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始末调查

合集下载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吉利和沃尔沃的并购案例最初是在2010年宣布的。

吉利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而沃尔沃是一家瑞典汽车制造商。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部门的母公司福特汽车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

该交易于2010年8月宣布,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受此交易影响,沃尔沃汽车将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而吉利将成为全球拥有沃尔沃品牌的所有权者。

通过这一交易,吉利得到了access to 沃尔沃的高端汽车技术、品牌声誉和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

这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机遇,因为吉利一直在努力拓展其汽车业务,并提高品质和技术水平,以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抗衡。

沃尔沃的重组并不仅仅是收购而已,吉利还增加了公司的研发投资,并引入了沃尔沃换挡齿轮系统的技术,塑造吉利在汽车行业的更高品质和创新形象。

吉利也在加强沃尔沃的国际扩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全球业务的影响力。

尽管有对吉利对沃尔沃的投入质疑,这次交易成交后,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称赞。

这次并购提升了吉利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地位,拓展了它的国际业务,同时也帮助沃尔沃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吉利收购沃尔沃历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历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历程一.收购准备历程1.前期准备吉利收购沃尔沃并非一蹴而就,李书福在2002年就动了收购沃尔沃的念头。

2007年吉利的战略转型,吉利越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沃尔沃的关注也越来越强。

最后吉利做出收购沃尔沃的决定,主要是李书福在战略上考虑。

比如通过收购沃尔沃,学习沃尔沃的技术和管理,短时间拉近与跨国企业竞争距离,形成走出去的竞争力。

同时获得一个更大和更平衡的市场份额和业务结构。

2008年福特宣布考虑出售沃尔沃并在随后发出出售邀约,福特方面仍表示,在目前的竞购中,吉利汽车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福特也表示吉利是收购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

2.时机把握从全球经济和整个汽车行业来看,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正在逐渐复苏。

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市场正在回暖。

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经历着大调整、大转移、大重组的历史时机,吉利汽车抓住了金融危机经济低迷带来的商业机遇,积极参与汽车工业的全球化竞争。

3.获取政府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商务部明确表示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此次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出席了签字仪式,本身就体现出政府对转变增长方式和实施更有效的国际合作的期盼和鼓励。

可以说吉利的这次收购行动,是对国家战略、地方战略和企业战略的深度整合,吉利长袖善舞的不只是资本市场,而是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精到把握。

4.工会从反对到支持吉利明确表示,不会关闭沃尔沃轿车在哥德堡和比利时的工厂,并且沃尔沃轿车将仍然由目前的管理团队领导。

沃尔沃目前在哥德堡和比利时的两家工厂会长期保存。

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工会的关系。

吉利经历一波三折终于赢得沃尔沃工会的信任。

5.优秀的并购团队整个并购是一个高度国际收购,为实现收购后对沃尔沃资产最大限度的掌握,吉利还聘请了全球专业的投行、律师行和会计师行,组织了200多人的团队参与谈判。

分布全球的顾问公司都拿出最强的团队,确保了整个项目的操作严谨、科学、计划、有条理。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

1.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1.3研究思路与实证研究方法 (1)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过程与当前进展 (2)2.1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2)2.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2)2.3当前进展 (3)3.并购后面临的整合问题 (4)3.1文化整合 (4)3.2 品牌整合 (5)4.出现整合问题的原因 (6)5.对于吉利并购后整合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7)5.1加速实现品牌价值消化,双管齐下实现品牌价值整合 (7)5.2多角度提升品牌价值 (7)5.3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并引进更多国际化人才 (8)5.4 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9)5.5 两个品牌相互融合与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9)6.吉利并购沃尔沃对中国其他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9)参考文献 (1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商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汽车制造的龙头企业,它在进军国际市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研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列,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内其它企业确定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国内外市场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应采用何种战略才能成功地实施国际化,以及如何合理应对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这对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汽车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企业并购之后面临的整合问题对于企业非常重要。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的知名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这一并购案成为了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首先,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国际市场的野心和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

通过收购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得以快速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一举措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野心和实力。

其次,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成功也离不开吉利汽车对沃尔沃品牌的保护和发展。

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后,充分尊重了沃尔沃品牌的瑞典文化和价值观念,保持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上的独立性。

同时,吉利汽车也为沃尔沃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源,加速了沃尔沃汽车的产品更新和国际市场拓展。

这种成功的整合和发展模式,为国际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最后,吉利并购沃尔沃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也引发了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应该如何平衡利益、文化和品牌的思考和讨论,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综上所述,吉利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国际并购案例。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路径,也可以为国际并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涌现,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完美版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完美版

1.3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1)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吉利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不打价格战,而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

吉利这样说也这样做了,而且成效显著。

①渴望技术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②提升品牌一直以来吉利汽车在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草根”的印象,依目前的形势看,吉利虽有三大品牌,但尚缺乏一锤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这个空缺沃尔沃正好可以补上,有了沃尔沃,吉利在行业内的品牌竞争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

(2)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吉利是民营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更困难,但是只有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才能够越做越强。

吉利需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

所以代表品牌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3)学习系统的市场营销规模沃尔沃通过体育营销和大成本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锁定了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安全和环境并且又不爱张扬的用户群体。

能够近距离地学一学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对吉利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来说,都是未来走向世界的前提。

2.2现状分析(SWOT)2.2.1优势(S)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理念就是造安全、环保、设计和品质都一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低成本的中低档车而发家的,直到现在吉利一直坚持这样的传统。

这样看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吉利收购后的运营整合方案符合福特方面要求吉利对沃尔沃未来的发展之路规划地相当明晰:一是通过采购沃尔沃设置在中国工厂生产的零部件,以降低采购成本。

二是扩大销售规模摊薄整车成本。

通过详尽的成本测算,准确的预测出沃尔沃销售35万辆即能实现扭亏。

3吉利有两次国际并购案的经验在沃尔沃之前,吉利已经成功操作了两起跨国并购案:2006年10月控股英国锰铜,2009年3月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的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市场热词,吉利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被广泛关注。

尤其是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与瑞典沃尔沃汽车展开收购谈判,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就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2010年3月,吉利汽车宣布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并提供18亿美元的收购成本。

在此之前,沃尔沃曾经深陷财务危机,以至于瑞典政府一度考虑将其卖掉。

此时,吉利汽车看中了沃尔沃长期积累的技术、品牌和行业地位,希望通过收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二、谈判过程在谈判过程中,吉利汽车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相对较低。

其次,沃尔沃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以及高昂的产品成本。

最后,瑞典政府的介入也增加了这次谈判的复杂性。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吉利汽车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它强化自身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研发能力提升,提高自身知名度和领先地位。

其次,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展开合作,并透过此次合作向全球市场展示其实力和技术水平。

最后,吉利汽车还表示愿意尽一切努力保留沃尔沃的瑞典本土特色,增加沃尔沃在瑞典的就业机会。

三、收购后的成效2010年8月,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欧洲主流汽车品牌的企业。

此举推高了吉利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加了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而沃尔沃汽车也得以摆脱财务危机的困扰,重新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总体上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这次收购不仅为吉利汽车扩大了市场,提升了影响力,也为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提供了范例。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企业要想走向世界舞台,需要打造自身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认可和支持。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 2010 年 3 月28 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 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 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

此次交易得到中国、瑞典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收购历程表1:收购历程收购价格1999 年福特以65 亿美元的高价购得沃尔沃品牌。

然而事与愿违,沃尔沃这个品牌在过去几年里让它伤透了心,2008 年沃尔沃税前亏损额高达16.9 亿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全面到来,在售出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之后,沃尔沃又成为了福特剥离的目标。

根据洛希尔综合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交易倍数、可比公司倍值等估算方法对沃尔沃资产进行的评估,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沃尔沃估值,合理价位在20 亿-30 亿美元之间。

其中,合理收购资金15 亿-20 亿美元,运营资金5 亿-10 亿美元。

正是根据洛希尔作出的这一估值,吉利提出的申报收购金额为15 亿-20 亿美元,最终成交价格确定为18 亿美元。

吉利花费18 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

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下的意外收获。

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来看,我们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

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一流。

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交易架构此次收购将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式进行。

为便于收购,吉利成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万源)和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凯旋)来作为国内的收购主体。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预测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预测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和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在英国伦敦共同 出席交割仪式。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 日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 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100%股权收购。
收购结果——吉
知识产权、技术 提升品牌形象,走向国际 学习市场营销模式 销量增加

关键因素
1、前期准备 2、时机把握 3、政府支持 4、工会从反对到支持 5、并购团队的支持
核心问题
技术 问题
融资 问题
吉利融资组合图
收购及发展沃尔沃需27亿美元
50% 国内资金 50% 50% 境外资金
50% 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资金 100%
吉利自由资金
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 中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大庆、北京、成都等
担忧
中国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
奥迪 宝马 奔驰这三大高端豪华汽车 生产巨头占据了其中93.4%的股份,现在 吉利收购沃尔沃想要从其中分得一小块 饼真的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而且沃尔沃 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想要转 战亚洲地区,将又会是一个难题。
婚后生活?
公司2010年实现销量41.58万辆,同 比增27%。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39.53万 辆,同比增长29%;2.05万辆为外销,同 比增6%
沃尔沃在众多 汽车品牌中表 现平平,很难 脱颖而出,其 销售业绩证明 了这一点。
1、吉利发展战略的需要。
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
4、企业的使命,
能源問題。
2、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 理念。吸收国外高端人才、 吸收核心技术。减少吉利 重新建立豪华汽车品牌的 时间与成本。
5、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 高中国汽车在世界的知名 度,改变中国份额从2008年的32.5% 下降 到了2009年的30.5% 全球前十大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从2008年的72.4%下降了 一个百分点到2009年的71.4%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沃尔沃公司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沃尔沃(V olvo)这个名字是拉丁语,意思为“滚滚向前”。

在1927年4月14日用于第一辆沃尔沃汽车V4之前,它曾是一个滚珠轴承的品牌名称。

沃尔沃汽车的铭牌是钢铁的标志——一个带有斜箭头的圆圈(铁标)。

这种标志的设计思路最初源自因耐久性而闻名的瑞典钢铁工业。

自那时起,在世界各地,这个钢铁的符号就成了沃尔沃的代表。

对沃尔沃而言,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品牌标志也代表沃尔沃对客户所做出的安全、品质和设计三方面的承诺。

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于1927 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

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主要生产厂设在瑞典、比利时和中国,并在全世界超过100 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 多家展厅。

二、并购动因(一)宏观原因1、政治环境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2、经济环境受金融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司也因此债务缠身。

虽然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风暴并没有伤到我国经济的筋骨,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3、社会文化环境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

从民族文化来看,我国国内民族意识高涨,人们在买汽车时,会优先选择购买国产汽车。

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2 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
现金支付将增加公司资本中负债的比重,而股票支付则增大股本或股东权益的比 重,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公司控制权
并购方,特别是在一些股权较为分散的企业中,股东为防止并购后控制权稀释而 影响个人财富,甚至被目标公司“逆向并购",在并购对价中更偏好现金对价。
4 目标公司的影响
13并购过程2009年08月04日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达成初步意向2009年09月09日吉利汽车首度承认正参与竞购沃尔沃2009年10月28日福特已选中吉利集团是沃尔沃的优先竞标方2010年03月28日吉利18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100股权2010年08月0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以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票据的价格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高盛“炒作” 09年9月底,高盛公开宣布投资3.3亿美元收购吉利15%的股权,截止10
月底,吉利股价暴涨350%。高盛这样炒作的好处在于使吉利市值快速增长, 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用以收购沃尔沃。
政府助力 在这次沃尔沃并购案中,吉利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采取以战略投资换
资金、以项目基地换资金方法,这种民营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互利共赢的融 资模式,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思路。
谢谢观赏!
3 并购后项目基地融资
按照吉利财务顾问洛希尔的估算,初期运营资本在5亿~10亿美元之间。对并购后的整 合资金,吉利的策略是“哪里投资,未来基地就落户哪里”,通过沃尔沃中国工厂选 址撬动地方政府资本。在项目运作中,有30亿元成都市政府的资金,而作为交换条件, 国产沃尔沃可能需要在成都、大庆和上海嘉定分别建立工厂。
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票据的价格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 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2010年8月2日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李书福出任沃尔沃轿车的第一任华人董事长,中国诞生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功告成,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第一宗,也是中国踏上汽车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基本情况吉利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

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于1999年被福特公司以64亿美元收购。

然而,10年过去,沃尔沃并没有给福特带来预期中的利润,销售额不断下滑。

7月26日,商务部正式批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沃尔沃的交易。

福特向吉利交割资产,标志着吉利收购沃尔沃完成了所有法定程序,开始全面管理沃尔沃。

7月中旬,吉利宣布了新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人选,李书福出任董事长,沃尔沃轿车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斯担任副董事长。

吉利2日宣布了其他董事会成员。

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运营团队已经形成,以确保沃尔沃未来的成功。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营运收入将纳入吉利集团。

由于沃尔沃的销售收入远高于吉利的国内销售收入,吉利集团无疑将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公司。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并购种类此次并购属于收购。

收购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被收购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来控制该目标公司的法律行为。

收购的种类有三种:1,控股式,指收购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的股份而成为目标公司最大的股东,从而控制该目标公司的方式;2,购买式,指收购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份而使目标公司成为其附属的全资子公司;3,吸收式,指收购公司通过将该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或股份作为股金投入收购公司而使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一个股东的方式。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1 锁定沃尔沃从2008年初洛希尔开始参与吉利收购沃尔沃,交易中的险情就屡屡发生,人才储备不够、不断有竞争对手来“搅局”、融资频频出现困难,以及知识产权问题遇到障碍等。

但李书福总是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2010年8月2日,李书福和他的团队在伦敦举行了沃尔沃轿车并购项目的交割仪式,宣告这项旷日持久的收购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

洛希尔与李书福的接触始于2007年,大中华区的团队初次访问李书福,向其推荐了诸如沃尔沃、萨博等多个可供关注的收购项目。

李书福第一次表露收购沃尔沃的想法是在2002年,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达了这个想法。

2007年初,穆拉利从波音来到福特担任CEO,随即提出了“One Ford”的战略,决定出售旗下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个品牌。

2007年9月,福特美国总部收到一封挂号信,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向福特阐明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直到此时,洛希尔并没有介入,而吉利因为名不见经传,收购意向也没有引起福特重视。

2008年初在底特律车展上的一次遭遇,让李书福下决心聘请财务参谋。

这次谈话并不成功,福特方面不断强调“沃尔沃有1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认为吉利太弱了。

2 说服洛希尔2008年1月,这个目标锁定在沃尔沃。

但是吉利面对的第一个困难是让洛希尔总部相信,吉利有能力收购。

俞丽萍与李书福初次见面时,吉利汽车股价为8毛钱,市值10.8亿美元,这个盘子不到沃尔沃的十分之一。

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吉利汽车股价跌到了2毛钱附近,盘子缩水至3亿美元,对俞丽萍来说,向总部推荐这样一家企业是个冒险。

洛希尔算是在汽车产业界最具声望的一家投行,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交易之前的12个月里,由洛希尔提供咨询的汽车并购案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

在吉利提出收购申请后,一家欧洲汽车公司也明确邀请洛希尔帮助其竞购沃尔沃。

按照洛希尔的规定,只能代表一家公司参与竞标,俞丽萍需要说服同事放弃这家欧洲车企,而这家公司的销售规模差不多是吉利的10倍。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NO. 4: 增大负债。
2010年底,吉利集团资产总额约967 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约710亿元人民币, 资产负债率约为73.4%。增加的近530亿元 负债大部分来自沃尔沃汽车,正是由于吉 利集团接收了沃尔沃汽车全部的负债,才 造成2010年负债大幅上升。
多元化融资渠道,分散风险
争取政府的支持:大庆国资和上海嘉 沃尔都是政府资本,我国政府资金充足, 有投资关系当地经济发展的资本。 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很好地利用了国 外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便利的多种融资工具。 打造风险隔离带:被收购放的收益作 为担保,成立吉利万源作为并购操作公司。
NO. 2: 市场需求差异。
市场差异性,中国市场和欧洲 市场需求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沃尔沃和吉利分开发 展,各走个的品牌路。
2010年11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2020:中国 和世界的新纪元”主题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 书福表示,与福特公司合作以后,吉利和沃尔沃将分开 发展,各走各的品牌之路。 李书福坦言,在部分问题上,双方确实存在不一致 认识。作为西方的企业,沃尔沃认为当前全世界汽车工 业发展方向,就是要搞小型、节能、环保的车。而在他 看来,沃尔沃在中国要造大一点的车,才符合中国的汽 车市场。但吉利已经表态,要尊重沃尔沃的核心价值理 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完 美融合
沃尔沃力挺吉利,沃尔沃技术的导入,吉利也已经开 始尝到甜头,目前吉利现有平台上研发的新车型和改款车型 上,均不同程度上运用了沃尔沃的技术。即将在2015年4月 上市的吉利新车博瑞,正是由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吉 利-VOLVO联合研发中心)与吉利研究院共同进行开发,运 用了部分沃尔沃技术。
NO. 3: 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
吉利一直坚持做中低档次的轿车, 一直受人诟病的就是缺乏管理水平和 高端品牌的运作经经验。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2、沃尔沃品牌代表了安全和环保两大理 念,而吉利在试图摆脱“草根”形象的过 程中,就力图追求安全和环保。沃尔沃品 牌特点完全符合吉利的发展思路。

3、走出去的重要方法 吉利是民营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更困难, 但是只有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才能 够越做越强。吉利需要打入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所 以代表品牌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 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历程
收购价格 根据洛希尔对沃尔沃资产进行的评估,在 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沃尔沃估值,合理价 位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 吉利提出的申报收购金额为15亿-20亿美 元,最终成交价格确定为18亿美元。
交易框架 此次收购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 式进行。 吉利成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吉 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来作为国内的收购主体。 按照18亿美金的收购价格折算,吉利这次收购需要超 过120亿元人民币。吉利万源的注资已经完成,剩余 50多亿元的融资缺口通过吉利凯旋来完成。 吉利万源和吉利凯旋在瑞典设立一家全资的特殊目的 公司来持有沃尔沃汽车股份。方便瑞典事务的推进。
1、组建专业团队:全球知名企业
罗兰贝格:对收购沃尔沃项目展开为期100天的内 部审查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收购完成后的整合工作 洛希尔银行:卖方的总体协调,并提供对沃尔沃的 估值分析 富尔德律师事务所:收购项目的相关法律事务 博然思维集团:负责项目的总体公关策划、媒体战 略制定和实施
1、内部原因
战略性决策 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在过去数年 来一直下滑,自2019年至今更是连续5年亏损。 2019年,福特遭遇公司创办以来最大的亏损, 亏损金额达到127亿美元,福特决定缩减公司规 模。 沃尔沃汽车的重要卖点是它的安全技术和环保 技术,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两者之间的平台 已经完全融合,对于福特来说,保留沃尔沃也 没有必要。 福特将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品牌上,重点经营 福特汽车。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引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知名的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这一跨国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收购案例的背景十分复杂。

吉利汽车希望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沃尔沃汽车在欧美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和销售网络,吉利可以借此机会快速进入这些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跨国并购也有利于吉利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对于吉利汽车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揭示跨国并购的内在动力和战略考量。

也可以为其他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拓业务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收购案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揭示跨国并购对双方企业以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未来类似案例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的监管和规范,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整理出有效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稳健和可持续性发展。

2. 正文2.1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吉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2010年,吉利以15亿美元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这一跨国收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呢?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还包括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

收购沃尔沃可以帮助吉利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吉利收购Volol的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Volol的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Volvo的案例分析金融张斌33一、收购背景: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还是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创立于1927年,1999年4月1日,沃尔沃轿车被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

2008年美国遭受了193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福特汽车出现巨额亏损,不得不卖掉那些不挣钱的品牌。

在把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卖给印度塔塔汽车集团后,去年12月福特汽车又决定出售沃尔沃业务能缩减生产成本,能全力保证福特品牌的开发及运营工作。

到2008年底,福特公司汽车业务债务为258亿美元,即使减债成功,仍然有100多亿美元的缺口,卖掉沃尔沃能迅速回笼资金,避免福特进一步陷入困局。

这也是福特汽车降低成本、减少债务、改善财务状况,重新实现盈利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

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本来已经严重亏损的福特汽车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而吉利则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汽车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也极力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国外的高端产品技术。

二者不谋而合,恰好促进二者达成收购协议。

最终吉利在2010年11月27号成功收购V olvo的汽车制造部分的大部分车型、三个生产平台、V olvo汽车品牌、境外的工厂工厂和研发人才、全球2000多个经销商和供应商网络和福特汽车提供的技术支持等。

二、案例过程1、 收购的起因: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福特汽车遇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不得不卖掉V olvo 来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使原有的核心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2008年1月,吉利向美国福特提及收购沃尔沃的意向。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三、低成本
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事实,
其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几乎所有的本土 企业都享用着这样的廉价资源,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上 涨,但对比其他国家仍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吉利公司在 20047年之前,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造就百姓买得起的 好车",这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低售价。
并购类型
并购的类型是吸收合并。
按照双方所处的行业分类,由于两家公司都是汽车制 造商,所以类型是横向合并。
按照并购的支付方式分类,是以现金支付(“吉利集 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两亿美元银行支 票,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
并购过程
2008年1月,吉利向美国福特提及收购沃尔沃的意向 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上,福特高层会晤吉利汽车管理层 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相继批准奇瑞,吉利参与收购沃尔沃 2009年3月中旬,吉利聘请英国洛希尔公司竞购沃尔沃 2009年12月23日,双方就出售沃尔沃轿车项目一事达成框架协议 2009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 2010年6月到7月,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相继通过了美国和欧盟的
反垄断审查 2010年7月15日,吉利宣布李书福将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 2010年7月中下旬,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2010年7月26日,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了商务部的审批 2010年8月2日,吉利与福特在伦敦签署交割协议,沃尔沃成吉利
合资了公司
并购成功经验
1.要积累足够的国际经验,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仍 普遍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综合国际经验还不 充分。在生疏的环境实施收购时,由于对当地制度法 规、经营惯例、社会意识等缺乏了解而遭遇多种挫折。
聘请了庞大的外部专业收购团队来进行辅导与协助。 如并购事务顾问洛希父子公司、法律事务顾问福尔德律 师事务、全球知名的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等。在专业 机构帮助下,并购活动所有的危机点基本处于掌控之类。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未来展望:
沃尔沃轿车公司2010年产销两旺,全球实现销售 37.4万辆,同比增长11%,销售营业收入超过180亿美
——Thanks——
பைடு நூலகம்
1、目标(沃尔沃)价值的评 估
2、品牌无形价值和完备的销售 网络

首先,从收购标的看,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轿车品 牌,以及2000多个网络及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其次,从财务数据上看,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沃 尔沃收入囊中,有利于吉利做大自身的产销规模。
第三,从品牌价值上看 ,将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利 用其高端品牌形象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1、吉利实际控制人---李书福
2、经验与战略思想
(三)融资筹钱
吉利融资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种是 从国内银行获得贷款,一种是由瑞典当地政 府担保的欧盟内相关银行的低息贷款,第三 种是通过权益融资的方式,吸收海外投资者 的资金。
(四)对接
a、百年历史和高端品牌形象:沃尔沃拥有 百年历史,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和高端的品牌 形象,沃尔沃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一直引 复利终值公式: F=A*(F/A,i,n) 以为豪。 1999年福特从沃尔沃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 b、完备的经销商团队:分布在全球100多个 其交易价格为64亿美元 国家的2500家经销商,其中60%和30%的经 F=64*(F/A,3%,10)= 64*1.3439=86(亿美元) 销商都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 价值清单:吉利购买沃尔沃的具体内容包括, 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000多个全球 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收购前:
收购后:
2009年,沃尔沃旗下各款车除了XC60外,销量均有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后,股东权益,股本,总资产, 大幅下滑。另据福特集团2009年财报披露,沃 非流动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均 有明显增长。 尔沃轿车2009年亏损额高达6.53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收购沃尔沃始末调查:2005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盈利约3亿美元,但此后的三年该公司亏损严重。

2008年巨亏15亿美元,其销量相比07年降幅达20%以上。

以下为沃尔沃近四年经营数据:销量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遭到重创,其在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上。

销售收入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

税前利润沃尔沃公司6日发布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净亏损55.6亿瑞典克朗(约7.2亿美元)。

沃尔沃还表示,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个季度遭遇净亏,也是迄今的最大亏损。

报告中称,公司第二季度净亏55.6亿瑞典克朗,超出此前曾有分析师预测的净亏34.1亿瑞典克朗。

二季度收入由上年同期的803.1亿瑞典克朗下降33%,至539.6亿瑞典克朗,也低于之前分析师预测的558.7亿瑞典克朗。

沃尔沃公司还预测,09年欧洲及北美重卡市场将减30%到50%,不过需求下滑趋势似乎已开始走平。

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森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在第二季度,需求继续疲软,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沃尔沃集团的市场。

在未来的几年内,重点是要加强盈利能力。

”沃尔沃集团总裁莱夫·约翰松也表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球市场需求仍未复苏,是导致该集团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主要市场的需求形势在今年下半年依然严峻。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二季度的亏损是因为沃尔沃主要市场深陷衰退,需求遭到遏制,因此导致众多厂商削减产能,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又导致潜在卡车买家手头资金短缺,无力购买。

此前4月份沃尔沃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就已显示了延续疲软的态势,净亏损42.3亿瑞典克朗,一季度卡车净订单量也下降65%。

并在08年第四季度,该集团就出现了14亿瑞典克朗的严重亏损。

尽管二季度净亏损是迄今为止的最大亏损,但沃尔沃公司仍表示,需求似乎已经走出底部。

并有报道称,沃尔沃公司二季度卡车净订单量为26,624辆,同比下降51%,但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2007年全球销量只有42万多辆,2008年减为37万多辆,连年处于亏损之中。

2009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0%,为1590亿瑞典克朗(约合154亿欧元),亏损达147亿瑞典克朗(约合14.3亿欧元)。

连年的亏损使沃尔沃的资产价值从1999年福特收购时的64亿美元跌到今天的20亿美元,十年内资产价值跌幅为68.75%。

商誉的虚估部分还未能准确计入。

第二季度,沃尔沃集团净销售额为539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8.1瑞典克朗),比去年同期减少32.7%。

这使得集团当季净亏损额高达55.6亿瑞典克朗,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1亿瑞典克朗。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需求仍未复苏,这是导致该集团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总部设在瑞典第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是全球主要的载重卡车制造商,去年第四季度,该集团就出现了14亿瑞典克朗的严重亏损。

且在第三季度中,为整合法国雷诺卡车公司与其Mack?车生产部门公司支出了12.8亿克郎,以及为弥补该公司员工养老基金支出了4.72亿克郎。

今年前9个月,沃尔沃集团的整体重组费用为27.2亿克郎。

包括沃尔沃卡车公司、沃尔沃客车公司和沃尔沃建筑设备生产公司等部门的沃尔沃集团前三个季度的税前亏损达到了13.1亿克郎,而去年同期的利润为48.5亿克郎。

营业亏损上升到3.12亿克郎,去年同期则赢利49.9亿克郎。

但集团的销售额在前9个月中增加到1319亿克郎,同比增长51%。

沃尔沃选择吉利的原因:首先,沃尔沃轿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沃尔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成为福特汽车的巨大包袱。

2009年,沃尔沃轿车在全球销售约33.5万辆,同比下降10.6%。

出售沃尔沃这个亏损大户,并获得一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对于正执行拯救计划的福特汽车公司而言,是一个必须完成,而且要尽快完成的任务。

其次,选择吉利其实是选择了中国。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全球豪华车市场大幅萎缩。

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年销量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与此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却以超过40%的增速高速增长,其中,沃尔沃轿车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80%以上。

因此,对于沃尔沃轿车来说,若想尽快扭亏为盈,选择吉利这一中国买家,显然是个明智的抉择。

当然,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海外收购的成功经验、为沃尔沃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以及掌舵人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福特选择吉利的重要原因。

吉利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已经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讨论这个问题,也将近3年多了。

对于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和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的理解,以及吉利本身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理念等等,这一些都是福特要选择沃尔沃新东家的非常重要的元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汽车市场得到了大力发展,各国豪华汽车制造商纷纷将战略关注重点转到中国汽车市场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奥迪在华销量上涨33%至辆。

奥迪早前就曾表示,到2012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奥迪最大的市场,每年在华年销量有望达到25万辆。

奥迪发言人Esther Bahne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当然,我们是与中国的发展与时俱进的。

”而大众汽车发言人迈克尔?布伦德尔 (Michael Brendel)也未能立即置评。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表示,沃尔沃品牌非常值得买,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

目前正值中国政府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例的时候,而沃尔沃在成功被吉利收购之后,将变成当前最高端的自主品牌,中国是一个不成熟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比较低。

这一特点反而给了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相对落后的沃尔沃以机会。

沃尔沃要振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中国高端豪华汽车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高收入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为了展示其财富,会大量采购沃尔沃品牌汽车。

目前中国豪华汽车每年的需求量是60万辆,将来有可能增加到100万辆。

吉利收购沃尔沃过程:从2008年1月18日,李书福在底特律车展上第一次与布斯相见,表达收购沃尔沃的正式意愿,到2010年3月28日双方签订并购协议,整个交易历经800天,类似上述细节的小“插曲”几乎没有间断过,作为这场并购的“顾问”,洛希尔以及俞丽萍与李书福和吉利一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800天。

1 锁定沃尔沃从2008年初洛希尔开始参与吉利收购沃尔沃,交易中的险情就屡屡发生,人才储备不够、不断有竞争对手来“搅局”、融资频频出现困难,以及知识产权问题遇到障碍等。

但李书福总是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它好像一个溜溜球,每次都已经到最底部,快碰到地了,却又起来了。

”俞丽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2010年8月2日,李书福和他的团队在伦敦举行了沃尔沃轿车并购项目的交割仪式,宣告这项旷日持久的收购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

洛希尔与李书福的接触始于2007年,大中华区的团队初次访问李书福,向其推荐了诸如沃尔沃、萨博等多个可供关注的收购项目。

李书福的回答令洛希尔方面印象深刻:“沃尔沃是首选,我已经关注沃尔沃很久了。

”李书福第一次表露收购沃尔沃的想法是在2002年,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达了这个想法,但是一位接近李书福的人称,董事长总有很多想法,当时吉利还很小,没人把这番豪言壮语当真。

是金融危机和不断走低的美国汽车业,给了李书福机会,2007年初,穆拉利从波音来到福特担任CEO,随即提出了“One Ford”的战略,决定出售旗下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个品牌。

密切关注沃尔沃的李书福立刻出手,2007年9月,福特美国总部收到一封挂号信,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向福特阐明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直到此时,洛希尔并没有介入,而吉利因为名不见经传,收购意向也没有引起福特重视。

不过,2008年初在底特律车展上的一次遭遇,让李书福下决心聘请财务顾问。

当时,李书福在公关公司帮助下第一次见到了福特财务总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和采购总监等一干人。

这次谈话并不成功,福特方面不断强调“沃尔沃有1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言下之意是,吉利太弱了。

虽然李书福表示有诚意和能力做到,但对方只是礼节性地称“回去研究一下”。

当时,在李书福身边只有他从英国石油挖来的张芃有点国际化背景。

回国后,李书福决心正式邀请洛希尔参与到收购沃尔沃的事务中来,他主动约见了俞丽萍,这次会面,李书福给俞丽萍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我觉得李书福孩子气中带着执着和坚毅,看他说话声音很慢、很柔和,但其实是个性子很急的人。

”2 说服洛希尔李书福和俞丽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非常有激情,认准目标,无论如何也要达到。

2008年1月,这个目标锁定在沃尔沃。

但几乎从俞丽萍接手那一刻起,困难就一直相随,第一个困难是让洛希尔总部相信,吉利有能力收购。

俞丽萍与李书福初次见面时,吉利汽车股价为8毛钱,市值10.8亿美元,这个盘子不到沃尔沃的十分之一。

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吉利汽车股价跌到了2毛钱附近,盘子缩水至3亿美元,对俞丽萍来说,向总部推荐这样一家企业是个冒险。

“像我们这样200多年历史的欧洲公司,怎么会把良好声誉押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汽车公司上呢?其实我们最后决定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要经过内部审批,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开始,西方还有其他汽车公司想买沃尔沃。

”俞丽萍表示。

洛希尔算是在汽车产业界最具声望的一家投行,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交易之前的12个月里,由洛希尔提供咨询的汽车并购案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

在吉利提出收购申请后,一家欧洲汽车公司也明确邀请洛希尔帮助其竞购沃尔沃。

按照洛希尔的规定,只能代表一家公司参与竞标,俞丽萍需要说服同事放弃这家欧洲车企,而这家公司的销售规模差不多是吉利的10倍。

2008年6月的洛希尔一次全球合伙人会议上,俞丽萍走上讲台,她本来演讲的主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对于洛希尔的重要意义,但她很快就“跑题”了。

“请所有人都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万亿美元,它将来会用来做什么?未来一定会用来支持海外并购,而且是在工业、制造业方面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将来一定会大手笔出去,而出去的方向就是你们这些西方发达国家。

我今天有个项目……”这是一番激进的讲话,而洛希尔在业内素以保守著称,在讲台下面,那些白发苍苍的合伙人为来自中国的高涨情绪所感染,最终董事会决定放弃代理前述欧洲公司,选择吉利。

随后,收购团队搭建了起来,按照分工: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负责收购项目的所有法律事务;德勤负责收购项目、财务咨询,包括成本节约计划和分离运营分析、信息技术、养老金、资金管理和汽车金融尽职调查;洛希尔银行负责项目对卖方的总体协调,并对沃尔沃资产进行估值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