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1912—1949)青海畜牧业发展述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1912—1949)青海畜牧业发展述论
张保见
【摘要】The suitable farming parts of traditional pasturing areas had been developed well,which made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Hardy varieties with regularly distribution were the main part of cattle and the ranches were divided mos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asons.The livestock production was developed along the route of down "U",which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were quite low,just the embryonic state of modernization.The ranch division for tribes was not just and most ranches were not used well,which caused serious disease of pest,larger number of cattle than the holding capacity and excessive pasturing in some areas.%传统牧区适宜农垦的区域得到农业开发,农牧结合紧密。牲畜以耐寒品种为主,分布较有规律。牧区牧场分划季节性强。畜牧业生产呈倒"U"字形发展,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低,处于萌芽近代化状态。各部落草场分划不合理,大部分草场
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局部地区病虫害严重、牲畜饱和及牧放过度。
【期刊名称】《古今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10页(P91-100)
【关键词】民国时期;青海;畜牧业;发展
【作者】张保见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民国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术界已有相应关注,地方通史类、相关民族类
通史以及有关通论性经济类通史、相关通论性之近代史著述皆有论述[1]。尽管对
民国时期青海畜牧业的讨论相对较多,成绩应当肯定,但现有研究存在的缺陷也颇为
明显:一是多通史性研究,缺乏专门的民国断代研究,对民国时期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多语焉不详;再者这些成果的研究视角以历史考察为主,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经济
发展的空间因素,忽视了对畜牧业生产格局的讨论;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
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青海畜牧业来说多显得较为零碎、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一、民国时期青海牧区分布之变迁
总体衡量,从水平方向上看,青海日月山以西、青南高原为牧业区;从垂直方向上看,牧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之间的地带,海拔高度受热带季风影响强弱和纬
度高低而有所升降。民国时期,青海农业垦殖力度逐渐加大,草原有所减少。但受自
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开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河流两侧、湖泊四周、台地、谷地和南向山坡地带,草原以此为中心随着农业垦殖的发展而向周围逐
渐退缩。
清末民初,青海农牧分界较为明晰。大抵可以以日月山为界分区,山以东为农业区,山以西则为牧业区。日月山以东农业区,牧业为副业,牲畜以饲养和放牧相结合,牧场在农区附近的山上。此外,耕作条件较差,海拔较高的山中有蒙、藏等民族耕、牧兼营。日月山以西已经垦殖农田较少,几为纯牧区。据推算,清末民初青海实有耕地数应为20000顷左右[2],其中日月山以西牧区仅有农田500顷左右,且集中分布在共和、
同仁、都兰的局部地区[3],玉树通天河流域自协曲水口以下沿河两岸及固察、称多、拉布、歇武、义曲、结古诸河边谷地,子曲河流域自吹灵多多寺以下及江云、药曲、曹曲等河滨,杂曲河流域觉拉寺以下,鄂穆曲流域自村沙百长属地以下等条带状区域[4]。柴达木盆地区因降雨稀少,沙漠、戈壁较多,草场多集中于河流和湖泊附近,河流和湖泊也可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所以柴达木盆地牧区集中在河流和湖泊周围。其余地区除少数河谷及湖泊外,多为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脉,至海拔5000米以上已为冰原带,水草稀少,牲畜难以生存,故牧场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下地区,而在青南高山区域及北部祁连山区域,海拔4000米以上,多地势高燥,夏缺牧草,冬季冰雪,已不适于家畜繁殖,唯有少数藏民牧放牦牛而已。也就是说,青海西部牧区较为集中在海拔3000~4000米以下的山麓及河谷以及青海湖四周。
进入民国后,至1935年,由于外来移民增多,人口增殖很快,加上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鼓励和提倡农垦,设置屯垦机构,制定屯垦政策和策略,积极引导并予以一定程度的帮助,青海农业垦殖渐呈恢复及快速发展之势。1919年,设青海屯垦使于兰州。1923年,在西宁设立甘边宁海垦务总局,并在西宁、湟源、大通、循化、贵德、都兰、玉树、囊谦、大河坝、拉加寺等处设立10所分局。1927年改名西宁道垦务总局之后,大力推行放垦,垦殖规模加大,开垦荒地增多。据统计,1927年放荒约 283顷,包
括查获私垦地约89顷,共计约开垦372顷;至1929—1930年间,一年之内,查丈荒
地及无粮新垦地即约达2078顷[5]。在此期间,青海人口迅速突破百万。1930年青海人口约在90.6万人左右,1934年实际人口估计应有116万余人[6]。
这一时期日月山以东地区开垦力度渐次加大,较为宜农的浅山和脑山逐渐垦为农地,
牧场向海拔较高处退缩。随着东部可垦区域的减少,日月山以西、以南地区成为主
要的垦殖拓展方向,环青海湖地带、柴达木盆地沿河湖地区和贵德南部、同德、同
仁及玉树等地海拔较低、灌溉便利之处的草原成为新垦区的中心。以共和县为例,
原本业农者仅有少数内地迁徙之难民及隆哇地方部分藏民,设治后,外来垦民日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