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我与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我与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我与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家庭、社区、学校等;3.掌握社会规范的概念,如公德、礼仪、法律等;4.了解社会问题的存在,并知道如何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点1.社会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社会规范的概念;4.担当社会责任。

三、教学难点1.社会问题的存在;2.如何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四、教学过程1. 社会的定义和特点1.引入:小组讨论,思考社会的定义2.课件展示:用图表等方式呈现社会的特点3.讲解:解释社会的含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社会的特点。

2.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1.讲解:介绍家庭、社区和学校等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2.图表展示:用图表等方式呈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举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 社会规范的概念1.讲解:介绍公德、礼仪、法律等社会规范的概念2.课件展示:用图表等方式呈现社会规范的概念3.讨论:小组讨论社会规范的作用和意义4. 担当社会责任1.讲解:解释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如何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2.举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担当社会责任3.案例分析: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五、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评价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成果2.课堂互动:评价课堂互动的质量和积极性3.测验评估:通过测验评估学生对社会概念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1.搜集一则社会新闻,并思考如何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2.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看法,如何让社会更美好。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社会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概念: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制度和规范,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1.2.2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

1.2.3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物质、文化、制度。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中?1.3.2 小组讨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

1.3.3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规律。

第二章:家庭与社会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2.2.1 家庭的概念: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的小型社会单位。

2.2.2 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

2.2.3 家庭的作用:情感支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过程。

2.3 教学活动:2.3.1 家庭照片分享: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故事,感受家庭温暖。

2.3.2 小组讨论: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家庭和谐对社会的影响。

2.3.3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家庭关系和责任。

第三章:学校与社会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个人在校园文化中的责任。

3.2 教学内容:3.2.1学校的概念:教育机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3.2.2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3.2.3学校的作用:教育培养、文化交流、社会化过程。

3.3 教学活动:3.3.1 校园参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设施和组织结构。

3.3.2 小组讨论: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个人在校园文化中的责任。

3.3.3 主题演讲:邀请校友或社会人士分享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四章:朋友与社会4.2 教学内容:4.2.1 朋友的概念:朋友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

《我与社会》优秀教案

《我与社会》优秀教案

《我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社会关系的不同类型。

2.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难点: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社会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社会的联系。

2.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参与了哪些社会活动?”
2.新课讲授
1.感受社会生活: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分享,让学生体会社会生活的
丰富多彩,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

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
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介绍不同的社会关系,
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

3.小组讨论
1.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

2.分享自己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感受。

4.课堂总结
1.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
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布置作业:观察自己身边的社会现象,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社会
生活的感受。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我与社会的联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3.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规定和制约。

4.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5.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社会案例,准备讨论和分析的材料。

6.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新课导入:讲解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作用。

二、教案主题:《社会的组成与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结构,理解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社会的家庭、学校、组织等组成部分。

让学生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5.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社会结构案例,准备讨论和分析的材料。

6.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组成和结构。

(2)新课导入:讲解社会的家庭、学校、组织等组成部分。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社会结构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5)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教案主题:《社会规范与道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含义,认识到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危害。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5.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案例,准备讨论和分析的材料。

(1)导入:通过图片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含义。

我与社会教案(精选15篇)

我与社会教案(精选15篇)

我与社会教案(精选15篇)我与社会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中受到鼓舞。

二、教学重点: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不论男女老少,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鲜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的精神。

教学关键点:通过学习,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

三、前准备:a)教学课件。

b)要求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学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学什么?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检查调查结果。

(学生都说出家里人近两年新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教师以一个学生小明家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2、电脑出示课本40~41页的八幅图,每幅图都有旁白说明3、小组讨论: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4、引出课题:大家都在学5、师说:小明爷爷是一位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

现在,爷爷遇到了新问题。

电脑出示书中42页的三幅图。

6、教师小结:通过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却遇到了新问题,说明了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

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

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我与社会教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二、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教学关键点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三、课程准备(a)教学课件(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四、教学过程(一)导入(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1.1 我与社会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1.1 我与社会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教学过程你知道“自给自足”吗?请思考:⒈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2.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暑期生活分享会:角度一“走中国”(旅游见闻、文化风俗、美食故事)角度二“看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志愿体验)角度三“宅在家”(读书学习、生活技能、陪伴家人)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呢?学生:教师:①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阅读报纸、收看电视;④上网查询……【思考与分享】宅家,暴雨天,该不该点外卖?观点一:点。

①外卖平台就是靠外卖而生,不点,平台没法运营。

②外卖小哥靠接单挣钱,不点,收入打折。

③大雨天实体商家生意惨淡,提供外卖可以保障收入。

④客户有需求,不点,生活上确实少了很多便利。

观点二:不点。

下雨天行车不安全,道路积水严重,外卖小哥很辛苦,安全不能保证。

观点三:不该讨论点不点,而是暴雨天运营商应不应该提供外卖服务。

平台应该在能够保障服务质量和外卖小哥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评估外送服务的可行性。

学生:教师:从平台来说,可适当延长派送时间,作为安全保障的基础,或增加外卖小哥接单的费用;从用户来说,当然就是多体谅,不无缘无故的差评和过度催单,理解对方的不容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思考:感受社会活动有何重要意义?学生:教师: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案例分享】李华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他负责领导一个由不同背景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共同开发一款新的应用软件。

在项目过程中,李华充分发挥了团队成员的各自优势,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克服了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最终成功推出了这款应用软件,并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教师: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工作成果和职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条件。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与个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一员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与特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社会的定义与特征分析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社会和个人关系的看法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短文第二章:家庭与社交圈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与社交圈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家庭与社交圈子中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与社交圈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家庭的定义与作用社交圈子的类型与作用家庭与社交圈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家庭与社交圈子的重要性讲解家庭的定义与作用分析家庭与社交圈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在家庭与社交圈子中的经验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画出自己的家庭与社交圈子图,并写上对个人的影响第三章:学校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学校与社会中建立良好关系3.2 教学内容学校的作用与责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入话题:讨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校的作用与责任分析学校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在学校与社会中的经验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短文第四章:社会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与文化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4.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与特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与文化的重要性讲解文化的定义与特征分析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不同文化特点的看法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社会与文化关系的短文第五章:社会规范与法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与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遵守社会规范与法律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规范与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2 教学内容社会规范的定义与作用法律的定义与作用社会规范与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规范与法律的重要性讲解社会规范的定义与作用分析社会规范与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社会规范与法律的认识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社会规范与法律关系的短文第六章:社会责任与服务社会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责任6.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表现服务社会的意义与方式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与途径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责任与服务社会的关系讲解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表现分析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学生分享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制定一份个人服务社会的计划第七章:社会变迁与个人适应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变迁的原因与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应对社会变迁的方法7.2 教学内容社会变迁的原因与过程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策略应对社会变迁的方法与技巧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变迁与个人适应的关系讲解社会变迁的原因与过程分析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应对社会变迁的经验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社会变迁与个人适应的短文第八章:社会问题与个人参与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定义与类型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8.2 教学内容社会问题的定义与类型个人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技巧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问题与个人参与的关系讲解社会问题的定义与类型分析个人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解决社会问题的经验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调查一个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第九章:社会参与与个人发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的含义与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参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学会积极社会参与的方法9.2 教学内容社会参与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参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积极社会参与的方法与技巧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社会参与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讲解社会参与的定义与意义分析社会参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分享积极社会参与的经验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制定一份个人社会参与计划第十章:构建和谐社会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与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10.2 教学内容和谐社会的含义与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方法与技巧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和谐社会与个人责任的关系讲解和谐社会的含义与特征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经验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短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了解社会与个人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理解是本章的核心。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八上我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

二、教学内容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标准、道德、观念对个人言行起到引导、制约的作用。

2.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精神滋养、成长空间;个人在社会中学习、成长,逐步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

3. 关心社会、亲近社会: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4. 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尊重他人,发挥团队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关心社会、亲近社会,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具体的社会情境,让学生体验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现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中的角色发挥,评价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心得:收集学生对社会课程的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与社会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我与社会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课题《我与社会》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责任意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积极参与支援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培养担当精神。

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新课导入思考:小林是否脱离了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提示:小林没有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但是并没有脱离社会,他通过网络与社会发生联系。

参与社会生活会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更好的融入社会。

由此,引出本课主题--《我与社会》重点问题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2.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阅读材料,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小林是否脱离了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讲授新课第一目感受社会生活探究一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聊聊暑期生活:你的暑假是如何度过的?去了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趣事?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提示: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去书店看书,等等笔记:了解社会的方式(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聊聊暑期生活:你的暑假是如何度过的?去了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趣事?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学生分组,分享一下(2)阅读报纸书籍、收看电视新闻、上网查询;(3)参加公益活动、夏令营活动;(4)广交益友等。

探究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结合材料:宋某某,终身禁入思考: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需要注意什么?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积极、正确的方式融入社会。

结合材料:一群中学生点亮社区治理“明灯”思考:材料中中学生的做法启示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提示: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迅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关注和探究欲望。然而,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运用法治知识分析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误区。
1.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集体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公平正义。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社会与个人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师提出与法治相关的问题,如:“法治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法治知识竞赛(15分钟)
1.教师设计法治知识竞赛题目,涉及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则等。
2.学生分组竞赛,巩固法治知识,提高运用法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个人的制约。
2.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理性看待社会现象,独立思考,不盲从。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
第二课时:社会问题与法治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八上我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2. 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3. 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三、教学难点1.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理解2. 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社会参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个人与社会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2)讲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

(2)问答环节:回答学生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

4. 总结提升:(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5. 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让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2)实践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学习个人与社会的基本概念,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第七章: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1. 学习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1.1我与社会课时教案

1.1我与社会课时教案
导入:在暑假里,你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有何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教师总结: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思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课时案
第1课时
课题:1.1我与社会
时间:2023.9
学习目标
1.通过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关注国家大事。
2.通过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知道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身份,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关系。
3.通过谈述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融入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请2名同学展示分享。思考3个问题并交流。
教师讲授法
教学反思: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二、课堂小结
四、分层作业
教师对新学期学科学习提出相应要求:1.上课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划好课本基础知识。2.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3.学习方法指导:基础知识背诵与学科素养提升。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讲授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A+B+C:背诵本课基础知识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教案:我与社会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与社会》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3.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五、教学方法1.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曾经在与社会接触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对社会有哪些感受?你觉得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阅读与分析(20分钟)3.引导思考(25分钟)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你认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个体在社会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个体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来适应社会?4.展示与分享(2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写在小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进行分享。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相互交流观点和看法。

5.归纳总结(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和归纳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并进行展示。

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通过《我与社会》的教学,学生对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思考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并认识到了培养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案例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与个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1.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个人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的定义和特点,个人的定义和特点。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与个人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第二章:社会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第三章:社会责任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3.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点。

义务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点,义务的定义和特点。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关系。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第四章:社会参与与公民意识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的意义。

让学生培养公民意识。

4.2 教学内容:社会参与的定义和意义。

公民意识的定义和培养方法。

4.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角色,体验社会参与的意义。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意识的培养方法。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义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第五章: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 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3. 在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 教学难点:在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在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3. 讲解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热爱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4. 分析在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实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7.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

《我与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定义、特征和组成,认识到社会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社会的概念、社会的构成、社会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

1.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的定义、特征和组成。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社会的作用。

第二章:我与社会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4.2 讲解:详细讲解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2.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章:社会责任与担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概念、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责任。

3.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阐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3.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分享讨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道德与法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概念,认识到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社会道德的内涵、法律的作用、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意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4.4.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道德的内涵、法律的作用。

4.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八上 我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 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三、教学难点1.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感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人物或事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讲解: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或事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附: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1. 让学生了解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个人与他人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七、教学重点1. 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2.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八、教学难点1. 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九、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与他人交往的场景,感受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他人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我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我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我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定义和特点,并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2.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公民责任感。

3.了解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

4.学会正确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社会的定义和特点•社会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社会的特点和作用。

2. 我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社会问题与解决途径•社会问题的种类和涉及的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 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学习辩证思维和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1. 介绍社会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通过图表和实例,介绍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强调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性。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的特点和作用,如社会的多样性、稳定性和进步性。

2. 探讨我与社会的关系(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记录在板书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和发展,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实践责任感。

•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理解自己是公民,并应该履行公民的义务。

3. 分析社会问题与解决途径(30分钟)•通过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识别社会问题的种类和涉及的群体。

•介绍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政府的作用、志愿者的参与和公益组织的支持。

•分组讨论一项具体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4. 学习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2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辩证思维和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多方观点的丰富性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学习正确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的技巧。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社会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资源•PowerPoint幻灯片•图表和实例图片•案例分析资料•角色扮演任务卡五、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和展示表达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概念和内涵,认识社会的重要性;2.掌握社会成员的身份,学会履行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3.了解社会公德及其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公民意识;4.认识与己无关的事务也会对自己生活产生影响,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与社会课前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与社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他们对社会有最基础的认识。

课堂1.通过问答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例如“什么是社会?社会包括哪些人?社会有什么功能?”等等。

2.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成员身份,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3.引导学生以社会公德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养成合格公民的意识;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课后1.让学生回家向家长咨询关于家庭中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2.跟踪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第二课社会成员的角色与责任课前在课前,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社会成员身份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知道家长、老师、医生的社会职责分别是什么吗?”课堂1.让学生回顾社会成员身份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社会成员的身份和职责;2.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成员的个体差异与社会公德之间的关系;3.组织讨论,让学生分组,自行协商并表达各自的主张;4.通过个体小结,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承担责任。

课后1.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社会角色中承担的责任;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3.带领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意识到个人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三课社会公德和社会丑恶现象课前通过新闻、电视节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丑恶现象,并预先让学生明确某些行为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

课堂1.让学生对社会公德和社会丑恶现象有全面的了解;2.讲解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向学生宣布相关赏罚措施;3.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背景,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4.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对法律法规的观点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社会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5课第1站《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并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逐步促使学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你与比尔盖茨、马云或者奥巴马是朋友吗似乎不太可能。

或者任意点一个人,如果你想联系上他,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这样做:找一个最有可能和他有联系的亲友,把问候转达给他,然后他也照样去找下一位亲友。

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亲友中转,才能找到对方呢
(学生发言略。


让学生简单了解“六度空间”理论,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让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的社会关系网状图,问学生: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有一个词叫“自给自足”,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
(2)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3)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就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体会日常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多媒体展示一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生活。

展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使学生懂得:
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师: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每个人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见: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那么我们来设想: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先不得出结论,开展两个活动。

活动一:配着教材第56页的插图,给学生讲心理学中的“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表明,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活动二:情景探究《狼孩劳拉的故事》思考两个问题。

(1)劳拉刚刚重新回到人类社会后,她的一切都和我们一样吗她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
(2)如果不经过训练和学习,她能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吗
总结: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三)知识点回顾
个人和社会关系: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2、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句谚语体现了()
A、每个人都有三个好朋友
B、人总是不能脱离他的人际环境
C、只要你是好人就会有朋友帮你
D、人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
4、“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只讲奉献,而不能索取
②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没有意义
③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给予,而且会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去奉献
④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七、课后作业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