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踝关节扭伤》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51
重建手术中,已被证明术后缺失股薄肌腱并不会
发生严重后遗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
学科应用自体股薄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疗
效满意,随访均未发现取用股薄肌腱对患者术后
运动功能造成影响。 整理课件ppt
44
整理课件ppt
45
踝关节外病变相关手术
• 针对踝关节外病变的手术,根据病变不同 而有所差别,对于顽固性跗骨窦综合征需 要进行跗骨窦清理术,对于严重的跟骨外 翻需要进行跟骨截骨术,对于距下关节炎 则可能需要进行距下关节清理或融合等。
• 第三阶段,接下来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 开始恢复运动,从不需要扭转踝关节的运 动开始,最终恢复体育运动。
药物治疗
• 现有证据仅推荐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控 制疼痛和炎症反应。
•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所有外敷药物、手法 搓揉整复都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忌医讳药,延误病 情,失去治疗的时机,而是应该及时在专 科医师处就诊,明确病情,从而得到正确 的处理,患者得到满意,
整理课件ppt
38
整理课件ppt
39
整理课件ppt
40
稳定性重建手术
• 对于其他患者如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体 重较重、运动要求较高或有某些特殊情况 如全身性关节松弛的患者,则采用韧带重 建手术,韧带重建手术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整理课件ppt
41
韧带重建手术
传统的非解剖韧带重建术
• 这些手术并没有根据原有 韧带的止点进行重建,因 此往往容易造成踝关节生 物力学异常,长期随访时 可以发现很多并发症,目 前已经不主张进行该类重 建手术
整理课件ppt

踝关节疾患与康复课件.ppt

踝关节疾患与康复课件.ppt

底 -raise
协调性的治疗
足趾支持(一)
足趾屈曲及外翻肌力的强化
内收
外展
ankle disk
踝关节平衡装置
Unbalance
Balance
关节包内运动
踝关节前后运动
腓骨后上方移动
关节活动度:背屈运动
背屈运动的诱导
体重的利用
关节活动度(背屈运动2)
小腿三头肌的持续拉伸
足关节稳定性的评价及治疗
底屈肌的肌力强化(一)
底屈
底屈内翻
背屈肌的肌力强化(一)
背屈肌的强化(二)
背屈肌的肌力强化(三)
内翻位
外翻位
外翻肌的肌力强化
背屈位的外翻
Mechanism
跟腱炎 Leg-heel alignment
外翻拇指
alignment
扁平足
高弓足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
足弓的改变
骨的相对运动
背屈位
底屈位
胫骨腓骨的结合部
背屈位
底屈位
韧带损伤的 发生机制
二、活动性的评价治疗
柔软性
底屈、内翻的左右差
背屈
小腿三头肌的短缩
膝伸展位
膝屈曲位

踝关节 ppt课件

踝关节 ppt课件

编辑版ppt
15
韧带显示技术探讨(Schneck)
• 足背屈10-20。的横断位:前后下胫腓,前后距 腓韧带,三角韧带
• 冠状位:三角韧带,跟腓韧带
• plantar flexion 40-50 。的横断位:观察跟腓韧带, 三角韧带
• sagittal:跟舟韧带(spring 韧带)
• 注意:三角韧带在冠状位上有时显示信号不均; 胫腓和胫距韧带斜向走行,需连续分析几个横 断面。
编辑版ppt
11
外侧韧带复合体示意
编辑版ppt
12
韧带损伤病理
• 最常见的损伤形式为足plantar flexion内翻 损伤,导致外侧韧带损伤。
• 外侧损伤多于内侧:常见为前距腓韧带, 其次为前距腓韧带和跟腓韧带,而后距腓 韧带很少损伤。
• 韧带的急性损伤可以导致慢性功能不全, 所以要求准确和及时的诊断。
编辑版ppt
5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 1、前下胫腓韧带(AITF):胫骨外前面走向 腓骨前表面,向外下走行,下部纤维长于上部 纤维,Weakest。
• 2、PITF:胫骨外后面走向腓骨后表面,向上 向内走行。
• 3、横胫腓韧带(TTF):PITF的最下部分,胫 骨外后面走向外踝窝的上部,位于胫骨后缘下 方,与距骨后缘相接。
9
内侧韧带复合体示意
编辑版ppt
10
外侧韧带解剖
• 1、 跟腓韧带: Long and rounded。与关节囊不 融合,但是与腓骨长短肌肌腱关系密切。
• 2、前距腓韧带:外踝前缘向内向前走向距骨 外侧,weakest,足中立位时水平走行。与关节 囊融合,因此损伤必然同时损伤关节囊。
• 3、后距腓韧带:与关节囊融合,strongest,水 平走行。有时可见一小束斜向上方走向内踝, 称为后踝间韧带或tibial slip。

踝关节的护理常规PPT课件精选全文

踝关节的护理常规PPT课件精选全文
④预防血液高凝状态,保持出入量平衡,进清淡易消化、 富含纤维素饮食,忌辛辣、油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 力排便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5)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患肢有无感觉异常,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
重、皮肤颜色、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伤口包扎的 松紧度。 ①一旦确诊,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 不可抬高,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 ② 严禁在患肢穿刺,减少同一局部给药。 ③及时予脱水减压治疗。(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及脱水 药,观察脱水剂治疗效果,患肢症状有无改善,并及 时做好筋膜开窗减压术的准备) ④减压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尿的色及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性状及量。 ⑤保持敷料干洁,观察分泌物性质、颜色。
(2)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
术前半小时和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创口 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血较多或被污染,及 时更换,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换药时,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均衡膳食结构,增 加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创伤性关节炎
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预防伤口 感染。 (2)、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活动、有无血 管神经损伤。
4、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注意 观察肢体肿胀和趾端血运情况。妥善保护患肢, 抬高并制动,以利于消肿和避免再度损伤。
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读书、看报、听音 乐和聊天等。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止痛剂。术后 协助其置放患肢,变换受压部位,48小时使用静 脉止痛泵镇痛,并观察镇痛的效果、有无不良反 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的变化并记录。换药时注 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的疼痛。
2 周后可扶拐下地轻负重步行;三踝骨折对上述活动 步骤可稍晚 1 周,以预防踝关节僵硬,对于骨质疏松、 粉碎性骨折或有明显关节面骨折者,应进行不负重练 习,通常 3 个月以后进行负重练习。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17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踝关节PPT全面版

踝关节PPT全面版

1.踝关节内翻扭伤 Inversion (lateral) ankle sprain:足内翻导致外侧韧 带损伤 最常见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 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 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 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 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 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
距小腿关节常被认为是“榫 眼”,因为它与木工使用的木 质的连接很相似
第3页/共17页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 两侧有侧副韧带加強,内 侧为内侧韧带(三角韧 带),外侧为外侧韧带。
踝内侧副韧带又称三 角韧带,呈三角形分 布。分别是: � 胫距韧带 � 胫跟韧带 � 胫舟韧带
第4页/共17页
踝的外侧副韧带,三条:
�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
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 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踝
关节扭伤。
外侧韧动带完,全断在裂踝:较关少见节,局中部立症状位更明时显,。
(3 (3
))防..横横止向向稳稳距定定性性骨向前移位
■正跖常屈步时�态距时距骨,内踝腓旋关,后节背的韧屈反时作带外用旋:力。等可于或限大制于髋踝关节、膝关节,但因踝 �距腓关前韧节带:过在度踝关背节跖伸屈位活可动限制足内翻活 踝背关屈节 与�易跖造屈跟成外即腓侧距韧韧骨带在带损冠伤状:机轴在理上旋踝转。关节中
第9页/共17页
临床上最常见的踝关节 韧带扭伤是距腓前韧带, 其次是跟腓韧带,他们的 损伤最常见于踝跖屈、内 翻时或摔倒时着地。在非 负重情况下,踝处于内翻 和趾屈情况下休息。如果 在意外情况下着地,则发 生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mri ppt课件

踝关节mri ppt课件

拇长 屈肌
跟 腱
拇长 屈肌
跟 腱
胫骨前 肌腱 跟 腱
跗骨窦
趾长 伸肌
拇长 伸肌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浅层部分: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 韧带组成
• 深层部分: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组 成
胫跟 韧带 跗骨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距腓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同的特点; • MRI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脂肪抑制像比
同位素扫描更为敏感;
七、肿瘤性病变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纤维瘤
跖痛症
• 跖骨头挤压跖神经引起的跖部疼痛症, 多发在第2/3、3/4趾蹼之间;
• 长期反复机械性压迫摩擦作用,足内侧 肌劳损萎缩,使第2/3、3/4趾下垂挤压 足底神经;
• MRI:跖骨头突起的低到中等信号肿块, 神经瘤在T2WI呈高信号(Morton Neuroma);
Tarsal coalition
其他病变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常见原因是反复外伤或重复 压迫;
• 运动员和肥胖人多见; • 筋膜及筋膜周围组织炎性变化;
足底筋膜炎MRI表现
• 足底筋膜炎厚度增加呈梭形(正常为 3.22mm +/- 0.44mm );
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横断解剖主要结构示意图
胫骨前 肌腱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 肌及肌 腱
拇长伸 肌腱
趾长伸 肌腱
腓骨 长短 肌腱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 • 跟腓韧带 • 距腓后韧带
跗骨窦(sinus tarsi)示意图
跗骨窦(sinus tarsi)MRI

踝关节实用康复课程 ppt课件

踝关节实用康复课程 ppt课件
22
踝关节扭伤-习惯性崴脚
原因:踝关节损伤后 活动度 周围肌肉力量 本体感觉会下降
23
踝外侧韧带
韧带有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一般功能:稳定关节,防止关节过度 移动
24
踝关节内侧韧带
25
肌肉
26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跖屈 内翻 趾长屈肌: 跖屈 内翻 第二到五跟趾头的屈曲
大脚趾的屈曲
胫骨后肌
41
足跟痛
医护人员认为是他们治疗最常见的足部疾病,占所有损伤的8%,每年 大约有200万美国人患有足底筋膜炎。
临床表现:足跟内侧庝:休息一段时间 后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明显;负重时 间延长,疼痛加重;近期负重活动增加, 疼痛常常突然发生。
42
风险因素 诊断与检查
风险因素: 临床医师应该考虑,在非运动人群中,踝关节背屈活动性受限和较高的体 质指数,是足跟痛或足底筋膜炎的易感因素。
训练:1.弹力带背屈 内翻 2.脚跟走路 3.静力性背屈负重 松解:手法松解 泡沫轴松解 拉伸:跖屈 外翻
32
康复方案-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1.背屈 跖屈活动度 :松解拉伸腓肠肌 比目鱼肌 关节松动 2.内外翻及水平内收外展 活动度练习
33
康复方案-增强踝关节力量
34
二.增强踝关节本体感觉
静态: 1.单腿站 2.单腿闭眼站 3.摆手摆脚 4.小工具 Y字 动态: 1.单腿跳
45
足外翻与足弓塌陷
46
足外翻-评估
小腿中点 跟腱中心 跟骨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跟骨重心偏外为外翻 偏内为 内翻
47
足弓评估
正常人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 低于14MM的为扁平足 高于18MM的为高弓足
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踝关节的横向稳定性
踝关节横向稳定性依赖于关节面的紧密交锁 踝骨钳固定两侧距骨,保证内外踝间距不变 足踝和下胫腓关节韧带完整
31
32
踝关节扭伤:一失足成 千古恨
33
踝关节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 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软组织等 发生撕裂伤。 表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 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发生关节脱位 常发生于下台阶或踏空、摔倒、运动中冲撞等情况下。
27
下胫腓关节横断面解剖
28
踝关节前后稳定性与损伤
• 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7080°
• 背屈运动制约因素:胫骨前 缘、跟腓韧带、踝关节囊、 小腿三头肌
• 过度背屈可致踝前脱位、胫 骨前缘骨折
29
踝关节跖屈
跖屈运动:胫骨后缘、侧副韧带前纤维、背屈肌肉 过度跖屈,踝关节后脱位、韧带断裂、胫骨下缘骨折
34
踝关节扭伤
高危人群: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舞蹈专业人员、重体 力活动者、习惯性踝关节扭伤 机制:关节韧带、关节囊撕裂、关节脱位及骨折 多次损伤患者的关节囊松弛, 易继发软骨损伤、滑膜炎、 骨赘和其他关节面的损伤, 出现慢性损伤侧或关节内广泛 的疼痛、压痛、肿胀, 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 时, 有不安全感和腿打软的表现。
可能有淤血。轻~中度关节
不稳 。踝关节一定程度上
运动丧失和功能障碍。
负重或行走疼痛
二级扭伤:前距腓韧带部分撕裂,跟腓韧带拉长。产生不同程 度的踝关节不稳定:
42
踝关节扭伤临床分级
分级 韧带损伤 临床症状
康复时间
三级 完全撕裂 严重疼痛、肿胀和压痛和 几个月
淤血。相当多患者踝关节
不稳。 踝关节运动丧失和
39
韧带稳定性测试
前距腓韧带:前拉试验、前抽屉试验 方法一:受试者仰卧,足部露出床外,检查者将近端手固定胫骨与腓骨远端前侧。 远端手握住足背,使力向前拉出 方法二: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待测脚平放于床上,远端手固定患足,近端手 患肢胫骨腓骨远端前侧,使力向后 若患足可大幅度拉出,提示距腓前韧带、三角韧带损伤
功能障碍。
不能负重和行走
三级扭伤:前距腓韧带和跟腓韧带破裂,后距腓韧带和后胫 腓韧带部分撕裂。踝关节不稳定,可能造成周围骨性结构的43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A 低于下胫腓联合 WeberB 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 WeberC-1 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上 WeberC-2
44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踝关节功能解剖与踝关节扭伤
1
踝关节
1、踝关节基础解剖及功能 2、下胫腓关节解剖及功能 3、踝关节扭伤、下胫腓关节损伤诊疗
2
踝关节
又称为距小腿关节、踝隼关节,只有一个自由度,控制下肢在矢状面上的运 动 组成:胫骨、腓骨下端、距骨滑车 运动方式:屈、伸 结构特点:关节面前宽后窄,囊前、后壁薄弱,韧带内强外弱
35
踝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时有时能听到音响,伤处疼痛,踝关节外侧迅速肿胀,距腓前韧带是组成关节 囊的一部分,若是断裂时,往往关节出血,伤后几天出现瘀血斑,外侧韧带扭伤后 的压痛点主要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上 90%韧带损伤为距腓前韧带
36
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 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 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 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 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下胫腓韧带
后部
16
17
18
足背部肌肉
19
20
21
22
下胫腓关节
也称下胫腓联合,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构成, 作用:维持踝关节稳定重量传导、行走重起重要作用 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 横韧带 作用:保持下胫腓的完整,承受旋转、侧向、轴向的应力
40
踝关节扭伤临床分级
分级 韧带损伤 临床症状
康复时间
一级 轻度拉长 轻度疼痛、肿胀和压痛 1–3 周
没有撕裂 一般没有淤血和关节不稳。
负重行走没有困难
一级扭伤:前距腓韧带和跟腓韧带拉长。踝关节相对稳定
41
踝关节扭伤临床分级
分级 韧带损伤 临床症状
康复时间
二级
部分撕裂 中度疼痛、肿胀和压痛 3–6 周
WeberA
内旋
内收
45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A
外踝横行 骨折
可伴有内踝的斜行骨折
46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A
47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A X光片
48
49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erB 外旋
50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B
51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B
外踝斜行骨折
可伴有下胫 腓前韧带及 内踝骨折或 三角韧带的
撕裂
52
踝关节骨折分型 (Weber)
WeberB X光片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
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
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
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X线检查可
见撕脱骨片。
37
38
内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外翻引起,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 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 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23
胫骨下端
24
腓骨下端
25
下胫腓关节的特点
非滑液囊关节,关节面不直接接触,中间被纤维脂肪组织隔开, 无任何肌肉跨越,不能自主活动,被外力牵动或随其他关节运动 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滑车前缘进入踝穴,踝穴被撑开,下胫腓关节张开 踝关节跖屈时,距骨滑车后缘进入踝穴,踝穴复位,下胫腓关节关合
26
下胫腓关节
3
踝关节的构成
4
踝关节解剖特性
5
6
踝跖屈扭伤
7
8
踝关节X线片
9
踝关节的韧带
1、外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2、内侧副韧带 三角韧带
3、下胫腓关节韧带 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
10
踝关节内外侧韧带
11
12
韧带
胫侧 副韧带
13
韧带
腓侧 副韧带
14
下胫腓韧带
前部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