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条约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条约的定义和特征PPT课件

2021/3/12
30
2、谈判和签约代表的 委派和全权证书。
2021/3/12
8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条约的缔结包括国家间
的缔结、国际组织间条约的 缔结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间 条约的缔结。
2021/3/12
9
一、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缔约能力:是指缔约方以
自己的名义缔结条约、独立享 受条约权利、承担条约义务以 及承担违约责任的能力,这种 能力是依国际法确定的。
2021/3/12
2
二、条约的名称 1、公约:用以称呼那些在
国际组织主持下或在国际会议 上谈判缔结的专门规定特定事 项的多边条约。
2021/3/12
3
2、条约:有关政治、 经济、法律等重要问题、有 效期较长的国际条约都使用 这个名称。
3、宪章、盟约规约: 这些名称一般指某国际组织 的章程。
2021/3/12
4
4、专约:一般为处理虽 然重要却并不涉及重要政策 的事项的条约。
(3)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和 宗旨不符。
2021/3/12
26
(三)保留的接受与反对
1、依《条约法公 约》第20条规定的内容为 依据。
2021/3/12
27
四、条约的登记和公布
联合国的条约登记制度
与国际联盟的条约登记制度
有所区别。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
条约或国际协定未经登记不
发生效力。《联合国宪章》
2021/3/12
24
三、条约的保留
(一)保留的概念:是指一国 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 加入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 无论措词或名称如何,其目的 在于求同存异,摒除或更改条 约中的条款对该国适用时的法 律效果。
2021/3/12
第十三章 条约法-56页PPT资料

(甲)该项保留为条约所禁止者; (乙)条约仅准许特定之保留而有关之 保留不在其内者;或 (丙)凡不属(甲)及(乙)两款所称 之情形,该项保留与条约目的及宗旨不合 者。
(二)保留的接受与反对
1. 条约明文准许的保留,不需要其他缔约国 事后予以接受,除非条约另有规定;
(1)条约禁止这样的保留;
(2)条约仅准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的保留不在准许的 范围之内;
(3)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及宗旨不合的情况下,一国不 能对条约或相关的条款做出保留。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保留必须以书面的方式提出, 并送缔约国和有权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其他国家。
一国得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 或加入条约时,提具保留,但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不在此限:
三、条约的加入
条约的加入是指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的国家
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一种正式国际法 律行为。
适用对象
一般是开放性的多边条约,尤其是造 法性条约。
加入效果
在现代条约制度中,加入条约是一种 加入方同意承受条约约束的明确表示 方式之一,因此在条约法上有效的加 入不能附加必须经过批准的条件,否 则这种附条件的加入是无效的。
二、缔约程序
谈判
授权代表 全权证书
否决
签署
草签 完全签署
批准 交换批准书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国承受 条约拘束之同意,以批准表示之:
(甲)条约规定以批准方式表示同意; (乙)另经确定谈判国协议需要批准; (丙)该国代表已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 署;或 (丁)该国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署之意 思可见诸其代表所奉之全权证书,或已于谈 判时有此表示。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就我国的缔约能力
和缔约权而言,有以下几点应予以说明:
1、在缔约能力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承 认台湾当局盗用中国名义缔结的条约。
(二)保留的接受与反对
1. 条约明文准许的保留,不需要其他缔约国 事后予以接受,除非条约另有规定;
(1)条约禁止这样的保留;
(2)条约仅准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的保留不在准许的 范围之内;
(3)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及宗旨不合的情况下,一国不 能对条约或相关的条款做出保留。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保留必须以书面的方式提出, 并送缔约国和有权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其他国家。
一国得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 或加入条约时,提具保留,但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不在此限:
三、条约的加入
条约的加入是指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的国家
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一种正式国际法 律行为。
适用对象
一般是开放性的多边条约,尤其是造 法性条约。
加入效果
在现代条约制度中,加入条约是一种 加入方同意承受条约约束的明确表示 方式之一,因此在条约法上有效的加 入不能附加必须经过批准的条件,否 则这种附条件的加入是无效的。
二、缔约程序
谈判
授权代表 全权证书
否决
签署
草签 完全签署
批准 交换批准书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国承受 条约拘束之同意,以批准表示之:
(甲)条约规定以批准方式表示同意; (乙)另经确定谈判国协议需要批准; (丙)该国代表已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 署;或 (丁)该国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署之意 思可见诸其代表所奉之全权证书,或已于谈 判时有此表示。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就我国的缔约能力
和缔约权而言,有以下几点应予以说明:
1、在缔约能力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承 认台湾当局盗用中国名义缔结的条约。
国际法课件10章

第六节 条约的无效、终止和暂停实施
(二)原因 1、缔约方在本条约中的规定。 ①条约期满;②条约解除成立;③单方面解 约或退约。 2、缔约方在缔约后共同同意 3、一般国际法的规定 (三)条约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后果 条约终止---缔约方意思自治的原则解决 条约暂停施行---暂停施行条约的当事方之间 解除履行条约的义务,其他不影响
第六节 条约的无效、终止和暂停实施
一、条约的无效 (一)无效的原因 1、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规定 2、错误 3、欺诈 4、贿赂 5、强迫 6、与强行法规则冲突 (二)条约无效的后果 相对无效:尽可能恢复原状;无效前善意实施 的行为不因条约无效而非法 绝对无效:凡违反强行法规则
4、1958年的《领海毗连区公约》规定了无害通过 权,在签署过程中甲国提出对军舰的无害通过权保留, 乙国声明反对甲国提出的保留,丙国表示同意甲国的 保留。已知三国都签署了公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 些?( ) A.在甲国与乙国之间,如果乙国并不反对公约在甲 乙两国之间生效,则在甲乙两国之间,既不适用军舰 享有无害通过权的规定,也不适用军舰通过甲国领海 需要事先征得甲国同意的规定 B.在甲国与丙国之间,如果丙国军舰通过甲国领海, 则应当事先取得甲国同意 C.丙国军舰不可以享有在乙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D.丙国军舰通过乙国领海的时候享有无害通过权
第一节 国际条约概述
二、条约的名称 1、条约 2、 公约 3、 协定 4、议定书 5、宪章、盟约、规约 6、换文 7、 文件 8、 宣言、声明、公报 9、 谅解备忘录
第一节 国际条约概述
第8章 条约法24页PPT

四、条约的无效
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所 规定的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而无法律效力。 • (一)条约无效的理由() • 1、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缔约 代表没有缔约权或越权缔约,会导致条约 无效。
• 2、违反自由同意
• (1)错误:与缔约时假定存在并构成一国 受条约拘束的必要根据的事实或情势有关 的错误
定所有谈判国都已同意受该条约拘束时生效;
二、条约的暂时适用
• 条约的暂时适用是指条约在生效前的适用, 一般涉及需要批准的条约。
• 原因:由于很多条约要求一定数目的国家批准
才能生效,可能很长时间才能生效。
• 情形:1、条约本身如此规定; 2、谈判国以其他方式协议如此办理。
实例:GATT1947,暂时适用了半个世纪。
3、条约的冲突的解决(连续性条约的适用问题) 缔约方就同一事项缔结了两个或数个内容不同的条约,
造成了不同的条约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形。
解决途径:
1)联合国宪章义务优先 2)依据条约规定的规则 3)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4)确定当事国之间有效的条约予以适用
(三)对第三方的效力
原则上,条约非经第三国同意,不得为该国创 设权利或义务。“约定对第三者既无损也无益” 1、条约为第三国创设权利:第三国明示或推定的 同意 最惠国条款;某些国际条约;某些国际组织的章 程; 2、条约为第三国创设义务 主要是联合国宪章,需要经第三国书面明示接受。 3、条约所载规则因国际习惯而对第三国有拘束力 4、由条约建立的客观制度和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
三、条约的适用
(一)条约的遵守 1、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合法、现行有效的条约。
无效条约、不平等条约无需遵守。
2、例外:
(1)情势变更 (2)条约与强行法规则冲突 (3)条约的保留条款
国际法之条约法19页PPT

国际法。——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批准、接受、赞同——同意承受条约的 拘束(expressing consent to be bound by a treaty)
——批准(ratification):一国有权机关对其全权代 表所签署的条约表示认可,并同意承受条约拘束 的行为。(VCLT 第14条)
——接受(acceptance)、赞同(approval)(避免 国内复杂的批准程序)
——如何在条约的完整性和普遍性之间保持 平衡?
15
5.条约的生效方式
双边条约的生效方式(entry into force)
E.g. ——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自批准之日或自互换批准书之日或之后若干时
间生效
——自条约明确规定的日期生效
16
多边条约的生效方式
E.g. ——自全体缔约国批准或各缔约国明确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
缔约国(方)’contracting State’ 称“缔约国”者,谓不问条约已未生效,同意受条 约拘束之国家;
当事国(方)’party’ 称“当事国”者,谓同意承受条约拘束及条约对其 有效之国家;
10
第四步,交换或交存批准书 ——双边条约、多边条约(条约保存国,保
管条约的国际组织)
第五步,条约的登记和公布 ——《联合国宪章》第102条规定 —— VCLT第80条
11
3.条约的加入
加入(accession)的定义:未在条约上签 字的国家参加已经签订的多边条约,从而 成为缔约国的一种方式(同意承受条约拘 束的方式之一,VCLT第15条)
8
第二步,签署——认证条约的约文 (authentication of the text)
✓ 签署( signature ) ✓ 草签( initialling ) ✓ 暂签(待核准之签署,signature ad referendum )
✓ 签署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的情形(VCLT第12条)
9
第八讲 国际条约法
1
Hale Waihona Puke 一、条约概述2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意 在确立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协议。
条约的特征: ✓ 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其中主要是国家之间缔
结的协议; ✓ 条约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 ✓ 条约的内容是确定国际法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 条约通常采用书面形式;
3
条约的名称: 例如,公约(convention)、条约(treaty)、协 定(agreement)、宪章(charter)、盟约 (covenant)、规约(statute)、最后文件 (final act)、议定书(protocal)、换文 (exchange of notes)、谅解备忘录(MoU)、 宣言(declaration)、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 等
一般适用于开放性的多边条约
12
4.条约的保留
保留(reservation):“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 或加入条约时所做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 目的在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 果”。(VCLT第2条)
一般适用于多边条约
保留的根据(国家主权?全体接受?)
保留的目的(与解释性声明的区别): ——排除条约中某些条款对提出保留国的适用 ——更改条约中某些条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8条第1款 “本公约应自第六十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后 十二个月生效。” (1994年11月16日生效)
18
例如,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121条第1款 “本规约应在第六十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加入书交
存联合国秘书长之日起六十天后的第一个月份第一天开始生 效。”(2002年7月1日生效)
国际组织的缔约能力受到组织规则的限制 ——国际组织的规则,是指 “国际组织的组成文书、按照这些文书通过 的决定和决议以及确立的惯例”。
7
2.缔约程序
第一步,谈判——议定条约的约文(adoption of the text) ——“全权证书”(full powers):一国主管当局所颁发给其
指派的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谈判、议定、认证条约约文或 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或完成有关条约之任何其他行为 的文件。(VCLT 第2条) ——无需出具全权证书的情形(VCLT 第7条) ——未经授权行为的法律后果(VCLT第8条) ——议定条约约文的方式(全体一致、2/3多数、协商一致)
4
条约法:规定条约的缔结程序,以及在实施和终 止之间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条约法的编撰:
✓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980年1月27日 生效)
✓ 1986年《关于国家与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 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
5
二、条约的缔结与生效
6
1.缔约能力
国家具有完全的缔约能力
13
保留的规则 ——保留的提出(VCLT 第19条) ——保留的接受和反对(VCLT第20条) ——保留及反对保留的法律效果(VCLT第21
条) ——撤回保留及撤回对保留的反对(VCLT第
22条) ——保留的程序(VCLT第23条)
14
对VCLT中保留规则的评价:
——保留规则的演变: 全体一致原则——泛美联盟的实践—— ICJ“《灭种罪公约》保留案”的咨询意见— —VCLT1969——ILC目前的编撰工作
束之日起生效
——自一定数目的国家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之日或之后若干 时间生效
——自一定数目的国家,其中包括某些特定的国家提交批准 书后生效
——以特定事件的发生作为条约生效的条件
17
例如,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84条 “本公约应于第三十五件批准书或加入书存放之日
后第三十日起发生效力。” (1980年1月27日生 效)
《京都议定书》第25条第1款 “本议定书应在不少于五十五个《公约》缔约方、包括其合 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占附件一所列缔约方1990年二氧 化碳排放总量的55%的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已经交存其批准、 接受、核准或加入的文书之日后第九十天起生效。” (2005年 2月16日生效)
19
区分:
谈判国(方)’negotiating State’ 称“谈判国”者,谓参与草拟及议定条约约文之国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