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水的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1 浙教版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对阿基米德定理排液液排液浮==V G F g ρ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
液ρ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排液
V 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完全浸入,物排液=V V ;物体部分浸入,物排液V V <。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候是从水面压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补充说明。
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 .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 .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
a 、
b 、
c 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
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
受的浮力分别为Fa 、Fb 、Fc ,
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质量是ma 、mb 、mc ;则这三个质。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分层训练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 受浮力不变
八年级 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3节 水的浮力
1
01
聚焦教材
02
分层训练
2
聚焦教材
1.浮力 (1)定义:浸在___液__体_____(或__气__体___)中的物体受到的___液__体____(或 _气__体____)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 (3)施力的物体: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__。 (4)浮力产生的原因: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在__物__体__上__、__下__表__面__形__成__压__力__差____。
个力的大小是__2_0___N;如果将木块截去一半,则余下部分所受的浮力将
___减__小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5
分层训练
18.如图甲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高为12 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圆柱形 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与圆筒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D.医用注射器
4
分层训练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浙教版(1)
1.3 水的浮力课题:水的浮力课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仪器一套教学设计备注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情景一:泰坦尼克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二:死海图片-----------死海不死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学生举例回答)(演示)托在手中静止的木块,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通过类比学生猜测)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一个水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力---浮力。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一个小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水的浮力(交流、得出结论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演示)取一铁块投入水中,发现铁块沉入水底。
(进一步追问)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学生猜测)1.有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水或者盐水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水的浮力
练习1:小明将一体积为9立方厘米的物 体,扔于水面上,请计算该物体在水中 所受到的浮力?( ρ物 =0.6克/立方厘米)
“冰山一角”这个成语的本意是说,我们通常所看 到的冰山,只是全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个角,而 深藏在水底下的冰山才是真正的冰山的主体。 “冰山一角”的角具体占到总体积的多少?
ρ海水=1.04克/厘米3, ρ冰=0.9克/厘米3)
3、一质量为5对千克的铝块,用弹簧秤吊住 它,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30牛。求酒精对铝块的浮力
20牛
第三节 水的浮力
鸡蛋重力不变,是因为鸡蛋受到的 浮力变大所导致。
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观察物体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浮力大小的变化
思考:图中的甲、乙两种液体,谁的密度较大?
刻度特点:
液体甲
液体乙
同一支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小是相同的,但排开的液体体积大小不同。 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露出的体积越多。
密度计:根据漂浮物体露出的体积大小测定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不均匀 无0刻度
0.6 0.8 1.0 1.8 2.0
气球和飞艇
问题:什么样的气球和飞艇才能飞上天?
气球或飞艇内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必须小于气球或飞 艇外空气的密度,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它们才 能飞上天。
气球内充的气体有氢气、氦气和热空气。
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F浮<G球 下降。
4、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 时,读数为49.6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 读数为30牛.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少?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讲 浮力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浮力教学主题浮力2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过程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木头在水中可以漂浮,,铁块在水中不能漂浮,为何轮船可以漂浮在水中?一、同步知识梳理知识点1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2) 方向:竖直向上,即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3)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形成的.(4)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漂浮问题“五规律”:(1)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2)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3)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受到的浮力最小。
球的密度最大,球的密度最小。
【答案】 BC , A , C , A例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浮F ',则F 浮>浮F ' 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ρ乙【答案】D例4 、—个边长为a 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 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 关系的图像是 ( )【答案】A例5、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圓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 取10N /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2)圆柱体的密度【答案】(1)由题意可知F 浮=G-F ‘∵P=gh ∴P=1×103kg/m 3×10N/g ××103Pa(3)∵F 浮=液V 排g ∴V 排=F 浮/水×103××10-4m 3圆柱体浸没V 物=V 排 又G=mg=物V 物g ∴=G/V 物×10-4××103kg/m31、把一个体积是250cm 3的物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结果溢出水的体积是200cm 3。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册上1.3《水的浮力》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7.一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体积是600 cm3,把它投
入水中平衡时,金属球( A )
A.漂浮 B.悬浮 C.沉底 D.以上都有可能
8.《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到“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 屡俺不死”。四位同学从物理学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解
AC..ρ ρ甲甲<=ρρ液乙<<ρρ乙丙<<ρρ丙液 DB..ρρ甲甲=<ρρ乙乙=ρ=ρ丙液=ρ<液ρ丙
2.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
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
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F_b_<__F_a_<__F_c_;
物体的质量是ma.mb.mc;
球体,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1)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C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2F)甲它<们F自乙=重F丙大小关系D是.F(甲=BF乙)<F丙
A.G甲=G乙=G丙
B.G甲<G乙<G丙
C(.3G)甲它<们G的乙=密G丙度跟液体D密.G度甲=大G乙小<的G丙关系是( B )
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D )
A.一定2.5N B.一定0.5N C.可能0.4N D.可能0.5N
103..8向×图10中3千装克满/米液3体)的且柱底形面溢积水为杯25中厘,米放2入(ρ一液个=
木块后,从溢水口溢出了125厘米3的液体。则: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0_.9_8___牛。
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C )
A.浮力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不变,但始终大于重力,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 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水的浮力(课件 13张PPT).ppt
板书设计
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称重法 F浮= G物 — F拉
定义: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受 到液体对它向 上托的力
水的浮力
产生:物体受到液 体对物体向上的和 向下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 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 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谢谢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大小
物体浸入的液体的密度
设计实验方案:
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 :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 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
课堂小结
一、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收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
二、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三、浮力的大小
F浮= G物 — F拉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如何确定在水中下沉的玩具蛋 是否有浮力存在?
想一想,并给出方案
浮力的大小
称重法: F浮= G物 — F拉
浮力的大小
A
B
C
D
E
F
G
浮力的定义
受力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
施力物体
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质量
第3节 水的浮力
感受浮力的存在 请你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现象与浮力有关?
将玩具蛋压入水中, 感受浮力的存在
浮力的方向
F浮 G
F浮 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G
浮力的产生
F向下
F向上
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 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浮力概念,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步骤。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浮力现象,测量浮力大小。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5. 总结规律:教师讲解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计算公式。
6. 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浮力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习题及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计算公式的掌握。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实验指导书和数据记录表。
八、安全注意: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实验台边缘,以防物品掉落。
2. 使用浮力计时,要正确操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坏。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5新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5新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新版浙教版。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及应用。
重点章节为13.3和13.4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器,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知识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物体浮沉条件:物体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沉入水底,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时。
3.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浮力计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浮力2. 内容:(1)浮力定义(2)阿基米德原理(3)物体浮沉条件(4)浮力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已知物体重量和排开水的体积。
(2)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浮沉条件。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浮力 = 排开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2)实验题答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验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
课内讲练
物体浮沉的条件
【典例 1】 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 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出水面(如图 1.3-3 所示)。 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点拨】 (1)本题考查从受力角度分析物体浮沉的条件。
课前预练
1. 物体浮沉的条件。 (1)当 F 浮>G 物时,物体将上浮; (2)当 F 浮=G 物时,物体将漂浮或悬浮; (3)当 F 浮<G 物时,物体将下沉。
2. 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 物体最终则会沉到底部,可见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 状态,而当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时,它们均受到两个 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力,即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将沉底。
【答案】 C
课前预练
1. 密度计:测量时,让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根据液面 对应密度计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液体的密度。
2.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可以排开比自身体积大得 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所以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3. 潜艇:潜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的。
【典例 2】 一物体的质量为 2 千克,体积为 3×10-3 米 3。将其浸 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 (填“上浮”、“漂浮”或“悬浮”), 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牛。(g 取 10 牛/千克)
浙教版科学八上水的浮力
浙教版科学八上水的浮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无处不在的。
当我们把物体放入水中时,常常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物体会浮起来,而有些则会沉下去。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水的浮力。
浮力,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会对这个物体产生压力。
物体下方受到的水的压力要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力,这就导致了一个向上的合力,这个合力就是浮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浮力,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一个重物(比如铁块)和一个弹簧测力计。
首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的重力,记下读数。
然后,将铁块缓慢地浸没在水中,再次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你会发现,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这是因为水对铁块产生了向上的浮力,使得弹簧测力计所测量到的拉力变小了。
那么,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比如,同样大小的铁块和木块,铁块的密度较大,体积较小,放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的体积也较小,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小,所以会沉下去;而木块的密度较小,体积较大,放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大,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
液体的密度也会影响浮力的大小。
在相同的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在死海中能够轻易地浮起来,因为死海的海水盐度极高,密度远远大于普通的海水,从而产生了更大的浮力。
浮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实际的应用。
轮船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工作的。
轮船的船体是空心的,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从而获得足够的浮力来承载货物和乘客。
潜水艇则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当潜水艇需要上浮时,会将水舱中的水排出,减轻自身重量,浮力大于重力,就会上浮;当需要下沉时,向水舱中注水,增加自身重量,重力大于浮力,就会下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
3.它们在水中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呢?
【讨论】
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在液体中的物 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活动 课本20页
1. 将物体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 F=G物= 。
水
2. 托住悬挂的物 体,记下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演示三) F=G物-F1 = 。
唐太宗语:君,舟也;
dll”,回车即可解决错误提示! dll”等类似错误信息,请把d3dx9_42.
结论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 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气体会产生浮力吗?
讨论 有什么事实(实例)可以 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 气球、热气球飞向天空
热气球升空.rm
飞艇.rm
活动 课本20页
打足了气的球,气孔上 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 端通过导管、橡皮塞和气球 囊连接。导管阀门开始处于 关闭状态,现将阀门打开。 浮力.wmv
一、如果您的系统提示“没有找到找不到d3dx9_42.
dll http://www.
大夫说,左右我走走也好。
பைடு நூலகம்
再将物体浸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 这两个力有什么关系? dll”,回车即可解决错误提示!
托住悬挂的物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是一对平衡力:F托=G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空矿泉水瓶除受 到 竖直向下的重力 作用外,还受到水对 它 竖直向上托 的力,这种力叫做 浮力 。
唐太宗语:君,舟也;人, 水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为什么淹不 死他们?是神在 保护他们吗
死海——不会被淹死的海
资料 死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读数为 0 牛。
• 如图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 且a、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A.a受到的浮力大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 )
B
C.只有a塞受到的浮力为零
D.a,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有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蜡,木块放在盐水中,石蜡放在
F浮
F浮
乙
G
F浮 丙
甲
G
G
算一算 想一想
把体积为8分米3、质量是6千 克的物体轻轻地投放在水中,试 求出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大 小?
F浮 F浮
G G
盛水容器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木块, 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并取走, 那剩余的部分会怎样呢? (A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不动
这 三 层 液 体 密 度 大 小 关 系
C.一样大
3.挂在弹簧称下的铝块与铜块,浸没水中 示数减小值相同,则说法正确 ( )
A.所受浮力一样大 B.排开体积一样大
C.物体重力一样大 D.液体重力一样大
三体积相同的方体a、b、c浮在水面上, 若它们所 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浮力由小到大的顺 序是___<___<__;
物体质量是ma、mb、mc;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第三节 水的浮力
【 实 验 】
• 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明显感觉 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 到 。 • 将瓶释放后,瓶将 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 向上的浮力 • 结论:水中的物体受到 。
想一想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 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 物体也受到向上 的浮力
在空中称
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2牛,则它的体积有多大?
(g=10牛/千克)
1.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
则A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 ( )
A.两次的浮力一样大
B.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C.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2.体积相同的铝块与铜块,放入深度不同 ,则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 ( A.铝块大 B.铜块大 )
求此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和金属块的重力及密度。
(取g=10牛/千克)
煮熟的汤圆为什么 会浮在水面上?
刚下锅的汤圆为 什么会沉底?
鱼是怎样来实现上浮或下沉呢?
1.同一金属球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 则:这球在三种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F
浮
F浮
G
甲
乙
F浮
丙
G 2.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球放入水中如图,
G
则:这甲乙丙三球的重力大小关系?
?
3.同一金属球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 则: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F
浮
F浮
G
甲
乙
F浮
丙
G 4.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球放入水中如图,
G
则:这甲乙丙三球的密度大小关系?
F浮
F浮
乙
G
F浮 丙
甲
G
G
1.如图所示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 不同液体中,那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 前后三次,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关系?
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有关, 浸入水中部分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 (1)溢水杯盛满水; • (2)测出物块的重G物; • (3)浸没水中,读出F拉, 计算F浮=G物-F拉 • (4)溢出水注入量桶内, 测出它的体积V排, 算出排出的水的重力 G排=ρ液 g V排
物 在水中 浮力F 排开 排开水的 重G 示数 浮= G物 体积 重力G排= 物 F拉/N - F拉/N V排/m3 ρ液 g V排 /N /N
A
B
C
1.潜水艇正匀速上升但 未出海面过程中 ( C )
A.浮力变大,重力<浮力
B.浮力不变,重力<浮力 C.浮力不变,重力=浮力
D.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 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浮 力 大 小 计 算 方 法
1.弹簧秤两次示数差 : F == G — F
浮
拉
2.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 m排g =ρ液gV排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
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
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 B.F2
C
C.F3
D.F4
2. 弹簧秤的下端挂着一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袋本身
体积和重力不计),秤的读数为20牛,若将它完全
在水中称
问题: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吗?
小结:
浮力概念:浸在 液体或气体 中的物 体受到 液体或气体 向上托的力, 叫做浮力。
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物体受到液体上下 表面的压力差就是 浮力。
[提问] 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 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我们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变轻的感觉,好 像有一种力将人托起,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浴缸中的水面 比原来升高了。这说明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并且受到的 浮力可能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 = m g =ρ液gV排
排
既适用于液体浮力的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
(1)ρ 液是 液体密度 ,不是物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V排液是 , 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总体积。 ①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V排液=V物 ②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液<V物 ρ 液 和 V排液 有关, (3)浮力只跟 即只跟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有关. (4) ρ液的单位只能是 千克/米3 3 。 的单位只能是 米 液 , V排
3.漂浮和悬浮时二力平衡:
F浮=G物 = m物g =ρ物V物g
:
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ρ
铜>ρ 铁>ρ 铝)分
别浸没在水中,三只球受到的浮力 ( A.铝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B.铁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铜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三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A
)
一体积为0.1分米3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若将
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秤示数为6.8牛,
水中,稳定后它们都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大小
( )
C
A.木块受到盐水的浮力大 B.石蜡受到水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木块、石蜡、液体密度不同 无法确定
1.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 50cm3,它在水面部分的体积是25cm3,它受到的 为5牛的物体用弹簧秤挂着,把它全部浸入水
• [例1] 将质量是2.34千克的钢块浸没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是多大?(钢块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
[解析] 由于钢块浸没在水中,故V排水=V钢。因此可以先根据钢块质
量,计算出钢块的体积,即算出钢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然后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V排水=V钢= ×3.0×10—4米3=2.94牛 [答] 钢块受到的浮力为2.94牛。 =3×10—4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