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答案

合集下载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偶然误差——在相同得观测条件系作一系列得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与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

即从单个误差瞧,该误差得大小与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得总体而言,具有一定得统计规律。

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函数模型线性化——在各种平差模型中,所列出得条件方程或观测方程,有得就是线性形式,有得就是非线性形式。

在进行平差计算时,必须首先把非线性形式得函数方程按台劳公式展开,取至一次项,转换成线性方程。

这一转换过程,称之为函数模型得线性化。

3、点位误差椭圆——以点位差得极大值方向为横轴X 轴方向,以位差得极值F E 、分别为椭圆得长、短半轴,这样形成得一条椭圆曲线,即为点位误差椭圆。

4、协方差传播律——用来阐述观测值得函数得中误差与观测值得中误差之间得运算规律得数学公式。

如0K KL Z +=,若观测向量得协方差阵为LL D ,则按协方差传播律,应有T LL ZZ K KD D =。

5、权——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得数字特征,220ii P σσ=。

二、判断正误(只判断)(每题1分,共10分)参考答案:X √X √X X X √√X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参考答案:CCDCC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 6个2、 13个3、1/n4、 0、45、 0)()()()(432200=''+∆+∆+-''+-''-W y SX X x SY Y C ACA C C ACA C ρρ,其中AB AC AC X X Y Y W αββ-++--=''4300arctan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 几何模型得必要元素与什么有关?必要元素数就就是必要观测数吗?为什么?答:⑴几何模型得必要元素与决定该模型得内在几何规律有关;(1分) ⑵必要元素数就就是必要观测数;(1分)⑶几何模型得内在规律决定了要确定该模型,所必须具备得几何要素,称为必要元素,必要元素得个数,称为必要元素数。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答案武 汉 大 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 844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可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本题共40分,共8个空格,每个空格5分)1.在图1所示水准路线中,A 、B 为已知点,为求C 点高程,观测了高差1h 、2h ,其观测中误差分别为1σ、2σ。

已知1212σσ=,取单位权中误差02σσ=。

要求平差后P 点高程中误差2C mm σ≤, 则应要求1σ≤ ① 、2σ≤ ② 。

2.已知观测值向量1,13,12,1X Z Y ⎡⎤⎢⎥=⎢⎥⎣⎦的协方差阵310121013ZZD -⎡⎤⎢⎥=-⎢⎥⎢⎥⎣⎦,12,12Y Y Y ⎡⎤=⎢⎥⎣⎦,若设权11Y P =,则权阵XX P = ③ ,YY P = ④ ,协因数阵12Y Y Q = ⑤ ,1Y X Q = ⑥ 。

3.已知平差后某待定点P 的坐标的协因数和互协因数为PX Q ˆ、PY Q ˆ和PP Y X Q ˆˆ,则当PPY X Q Q ˆˆ=,0ˆˆ<PP Y X Q 时,P 点位差的极大方向值=E ϕ ⑦ ,极小方向值=F ϕ ⑧ 。

二、问答题(本题共45分,共3小题,每小题15分)1.在图2所示三角形中,A 、B 为已知点,C 为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1234,,,L L L L测量平差 共3页 第1页共4个方位角,1S 和2S 为边长观测值,若按条件平差法平差:(1)应列多少个条件方程;(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不必线性化)。

2.在上题中,若设BAC ∠、ABC ∠和ACB ∠为 参数1X 、2X 、3X ,(1)应采用何种函数模型平差;(2)列出平差所需的全部方程(不必线性化)。

3. 对某控制网进行了两期观测。

由第一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111111ˆT T B PB X B PL =,由第二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222222ˆT T B P B X B P L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_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_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_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参数平差中,当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时,若某一误差方程式中不含有未知参数,但自由项不为0,则此误差方程式对组成法方程不起作用。

( )参考答案:正确2.某测角网的网形为中点多边形,其中共有5个三角形,实测水平角15个进行间接平差,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误差方程的个数为15个_待求量的个数为5个3.间接平差中测方向三角网函数模型中,网中所有测站均存在一个定向角平差值参数,其系数为( )。

参考答案:-14.某平差问题有12个同精度观测值,必要观测数为t=6,现选取2个独立的参数参与平差,应列出( )个条件方程。

参考答案:85.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法方程的个数为C个。

参考答案:错误6.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观测值的真误差。

参考答案:错误7.通过平差可以消除误差,从而消除观测值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错误8.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中,任何一个量的平差值都可以表达成( )的函数。

参考答案:观测量平差值和参数平差值9.单位权方差估值与具体采用的平差方法相关。

参考答案:错误10.测量成果精度主要包括观测值的实际精度、观测值经平差得到的观测值函数的精度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正确11.条件方程类型包括图形条件、极条件、边条件、方位角条件、基线条件等。

参考答案:正确12.极条件方程是以某点为极,列出各图形边长比的和为1。

参考答案:错误13.水准网的条件方程式为符合水准路线。

参考答案:错误14.为了确定一个几何模型,并不需要知道该模型中所有元素的大小,而只需要知道其中部分元素的大小就行了。

参考答案:正确15.必要元素的个数t与几何模型和实际观测量有关。

参考答案:错误16.平差的最终目的都是对参数和观测量作出某种估计,并评定其精度。

参考答案:正确17.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中的未知量是t个独立参数,多余观测数会随平差方法不同而异。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样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样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样题----42676c30-6ebc-11ec-aee4-7cb59b590d7d一、填空题(15分)1.误差的来源主要分为:。

2.均方误差是衡量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均方误差越大,精度越高。

极限误差差是指。

3.在平坦地区相同观测条件下,测量两段观测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度如下:h1=10.125米,s1=3.8公里,h2=-8.375米,s2=4.5公里,那么h1的精度比h2的精度,H2的重量高于H1。

4、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5.在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数量等于。

6、平面控制网按间接平差法平差时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为未知参数,高程控制网按间接平差法平差时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为未知参数。

7、点位方差与坐标系,总是等于。

二、水准测量中若要求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0mm,水准路线全长高差中误差不超过20mm,则该水准路线长度不应超过多少公里?(5分)三、已知观测向量l??l1l2?t?3?1?的协方差阵为dl???,若有观测值函数?? 12? Y1=2l1,y2=L1+L2,然后呢?Y1y2等于?(5分)IV.观察向量l?(L13?1L2)的权重矩阵为PL?(),如果有一个函数x?l1?l2,?14t则函数x与观测向量l的互协因数阵qxl等于什么?(5分)五、在一定长度内进行同样精度的独立观测。

已知一次观测的均方误差为2mm,四次观测平均值的权重为2。

试着找出:(1)单位重量均方误差?0(2)初始观察值的权重;(3)如果平均值的权重等于8,应观察多少次?(9分)六、用某全站仪测角,由观测大量得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2秒,今用试制的同一这种新仪器测量角度10次,一次的均方误差为1.8秒。

询问新仪器的精度是否高于原仪器?(α=0.05)(8分)(|n0.05|=1.645,|n0.025|=1.960,|t0.05(24)|=1.699,|t0.025(24)|=2.045χ2(9)0.05=16.919,χ2(9)0.95=3.325,χ2(9)0.025=19.023,χ2(9)0.975=2.700f(15,21)0.025=2.53)七、有限制的间接调整与一般调整的关系(8分)八、已知间接平差的模型为v?bx?l,采用最小二乘法平差,已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qll,参数x与v是否相关,试证明之(8分)九、该图显示了一个控制网络,1和2是已知点,4-5的边长是已知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平差练习题及题解第一章1.1.04 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量得的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系统误差。

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尺不水平;系统误差,符号为“-”。

(3)估读小数不准确;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尺垂曲;系统误差,符号为“-”。

(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系统误差,符号为“-”。

第二章2.6.17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3,-3,2,4,-2,-1,0,-4,3,-2第二组:0,-1,-7,2,1,-1,8,0,-3,1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2^^^^^和中^?1、?2,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解:?1=2.4,?2=2.4,?1=2.7,?2=3.6。

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相同,而中误差不同。

由于中误差对大的误差反应灵敏,故通常采用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本题中?1<?2,因此,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高。

^^第三章3.2.14 已知观测值向量L1、L2和L3及其协方差阵为n1n2n3D11 D12 D13 D21 D22 D23 D31D32 D ,现组成函数:X=AL1+A0,Y=BL2+B0,Z=CL3+C0,式中A、B、C为系数阵,A0、B0、C0为常数阵。

令W=[X Y Z],试求协方差阵DWW 解答:XX DXY DXZ 11A AD12B AD13CDWW = DYX DYY DYZ = BD21A BD22B BD23CZX DZY D 31A CD32B CD33C3.2.19 由已知点A(无误差)引出支点P,如图3-3所示。

其中误差为?0,?0为起算方位角,观测角β和边长S的中误差分别为??和?S,试求P点坐标X、Y的协方差阵。

TTTTTTTTTT图3-1解答:令P点坐标X、Y的协方差阵为2 ?xyx2xy ?2???XAP2222?02 式中:?x=()?S+?YAP-2+?YAP2 ?S?22???YAP2222?02)?S+?XAP-2+?XAP2 ?y=(?S?2???XAP?YAP?022)?S-?XAP?YAP2-?XAPYAP2 ?xy=(2?S?2?xy=?yx3.5.62 设有函数F=f1x+f2y,其中x??1L1??2L2????nLn,y??1L1??2L2????nLn,?i,?i(i?1,2,?n)为无误差的常数,而L1,L2?Ln的权分别为P1,P2?Pn,试求函数F的权倒数1。

(完整word版)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b) D/d c) d 2/D 2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测量平差就是在基础上,依据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2. 测量误差的定义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和。

3. 衡量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

9km,5mm4. 在A、B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路线长度为,每千米单程观测高差的中误差等于,则A、B两点间单程观测高差的中误差等于,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等于,往返高差不符值的限差为。

5. 设为独立等精度偶然误差,为每个误差的均方差,则误差和的限差为,(i,1,2,?,n),,,,i。

(取2倍中误差为限差) [,],6. 若有一组观测值的函数、,设,则二L,?,Lx,aL,?,aLx,bL,?,bLQ,I1n111nn211nnL者的相关系数= ,若再设,则行列式= 。

Q,b,2a(i,1,?,n)xxXii12x3,1,,,,17. 设,,,,,则,X,,,,2Σ,z,x,x,,z,x0Xz21212,,,,1x,122,,,,,, ,。

,,zzz122T8. = 。

tr[E(ΔPΔ)]1,nn,nn,111SS9. 设观测值为,观测值的函数为,欲使的权倒数为,则的权倒数, 。

f,lgSfppfS,,ˆˆv,sinx,2cosx,L10. 设非线性误差方程,参数近似值,观测值,x,60, x,45L,2512510205线性化之后的误差方程为。

11. 平差的数学模型可分为模型和模型,前者描述观测值之间、观测值与参数之间以及参数之间数学期望的关系,后者描述的则是观测值的精度特性。

ˆ,V,AδX,l,n,tn,1n,1t,1T12. 由二次型的数学期望= 可以证明,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模型中,E(XAX),ˆBδXW0,,X,t,1r,1r,t,T= 。

E(VPV),,15cm9cm4513. 已知某点的点位中误差等于,点位误差椭圆的短半轴为,短轴的方向角为,则误差椭圆的长半轴等于,长轴的方向角等于。

最新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最新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b) D/dc) d 2/D 2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a) 25 b) 20 c) 45 d) 5 3.某平面控制网中一点P ,其协因数阵为:⎥⎦⎤⎢⎣⎡--=⎥⎦⎤⎢⎣⎡=5.025.025.05.0yy yx xy xxXX Q Q Q Q Q单位权方差20σ=±2.0。

[精品]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

[精品]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

黑龙江工程学院期末考试卷2003-2004学年 第 一 学期 考试科目:测 量 平 差(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用钢尺量得两段距离的长度:L m cm L m cm 12100051005=±=±,,选出正确答案:A)由于σσ12=,故两个边长的观测精度相同。

B)由于L L 12>,故L 2的精度比L 1的精度高。

C)由于σσ1122//L L <,故L 1的精度比L 2的精度高。

D)由于它们的中误差相同,所以它们的精度相同。

答:_____2、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 (C)1/2 (D)4 答:_____3、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为P L =--()3114,若有函数X L L =+12,则函数X 与观测向量L 的互协因数阵Q XL 等于什么? (A)()34 (B)()511411 (C)()311411 (D)()3411答:____ 4、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A BCDA)应列出4个条件方程, B)应列出5个线性方程C)有5个多余观测 , D)应列出5个角闭合条件 答:_____ 5、已知误差方程为:⎧⎨⎪⎩⎪=-=+=-+-===v x v x v x x p p p 1122312123567121,法方程为:A)2113250012--⎡⎣⎢⎤⎦⎥⎡⎣⎢⎤⎦⎥+--⎡⎣⎢⎤⎦⎥=⎡⎣⎢⎤⎦⎥x x , B)2113250012--⎡⎣⎢⎤⎦⎥⎡⎣⎢⎤⎦⎥+⎡⎣⎢⎤⎦⎥=⎡⎣⎢⎤⎦⎥x x C)2003250012⎡⎣⎢⎤⎦⎥⎡⎣⎢⎤⎦⎥+--⎡⎣⎢⎤⎦⎥=⎡⎣⎢⎤⎦⎥x x , D)2003250012⎡⎣⎢⎤⎦⎥⎡⎣⎢⎤⎦⎥+⎡⎣⎢⎤⎦⎥=⎡⎣⎢⎤⎦⎥x x 答:____ 6、已知条件方程为:v v v v v v v S S 1231227006080716012++-=-++-+=⎧⎨⎩.....权:p p p p S 123121====,(秒22/cm ),p S 205=.(秒22/cm ),解算其法方程得:K T=-0805..,据此可求出v 2为:A)0.8秒 B)-0.5厘米 C)0.5秒 D)0.9秒 答:_____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n 个独立观测值的方差阵是个________阵,而n 个相关观测值的方差阵是个_____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考试试卷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考试试卷

误差理论测量与测量平差基础考试试卷学年 下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100分钟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课程56 学时3.5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测绘工程1401、1402、遥感1401 、测绘实验班1401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 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何谓极限误差?设某一观测值中误差8σ''=,则观测值真误差的取值范围为多少?2、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包含哪些?是如何定义的?3、 何谓方差-协方差传播律?和误差传播律区别在哪里?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间接分组平差时,要求第一组误差方程个数( )、条件分组平差对分组的条件式个数( )。

2、 水准测量定权的公式i i c P s =,其中i s 代表( ),C 代表( )。

3、 设有两条边长观测值及其中误差分别为:11S 1000.234m,3mm σ==,22S 1200.456m,3mm σ==,则1S 比2S 的精度( ),原因是( )。

4、 观测向量[]T 123L L L L =的方差阵为LL 322D 232223⎡⎤⎢⎥=⎢⎥⎢⎥⎣⎦,202σ=。

则LL Q = ( ),对应的2L P =( )。

5、 如下图所示水准网,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为( ),评定P 点高程平差值精度时的平差值函数式为( )。

间接平差时,选P 点高程平差值为参数,则误差方程式为( )和( ),评定P 点高程平差值精度时的未知数函数式为( )。

三、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15分)下图所示为某隧道横截面,通过弓高弦长法测定圆弧的半径。

已知测得s S 3.6m,24mm σ==,H H 0.3m,4mm σ==,试求半径的测量精度R σ。

(已知弓高弦长法求半径的公式为2H S R 28H=+)2、(15分)误差椭圆描述的是待定点和已知点的精度关系,相对误差椭圆是表示待定 点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分布。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1.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2.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3.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4.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5.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6.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7.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8.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9.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10.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1.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2.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3.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4.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5.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6.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17.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18. 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 )。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期末试卷及答案(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期末试卷及答案(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期末试卷(1)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成绩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观测误差的来源主要有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环境三个方面。

2.根据观测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将观测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3.在测量平差中,常用的衡量精度的指标主要有中误差、相对误差和限差。

4.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 两点间的距离d=40.6mm,量测中误差为d σ=0.2mm,则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中误差为200mm 。

5.在测量中权为1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与之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

6.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X 的选取要求满足相互独立和参数个数等于必要观测个数。

7.在条件平差中,已知观测总量n=7,其中t=3,r=4,则条件方程的个数为4。

8.已知观测值L 的方差D LL =4,单位权中误差为2,则该观测值的权为P L =1。

9.不论在条件平差还是间接平差中,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公式都为0ˆσ=t n PV V T -=0σ。

10.若某待定点P 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坐标方差为2x σ、2y σ,则该点的点位中误差P σ=22y x P σσσ+=。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测量误差?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答:(1)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所得的各次观测结果都存在差异,通常将每次测量所得的观测值与该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即测量误差=真值-观测值。

(2)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观测仪器,观测者和外界环境。

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各自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答:系统误差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时,大小和符号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的误差,其具有累积性,如水准尺的刻画不准确、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温度对钢尺量距的误差、尺长误差等;偶然误差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时,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表现出偶然性,无规律,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主要表现为有界性、对称性,单峰性和抵偿性,如对中整平误差、照准目标误差、读数时估读误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系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

即从单个误差看,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函数模型线性化——在各种平差模型中,所列出的条件方程或观测方程,有的是线性形式,有的是非线性形式。

在进行平差计算时,必须首先把非线性形式的函数方程按台劳公式展开,取至一次项,转换成线性方程。

这一转换过程,称之为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3、点位误差椭圆——以点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横轴轴方向,以位差的极值分别为椭圆的长、短半轴,X F E 、这样形成的一条椭圆曲线,即为点位误差椭圆。

4、协方差传播律——用来阐述观测值的函数的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之间的运算规律的数学公式。

如,若观测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则按协方差传播律,应有。

0K KL Z +=LL D T LL ZZ K KD D =5、权——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的数字特征,。

22ii P σσ=二、判断正误(只判断)(每题1分,共10分)参考答案:X √X √X X X √√X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参考答案:CCDCC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 6个2. 13个3.1/n4. 0.45. ,其中0)()()()(43200200=''+∆+∆+-''+-''-W y SX X x SY Y C ACA C C ACA C ρρABAC AC X X Y Y W αββ-++--=''4300arctan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 几何模型的必要元素与什么有关?必要元素数就是必要观测数吗?为什么?答:⑴几何模型的必要元素与决定该模型的内在几何规律有关;(1分) ⑵必要元素数就是必要观测数;(1分)⑶几何模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要确定该模型,所必须具备的几何要素,称为必要元素,必要元素的个数,称为必要元素数。

实际工程中为了确定该几何模型,所必须观测的要素个数,称为必要观测数,其类型是由必要元素所决定的,其数量,必须等于必要元素的个数。

(2分)2. 简述偶然误差的特性答:⑴在一定条件下,误差绝对值有一定限值。

或者说,超出一定限值的误差,其出现概率为零;(1分)⑵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1分)⑶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1分)⑷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即。

(1分)0)(=∆E 3. 在平差的函数模型中,n ,t ,r ,u ,s ,c 等字母代表什么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n ——总观测数;t ——必要观测数;r ——多余观测数;u ——未知参数个数;s ——未知参数中具有函数约束的条件数;c ——般约束条件个数(答对3个1分)函数关系:r=n-t ,r+u=c+s(每个1分)六.计算题(30分)1. 解:(1)写成矩阵形式,有:(1分)[]AL L L L F =⎥⎥⎥⎦⎤⎢⎢⎢⎣⎡=3213211由方差的传播律,有:(2分)[]3632130002000132121=⎥⎥⎥⎦⎤⎢⎢⎢⎣⎡⎥⎥⎥⎦⎤⎢⎢⎢⎣⎡==T LL FA AD σ(2)对两边求全微分,得:32123L L L F =(1分)⎥⎥⎥⎦⎤⎢⎢⎢⎣⎡⎥⎦⎤⎢⎣⎡-=-+=32123213132323212311322333333dL dL dL L L L L L L L dL L LL dL L L dL L L dF 由方差的传播律,有:(2分)43222123222123213132232131322293)2(3333000200013331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σ2. 解:由题所给,有:(1)由间接平差法方程公式:,可得pl B X N Tbb =(2分)⎥⎦⎤⎢⎣⎡=⎥⎦⎤⎢⎣⎡--=⎥⎦⎤⎢⎣⎡--⎥⎦⎤⎢⎣⎡--==--2112114682210x x pl B N X Tbb 因此未知数的解为:x1=-1,x2=-2(2)在间接平差数学模型中,有:(2分))(221032][0mm t n vv tn PVV m T =-=-=-=(3)(2分)⎥⎦⎤⎢⎣⎡==⇒⎥⎦⎤⎢⎣⎡=⎥⎦⎤⎢⎣⎡--==--5114192Q 511438182210Q ˆˆ20ˆˆ1ˆˆX X X X bbX X m D N(2分)[]74.314143434ˆˆ2==⇒=⎥⎦⎤⎢⎣⎡=F X X FD σσ3. 解:(1)条件平差法由题所给,有:n=6;t=P-1=4-1=3,r=n-t=6-3=3,因此条件方程个数为:3列出条件方程为:(1分),由,带入观测值,得误差方程为: ⎪⎪⎩⎪⎪⎨⎧=+-=++=++0ˆˆˆ0ˆˆˆ0ˆˆˆ642541321h h h h h h h h h i i i v h h +=ˆ(1分)(形式不唯一,只要跟条件方程对应即可)1234561110009100110900101016V V V V V V ⎡⎤⎢⎥⎢⎥-⎡⎤⎡⎤⎢⎥⎢⎥⎢⎥+=⎢⎥⎢⎥⎢⎥⎢⎥⎢⎥⎢⎥--⎣⎦⎣⎦⎢⎥⎢⎥⎢⎥⎣⎦协因数阵为Q=diag(1,1,1,1,1,1) 法方程系数阵(1分)311131113T aa N AQA ⎡⎤⎢⎥==-⎢⎥⎢⎥-⎣⎦法方程为:(1分)0699311131113321=⎥⎥⎥⎦⎤⎢⎢⎢⎣⎡-+⎥⎥⎥⎦⎤⎢⎢⎢⎣⎡⎥⎥⎥⎦⎤⎢⎢⎢⎣⎡--k k k (2)间接平差法设为未知数参数,则可列出观测方程如下:521ˆˆˆh h h 、、321ˆ,ˆ,ˆX X X (也可假设一个高程点高程为已知,设其他3个未知点高程为未知数,列对观测方程即可)(1分),对应误差方程为:(1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3216353142132211X X X h X h X X h X X h X h X h ⎪⎪⎪⎪⎩⎪⎪⎪⎪⎨⎧+---==---=+--==-=3ˆˆˆˆ9ˆˆ9ˆˆˆˆ3216353142132211x x x v x v x x v x x v x v x v 误差方程系数矩阵B 及自由项l 分别为:,(1分)⎥⎥⎥⎥⎥⎥⎥⎥⎦⎤⎢⎢⎢⎢⎢⎢⎢⎢⎣⎡-------=111100101011010001B ⎥⎥⎥⎥⎥⎥⎥⎥⎦⎤⎢⎢⎢⎢⎢⎢⎢⎢⎣⎡-=309900l 权阵为P=diag(1,1,1,1,1,1)由此,法方程为:=>(1分)ˆTT B PBx B Pl =06123312132224321=⎥⎥⎥⎦⎤⎢⎢⎢⎣⎡-+⎥⎥⎥⎦⎤⎢⎢⎢⎣⎡⎥⎥⎥⎦⎤⎢⎢⎢⎣⎡x x x 4. 解:⑴,由于以2km 观测高差的权为单位权ScP =则:(1分)221==>=c c所以每段观测的权为:5.04211===S c P 625.02.3222===S c P 12233===S c P 769.06.2244===S c P 588.04.3255===S c P 往返观测高差差值为:5878854321=-==-=-=d d d d d 则[]0.185)5(588.0)8(769.0)7(1)8(625.0)8(5.022222233222211=⨯+-⨯+⨯+-⨯+⨯=++=d p d p d p pdd (1分))(3.4101852][0mm n pdd ±=±=±=σ⑵由(1分)iip 202σσ=可得: ii p 10σσ=所以:(1分)4.5625.0/13.4122=±==p σσ⑶各段观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2iσ 因此第二段观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分)8.324.522==σ⑷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为 得:S S ⋅=22,公里公里由σσσ(1分))(0.323.4220mm ±=±=±=σσ公里全长观测高差中误差为:(1分))(7.112.150.3S mm ±=±==全公里全σσ⑸全长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分))(3.827.112mm ±=±==全全长平均σσ七.证明题(8分)1.证明:设未知量的平差值为,由题所给,列出观测方程及误差方程分别为:Xˆ,,,(1分)⎪⎪⎩⎪⎪⎨⎧===X L X L X L n ˆˆ......ˆˆˆˆ21⎪⎪⎩⎪⎪⎨⎧+-=+-=+-=X L v XL v X L v n nˆ......ˆˆ2211⎥⎥⎥⎥⎦⎤⎢⎢⎢⎢⎣⎡=1...11B ⎥⎥⎥⎥⎦⎤⎢⎢⎢⎢⎣⎡=n L L L l ...21由此有法方程系数证及常数项分别为:=>(1分)[]∑==⎥⎥⎥⎥⎦⎤⎢⎢⎢⎢⎣⎡⎥⎥⎥⎥⎦⎤⎢⎢⎢⎢⎣⎡==ni i n TbbP P P P PB B N 1211...11...1......11∑=-=n i ibbPN 111(1分)[]∑==⎥⎥⎥⎥⎦⎤⎢⎢⎢⎢⎣⎡⎥⎥⎥⎥⎦⎤⎢⎢⎢⎢⎣⎡=ni i i n n TL P L L L P P P Pl B 12121......1......11由此,,得证。

∑∑==-==ni ini ii TbbpLp Pl B N X111)(ˆ2证明:设水准点P 位于距A 点距离为的位置,平差后高程为X ,列出观测方程如下:1S ,误差方程:(1分)⎪⎩⎪⎨⎧+-=-=BAH X h H X h 21ˆˆ⎩⎨⎧+-=-=2211l x v l x v 得:,附和线路权阵(1分),由此得法方程系数:[]TB 11-=⎥⎥⎥⎦⎤⎢⎢⎢⎢⎣⎡-=111001S S S P=>…(1) (1分)[]1211111100111SS S S S S SPB B N Tbb+-=⎥⎦⎤⎢⎣⎡-⎥⎥⎥⎥⎦⎤⎢⎢⎢⎢⎣⎡--==1211S S S N bb +-=-而(1分)1-=bb xx N Q ,所以当时,要求xxxx Q 0σσ=max σσ=xx maxQ Q xx =(1)式中对求自由极值,得当时,取得最大值,得证(1分)1S 21SS =xx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