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校教[2002]14号(2002年4月24日公布)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特制订本条例。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2.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除医科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中西医业单位合作提出课题。
4.选题中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5.课题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
6.因材施教,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7.各院(系)每学年的选题应更新80%以上。
第五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程序指导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或校外合作单位提出的课题(须陈述理由和所具备的条件,来自实际任务的选题须出具科研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经分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审查批准后向学生公布,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或经协商分配,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
选题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第六条有条件的院(系)可安排全部或部分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校提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覆盖一年”。
院(系)应不迟于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第十五周完成选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不迟于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第十七周下达给学生。
院(系)应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汇总表最迟于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结束前以软盘形式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前期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论文)思想和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获得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达到培养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转化,完成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第二条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和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目的第三条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本专业生产与管理过程或科学研究中的技术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
第四条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调研能力,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的逻辑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独立完成任务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勇于改革和大胆创新的开拓能力。
第五条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制定、理论计算、设计绘图、实验探索、模拟测试、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口述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转化。
第三章要求第六条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专业要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切实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大型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第七条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安排提前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第八条实行进入毕业实践环节资格审核制。
凡在进入毕业实践( 毕业实习、设计或论文) 前,累计未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总数(含已修读但未取得学分),若达到或超过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的1/10 者,取消进入毕业实践环节的资格,擅自进入者其成绩不予承认。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核,是对本科学生毕业和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基本依据,对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第三条教务处是学校主管毕业论文(设计)的部门,职责是:(一)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问题;(二)制定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章制度、工作表格、电子模版等;(三)组织检查、监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四)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组织经验交流等;(五)负责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六)负责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第四条各系(部)主任是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负责人,职责是:(一)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有关工作;(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对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及工作进度等作出规定;(三)组织落实本系(部)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1、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组织学生选题;2、审定指导教师资格;3、组织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和质量;4、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5、负责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整理、归档工作;6、推荐本系(部)专业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参加评选;7、组织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经验交流。
8、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上报教务处。
第五条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工作,职责是:(一)组织教师拟定选题并进行审核;(二)确定指导教师名单;(三)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四)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第三章教学要求第六条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一)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综合分析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四)理论分析论证、制定设计或实验方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五)语言文字运用、工程制图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等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09年12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的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使学生能够深化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学风的重要途径。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应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标准要求。
第二章选题要求第四条确定课题和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应准备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相关资料和基本要求,在第7学期16周以前向学生公布;实行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学生及课题;第7学期18周以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第五条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原则。
总的原则是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
(一)选题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特色,力求与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
课题应具有综合性,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一人一题原则。
课题的大小和难易要适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要饱满,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对于大的课题可以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由若干学生去完成,但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容不能完全相同(大题目相同的,要加副标题)。
(三)选题应达到综合训练目的,注意避免范围过专过窄或偏离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知识。
(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系(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题目的深度和广度,工作量的合理性及结果的可预测性。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宏观管理,学院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毕业论文(设计)包括主修、辅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全学程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
鼓励学院(系)提前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延长工作时间。
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条理清楚、言之成理、文字通顺,能反映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驾驭资料、仪器设备进行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条同一人的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能相同或相近。
第九条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以中文撰写,经学院(系)同意,学生可用外国文字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一般执行《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学院确有必要可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制定适于本学科的规范,并报教务处备案。
原则上,学院各专业规范应当统。
第三章指导教师第十一条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安排助教协助。
鼓励学院(系)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即双导师制)。
指导教师在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向应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或实务经验。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修订稿〕2006年10月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根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表达,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还是衡量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使学生到达系统地稳固并扩大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问题,综合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使用工具、绘图、实验实习观察、记录、计算、设计、总结等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比拟全面的训练。
第二条为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三条学校采用教务处、学院和系〔或专业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的原那么,进行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指导、实施、检查、考核和总结。
第四条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1〕制定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相关政策、条例和规定;〔2〕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监督;〔3〕审核毕业设计〔论文〕辩论委员会名单;〔4〕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5〕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6〕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评估、总结,提出有关整改措施。
第五条各学院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
学院由主管教学的院长负责,并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催促检查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各方沟通。
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一、前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是考核本科生毕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本条例的制定旨在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时限。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1.负责对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课题、制定进度计划并对进度进行核对。
2.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批改意见表述,并对学生提供必要的修改意见。
3.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评审,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评定结果报学院教务处备案。
4.及时提醒学生遵守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完成。
三、学生的职责1.尽早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并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完成进度计划。
2.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初稿,对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按时完成修改、撰写论文的最终版本。
3.严格遵守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规定和要求。
4.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做出合理的安排,不得擅自延期。
五、教务处的职责1.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评定工作的管理机制,明确各工作环节的职责和分工。
2.监督、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确保情况的顺利进行,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3.及时组织评审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制定评审标准和评定结果,及时发布评审结果。
4.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定结果及时调整学生的毕业资格。
五、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时间表1.设计(论文)选题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尽早选定设计(论文)课题,并提交选题意见书。
选题意见书必须有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并经系(院)同意后,将提交到教务处备案。
2.设计(论文)的研究学生在大四上期按进度表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有关文献查阅、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等。
要按照进度表和指导教师的安排逐步完成指定的任务和计划。
3.设计(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学生按照进度表和指导教师的要求,拟定设计(论文)的整体构思、分章节撰写和修改,最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版本并提交评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条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保证毕业生顺利完成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达成质量,现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包括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任务书的制定和审批、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评阅、毕业生的撰写和提交等工作。
第三条学校的各个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条例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
第四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剽窃抄袭行为。
第五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以独立完成为原则,指导教师应当明确指导方向,避免对毕业生论文(设计)的直接写作。
第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和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七条本条例的具体解释和修改由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选题和任务书的制定和审批第八条毕业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学校的通知提交选题申请,选题申请应包含论文(设计)题目、选题意义、论文(设计)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等内容。
第九条选题应当符合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要求,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第十条任务书应当明确论文(设计)的研究方向、内容、方法、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等内容。
第十一条毕业生选题和任务书的申请应当经过指导教师认真审核和审批后方可上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二条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委员会应当及时受理、审核和报批毕业生选题和任务书的申请,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第三章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评阅第十三条学校应当依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指导教师。
第十四条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任务书制定详细的毕业生指导计划,鼓励毕业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十五条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中期检查和论文(设计)的初稿修改,确保毕业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获准毕业及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为切实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计算、绘图等能力,提高学生外文阅读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学生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应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为中心,明确质量标准,完善工作程序,严格过程监控,健全管理体系。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
(一)制定工作计划及组织培训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各学院制定本单位具体工作计划,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组织师生学习本管理规定,明确职责及要求;安排必要的指导教师培训或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
(二)确定指导教师学院原则上选定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毕业论文(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研究领域、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首次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或助教,必须在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原则上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人数不超过8人,首次担任指导教师者原则上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人数不超过2人。
(三)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保证基本能力训练;选题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难度与份量适宜;原则上每生选一题,多人合作的课题,要明确每个学生在其中独立承担的任务,子课题毕业论文必须分开撰写,并标明本人在课题中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及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所占的比例。
黑龙江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龙江科技⼤学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管理规定⿊龙江科技⼤学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管理规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是本科⼈才培养中⼀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创新能⼒。
为进⼀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作的组织(⼀)成⽴学校毕业设计(论⽂)领导⼩组。
⼩组成员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评估中⼼、科技处、资产处、学⽣处等部门负责⼈组成。
主要任务是组织进⾏毕业设计(论⽂)准备⼯作的检查、开题检查、⽇常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各学院(系)毕业设计(论⽂)⼯作进⾏评估。
(⼆)成⽴学院(系)毕业设计(论⽂)领导⼩组。
⼩组成员由各学院(系)领导、系主任、教学秘书和学⽣管理⼈员组成。
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本院(系)毕业设计(论⽂)⼯作,确定检查⼩组和答辩委员会成员,组织和督促毕业设计(论⽂)的检查和答辩⼯作。
(三)各专业具体组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作。
组织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审查毕业设计(论⽂)任务书,向学⽣布置课题任务、要求,落实每个学⽣的课题,定期召开指导教师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毕业设计(论⽂)⼯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务处职责1、统⼀管理毕业设计(论⽂)⼯作,制定毕业设计(论⽂)⼯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作的顺利进⾏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的保证。
3、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检查⼯作,负责对全校毕业设计(论⽂)的开题、中期、答辩等教学环节进⾏质量监督和检查。
⼆、毕业设计(论⽂)的资格认定(⼀)学⽣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实习、实验和课程设计,修满⼈才培养⽅案中规定的学分。
(⼆)学⽣的德育考核、能⼒考核合格。
(三)有不及格的课程、缺少实习或实验、实习实验考核不及格的学⽣可以先随班参加毕业设计(论⽂),但不及格的课程及有关实习、实验仍要按成绩考核办法规定进⾏重修,通过后⽅能取得毕业设计(论⽂)成绩。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课题调研、文献检索、相关实验(或实践)、论文撰写(或设计工作开展)及答辩等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XXXX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主管校长领导,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指导性文件的要求和精神,制订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学术不端检测,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督导评估。
第三条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组织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制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具体工作计划;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自我检查、自我评估与工作总结;组织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研究,以及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管理(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由学院统一保存,主要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答辩记录、评阅书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各学院填写《XX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落实情况一览表》《XX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一览表》《XXXX大学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报告》等,上报有关部门存档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要求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1.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见解,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
2.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三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为选题、开题报告、实验(设计、调研等实践过程)、撰写论文、答辩五个阶段。
第五条各院系应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各题目教学要求,确定学生选题。
第六条各院系应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3周内完成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和进度等,学生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
有条件的院系可指导学生在第八学期前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条中期检查。
第八条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
第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与复评。
第四章选题原则与要求第十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的训练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
选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任务,选择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第十一条课题可以从下列来源取得:⒈教师的科研任务;⒉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⒊教师或学生自拟课题;⒋其他来源。
第十二条对不同性质的专业,选题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文科及经管类专业的选题应突出现实性,紧密结合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科类专业的选题应尽可能是在研的科研立项课题;工科类专业的选题应尽可能是在研的科研立项课题或来自生产实际的课题,强化实践能力的工程类型的课题占较大的比例。
第十三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选题类型可以多样化,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接受综合性课题,适用未来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第十四条题目一般先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初审后提出报告),经系主任审核后,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方可列入选题计划。
选题确定后,应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题意向。
第十五条课题分配应做到一人一题(多人同题的,其方向应有所不同,内容不能相同),独立完成;双向选择、教师分配、综合平衡相结合,由各院系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十六条下列情况的题目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1、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2、范围过窄过专,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3、属于尖端科技,学生难以胜任;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
第五章指导教师及其主要职责第十七条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第十八条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经院系领导批准的教师、科研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助教和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以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2、指导教师应具有实际设计、研究工作的经验,具有与课题相关范围内较全面的知识,教风严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
第十九条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应履行以下职责:1、端正指导思想、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达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双重目的。
2、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文献查阅、方案制定、实验、上机运算、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
3、指导教师应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填写好任务书的有关内容后,下发给学生,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
4、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如学生应完成的计算工作、各项试验数据、查阅中外文资料、硬件制作、绘制图纸数量、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等。
5、指导教师应在学生答辩前审查完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试验报告、图纸或论文等),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语。
6、指导教师应保证指导答疑的学时数。
第六章对学生的要求第二十条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尊敬教师、团结互助、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十一条学生须严格遵守学校、院(系)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还要同时遵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二十二条严格实行考勤制度。
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一般不准请假,确需请假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第二十三条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套用或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
第二十四条学生在完成查阅文献、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须先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理工科类一般为3000字左右,经管文法科类一般为2000字左右。
第二十五条开题报告包括下列内容:1、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向);2、主要研究内容、方法;3、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第二十六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篇幅,按下列要求控制:1、理工科类一般为2万字左右;2、经管文法科类一般为1.2万字左右。
第二十七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时,全部用A4纸打印,并按下列顺序装订成册:①毕业设计(论文)封面;②设计任务书;③标题;④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⑤目录;⑥正文(包括前言或引言、正文、结论);⑦谢辞;⑧参考文献(15篇以上);⑨附录;⑩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
第二十八条学生将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论文)连同图纸、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外文文献及其译稿(5000字以上)、文献综述等全部放入学校统一印制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内,交由指导教师评阅。
第二十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资料等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学生不得带离学校。
第七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第三十条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各院系原则上都要组织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各院系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
第三十一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由各院系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答辩委员会由院学位委员会与专家5~7人组成。
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答辩工作。
答辩小组负责向学生公布答辩时间及地点。
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或相当职称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二条参加答辩的学生应向答辩小组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
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其中汇报10~15分钟,提问等10~15分钟。
第三十三条答辩小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1、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情况;2、学生的业务水平(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3、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质量(包括选题、总体思路、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书、内容方法、计算及测试结果、文字表达、图表质量、格式规范、结论正误、创新情况等);4、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5、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及工作量大小等情况。
第三十四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三十五条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其相应比例(权重系数)为40:30:30第三十六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段比例按优秀:良好:其他=25:55:20 分配控制。
第八章毕业设计(论文)的保存与总结第三十七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学院应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收缴后统一保存,保存期三年。
第三十八条各学院按3%的比例选拔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整理成3000字以内的论文,于每年7月中旬报教务处,以便汇编成册。
第三十九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专业、各学院应认真进行书面总结,总结包括下列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统计;2、本单位执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情况及对条例的意见和建议;3、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4、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第四十条各专业的书面总结以学院为单位收齐后,连同本学院的书面总结于每年9月15日前报教务处存档。
第四十一条学校每年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第九章附则第四十二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十三条各学院可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