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相声
适合小学生的爆笑相声谐音

适合小学生的爆笑相声谐音谐音歇后语(相声)甲:话说好久不见,听说你正在研究谐音歇后语呢?乙:罢了罢了!我只不过是喜欢谐音歇后语,要是说上研究,那我可就是二两棉花——免谈(弹)哪!甲:哎呀,你就不要揪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啦,给我们大家讲讲嘛。
乙:好吧,那我就给大家蝎子推门帘——露一小手吧!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俗语,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半部分是谐音意义,我们在说的时候一般都只说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留给别人猜想。
甲:你这番讲解可真是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瓶)啊!乙:别别别,我这只是大船出海——外行(航)。
甲:不,你这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乙:我这叫公鸡害嗓子——不能提(啼)。
甲:哎呀,你就别瞎扯了,赶快二两棉花八张弓——细细的谈(弹)谐音歇后语的特点吧!乙:呃,谐音歇后语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表面一层意思,实际上又蕴含另外一层意思,让人回味无穷,比如说我考你几个例子:一,二,三,五。
甲:没事(四)!乙:公鸡头上一块肉甲:大小是个官(冠)乙:猪八戒的脊背甲:嗯?(挠头)一身肥肉?乙:不!猪八戒又称猪悟能,八戒的脊背不就是无(悟)能之辈(背)吗!甲:(一拍脑门)对呀!没想到小小的歇后语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学问,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丰富多彩呀!乙:此刻我想用几个歇后语来表达我们的学习心得,读歇后语,我们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甲:眼花缭乱!乙:学歇后语,我们是铁钉铆在钢板上——甲:踏踏实实!乙:用歇后语,我们是原子弹爆炸——甲:怎么讲?乙:不同凡响!甲:呼,我们可算是景德镇停业——没词(瓷)了(甲、乙)我们的表演完毕,谢谢大家!。
2019-小学生相声剧本-word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生相声剧本篇一:小学生幽默搞笑相声剧本台词小学生幽默搞笑相声剧本台词:《珍惜时间》甲:日月如穿梭,光阴快似箭。
乙:呦,你又在这拽呢?甲:拿你来说吧,今年有11了吧?乙:都12了。
甲:你瞧瞧一晃儿这么大了。
乙:一晃儿?甲:这“晃”也是形容时间的词儿。
刚生出来这么一点儿,一晃儿3岁进幼儿园,又一晃儿6岁读小学,再一晃儿12,该小学毕业了,你再这么晃几下...... 乙:怎么样?甲:你就没了。
乙:敢情我一辈子净晃晃了。
甲:这个晃,跟刚才讲的箭是同一个意思。
乙:形容日月、光阴。
甲:让你自己说,时间快不快?乙:太快了。
甲:可我们一些小伙伴不珍惜时间,嫌时间用不了。
乙:还有嫌时间多的?甲:有个同学叫王小虎,老嫌时间过的慢。
你看他那劲头,一天到晚两眼老跟挣不开似的,磨磨蹭蹭耗时间。
听不见他说话,一说准是这句话。
乙:说什么呢?甲:“怎么还不放学呀?”乙:老盼放学啊?甲:脾气倒是不错,冲谁都笑:“你这儿干吗呐”?乙:我学习呢,你干什么呢?甲:“嘻嘻,不知道。
”乙:作业写完了吗?甲:“嘻――不知道。
”乙:考试及格了吗?甲:“嘻――不知道。
”乙:这也不知道啊!甲:“嘻――不知道。
”乙:你这次数学考多少分?甲:“9分......”乙:不是不知道啊?甲:上次考试得10分。
乙:又少1分。
甲:你说,要这样发展下去,小学还能毕业吗?乙:我看,再不珍惜时间,就不能毕业了。
甲:我算了一下,我们小学生,能学习的时间太少了。
乙:是吗?甲:每年两个学期,每学期20个星期。
乙:一年就上280天的学。
甲:去掉周末两天,还剩多少?乙:一年就上200天的学。
甲:每天睡觉八个小时,三八二十四,有三分之一睡觉了。
乙:那吃饭走路呢?甲:每天不得四个小时啊。
乙:吃饭睡觉走路又刨去一半,还剩100天了。
甲:这100天也不能全是学习呀!乙:还干什么呀?甲:看电视,玩游戏。
小学生搞笑相声剧本台词

小学生搞笑相声剧本台词:弄巧成拙甲:今天由我给大家说段相声,这相声——乙:哎哟,好长时间没见面了,您好,您好!甲:哎,您好!这位真有礼貌!乙:这么长时间钻哪个耗子洞去啦?甲:这位怎么说话呢?乙:伯父伯母都好吧?甲:老头儿,老太太还没咽气吧?甲:走!这位是精神病,在座的有大夫没有?赶快把他抬走!乙:您别生气,刚才我是想让您看看这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说法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
甲:讲文明懂礼貌十分重要。
乙:以前就因为我不讲文明不懂礼貌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甲:你给大家学学。
乙:就拿上次来说吧,星期天妈妈告诉我二舅回来了,乐得我“嗖”一跳八尺高啊!甲:快赶上“钻天猴”了,你怎么这么高兴啊?乙:你想啊,我已经有半年多没看见二舅了,何况还有我那未见过面的二舅妈呢!只要我这么甜甜地一叫“舅妈”,那钞票不就大大地有吗?甲:这位什么思想?乙:我这么一高兴,穿上自行车骑着裤子就上了大街。
甲:啊?乙:呕,我是穿上裤子骑着自行车上了大街,快到姥姥家,我一拐弯“咣当”,把一位阿姨撞倒了。
甲:快把人家扶起来呀?乙:没那么容易,这么着急的时候竟然有人敢把我撞倒。
甲:谁撞谁呀?乙:我一张嘴就把那位阿姨咽得背过气去了!甲:你怎么说的?乙:你眼睛长脚后跟去啦?这么个大活人还能让自行车给撞倒,今天老子心情好,不然早把你送公安局了!甲:我看你该进公安局!乙:还没等她明白过来,我骑上车子就跑了,到了姥姥家,还没说话,我一看门口,坏了!甲:怎么啦?乙:那位让我撞倒的阿姨一瘸一拐地走进来了。
甲:找上门来了。
乙:我一下子蹿过去,指着她鼻子就嚷上了:“兔子还吃窝边草呢,找上门算什么英雄好汉,识相点就趁早滚蛋,不然打坏你我可不负责任!”甲:你可真够霸道的。
乙:这时我二舅过来了,死小子耍什么贪嘴,还不快叫“舅妈”?甲:啊,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乙:当时我是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啊!甲:知道错了?乙:哪啊,我是心疼二舅妈的见面礼钱泡汤了!甲:唉!挺好,挺好!乙:。
小学生相声剧本

小学生相声剧本相声剧本《小学双侠》人物:柯小猪〔小学生〕、刘美美〔小学生〕、李教师、张爸爸、王妈妈、小贼场景:小学教室、校门口〔幕布拉开,柯小猪、刘美美坐在教室里,正在上课。
〕李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数学题。
请大家翻开课本,让我们。
柯小猪〔低声对刘美美说〕:美美,我好困啊,不想学习。
刘美美〔笑着说〕:小猪,你别总想玩,好好学习很重要的。
李教师:小猪,你们在说什么呢?柯小猪〔为难地说〕:教师,我们在讨论数学题呢。
李教师〔微笑〕:好,那就好好学习。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第一题……〔幕布切换到学校门口,柯小猪、刘美美背着书包,准备放学回家。
〕柯小猪:终于放学了,我好饿啊!刘美美:我也是,我们赶紧回家吃饭吧。
〔柯小猪、刘美美走到校门口时,看到了一个可疑的人。
〕柯小猪〔凑近刘美美耳边轻声说〕:美美,你看那个人好似是小贼。
刘美美:我们得赶快报警!〔柯小猪、刘美美拨打报警,同时躲在一旁观察小贼。
〕柯小猪:喂,警察局吗?我们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个可疑人,好似是小贼。
警察:好的,我们会尽快派人过去。
你们尽量保持平安,在原地等待。
柯小猪:好的,我们会注意平安的。
〔柯小猪、刘美美躲在一根树后面,继续观察小贼。
〕刘美美:小猪,你觉得警察能来得及吗?柯小猪:希望能尽快吧。
〔这时,柯小猪、刘美美看到了一个人从远处飞奔而来。
〕柯小猪:美美,你看,是谁在跑过来?刘美美:是我爸爸!他好厉害,跑得好快!〔张爸爸跑到柯小猪、刘美美身边,关切地问道。
〕张爸爸:小猪、美美,你们没事吧?我听说有小贼在这附近,所以赶过来看看。
刘美美:我们拨打了警察局的,他们说会尽快派人过来。
张爸爸:很好,我们等警察一起抓住小贼。
〔不一会儿,警车来到了学校门口。
警察下车后,柯小猪、刘美美、张爸爸一起上前。
〕警察:你们好,你们报警说在这附近看到小贼?刘美美:是的,他就站在那边。
警察:好,我们过去看看。
〔警察走到小贼面前,发现他正打算逃跑。
警察迅速将小贼制服。
小学六年级语文相声演讲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相声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相声演讲演员,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相声。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喜剧形式,它以幽默、夸张、夸张、夸张为特点,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人物的模仿来引起观众的笑声。
今天,我将为大家表演一段小学六年级语文相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表演开始)。
演员A,大家好,我是小明。
演员B,我是小红。
演员A,小红,你知道吗,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的语文老师变成了一只大老虎。
演员B,啊,大老虎?那我们以后还敢上语文课吗?
演员A,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学得很好,老师可能就会变成一只小猫了。
演员B,哈哈,那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语文,不能让老师变成大老虎。
演员A,对了,我还听说,语文课上老师会给我们讲一些古诗词,你知道古诗词是什么吗?
演员B,当然知道啦,古诗词就是古代的诗和词,它们用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演员A,哇,你真聪明,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写出一首优美的古诗。
演员B,那我们还要学好作文,将来能够写出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演员A,对,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语文,争取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表演结束)。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相声,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通过学习语文,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语文课,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谢谢!。
适合学生的相声10分钟内容

适合学生的相声10分钟内容适合学生的10分钟相声内容应具备以下特点:1. 主题积极、健康,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内容简洁明了,结构紧凑;3. 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个适合学生的10分钟相声示例:《勤学苦练》甲: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你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乙:不知道。
甲:告诉你是“倒背如流”!乙:哦,就是把书倒过来背?甲:呵,你是那样背的吗?乙:那应该怎么背呢?甲:“倒背如流”就是不管多么长的课文,你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乙:哦,明白了,这回我真的知道了。
甲:知道还不行,你得做到!乙:哦,知道了。
甲:首先,你要把书先看一遍,看懂了再背。
乙:哦,这回我真的懂了。
甲:懂还不行,你还得做到“三勤”: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
乙:哦,这“三勤”是什么意思呢?甲:“勤动脑”就是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乙:哦,这“勤动口”就是对课文要多读、多想;甲:嗯,这“勤动手”就是对重要的内容要多加温习和练习。
乙:哦,我明白了,这“三勤”的意思我全懂了。
甲:你懂了还不行,你还得做到“五多”。
乙:“五多”?哪五多?甲:“五多”就是多看、多听、多问、多写、多思。
乙:哦,这“五多”的意思我也明白了。
甲:明白了还不行,你还得做到“两心”。
乙:“两心”又是什么意思呢?甲:“两心”就是用心听讲、用心思考。
乙:哦,这“两心”的意思我也明白了。
甲:光你明白还不行,得大家都明白才行呢!乙:哦,大家应该怎么样呢?甲:大家应该勤学苦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乙:哦,我们知道了。
单口相声搞笑剧本

单口相声搞笑剧本单口相声是相声中的一种形式,一个人说称为单口相声,两个人为对口相声,三个人以上为群口相声。
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单口相声搞笑剧本【一】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你们好!今天哪,我给您说段儿单口相声。
这单口相声比对口相声难说!这为什么呢?因为呀:这对口相声是俩人。
小鸟喂食儿———一对一嘴儿;俩猴儿钜木头———一对一钜儿。
单口相声是:竹竿儿钓鱼———单挑儿。
瓜籽里睡个胖小子———就一个仁儿!所以呀,单口相声更难。
我会的不多,这次相声大赛除了我没二份儿。
您要是不听啊,得后悔一辈子!我叫XXX,今年X岁整。
生在东北,长在齐齐哈尔,从小喜爱相声,有两年艺齡,不是大腕儿明星,也就算个小腕儿萤火虫儿!今天说什么呢?就说说我爸爸。
论个儿头儿,我爸爸比我高;论岁数儿,我爸爸比我大;论饭量,我爸爸他比我能吃;论能耐呀,我爸爸和我不相上下!这可不是我吹的,是我妈妈说的。
因为我爸爸不爱动脑子,不懂吧还装懂,一张嘴哎走板了!听说咱国家入市了,我就问他:“什么叫市贸组织?”您猜他说什么?“哎呀,那市贸你都不懂啊?市帽就是世界上卖帽子的地方呗!”我又问他:什么叫与世界接轨?他说了:“与世界接轨呀?就是呀,俺们国家的火车呀,世界上哪旮瘩都能去了!”那我又问他:那WTO呢?他说:“孩子,这个有学问哪!这不是一般人能答出来的!这WTO哇是英语,WC哎,是厕所。
WT,哎呀,WT?啊,这个就是带电梯的厕所!O是O是,啊,对了,这O他是欧元!这WTO 就是要上带电梯的厕所,你得用欧元!”还有比这更可乐的呢!我问他:“爸,计算机为什么叫电脑呀?”他说啦:“因为他脑子里有电就叫电脑!”我问他:“电脑为什么要用鼠标?”他说啦:“没鼠标哇,这耗子老围着电脑瞎转悠!”(剧本 )我问他:“上网为什么要用猫儿?”他说啦:“没猫儿可不行,没猫儿那耗子早把网嗑成了个大窟窿!”为了给他找找面子,我只好问他点简单的!我问他:“为什么夏天天长?冬天天短?”他说啦:“嗯,这是热胀冷缩!”我问他:“猫比狗小为什么要长胡子?”他说啦:“这猫哇,他是狗的二舅!”我问他:“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耷拉地?”他说啦:“这是地球吸引力!”最让我妈生气的是:有一天哪,吃完了晚饭我们看电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趣味相声语文S版

16.趣味相声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
2.了解相声的主要内容,并能表演这个相声。
3.体会相声的特点。
蒙人(幽默、滑稽、风趣、诙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体会相声的特点:蒙人(幽默、滑稽、风趣、诙谐)。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老师的图片、相声。
简单介绍相声。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老师、马季老师、侯宝林老师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趣味相声》.二、初读相声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1)出示会认字,齐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读,全班订正。
2.小组交流:读了这个相声,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班上交流。
三、再读相声,1.让学生默读相声,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个相声的特点是什么?从哪可以看出来?(1)甲:有一天,家里停电,我便点了十支蜡烛,夜里起风,吹熄了六支,请问最后还剩几支?乙:这还用问,十减去六,还剩四支。
甲:错了。
乙:没错。
甲:错了,还剩六支。
其余四支都燃尽了。
(2)甲:不,马儿倒都停下来吃草了。
我一数,西边十五匹,东边十六匹。
一共……乙:三十一匹。
甲:错了。
乙:十五加十六,三十一匹。
没错。
甲:错了。
三十二匹。
乙:没有的事!甲:我身子底下还骑着一匹呢。
(3)同桌两人交流。
通过学生反复的读,来体会相声语言幽默风趣滑稽。
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诙谐生动,引人发笑。
四、拓展运用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分组展示,评价。
五、作业1.演一演这个相声。
2.搜集你喜欢的相声。
板书设计:16.趣味相声吹蜡烛“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相声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汇。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字词卡片,录音磁带。
2.有关相声的资料和中国相声大师的资料。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2.同学们,相声是我们民族的“专利”,是传统的文化艺术,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让人发蒙的相声》提出听读要求:认真听,特别是会认字的读音。
2.质疑引导思考:听完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太可笑了、让我们动脑筋、像脑筋急转弯……)其中几次让人发蒙?指名回答。
3.相声就是一门笑的艺术,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学好会认字和会写字,取得一张进入相声殿堂的门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听读完课文后,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出示会认字词卡片。
Jiǎyǐlàzhúxīmièzhǎn lǎn shāchēchán rén甲乙蜡烛熄灭展览刹车缠人2.学生开火车认读,扩词说话。
3.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集体进行交流。
重点指导多音字“刹”。
刹chà 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古刹。
宝刹。
刹shā 止住:刹车。
刹住这股歪风。
(学生升入三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有一定的识字基础。
但三年级又是错别字的高发期,当阅读或习作时,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多义字之间的异同必然会造成部分识记、书写的混淆。
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鼓励互助合作,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合作中识字能力不断地提高。
)5.检查反馈,巩固练习。
(1)小黑板出示相关的练习题。
(2)指名学生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练习和朗读课文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知识技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形成正确的首应效应。
)四教学小结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1)搜集相声的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听几段相声。
(2)家庭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说相声。
(这样的作业设计,以趣为主,让学在与家长的合作中轻松地完成作业,也为下堂课学习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1.老师评,学生评,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了前进的目标。
2.识字是小学生的一项语文基本功,特别是中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有些学生有些忽视,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重视之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从而有持之以恒识字的动力。
3.新课标要求在识字教学中体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即通过诱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的自我现实的需要。
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定目标,自我要求,自主行为,自我评价等自我教育过程发展学生的自我能力。
1.通过学习感受相声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表演的兴趣、表达的能力。
1.字词卡片,录音磁带。
2.有关相声的资料和中国相声大师的资料。
一检查复习,谈话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合作读,齐读。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我们可以随作者一起进入相声的殿堂了。
二精读课文,体会相声的特点。
(一)读、听、说,感受相声的特点1.默读课文思考:相声这么令人着迷,让人发笑,它到底有什么特点呢?2.指名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3.教师补充关于相声的资料,并介绍相声大师“侯宝林”录音播放他的一段相声《醉酒》。
4.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相声的资料。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读、听、交流中感受到了相声的特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次赏析后的训练。
)(二)找一找,练表达。
师:读了这段相声后,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举例说一说。
指名回答。
(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走进文本。
针对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训练,使学生有的放矢,有话可说,让表达训练落到实处)(三)演一演1.小组合作同桌选相声中的一段或几段在小组里进行表演。
师巡视指导。
2.指名到台前表演相声小段。
(尽量多叫几组)3.评选“未来笑星”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语言实践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熟练运用,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因此给孩子们创造实践实践的机会,课堂表演,课本剧等都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可行的走进教室的实践方式。
)三朗读全文,进行总结1.分角色读一读。
2.自由组合,练习说一说。
3.小组交流,了解内容。
4.教师评议并小结: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侯(宝林)派”、“马(三立)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
著名表演大师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马季等多人,后起之秀有郭德纲等人。
四推荐阅读推荐经典相声作品供学生欣赏。
《吹牛》《逗你玩》《五官争功》五拓展延伸请你继续编创一段《让人发蒙的相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后,教师要给孩子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小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1.相声这一传统艺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学习还是属于第一次。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采用的是录音导入,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听一听课文录音。
让他们能够初步熟悉课文,同时也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同学们连识字都更有劲了。
由于相声是一门以说为主的艺术,并且幽默诙谐,充满了机智,引人发笑。
为了让同学们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特点。
我首先让班里所有的女生与所有的男生对抗朗读,一来再次熟悉课文,二来激起男女生之间的竞争。
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卖力地朗读。
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接着,在大家对课文有一定的把握之后,小组试读,并上台合作表演。
如此,同学们的热情更是高涨,纷纷要求上台。
2.在读中学,学中读,这一堂课,我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读,学,教相结合,不但使学生了解了相声的特点,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毕竟接触很少。
通过本课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了解相声的特点,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很完美的统一。
3.板书设计让学生对相声的特点有一个深刻地了解与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重点。
使学生记忆深刻。
16 让人发蒙的相声语言诙谐幽默内容形式1.选字组词。
(1)给恰送(给) (恰)好 (恰)当(2)熄息(熄)灯休(息) (熄)灭(3)蜡腊(腊)月 (蜡)烛 (腊)八(4)揽览展(览) 包(揽) 浏(览)(5)己已自(己) (已)经早(已)(6)脑恼大(脑) (恼)怒 (脑)袋2.连字组词。
喜入仔参速刹缠观欢迷细人度车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刹:A. chà B.shā刹.车( B ) 古刹.( A ) 宝刹.( A ) 刹.住( B )(2)蒙A.mēng B.méng C.měng蒙.骗( A ) 蒙.人( A ) 蒙.盖( B ) 蒙.古( C )(3)落A.luò B.lào C.là降落.( A ) 落.枕( B ) 丢三落.四( C )4.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喜欢欢喜(1)人人都(喜欢)听相声。
仔细细心(2)我得听(仔细)了。
根本本来(3)我说的(本来)就是蒙人的相声。
一相声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
象声又称隔壁象声。
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
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
相声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
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中国相声大师张三禄(咸丰、道光年间人,具体年月日不详),别名:管儿张,相声艺人、八角鼓艺人。
清朝咸丰、道光、同治年间北京人。
他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其艺术生涯下限大抵在清朝同治年间,上限在咸丰或道光年间。
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
代表作《贼鬼夺刀》、《九头案》。
马季,原名马树槐,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
1956年,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师从侯宝林先生。
1965年后,马季正式成为中国相声演员。
80年代,马季把相声搬上以春晚为标志的晚会舞台,1983年被委认为第一届春晚总策划,1984年创作《宇宙牌香烟》进入春晚,1987年马季创作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春晚表演相声《送别》。
1991年创作相声《训徒》,1996年创作作品《老少乐》。
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马季出席并题匾。
2006年9月,中国曲艺界的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马季。
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72岁。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中国第六代相声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世纪相声大师,先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
侯宝林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全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
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