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简介:史新城(1963—),男,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讲师。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

史新城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它没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国家依然处于混乱的局面。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苏联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革命失败的症结: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只有建立了国共合作,才能形成一个更广范的国民革命。从而使中华民族统一、独立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因而,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关键词]军阀混战;国家统一;五四运动;国共合作[中图分类号]

D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57-02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度使许多人以为中国从此可以走上统一、独立的道路。然而,现实很快就扑灭了幻想,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混乱的局面日甚一日。各省军阀割地称雄,长期混战,掀掉一个皇帝桂冠,

换来的是大大小小军阀的统治。“环顾内忧外患,荆棘遍地,神圣庄严之中华已呈豆剖瓜分之现象,

文化昌盛之华胄将侪奴隶牛马之民族。”军阀的混战,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人民对国内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十分厌恶

。“慨自军阀得势以来,拥兵纵乱,海内骚然,罄国库之收入,不足以养兵,

遍中国之版图,几无一宁宇。公私破产,百业凋零,

国人深受痛苦,已达极点。”中国人民希望早日结束这种局面,

实现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如何实现统一的任务?一些大军阀从建立他们独霸中国的愿望出发,也曾谋求过“统一”。但这种“统一”的谋求,造成的是无数次的混战和更大程度的分裂。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曾真诚的为实现中国的统一而努力奋斗过,但是他将希望寄于倚持武力上面。因此,

尽管孙中山的主观愿望和那些企图独霸中国的封建军阀完全不同,但其客观结果,

难免只能是依靠这一部分军阀反对另一部分军阀。因此,不能不一次次陷于失败。

历史的发展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造成国内混乱和分裂的根源在哪里?搁在中国统一、独立道路上的障碍是什么?实现国家统一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民积极投入反军阀的斗争,

但都没有将反帝反军阀联系起来,缺乏对帝国主义本质上的认识,同时也没有将反军阀与反封建联系起来,

缺少一个明确的反封建目标,

因此,斗争的胜利,只是推到一派封建军阀统治,

却又置入另一派军阀的宰割之下。在反军阀的同时,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反帝斗争,

如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反帝火焰等的反帝业绩彪炳于史册。党成立前后,

领导人民反帝斗争也是有限的。统治阶级及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者也曾抵抗过,但由于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往往是在反对一个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同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侵略者抱有幻想。

从五四运动起,中国人民对反帝反封建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这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揭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并大力宣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和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出现的新局面有关。华盛顿会议使

“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它的召开,对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有

7

52

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加深了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看清了帝国主义是中国混乱和分裂局面的根源。“中国的乱源,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与本国军阀的双重压迫的结果”,“军阀企图外国经济上供给,帝国主义者乃扶植军阀,扰害和平,乘机以施行其侵略之政策”。“国际帝国主义既是压迫中国的仇敌,又是军阀存在,国家分裂,内乱永续的源动力”。“列强的压迫不去,军阀的势力不除,中国是万难实现统一的,而且内乱还会不止呢!”这就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本质联系,认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阻碍中国统一、独立的两大障碍。其次,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趋向一个更大的规模。既然帝国主义联合宰割中国,既然帝国主义扶植封建军阀形成强大的反动势力,中国人民也必须结合成一股力量,形成一个团结全国革命力量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中国想摆脱列强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非依全民族的力量去做国民革命运动不可”,“在这种国民革命运动中不宜使国民革命的势力分歧而不统一,以减弱其势力而迟阻其进行”。人民认识到“我们从前的活动,是零碎而没有系统的,从前的团结是涣散而不坚固的。我们现在已经觉悟了。要集中我们的势力于一个显眼的正确的目标之下,为统一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这表明,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统一中国的正确途径———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适应这个历史要求建立的。它的建立,是中国人民渴求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历史夙愿的体现,孙中山曾明确表述过这一愿望。而且国共合作正是孙中山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所采取的英明决策。李大钊和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问题时,也揭示了这一宗旨。“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几十年,只是在建立了国共合作,形成一个广泛范围的国民革命后,才使中华民族渴求统一、独立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因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孙中山是一位顺应历史潮流前进的民主战士,那么,在他晚年,走上国共合作的道路,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最杰出、最典型的表现。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受到极大鼓舞。他同共产党代表交往频繁,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建议之一是:“要进行中国革命,就要有好的政党,这个政党要联合各界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在和共产党国际代表往来的同时,孙中山也和中国共产党人有了接触。在苏联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逐步找到了革命失败的症结: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他认为依靠军事力量“终不可靠”,“人民之心力与兵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当以民心之力做基础为最足靠”,革命行动而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依靠封建军阀到人民群众,是孙中山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他将共产党人比作新的血液,吸收到国民党中来。

恩格斯指出:“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但是,“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也同样是受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的驱使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实际斗争中很快领会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认识到必须汇集一切革命力量。1923年6月党的“三大”正式确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根本上是从中国革命实践中得来的认识。首先,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必然会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其次,1923年“二七大罢工”的失败,使共产党得到了教训,工人阶级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因此必须避免孤军奋战,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三,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中国社会各派力量的分析,1922年中国共产党得出“中国现存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民主派”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中国社会的基础上,确立统一战线策略的方针的现实依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部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利益模范代表者,他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推动了三民主义新发展,从而使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统一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利益前提下。虽然国共合作以破裂而告终,但历史表明,正是由于国共合作是具有历史必然性,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了巨大效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大革命。消灭了军阀在广东的地方势力。建立了广东革命政府,从此以后,广东成立革命的红色根据地。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国近现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责任编辑:周文升)

8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