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文学作品中的感恩主题:通过选取一些具有感恩主题的文学作品,如《小康村的春天》、《草房子》等,让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2. 阅读杂志、报纸中的感恩故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一些感恩故事,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感恩事迹,从中学习感恩的重要性和具体方式。

3. 写作中表达感恩之情: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值得感恩的事情,如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等,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恩之情,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4. 课外活动中的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义工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责任感。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人。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感恩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情感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教育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感恩教育,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营造感恩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感恩的故事,或者通过诗歌、文章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感恩之情。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加强班级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

二、激发感恩意识
通过一些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自身的价值,增强感恩之心。

同时,也要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先贤思想和文化传统,从而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为直接的影响来源,家长对孩子对教育是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告诉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情感发展,并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实践教学
除了上课讲授知识外,教师也要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

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或者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成就感和责任心。

在语文教育实施中,感恩教育不是一个静态的教育形式,而是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学习。

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将感恩之情转化为行动,让学生真正拥有美好、平和的心态。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感恩教育的元素将会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懂得珍惜并感恩身边的一切,而语文是感恩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感恩的情感和理念。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的结合入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细腻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去体味文字背后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用心和用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感恩情感,例如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等等。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学生可以逐渐对感恩这一情感有所体会,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来灌输感恩教育的理念。

在课文中选择一些涉及感恩主题的文章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讨论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恩之情。

可以设计一些与感恩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从而加深对感恩理念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诗词歌赋等形式来展现感恩的情感。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选择一些表达感恩情感的诗词进行赏析和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诵这些诗词来感受其中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民歌、童谣等歌曲,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感恩之义,从而通过音乐的形式感悟到感恩的美好。

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感恩故事,以启发学生对感恩情感的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感恩故事,让学生了解并分享这些感人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内心对感恩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感恩的力量,明白感恩的意义,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素养。

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实践来落实感恩教育。

比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学校周边等地方开展感恩活动,比如清洁环境、帮助他人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当今社会,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态度,而小学语文教育正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下面,我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进行探讨。

首先,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是涉及到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通过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他人的付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所得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支持。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感悟,让孩子们知道要感谢那些为他们付出的人。

例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红楼梦》,学生可以了解到贾宝玉虽然生活富裕,但是也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恩他们的关爱和陪伴。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启发学生的感恩思维。

在课堂之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了解到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这样的阅读体验会使他们更加明白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物,比如家人的爱、老师的教诲以及朋友间的友情。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如慰问孤寡老人、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帮助他人是一件令人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进而培养他们的感恩心。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善良和付出,从而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样的教育将使孩子们从小就具备感恩的素质,并将这种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感恩乃为人之本,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

学会感恩是培植善良品性的第一站,而如今的小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知恩图报,把父母的呵护、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心视作为理所当然地给予,他们的字典中没有“感恩”这个字眼。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知恩感恩,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一曲传诵千古的佳音,它涵盖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生而为人,要懂得感恩万事万物,如此方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

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

1.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但赐予我们壮丽秀美的山川,让我们获得愉悦的感受,而且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保证。

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才会感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2.父母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是一种生活态度,忘恩负义必遭唾弃。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

语文课本中不同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表达父母之恩。

课文《月光启蒙》中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丰富了我的想象,启迪了我的智慧,为我以后成为一个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感受了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社会之恩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中的任何一点不满都会呈现出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总体来讲,透露出的都是一种“不感恩”的态度。

与此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和人物,这些真实的感恩情感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乐观心态,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在现代的语文教育中,如何加强和落实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出一种感恩社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任务。

1、浸润于各类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史、语文美学、散文教学、文艺鉴赏等多个方面都可以加入感恩教育,通过历史故事和散文,让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引导他们珍爱生命和所有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事物。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名言名句的分析,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恩思想并加以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2、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情境,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验到感恩人生的力量。

例如,每一个节日的庆祝和纪念都可以成为学生感恩学习的素材,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感恩节日的意义,思考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人、朋友以及其他人对自己的帮助,让学生深入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与善意,从而明白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的重要性,坚定感恩的态度。

3、创设感恩教育氛围在语文课堂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多项实践活动来展开感恩教育,以建立一个强化感恩思想的氛围。

例如,在校内设置“感恩台”,让学生在每周或每月轮流接受其它学生或老师的感恩致辞,分享生活中感恩的点滴;设置“感恩信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记录下自己的感恩之心,从而更好地坚定感恩态度。

4、充分融合现代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应用正逐渐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学也可以充分融合现代技术,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方式展开感恩教育。

学生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分享感恩的心情、转发志愿者的动态等,让学生在现代网络的信息分享中感知到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系,获得也能够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建议: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恩元素,如《慈母情深》等课文描绘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感恩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情境,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感恩瞬间,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情感。

结合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感恩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主题的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片、写感恩信、进行感恩演讲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感恩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除了具体的感恩行为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激他人的付出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结合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以及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感恩教育等措施,可以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教学策略分享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辛勤付出,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感恩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朗读感恩诗歌在开学的第一天,可以选择一首表达感恩的诗歌,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通过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树立感恩的意识。

二、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每天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写感恩日记。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一天中所感激的事情,例如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等等。

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进行感恩故事的阅读与分享选取一些充满感恩精神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或者听读。

随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阅读和分享感恩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关注他人的能力。

四、开展感恩主题的作文活动安排一些针对感恩主题的作文活动,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对老师、家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组织感恩教材的课堂解读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充满感恩精神的经典课文进行解读。

通过深入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感恩之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感恩的力量,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六、鼓励学生给他人写感谢信通过鼓励学生给身边的老师、家人、朋友写感谢信,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感激之情。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信中具体写出对他人的感谢之处,鼓励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开展感恩主题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感恩主题的游戏或者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他人帮助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辛勤付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感恩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以上分享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含义,树立起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感恩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选取有关感恩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

杨绛的《我们仨》、鲁迅的《药》等都是描述亲情和感恩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深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真挚,进而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作品中的感恩细节,例如《我们仨》中的一幕,母亲收到了一个朋友寄来的糖,她将糖贴在墙上,不忍心吃掉,要留给下个人尝。

这样的事例可以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学会珍惜父母的爱和付出。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感恩日记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日记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记录每天感激之事的日志。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段感恩日记,记录自己当天遇到的让自己感激的人或事情。

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一天的生活,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

感恩日记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成长的认识和思考,学会感恩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学习语文课上的名言警句和读书笔记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故事,例如“感恩是一种心态”、“感恩源于发现和知足”,通过解读和讨论这些名人名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内涵和形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体会到的感恩之情。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活动来实施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养老院等地参观,并与老人交流。

通过接触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人的孤独和需要关怀的心情,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为他人服务,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给予别人帮助和关爱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被帮助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语文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语文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感恩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以下是我对语文感恩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懂得珍惜、感恩,并能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师长、同学、社会等各个方面。

2.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品质。

二、语文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1. 教材挖掘与拓展语文教材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恩他人。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何要送儿子上火车?儿子为何要流泪?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懂得感恩父母。

2. 课外阅读与活动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感恩情怀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关感恩的课外读物,如《感恩的心》、《感恩的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恩。

3. 课堂教学与互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4. 情感教育与环境熏陶情感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情感投入,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同时,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如设置感恩墙、举办感恩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

三、语文感恩教育的成效1.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语文感恩教育,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导言: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让他们学会感激他人的恩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本文将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培养学生关注他人、感激他人的能力感恩教育可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富含感恩情感的读本、课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对比等方式,从中感受各种感恩的场景和感受。

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绎、朗读感人的故事,使他们内化并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通过语文作文表达感恩之情语文作文作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感恩教育的有效手段。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感恩日记、感恩信、感谢卡等,通过书写感恩之情,使学生深入思考谁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并通过表达感恩之情提升他们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之心。

三、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和课堂活动在班会和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活动,例如学生交流感恩的对象和理由,分享自己感恩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形成一种循环,不断传递着感恩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树立榜样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关心老师和班级同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五、拓展社会实践,培养责任感通过参观社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别人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引导他们以感恩之心参与社会公益,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卖活动,用所得款项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性。

结束语: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从小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更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发展。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时刻注重自身言行的榜样力量,引领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感恩心的人。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感恩行动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在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懂得回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或资源。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养育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养育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之恩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何况人呢?我们的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的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二)祖国之恩。

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和一个概念,还有她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万千子女。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宽广辽阔,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教材中的一些古代诗歌以及诸如《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狱中联欢》、《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爱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老师、朋友,懂得感恩社会,懂得感恩自然,从而形成勤劳向上、乐于助人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而语文教学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以及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传播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感恩是一种对他人恩惠的心存感激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更显其重要性。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恩社会的包容之恩,感恩自然的赐予之恩。

只有让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真正学会感恩,才能使他们具有感恩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从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和课外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感情的表达和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情怀,体味感恩之情,明白感恩之道,从而形成见贤思齐、感恩知礼的人文情怀,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修养,成为有文化、有情感、有品德的人才。

在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文学作品的感恩教育文学作品是情感的凝结,是思想的表达,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媒介。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一些感恩题材的文学作品,如《小燕子和柳树》、《爱莲说》等,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到感恩的伟大,感受到感恩的真情实感,从而产生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人生观念。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对生活怀有感恩的心态。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感恩。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感恩主题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深刻体会感恩的重要性。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描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的关爱和帮助,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力量和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和品德修养。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感恩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激之情,或者是对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感恩之心。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思考感恩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歌唱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达感恩之情的诗歌或歌曲,让学生通过朗诵或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升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课文内容、写作、朗诵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情感和品德基础。

感恩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是对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质和修养,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解读,引导学生反思人生中的成长与收获,并对亲人、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感恩之情。

通过对课文中感恩主题的讲解和深入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恩情,从而珍惜与感恩周围的人和事物。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作文、诗词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与感激之情化为文字。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以及那些关心、帮助自己的人。

并通过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感恩,激发他们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通过阅读优秀的感恩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恩心理,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读了鲁迅的《伤逝》之后,学生可以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无私的奉献者,他们为了我们的幸福付出了很多。

这样的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恩之举。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福利机构,了解那些付出巨大努力帮助他人的人的故事和经历。

学生参观这样的机构,见证那些无偿奉献的行为,将会深刻地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并从中培养起感恩之心。

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感恩社会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定期到社区清理环境、帮助孤寡老人、参与慈善捐款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自己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从而培养起感恩社会的意识。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孩子们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

而感恩教育则是培养孩子们美德的重要途径,让他们学会感激和珍惜身边的一切。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可以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角度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将感恩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孩子们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初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而感恩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感恩主题的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感恩之心。

教学上可以选择一些描写家庭、师恩、友情的课文,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深刻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在阅读课文的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期。

通过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中得到提升,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格魅力。

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感恩的品格。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感恩日记的写作,让他们通过书写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恩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习惯和情感管理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感恩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编写感恩主题的作文、文言文阅读、古诗词吟诵等形式,让学生在表达中培养感恩之心,同时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感恩主题的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表达中激发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激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的帮助和关爱,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是我对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实施的一些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之道。

教师可以讲述自己曾经在困境中得到的帮助,比如父母的辛勤付出、同学的友情帮助等,告诉学生应该懂得感谢他人,同时鼓励学生多给予他人帮助,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感恩信等,鼓励学生将感恩的心情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读等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一些充满感恩情怀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力量和意义。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应该懂得感谢家人的关爱和付出。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感恩主题,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感恩行为的描写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公益活动、孤寡老人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加深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恩之情。

这些实践性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是一门涉及人的修养与社会担当的教育课程,它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感恩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描述家庭温暖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到家长养育之恩,从而培养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可以选取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的文章,借助这些文本,让学生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辛苦,进而培养孝敬师长、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感恩教育的要素。

在学习古代文学经典时,可以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辛奋斗和为人处事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感恩之义,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实施感恩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日记的写作活动,每天写下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比如到社区、福利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从而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可以设置与感恩教育相关的评价要素。

在阅读理解题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感恩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感悟,回答出对他人付出的感恩之情。

在作文评价中,可以加大对于学生感恩之心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以被人们欣赏和尊重的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通过感恩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并将感恩变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当今社会中,感恩的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更是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感恩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促使学生具备感恩的情感、品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

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非常重大。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恩情感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它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感恩的情感。

通过课文、作文、诗词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感动于父母之恩、感激于老师之德、感激于友谊之情,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些人可能是父母、老师、同学等,他们的帮助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成就。

应该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明白感恩的道理,学会回报他人,培养一种责任感和协作精神,这对于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淡薄,许多人的心态都很浮躁,鲜有人懂得感恩。

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懂得感恩,他们才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是非常有益的。

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有着多种策略,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

要在课文中引导学生感恩。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恩情感的课文让学生阅读,并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引导学生对于感恩有所体验。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小孩懂得感恩的情节、《小石潭记》中的豆蔻年华的友情情节等都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感恩的思考和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发表时间:2009-04-03T10:38:52.467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彭琳
[导读] 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简要探讨。

摘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感恩行动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在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懂得回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文章或资源。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养育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养育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之恩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何况人呢?我们的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的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二)祖国之恩。

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和一个概念,还有她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万千子女。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宽广辽阔,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教材中的一些古代诗歌以及诸如《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狱中联欢》、《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爱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三)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襟怀。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难忘的启蒙》、《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1、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父母、对自然、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国家、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茁壮成长的阳光和土壤,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倍加呵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等,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

2、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

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忧;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能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教给我们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道理。

三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和谐共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学会和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1、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

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

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

2、组织学生诵读感恩文章,领悟感恩之情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

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因此,在知恩之后,要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描写叙利奥心理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

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让课文的精彩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烙下深深的痕迹。

3、通过写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孩子感恩》这本书的作者唐骏波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

”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抒发感恩之情,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写一封感恩信,让孩子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写成一封信寄给妈妈,以交流心声、增进感情;在建党节之际,写一篇赞颂党的丰功伟绩的抒情作文,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在国庆之时,通过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
得的辉煌成就,表达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当老师、同学给予自己帮助后,可以及时提醒学生把事情记下来,以表达感谢之意。

4、布置感恩作业,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采用了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即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

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

与家长配合,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

比如教会孩子与父母道晚安、给父母夹菜、为父母捶背等。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总之,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坚持实施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课件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彭剑飞,冯周卓.小学语文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杨章宏.课程改革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