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1、《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作者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篇:《老人与海》(主人公是桑地亚哥:硬汉形象)。
2、《墙上的斑点》,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短篇小说。
他主要作品有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
3、《炮兽》,节选自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
作者雨果(法国)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其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
4、《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作者蒲宁(俄国),获1933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5、《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
作者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课文即节选于此)。
6、《炼金术士》,长篇小说节选。
作者保罗·戈埃罗(巴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7、《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8、《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泰戈尔(印度),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两姐妹》,著名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9、《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我瞧着他满 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 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式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
下 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 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 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着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 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的爆发,而老人始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叙述之二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 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 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契诃夫的 《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 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利于交代背景,也 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 活动了。
叙述人称
? 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 特点: 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
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外部, 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 不足: 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 ……[ 见下页]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 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
? 描写手法: 按内容:语言 动作 肖像神态 心理 细节 环境(景物) 按技巧:工笔 白描 侧面 正面
?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 ? 情节模式: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阅读小说三大要素最要紧: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归纳主题思想;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深化的作用)。
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会鉴赏评价。
总之,就是要扣住文章主旨,从三大要素入手,内容与形式共同关注。
情节是基础,主旨是关键,解题是目的。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课件(共26张PPT)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 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 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 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 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2.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想象的艺术, 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 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为深 刻的真实,它并不与现实的客观事物一一对应。
3. 小说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 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 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 重要的真实。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真正的小说是一种 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现实大地, 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荒诞手法:西方文学中表现主义 文学流派,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 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在艺术表现上 则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用 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思想感情,或则 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以表现某种抽象的 观念。
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 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 的张力。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 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 的做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
第五单元:情节
1.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 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快捷方式一口气跑 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 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 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 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单元及各课要点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教师用)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整理
小说赏析知识提要概述:●四大文学类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小说: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传统运行方式)“摇摆”(现代运行方式)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何赏析小说题目:线索;悬念;寓意;主题。
一、叙述:二、场景:●什么叫场景?场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小说场景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①给全篇“定调”(一般置于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热爱、赞扬、批判、向往、反对、喜爱、憎恨……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欢快、悲伤、压抑、轻松、紧张、和谐、纷乱……③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一般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④导引人物出场;(铺垫,一般置于人物出场前)⑤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衬托、一般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⑥具有象征意义,深化小说主题。
(照应,置于小说结尾)三、主题:●小说主题的实现:①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②形象大于思想:“情”大于“理”;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③模糊处理:朦胧美(隐喻、象征)④主题的表现:多元化(复杂性、矛盾性)★怎样分析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②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③从题材中寻找: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时,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
如战争题材的小说往往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
④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一
小说三大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 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比如 倒叙的作用),归纳主题思想; 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 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 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 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 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
安东诺夫卡苹果
一、字音(红色字) 槭树 叽叽嘎嘎 惬意 馥郁 腌肥肉 斜睨 麦糠 篝 火 黑魆魆 黑黪黪 蓦 风驰电掣 寒噤 萦绕 伛偻 忧心忡忡 比曲格牝马 雪橇 弥撒 深邃 鹞雏 柞树 倾圮 杪 分蘖 黑黝黝 打褶 狺狺 颀长 犄角 颐 指气使 倏忽 詈骂 龇牙咧嘴 媲美 卷帙浩繁 鞑靼 骟马 二、字形(红色字) 寒噤与噤若寒蝉、襟怀 克勤克俭 和蔼与暮霭 打褶 与熠熠生辉 犄角与掎角之势 三、字义 络绎不绝与接连不断 自命不凡 逢场作戏 风驰电掣 伛偻与佝偻 寥廓与辽阔 料峭 颐指气使 美轮美奂 龇牙咧嘴 卷帙浩繁 破釜沉舟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 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 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 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是 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作用:(1)给全篇定调;(2) 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 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 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 主题的作用。
一、字音(红色字) 蹒跚 脚踝 桥头堡 瓦家堡 撇 踯躅 踟蹰 踌躇 二、字形(红色字) 神秘 轮辐与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 三、字义 踯躅与踟蹰、踌躇 四、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小说的叙述方式(1)
二、叙述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 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但它只能 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人称 则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 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者; 它 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 却不如第一人称的叙述那么亲切和没有距离感。
二、叙述人称
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 的依据。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所达到的叙 事效果各不相同。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 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 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 非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 讲述故事的,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叙述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叙述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叙述描写方法和叙述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叙述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2.叙述的人称不同带来的作用和效果有何不 同
一、叙述角度
我们来看看《我的叔叔于勒》的开头: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 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 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一、叙述角度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 “有限视角”。
先说“全知视角”: 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 来讲述故事。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 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 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 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 情感判断。如莫泊桑的《项链》。
三、叙述腔调
叙述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 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伍尔芙小说中 的睿智与扦情。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深刻与蕴 藉。海明威小说中的内敛与沉潜..叙述者无论 是站在前台还是幕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作 者的影子和烙印。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备考指南(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备考指南(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备考指南【原创者】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沈丁飞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课文(小说)文体国家、作家与荣誉作家其他主要作品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美】海明威,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短篇:《白象似的群山》中篇:《老人与海》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英】弗吉尼亚伍尔夫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炮兽浪漫主义长篇节选【法】雨果,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长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俄】蒲宁,获1933诺贝尔文学奖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苏联】高尔基,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课文即节选于此)炼金术士长篇节选【巴西】保罗戈埃罗长篇:《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娜塔莎长篇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印度】泰戈尔,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长篇:《沉船》《戈拉》《两姐妹》著名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日本】志贺直哉长篇:《暗夜行路》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亚当,你到过那里?》《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中篇:《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短篇:《火车正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意大利】卡尔维诺长篇代表作:《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半张纸短篇小说【瑞典】斯特林堡长篇:《红房间》《女仆的儿子》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莫斯卡特一家》《卢布林的魔术师》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沙之书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阿根廷】博尔赫斯,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骑桶者荒诞派短篇小说【奥地利小】弗兰茨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长篇:《城堡》《审判》短篇:《变形记》二、单元专题涉及的作家作品作家国家世纪单元专题涉及的代表性小说其他重要代表作莫泊桑法 19 短篇:《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长篇:《一生》《俊友》短篇:《羊脂球》契诃夫俄 19 短篇:《万卡》《装在套子里的人》短篇:《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中篇:《第六病室》塞林格美 20 长篇:《麦田里的守望者》川端康成日本 20 《雨伞》长篇:《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罗曼罗兰法 19 《约翰克里斯朵夫》“巨人三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法 19 《欧也妮葛朗台》作品总称《人间喜剧》夏洛蒂勃朗特英 19 《简爱》屠格涅夫俄 19 《白净草原》《猎人手记》长篇:《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简奥斯汀英 18-19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俄 19 《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马克吐温美 19 《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讽刺小说:《镀金时代》短篇:《竞选州长》《百万英镑》柯南道尔英 19-20 《福尔摩斯探案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司汤达法 19 《红与黑》福楼拜法 19 《包法利夫人》大仲马法 19 《基督山伯爵》长篇:《三个火***》果戈理俄 19 《外套》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塞万提斯西班牙 16-17 《堂吉诃德》玛格丽特米切尔美 20 《飘》又名《乱世佳人》欧亨利美19 《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青藤叶》世界三大短篇巨匠之一(另两大: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格拉斯德 20 《铁皮鼓》乔伊斯爱尔兰 20 《尤利西斯》普罗斯特法 20 《追忆逝水年华》芥川龙之介日本 20 《橘子》《竹林中》《罗生门》茨威格奥地利 2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歌德德 18-19 《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亨利菲尔丁英国 18 《汤姆琼斯》狄更斯英国 19 《大卫科波菲尔》长篇:《艰难时世》《双城记》《雾都孤儿》。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 (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中学课件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 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a name=baidusnap0></a>不</B>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B>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 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 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 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高二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
《梦的戏剧》(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锋)《红房间》《朱丽小姐》
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山羊兹拉特
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精炼概述。
娜塔莎——《战争与和平》
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形象。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丹柯——《伊则吉尔老婆子》
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二)
课文(出处)
中心思想
作者(流派、国籍)
代表作品
作品特色及课文重点
牲畜林——《卡尔维诺文集》
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浓缩要点,值得印发)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高中教学时间紧,无法穷尽这些教材和知识,但应该把重点教材的要点知识给学生讲解或者复印给学生。
小说几乎是全国卷必考文本。
今天推送《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知识要点梳理,由某名校高三备课组整理,也适用于中国小说欣赏。
刚好一张8K双面纸,试卷大小。
值得印发给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很有必要。
比如2018年全国卷三考查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有道问答题是: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6分) 显然就和《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的“虚构”一章不无关联。
附录: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其中标为红色的教材,是各地选修较多,或者和高考关联相对紧密的。
一.诗歌与散文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4.《中国小说欣赏》5.《外国小说欣赏》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7.《影视名作欣赏》三.新闻与传记8.《新闻阅读与实践》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四.语言文字应用10.《语言文字应用》11.《演讲与辩论》12.《文章写作与修改》五.文化论著研读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16.《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叙述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附:2011浙江高考《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全解)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与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与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叙述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
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
如鲁迅的《祝福》。
2. 叙述人称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3. 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
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如《墙上的斑点》。
4. 冰山理论海明威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他认为,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
因此,“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5. 以小见大小:一幅画面、一段对话、一个老人——小格局,小人物大:宏大的战争主题《桥边的老人》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1. 场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场景即“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有大场景和小场景之分,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分。
2. 把握场景的功能: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
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
②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③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
④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⑤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
⑥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在大多情况下,小说中的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3. 风景的意义:①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起着相应的衬托作用。
②风景也可作为幕间音乐,起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的作用。
③风景还有营造氛围、孕育美感和给人以精神启示等作用。
第三单元:主题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是小说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
这样的小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思想小...说.。
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
这样的小说,我们称之为故事.性.小..说.。
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
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说的正是小.说.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的探究性。
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能离谱地误读。
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姆雷特。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1.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大多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是“ 贴.着.人.物.写.”,通过紧贴人物的心理写,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紧贴人物的言行写,使小说有更强的动作感。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方法以描写其它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直.接.描.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语言也是一种行为。
言行是内心世界的流露。
2.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住住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
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了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创作基础。
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
如《飘》中的斯佳丽。
扁平人物:也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
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
“扁平人物”的单调虽然乏味,但在讽刺性小说中,却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
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 的做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
第五单元:情节1.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快捷方式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 小说情节安排常见的技巧:①注重节奏。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情节安排。
②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
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可形成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效果。
③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④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⑤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⑥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第六单元:结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者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而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一是“延迟”式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如《牲畜林》。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如《半张纸》。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如《墙上的斑点》。
第七单元:情感文学是情感的产物。
无论何种文学样式,它在字里行间总是浸润著作者或浓或淡的情感,表达作者对世界的各式各样的情怀。
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的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尤其独特的地方,它对情感的节制胜于放纵,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随着情节的发展自然展露,从而收到更深层次地打动人的效果。
小说的情感讲究酝酿,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
体会小说的情感,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情节展开或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故事、人物和作者“相遇”,真正融入文本之中。
然后,用心揣摩作者对情感的处理艺术,关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细节,品味表达情感的语言。
悲悯情怀——最高尚的情感。
第八单元:虚构1. “虚构”的意义: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2.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它并不与现实的客观事物一一对应。
3. 小说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
真正的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