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国企改制与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制与混合所有制近年来,中国的国企改制与混合所有制话题一直备受热议。
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旨在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和市场机制,提高国企的运营效率,并促进国企逐渐与市场接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国企改制与混合所有制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国企改制的意义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国企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种种问题,例如资产负债率高、效率低下和员工流动性差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国企的发展和提高产能。
改制国企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政策。
改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收益和全面推进经济发展。
除了能够提高国企的运营效率外,改制还能够引入外部股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水平也就越高。
因此,改制可以为国企引入外部股东和市场操作方式,促进中国经济同国际接轨。
二、混合所有制的现状“混合所有制”是指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中,除了传统的国家、集体、私营之外,还可以引入其他类型的股东,例如员工股份、财务投资者和社会投资者等。
混合所有制能够吸引各方资本参与经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产效益和盈利能力。
目前,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多以混合公有制和混合私有制的形式存在。
其中混合公有制的典型代表是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建筑等;混合私有制的典型代表包括一些民营企业,例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等。
最近,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混合所有制的推动也进一步加快。
许多国企开始为混合所有制制定重建和改造的计划,以刺激企业的发展。
三、混合所有制的前景国企改制与混合所有制与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在为国企引入更多的改革与创新时,还离不开对现有制度落后的改革。
随着中国各项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混合所有制有望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政府会积极扶持混合所有制企业。
加快混合所有制的推行会产生很多积极成效,如: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增加社会资本对国企的投资,促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发内外部市场活力等。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调整可能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如政策突然变动导致经营环境不稳定、市场准入难度增加等。
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引入非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可能面临企业文化融合、管理理念冲突等问题,导致管理体系紊乱、内部利益冲突等。
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第一,强化改革监管。
国家应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管力度,制定明确的政策规定,保障改革方向和目标的稳定。
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各类风险。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
要加快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保障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
加强企业治理。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落实公司法人治理,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关键岗位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信息披露与沟通。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社会各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浅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定, 其 经验教训何其惨 痛, 值得我们深 思。
三、 国有资产不能任意出卖转让
个总 政策 , 即习近 平总书 记讲 的 “ 改革 的关 键是 公开 透 明” 。 要坚决 破除 “ 神 秘主 义” 把改 革的 “ 暗筐 ” 变成 “ 玻璃筐 ” , 让黑暗 无处藏匿 。
一
必须 一以贯之 的坚持 国有企 业必须 做大 做强的 前 提, 就 不能 随 意 从总 量上看 , 我 国公有经 济已经退 无可退 , 否则, 中国的基本 经济 将 国有资产变相 卖掉 , 要卖 的话也只能 通过卖 上市 部分, 目的是在证券 体 制将被动 摇 , 党的 执政基础 将被削弱 ,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将功 亏 市场 融资 , 公开 公平交 易, 未 上市 的国有产权原 则上不能 转让 。 发 展混 合所有 制经济, 形式多样 , 无论是 “ 国有 ” 为主也好 , 还是 “ 民有 ” 为主也
五 公 用事业 要坚 持 国有绝 对 控 制
供水、 供 电、 供 气、 公共交 通、 医疗卫生 、 教 育等领 域 , 通常被 视为 公用事业 , 属于 非竞争领域 , 尤其是水 、 电、 气等直 接关 系百姓 生活的必
一
篑, 中华 民族将再一次 跌倒在通 向现代化的门槛 上。
好, 既可 以搞 新项 目 的合 资合股 , 也可 以老项 目吸收新股 东参股 增资扩 作 者简介 股, 完全没有必要走 卖产权之 路。“ 混合” 不一定非要 “ 我退你进 ” , “ 我 作者系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总经济师。 卖你 买” , 所谓 “ 多元所有” 就应 该是 “ 多元投资” ,‘ 合力共进 ” , 其目 的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作多赢” , 要 做加法而 不应该 只做减 法。
国有企业改制加强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改制加强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改制是当前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效率低下、资产负债率高、资本运作不畅等。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国有企业改制加强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资本运作机制国有企业在资本运作中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等目标。
首先,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增加资本投入,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
其次,完善上市、融资机制,鼓励国有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增加融资渠道,扩大企业规模。
此外,制定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发展。
二、加强资产管理与优化配置国有企业改制应重视资产管理与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配置企业的资源。
首先,可以进行有效的资产盘点和评估,明确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质量。
其次,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战略性兼并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益。
三、推进企业发展的多元化战略国有企业改制需要推进多元化发展,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或兼并来拓宽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多元化战略可以通过发展新的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整合优势资源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加强创新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
四、加强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国有企业改制需要加强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明确权责清单和分工,提高决策的透明性和效率。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
五、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国有企业改制需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通过制定专业化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高级人才,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
探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企业治理
探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企业治理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在近年来受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运营管理与企业经营等方面都显露出诸多问题,如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党中央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调整国有资本配置的战略举措,主要针对的是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政企不分、一股独大”问题,在国有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手段,积极调节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治理引言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暂处于改革实施的初始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依然有一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角度而言,未来还有一点艰难的探索之路要走,但是单一对国有企业自身而言,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
所以国有企业应牢牢把握住这一良好的契机,持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找到全新的发展突破口。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企业治理现状1.1国有股权比例过高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革后,企业中包含的非公有制资本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初步建立起多元化股权结构的雏形。
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现象依旧是存在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其工作的指导思想没有做出积极创新,对国有股权控制地位的要求较为严格;第二,部分行业拥有在市场中处于行政性垄断地位,对于非公有资本的进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1.2机制不匹配此外,相比而言,社会资本的投资决策无论是标准还是目标都比较单一,针对某一投资项目很容易拍板,而国有资本所有者必须在条条框框下层层上报审批,并且国资监管方面也未能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仍遵循国有独资下的管理模式,或者由于原有大股东控制力减弱,在决策程序和审批流程上反而比原来更复杂。
这些都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
如某国企混改后由民营股东控股并经营管理,实现了混改后的民营大股东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扩建及技术改造,企业经营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生产工艺到技术装备再到经营效益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接下来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投入技改,经双方股东协商,按持股份额同比例增资。
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
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庞大,涉及范围广泛,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有企业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进行探讨。
一、树立资产管理理念,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资产管理理念,强化全员资产管理意识。
资产是企业的命脉,资产管理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国有企业要建立起把资产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当中的理念,使每个员工都明白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每一笔资产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都需要得到妥善管理和使用。
只有树立起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利用的最大化和优化。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资产管理体系是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安全、高效使用的关键。
要从制度建设、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资产管理体系。
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检查,防范各类损失和风险。
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三、注重资产负债匹配,合理安排资产配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注重资产负债匹配,合理安排资产配置。
资产负债匹配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风险。
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经营战略、产业特点、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资产配置方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要注重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控制负债规模和资本成本,确保资产负债平衡,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四、加强资产评估与监测,掌握资产动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加强资产评估与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资产动态,为资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资产评估是客观、全面地了解企业资产价值的基础,为企业合理安排资产提供重要依据。
国企混合改革制度
国企混合改革制度国企混合制度混合所有制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混合所有制制度的核心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建和健全,这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明确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的支持。
首先,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在法律框架上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属性和流转方式。
在当前的所有权制度下,国有资产往往是由政府代表人民行使管理权,但产权归属不明确,流转困难,导致资产闲置和利益无法最大化。
因此,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和控制权主要由政府行使,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市场适应性不强。
因此,应该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治理结构,实现权力下放和权责明确,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此外,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经营决策权和自负盈亏的能力。
因此,应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打破部门垄断和行政干预,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同时,混合所有制制度还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约束。
国有企业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必须受到法治的制约和监督。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监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利益输送,确保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进行经营。
此外,混合所有制制度还需要加大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风险保障。
只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得到有效的扶持和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目标。
总之,混合所有制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是提升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目标,需要明确的法律框架、健全的治理结构、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有效的监管约束。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体系建设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体系建设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保障人民民主与共同利益的重要经济力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物质与政治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国有企业的部分组织形式与功效逐渐发生了变化,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变的。
国企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与重要经济地位毋庸置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和国内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化,国企需要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持续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继续肩负起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重任。
落实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国有资本效能,助推国企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企业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利用和优化国有资本,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
国企混改的目标,也就是推进国有经济与非国有资本等各种类型的资本在现代化企业中相互融合、互相协作,实现共赢。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背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要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进一步落实十九大关于国企改革要求,2019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对国企混改进一步进行明确。
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体系、治理体系、制度体系,但从实践情况看,国有企业规范管理和民营企业灵活体制机制并没有有机融合,要么治理体系形式大于实质,要么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影响发展,要么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不足,经过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
关于国企改革论述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之一,旨在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其更加市场化、灵活和有竞争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国企改革的论述,涵盖了改革背景与目标、国有资产监管、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国际化战略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合、改革成效与挑战等方面。
一、改革背景与目标国企改革的背景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如体制僵化、经营不灵活、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也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改变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其更加市场化、灵活和有竞争力。
二、国有资产监管在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同时,也要推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市场化运作,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和运作机制,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治理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监管和信息披露,确保公司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将国有资本和其他所有制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种改革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市场化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和国家财政负担。
五、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另一重点。
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干部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等制度,打破传统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权益保护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浅议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基于国企资本布局、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的点滴思考
中国军转民 63研浅议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基于国企资本布局、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的点滴思考■ 伦更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大方向,部署了具体的策略,体现了国家“治理”思想,对市场逻辑的深刻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体经历了几个改革阶段:1978年到1984年,国有企业从国营到“放权让利”,国民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1985年到1992年,国有企业进入实行“政企分开”的阶段;1993年至2002年,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2003年以来,进入推行股份制改革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大方向,部署了具体的策略,体现了国家“治理”思想,对市场逻辑的深刻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本质(一)国有企业概念及范围在国际上,通常把国有企业也叫国营企业,是由国家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出资举办或投资控制的企业,表现形式为国有独资公司、国家资本控股公司。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有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三大类。
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有央企和地方国企两类,央企是利用国家财政投资举办的企业,由中央政府特设机构(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地方国企是由省、市、县等政府利用本级财政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由各级政府管理。
国有金融企业,比如工、农、中、建等大型国有银行,中国人寿等保险企业。
政府投资公司,中央有中金公司等特大型国家投资公司,各省市政府一般都有城投、建投等投资公司。
(二)国有企业的本质意义国有企业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公有制)的组织形式,是全民所有、国家经营,国家各级政府代表全体人民举办企业、以委托监管的方式行使管理权和经营权,取得的收益上缴国家和各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公益、公共事业等,通过不同形式惠及民众。
国有企业既有一般性企业所具有的营利性,也有承担国家任务的特定性,又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特定性体现为承担和保障国家特殊任务的完成,公益性体现为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保障国民经济平衡、稳定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性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改革旨在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其竞争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围绕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管理体制不适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相对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之后,需要更加灵活、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由于改革的深入和传统观念的局限,许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难以适时适应。
2. 所有者权益权责不清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股东之间的权益、权责关系可能会出现不清晰的情况。
这种模糊的权益关系可能导致决策的难以达成,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 投资与融资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存在着来自不同所有者的不同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
而国有企业通常依赖于国家资金支持,混合所有制后,如何平衡不同股东的投资需求,又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经营机制不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存在较大的不完善之处,如经营成本、持股比例、分红比例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模式的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来说,完善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建立起更加灵活、市场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需要制定明确的所有者权益权责分配方案,明确不同股东的权益、权责关系。
这有助于减少决策的难以达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为了平衡不同股东的投资需求和企业的融资需求,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投资与融资机制。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投资规划、融资计划,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
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舒伟成都雨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有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潮,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20世纪末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混合所有制”这一概念就已经被提出。
21世纪初,我国正式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举措,在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和规范,运行效率也不断提升,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出发,关注国有混合所有制参股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哪些相关的优化方案,具有独特的理论新意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国有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引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国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要发挥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领头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国企的创新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探究国企混改对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影响亦十分重要。
1国有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角色正在不断演变,最早是由国家来管理国有企业的运营;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家变为国有企业运营的支持者,如果国有企业出现资金问题,那么国家会立刻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其问题;而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家需要担任监督者角色,能够利用法律政策来规范国有企业的运行。
而在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不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企业的控制权、管理权也将有所不同,同时监督权、决策权、经营权等方面,也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讲述的参股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团体占据大部分(三分之二以上),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有企业属于参股行为,按照持股比例履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私营和个体经济基本没有。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此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私营和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混合所有制经济随之进步。
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由于沉重的计划经济体制“包袱”、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用人机制上的弊端等原因导致经营出现困难,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损失。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唯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激发自身活力,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使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正式进入到国家宏观调控层面。
在此基础上,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鼓励非公有资本及外资参与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混改中,与此同时,支持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使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这些意见有利于规范股东行为并实现有效的内部约束,使企业运行更为高效灵活。
一、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改革的初步尝试,通过上市、重组、合资联营等方式,改革初显成效,一定程度增强了国有经济活力,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根本问题及缺陷依旧未能缓解。
现阶段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存在四点问题。
(一)改革可能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对健全的国有资产的评估定价机制,并且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也不可能做到全面细致,由于资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就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无法以公允的市场价值达成交易。
国资委在整个过程中是信息的弱势方,信息接收缓慢及信息缺乏使其在改革中无法做到监督的准确全面,导致国有资产存在流失风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是指通过引进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与国有资本进行混合经营,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国企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持控股地位。
以下将以中国建材集团(简称建材集团)的混合所有制为例,浅析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建材企业之一,曾经是典型的国有大型企业。
在混合所有制中,建材集团引进了民营资本,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混合经营。
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建材集团成功实施了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建材集团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实现了资源整合。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联合公司,共同经营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提高了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
此外,建材集团还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共享,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市场拓展。
在混合所有制之前,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性问题,建材集团的市场开拓往往受到限制。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锐度,拓展市场份额。
例如,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共同组建销售团队,推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再次,建材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技术创新。
传统的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技术更新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引进民营资本后,建材集团能够借助民营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市场敏感度,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建材集团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了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特别是在环保绿色建材的研发上,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共同投入研发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技术能力,符合了现代化建筑材料的需求。
国企混改企业管理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企混改企业管理制度-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国企混改企业管理制度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私有资本,引进市场化和竞争机制,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一种改革措施。
在混改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混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首先,在国企混改中,企业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往往偏重行政化管理,缺乏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
混改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包括董事会治理、股权激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化的竞争环境。
其次,混改企业管理制度应强调市场化运作和竞争机制。
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决策机制,让企业管理更加灵活、高效,减少政府干预和行政指令的干扰。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间的竞争与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权和市场适应能力。
此外,混改企业管理制度也应注重内外部监管机制的建立。
在内部监管方面,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在外部监管方面,应完善股东权益保护和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最后,混改企业管理制度还应重视员工激励和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总之,国企混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国有企业混改的关键所在。
只有建立现代化、市场化和竞争导向的管理制度,才能推动混改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示例2:国企混改企业管理制度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股权,并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企业管理。
混改旨在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而企业管理制度则是指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混改中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探析
混改中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探析混改(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形成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和发展。
混改旨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在混改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企业积极探索并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一些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将企业划分为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个层级,明确了各层级的职责与权力,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企业董事会的成立,使得企业决策可以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
同时,监事会的设立,保障了企业权力的平衡和监督的有效执行,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其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
在混改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冗余岗位,提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益。
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等级森严、层级繁多的组织形态,形成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提高了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能力,促进了企业整体的学习和创新。
再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推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在混改过程中,企业通过引进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进行薪酬的分配和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企业还建立了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提供了员工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市场竞争,吸引和留住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混改过程中,一些企业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建立了企业级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运营数据和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能和应变能力。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析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析摘要:加快完善国有经济规划、结构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入新时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国企改革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和分析了国企改革深化后可以采取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引言国企改革一直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国有企业如何有效融入市场经济,是我国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迎来快速增长期,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需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解决,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1、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理论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
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提高国有经济成分总体竞争力,可通过放大国有资本效应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国企改革不是简单的管理改革问题,核心概念是产权重组,涉及资产买卖及定价,因此会产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流失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集中权力,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指导,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合理划分企业资源,促进企业快速稳定发展[1]。
2、新时代下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研究意义“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大变局,这种变化在当时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一个领域,而是深刻的变化和影响。
时代变数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经济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逐步进入过渡阶段,在当下这种不确定的局势下,国有企业更应担当重任,助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激流勇进。
国有企业的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的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完全投资或者持有绝对控制权的企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中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要求和激发企业活力,中国已开始进行国企改革,并引入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I. 国企改革的意义与目标国有企业的改革旨在提高其效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具体的目标包括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市场竞争力,以及改革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等。
II. 混合所有制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并与之合作开展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国有企业得以与社会资源充分融合,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混合所有制还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负债务。
III. 混合所有制的实施路径与措施1. 拓宽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设立国有控股母公司、设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以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联合经营。
2.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划分和权力制衡机制,增强企业的决策效率和透明度。
3. 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与法律制度:完善投资和退出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同时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4. 推动员工持股与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员工参与股权激励和分红机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IV. 混合所有制的效果与争议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效率、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混合所有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员工利益保护等方面。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
V. 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的未来展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将逐渐摆脱管理体制僵化和资源浪费的困境,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国企混改的问题与措施
国企混改的问题与措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混改已成为当前国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企混改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挑战,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国企混改的问题1.国有企业内部体制不健全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是内部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混改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企混改是以国有资产变现为手段,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使国企更加活跃,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但是在混改过程中,也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特别是在混改过程中,国有资产的评估、定价等环节中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在混改过程中,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护,加强国有资产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混改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管理问题国企混改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市场化人才,需要更多的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目前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问题,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国企混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优化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使国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混改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4.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
在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国有企业内部的传统观念、相关人员的利益调整等都会对国有企业混改产生阻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是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需要重点破解的问题。
二、国企混改的措施1.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需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发表时间:2018-07-02T15:48:01.83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4期作者:吴熙花
[导读] 摘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稳步推进改革进行的重要举措,实际上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国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近年来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不断加大,甚至已经马上达到百分之八十。
摘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稳步推进改革进行的重要举措,实际上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国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近年来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不断加大,甚至已经马上达到百分之八十。
这些比例的变化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明显,但这些成效绝不是完美且无懈可击的,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中的底线和红线。
本文中将从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中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发,探究和分析解决国有资产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矛盾的方案。
关键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管理;分析
1导言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进行中总会遇到一些反对的声音,反对理由大多是担心国有资产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会流失,但这不是必然的。
从理论知识认知上更是存在将混合所有制认同为私有化。
因此管理好国有资产在混合所有制中改革,并使之成为改革中积极完善的成分而不是被动消失。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理论认知入手,国企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能一味保守地紧攥着固有的国有资产股份而不撒手、不改变;另外要从实践落实上做到把控住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中的红线和底线,思想要先进、要进步,实践要务实、要步步为营。
2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
2.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私有制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为了引进更多活力,将国有企业从固有的制度和保守的运营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因此要管理好国有资产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私有化。
部分反对者将改革中出现的细节问题放到整个改革中,认为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导致了程序的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等。
这是很明显的逻辑问题,问题在于错误的因果关系,是因为部分改革中存在程序不透明和信息不公开而致使整个改革的意义被否定,因此必须保证在改革中贯彻落实好细节问题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的认知问题。
2.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股权多元化改革
股权多元化改革确实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点,但这并不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同。
事实上股权多元化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目的和意义上是趋近的,股权多元化是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从而将不合理或过高的国有资产的比例降低,这里要改革的是不合理的部分而非全部。
二者区别在于由于股权多元化事关重大,必须由政府主导来进行,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吸引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入到企业内,并为之发展增添活力。
一个是政府主动承担角色任务的体现,另一个是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体现。
2.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全部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的一项措施,而不是整个国有企业奋斗的全部。
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不论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或者说今后市场经济如何发展都必须将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的原因也是为了壮大国有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担当。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国有企业从本质上就是我国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文化政治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保护国有资产的方式
3.1改革中要有制度保证
国有企业改革确实面临着国有资产可能会流失的情况,存在有这种担忧也很正常,但这并不是合理的状况而是应该去着力避免的地方。
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基础。
要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哪些国有资产是必须握紧的,而哪些部分又是民营、私营企业股份是可以参与其中的。
改革绝不是一股脑将所有的有活力的部分全部吸纳进来,必要的认证和评估是管理者对国有企业的尊重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严谨态度,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3.2改革中要重视股权多元化后的企业实际运营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体现在股权多元化的那一刹那,而是存在于多元化后的治理和运营上,如何将改革的这一副牌打好关键在于治理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初心坚实认真。
改革的初心和股权多元化的初心是将活力引入到国有企业发展中,使得之后的国有企业能充满运营活力、制度体系科学合理、薪酬安排能激励员工,这些才是改革的重点。
改革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卡着时间点要做什么就能完成什么的时刻表,改革是计划出台后根据文件和制度探索性发展的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既然是改革,那么就一定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制度和旧思想。
无论是全面性改革还是局部性改革,要铲除掉旧思想和旧制度都不是一件易事。
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在国有企业中会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会有过于保守的畏手畏脚的行为,也会有把握不好适度原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
3.3健全国有资产三级管理体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重新界定,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政企分开,权责对等,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首先,国资委剥离原有公共管理职能,撤销了原来既管人事又管企业的职能,减少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干预,强化监管职能。
其次,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其以管资本方式对国资改制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国有资本管理职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取得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通过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最后,国资改制公司作为股权多元化公司,要做好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收益分配和处置等的日常管理工作,平衡好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出资人之间的关系,防止资产收益分配倾斜及内部管理层控制。
4结论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部分国有企业效率低、体制僵化、组织机构目标不明确且冗乱等问题下必须走的一步路,既然创新改革是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必须将为什么要改革这一问题牢记于心。
那么既然是要提高效率、灵活体质、明确组织目
标,就不能将所有的改革力度放在减少国有资产比例上,况且股权多元化的目的也不是全力减少国有资产比例,而是科学化、合理化国有资产的比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来控制国有资产作为国有企业命脉的灵魂地位,合理把握国有资产的底线和红线来使国有资产在国家资源配置上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娜.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载体的法律分析[J].中国商论,2018(07):124-125.
[2].福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动真格才能促实效——王宁新委员代表民建福建省委员会的发言[J].政协天地,2018(Z1):36.
[3]杨姣姣.借助资本市场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吉林金融研究,2018(01):44-48+61.
[4]王志.辽宁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8(01):40-41+53.
[5]刘现伟,李红娟,赵雪峰.国企改革地方混改应唱主角——基于西北三省混合所有制改革调研[J].产权导刊,2018(01):37-40.
[6]深圳市国资委混改研究课题组.深圳国资全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勇当国资国企改革尖兵[J].特区经济,2017(12):10-14.
[7]程明娥,汤旸.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会计功能拓展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7(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