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
谈字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谈字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科学识字教学之二世界上的文字根据它们的构形与语言的哪个要素相关联,分成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早期的汉字大多是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的。
因此,汉字的形体构造是具有可解释性的。
根据语言意义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字形,内含汉字构造的规律,称作字理。
要想理解一个汉字为什么这样构形,必须讲解字理。
字理教学就成为小学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教学的方法,有四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汉字为什么有字理?现代汉字还有字理吗?其次是讲解字理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汉字教学不要太枯燥,并使汉字容易记忆吗?第三个问题是汉字的字理讲解有没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是否允许从趣味性出发随意发挥?还是必须遵循一种科学的规律客观地讲解?第四是讲解字理这种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占有什么地位?这种方法适用于什么阶段、针对什么情况来运作,才会产生效果?一、字理的存在是汉字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汉字有字理,字形可以讲解,是它的性质决定的。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根本差异是,前者依据语言的声音构字,而后者依据语言的意义构字。
比如,英语的“书”写作book,正是这个词的语音;汉语的“册”,构形反映了用皮纬将竹简穿在一起的形象,意义正是古代的书册。
英语的“尘”写作dust,正是“尘埃”“尘土”的读音;汉语的“尘”以“小土”会意,繁体字以“鹿土”会意,两个部件的意义合起来,反映尘土的意义。
象形字、会意字如此,一般没有异议。
但现代形声字已经占到将近90%,汉字还是不是表意文字呢?从形声字的三大来源看,形声结构正是汉字坚持表意性的结果。
1. 强化形声字上面的古文字字可以分成两组:第一组,原来是象形字(各组第一个字),象形性衰减或表意区别度不够以后,增加声音信息加以强化。
如①“星”,两个都是甲骨文,画三个星星属于完全象形,加上声符“生”强化了它与词的声音联系,原来的象形字转化为形符;②“鳳”,第一个是金文,画凤凰的形象,可见其明显的凤冠和凤尾,第二个是甲骨文,加上声符“凡”强化了它与词的声音联系,原来的象形字转化为形符;③“雞”,两个都是甲骨文,第一个画鸡的形象,第二个加上声符“奚”,强化了它与词的声音联系,原来的象形字转化为形符。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字理识字教学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必备教育内容。
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字识字的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入手,浅谈其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情境教学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整体教学法将汉字作为整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采用整体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基础的识字能力。
优点:整体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认识汉字,加深对于汉字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缺点:整体教学法在掌握具体的字形和字音上可能相对滞后,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或生僻字,整体教学法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整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配合拼音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二、拼音教学法拼音教学法是通过学习拼音来认识字、读字和写字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声母韵母的组合,逐渐掌握汉字的读音,进而加深对于汉字的认识。
优点:拼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规律,加速汉字的识字过程。
同时也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拼音基础,为日后的识字和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形声教学法形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形和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形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特点和声母韵母的组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汉字。
优点:形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来进行识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汉字。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和生僻字,形声教学法显得尤为有效。
缺点:形声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显得比较繁琐,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学习。
一些汉字的结构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形声规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产生混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形声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来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在中文教学中,字理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字的构成和演变,从而加深他们对中文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进行字理识字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一、讲解法最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文字的构造、含义和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这种方法适合于重点生字的教学。
但要注意,教师在讲解时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不要泛泛而谈,以免学生无法理解。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实物或场景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和演变。
例如,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图片来演示一些常用的组词规律,或者用场景模拟来带领学生体验字义。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三、练习法练习法是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填空、组成词语等练习来让学生实际操作,从而锻炼他们的认字能力。
这种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字义和组成的理解和记忆。
四、游戏法游戏法是通过举行游戏活动来让学生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字义和演变。
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他们对中文的喜爱度和掌握程度。
五、读书法读书法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让学生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来阅读和解读,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构造和用法来深化学生对字义和组成的理解。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字理识字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中文水平的目的。
同时,教师在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也应该注意适当调整难度,防止挫败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浅谈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字理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汉字在语言交流中的基本特征和运用规律,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理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字理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一、字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字理教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教授汉字的结构组成、语音特征、意义及其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特征和运用规律,增强学生汉字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其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一、汉字拆分规则;二、汉字的构成规则和结构;三、汉字的音韵规律;四、汉字的意义和使用规律;五、汉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二、字理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识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了字理知识后,可以更快速地识别汉字,提高识字速度。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汉字,及时发现汉字中的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这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字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学生对字形音义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使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同时,了解汉字的结构、音韵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和写字技巧,提高写字、作文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字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通过学习汉字,还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地理和神话传说等相关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视野有着很大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思维能力字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汉字的拆分、组合、理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来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
襄字的字理

襄字的字理
字理是指一个字的内涵和含义。
襄字的字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义理:襄字是一个古汉字,最初的意思是“辅助、协助、助力”,后来扩展为“辅佐、协助、帮助”等含义。
襄字的字义与
其形状有关,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车”字,表示运输,右边是“㓁”字,表示工具。
结合起来,襄字的义理意味着“用
工具辅助运输”,引申为“协助、帮助”。
2. 音义:襄字的读音是“xiāng”,属于声母“x”和韵母“iang”的
组合。
在古代汉语中,襄字与“相”字读音相近,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读音。
襄字的音义与其义理相符合,都表达了协助、帮助的含义。
3. 笔画结构:襄字总共由14个笔画组成,属于繁体字。
其结
构较为复杂,包含左右两个部分,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
左边的“车”字由七个笔画构成,右边的“㓁”字由七个笔画构成。
襄字的笔画结构形象地显示了协助、助力的过程,与字义相呼应。
襄字的字理既能从汉字的形状、义义、音义等方面解读,也可以与词语、成语等相关联,揭示出协助、助力的意义。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
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
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
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
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
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推理明理法。
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
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
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探索出规律。
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先教“木”,再教“林、森”;先教“人”,再教“从、众”??就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一、关于字理识字汉字源于生活,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感知直观形象再识记汉字(即“字理识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
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音、形、义,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故事、表演、字谜、游戏等,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巧妙传递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不尽源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近两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1、讲故事渗透古老字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而这种做法便很好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听故事上来。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的“穷”字,就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生活:远古人生活,没有房子居住,只能住在洞穴里,“穴”表示洞,整天干的是体力活,“力”表示体力活,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兴趣倍增。
这样,使学生掌握了“穷”的形、义。
2、动作表演再现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精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源于一次“临时”的识字教学。
有一次课间里,我和孩子们在读《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读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就被难住了,没有见过“掰”不会读。
直接告诉他们吧,但是害怕字音留给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来个基本字构成的。
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
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一定要符合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
据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
汉字科学课题研讨中捕捉到的信息,月28日—29日,福建省第二届“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泉州第三实验小学举行。
研讨活动以七节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实验研究成果,展示了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一天半的听课和经验交流活动中,专家们、老师们对汉字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让我受益。
知道了此课题的操作小贴士:深入浅出,学以致用,适时适度,兼容并蓄。
一、讲析偏旁,扩大识字容量:偏旁举一形而统众形。
二、解析字理,渗透识字方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三、追溯字源,指导正确书写:探求本义法。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越位、不到位的话就谈不上科学,因为汉字学识字不等于展示古文字,有时需要根据汉字象形性的特点展示古文字,不能只要教学生字,就展示其古文字,有些字的古今字形变化不大,再出示古文字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汉字科学,并不是把每课的生字都用来溯源,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追究它的根源,更大的作用是通过汉字科学的解析,让学生更容易的记住这个生字,而不写错字。
已经认识的字不再拿出来讲,一看就懂的字没必要拿出来讲,解说不便的字没有必要拿出来讲。
“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科学的知识给小学生讲授汉字构形的知识。
该教法不仅引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汉字识记的效率,同时也无形中传授了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字理识字的名词解释

字理识字的名词解释字理是指汉字的内涵和外延,即字的原始意义和含义所在。
它是字的本质和灵魂,是人们通过理解字的构成和蕴含的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
字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字是汉字的基本单位,它由部首和部首相组成。
部首是汉字中常见的一些字形,具有一定的意义。
而部首相则是在部首的基础上,通过字形的相似或变化形成的一类字。
通过研究汉字的部首和部首相,我们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进而深入理解字的内涵和外延。
识字是指理解和认识汉字的过程,也是字理识字的核心。
识字不仅包括了字的形状、结构、音韵等方面,还包括了字的含义、用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识字是人们通过学习和认知来理解和掌握汉字,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字理识字的过程,就是通过理解和认识字的形、音、义等不同要素,逐渐理解和掌握字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探索其中蕴藏的深层意义。
字理识字是一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它使我们可以在繁杂的字形中找到共通之处,通过字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来推理和理解字的起源和变化。
字理识字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汉字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思考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通过字理识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进而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字理识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现代社会,尽管汉字的使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但字理识字的重要性依然不可低估。
通过字理识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字,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字理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习汉字的书法、阅读古代文献、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等方式进行。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字理识字的学习和交流,使得字理识字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总而言之,字理识字是一种通过理解和认识字的构成和含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字理对书写的意义

字理对书写的意义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它对于学生的书写有着重要的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通过学习字理,学生可以了解
汉字的构成部件及其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这有助于学生在书写时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字理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
的读音、意义和写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
字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习字理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汉字
的结构和部件,分析其意义和用法。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字理教学法对于学生的书写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
具体表现在:①汉字不是假定性的符号,即汉字的"有理性";②汉字的由义构形之理;③汉字的以形表意之理;④汉字的声旁表音之理。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一般学习步骤如下:识字过程学习步骤读准字音看拼音读准字音;遮去拼音读出字音;读课文中含有这个生字的句子;如果是形声字能指出提示读音的声旁。
析形索义独体字:溯源--对照(一般由老师写出古体汉字)将楷体汉字与篆体、客观实物各部分对应分析。
合体字:分解--组合分解部件,联想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再联想组合后整体的含义。
由义记形写写笔顺,想想为什么这样写,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想想生字由几个部件构成,为什么这样构字,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理解运用读词读句--字理析词--组词造句--寻找"字族朋友"默写检查试默回顾--默字--检查订正。
默写时回忆字义书写字形,检查时分析字形深化字义。
(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浓厚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实物、图画、演示等直观手段,以及故事、谜语、歌谣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断再现汉字生动的构形,把枯燥乏味、机械记忆的识字方法,变成了有趣的、可理解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联想,主动探究。
通过字理识字,学生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一个个复杂抽象的符号或笔画相加,而是具体事物的图像,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的内心图式,想象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学生识字途径由课本狭窄的范围扩展到课外书、广告、电视、字典中,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
字理基础知识

教师应掌握的字理基础知识一、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 一) 象形、指事、会意 -----纯表意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
表意性是汉字最基本的特性。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字书,共收字9353 个。
汉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这是前人对汉字研究的科学总结。
文字学家又研究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方法,假借和转注实为用字方法。
在四种造字方法中,形声字的出现表明了汉字由表意性向表音的方向发展,而于它之前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则是纯粹的表意文字。
下面简要地谈谈这三种字的基本特征。
1.象形象形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
这种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成的文字就称象形字。
如:日月目山象形字的特点很明确,就是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许慎的界说是就汉字“造文之初”的情形说的。
现行汉字,象形字很多已不象形,这说明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已褪去古文字的图画色彩,渐趋规则化、符号化。
但是,考之甲骨文、金文却是很接近图画的。
它们有的取事物侧视、仰视、俯视的平面形象描画出其形态,如:川、鸟、龟。
有的为了准确地表示事物而将其特点突出,如:“牛”字,甲骨文突出其弯形的长角,“母”字,则突出其双乳;有的描画出具有特征性的局部,如“羊”字,甲骨文只画出其头部,又如“木、禾、人、口、手、耳、水、鸟、隹、虎、豕”等,在古文字阶段,它们都很像一幅单线勾勒的简笔画,都是根据物体的表状,“随体诘诎”描摹出来的,一望即知其为何物,所以象形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如何象形,当然是以能使人们一见就知义为目的。
因此可以画得简单而达到此目的,也就不需复杂化,这就是所谓的“独体象形”。
有的事物画得太简单,不能使人一见就知义,如“果”字,如只画一个圆的果形(上面部分),人们就不知其为何物,易与其它圆形之物相混,于是就将果树一并画出来,表示这圆形之物是树上的,这样,就使人容易明白这是果实;再如“血”字,若只画“′”,人们也不知道这是水是沙或是血,而把像血滴的“′ ”与盛牲血之器“皿”一起画出来,就能使人联想到杀鸡宰鸭时割喉滴血进器皿的情形。
字理识字10例

字理识字10例[案例]例1:囚识“囚”字,教师分析说,囚字的“囗”表示一间封闭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人就被关在牢房里就是囚禁。
例2:灾学“灾”字,老师分析说,“灾”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灾害。
例3:雨教“雨”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雨。
”教师就告诉学生:“刚才老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边说边板书“雨”字。
让学生回答讨论:现在的‘雨’字和原先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笔顺怎样?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雨”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4:疑教师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
例5:攀“攀”,笔画繁多,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字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
例6:牧教“牧”字,教师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例7:尘利用拆字法认读“尘”,拆开为“小土”,然后让学生去联系生活中的尘土去理解,即为细小的土颗粒。
这样就让学生在意、形、义方面达到认知的目的。
例8:男老师说,“男”可拆开为“田、力”,可以引申为旧时代田中劳作的人。
例9:盲教师引导说:“盲”可拆开为“亡、目”,“亡”即为失去之意,“目”即为眼睛,“盲”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例10:播“播”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用拆部件的方法来记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
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流派纷呈、方法各异,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受到“汉字落后论”、“拉丁字母万能论”的影响,对汉字科学研究的投入是很不够的,师范学校《语基》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即使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其文字学基础仍是比较薄弱的,在教学中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
如“大”字,只要学生能说出一横一撇一捺,有三画;“男”字只要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即夸赞其“顶呱呱”。
诚然,在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后仍千字一律地、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机械识记,其结果当然就会是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别字多。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上述两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那幺,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
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
识字要以感知觉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
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
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
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识字方法。
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的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意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一代名师徐特立身为人师时,仍苦读《说文》,常一边行走一边于掌心书写篆文,默记字理。
由于汉字楷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不能“强词夺理”,是可以按笔画或结构部件识记的。
常用汉字字理

常用汉字字理一、字的定义和起源在中文中,汉字是形成文字的最基本单位。
字是汉字的最小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些特定的笔画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
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意义。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这些古代文字是中国古人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符号。
随着时间的演变,汉字的形状和笔画逐渐规范化,并形成了现代常用的汉字。
二、字形结构汉字的字形是由一些特定的偏旁部首和其他部分组成的。
偏旁部首是汉字中带有一定意义的部分,可以作为构成其他汉字的基础。
常见的偏旁部首有人、口、木、心等,它们经常出现在不同的汉字中,起到了区分和表达意义的作用。
汉字的其他部分称为声旁或义旁,根据它们在字中的位置和形状不同,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字义的信息。
比如,一些含有水相关部分的字可能具有与水相关的意义,如海、江、洞等。
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可以基于笔画的构成进行分类。
具体而言,一个汉字可以用若干个基本的笔画进行组合。
常见的汉字基本笔画有横、竖、撇、点、捺等。
这些基本笔画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更复杂的字形。
比如,横和竖可以组合成“十”,横、竖和撇可以组合成“工”,而横、竖、撇和点可以组合成“人”。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构造方式是学习和记忆汉字的重要基础。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对汉字形状和结构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汉字的书写和阅读能力。
四、字与拼音的关系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节用拉丁字母来表示的方式。
在现代汉字学习中,拼音被广泛用于了解和记忆汉字的发音和拼写。
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拼音,这样可以方便非母语的学习者学习和记忆汉字的发音。
例如,“人”字的拼音是“rén”。
需要注意的是,拼音只是表示汉字的发音,它与汉字的意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掌握拼音并不能完全理解和运用汉字,因此,在学习汉字时,除了掌握拼音,还需要学习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五、常用汉字的学习和运用汉字是中文的基础,对于学习和掌握中文来说至关重要。
常用汉字的学习是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非母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础。
小学语文知识常识常见字理:看偏旁知其字理

常见字理:看偏旁知其字理二画001 厂厂字旁多与山崖或住处有关厅、厉、历、原002 匚三框多与盛物的器具有关区、医、匠003 卜卜字边多于占卜有关外、卧、仆004 ├占字头占、卓、卢005 冂同字框表示和区域有关的事物: 同、冈、用、网006 八八字头多与分、相背有关分、公、兮007 丷倒八字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
并、兰、关008 勹包字头多与包、裹的意思有关包、句、旬、匀009 匕匕字旁化、北、010 儿儿字底多与人有关兄、允、光011 几几字底表示茶几一类的矮小木制器具:凭、咒、秃012 亠点横头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高、亢、京013 冫两点水多与冰或寒冷有关冰、冷、冻、次、准014 冖秃宝盖多与覆盖有关写、军、冠015 凵凶字框表示和凹陷有关的事物:匈、画、幽、函016 卩单耳刀多与人或屈体有关即、却、印017 刀刀字旁多与刀有关: 切、召、券、剪018 刂立刀表示和刀有关的动作或事物:刑、创、别、判019 斜刀角字头多与人有关危、负、争、色020 力力字旁多与力量、用力有关功、动、助、努021 又又字旁多于手有关变、叙、对、戏、劝、022 厶私字旁表示和“私”有关的事物:云、台、丢、县023 廴建字底多与脚的动作、行动等有关建、延、廷024 人人字头多与人有关今、合、全、命、令、众025 亻单立人你、位、伪、亿026 讠言字旁多与说话有关:语、说、话、诉、讲、谈、让027 左阝左耳旁多与山陵、土石或升降等有关:队、防、际、阿、阳028右阝右耳旁多与城镇、地名等有关邦、那、邮、邻、郎、郑三画029 工工字旁多与工具、技能有关巧、功、式、左030 土土字旁多与泥土有关址、至、尘、块、坛、地031 士士字旁多与男性有关吉、壮、志、壳、声032 艹草字头多与花草植物有关菜、花、苗、茶、药、芽、茶、芬033 廾弄字底多与双手有关异、弃、弈、葬、卉034 大大字头多与人有关牵、夸、夺、尖、奔、奇、奖、美035 扌提手旁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扎、打、扑、扔、扣、执、扩036 寸寸字旁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对、寺、寻、导、封、耐、辱037 弋yì弋字旁作部首时,一般不表意: 式、鸢、贰、弑038 小小字头多与小有关少、尘、尖、039 口口字旁多与口或表语气有关吃、吗、叫、厅、问、呼、喂、040 囗方框儿多指围起来园、圆、回、团、围、图、国、固041 巾巾字旁多与布、织物有关布、帮、市、帆、帐、希、帖、帜042 山山字旁多与山、搞有关岗、岔、岛、岸、岩、岳、岭、峰、043 彳双立人多与行走或道路有关行、往、恨、街、得、律、很、循044 彡三撇多与毛发、图画、纹饰等有关形、彩、彰、影、须、彪045 犭反犬旁多与兽类动物有关猫、狗、猴、猪、狼、猥、狮、狈046 夕夕字旁多与夜暮有关多、梦、岁、名047 夂折文多与脚的动作、行为有关各、复、夏、处、冬048 饣食字旁多与食物或吃有关饥、饭、饮、饯、饱、蚀、饺、饼049 丬将字旁壮、妆、状、将050 广广字旁多与房屋或场所有关庄、庆、床、库、应、庐、店、052 门门字框多与门有关闩、闭、闪、闯、闲、间、阀、问053 氵三点水多与水有关汁、汇、汉、江、汛、汔、池、汤、汪、054 忄竖心旁多与内心活动有关忆、忙、怀、快、怄、怖、性、怕055 宀宝盖多与房屋有关宁、它、安、字、完、宝、室、宫056 辶走之多与行走、行动有关达、边、进、过、还、运、近、迎057 彐横山作部首时通常只表示笔画: 归、刍、寻、当、灵、录、帚、彗058 尸尸字头可以表示和人体、尸体或人的行为动作有关的事物,有时又和房屋有关尼、层、屁、尿、尾、屈、屋、居059 弓弓字旁多与弓有关引、弗、弛、张、弧、弦、弯、弹060 女女字旁多与女人有关奶、妇、她、好、妈、妙、妖、妨、061 子子字旁多与小孩有关孙、孟、享、学、孩、孔、孝062 纟绞丝旁多与丝、线、织有关纠、红、纤、约、级、纪、纬、063 飞飞字旁064 马马字旁多与马或牲畜有关驮、驯、闯、驰、驱、驴、驶、驹065 幺yāo幺字部多与小有关幻、幼066 巛三拐多与水有关邕、甾、巡、巢四画067 王王字部表示和玉石、玉器或加工玉器有关的事物:现、玫、珑、皇、珍、玲、玻、珠、班、球、琏、理068 韦韦字旁多与熟牛皮或皮制品有关韧、韫、韩069 木木字旁多与树木有关本、未、札、朴、机、朵、杂、杜、070 犬犬字旁多与犬有关: 状、哭、臭、献071 歹歹字旁多与死人有关:歼、残、殃、殊、殒、殖、毙072 车车子旁多与车或车轮有关轧、轨、军、转、斩、轮、软、073 戈戈字旁多与兵器有关戊、戌、戏、戒、我、或、载、战074 比比字头表示和并列挨着有关的事物:毕、皆、毖075 瓦瓦字旁多与陶器有关瓯、瓮、瓷、瓶、甑076 止止字旁多与足有关正、此、步、武、歧、肯、歪、耻077 攴攴字旁多与扑打有关敲078 攵反文表示和敲、打、击等手的动作及干、做等行为动作有关的事物。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字理识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它以字形、构造、音形等方面的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汉字。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
一、拆字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拆字法是一种基本方法。
拆字法是指将汉字按照构造特点,将其拆分成基本的构造部分。
通过拆分,可以较好地理解每个部分的意义及其构造特点。
拆字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加深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汉字的识读能力。
二、音律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音律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音律法是指通过汉字的音形特点来辅助记忆汉字。
比如,一些汉字在外形上相似,但它们的声音不同,通过对比这些字的音形特点,可以更好地记忆它们的拼音和读音。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的音形规律,提高汉字的识读能力。
三、联想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联想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联想法是指通过将汉字和一些生活常识、段子等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来记忆汉字。
比如,“青”字的构造有“青田之梦”,可以联想到有一位干部想去青田,晚上梦到来到青田,就记住了“青”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汉字,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的读写。
四、形近法
总之,字理识字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
每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学场景来灵活运用,并结合多种方法来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提高阅读能力。
字理识字题库

字理识字题库字理识字题库1. "日"字的意义是指一天中的周期,也可以表示太阳。
2. "月"字的意义是指一个月的周期,也可以表示卫星。
3. "水"字的意义是指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液体。
4. "火"字的意义是指一种物质的形态,也可以表示火焰。
5. "山"字的意义是指一种地形,也可以表示高地。
6. "田"字的意义是指农田,也可以表示土地。
7. "木"字的意义是指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树木。
8. "禾"字的意义是指一种植物,也可以表示粮食。
9. "口"字的意义是指人类的呼吸和进食的部位,也可以表示嘴巴。
10. "目"字的意义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也可以表示眼睛。
11. "心"字的意义是指人类思考和感情等心理活动的器官,也可以表示内心。
12. "手"字的意义是指人类上肢的一部分,也可以表示手掌。
13. "力"字的意义是指人类身体施加力量的能力,也可以表示力量。
14. "十"字的意义是指一个有10个对象的集合,也可以表示一个数字。
15. "百"字的意义是指一个有100个对象的集合,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级。
16. "千"字的意义是指一个有1000个对象的集合,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级。
17. "万"字的意义是指一个有10000个对象的集合,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级。
18. "上"字的意义是指高处,也可以表示往上的方向。
19. "下"字的意义是指低处,也可以表示往下的方向。
20. "左"字的意义是指左边,也可以表示往左的方向。
21. "右"字的意义是指右边,也可以表示往右的方向。
字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字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讲解字理的重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对汉字的表意性质有所体会,理解表意汉字的特点,才能对汉字有清晰的感觉和正确的理念。
小学识字教学是汉字教育的正常开端,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汉字正确的感觉和认识,使他们对汉字的构造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喜欢认字和写字,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
2、汉字构形是一个系统,每一个字的设计都不是孤立的,只有讲解字理才能让学生看到这个系统,让他们时刻关心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知识增加后,他们会觉得字与字的关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3、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识字、写字课,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在汉字的字理中,存在生动的生活形象,含有古代的文化知识,要学生诉诸认知的心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理识字系列1-----运用字理识记汉字轻松有趣1、运用字理识记象形字象形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
象形字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成的文字。
古代的象形字如牙、犬、象、衣、女、电、雨、鱼、鸟、等,发展到现代大都已经不再象形,这时通过追溯字源,展示对应的古文字字形,就有助于学生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记忆汉字。
如教学“臼”,以往的教法是先拼读音,然后讲字形结构,再说笔画、笔顺,最后强调里面的两横不相连,但无论怎样讲,仍有不少的学生把“臼”写成“白”。
而运用字理教学法则是拼读后析解字理,先告诉学生“臼”是象形字,然后演示“臼”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的历次演变过程,并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里面的横为什么不相连,上面为什么张开一点儿小口。
这样讲解,学生不但了解了字的来龙去脉,而且了解了古代人的一些生活故事,兴趣大增记忆深刻就很少写错了。
古代象形字如同一幅幅古代历史图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探寻古代人类生活的兴趣。
2、运用字记理识会意字会意就是把在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进而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会意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表示的意义要从字与字组合的关系上显示出来。
会意字从其部件的组合方式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形:一是同体会意,如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众(三人为众,表示人多,古代的“三”表示数量多)、林(两木并立,表示树木丛生)、森(三木为森,表示树木更多)、炎(两火相叠,火上有火,表示火光上升)、磊(三石相累,表示石头累积貌)等;一是异体会意,如旦(日出地平线,表示早晨)、莫(日落草丛中,表示天色晚)、囚(人在口中,表示囚禁)、采(爪在木上,表示采摘)、看(手斜目上,手搭凉棚状,表示了望)、安(古代野兽多,女人身小力弱,只有在房屋里才安全)、休(人在木旁休息)等。
把会意字的组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轻松快乐地记汉字。
3、运用字理识记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了解其构造规律对认识汉字和进行识字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其形与声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对等式的六种类型:左形右声(清、松)、右形左声(攻、期)、上形下声(空、箕)、下形上声(想、基)、内形外声(闻、闷)、外形内声(园、匣)。
分散式的两种类型:形被拆开(裹、街)、声被拆开(随、辩)。
还有一种不规则的偏角式:形偏一角(颖,禾形顷声)、声偏一角(旗,形其声)。
形声字一般情况下是一形一声的,但也有一些是二形一声、三形一声的,如“碧”,玉石表形,白标音。
此外,一些形声字的形符我们要倒放着看,才能清楚地或依稀地看到其本来面目。
如“病”的形旁病字头,本是人因患病而卧于床的象形,把病字头倒放成“”后才能现此形态。
这样的形符还有左耳旁、反犬旁等。
这种现象称为倒文。
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这些组合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和义。
如教学形声字“飘、漂、瓢、瞟、膘”,“飘”中的风表意,票表声,漂就是被风吹起;“漂”中的水表意,票表声,漂的本义是指在水中浮动,引申为摇动,也引申为漂洗,读第三声,洗干净后就显得美丽了,又引申出漂亮之义,读第四声;“瓢”中的瓜表意,票表声,瓢的本义是指葫芦瓜做成的瓢,引申指各种瓢;“瞟”中的目表意,票表声,瞟的意思就是用眼睛斜看;“膘”中的月(肉)表意,票表声,膘就是肥肉,多指牲畜,长肉叫长膘。
学生掌握了这些以票表声的形声字的规律,再遇到“剽、嫖、缥、骠”等字时就能触类旁通,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抓住这些字的不同形旁来区别、识记这些字就轻松容易多了。
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字理识字系列2-------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效率高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
形近字给学生的认读和使用带来很多麻烦。
通常对于形近字的辨析只是在形体上作机械对比,看哪儿多一横,哪儿少一点,哪儿跟哪儿不一样,然后让学生查字典比较相互间在音义方面的差异,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并不明白形近字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结果自然记得少忘得多,错别字照样大量出现。
其实,汉字构形是有理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因而现代汉字大都仍然是可以讲解的。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小学阶段阅读400万字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通常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么大的阅读量,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也相应增多,单靠老办法来理解词义,既麻烦又不方便。
在语文教学,运用字理析解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阅读效率。
1、运用字理理解词语。
学生在阅读时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意思形近的词语,有些字用字典也难查到恰当的解释,而运用字理理解词语灵活、方便、快捷。
如成语“短兵相接、兵来将挡、纸上谈兵、并不厌诈”中的“兵”,现字形已变异,其理不显。
寻其字源,“兵”的小篆作“”,上从斤,底下从两个手,就是两个手拿着一个斤,斤表示斧头,而斧头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古代经常用斤作为武器的代表,因此从字源的构形上看,这个字的本意是武器。
“短兵相接”里的“兵”就是指武器。
武器是由人拿着的,所以拿者武器去打仗的人就叫做兵,这就是士兵的意思,“兵来将挡”的“兵”就是指士兵。
士兵拿着武器去打仗,这是种军事行为,“兵”可以指代战争,因此“兵”还有军事、战争的含义,“纸上谈兵”、“兵不厌诈”的“兵”不是指士兵,也不是指武器,而是指战争、兵法,是更抽象的含义。
2、运用字理理解句子。
学生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句子中有某一个关键的词语不理解,运用字理来帮助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很灵活、方便、快捷。
如课文《观潮》中有这么一段话“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前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其中“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呢?“人声”好理解,就是指人们说话的声音,“鼎”笔画复杂,字不常见,不用字理来讲的话学生很难理解,用字理来讲,一讲就明白。
“鼎”是古代煮东西的锅,上部装东西的部分演变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变成“”,“鼎沸”就是锅里的水烧开了,锅里的水沸的时候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人声鼎沸”就是说人们说话的声音像锅里的开水发出的声音,嘲杂、喧闹。
说明人多,说话声音也杂,听不清人们说什么,喧闹、嘲杂。
其中“踮着脚”中的“踮”平时也不常见,用字理分析,“踮”是形声字,“”是形旁表意,“踮”表示与脚有关的动作,潮来了,人人都想看,观潮的人很多,后面的人被前面的人挡住了,只能提起脚后跟,用脚尖着地,使自己尽量高一点儿好看潮。
3、运用字理理解不认识的词语。
字理识字系列4-----运用字理正确写字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增多,汉字里的很多同音字就容易弄混淆,常写别字,如果运用字理写字词就能正确无误。
当学生要写字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应该用由什么部件构成的字?然后才从记忆中挑选能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字。
如“在”和“再”这两个同音字一般学生常用错,如果跟学生讲明字理,就能正确运用了。
“在”和“再”都是会意字,但是“在”由才、土二字构成,才像草木初生,“在”的本义是栽培,引申存在之义,也表示在某处。
“再”的古文字是鱼上作“二”,表示两条鱼,“再”的本义指“二”,引申重复之义。
字理识字系列5-----运用字理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既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对汉字结构及其理据的分析,既可以把握造字者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也可以体察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状况。
从字形的构件理据看,汉字构形跟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字形上古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如从“采、渔、狩、耕”等字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采摘、渔猎和农耕的生活图景;从“牢、家、牧”等字形,我们可以感知古代畜牧业的发展;从“劓、刖、执、奚”等字形,我们又能够感知古代刑罚制度的严酷和奴隶生活的悲惨;在小篆中,凡是跟钱财有关的字多以“贝”作表义构件,如“财、货、资、赔、赚、贵”等等,可以推知古人曾经用“贝”作为货币来交换货物;凡是与思维和心理活动有关的字大都以“心”作表义构件,如“思想、悲愁、惧怕、愉悦”等等,这说明古人认为人的心脏具有思维功能,而现代医学证明人的思维器官是大脑而不是心脏,由此也可以发现古人认识的某些局限。
字理识字系列6——运用字理理解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为什么是“跑”不是“一般的行走”?运用字理来分析:走,会意字。
其金文和篆文的上部是一个摆动双臂用力奔跑的人,下部是一只脚掌,表示他的脚在飞快地运动,所以走的本义是快跑。
我画好了走的金文和篆文,粘贴过来就没有图了,你自己跑一下就能体会到了。
“奇”和“夺”都是会意字。
“奇”的甲骨文是一个人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如能画出简图更有趣),表示人骑马,是“骑”的本字,“骑”是后来造的形声字表示骑马的“骑”,借“奇”表示奇怪的“奇”。
“夺”的繁体是“奪”由大啊、隹、寸三字构成,隹是鸟,寸是手,合起来表示用手捕捉那只上飞的大鸟,所以“夺”字有用强力取得的意思。
简化后的“夺”,由大、寸构成,表示大手,仍可以表示用强力取得之义。
成语有“你争我夺”。
我的识字法宝系列2——有意思的“尴尬”记得在假期里看过中央台的一个调查节目,了解有多少人能正确写出“尴尬”二字。
接受调查的人中多数人认为“尴尬”是由“九”与“监、介”组合成。
其实,“尴尬”是由“尢”与“监、介”组合成,“尴尬”二字都是形声字,“尢”是形旁表义,“监”、“介”是声旁表音。
为什么表义的形旁是“尢”而不是“九”呢?运用字理来辨析一下特有趣。
“尢”和“九”都是象形字,“尢”的金文、篆文就像一个曲足或跛脚的人,而“九”的金文、篆文像人的手臂和手指,想象一下一个曲足或跛脚的人与双足健康的人站在一起会怎么样?我的识字法宝系列3——字理辨析“生”和“身”“生”和“身”是学生用错较多的两个字,单单记住它们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还不行,还得记住它们的字形为什么是这样的。
用字理辨析它们:“生”和“身”都是象形字。
“生”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都很像草木破土而出的样子,因此“生”有生长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