋温) 体温<34℃ 意识丧失
<25 ℃ 室颤或心跳停止 >42℃ 细胞实质性损害 >45℃ 危及生命
28
恶性高热(Malignant 一、概念:Hyperthermia,MH)
• MH是一种与药物和遗传基因相关的骨骼肌高代谢反应, 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 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具有家族性。
• 可以发生在麻醉任何时间及术后早期。缩及横纹肌溶解, 高热,急性严重的酸中毒、高钾血症。
24
体温过低
体温不升? 保暖不够? 产热不足?
中枢受损?
环境过冷
补给不足
25
体温过低
防治
1.注意保暖:特别是长、大手术,; 2.相应提高室温,并使病人避开风口; 3.婴幼儿手术:围术期积极使用变温毯、保温箱; 4.大量输血、输液时应使用加温器;
26
27
体温过低
防治
5.机械通气者应加湿加温吸入气; 6.营养支持 7.及时纠正酸中毒并维持循环稳定 8.冻伤、冻僵者-红外线、电热被、体外循环
冻伤 冻僵 体温过低
低温疗法
复温
人工降温
20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
体温升高的处理
1.治疗原则: ⑴体温﹤39℃,不伴有明显的严重疾病,不要急 于降温; ⑵积极治疗原发病 ⑶补足水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 有效循环血量,保证基础尿量 ⑷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
21
常用物理降温方法:
冰水浴或冰屑降温法
29
二、病因:家族遗传性因素与诱因相结合 半数病人家族中有麻醉意外死亡或体温异常的情况, 其病人及家属常患有肌疾患,如先天性骨骼肌畸形肌 力失衡而致脊柱侧弯,眼睑下垂,斜视等。 诱发因素常见:强效吸入全麻药,琥珀胆碱
30
三、机制:骨骼肌细胞的肌浆网易于释放钙Ca2+,而再摄 取Ca2+发生障碍,线粒体摄取Ca2+也减少,致肌浆内 Ca2+↑,肌纤维呈持续收缩状态,并产生大量热最终是 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循环衰竭。
3
体温监测 • 日常生活 •门 诊 •病 房 •手 术室 • ICU
4
体温的概述
1.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 • 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部位 • 不稳定,差异较大 2. 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心、肺、脑、腹腔内脏等处 比表层温度高,较稳定,差异小 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 略有差异
(2)肌松后行为体温调节消失 各种手术操作的影响:
(1)开颅手术:下丘脑附近→中枢性体温升高 (2)胸腹腔手术:暴露面积过大,时间过长→体温↓ (3)术中使用大量低温液体冲冼 (4)消毒时用酒精擦试,皮肤裸露面积大 (5)快速大量输注低温液或4℃库血 (6)骨科手术用骨水泥(骨粘合剂)→体温局部↑
17
四、治疗: 1 去除诱因 2 纯氧过度通气 3 使用特效药:丹曲林钠(dantrolene sodium) 4 纠正酸中毒 5 降温处理 6 利尿、碱化尿液 7 降低血钾
32
感谢聆听
33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判断 预后、疗效
预防医 疗失误
辅助、指导 临床诊断
治疗
15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
利用体温 异常改变 对机体的
影响
维持生理状态
治疗
16
ICU病房内影响体温的因素
1.手术后病人:
麻醉用药物: (1)镇静药、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体温调节, 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散热→体温下降。
7
8
9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温度计 (一)玻璃内汞温度计
10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温度计 (二)电子温度计
11
体温监测的方法
红 外 线 温 度 仪
12
鼓室
温度监测探头
温度 探头
通用型温 度探头
带温度 探头的
Foley 导尿管
皮肤 温度 探头
食道温 度探头
13
体温监测的方法
连 续 监 测 体 温 设 14 备
5
手法估测体温
6
体概温的述概述
临床体温
• 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 常用:直肠(中心)、口腔、腋窝(浅表)等部位
口腔:36.7—37.7℃ 腋窝:36.0—37.4℃,易受环境、出汗、姿势影响 直肠:36.9—37.9℃(最高),变化反应慢 • 鼻咽温度较直肠温度低2-3 ℃,反映脑的温度 • 食管温度→较直肠低0.3℃, 食管中央部→右心房 • 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脑组织
其它因素 1.术前有感染、脱水、甲亢,肾上腺皮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均可引
起体温上升 2. 输血、输液反应→体温升高
18
ICU病房内影响体温的因素
2.ICU病房病人:
病房环境的影响
温度 湿度
病人本身因素的影响
年龄:老人、小儿自主体温调节功能差;老人代谢率低、小儿体表面 积大 久病体弱或皮下脂肪少的患者→体温下降
疾病的影响
各种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非感染性疾病:免疫复合物、创伤、肿瘤、应激
治疗手段的影响
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
亚低温治疗 (32-34℃) CRRT
肿瘤热灌注化疗等
19
体温监测的临床应用
体温 升高
病理状态
发热 中暑
恶性高热
降温
治疗状态
体温
肿瘤热疗
人工加热
体温 降低
病理状态: 治疗状态:
体表降温
冰袋、冰帽降温法
体腔降温
变温毯降温法
0-4℃无菌生理盐水灌洗胸腔
22
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血液降温法: 体外循环
最快、最确实
损伤大
23
1.分析热型,判断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降温(只有在高热时) ⑴增加空气流通、降低室温; ⑵ 物理降温-冷敷、冰敷(大动脉处)、 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 ⑶药物降温-解热镇痉 ⑷及时补充水、盐,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温监测的应用
1
体温的概述
与呼吸、心率、血压一样, 体温是人体最重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命体征 之一,其相对的稳定是保证机 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
2
体温与生命
正常体温:36.0~37.4℃ (腋温) 体温<34℃ 意识丧失
<25 ℃ 室颤或心跳停止 >42℃ 细胞实质性损害 >45℃ 危及生命
28
恶性高热(Malignant 一、概念:Hyperthermia,MH)
• MH是一种与药物和遗传基因相关的骨骼肌高代谢反应, 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 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具有家族性。
• 可以发生在麻醉任何时间及术后早期。缩及横纹肌溶解, 高热,急性严重的酸中毒、高钾血症。
24
体温过低
体温不升? 保暖不够? 产热不足?
中枢受损?
环境过冷
补给不足
25
体温过低
防治
1.注意保暖:特别是长、大手术,; 2.相应提高室温,并使病人避开风口; 3.婴幼儿手术:围术期积极使用变温毯、保温箱; 4.大量输血、输液时应使用加温器;
26
27
体温过低
防治
5.机械通气者应加湿加温吸入气; 6.营养支持 7.及时纠正酸中毒并维持循环稳定 8.冻伤、冻僵者-红外线、电热被、体外循环
冻伤 冻僵 体温过低
低温疗法
复温
人工降温
20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临床应用
体温升高的处理
1.治疗原则: ⑴体温﹤39℃,不伴有明显的严重疾病,不要急 于降温; ⑵积极治疗原发病 ⑶补足水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 有效循环血量,保证基础尿量 ⑷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
21
常用物理降温方法:
冰水浴或冰屑降温法
29
二、病因:家族遗传性因素与诱因相结合 半数病人家族中有麻醉意外死亡或体温异常的情况, 其病人及家属常患有肌疾患,如先天性骨骼肌畸形肌 力失衡而致脊柱侧弯,眼睑下垂,斜视等。 诱发因素常见:强效吸入全麻药,琥珀胆碱
30
三、机制:骨骼肌细胞的肌浆网易于释放钙Ca2+,而再摄 取Ca2+发生障碍,线粒体摄取Ca2+也减少,致肌浆内 Ca2+↑,肌纤维呈持续收缩状态,并产生大量热最终是 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循环衰竭。
3
体温监测 • 日常生活 •门 诊 •病 房 •手 术室 • ICU
4
体温的概述
1.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 • 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部位 • 不稳定,差异较大 2. 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心、肺、脑、腹腔内脏等处 比表层温度高,较稳定,差异小 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 略有差异
(2)肌松后行为体温调节消失 各种手术操作的影响:
(1)开颅手术:下丘脑附近→中枢性体温升高 (2)胸腹腔手术:暴露面积过大,时间过长→体温↓ (3)术中使用大量低温液体冲冼 (4)消毒时用酒精擦试,皮肤裸露面积大 (5)快速大量输注低温液或4℃库血 (6)骨科手术用骨水泥(骨粘合剂)→体温局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