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教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词曲的韵律、意象、情感等元素。

3. 学生能够欣赏和解读古诗词曲的美。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诗词曲,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感受古诗词曲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介绍古诗词曲的定义和起源。

2. 分析古诗词曲的形式和结构。

3. 探讨古诗词曲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第二课时:韵律与意象1. 讲解古诗词曲的韵律规则。

2. 分析古诗词曲中的意象运用。

3.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练习,掌握韵律和意象的运用技巧。

第三课时:情感表达与修辞手法1. 探讨古诗词曲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 介绍古诗词曲常用的修辞手法。

3.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培养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第四课时:古诗词曲的解读与欣赏1. 学习如何欣赏古诗词曲。

2. 分析古诗词曲的意义和价值。

3.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升对古诗词曲的欣赏水平。

第五课时:经典古诗词曲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曲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古诗词曲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

3. 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扩展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评价其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古诗词曲选集或教材。

3.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软件。

4. 网络资源和相关文献。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词曲的题材、主题和情感。

学生能够欣赏古诗词曲的韵律、节奏和韵脚。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诗词曲,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古诗词曲中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曲与社会背景、历史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古诗词曲的题材、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古诗词曲的韵律、节奏和韵脚的欣赏。

2. 教学难点:古诗词曲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古诗词曲的相关知识和作品。

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诗词曲文本、注释、解读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古诗词曲作品。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或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古诗词曲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曲的特点和意义。

2. 教学内容展示:教师可以逐个展示古诗词曲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

教师可以解释作品的题材、主题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

3.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古诗词曲的特点和价值,并反思学习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写作、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4.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初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人教版

初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人教版

初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初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人教版)教案目标:1. 通过鉴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鉴赏。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感悟和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首适合初三学生的古诗,包括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古诗。

2. 准备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的相关图片和背景知识。

3. 准备学生课前阅读材料,包括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以及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包括作者、背景和题材。

2. 解读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三、课堂活动(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鉴赏。

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鉴赏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鉴赏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概括古诗鉴赏的基本要点。

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相关材料和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或文学展览,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中考古诗词赏析 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 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
执教:何昆忆
教学目标:
1、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

2、熟悉古诗词中考常考题型。

3、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课内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把握品析古诗句、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感悟情感主旨,和字句赏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点之一,但也是大家丢分最多的阅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答题技巧。

二、活动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一学)
学生根据近三年泸州市的古诗赏析中考题,归纳考题的特点。

再分小组合作完成《醉花阴》的诗词赏析。

1、学生谈中考诗词题型特点,(教师明确),以及读古诗的步骤。

2、听朗读后有感情朗读《醉花阴》
3、学生讲述该诗的内容,以及简介作者。

4、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诗词赏析题,并用规范的语言和答题模式回答。

5、总结答题模式
三、活动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练一练)
1、学生阅读《望岳》,根据今天大家一起讨论的中考题的两个出题的角度为《望岳》出两题,并附上参考答案,看看谁做的最快最好!
2、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诗词鉴赏阅读时,只要我们牢记这几点,拿出“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势,多练习,多总结,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4年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2024年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2024年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词鉴赏》章节,内容包括《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等经典古诗词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2.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意境美、情感美的领悟。

难点:古诗词鉴赏方法及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自然美,进而引出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登高》,讲解韵律、对仗等基本知识,分析诗中的意象,领悟诗人的豪情壮志。

(2)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3)学习《钱塘湖春行》,引导学生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喜悦心情。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词,指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如《静夜思》。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鉴赏要点:韵律、对仗、意象意境美、情感美2. 代表作品及特点:《登高》:豪情壮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忧国忧民《钱塘湖春行》:喜悦心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静夜思》的韵律、对仗、意象,并概括其意境美、情感美。

(2)从课本中选择一首古诗词,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不少于300字。

2. 答案:(1)韵律:五言绝句;对仗:前后两句对仗;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意境美:宁静的夜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美: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受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教案.doc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教案.doc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品析诗歌语言,揣摩诗歌中的词语,体会诗歌炼字炼词的妙处,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中人、事、物、景的特点,扩写细化诗歌所描述的画面,阐明诗歌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即体会诗歌主旨,明白作者悄感、态度等。

教学难点:诗词的写作技法鉴赏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再次接受美的洗礼。

说到古诗词,同学们都耳熟能详,特别是课文屮的诗词,多数同学能背会写,我至有人在作文屮述会引川,一些千古名句更是信手拈来。

比如:“沉舟侧I邮千帆过,病树前头力木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口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二、赏析指导(一)诗歌语言赏析1、从品味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入手(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多是农色彩或动态性质的词语,结合全诗分析其语境。

)2、体会诗歌的遣词(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等方面來分析炼字的妙处。

町用换词法,比较换词前后的表达效果的差界。

)3、体会诗歌语言中的意象与意境,借助联想和想像去贡析。

(二)诗歌内容理解赏析1、抓住关键字词,并结合意境去理解。

2、把握诗歌意彖來赏析⑴描述性对象。

诗中没有寄托,没有想像,只有冷静的客观描述,它既是实境乂是诗人的心境。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育苔上。

”⑵抒情性意象。

用托物、拟物、比兴等手法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生动化。

⑶象征性意象。

a、动物类例:“鸿雁”,常用來抒写游了思乡情怀和羁旅Z思;“杜鹃”(了规),与哀怨、思归有关。

b、植物类例:“柳”——“留”的谐音,有伤感离别的意味;“梅”——性耐寒,表达孤高、坚强;“菊”: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案主题: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定义与分类。

2. 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4. 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

5. 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古诗词鉴赏练习:布置相关古诗词鉴赏题目,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创作展示:让学生创作一首古诗词,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分析经典古诗词作品的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4. 讲解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

5. 探讨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3. 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的理解与应用。

4. 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八、教学资源:1. 古诗词文本:经典古诗词作品。

2. 多媒体教学: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3. 参考书籍:古诗词鉴赏指南、文学史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古诗词网站、论坛等。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顺序进行教学,每节课时完成一个教学内容。

十、教学总结:1. 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的欣赏能力。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第一章:古诗词赏析基本概念与术语1.1 诗词的定义与分类1.2 诗人与词人1.3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1.4 诗词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5 诗词的内容与主题第二章:古诗词的吟咏与背诵2.1 吟咏的意义与方法2.2 背诵的重要性与方法2.3 诗词的节奏与音韵美2.4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感受第三章: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3.1 意象的定义与作用3.2 常见意象的分类与特点3.3 意境的营造与欣赏3.4 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第四章:古诗词的情感与思想4.1 诗词的情感类型与表达方式4.2 诗词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4.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解读4.4 诗词的思想启示与教育意义第五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5.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5.2 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步骤5.3 诗词的赏析技巧与要点5.4 诗词的鉴赏实践与练习第六章:唐诗的赏析6.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6.2 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6.3 唐诗的主题与思想6.4 练习与分析:解读唐诗的意义与价值第七章:宋词的赏析7.1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7.2 宋代著名词人的作品赏析7.3 宋词的情感与意境7.4 练习与分析:欣赏宋词的美感与情感第八章:元曲的赏析8.1 元曲的定义与分类8.2 元曲的特点与风格8.3 元曲的赏析方法与技巧8.4 练习与分析:解读元曲的主题与情感第九章:明清诗词的赏析9.1 明清诗词的特点与风格9.2 明清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9.3 明清诗词的主题与思想9.4 练习与分析:欣赏明清诗词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第十章:古诗词赏析的综合训练10.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10.2 诗词的赏析与解读10.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思想解读10.4 练习与分析:综合运用赏析方法,深入解读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第十一章:古诗词中的自然描写赏析11.1 自然景物的意象与意境11.2 诗词中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11.3 著名诗词自然描写的赏析案例11.4 练习与分析:解读自然描写中的美学价值第十二章:古诗词中的人物描写赏析12.1 人物形象的意象与性格描绘12.2 诗词中的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12.3 著名诗词人物描写的赏析案例12.4 练习与分析:欣赏人物描写中的细腻与深度第十三章:古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赏析13.1 历史背景与诗词创作的关系13.2 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与情感表达13.3 著名诗词历史事件描写的赏析案例13.4 练习与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描写中的时代意义第十四章:古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赏析14.1 神话传说在诗词中的运用14.2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与情感表达14.3 著名诗词神话传说描写的赏析案例14.4 练习与分析:探索神话传说描写中的文化内涵第十五章:古诗词赏析的复习与测试15.1 复习古诗词赏析的重点与难点15.2 诗词赏析的测试方法与题目设计15.3 模拟测试与答题技巧15.4 练习与分析:通过测试检验古诗词赏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了解诗词的定义、分类、诗人与词人、节奏与韵律、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等基本知识。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详)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详)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详案)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诗词鉴赏考点2.熟悉常考诗词鉴赏题型3.掌握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教学重点:1.鉴赏课内的古诗词,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领悟诗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情感主旨类赏析题的解题方法教学方法:品读法、赏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复习过程:一、导入复习播放歌曲《独上西楼》,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是A慷慨激昂的,是B轻松欢快的,还是C哀伤愁苦的?同学们都有好的欣赏能力,古典诗歌是我们汉语言中的精华,许多是古人用来配乐歌唱的,具有音乐美;诗歌精炼含蓄,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情感美。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古诗词的鉴赏。

二、考题回顾中考的钟声临近敲响,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

而古诗词的赏析又是中考必考题,比如:1.出示近五年衡阳市中考诗词鉴赏题2.近五年诗词类鉴赏题的命题趋向:纵观近五年衡阳市中考诗词赏析题,1)一般分值为四分,以八、九年级的居多,涉及各种主题;2)题型以填空、简答题为主;3)重在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语言品味。

尤其是对诗词思想情感的把握从12年到16年连续五年都出现在试卷上。

因此掌握判断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就想跟同学们一起去探究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三、探究方法(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一)了解作者,关注背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看诗词中的思想情感,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例如: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和《虞美人》,要了解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由昔日的君王变为阶下囚,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表达词人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思想感情。

又如: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要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

《茅》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流离成都,公元760年,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曲的起源、发展、分类及其特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曲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曲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代诗词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背景。

2. 古诗词曲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古诗词曲的分类,如诗、词、曲等,并总结各自的特点。

3. 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古诗词曲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魅力。

4. 诗词曲鉴赏方法:介绍欣赏古诗词曲的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等。

5. 诗词曲创作与鉴赏:分析古诗词曲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艺术魅力及鉴赏方法。

2. 难点:深入理解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学会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艺术魅力及鉴赏方法。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曲的特点。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

4.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作品为例,使学生掌握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艺术魅力及鉴赏方法。

3. 分析:分析具体作品,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曲的特点。

4. 实践:学生进行古诗词曲鉴赏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6. 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古诗词曲佳作,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7. 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识别和分析古诗词曲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3)能够欣赏和评价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古诗词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2)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通过创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曲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塑造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古诗词曲的定义与分类;(2)古诗词曲的形式与结构;(3)古诗词曲的语言与修辞。

2. 第二章:意象与意境(1)意象的定义与作用;(2)意境的创造与欣赏;(3)意象与意境在古诗词曲中的运用实例分析。

3. 第三章:情感与思想(1)古诗词曲中的情感表达;(2)古诗词曲中的思想内涵;(3)情感与思想在古诗词曲中的传达方式。

4. 第四章:艺术魅力与审美情趣(1)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所在;(2)古诗词曲的审美标准与评价;(3)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5. 第五章:古诗词曲的阅读与欣赏方法(1)古诗词曲的阅读技巧;(2)古诗词曲的欣赏角度与方法;(3)古诗词曲的阅读与欣赏实践。

三、教学资源:1. 古诗词曲文本材料:包括古代经典诗词曲作品和现代优秀诗词曲作品;2. 相关参考书籍和论文: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案例分析;3. 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2. 作业与练习: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与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词曲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解读古诗词曲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曲,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学会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来评价古诗词曲。

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提高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古诗词曲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诗词曲概述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词和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诗词曲的分类和特点2. 第二章:古诗词曲的韵律与节奏诗的韵律和节奏类型词的韵律和节奏特点曲的韵律和节奏变化3. 第三章:古诗词曲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创造和情感表达词曲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4. 第四章:古诗词曲的意象与情感意象的分类和作用情感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词曲中的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5. 第五章:古诗词曲的欣赏与评价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欣赏角度词曲的鉴赏技巧和评价标准案例分析:古诗词曲的评价与欣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的古诗词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其中的韵律、意象和情感。

4. 创作表演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古诗词曲文本:教师准备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曲作品,供学生阅读和欣赏。

2. 参考书籍:教师推荐一些有关古诗词曲赏析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3.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曲的艺术特点。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分析并理解重点古诗词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3)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梳理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借助经典案例,实践古诗词鉴赏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重点古诗词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3.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古诗词深层意境的理解。

2. 古诗词鉴赏技巧的运用。

3. 个性化解读和审美价值的提升。

1. 课堂导入: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总结古诗词的基本概念、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为学生提供鉴赏的依据。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古诗词鉴赏的重点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知识点。

3. 深入研究一位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古诗词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赏析文章和诗人研究,评估其古诗词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导语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1 一、背景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缺乏一个整体有效的指导,对题型感到混乱,没有掌握一些鉴赏古诗词必要的方法。

作为一线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拨云见雾,总结方法,形成整体的印象,并激发学生灵性,感悟诗歌妙趣,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标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要求:积累、感悟、运用;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复习中需要明确的是感悟和运用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无论是哪一类要求,前提是读懂。

师:同学们,对于古诗词鉴赏老师有这么几个感想,一是课内的古诗词要引起足够重视,由课内再到课外;二是答题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标准答案是什么,这样会让自己作茧自缚,不敢下手;三是在鉴赏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灵性,充分读懂、读通诗歌。

师:我们先来品字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生:了却是完成的意思,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师:可惜程度还浅了点。

换一个。

生:叹惜。

师:就改成可叹或可恨吧。

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生:“聚”字用的好,群山聚拢来,有拟人效果。

怒字也是一样。

生:我补充一点,“怒”字写出了黄河的咆哮,怒吼。

师:这两个字都表现了潼关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师:我们再来说说画面。

《蒹葭》这首诗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生:写了蒹葭,白露。

展示了凄清的画面。

师:蒹葭苍苍、萋萋是茂盛的意思,采采是众多的意思,又如何能看出是凄清的画面?生:应该是用蒹葭的茂盛反衬出萧瑟的气氛,“白露”“霜”这些意象还能体现凄清感。

三、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古诗苑中有灵性的成长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古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解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模仿古诗风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掌握古诗的基本写作技巧;3.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古诗。

【教学准备】1. 课本《古诗鉴赏》;2. 多种古诗材料;3. 黑板、粉笔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使用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作为导入,让学生观察画中的山水景色,了解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呈现(10分钟)1. 老师呈现一首古诗,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了解古诗的美感和独特韵味。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古诗的文字,注重发音和节奏,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古诗的语言韵律。

三、分析(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字数、句式、韵律等。

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基本的字音意义。

2. 老师与学生一起解读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比喻。

四、练习(20分钟)1. 老师提供多首古诗材料,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的方式,加深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古诗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古诗。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五、讨论(15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创作的古诗。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互相评价及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同一首古诗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解读和感受。

六、总结(5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创作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古诗,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和赏析,并写下对这首古诗的感受和理解,形成一份学习笔记。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和模仿创作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电子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电子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一、专题提要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古诗词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渡荆门送别》,其题眼为“送别”,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

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

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

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姓名
知识点薄弱环节
作业正确率
课堂表现
错题整理
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5、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题目形式——“炼字”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例1: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例1: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例2: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例4: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2、题目形式——“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注释以及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教育教师辅导讲义
教师姓名:**科目:语文时间202X年x月x日
课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教学目标
中考古诗词鉴赏
重点、难点

(中考复习)古典诗词赏析教案.doc

(中考复习)古典诗词赏析教案.doc

(中考复习)古典诗词赏析教案古典诗词赏析(初步)一、导入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典诗词,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

赏析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题中常有诗词赏析题出现。

那么中考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有哪些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中考例题:分析考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1. 先看第一小题,同学们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吗?(学生回答后评价)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从第一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同学们能分析出考察了古典诗词的哪些知识点吗?2、(学生回答展示)中考诗词赏析考点1.文学常识2.内容理解3.情感把握4.拓展运用这四点正是中考中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

文学常识平时多有积累,这里不再罗嗦,本节课将重点复习后三个基本点。

二、第一关字词关复习第一个基本点。

1. 提问:理解诗词内容首先要扫清什么障碍?对,字词障碍,这是理解诗词内容的第一关。

(幻灯)中考虽一般不直接考字词解释,但它是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诗歌赏析的基础。

例如:去年重庆中考试题中第10题有这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提问: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不是冬天呢?从哪一个字看出来的?(教师分析)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如”的意思,误以为这是春天之景,解题就会出错。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中招备考古诗词曲赏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包括体裁、特点、发展历程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曲的韵律、意境、情感等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独立分析古诗词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曲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诗、词、曲的定义及特点;古诗词曲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 古诗词曲的韵律特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词的词牌、韵脚、句式;曲的宫调、曲牌、韵脚。

3. 古诗词曲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典型作品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曲的意境美、情感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意境与情感。

2. 教学难点:古诗词曲的韵律特点、意境与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意境与情感。

2. 示范法:以经典作品为例,示范分析古诗词曲的特点。

3. 对比法:对比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曲的理解。

4. 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独立分析古诗词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古诗词曲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意境与情感。

3. 示范:以经典作品为例,示范分析古诗词曲的特点。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古诗词曲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赏析文章:阅读学生的赏析文章,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初三古诗鉴赏的教案模板

初三古诗鉴赏的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词句含义,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背诵、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背诵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深入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静夜思》全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2. 朗读材料:《静夜思》全文。

3. 讨论材料:关于《静夜思》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如《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 提问:今天我们将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著名诗作——《静夜思》,大家对此有何期待?二、新课导入1. 介绍《静夜思》的作者李白,简要介绍其生平及创作风格。

2. 介绍《静夜思》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在何种情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三、朗读与背诵1. 学生齐读《静夜思》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3. 学生跟读,教师逐句指导。

4. 学生背诵《静夜思》全文。

四、分析诗歌1.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2. 讨论这些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如“明月”象征家乡的亲人、“霜”象征孤独寂寞等。

3. 分析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布置作业:背诵《静夜思》全文,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关于《静夜思》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进一步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学习重难点:掌握答题技巧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泸州市历年中考诗词鉴赏考点探究。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5年)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①朱箔:红色窗帘。

②旆:旌旗。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5分)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

(2014年)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2013年)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4分)探究结果:中考古诗鉴赏题的考点包括:二、“炼字”题型答题探究例: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解题方法探究:练一练:1、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问: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问:“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三、“情感”题型答题探究(1)大家知道古人常借诗词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了,那么,我们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其感情呢?请大家看这些标题,看能否看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春夜喜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请大家思考,当你看到的这些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事物时,你会想到什么?1.月——() 2.菊花——()3.梅花——() 4.松——()5.流水、落花——() 6.梧桐——()7.杜鹃鸟——() 8.秋蝉——()9.鸿雁——() 10. 柳——()11.芳草——() 12.芭蕉——()13.羌笛——() 14.乌鸦——()15.红豆:() 16、酒——()(3)诗歌根据其内容可分成不同的类别,类别不同,其寄寓的感情亦不同。

说说这些类别的诗歌通常是表达什么感情的?并举例说明田园诗:()例如:写景诗:()例如:送别诗:()例如:边塞诗:()例如:行旅诗:()例如:咏物诗:()例如:怀古诗:()例如:闺怨诗:()例如:(4)练一练1、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问: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四、“表达技巧”题型答题探究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问题: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你知道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吗?常用修辞:()常用表现手法抒情方面:()描写方面:()其他方面:()五、实战演练: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六总结反思:古诗鉴赏我掌握了这些方法:()一、复习要求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包括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古文化、古汉语有关知识等;(1)内容类别: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爱国诗、边塞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3)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衬托、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2、讲解一般的鉴赏方法(1)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2)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3)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明主旨。

3、按照鉴赏内容分类训练,形成能力纵向:从时间上分成几个朝代,重点关注唐朝。

横向: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别及其代表作,分别练习。

4、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二、重点分析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题目中就包含着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

诗人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描绘了春夜雨景,表现了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杨炯,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多表现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轩昂、风格豪健,是不满浮华靡丽诗风而给诗坛带来清新刚健之风的“初唐四杰”之一。

这首诗是他的从军、出塞之作,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为边塞诗代表作。

思想内容:它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强盛和同仇敌忾的民族心态。

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背景和来历: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情志:“泉路”、“灵旗”表达了宁死抗清的决心,“南冠”和“毅魄”既有誓死如归的悲壮,又有江山沦陷、诀别故土的悲愤。

诗人抒发了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找意象,析意境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是诗中的自然景物。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志与富有特征的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氛围或境界。

已亥杂诗(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善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此诗中写的是自己辞官别家离京时的情景。

诗中的意象有白日斜、天涯、吟鞭东指、落红、春泥护花等。

前两句“斜日”和“天涯路”烘托离愁,让人体会到苍茫迷惘的意境,看到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后两句即景抒情,诗人以落红和春泥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知典故,看手法•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周瑜火烧赤壁打败曹操的典故,托物咏史,“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东吴将曹操所灭,二乔也将被虏而藏在铜雀台中了”。

用形象性的议论点明了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和社稷安危,同时又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抒发了抑郁不平之情。

古诗常用典故:“投笔”、“楼兰”、“鸿雁”、“尺素”、“折腰”、“东篱”、“折柳”、“雕虫”、“柳岸”等。

品语言,明主旨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分析写色彩的词语:本诗运用“黑”、“金”、“燕脂”、“紫”、“红”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渲染了一种凝重、惨烈、悲壮的氛围。

“黑云压城”,敌军压境,形势危急。

但是守军却并未退缩,而是严阵以待。

“金鳞开”,铠甲闪着金光,则象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血战到底的决心。

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三、补充内容(一)唐诗流派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浙江义乌人)《鹅》、《在狱咏蝉》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

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中唐:新乐府诗派: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韩孟派 : 韩愈、孟郊、李贺等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三)古诗词鉴赏歌诀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时代、流派要牢记诗经表现是现实楚辞浪漫多比喻汉代乐府很灵活北魏风骨颇大气两晋山水寄情意陶潜首推属第一南朝爱情缠绵意北朝边塞铿锵诗唐代鼎盛两高峰李诗浪漫杜现实白诗兼备李杜风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数李煜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苏词、辛词多豪放高歌“大江东去”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国恨家愁蕴笔底元代诗型有变异曲中可寻诗痕迹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多吟、多背、多深思(四)常见意象的寓意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