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句意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我仿佛看到了………………
0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这真是一个____的村居! 这更是一个____的村居!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下片 (动作)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 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 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 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 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 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 情绪的体裁。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 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 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 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 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 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 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 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 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 如著名的《摸鱼儿》,上阕写惜春,下阕写
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 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 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 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 “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 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 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 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 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 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 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 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 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 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 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 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 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 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 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

六上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8张PPT)

六上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8张PPT)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要素,联系 生活实际想开去。
词的下阕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用优 美的语言进行描画。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 昏暗了,慢慢地,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 雨的地方,说来也巧,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 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与《宿建德江》比,都描写了月景,
回顾课文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苏轼
书》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 风景,表现了西湖奇特的风景,
[宋]辛弃疾
黑云翻墨未遮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
心态。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白雨跳珠乱入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卷地风来忽吹散,
聚焦语文要素,助力能力提升
望着一片丰茂的稻田,你听,青蛙好像在说:呱呱呱,丰收有我的功劳。呱呱呱,我要保护好庄稼! 哈哈!今年是个丰收年啊,我的食粮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农民 伯伯
聚焦语文要素,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结合本单元
题目
词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①别枝:横斜的树枝。
[宋]辛弃疾
②丰年:丰收的年景。
/


/

鹊①

què


/


/



chán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②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六年级语文上册3 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6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3 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6张PPT)

感受变化 再读诗歌,展开想象,你眼前出现了哪些
画面?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像墨汁一样在天上翻卷
黑云翻墨图
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一下子变了脸。顿时,乌云 像打翻了的墨汁一样席卷而来,却未遮住远处的山峰。
[唐]孟浩然
样的感受?
移舟泊烟渚,
这“新愁”为何会涌上心头?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写这首诗时,孟浩然正离开
家乡到洛阳,借此排遣科举失利,
江清月近人。 仕途失意的悲愤。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书》,读准字 白雨跳珠乱入船。
音,读出节奏。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中的“望湖楼”在今杭州_西__湖___边。 它的所在地不禁让我想起了苏轼曾在诗里将 它与古代美女相比,以此来突显此地景色的 美丽。这两句诗是:___欲__把__西__湖__比__西__子___, __淡__妆__浓__抹__总__相__宜____。
兴写下了这首词。

读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q[u宋è ]辛弃疾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外,两x三ià点n 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出现。
理解词题
第2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词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 语 文三年 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李白 (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 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 “李杜”。有《李太白集》。
你还记得李白的哪些诗词?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望望天天门门山山
人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本诗中,诗人用词十分巧妙,你体会到了吗?
断 开回 出来
静态景物 描写 (青山)
动态美
原由 诗人在行进过 程中的“望”
想象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诗人望见了 哪些景物?心情怎样?
青山 孤山
碧水 红日
壮丽奇观
豪迈激情
天门中断
望 天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山激 水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无风的湖面
比喻
没有磨拭的铜镜
波澜不惊,映照月色 朦朦胧胧,泛着白光
说一说
结合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中的美景。
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 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
洞庭湖被淡淡的月光笼罩,泛起点 点银光,仿佛……
想一想:诗句中哪一个词最能表达出 这种画面带给人的感受?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着重描绘君山在水中的倒影,将神话传说 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
两种写法,一样秀美
湖月 相和

洞庭湖 潭面
和谐宁静 如镜

景色

山水 山水一体
青色
迷人
相衬相映
君山 青螺
《望洞庭》描绘了秋夜月光下色 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表达 了诗人对洞庭湖宁静之美的赞赏。

21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61张PPT).ppt

21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61张PPT).ppt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诗中描写的画面有哪些景物?
看到
月、江枫、渔火 (静)
听到
乌啼 (动)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
诗意: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半夜里 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听到
钟声 (动)
以动衬静,表现出诗 人孤苦忧愁的心情。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诗人 怎样的情感?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明月
松林
清泉
石头
竹林中笑语喧哗。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洗衣物的女子。
诗意:竹林里传来喧笑声,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 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竹喧 莲动
浣女归来 渔船顺流而下
动态描写
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任凭。 尽
随意春﹏芳﹏ 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
指诗人自己。
四时景物皆成趣。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21 古诗词三首
山中的居所。点明地点。
日落时分,天
山居秋暝
色将晚。点明

具体时间。
[唐] 王 维 点明季节。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jié],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 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著有《王 右丞集》等。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 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 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左右结构,“子”加“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2张PPT)
惊鹊 鸣蝉
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注释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 惊 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 鹊
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 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 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 来阵阵蛙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④社林⑤边,路转 溪桥忽见⑥。
注释
3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了 他们面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时的思考与感悟。其次,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对唐诗、宋词等中国古 代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自己在古诗鉴赏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理解古诗含义、分析诗 歌主题等方面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技巧。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 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诗(词)
景物
宿建德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孤舟 烟渚 旷野树江月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 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 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 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59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59张PPT)

课前导读
什么是词?
词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乐唱的,有长短 句之分,所以词也叫长短句。
理解词题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从词题中,你知道了 什么?
这首词写了作者夜晚在黄沙 道中的所见所闻。
疏通字词
听范读
疏通字词
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
学习《宿建德江》
朗读古诗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学习《宿建德江》 拓展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学习《宿建德江》
初读古诗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学习《宿建德江》
读出节奏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学习《宿建德江》 理解诗意
理解古诗的方法:看注释、看插图、 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
学习《宿建德江》 关键词的意思
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 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理解古诗
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 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古诗大意
乌云翻滚像泼翻的墨汁,尚未遮住青山,白色的雨点 好似蹦跳的珍珠,已经打入游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 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14 诗词三首 课件(共43张PPT).ppt

14 诗词三首  课件(共43张PPT).ppt

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 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 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 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 迈气概。
李白
zūn dǒu 樽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zhù 箸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s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塞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qí 歧
公元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 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 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 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 行,出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辛,满怀愤慨地写下 了三首《行路难》。课本中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处何方?
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焦灼不安和迷惘, 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 朝时宗悫用“乘工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塞:堵塞。川:河流。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2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2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6张PPT)

交流讨论
1.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从哪些词语看出? 从“乡心”“故园”可看出,他身在征途,
心却在思念故乡。
2.“故园无此声”的“此声” 指什么声音? 指征途中的风雪声:风一更,雪一更。
再度品味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1《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长相思”是词牌名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 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他的词以“真”取 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 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 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读一读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gēng(更鼓)(三更) 更
gèng(更好)(更加)
理解诗意
长相思
【榆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 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 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 为故乡温暖、XXX,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指点书写
“榆”在书写时,“木”的末笔捺变点, “俞”第一笔撇行笔到“木”的短横下,“月” 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
“畔”在书写时,左部“田”要写得窄小, 右部“半”的第四笔横和“田”的收笔横持平。
课堂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1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18张PPT)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历城)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会写的字
词语解释
建德江 别枝 茅店 渚 社林 望湖楼 西江月 见
词语解释
馥郁 摇曳 硕大无朋 琼浆 婆娑起舞 顾影自怜
书面词,形容香气浓厚。 轻轻地摇荡。 形容无比的大。 美酒。 形容盘旋跳起舞来飘速优美的样子。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
佳句赏析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散开在绿茵中的花朵,就像 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耀眼,想象大胆而又奇丽,让人眼 前一亮。
赏析: 下片四句写得波涛变幻,林荫路曲。 前两句与上片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村野成趣 的乡土气息相吻合。后两句笔锋一转,小桥一过, 乡村树林边“茅店”的影子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 们的眼前。
《宿建德江》描写的是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写了骤雨急来急去的变 幻景象,表现了夏日西湖的气象万千,表达了诗人对西湖风景的 爱好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了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见到 的美好景象及所感受到的乐趣,展现了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风景, 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2.《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风 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按照 由高到低的顺序写景,先写天空的广阔,再写高悬,映在水中 与人是那么近,此刻,人孤月单,互相安慰,更突出了诗人的 孤独、寂寞以及思亲之情。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描写 的月夜风景以明快为主。上片中的“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月明以致惊醒鹊儿,夜半鸣蝉则更令人感到环境的清幽, 这两句中动中寓静,把月下风景描画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 由稻花香联想到来年的丰收景象,写出作者内心充满的喜悦。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5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56张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 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 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等传世。
板书设计
宿
泊舟烟渚

日落黄昏
德 旷野无边

江清月明
借景抒写愁思
主旨归纳
《宿建德江》通过描写夜宿江边沙 洲,旷野里孤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作 者在旅途中的忧愁及对故乡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 一派。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 坡乐府》。
题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题解:
宿建德江
住,过夜
指新安江流经 建德(今属浙 江省)的一段。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句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 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停船靠岸。
停船靠岸。
移舟泊烟渚,
这句诗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 地点,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
傍晚。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79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79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3 古诗词三首课件(共79张PPT)(共79张PPT)古诗词三首3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六年级上册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老舍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欣赏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

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三首》,一起来欣赏月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山村夜晚的景色吧。

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

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解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时间:夜晚留宿地点德dé竖稍右斜易错提示:不能漏掉“横”“罒”要扁结构:左右组词:德才兼备美德笔画:15部首:彳重难点字书写指导读古诗有韵味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停船靠岸。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傍晚。

指诗人自己。

明诗意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

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愁”呢?“移舟”和“日暮”之间有什么关系?奠定了全诗感情的基调。

思乡之愁,羁旅之思所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原野空旷辽阔。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相互依存、相互映衬。

所见远景近景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诗眼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资料链接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7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70张PPT)

移舟泊烟渚,
这句诗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地点, 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
日暮客愁新。
诗眼
“愁”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的小船停靠在 烟雾迷蒙的小洲边,眼见又是日落黄昏时,诗人 触景生情,一段新的忧愁油然而生。
思考
“日暮客 愁新”中的 “新”字有什 么特殊的内涵?
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 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 浓的新愁。
景物: 小舟 烟雾 沙洲 日暮
空旷的原野。
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旷野无边无 际,远处天空比树木还 低;江水清澈,明月来 和人相亲相近。
景物: 旷野 低树
江水
明月
移舟泊烟渚
这一句诗有什么作用?
行船停靠在江中烟雾迷蒙 的小岛,不仅点了诗题,而且 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宋]辛弃疾
地点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默读诗词,读准字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què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字面意义——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 佛与人接近。
情感意义——精神、情感上的接近。
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 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 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移舟泊烟渚
宿 建
所感
日暮客愁新
触景生情 寓情 情景
德 江
所见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我们结合诗句想象一下这壮丽的画面。
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长江水势的浩荡
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 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 两座山。长江啊,如此的波澜壮阔。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之下, 微风徐徐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游人的脸,灿烂的 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
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 青山如仙境一般。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该如何做
古诗词的阅读中有一 道常考的题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 面。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请你展开想象,把诗中xxx句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面对这种题该如何做 1 明确考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西子:即西施,春秋 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 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读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ǔ
烟渚
shì
苏轼
què
惊鹊
chán
鸣蝉
diàn

茅店 建德江
shè lín
社林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写
德鹊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细细品读这两句诗,说说对“黑云翻墨“ “白雨跳 珠”的体会。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 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 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 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浓云骤雨 (比喻)
骤雨来去 西湖醉人
雨后风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明月 惊鹊
上阕:描绘夏 清风 鸣蝉
夜农村田野景 稻花香

西江月•夜行黄沙
蛙声
喜悦
道中
欣慰
七八个星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德的一段。
[唐]孟浩然
bó zhǔ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读 宿建德江

词[ 唐 ] 孟 浩 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这首《宿 建德江》,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 想一想:
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 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
《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 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730 年,诗人告别 隐居生活,犹豫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 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 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漫的江中小洲, 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 之忧。
住宿,留宿。
宿 建 德 江 新安江流经建
“忽见” 显露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 写乡村夏夜月明风清,稻花飘香,蛙 声和鸣,表现了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 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有一种月光叫淡泊——“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有一种月光叫乡愁——“举头望,低头思故乡”; 有一种月光叫惆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有一种月光叫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黑云翻墨图
白雨跳珠图
卷地风来图
碧水如天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
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 “苏辛”。
写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 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 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 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 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 中之一。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理解诗意
前两句诗的意思: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 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 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后两句诗的意思: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 散了满天的乌云。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结合你的发现想 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
黑云/翻墨/未遮山, 的画面?
理解词意
上阕的意思是:天边的升上了树梢,惊 动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 处的蝉叫声。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 而来好像在告知(行人)“今年又是一 个丰收年”,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 的欢叫声。
理解词意
下阕的意思是: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 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土地庙附 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 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月亮的光影里,我们看到诗的背影如 此美丽;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个诗人都 曾经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 它以如此的凄凉带我们到那诗人的编织的 清幽淡雅的诗的境域之中。只要我们用心 体会,一定可以跨过时空,体会古诗的无 限境域。
第二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6月27日,苏轼在西湖边的 望湖楼上醉酒题诗。
日暮
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之时, 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现在我们 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又看到 了什么? 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 会想到什么呢?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 (月亮)
孤人对月是何等的凄凉、孤寂,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如 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 呢?月亮又会怎样安慰他呢?
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佛,传来阵阵稻花香 和蛙鸣声,好像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他们 会说些什么呢?这儿的“说”字,只是青蛙在 说吗?还会有谁在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餐具贵重 、酒菜佳美、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表现友人送别的隆重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找出句中四个动词,并谈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内心世界?
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 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理想的追求 象征艰难险阻
比喻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 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 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弟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 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 壮雄浑,其诗清新雄健。著有《东坡全集》。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李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苏轼
第一课时
行路难
(唐)李 白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 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 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 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素养)
zhǎng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歌赏析
这里指被贬官离京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译文: 巴山楚水是个荒远凄凉的地方,
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交代: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 痛苦、孤寂。
老朋友 白白地
反倒好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两个典故: 西晋向秀 晋人王质
作者介绍
谁能帮我简单介绍一下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是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 白全集》。
这样一位豪放浪 漫的诗人为什么发出 “行路难”的感叹?
写作背景
李白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 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 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 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 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 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放眼别人风风光光,唯有你一直孤独寂寞。 满朝文武都在升迁,只有你却频遭种种不幸。
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 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朗读诗歌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pàn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 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译文: 回到家乡故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 向秀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感觉自 己反倒好像那个神话中烂掉斧头的人。
心情: 百感交集,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 之意,不胜感慨。
自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译文:
比喻新贵们仕途得意。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争春。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 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后人用此诗句比喻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新事物必将 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醉赠……》 暂时凭借 振作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今日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
作用: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
课堂检测
1.《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转朱阁 , 低绮户 ,照无眠 。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朗读诗歌 行路难(其一)
zūn
dǒu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ù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s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解大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课堂检测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 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2.运用典故表现自己也许有古人能有的机遇的 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 ,诗中具 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 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 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悟诗人旷达的胸襟,做一个乐观、 积极向上的人。(素养)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 哲学家 。有“诗豪”的美称。 河南洛阳人,官至监察御史。
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写出了诗人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 的执著追求。
情感变化
从作者的情感变化中,你看到 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面对佳肴,食不下咽
行路难 展望未来,前途艰难 (其一)
缅怀古圣,光明在前
回到现实,无路可走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苦恼
艰难 希望 迷惘
积极 乐观 自信 坚强
自信
主旨归纳
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同 时也表现作者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理 想执着追求的顽强品格。
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苏 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 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 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重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 的人生思考。(素养)
题解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 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分 上下阕,共95个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起酒杯斟满酒,咱们一同狂饮,我 为你拿着筷子敲碗碟吟唱诗歌。
哪怕你的诗在全国排在前面也没用,命不由 人啊,不能出人头地也是无可奈何。
拓展延伸 我们学过刘禹锡哪些作品?
秋词
竹枝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杨柳青青江水平,
我言秋日胜春朝。
闻郎江上踏歌声。
晴空一鹤排云上,
东边日出西边雨,
便引诗情到碧霄。 陋 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望洞庭湖
朱雀桥边野草花, 铭 湖光秋月两相和,
乌衣巷口夕阳斜。
潭面无风镜未磨。
旧时王谢堂前燕,
遥望洞庭山水翠,
飞入寻常百姓家。
写作背景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 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因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整5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 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济南,兄 弟七年没有见面,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望 月思亲,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朗读诗歌
水调歌头 (宋)苏轼
艺术手法
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 四顾”,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 奈之情。
2.象征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 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 的追求。
3.运用典故——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 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 有希望。
内容分析 “表如古达何难了理全词解”人““怎归但样去愿的””心和几理“句?高表处现不什胜么寒?”
几时有
苦闷
水 调
饮酒问月
是何年 归又恐 在人间
向往
追求美 好生活
矛盾
乐观 旷达

照无眠
美好

月有恨 豁达
祝福
对月怀人 古难全
探求人
但愿人 祝福 生哲理
写作特色
探求 盛赞“东坡《水调歌
头》一出,余词尽废”的原因:
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奉诏入京,自 以为将大展雄图。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 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 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 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被皇帝重用,还 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 撵出了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 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情感主旨分析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辛酸、愤懑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比喻
富有哲理 豁达、乐观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积极、坚强
辛坚
酸定
愤乐
பைடு நூலகம்
懑 的 感 情
观 的 精

课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