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于临床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成为保护患者免受细菌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下面将介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耐药情况和患者的过敏史等,结合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和广谱性,选择对特定细菌有抗菌活性的药物。
2.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对治疗进行个体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肝肾功能、同时使用其他药物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以对多种不同的细菌起到抗菌作用,但也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
因此,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只有在确实需要时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并在使用后及时转为狭谱抗菌药物。
4.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需要依据科学的指南和准则。
医生应该熟悉最新的临床指南,了解每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和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5.遵循药物治疗原则: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需要遵循药物治疗原则,如足量、足疗、足疗程。
足量指的是给予足够的药物剂量,以确保药物能达到抗菌效果的最低浓度;足疗指的是及时开始药物治疗,以避免感染扩散和临床症状的恶化;足疗程指的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的疗程,以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6.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抗菌药物的疗效需要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更换其他药物或调整剂量。
7.教育患者和医护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不仅需要医生的努力,还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
医生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用药时间,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和交叉感染的预防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与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与原则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能够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但过度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解决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增加的问题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1. 避免治疗失败: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抗生素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时,细菌可能会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确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 减少副作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经常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包括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过度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副作用风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3. 防止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
当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时,治疗感染变得更加困难,且可能需要更昂贵和有毒的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助于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保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1. 仅在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应仅用于治疗确诊的细菌感染。
对于病毒感染、普通感冒等无菌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如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应首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是否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各类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医生应综合考虑诊断、病情和患者的特殊情况来选择最恰当的抗菌药物。
此外,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防止不必要的细菌耐药性产生。
3. 控制使用剂量和疗程: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特点,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疗效。
此外,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不能随意中断或延长疗程。
4. 检测和监测细菌耐药性:在医疗机构中,应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和监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只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
对于病原无明确证据的患者,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对于轻度的自
限性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确定了
感染菌株后,应该依据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同时,要尽量避免广
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3.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有明确的
适应症,并遵循禁忌症的原则。
对于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要根据其适应
症和禁忌症的差异进行合理的选择。
4.合理用药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进行调整。
疗程应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疗效评估等因素,
个体化选择。
5.避免多重联合治疗:多重联合治疗的使用需慎重,仅在特殊情况下
使用。
6.抗生素的计划停药和连续应用: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应适时停药,
并严格按疗程规定进行连续用药。
7.孕妇、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需谨慎,需要结合妇幼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整。
8.监测和报告细菌耐药情况: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耐药监测与报告
体系,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和报告。
以上是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更好地应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有哪些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有哪些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但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和药物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总体原则:
1.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并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进行选择,避免盲目使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医生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进行处方。
2. 选择适当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避免选择与疾病不相符合的抗菌药物。
同时,考虑到抗菌药物对肾肝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对患者有危害的药物。
3. 合理使用剂量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使用。
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剂量不足则可能造成细菌耐药。
4. 合理使用疗程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疗程规范使用,不可随意增减疗程,以免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或疾病复发。
5. 预防交叉感染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加强感染控制,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细菌耐药性传播。
6. 注意不良反应
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或停用药物,防止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结语
总体来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公共健康的重要措施。
医生和患者都应该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原则,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如下:
1. 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无效。
因此,在开展治疗之前,必须明确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感染。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细菌的类型和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对该细菌有效的特定抗菌药物。
如果没有敏感性测试结果,应优先选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
3. 限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对多种细菌有效的抗菌活性,但会增加抗药性的发展风险。
因此,应将其用于严重感染或无法明确病原体类型的特殊情况,并尽量在敏感性测试结果确认后转为使用狭谱抗菌药物。
4. 严格遵守剂量和疗程: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不得自行调整剂量、延长或提前停药,以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从而降低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5.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要将抗菌药物用于感冒、咳嗽等病毒性感染。
对轻微或短期的感染,如感冒等,应优先选择非药物疗法。
6. 关注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
同时,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
监测患者的反应,并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
7. 提倡预防性措施:遵守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以减少感染传播。
此外,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也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最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共同努力,以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是指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医生、患者及相关人员应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一些原则:1.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基于细菌的敏感性:在治疗感染疾病时,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病情、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以及临床实际经验,选择对该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如果缺乏敏感性测试结果,可以根据常见细菌的敏感规律进行合理选择。
2.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可对多种细菌起效,但滥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选择狭谱抗生素。
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应及时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合理使用联合治疗: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联合治疗可以增加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失败和复发的风险。
但联合治疗也需谨慎使用,必须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临床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滥用。
4.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细菌耐药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病原菌学敏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剂量过低或治疗时间过短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剂量过高或治疗时间过长则既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还会对人体的其他菌群产生不良影响。
5.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随意更换或中途停药,不使用过期或存放不当的药物,不通过亲友转让抗菌药物,不将抗菌药物用于非感染病等。
6.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管理: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训练,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统计,加强感染防控工作。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性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要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适应症:抗菌药物应仅用于确诊为细菌感染的疾病治疗。
医生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是否细菌感染,并明确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途径。
2.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医生应了解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物敏感性,判断哪种药物对目标细菌最有效,并根据细菌敏感性测试结果在不同患者中个体化选择抗菌药物。
应优先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而在明确细菌敏感性后,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3.合理用药剂量:抗菌药物的用药剂量应正确,既要充分达到抗菌效果,又要尽量减少用药量。
医生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4.合理用药时间: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要足够长,以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一般来说,应该坚持完整的治疗过程,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
5.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应尽量减少滥用抗菌药物的发生,包括避免不必要或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在非细菌感染的疾病中使用抗菌药物等。
6.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7.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预防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推广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细菌耐药的重要手段。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正确使用剂量、时间、给药途径等,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患者也应增强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遵循医嘱,不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抗菌药物的有效性,解决细菌耐药问题。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首先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体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抗菌药物,并尽量避免使用病原体对该药物耐药或产生交叉耐药的情况。
2. 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不同部位的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
根据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比如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适合使用青霉素等。
3.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尽量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根据临床需要和药敏试验结果,尽量选择使用狭谱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对正常微生物群落的破坏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正确控制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对于治疗感染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非常重要。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和病情进行调整,疗程应按照标准治疗时间进行使用,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疗程。
5. 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总之,合理用药原则是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感染部位和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使用的范围、剂量和疗程,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药物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传播。
因此,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应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因此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防止耐药性的发展,同时减少对细菌群落的不良影响。
2.准确诊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确保正确诊断感染的类型和致病菌的特性。
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利用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感染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抗菌治疗。
3.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抗生素使用指南是专家和临床经验的结晶,通过综合权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和合理的用药依据。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正确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
4.恰当选药: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细菌的敏感性、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体质和耐药性等。
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并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对正常菌群的不良影响。
5.正确使用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调整。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剂量,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疗程。
应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6.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过量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不当的抗菌药物等。
滥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并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
因此,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7.关注药物安全性:抗菌药物治疗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现有疾病,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精选ppt
10
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1.用不用? 指征不严——“滥”:
➢ 发热、上感、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水痘、 肝炎等
➢ 昏迷、休克、慢支、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激素应用、粒减等
➢ 不恰当的术前预防用药
“保险系数”?
精选ppt
11
2.用什么? 概念不清——“乱”:
➢ 金葡菌——青霉素G
耐药出现
怪圈
使用
精选ppt
新抗生素
5
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耐药菌株过度 繁殖
罕见的耐药菌株
接触抗生素
耐药菌株优势菌
精选ppt
6
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最主要:增加选择性压力 次要:去阻遏突变 不肯定(很少):促进基因突变或耐药基因转移
(中国新 闻周刊 2009.3.30) 。
精选ppt
8
我国现状:抗菌药物使用率
我国2002年调查:178所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 横断面使用率为56.93%
国外发达国家医院的报道25%-40%
意大利一医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 为40.9%
西班牙1990-1997年连续8年的调查结 果显示抗菌 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33.8%- 36.8%
出现 → 扩散
精选ppt
2
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钝化酶
IV主动外排
ABAB
PBP
I 抗菌药物钝化
g
g
g PBP
II 抗菌靶位变异
PBP
plasmid
III通透性降低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原则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但是,由于细菌的快速适应性演化和抗药性的产生,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引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下面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原则。
1.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根据医疗实际需要及基于临床证据的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感染部位、细菌敏感性和特殊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但它们也会对人体内正常菌群产生影响,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
应选择狭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除非临床病情确实需要。
3.指导用量与用药时间合理用药还需要对抗菌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指导。
应根据患者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用量。
同时,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和感染消退后适当调整用药时间或停药,以防止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4.注意使用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
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可以增加药物疗效,减少或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
但是,联合治疗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在有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5.避免滥用预防用药预防用药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滥用预防用药会增加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除非患者处于高感染风险状态,否则不应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6.注重药物选择和抗菌谱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细菌的抗菌谱及敏感性。
药物选择应优先考虑敏感菌株,避免使用多余药物和择优用药。
7.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同时,对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也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8.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评审委员会等。
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滥用抗菌药物和耐药问题。
总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抑制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使用原则对于保护细菌
耐药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
菌药物使用的原则。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合乎医学规范的前提下,正确选择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和剂量,并合理控制用药时间。
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
循医生的处方,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更不能随意中断或延长药
物疗程。
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确定感染病原菌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合适的抗菌药物应具有杀
菌活性,对病原菌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三、个体化用药
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体重、
年龄、肾功能和肝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儿、老年人等,应特别谨慎选择抗菌药物。
四、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应避免同时使用具
有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用药期间应定
期监测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五、遵医嘱服药
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
或过量服用。
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
其他药物。
总之,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非常重要,只有合理
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感染疾病的侵害。
希望广大
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共同维护公众健康。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导致药物对细菌的杀灭效果降低或完全失效的现象。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药机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从而有效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给医疗保健行业和公众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医院和社区之间抗菌药物的共享等。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临床医生需要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根据感染程度和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对于一些轻微的感染,可以选择狭谱抗生素或者不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
同时,医生还需要进行规范的药物给药,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来进行治疗。
此外,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耐药机制来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用法,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其次,公众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认知。
公众应该正确认识抗菌药物的特性,明确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感染有效,不适用于病毒感染。
此外,公众不应该滥用或盲目购买抗菌药物,更不能自行随意使用。
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合格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方案。
公众还应该了解抗菌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此外,医疗机构和政府也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管。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则,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包括抗菌药物的购买、库存和使用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流通,防止非法销售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发生。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医生、公众、医疗机构和政府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由于不合理应用可能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出现,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以下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1.适应证应明确:仅在有细菌感染的确切证据时应使用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确诊感染并确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2.选择敏感药物: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可帮助确定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合理的药物选择。
3.使用足量足时:抗菌药物在有效浓度存在于体内的时间足够长,才能充分杀灭细菌,并避免较低浓度下的细菌抗药性。
因此,在给予抗菌药物时,应按照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来使用,并保持合适的疗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抗菌治疗。
4.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疗程。
5.留意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医生应监测患者的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6.遵守退出准则:细菌感染的治疗在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以充分杀灭所有细菌。
然而,过长的抗菌药物使用会增加耐药风险,因此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等因素,合理决定抗菌药物的疗程和撤离准则。
7.注重预防: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应同时注重感染的预防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清洁、免疫接种等。
预防感染是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8.教育患者: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用药周期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患者也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明确适应证、选择敏感药物、使用足量足时、个体化治疗、留意不良反应、遵守退出准则、注重预防和教育患者等。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是什么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原则是什么
在医学领域,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
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减少耐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抗菌药物使用的首要原则。
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应
严格遵循临床指南和医疗指引,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的特点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确认感染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需要尽可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医生应该通过
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以便选择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药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的耐药性和药物的毒副作
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对病原体具有很好杀灭作用的抗菌药物。
用药剂量和疗程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该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严格按照医疗指引
和处方要求进行用药,避免用药过量或使用不足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防止滥用
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是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原则之一。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避
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也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来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自行购买和滥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原则包括合理使用、确认感染、选择合适药物、用药剂量和疗程、防止滥用等几个方面。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指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特点、临床表现和患者特殊情况等因素,科学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并且合理使用该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护细菌敏感性。
基本原则如下:1.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应尽可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病原体的检测、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等手段,对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以确保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考虑细菌的敏感性:选用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细菌的敏感性及抗菌谱,选择对感染菌株敏感的药物。
通常动态监测当地常见的耐药菌株,确保选择药物对当地的菌株敏感。
3.选择最窄谱抗菌药物:根据感染的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最窄谱的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影响,降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4.按照“击中靶点”原则: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能够“击中”病原体的靶点,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5.根据患者特征选择药物: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特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6.合理用药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既要注意达到有效治疗的剂量,又要避免过度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
7.药物配伍应用合理: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但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兼容性和相应的给药途径。
8.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患者自行停药或使用不规范的剂量。
9.合理评估疗效: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10.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培训: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患者教育,让他们了解药物的使用原则,并告知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自身的合理用药意识。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2.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4.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5.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危害:1.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
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存在耐药现象,已出现“超级细菌”。
2.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
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
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浪费医药资源。
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细菌和病毒感染区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要领1.防止滥用:疱疹、水痘或者单纯病毒性感冒、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一般不宜选用抗菌药物,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2.切莫随意用药:病情较重者不要随意用药,最好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不可自行乱服抗菌药物;3.用药剂量须控制:剂量过小不仅无效,反而可促使细菌耐药;剂量过大疗效不一定增加,反而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机体损害;4.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能口服者不用肌注,能肌注者不用静注或静滴;5.把握用药疗程:疗程要足,以免感染复发,一般认为抗菌药物最短疗程为5~7天,一般不少于3天。
对于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三不政策”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自己当医师,感觉不好就买抗菌药物服用,有病一定要去看病;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仅在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仅限于确诊、高度怀疑或经严格评估后的细菌感染。
不能轻易将抗菌药物用作常规预防措施,因为这样可能会提高微生物对药物的耐药性。
2.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临床情况、细菌感染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具有最佳治疗效果的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当地的指南和协议来选择抗菌药物,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的变化。
3.标准化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长: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长应该遵循科学证据和指南,以确保有效的治疗,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4.避免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通常不应用于预防性治疗,除非存在高风险感染或手术等特定情况。
对于预防细菌感染,应优先考虑非药物预防措施,如手卫生、免疫接种等。
5.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是指非必要或错误的使用抗菌药物,常见的滥用情况包括未经细菌感染的确认而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错误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足或过高等。
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无效的治疗、微生物的耐药性发展和不良反应的增加。
6.加强宣教和监管: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素养。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店和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7.鼓励研发新药物: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鼓励和支持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来应对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仅在必要时使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标准化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长,避免常规预防使用,避免滥用,加强宣教和监管,以及鼓励研发新药物。
这些原则的遵循可以有效地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展,保护公众健康。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遵循一些使用原则。
1. 确定感染类型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是否真的存在细菌感染。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原学检测结果可靠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在确定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后,医生需要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广谱抗菌药物,但在明确病原菌种类后,应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对正常微生物的影响。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下是一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3.1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医生应该遵循国家和地区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根据指南推荐的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来使用抗菌药物。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3.2 不滥用抗菌药物医生应该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且存在治疗必要性时才应该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或其他非细菌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3 控制使用频率和疗程医生应该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疗程。
不应该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也不应该过早停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反应来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3.4 优先选择口服给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口服给药而不是静脉给药。
口服给药方便患者自行使用,并且可以减少对正常微生物的影响。
4. 监测耐药性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和临床实验室应建立耐药菌监测系统。
通过监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耐药性的发展。
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患者健康和减少耐药性发展的关键。
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只能用于确诊或高度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并根据感染类型和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药物。
不应滥用或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2. 遵循指南: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应遵循国际、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相关指南。
这些指南提供了对特定感染类型和疾病状态的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的指导。
3. 注意细菌耐药性:应密切关注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在开展抗菌治疗时考虑细菌的耐药情况。
如果可能,应进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试,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选择。
4. 适当用药时间和剂量: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准确计算药物的用药时间和剂量。
不应过早停药或过量使用。
同时,应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5. 防止交叉感染:在医疗保健环境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细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途径,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监测和报告: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跟踪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以及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7. 提倡预防措施:积极推广和实施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良
好的卫生环境、接种疫苗等,以减少细菌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的需求。
总之,合理使用、遵循指南、考虑细菌耐药性、适当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交叉感染、监测和报告、以及推广预防措施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Hennessy等 6m(扩大干预) Alaska
25
Perz等
1y
Tennesse
11
PNSP分离率 (%) 不能评价 不能评价
无显著改变 降低9% 无显著改变 无显著改变
抗菌药物耐药的基本规律
1.只要足够时间和应用足够多都会出现耐药 2.耐药呈进行性 - 低水平、中水平到高水平 3.耐一种抗菌药物的细菌容易对其它药物耐药 4.一旦出现耐药,则下降和消失很慢
Ann Intern Med 2001; 134: 298 Med Clin North Am 2001; 85: 43
降低肺炎链球耐药的可能措施
合理用药运动 –芬兰:90年代初发布减少门诊应用MAL ,5年间处方量减少42 %,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MAL耐药率下降48% –冰岛:90年代起4年间用抗生素日应用 数减少9%,1993~ 1994年PNSP下降6%, 儿童携带PNSP减少25% –美国:不能评价
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钝化酶
IV主动外排
ABAB
PBP
I 抗菌药物钝化
g
g
g PBP
II 抗菌靶位变异
PBP
plasmid
III通透性降低
细菌耐药形成
1.耐药基因 自发突变 基因转移
2.耐药亚群筛选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抗生素循环应用与耐药
抗生素滥用
耐药出现 怪圈
使用
新抗生素
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优化 尽可能优良的疗效 避免和防止耐药
依 防止不良反应 据 MIC
降低用 费 PK/PD
人群抗生素使用强度与选择耐药影响因素
Stuart Levy 提出选择耐药 “阈值”理论: 个人与整个人 群不同,不同人群之间也不同; 抗生素品种与细菌耐药 关系不尽一致。
Chunha提出根据抗生素发生耐药的可能性分为: – 高耐药潜能(potential)药物: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 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 – 低耐药潜能药物:呋喃坦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 多西环素、米 诺环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 结论: 抗生素使用导致耐药的程度很难确定,不能根据 抗生素的应用情 况预测细菌对特定药物的耐药水平。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耐药菌株过度 繁殖
罕见的耐药菌株
接触抗生素
耐药菌株优势菌
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最主要:增加选择性压力 次要:去阻遏突变 不肯定(很少):促进基因突变或耐药基因转移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反映抗生素使用强度与耐药菌株之间的宏观关系 美国每年抗生素处方1.6亿份,用量2.5万 吨,50%为动物、农业和
抗生素合理使用
在有明确指征下,选择适宜药物,并采用 适当的给药 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 的发挥药物的治疗和预防 作用,以达到杀 灭病原体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 用各种相应措施防止和减少各种不良反应 的发生。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1992
抗生素应用:合理or优化?
合理 目 消除感染 标 治愈患者
“越新越好” ?
3.怎么用? 用法不当——“粗”
➢ 给药途径——不当 ➢ 剂量——偏大 ➢ 疗程——偏长 ➢ “朝令夕改”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不确当的预防性使用 无指征的治疗性使用 不必要的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用药 缺少细菌学和药敏知识的不确当经验性用药 缺少抗生素知识的不确当用药选 择和给药方 抗生素疗程过长
在美国合理用药运动对肺双耐药的影响
研究者
干预时间
地区
抗生素处方 减少(%)
Gomzales等 4m
Colorado
24
Finkelstein等 1y
Massachusett s,Washington
12~16
Belongia等
4m
Wisconsin
11~23
Hennessy等 6m(初次干预) Alaska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 李红玉
抗菌药物耐药-全球性的问题
PRP MRSA
ESBLVRE源自MBLVISA VRSA1961
1967
1983
1986
1988
1996
2002
青霉素
万古霉素
所有-内酰 胺类
三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万古霉素和替 考拉宁
万古霉素和替 考拉宁
出现 → 扩散
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s DDD )计算:
◆我国121家医院 2007年 76 DDD/100 人/天(平 均每天100名住院患者消耗76份 抗菌药)
◆欧洲15个国家 2002年 21 DDD/100人天 ◆土耳其15个医院 2003年 52.64 DDD/100 人/天
合理用药的定义(WHO,内罗毕,1995)
病人接受的药物切合其临床需要,剂量确当, 疗程足够, 价格低廉。
合理用药:一般原则和个体化
◆个体化给药── 每一种药物与每一 位患者间的 “适 配度”
◆5R原则:Right Drug to the Right Patient in the Right Dose by the Right Route at the Right Time。 (按正确的 途径在恰当的时间对适 当的病人按正 确 的剂量使用正确的药物)
水产养殖业使用。
在2.75亿人口中,平均每100人处方抗生 素30份,用量达4.1公斤。 大约有半数用 药不合理。
中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除去出 口,其余18万吨在国内所用 (医疗和农业), 人均消耗138克,是美国人的10倍
(中国新 闻周刊 2009.3.30) 。
我国现状:抗菌药物使用率
我国2002年调查:178所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 横断面使用率为56.93%
国外发达国家医院的报道25%-40% 意大利一医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 为40.9% 西班牙1990-1997年连续8年的调查结 果显示抗菌 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33.8%- 36.8%
国际平均值约为30% (WHO调查结果)。
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1.用不用? 指征不严——“滥”:
➢ 发热、上感、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水痘、 肝炎等
➢ 昏迷、休克、慢支、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激素应用、粒减等
➢ 不恰当的术前预防用药
“保险系数”?
2.用什么? 概念不清——“乱”: ➢ 金葡菌——青霉素G
➢ 大肠埃希菌——哌拉西林 ➢ 老人——头孢唑啉 ➢ 幼儿——氟喹诺酮类 ➢ 青霉素+头孢唑啉 ➢ 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