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重点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提高、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及中央集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商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马克思认为重商主义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主要信条:
1.社会财富观。

货币就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

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货币或金银的观点,把货币的多少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2.财富源泉观。

财富除了来自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就是对外贸易,而国内贸易部增加财富总量。

3.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通过国家干预保障对外贸易从而实现财富的增加。

4.奖励增加人口和管制食物价格。

5.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

6.民穷国富论。

国富指国王或商业资产阶级拥有货币财富,私人财富不是国富,反而有害于国富增长。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
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强调“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主张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将货币吸收到国内和阻止货币外流,以增加货币财富。

这实际上是力图通过直接调节货币的运动,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作货币平衡论。

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有约翰·海尔斯,在法国有博丹、孟克列钦。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
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在他们看来,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该多卖,而且还应多买,只有买得多,才有可能卖得更多。

主张允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的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

提出奖出限入以保证出超,并且提出保护关税的主张。

晚期重商主义已认识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了解到货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力图在对外贸易中调节商品的运动,从而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所以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平衡论。

其代表人物在意大利有塞拉,在英国有托马斯·孟,在法国有柯尔贝尔,在奥地利有霍尼克,在德国有尤蒂斯。

二.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是魁奈。

主要信条(特点):
1.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却带着封建的外观。

2.人类社会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

3.重视农业发展,强烈批判柯尔培尔主义。

4.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来源于生产而不是流通,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差额构成纯产品。

5.区别财富的扩大和相加,农业使财富扩大而其他产业是财富相加,即只有农业创造新财富。

6.废除其他赋税,只征收单一的地租税。

7.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三.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重农主义认为财富是物质,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只能来源于生产新财富的农业。

只有农业才能使财富扩大,而其他经济产业只能引起财富相加。

农业生产出的财富超过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财富的余额是纯产品,纯产品是自然的赠与。

重农学派的纯产品学说实质上就是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纯产品学说与重商主义所说的“利润是在流通中产生,交换是致富”的观点争锋相对。

重农主义以交换等价性为依据提出纯产品学说作为财富源泉的新论证,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

四.魁奈的经济表
【地位】魁奈在“纯产品”学说基础上,力图从三大阶级之间的交换关系上说明财富如何被创造和增加,他实际上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内容】根据《经济表》,生产阶级进行农业生产,投下原预付100亿利弗尔,每年损耗10亿,年预付20亿。

经过一年生产创造出50亿,纯产品为20亿。

不生产阶级每年预付10亿,生产出20亿,财富有了加算,但没有纯产品生产出来。

【作用】《经济表》的创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用抽象法,合理地应用假设前提,对问题进行本质性的研究,得到清晰的见解;
2)《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马克思说:“W’…W’是魁奈《经济表》的基础。


3)魁奈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受生产制约的。

4)把各个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错误】1)不生产阶级的预付没有区分“原预付”和“年预付”;2)年总产品是70亿;3)不生产阶级把工业品卖给两大阶级,未给自己留一部分消费。

五.古典学派
产生背景
1.经济:17世纪中叶,英国需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2.思想:实验哲学构成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思想基础。

3.政治:阶级结构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产生。

历史进程:英国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第。

主要信条:
1.反对政府干预
2.自利的经济行为,功利主义
3.利益的和谐
4.所有经济资源的重要性
5.经济规律
六.亚当斯密1723-1790
1.《国富论》1776的篇章结构
第一篇分工---交换---货币---价值---分配
从分工开始进而研究货币,交换价值和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

第二篇资产的性质及累计和用途
第三篇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因素。

第四篇研究经济思想史,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做了批判。

第五篇论述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

首先,斯密在《国富论》中运用了抽象演绎和经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其中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存,所以常常得出自相矛盾的观点,这也使斯密本人的理论成为后来不同倾向经济学家观点的来源。

2.为什么要有分工
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因为:
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
二.分工可以免除因工作转换而损失的时间;
三.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可以做多个人的工作。

分工的产生具有客观性质。

3.斯密教条
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错误的观点。

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产品的价值(C+V+M)和新创造的价值,排除了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C)的部分,这就堵塞了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

4.看不见的手的比喻
斯密认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

“看不见的手”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

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

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

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

“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七.萨伊
1 萨伊三分法
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将其研究对象定义为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消费的学说,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个部分,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接受。

1)他把研究对象归结为财富。

他在条理化、严格科学规律的名义下,把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研究改变成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抽象地、一般地谈论财富生产、分配、消费替代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的分析。

2)萨伊的“三分法”把生产、分配、消费看成一般形态,抽去了他们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这样就为用物质生产的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的研究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分析开辟了道路。

3)萨伊的“三分法”割裂了经济过程的内在联系,把分配、消费等看作是与生产由同等和并列的地位,抹煞了生产的决定作用,抹煞了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其他经济过程的社会特点。

2 萨伊定理
生产产品创造需求。

交易总是以物换物,货币只是转移价值的手段,销路呆滞不是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其他产品,因此,萨伊否认生产普遍过剩的可能性,即使存在生产过剩,也是局部和暂时的。

八. 马尔萨斯(基本思路)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两个公理出发:(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抵制的阻止。

(3)这些抵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抵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政策建议:取消《济贫发》,一味的救济,反而会鼓励贫困人口更多生育,结果是非但不能解决贫困,反而会制造新的贫困。

九.李嘉图
1 李嘉图恶习
李嘉图把抽象分析方法发展到新的高度,但同时也把古典学派在运用抽象方法时的缺点发展到极点因而也否定历史性。

1817年4月,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标志着英国古典经济学最后完成,也是演绎推理过程的一个纪念碑。

熊彼特把李嘉图这种将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直接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倾向称为“李嘉图恶习”。

2 地租学说
李嘉图首先提出纯地租的概念,地租是地主阶级不劳而获的寄生性收入。

李嘉图研究的是极差地租,他为地租学说提供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论证了地租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1)李嘉图认为,在地主的名义地租收入中不全是地租,也可以存在土地资本的利息和资本家的利润。

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2)李嘉图还有一个按级差地租下的地租定义:“地租总是由于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

”地租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土地的有限性以及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别性。

这就是级差地租I。

他还考察了级差地租II,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增投等量资本和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总是递减的,因此地租是由于追加的劳动量所获报酬相应地减少而产生的。

3
3)李嘉图对级差地租的论述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并且同土地耕作从优等地到劣等地的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相联系。

他认为农产品价值时由最劣等地的劳动耗费决定的,较好的土地就能够产生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他批评了斯密把地租解释为价值来源之一的见解,指出地租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的一部分。

4)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没有绝对地租,他认为最差的土地是不提供地租的。

另外,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时把从优到劣的耕种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作为地租形成的前提条件或原因也是片面的。

5)李嘉图指出了地租与利润的矛盾与对立。

人口增加,农产品价格就因劣等地投入耕种而增加,从而地租增加;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工资提高,从而利润下降。

在他看来,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是由地租与利润的对立而产生的,所以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是由地主与资本家的矛盾引起的。

3 比较成本学说
资本和劳动实际上不能完全自由的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各个国家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条件的商品。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对斯密国际贸易公工论的发展和修正,是古典学派的成熟的国际贸易理论,指导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

4 李嘉图的两个漏洞
1、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他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看做是一般商品的交换关系,从而掩盖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和矛盾。

2、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矛盾,他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没有看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马克思提出,价值已在竞争过程中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而转化为生产价格。

十、约翰穆勒
建立了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折衷的经济学体系。

1. 划分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断言财富的生产规律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

财富的分配规律是一个人类制度问题,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是历史的、可变的。

2. 价值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术语”,它并非物品本身一个内在的、实体的本质,仅意味着在交换中所能获得别种东西。

3. 在经济发展中,地租及土地价格将上涨,这一部分财富应收归国家所有;工资取决于人口规律;利润由于资本积累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4. 改良主义倾向。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缺陷,应当改革。

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分配不均,认为可以通过某些改良主义措施来消除这一缺点。

并且可以通过劳资双方品性上的变化和逐渐的教化制度来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

①废除工资制度,在平等原则上建立生产者协会。

②征收土地税,使地租逐步社会化。

③限制遗产权,使财富得以分散。

十一、德国新旧历史学派
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是作为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适应大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无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要求。

历史学派的四个主要信条
1、经济学的演进方法。

2、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

3、归纳/历史方法。

4、提倡保守的改革。

历史学派演变的两个阶段
1840~1860年代为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罗雪儿。

1870~1910年代为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施穆勒。

⑴方法上,二者都反对抽象法,而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但是新历史学派对经济规律的看法比历史学派更走极端。

不仅否认一般的普遍规律,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而且否认特殊规律,拒绝一切抽象的理论研究。

⑵在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的研究和叙述方面,二者都把社会经济发展看成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演化过程,认为现实的一切经济现象都不过是历史上同类经济现象演化的结果。

新历史学
派把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变成了“历史统计法”,而且以“历史统计法”来排斥一切其他研究方法。

⑶新历史学派比历史学派更强调伦理、道德因素作用。

自命“历史伦理学派”的旧历史学派还谈到自然、技术等方面的作用,而新历史学派则把道德伦理因素看作经济活动中的决定因素,并以此来说明社会现象。

⑷新历史学派比历史学派更强调国家和法律对经济的作用。

新历史学派认为,国家是“超阶级性”的。

十二、戈森定律
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认为理论经济学应该最大限度的增大效用。

第一定律:如果连续满足同一种享受,这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最终达到饱和,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二定律:理性人会把支出花费在不同商品上时,花费在不同的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的货币带来的满足程度相等(边际效用相等)。

戈森定律奠定了后来边际学派的理论基础。

十三、奥地利学派
生产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边际学派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门格尔,继承者是维塞尔和庞巴维克,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否定劳动在价值的创造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在经济学中只能运用抽象演绎方法研究,因而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

门格尔:采用抽象演绎方法,注重对独立个体的单独研究,把个人心理的分析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沿袭戈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维塞尔:1. 提出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用。

2.分配理论的归属论。

根据消费物品的主观效用来确定“生产性物品”的价值,从而确定他们各自在产品中的分配份额。

庞巴维克:1. 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和稀少性决定的,是对效用主观评价的结果。

2. 倾向于高估现在物品的价值,低估未来物品的价值,因此未来物品所有者就需向现在物品所有者支付利息,即“时差利息论”
十四、杰文斯
【风险】杰文斯对于保险理论和博弈理论的贡献具体是:他使用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提出,在公平博弈中的博弈行为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一项公平的博弈是一种期望获得的价值等于赌注的博弈。

在没有保险项目时潜在的较大损失数目相比,为支付的少量的钱的效用极小。

【经济周期】太阳的黑子的周期影响了气候,而气候又影响了收成的规模。

【边际效用】一、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二、理性选择:边际效用相等法则。

效用最大化时,花费在所有商品上最后一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

A=B=M三、交换理论:交换者在交换时,总是比较两种物品的最后效用程度,来决定交换量,使得这两种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相等。

十五、马歇尔
方法论:
1. 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只有渐进没有突变”,提出静态经济概念;
2. 利用均衡和增量分析供求均衡,使用局部均衡;
3. 静态均衡中引进时间因素;
4. 选取代表企业进行研究;
均衡理论
1.马歇尔强调的均衡的分析,主要是强调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运用。

这就是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

2.用均衡观念说明价格。

提出市场的三种价格类型,暂时均衡价格,长期市场均衡和短期均衡价格。

3.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的大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决定人的需求变动规律。

带有很强的主观心理评价色彩。

4.用满足愿望所支付的货币量来间接衡量边际效用,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5.在需求问题上,提出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

在供给方面,提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供给的弹性价格。

6.均衡价格:当供求双方力量趋于一致、达到均衡,商品价格就决定下来。

在均衡价格形成过程中,商品数量是独立变量,价格是从属变量。

此时形成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5
分配理论
四位一体: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组织---利润。

十六、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

(被动适应对方的变化,合作与
否?)
十七、庇古与福利经济学
两个基本命题
1.国民收入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

2.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越大。

外部性
企业生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也会引起社会和私人产值的差别。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指的是一种商品的生产使得附近的第三者(既不是该商品的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从它得到免费的利益或受到无补偿的损失。

庇古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造成金融资产实际价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的消费刺激效应,促进消费,称为庇古效应。

十八、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1.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垄断四种。

2.实际市场多数情况既不是竞争,也不是垄断,而是两个因素的混合。

3.垄断和竞争力量的混合来源于产品的差别性。

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4.只要有差别存在在,不管这种差别多小,那么交易就不是随机的,而是凭购买者和销售者的喜好而有所选择。

5.个别均衡和集团均衡:短期:MC=MR,长期:MC=AC
6.销售者的销售量决定于他的产品和其竞争者的产品发生差别的方式。

7.区分生产产品和销售成本:生产成本的支出增加产品的供给,销售成本的增加可以扩大产品的需求。

十九、《资本论》结构
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

1.体系结构和内容
这一卷共七篇25章。

从体系结构来说,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篇,3章),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商品、货币理论的过程中,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篇, 17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考察,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这是本卷的核心和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七篇,5章),这部分考察资本的积累过程,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方法
本卷着重运用了矛盾分析的方法:
①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
②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商品和货币的对立发展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二十、经济学说史总体构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