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及常用CTA扫描方法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ppt课件
GE Signa Twinspeed 1.5T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1
1 打开门控管理器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2
门控管理器
打开呼吸门控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3
2 打开呼吸触发窗口 1 编辑呼吸触发的序列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7பைடு நூலகம்
或 减少回波数,可以增加每
次采集的扫描层数。(逐步减 小回波数,使每次采集层数达 到定位层数的要求。)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8
对于屏气扫描序列,如果扫描 层数大于最大采集层数,扫描 时间翻倍,此时“#次扫描前暂 停”键点亮。为防止病人屏不 住气,将值由0改为1。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9
4
呼吸间隔, 一般当呼吸 频率在15次/ 分以下用1; 15-30次/分用 2;30次/分 以上用3
更新呼吸 频率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5
画定位线,注意层数不能超 过单次采集最大扫描层数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6
如果层数过多,减少扫描层 数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
CTA及增强检查操作技术
CTA检查操作技术常规CTA包括:冠脉、头颈部、肺动脉、主动脉、腹部、肾脏、下肢1.冠脉CTA2.头颈部CTA药量:40-60ml、注射速率:4-5ml/sec、ROI感兴趣区设置在主动脉弓下降主动脉、阈值:100-150 3.肺动脉CTA20-30ml造影剂、>30ml生理盐水、4.0–5.0ml/sec的注射速率、造影剂跟踪:ROI感兴趣区设置在头臂静脉或上腔静脉、阈值:100-1504.主动脉CTA全主动脉及胸主动脉扫描:ROI感兴区设定在降主动脉上5.腹部,肾脏,下肢CTA腹主动脉:ROI感兴区设定在腹主动脉上肾动脉:ROI感兴趣区设定在肾动脉水平处附直接增强扫描参数:头颅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注入对比剂后逐层连续扫描)两种方法。
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与血管有关的病变,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0秒后开始扫描;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8分钟后开始扫描。
头部增强扫描可用平扫参数,也可只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扫描。
鞍区静脉注射对比剂50-70ml,流速2.5-3ml/s,延迟扫描时间20-25秒,病人体位同颅脑轴位,扫描基线可用听眶线;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3-5mm,扫描范围从听眶线至鞍区上缘。
疑颅内肿瘤侵入鞍区时,需加作常规头部扫描。
眼眶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作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病变清楚显示,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双期扫描。
对比剂用量60-80ml,流速2.5-3ml/s,延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0秒,静脉期50秒,扫描参数同平扫。
颌面部颌面部血管病变、肿瘤,以及了解有无转移时,需作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静脉注射对比剂50-60ml,流速2.5-3ml/s,延迟扫描时间20-25秒。
腹部及四肢CTA扫描技术PPT幻灯片
图像重建
• 大的动脉瘤通过横断位图像可以容易的诊断,但是小的动 脉瘤在MPR和3D图像上能更好的显示
• 夹层通过3D图像显示。容积重建能够很好的显示撕裂的内 膜和它通过的地方
肠系膜动静脉
适应证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节段性动脉中膜溶解 •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 • 急性肠系膜缺血 • 慢性肠系膜缺血
注射方案
使用22G×1.00″规格的封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上肢正中肘静 脉建立静脉通道,并以胶带固定。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 注,用量按每千克体重0.8-1.5ml计算(350及以上),注射速 度≤5ml/s,先注射对比剂,再注射盐水40ml。注射对比剂 前应以20ml盐水推注以测试是否渗漏。扫描结束后,分离高 压注射器与留置针,并保留静脉留置针观察15~30min,无任 何不适后方可拔除,嘱患者用棉签按压至少5min。常规备好 急救设备和药品,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和扫 描,进行抢救。
• 扫描时相及延迟时间: • 动脉期:监测触发; • 全主动脉及胸主动脉扫
描:ROI感兴区设定在 降主动脉上
• 腹主动脉扫描:ROI感 兴区设定在腹主动脉上.
注意事项
• 远离上腔 • ROI面积 • 放置的位置
扫描时相及延迟时间
对比剂开始注射约后10s开始监测,每1s监测一次。达到 150Hu阈值时触发,诊断延迟5-6s或者自动最小时间。
扫描参数
Collimation
6 helical 6x1.5
Pitch Thickness Increment
Kv Mas Resolution Rotation time FOV threshold
0.900 0.9 0.45 120 250
standard 0.75 50 150
GE16层螺旋CT检查参数
准直器宽(×16)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重建层厚
10mm 10mm 10mm 10mm 10mm
重建间隔
10mm 10mm 10mm 10mm 10mm
Recon Type
std
std
std
std
std
螺距/扫描视野
1.375:1/Large
口服
阴性对比剂
包全病变
准直器 宽×16
0.625mm
mm
1.25mm
重建层 厚
1.25mm
2.5mm
2.5mm/ 3.75mm
5mm
3.75mm
重建间 隔
1.25mm/
2.5mm
2.5mm/ 3.75mm
5mm
3.75mm
Recon Type
Std/bone
Std/bone
口服 静注 流率 流量 延迟时间 重建方法 照相
肾上腺增强 Abd-adrenal
120/ 300(根据患者体型调整)/ 0.8
胸 11 椎体至腰 2 椎体上缘
A Phase 16×0.625mm
V Phase 16×0.625mm
3mm/3mm
3mm/3mm
0.938/med
0.938/med
std
Std
阳性对比剂
ULT300/OMP300 2.5—3.0ml/s 70—80ml
45s
120s
常规加冠状面重建(层厚 2mm)
4张
g
GE healthcare
9
16CT 扫描常规
中下腹部增强
序列
ABD – abdomen contrast
16排螺旋CT扫描规范
16排螺旋CT扫描规范第一部分扫描总原则1、按照申请单上申请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扫描程序(或方法),能满足临床和诊断要求。
2、对扫描部位做到扫描完全,如果病变跨部位,必需把病变扫描完全。
3、扫描架(Gantry)的内定位线为定位片的起始扫描线。
不论头先进还是足先进,都是由头侧向足侧扫定位片。
水平定位线应位于被检部位前后方向的中部,可省略双定位像。
4、原则上所有部位均使用螺旋扫描,并行三个断面或不同角度的MPR重建。
遇不合作急诊患者,可行传统单层扫描。
5、头颅诸扫描部位、四肢关节的MPR原始图像用16⨯0.625mm层厚重建;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用16⨯1.25mm重建。
6、主要病变均需测CT值及大小,测CT值尽量测量多个点(包括所有序列: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扫描等)。
7、所有Delay时间是指从注射对比剂开始计算。
8注:管电压一般都选用120kV,体型宽厚患者可增至140 kV。
9、以下是常用扫描方案,需要改变扫描参量时由上机医师和技师根据病情需要决定。
第二部分常用扫描方案一、颅脑(三)颅底二、眼部四、副鼻窦和鼻骨(一)副鼻窦(外伤或炎症)注:CSF鼻漏患者,MPR使用2mm/2mm。
(二)副鼻窦(肿瘤性病变)(三)鼻骨五、颈部六、胸部1MPR原始图像使用肺组织算法重建。
2行矢、冠、轴三平面重建,根据病情选择肺窗或纵隔窗。
3病变侵犯肋骨或胸椎时重建骨窗。
4怀疑肺炎时行平扫,重建方式和照片数量同增强扫描。
七、脊椎(一)椎间盘(二)椎体2行矢、冠、轴三平面重建,根据病情选择骨窗或软组织窗。
2、涉及椎管应建立骨窗,并测量前后径。
3、CTM(脊髓造影)采用双窗:骨窗和软组织窗。
根据药物浓度而定。
八、肝胆胰脾(三)只进行平扫的患者参照(二),三平面重建,照片数量3张。
(四)注意事项1、上腹部包括肝胆胰脾肾,原则直接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延迟扫描。
2、扫描前饮水600~800 ml,20分钟后进行扫描。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年4月第5卷第8期〔医学影像]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赵自金(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桂林541799)【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血管成像(CTA)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一12月期间3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釆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检査相结合,分析诊断此病的准确率。
结果:经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联合诊断该病,准确率达到100%。
肠系膜上动脉(SMA)走行主要为径直型(90.00%)、转折型(10.00%)。
正常人SMA与AA间的夹角通常为25〜90O SMA与AA间的距离约为10〜30mm.结论:通过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CTA技术检査,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与距离,有助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可明确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毗邻关系,操作简单易行、无创,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CTA技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走行;毗邻关系。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1)08-0213-02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十二指肠水平段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所致,可因腹膜脂肪减少或肠系膜上动脉先天发育异常,造成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机械性压迫十二指肠,导致十二指肠出现梗阻[1]。
在临床中此病相对较少见,中青年女性群体发病率略高,常与引起体重急剧下降的消耗性病变有关。
患者通常出现上腹胀痛、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2]。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进行诊断时,为了避免误诊、漏诊发生,选择安全、合理的检查方法尤为重要[3]。
GE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操作指南(第二版)
2 点击Segment—Autoselect--Any Structure,清除源图像
后用鼠标左键在旁边的2D图像上把气管和支气管结构
“加”出来即可,注意绿线的范围正好与支气管相对应
(不要“加”上肺组织),然后再选择透明肺模板,就
可看到支气管树,适当调整窗宽窗位可改善显示效果,
最后选择VR--Advanced VR settings—Color,就可给支气
16 / GE /
1 选择薄层序列进入VR界面,点击Segment,选择 AutoSelect,点击Small Vessels,将源图像清除后把 肾盂、输尿管、膀胱等结构“加”出来,并对照旁 边的2D图像,保证“绿线”把这些结构都包括进去 (见右上图)。
2 点击VR视图左上角的Volume Rending的下拉菜单, 选择HD MIP可切换为MIP图像,点击左上角3D的下 拉菜单,选择Oblique,可切换为MPR图像,并可任 意旋转角度观察。
6 使用Display中的各种测量工具,可对牙齿进行 各种测量。
7/ GE /
7 选择VR中的VR Presets,出现如图 所示的对话框。
8 选择Anatomy中的Head 或Spine, 选择Clr Dental或Hardware模板,分 别可得到右图所示的牙齿和上、下 颌骨特有的VR图像 。
12 / GE /
5 如小结节未显示,通过 VR 菜单中的Advanced VR Settings调整阈值下限(右 图),直至小结节显影。
6 还可使用右图下部的Active Colors调节小结节颜色,选中小结节的 CT值对应的颜色滑块,点击active color下方的颜色板来改变颜色。
13 / GE /
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及常用CTA扫描方法
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及常用CTA扫描方法1.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的准备:在进行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之前,需要患者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提前空腹,通常需要至少6小时。
其次,患者需要脱去金属物品,如首饰、带子等。
最后,患者需要在进入机器前排尿,以避免对肾脏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2.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的扫描方法:在扫描开始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保持平躺的姿势,并调整好位置。
然后,医生会将患者推入CT机的环形扫描器中。
在扫描过程中,医生会控制扫描器以极快的速度旋转,同时通过X射线束扫描患者的腹部。
整个扫描时间通常只需几秒钟,比传统的CT扫描时间更短。
这是因为GE16排螺旋CT具有更高的旋转速度和更大的器官覆盖范围。
3.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的优势: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相较于传统的CT扫描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GE16排螺旋CT扫描速度更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图像信息。
其次,GE16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腹部器官的细节。
此外,GE16排螺旋CT的剂量较低,减少了对患者的放射线暴露。
4.常用CTA扫描方法:(1)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血管导管技术,通过在引导钢丝的的帮助下插入导管,在血管内定位。
在CTA扫描中,Seldinger技术被用来插入载荷注射器和导管,以便向患者注入造影剂。
(2)选肢身段扫描:选肢身段扫描指的是在螺旋CT扫描中,采集不同部位(身段)的数据。
通过选肢身段扫描,可以得到更精确的血管成像信息。
(3)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是CTA中的关键步骤。
在增强扫描中,将造影剂注射到静脉中,随后通过CT扫描器检测血管内造影剂的浓度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血管成像图像。
综上所述,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是一种常用的腹部增强扫描方法,具有高分辨率、较短扫描时间和较低的剂量等特点。
常用的CTA扫描方法包括Seldinger技术、选肢身段扫描和增强扫描,可以提供准确的血管成像信息。
16排CT常规扫描步骤
16排CT扫描常规步骤1.浏览申请单,单击“new patient”-“patient schedule”进入患者列表,选中患者姓名,核对检查号,点击“select patient”进入检查程序,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如年龄,性别,检查号等。
在“exam description”输入检查部位的英文缩写,规定一律用小写。
增强检查一律在原部位后面加“-e”(如肝脏增强写为al-e),心脏冠脉成像ca,颅脑血管成像“h-cta”,颅脑灌注成像“h-ctp”,选中小人上的检查部位进入检查。
2.单击屏幕下方“confirm”键,然后按住键盘上方“移动至扫描位置”开始移床,机架若需倾斜角度,再按住“规定至倾斜角度”,准备完毕,按住“开始扫描”键,定位像扫描完毕。
3.单击“next series”,在“scan type”中选择扫描模式,通常为“helical”,颅脑一般为“axial”,颅脑扫描过程中如遇病人躁动不配合的情况下可选择“helical”模式(在此模式下扫描速度快,但机架不能倾斜角度),然后单击“thick speed”中选择“detector rows”,一般选“16”排,再将“helical thickness”,改为所需层厚。
特殊病人(如儿童)需要更改扫描剂量,在“MA”中更改。
单击“show localizer”弹出定位线,在定位像上确定扫描范围,重复2步骤开始扫描。
检查结束点击“end exam”键退出。
按住键盘上“规定至倾斜角度”将机架角度恢复正常。
4.若需重建,点击左侧屏幕下方“retro recon”,选中需要重建的患者及序列,将“thick speed”改为“1.25mm”,点击“confirm”确认,然后点“quit”键退出。
在右侧屏幕左上方点击“image works”,在列表中选中需要传输的薄层序列,点击“network”,选中“send series”传送该序列,或“send exams”传送该患者所有检查序列至工作站做图像后处理。
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癌的征象观察与鉴别体会
【 3 ] 戴霞, 梁杏 欢 , 姚 冬芳 , 等. 多媒 体技 术在 糖 尿 病 知识 教 育 中的 应 用研 究[ J ] . 护 理 学杂 志 , 2 0 0 5 , 2 0 ( 1 5 ) : 8 - 9 . 【 4 】 汪晓红 , 罗丽英, 蔡 南哨 , 等. 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教育的效果 中国康复 , 2 0 0 4 , 1 9 ( 2 ) : 1 0 9 — 1 1 0 .
术病 理证 实的胆 囊癌 患者2 3 q 0 进 行G E 1 6  ̄ 螺旋 C T 增 强扫描诊 断。结 果 : 本 组 患者 包括 胆 囊壁增 厚 型7 例、 胆 囊腔 内肿块 型9 例、 胆囊区 肿 块型4 q 0 以及混 合型 3 例 。结论 : 在 充分 掌握征 象特 点 与鉴别 方 法的基 础上 , 采 用G E 1 6  ̄ 螺旋C T 增 强扫描 , 对胆 囊癌 的早期 定性 诊 断 具有 重要 ・ 临 床 应 用价值 , 值得 推 广应 用 。 关键 词 : G E 1 6 排螺 旋C T ; 增 强扫 描 ; 胆 囊癌 ; 诊 断 中图分类 号 : R 7 3 5 . 8 文献标 识 码 : B
GE l 6排螺旋 C 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癌的征象观察与鉴别体会
张 勇刚 郑举 艳 王金 凤 刘 盼
摘
要: 目的 : 总 结G E l 6 排 螺旋C T 增 强扫 描诊 断胆 囊癌 的征 象特 点与 鉴别 体会 。 方法 : 对我 院于2 0 1 1 年3 月~ 2 0 1 3 # - 4 月 收治 且 均经 手
2 0 1 4年 5月
8 3
用胰 岛素治 疗 , 是 否能 坚持 胰 岛素治 疗 , 关 键在 于糖 尿病 教育 。 岛素 的 障 碍 ,获得 较好 的 自我 管理 能 力及 胰 岛素 知 识 与操 作 技
16排-CT机操作规程
Philips 16排螺旋CT机操作规程一、用途:全身各部位CT检查.二、每天早晨开机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观察温湿度,稳压电源工作状态。
三、扫描前准备工作(一)开机:按下主机控制柜上的开/关按钮。
(二)自检:主机进入开机自检过程,约3—5分钟。
(三)预热:1.热容量低于10%时,主显示屏自动出现预热界面,预热曝光按钮亮。
2.按下曝光按钮进入预热过程,约1分钟,此时不要做其他操作。
3. 预热完毕。
4 .检查硬盘可用空间,删除一些较早期的图像。
当可用空间小于50%时,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四、资料录入(一)审读会诊单,了解病人一般资料和检查目的。
(二)病人资料录入:方法一:利用PACS系统,通过预约界面,刷新进入,由系统检索得到病人信息数据。
方法二:手工输入必填项:患者ID ,姓名,性别,年龄等。
五、摆放病人体位根据检查目的,选择仰卧/ 俯卧、头先进/ 脚先进,升高检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扫描孔中。
六、选择扫描序列(一)点击桌面左侧人体模拟图的相应部位,右侧出现可供选择的预设扫描序列,根据会诊单上的检查目的,选取合适的扫描序列后点击进入。
(二)检查序列参数是否与病人体位、检查目的相符合,若不符则进行修改。
七、扫描(一)定位片扫描以上步骤完成后,机器进行曝光前的一系列准备,约15-20秒内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接着曝光开始按钮亮,再次按下,开始扫描获得定位片图像.(二)确定扫描范围在定位片上调节扫描框的各个边界使与检查目的相符合,选取合适的KV、MAS、FOV、层厚、层间隔、滤过函数、HP、窗值等参数。
(三) 点击“确定",进入扫描开始前的准备,约15-20秒。
(四)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曝光开始按钮亮-按下-曝光,获得平扫图像。
(五)增强扫描 :点击相应部位的增强扫描序列,进入后设定扫描范围、延迟时间和增强标记后点击CONFIRM准备扫描。
(六)设定造影剂流速、剂量后开始注射造影剂,经一定延迟时间后启动扫描。
GE 1.5T磁共振操作指南-腹部扫描简介(课堂PPT)
5/ GE / 16.08.2020
画定位线,注意层数不能超 过单次采集最大扫描层数
6/ GE / 16.08.2020
如果层数过多,减少扫描层 数
7/ GE / 16.08.2020
或 减少回波数,可以增加每
次采集的扫描层数。(逐步减 小回波数,使每次采集层数达 到定位层数的要求。)
8/ GE / 16.08.2020
对于屏气扫描序列,如果扫描
层数大于最大采集层数,扫描 时间翻倍,此时“#次扫描前暂 停”键点亮。为防止病人屏不 住气,将值由0改为1。
9/ GE / 16.08.2020
腹部扫描方法
GE Signa Twinspeed 1.5T
1 打开门控管理器
2/ GE / 16.08.2020
门控管理器
打开呼吸门控
3/ GE / 16.08.2020
2 打开呼吸触发窗口 1 编辑呼吸触发的序列
4/ GE / 16.08.20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间隔, 一般当呼吸 频率在15次/ 分以下用1; 15-30次/分用 2;30次/分 以上用3
16排冠脉CTA十步法
套用以下公式能确保注射时间比扫描时间长 10 秒:
双相注射
Phase 1 (Contrast) Phase 2 (Contrast)
XX mL @ 4 mL/s
(同时以造影剂 2 mL/s & 生理盐水 2 mL/s 的速度注射)
XX = (Scan Time – 5 s) ×4
9
8. 取得 SureStart 中 S&V 图像 确定你能在 SureStart 设定的 S&V 层面里清晰辨认出升主动脉。
把 ROI 放置在升主动脉,如上图所示。 设置 SureStart 的触发模式为手动 manual(触发阈值约 150 - 200 HU)。 虽然手动触发 SureStart 很容易,但你必须有较好的解剖学基础。你将会看到 ROI 的密度-时间曲线。 由于升主动脉的搏动,所设定的 ROI 经常要进行调整,所以最好采用手动触发模 式。此外,对于低心输出量的病人,你可以延迟扫描起始时间。 注意:你必须为手动触发窗设定好合适的窗宽、床位。 选项:假如你不能确信解剖位置,可以选择自动触发模式,并且把 ROI 放置 在降主动脉,触发阈值设为 180HU。
9. 最后检查-执行冠脉 CTA 向病人解释当造影剂注入体内后会 产生热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告知病人下一次屏气会是最后一次。 确认病人的心率是稳定的。 最好在注射造影剂之前试注射 15ml 生理盐水观察有无溢出等异常。 GO
1. 开始注射造影剂。 2. 5 秒后开始 SureStart 追踪。 3. 到达阈值后点击 “next scan” 。 Note: Some people gently encourage the patient during scanning.
GE16排螺旋CT操作规程
GE(Lightspeed16)螺旋CT操作规程
1.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空调、除湿机工作是否正常。
2.确认电源正常后方可开机。
依次打开主机电源、激光相机电源。
3.开机结束后进入“日常检测”程序,进行球管预热和原始数据校正。
4.完成校正后方可接诊。
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制订合理的检查程序和扫描序列。
5.进入检查室前,应要求患者除去身上检查部位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
6.检查时严格按照各部位的成像方法,力求正确、高质量完成每例检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7.完成每天的检查后,仔细核对每张申请单及其照片,确保无一疏漏。
8.关机时严格按照关机程序,待电脑提示整理完毕,可以关机时再关闭主机电源和激光照相电源。
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技术探讨
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技术探讨石银龙【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16-slice spiral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technology in the upper abdomen. Methods 200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CT in the upper abdomen. Contrast agent was injected through the hand vein at 1.5mL/kg, with pressure of 300 pounds, flow rate 2.5mL/s. Before injection, we must complete the first scanning. Then, other 2 or 3 scanning were done. Results 188 cases can show abdominal aorta, hepatic artery, splenic artery, hilar vessel branches, portal vein, inferior vena cava very well. The others were not ideal because of portal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1'6 -slice spiral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technology in the upper abdomen can obtain good images to meet clinical needs.%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扫描,造影剂按照1.5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8例能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1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2例失败.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1(026)012【总页数】3页(P136-137,131)【关键词】16排螺旋CT;CT增强扫描;上腹部检查;CT图像【作者】石银龙【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普及应用,它在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逐步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同,对肝脏、胰腺、脾脏疾病的诊断有其重要意义[1-2]。
GE16排螺旋CT腹部增强及常用CTA扫描方法
所有增强患者使用18G或者20G的留置针头,留置针部位首选右侧肘正中静脉。
一、腹部增强扫描(智能追踪法)
扫描之前先设定好高压注射器的注射流程,注射速率大约3.0-4.0ml/s,造影剂总量按照体重计算(大约0.8ml-1.2ml/kg)。
按钮(设定阈值为120Hu,监测延迟时间为8秒,在右屏将监测层面置于膈肌水平)→设定完毕,点击左屏
ROI(最多放置三个,最少一个,ROI放置于主动脉中心
二、CTA扫描
(1)头颈部CTA:操作步骤基本同腹部增强,不同之处:监测层面一般选择在主动脉弓水平,从下往上扫。
(2)主动脉CTA及下肢CTA基本步骤同头颈部CTA,不同之处:①监测层面在降主动脉,阈值为150-180Hu;②扫描方向为自上向下。
(3)肺动脉CTA:
注意:肺动脉CTA的操作步骤同上述CTA,不同之处,①监测延迟时间为4秒;②监测层面为气管分叉水平,ROI放置于肺动脉干,阈值为40-50Hu;③扫描方向为自上向下(也有从下向上扫的方法,主要是下肺动脉显示较好,可以参考文献报道尝试)。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
方法对97例患者先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再将两者进行影像学对比、分析和观察、研究。
本组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病例中,头颈部9例、胸部10例、上腹部54例、下腹部10例、肺动脉6例、下肢深静脉8例。
结果采用增强扫描技术后,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可靠,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信心。
本组病例诊断结果汇总如下:1、头颈部疾病:①垂体瘤2例。
②脑膜瘤1例。
③腮腺混合瘤1例;2、胸部疾病:①肺癌4例。
②炎性假瘤3例。
③肺结核1例。
④肺栓塞1例;3、肝脏疾病:①肝囊肿15例。
②肝血管瘤9例。
③肝癌2例。
④肝转移性肿瘤2例。
⑤肝脓肿1例;4、肾脏疾病:①肾囊肿16例。
②肾癌5例。
③肾结石2例。
④肾错构瘤1例。
⑤肾结核1例;5、胆囊疾病:①胆结石6例。
②胆囊炎2例。
③胆囊癌1例。
④胆管癌1例;6、胰腺疾病:①胰腺癌3例。
②胰腺囊肿1例;7、脾脏疾病:①脾撕裂伤1例。
②脾大1例;8、消化道疾病:①胃癌2例。
②十二指肠壶腹癌1例。
③结肠癌1例; 9、盆腔疾病:①前列腺癌3例。
②前列腺肥大2例。
③膀胱癌1例;10、下肢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
结论在平扫的基础上再进行增强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范围、结构特征等方面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对疾病的性质判断(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影像学资料,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16排螺旋CT的应用使得CT的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病变的定位、定量诊断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若再利用增强扫描技术显示和重建病变图像,则对疾病的性质判断(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影像学资料,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现就我院使用16排螺旋CT近1年来开展的增强扫描技术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供影像学同仁参考:1 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使用16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患者9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增强患者使用18G或者20G的留置针头,留置针部位首选右侧肘正中静脉。
一、腹部增强扫描(智能追踪法)扫描之前先设定好高压注射器的注射流程,注射速率大约3.0-4.0ml/s,造影剂总量按照体重计算(大约0.8ml-1.2ml/kg)。
点击新患者(输入患者信息)→选择增强扫描协议→确认扫描→点击smart prep按钮(设定阈值为120Hu,监测延迟时间为8秒,在右屏将监测层面置于膈肌水平)→设定完毕,点击左屏smart对话框的确认键,然后在右屏设定正式扫描范围→确认扫描→扫描出一层监测层面图像→点击右屏左侧圆形ROI按钮→放置ROI (最多放置三个,最少一个,ROI放置于主动脉中心区域,不能重叠)→点击左屏的监测状态(左屏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告知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在同一层面进行的曝光扫描,点击继续)→等待键盘曝光按钮闪烁的时候,两手同时按下曝光按钮和高压注射器按钮→眼睛观察右屏的实时监测图像及时间密度曲线(分别在屏幕的右上角和左下角)→等待监测图像血管稍亮的时候,或者时间密度曲线上升达阈值时,使用鼠标左键手动点击左屏的扫描状态进行正式扫描→扫描完毕,点击左屏的结束检查。
二、CTA 扫描(1)头颈部CTA:操作步骤基本同腹部增强,
不同之处:监测层面一般选择在主动脉弓水平,从下往上扫。
(2)主动脉CTA及下肢CTA基本步骤同头颈部CTA,不同之处:①监测层面在降主动脉,阈值为150-180Hu;②扫描方向为自上向下。
(3)肺动脉CTA:注意:肺动脉CTA的操作步骤同上述CTA,不同之处,①监测延迟时间为4秒;②监测层面为气管分叉水平,ROI放置于肺动脉干,阈值为40-50Hu;③扫描方向为自上向下(也有从下向上扫的方法,主要是下肺动脉显示较好,可以参考文献报道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