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管理心理学 2016年秋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可编辑)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5c7081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2.png)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多选题]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A:社会历史因素B:职业C:身体健康水平D:遗传因素参考答案:ABC2:[单选题]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班杜拉C:列昂节夫D:华生参考答案:A3:[单选题]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的形成A:条件反射B:动作发展C:依恋D:注意参考答案:A4:[单选题]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而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的是 A:达尔文B:福禄贝尔C:卢梭D:鲁利亚参考答案:A5:[多选题]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 A:研究思路的生态化B: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点C:多元统计技术的大量应用D:研究手段的综合化参考答案:ABCD6:[多选题]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强烈与温和B:外露与含蓄C:波动与稳定D:自尊与自卑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最具代表性的言语获得理论包括 A:强化说B:转换生成说C:认知学说D:模仿说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鲁利亚B:维果斯基C:列昂节夫D:达维多夫参考答案:ABC9:[单选题]提出"语言获得机制”这一概念的是 A:斯金纳B:皮亚杰C:弗洛伊德D:乔姆斯基参考答案:D10:[单选题]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的是心理学家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斯金纳D:斯腾参考答案:C1:[多选题]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遵循 A:首尾原则B:近远原则C:粗细原则D:前后原则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初中生思维自我中心的主要表现有 A:假想的观众B:假设的舞台C:独特的自我D:自我的分化参考答案:AC3:[多选题]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有 A:描述B:解释C:控制D:预测参考答案:ABCD4:[多选题]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包括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习俗道德阶段参考答案:ABC5:[多选题]影响成年中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A:生理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心理因素参考答案:ACD6:[多选题]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B:社会环境C:平衡D:物理因素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BCD8:[单选题]高中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经验型逻辑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参考答案:D9:[单选题]设计出"三座山测验”的是心理学家 A:荣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勒温参考答案:B10:[单选题]“视崖”是用来研究婴儿发展的装置A:方位知觉B:左右知觉C:时间知觉D:深度知觉参考答案:D11:[单选题]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大脑皮质增加B:大脑单侧化C:脑重的增加D:脑电的变化参考答案:D1:[多选题]发展心理学常见的研究设计有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系统研究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婴儿的反射活动有 A:踏步发射B:游泳反射C:抓握反射D:吸吮反射参考答案:ABCD3:[多选题]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的发展A:前言语B:独白言语C:电报语D:连贯言语参考答案:BD4:[多选题]艾斯沃斯认为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有 A:安全型B:迟缓型C:回避型D:反抗型参考答案:ACD5:[单选题]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参考答案:B6:[单选题]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2~7岁B:0~2岁C:7~12岁D:3岁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作者是 A:何林沃斯B:普莱尔C:霍尔D:荣格参考答案:A8:[单选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维果斯基C:皮亚杰D:弗洛伊德参考答案:B9:[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他律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参考答案:C10:[单选题]皮亚杰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观察法C:临床法D:问卷法参考答案:C1:[单选题]由于小学生的经验不足,理解不够和思维水平不高,常常导致 A:机械记忆B:意义记忆C:有意记忆D:语词记忆参考答案:A2:[单选题]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出现 A:反射B:社会性微笑C:依恋D:同伴交往参考答案:C3:[单选题]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1~1.5岁B:1.5~2岁C:2~2.5岁D:2~3岁参考答案:B4:[单选题]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学前期B:小学时期C:青春期D:青年期参考答案:C5:[单选题]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B:相对论阶段C:约定论阶段D:多元论阶段参考答案:B6:[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是 A:陈鹤琴B:陆志韦C:朱智贤D:黄翼参考答案:A7:[单选题]霍尔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是 A:精力过剩说B:性欲阶段说C:内化说D:复演说参考答案:D8:[单选题]疾风怒涛期指的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D:青春期参考答案:D9:[单选题]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大脑皮质增加B:大脑单侧化C:脑电的变化D:脑重的增加参考答案:C10:[单选题]初中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B: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C:辨证逻辑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参考答案:B1:[单选题]“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提出的A:班杜拉B:艾里克森C:维果斯基D:鲁利亚参考答案:C2:[单选题]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三座山测验”是心理学家的代表性的实验研究A:霍尔B:斯腾C:皮亚杰D:荣格参考答案:C4:[单选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A:普莱尔B:冯特C:霍尔D:何林沃斯参考答案:A5:[单选题]游戏是的主导活动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时期D:中学时期参考答案:B6:[单选题]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指的是 A:亲社会行为B:依恋C:性别认同D:积极强化参考答案:A7:[论述题]阐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三个论点参考答案: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8:[论述题]阐述艾斯沃斯提出的婴儿的依恋类型参考答案:1安全型;2回避型;1反抗型。
管理心理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作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89528b4daa58da0114a16.png)
1.第1题某消费者认为,某场商品A是名牌,就连该厂非名牌的商品B,他也信得过,那么他属于哪种消费类型A.习惯型B.选购型C.信誉型D.随机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3题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保健因素、激励因素C.环境因素、主体因素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第4题布莱克和莫顿(R.R.Blake和J.S.Mouton)的研究认为,管理绩效最好的领导风格是A.9.1类型B.1.9类型C.9.9类型D.1.1.类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5题以需要为研究基础,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这种理论是()A.过程型理论B.行为改造理论C.综合激励模式理论D.内容型激励理论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第6题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A.参照群体B.实属群众C.非正式群体D.正式群体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7题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A.暗示B.服从C.模仿D.从众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7.第8题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A.非正式群体B.正式团体C.指挥团体D.利益团体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9题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A.适中B.越大C.越小D.两者没有关系您的答案:C此题得分:2.09.第11题有形的欲望和无形的欲望,是按照欲望的()来分类的A.时效B.属性C.弹性D.个体需要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24题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勒温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1.第25题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A.认知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2.第26题激励的程序共有四步(1)利益兼顾(2)情况分析(3)目标协调(4)了解需要,以下排序正确的是()A.(4)(2)(3)(1)B.(2)(3)(1)(4)C.(3)(4)(1)(2)D.(4)(2)(1)(3)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3.第27题理智、意志、情绪三种心理机能中哪一种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的方法被称为A.内外倾向型B.独立型与顺从型C.机能类型D.优越型与自卑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4.第28题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A.“人—机”理论B.“人群关系”理论C.“场”理论D.“需要”理论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5.第29题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称之为()A.目标B.理想C.期望D.激励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6.第30题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属于下列哪种自卫方式A.反向行为B.升华C.压抑D.合理化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7.第31题下列智商公式中哪种是正确的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50%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8.第32题老年人往往会认为年轻人举止轻浮、办事不牢靠,并在见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偏见中的A.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9.第33题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称为A.期望B.挫折C.公平D.强化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0.第34题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A.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B.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C.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D.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1.第2题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A.需求层次论B.成就动机理论C.公平理论D.双因素理论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2.第10题多血质类型的人,其神经系统的特性表现为()A.强度较强B.灵活C.不灵活D.比较活泼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3.第12题集体的主要特征有()A.高度组织性B.目标明确C.规模大D.凝聚力强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4.第13题实验法包括()A.现场实验B.控制实验C.实验室实验D.临床实验您的答案:A,C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5.第14题群体规范的作用主要有()A.维持群体B.统一认识C.指导行为D.保护群体成员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6.第15题归因理论在解释行为时,如果把行为看作是由外部力量驱使的叫做()A.内在归因B.外在归因C.个人归因D.情境归因您的答案:B,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7.第16题目标行为一般可以分为()A.目标设置行为B.目标导向行为C.目标直接行为D.目标间接行为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28.第17题态度的结构由()构成的。
2016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 9095 】A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 9095 】A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1453d52d380eb62946dbf.png)
二、论述题(每题40分,共40分,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试述群体沟通的障碍。
答:1、“归因”带来的盲目推断。a.“刻板印象”——将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来推断该类群体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如:认为某地区的人是庸俗的,Marry是该地区的人,就推断Marry是庸俗的)b.“晕轮效应”——当假设某个人有某一种行为特征时,将推断某人必然具有其他的行为特征。(如:男性招聘人员会认为一个求职秘书职位的相貌入时的女性自然擅长打字、速记;认为口才好的求职者必然高智商和勤勉——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2.放松放松也是克服应激的有效方法。一般的放松,如静坐可以使肌肉松弛和头脑平静。放松也可以采取特殊的技术,如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都是使人放
松的特殊方法,它们都有利于克服应激。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下述一些条件有利于人们真正地处于放松状态:处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保持一种舒适的姿势;持续重复一个简单的声音以便在脑海中消除与工作有关的想法。虽然研究表明,放松能减少肌肉紧张、降低心率和血压、降低呼吸速度,但它是否会对工作应激产生直接的影响,还缺乏充足的论据。
0014《管理心理学》西南大学2019年秋季作业答案
![0014《管理心理学》西南大学2019年秋季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52996aef8941ea66e0537.png)
0014 20192单项选择题1、乌鸦在自家屋顶上叫、出门遇见黑猫,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不吉利的预兆;而出门看见喜鹊叫枝头,则认为是好兆头。
这类偏见就叫做( )。
.思维定势导致的归因偏差 . 责任归因中的偏见. 对没有社会意义的现象进行拟人化的归因.防御性归因偏差2、弗鲁姆和耶顿于1973年提出的( ),该理论模型把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起来,认为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不同情况,让员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领导者应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领导风格。
. 领导参与模型. 领导权变模型. 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3、由10人~15人组成,队员之间从事相互依赖的工作,他们承担着以前由主管所承担的一些责任。
属于( )。
. 自我管理型团队. 问题解决型团队. 多功能型团队 .虚拟团队4、以下属于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是()。
.家庭环境.遗传.个性特点.大众传媒5、以下哪一选项是工作卷入包含三个关键因素之一()。
. C. 主动反馈精神.主动提问精神.主动投入精神.主动参与精神6、若干组织联合成立一个专门为其员工提供援助的服务机构,该中心专门配备了专职人员。
属于员工帮助计划的()。
.内部模式.外部模式.联合模式.混合模式7、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中关心组织维度不包括下列哪一项的内容()。
.尊重下属.明确工作目标.组织设计.明确工作关系8、以下选项不属于激发、培养创造者的兴趣的选项的是()。
.鼓励和支持员工创新行为.奖励失败.激发创造者的成就动机.使创造者卷入任务中9、以下属于中国管理者的胜任特征的管理技能维度的选项是()。
.沟通交流.冲突处理.执行监督.激励指挥10、工作丰富化可以从以下哪点入手()。
.保持任务完整性.保重任务多重性.促进技能单一化.增强依靠性11、以下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人类需要的5个层次之一的是()。
.被赞赏的需要.吃穿的需要.住行的需要.生理需要12、以下属于自我调节型激励理论的是()。
西南大学2020年秋季管理心理学【9046】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秋季管理心理学【9046】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f73f8580216fc710afdc4.png)
2.学会面对分歧:尽情表达自己观点与感受
首先沟通不可避免会带来的是分歧,当人们的价值观、个人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时,要认识到相互之间的沟通自然会变得更加困难。
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之所以沟通会失败,原因在于沟通双方都过分担心对方无法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不愿意向对方坦诚表露心意。可是事实上,如果你想要被大家广泛认可时,一个必要的前提就需要让对方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我们在沟通中最需要的心态是空杯心态。你需要是放下自己内心的各种想法,不要过分期望他人彻底接受你的观点和意见。假如你不允许他人对这一命题进行质疑的话,你就该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这也是你出现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
4、学会沟通技巧:多倾听了解详细情况
当你无法对对方的信息进行确认时,你应该主动发问,而不应单纯地表面点头,不懂得真实的内容,会使日后产生误解的几率大大增加。
其中避免使用负面语言很重要,比如“少说废话....“你的看法有问题...“你不懂.....此类的语言,在沟通中应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少用。
其次如果你只听自己想听的,那在在沟通中双向的倾听与诉说就很难进行了,所以你应该避免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心,而对其他内容表现出不耐烦。
5、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管理心理学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
![管理心理学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8a2ce9360cba1aa911da3d.png)
(30/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0题
1937年勒温提出的领导类型模型中,把领导方式划分为______
A.专制民主型、仁慈集权型和民主放任型
B.命令型、说服型和参与型
C.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D.高度控制型、中度控制型和低度控制型
上一题下一题
A.梅奥
B.勒温
C.卡斯特
D.唐纳利
上一题下一题
(23/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3题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体现的组织功能是______
A.整合功能
B.协调功能
C.维护利益功能
D.实现目标功能
上一题下一题
(24/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民主型领导理论
B.交易型领导理论
C.变革型领导理论
D.魅力型领导理论
上一题下一题
(29/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9题
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的两种情况下,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______
A.以任务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组织为中心
D.以环境为中心
结合案例资料回答:
第43题
试运用公平理论分析甲为何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
第44题
针对甲目前的工作状况,试分析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南大学9046《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9046《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f6b06e45c3b3566ec8b28.png)
参考答案:
答: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
(2分)因为人际关系本身是群体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的好坏反映了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4分)了解和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是极其重要的,有助于掌握对方的人际反映倾向,在交往过程中预测他人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利于更为有效的交往,改善良好的人际关系。
(4分)同时,了解和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情感对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是管理者和领导者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4分)。
之后需要自己展开阐述,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见解。
(6分)。
西南大学网教[9046]《管理心理学》第三、四次作业答案.doc
![西南大学网教[9046]《管理心理学》第三、四次作业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44fedcfe2bd960591c67783.png)
西南大学网教[9046]《管理心理学》第三、四作业答案=================第三次作业(论述题)================1、什么叫智力?简述智力的水平差异和结构差异。
P121-122 P125-127答: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
而作为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的反省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分布的,大部分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智力发展较高或较低的只占少数。
智力的结构差异主要是指由于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和特殊才能。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o P145-148答:影响问题解决主要有5种因素:①动机的效果。
在动机的强弱和解决问题的成效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
②功能固着效果。
一个人看到某种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再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③联想的效果,实际上也就是启示的效果。
④心向的效果。
心向,就是一个人对某种刺激情景总是易于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进行反应的倾向。
⑤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的思路的产生。
在日常管理工作屮,以上儿种因素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地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P158-160答:影响创造性思维主要有5种因素:②信息存储量。
信息存储量越多,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机。
创造性思维一般都受好奇心的驱动,即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③个性。
有创造性的人有其个性特征:有见识,洞察力,好独立判断,兴趣广泛,有雄心,有决心,敢于前进等。
④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
创造性需耍中等以上的智力。
⑤坏境。
社会、家庭和学校坏境都会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产生影响。
4、论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P180-185答:影响社会知觉的有3种主要的因素:第一,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作为知觉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社会知觉过程,知觉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特征,认知结构等都影响到社会知觉。
【西南●最新版】[0014]《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014]《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326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西南●最新版】[0014]《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0014]《管理心理学》2015年春季作业第一批次[单选题]1、1964年,()在美国心理学年鉴发表了题为"组织心理学”的综述评论,强调团体心理学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
A:梅奥B:莱维特C:泰勒D:法约尔参考答案:B[单选题]2.(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来取代原来使用的工业心理学名称,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1879B:1968C:1958D:1924参考答案:C[单选题]3.霍桑实验的主持人(),则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之父。
A:霍桑B:梅奥C:泰勒D:法约尔参考答案:B2015年春季作业第二批次[单选题]2. 从人际关系的()来看,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正常关系、竞争关系、协作关系、障碍与冲突关系以及封闭状态关系。
A:状态B:利益C:媒介D:情感参考答案:A[单选题]1.()假设金钱、名誉和社会地位都不是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
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社会人D:复杂人参考答案:B2015年春季作业第三批次[多选题]4.态度的组成成分有()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意向成分参考答案:ABD[多选题]2.个体在知觉自己时,主要是从以下那几个方面开始的?()A:身体存在B:社交状态C:社会角色D:精神方面参考答案:ACD[多选题]5.群体的特征有()A: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或利益B: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C:成员间有归属感D: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参考答案:ABCD2015年秋季作业第四批次[多选题]7.多血质的人适合的职业有()。
A:政治家B:工资管理C:记账D:商人参考答案:AC[论述题]1、试论述管理者不同的社会知觉类型及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
2、论述关于人性假设与管理的"复杂人”假设理论。
参考答案:1、结合实际经验,具体论述如何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员工进行管理。
16秋西南交《管理心理学B》在线作业一 辅导资料
![16秋西南交《管理心理学B》在线作业一 辅导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3c787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0.png)
16秋西南交《管理心理学B》在线作业一辅导资料16秋西南交《管理心理学b》在线作业一辅导资料西南交《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2道试题,共48分后。
)1.下列哪项不是属于个性的基本特性().倾向性.独特性.差异性.流动性正确答案:2.被称作自然实验法的就是().现场调查研究.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观察法恰当答案:3.将自己的失败、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去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叫做().定型.投射.知觉防御.否认正确答案:4.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非政府在较长的时间里已连续展开观测、调查、介绍,就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个案法.调查法.实验法恰当答案:5.下列哪项不是粘液质气质类型人具有的特征().胆小畏缩.坚定.迟缓有节制.不好交际恰当答案:6.下列哪项不是自我认识的内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精神自我恰当答案:7.超y理论是由()和洛希提出的.芒斯特伯格.梅奥.莫尔斯.麦格雷戈正确答案:8.在人性假设理论中,指出人们的须要与潜在的性欲多种多样,这就是().“经济人”假设.“繁杂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恰当答案:9.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是指().定型.投射.第一印象.歪曲正确答案:10.以下哪项不是个性的心理结构的特征().繁杂.多层次.直观.多水平恰当答案:1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知觉的具体研究范围().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正确答案:12.经验说明,在招录工作中,第一个()分钟的印象往往对投档是否存有很大的影响。
.8.7.6.5正确答案:西南缴《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判断题(共13道试题,共52分。
)1.个案研究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多对一个部门、一个公司或一个具体内容非政府单位的详细分析。
.错误.恰当恰当答案:2.角色期望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客观的自我评价;二是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环境。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14)《管理心理学》大作业A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14)《管理心理学》大作业A](https://img.taocdn.com/s3/m/3ed8681316fc700abb68fcf1.png)
D、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答卷提交要求:考试题提前公布,学生下载试题和答题卷后,在答题卷上答题。完成后需网上提交答卷。答卷于11月20日--12月6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导航栏内“我的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提交。
A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对于优点多的知觉对象倾向于做出积极、肯定性的判断。
B知觉对象知名度大小也直接影响着知觉者的社会认知。对知名度大的对象,知觉者无形中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人。
C知觉对象的复杂程度也对人们的社会知觉造成影响。简单的事物易知觉,复杂的事物则给知觉者带来困难。
2、简述晕轮效应并举例说明。(50分)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
晕轮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3、试论述管理者不同的社会知觉类型及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50分)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三个。
(一)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作为知觉的主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知觉过程。而知觉者已有的经验、对他人的价值判断以及个人的情感等又是其关键因素。另外,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知觉对象,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这种知觉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各自主观状态的不同。这种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最新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
![最新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c11abd15abe23482f4db5.png)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71、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标准答案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891733c1ec5da50e2703d.png)
人的个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多具有社会属性,因为人的个性主要是因为社会实践和环境影响塑造而成的,故此,带有社会深深的烙印。不同社会时代的人具有不同个性,它主要表现为性格、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不同。所以,个性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5、倾向性
一个人的个性表现出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反映了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倾向。个性与人的世界观相联系。
第三,社会交往需要。它包括了二方面,一是感情需பைடு நூலகம்:寻求友谊、帮助和爱,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同事之间、伙伴之间关系融洽。二是归属感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能归属于某一群体。比如,人需要工作单位,需要家庭,这都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人的社会交往需要表现出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人忍受不了孤独,即使是在最基本的生物性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也还是希望有社会交往。
3.从个体角度而言,人们应对工作应激的措施有哪些?
答:1.锻炼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各种年龄的人都参加体育锻炼。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遵从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体质的增强可为应付应激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应激,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应激则是合乎逻辑的。
2、整体性
人的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综合而成的,这些心理特征之间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通过内在的联系,使它们表现得丰富、统一和完整。例如,一个能力强的人,他的兴趣爱好较之一般人要广泛,对待生活的态度要积极,性格方面表现得更要强。
3、独特性
由于个性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这些条件都是不同的,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形成了个性的独特性。正如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人。
西南大学秋季心理学作业标准答案汇总
![西南大学秋季心理学作业标准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3078375f0e7cd184253644.png)
心理学第一次作业(10.0 分)1. 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 A:知觉B) B:感觉C) C:直觉D) D:错觉纠错(10.0 分)2. 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
A) A:情境记忆B) B:长时记忆C) C:瞬时记忆D) D:短时记忆纠错(10.0 分)3. 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A)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B) 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C) C:脊髓和大脑D) D:脑干、间脑和大脑纠错(10.0 分)4. 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B) 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C) 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D) 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纠错(10.0 分)5. 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 A:能力B) B:需要C) C:动机D) D:信念纠错(10.0 分)6.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
A) A:知觉B) B:适应C) C:对比D) D:后象纠错多选题(10.0 分)7. 心理过程包括()。
A) A:认识过程B) B:情绪情感过程C) C:意志过程D) D:注意过程纠错(10.0 分)8.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
A) A:前摄抑制B) B:倒摄抑制C) C:内抑制D) D:外抑制纠错(10.0 分)9.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 A:迁移作用B) B:原型启发作用C) C:定势作用D) D:动机作用纠错(10.0 分)10.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
A) A:动作思维B) B:形象思维C) C:抽象思维D) D:创造性思维纠错论述题(10.0 分)11.简述创造过程的四阶段模型?(1)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
(2)酝酿阶段。
西南大学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
![西南大学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9477f336c1eb91a375dfd.png)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71、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西南大学《管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f91eb9b89680203d82537.png)
=================================================================================================== 1:[论述题]1.如何促进积极动机的形成?2.态度的性质。
参考答案:1.如何促进积极动机的形成?1)提供充分理由2)指向鲜明的目标3)得到行为的强化4)使新的动机具有改进自我形象的意义5)显示出理想的社会效果6)受到人际关系的推动7)注意运用参照系的影响8)不断记录实现目标的进程2.态度的性质。
1)习得性,态度式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2)针对性,态度总是指向特定对象的3)持久性,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4)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5)间接性,态度是不能直接观察的6)价值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1:[单选题]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 J. Leavitt)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来取代原来使用的工业心理学名称,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1958B:1968C:1959D:1900参考答案:A2:[单选题]2、()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尔(M. Haire)写了一篇论文,其中把工业心理学划分为三个方面: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和工业社会心理学。
A:1958B:1964=================================================================================================== C:1959D:1900参考答案:C3:[单选题]()年,莱维特在美国心理学年鉴发表了题为"组织心理学”的综述评论,强调团体心理学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
A:1958B:1964C:1959D:1900参考答案:B4:[单选题]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形成的时期,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和英国的厄威克等。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2016年度秋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2016年度秋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2c54302768e9951e7383a.png)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心理学》2016年秋作业答案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6-10: BBAAA11-15: ABAAB16:20: BBAAB21-25: BBBAA26-30: BBABA31-35: AABAA36-40: ABAAB41-45: ABAAA46.气质类型的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外倾性与内倾性)。
47.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背景)。
48. 社会知觉的特点主要有(完整性),(一致性),(选择性),(文饰性)和(情绪性)。
49. 人们受到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主要形式有(攻击行为),(退化),(固执),(冷漠)和(幻想)。
50.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和(个人的吸引力)。
51、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答:群体规范的作用有:(一)群体支柱的作用;(二)评价标准的作用;(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四)群体动力的作用。
52、简述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案与步骤。
答: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案与步骤: 1.承认和接受;2.描述; 3.提出解决的方案;4.估价;5.选择;6.行动;7.评定。
5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答:正式群体是组织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自发性;二是有较强的凝集力;三是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四是有自然形成的"头面”人物;五是有较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六是有强烈的群体意识;七是有较大的随意发生性。
为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于无害于组织发展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管理者不必干预,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他们的活动纳入组织的目标,并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某些特点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给予支持;(3)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进行疏通和改造;(4)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理或取缔。
西南大学18秋[9046]管理心理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8秋[9046]管理心理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982b7625c52cc58ad6be00.png)
1、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
1. D. 人格特征2.个体和团体的关系3.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4.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2、影响动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1. F. 目标价值的大小2.奖惩的刺激度3.个体的需要4.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3、动机的特性包括()。
1. A. 支配性2.内隐性3.维持性4.自我调节性4、赫茨伯格通过调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划分为()。
1. j. 随机因素2.保健因素3.干扰因素4.激励因素5、团队建设的心理基础有()。
1.归属感2.共识度3.认同感4.参与度6、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有:1. B. 有规范的行为准则2.有自然形成的"头面”人物3.有较强的凝集力4.自发性7、以下属于正确对待应激的有( )。
1.求助心理医生2.正确看待应激对人的影响3.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4.培养自己应对应激的技能8、群体规范的作用有( ) 。
1. E. 群体动力的作用2.群体支柱的作用3.评价标准的作用4.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9、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
1.准备期2.豁朗期3.酝酿期4.验证期10、动机的主要功能有()。
1. G. 强化功能2.异化功能3.导向功能4.始发功能11、以下属于个体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的是:1. C. 及时获得和注意沟通的反聩信息2. H. 创造良好的沟通气氛,使沟通在一种和谐、平等、互利、尊重的气氛下进行3.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4.提高沟通信息的清晰度判断题12、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家长制式的领导,硬专家经理阶层的领导,职业"软专家”的领导三个阶段。
1. A.√2. B.×13、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相似思考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和正向推理法。
1. A.√2. B.×14、压力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压力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和压力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两方面。
1. A.√2. B.×15、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心理学》2016年秋作业答案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6-10: BBAAA11-15: ABAAB16:20: BBAAB21-25: BBBAA26-30: BBABA31-35: AABAA36-40: ABAAB41-45: ABAAA46.气质类型的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外倾性与内倾性)。
47.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背景)。
48. 社会知觉的特点主要有(完整性),(一致性),(选择性),(文饰性)和(情绪性)。
49. 人们受到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主要形式有(攻击行为),(退化),(固执),(冷漠)和(幻想)。
50.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和(个人的吸引力)。
51、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答:群体规范的作用有:(一)群体支柱的作用;(二)评价标准的作用;(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四)群体动力的作用。
52、简述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案与步骤。
答:解决群体冲突的方案与步骤: 1.承认和接受;2.描述; 3.提出解决的方案;4.估价;5.选择;6.行动;7.评定。
5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答:正式群体是组织明文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自发性;二是有较强的凝集力;三是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四是有自然形成的"头面”人物;五是有较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六是有强烈的群体意识;七是有较大的随意发生性。
为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于无害于组织发展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管理者不必干预,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他们的活动纳入组织的目标,并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某些特点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给予支持;(3)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进行疏通和改造;(4)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理或取缔。
54、简述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答: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高凝聚力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能降低工作效率。
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受控于群体的规范、目标以及态度与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
当群体的态度、规范、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群体凝聚力高,其工作效率也高;反之,群体的态度、规范、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群体凝聚力越高,其工作效率反会降低。
55、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对我们的管理实践有哪些有益的启发?答:赫茨伯格通过调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两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叫做保健因素,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管理实践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第二.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第三.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适才适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56、简述如何提高领导的绩效水平答:提高领导绩效水平,首先要提高领导者的素养,一个好的领导必须同时具备领导素质、领导休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素质提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后天的知识和经验又是决定领导素质和品位的重要条件。
领导者的职务、权力、责任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
这三者协调一致,是实现有效领导、发挥最佳领导效能的必要保证或条件。
领导能力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完成领导任务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它包括领导者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领导者自身的素养、思想方法、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与技能水平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一是思维能力。
领导的过程也就是领导者思维的行为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领导能力的整体系统和强弱和优劣,直接影响着领导工作的水平和效能;二是组织能力。
不断地提高领导者的协调控制能力,是提高领导群体的整体领导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创新应变的能力。
领导者必须具有更高的创新应变能力。
此外,领导艺术是一种奇异而富有成效的方法,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才能的基础上,在履行其领导职能和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用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解决某些实际或疑难问题的技能。
提高领导艺术是促进领导绩效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57、简述战胜挫折的策略答:(1)正确看待挫折;(2)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学会放弃;(3)采用合理的自我调节方式;(4)奋发图强,不断升华;(5)培养坚强的毅力。
58、简述公平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答:公平理论亦称社会比较理论,这个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人们对自己在组织中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十分敏感,在认为是合理的、公平时,就会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工作努力。
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心理失衡。
公平理论在现实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提醒管理者要关注企业中的社会比较。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作动机,在企业中应使报酬公开化,制度化。
2. 管理人员要意识到,不是他对员工投入产出的评价,而是员工自己的感知是造成他觉得是否公平的来源,因此管理人员更多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3. 公平理论认为应该把金钱作为支付报酬的主要手段。
4. 管理者采取分配报酬的原则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公平的认识。
59、如何应对压力和应激对管理活动的影响?答:要降低员工的压力感,可以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着手进行:1、组织方面的管理策略:1)合理地进行人事配置;2)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3)加强群体建设,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4)对职工开展心理辅导。
2、个体方面的对策:1)承认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2)正确看待压力对人的影响;3)合理地分配时间;4)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正视现实、合理宣泄、自我放松。
正确对待应激:(1)正确看待应激对人的影响;(2)培养自己应对应激的技能;(3)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4)求助心理医生。
60、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社会知觉效应?答:分别从社会知觉效应的4个因素说明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这两种效应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要关于充分利用他们的积极影响,在亮相和宣传时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另外又要避免其消极效果,看人处事,要做到全面考察,反复对比,千万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就草率下结论。
2、定势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应该善于利用积极的定势效应,排除消极的定势效应,在了解某些具体的人或事时,要尽力搜集广泛的线索和足够的信息,形成积极的定型心理结构,改变或限制消极心理定型成分的发展,力争通过亲自观察和了解,理智地分析后再下结论,以免影响人际关系和生产、管理效应。
3、刻板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刻板效应反映了共性,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迅速从总体把握人或事的概貌,但刻板效应也有僵化,不灵活的缺点,极易抹杀人的个性,因而并不是适用于同类中的第一个人,对待任何事,都必须灵活、具体、辩证地分析。
4、晕轮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对人或手进行评价或评估时,应尽可能采用客观标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采用多种方法,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知觉歪曲。
总之,社会知觉效应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相交往,相互接触中,彼此间的印象形成,情绪接纳及行为产生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受着知觉效应的影响。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知觉效应形成良好的知觉印象,有效地促进工作群体的协调,同时也要防止社会知觉效应形成良好的知觉印象,有效地促进工作群体的协调,同时也要防止社会知觉效应产生的消极的,不良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61、简述气质对活动的影响作用。
答:气质是一种不为活动目的和内容改变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它是构成人们各种个性品质的一个基础,可以从4个方面表明气质对活动的影响作用。
①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价值观,它只是使个性带有一定的色彩。
②每一种气质都有优缺点,人们可以自觉地去调节和控制自己。
③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④气质影响活动效率。
62、论述气质与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气质和性格在管理在具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个体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性格特征施以不同的管理方法。
在气质与管理中:①气质对管理者的影响。
管理者应该具有一定特殊的气质特征,以适应其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②气质与职业选择。
不同职业的人的气质有特定的要求,在选择职业上要注意扬长避短。
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尽量做到安排员工去做适合他们气质的工作,才能更大可能地发挥员工的能力所长。
有时,又要注意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使不同气质的员工相互协调互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还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培养出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性格与管理上:①管理者的性格类型。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管理者,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特点,注重自身性格的培养和锻炼。
②性格与职业取向。
性格是组织选人、个人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③对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要重视领导班子及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尽力做好优化组合,还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总之,对不同性格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分工与管理,就会大大地提高效率。
63、论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
答:可通过四各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第一、宣传宣传是影响人们改变态度的有效工具,大众宣传必须了解群众的需要,动机和情感,有的放矢地宣传,实事求事地宣传,要注意提高可信度和权威性,注意加强宣传内容与组织形式的有机统一。
第二.、角式扮演通过行为手段改变态度,即让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在这一角色上的心情和困难,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认识。
第三、团体影响团体的规则,公约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会影响并改变人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