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总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于郑人盟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荆轲刺秦王》5.日以尽矣矣,通“已”。
6.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9.具告以事具,通“俱”。
1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内,通“纳”,接纳。
1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13.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4.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氓》15.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16.于嗟鸠兮于,通“吁”。
17.犹可说也说,通“脱”。
18.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采薇》19.岁亦莫止莫,同“暮”。
20.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21.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棘,通“急”。
《离骚》22.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23.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24.何方圜之能周兮園,通“圆”。
2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26.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孔雀东南飞》27.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8.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短歌行》29.契阔谈䜩䜩,通“宴”。
《兰亭集序》30.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31.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32.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33.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3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以颁,通“斑”。
35.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
《劝学》36.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7.虽有槁暴有,通“又”。
38.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资料】语文必修1-必修5通假字..汇编
面
5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同“趋”,趋向,取
《赤 壁 赋》
向
5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54、举酒属客
乘
属通“嘱”,劝人饮酒
《游褒禅山记》
55、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必修三 《寡人之子国也》
5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
5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要颁,通“斑”,花
白
5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劝学》
59、輮以为轮 通“煣”,用火烘木使弯 60、虽有槁暴 曲有通“又”,再
61、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 参通叁 ,多次
6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
63、君子生非异也
智 生通“性”,资质,禀赋。
• 《过秦论》 • 64、合从缔交从
从通“纵” ,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
公)
《苏武传》
7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
收藏)
7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
有)
76、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衿”同“襟”
“决”通“绝”)
77、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 78、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乐。)
• 必修五 • 《归去来兮辞》
• 79、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
• 略65、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
子
《师说》 6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 67、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授
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68、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酒杯 《廉颇蔺相如列传》 69、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 (不,通“否”) 70、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71、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 72、唯大王与群臣孰看)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7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通“穆”,秦穆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40.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41.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42.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43.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4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本文由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发布
答案:
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6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69.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暴,通“曝”,晒。)
7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71.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72.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过秦论》
73.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过秦论》)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教学文稿
什么是通假字?“通”和“同”有什么区别?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而“同”则是指二者完全一样可以互相代替以下是按首字母顺序归纳的高中常考的文言通假字,如:A案:同“按” ;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通“疲” ;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 ;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杯:同“杯” ;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①通“背” ;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 ;顶,穿着,覆盖在肩上。
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①通“避” ;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②通“僻” ;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 ;困顿,失败,疲惫,衰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 ;不。
副词,句尾语气词“吗”“或师焉,或不焉。
” “汝见我不?”C材:同“才” ;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 ;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 ;黑色。
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
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
(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高中语文必修全册通假字.doc
高中语文必修全册通假字高中必修人教版全册通假字通假字,高中,必修通假字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何厌之有?(“厌”,通“廣”)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肖>J减)《荆轲刺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U”,已经)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设九宾(“宾”通“滨”僅相,迎宾赞礼的人)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鸿门宴》成五采(“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不者(“不”通“否”)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必修2《诗经》两首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通“吁”,叹词)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口归口归,岁亦莫止(“莫”通“暮”,晚)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荣”,花盛开的样子)岂不日戒,獵猊孔棘(“棘”通“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离骚》节选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曲。
)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固时俗之工巧兮,面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通“罹”,遭受)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读zhang,显著)晶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总培训讲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⑤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⑧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⑨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诗经·氓》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②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词。
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诗经·采薇》⑤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⑦岂不日戒,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离骚》⑧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⑨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⑩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孔雀东南飞》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而坚固。
《短歌行》契阔谈讌讌:通“宴”,欢饮。
《兰亭集序》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必修三《蜀道难》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
《寡人之于国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莩:通“殍”,饿死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通假字总结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8、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9、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11、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12、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1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1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
(距,通“拒”,把守)27、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28、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31、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32、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高中语文必修 选修文言文通假字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文言文通假字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通假字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通假字句子解析鼓瑟希.同“稀”,稀疏莫.春者同“暮”,“暮春”即春末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童子童子..六七人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师旅加之以师旅..古义:军队。
今义:军队的编制单位。
3.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风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端、章甫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鼓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冠冠.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后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小、大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相;大,大相4.一词多义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词,正、将要、才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名词,方形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名词,地域、边境知不吾知.也动词,了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动词,知道孰为汝多知.乎同“智”,名词,智慧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连词,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连词,或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动词,比得上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到作铿尔,舍瑟而作.动词,起身、站起来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动词,振作青春作.伴好还乡动词,当作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义项或用法与吾与.点也动词,赞成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助词遂与.外人隔绝介词,和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尔.何如代词,你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铿尔.,舍瑟而作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相当于“然”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相当于“于”,比风乎.舞雩介词,相当于“于”,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相当于“于”,与、和何伤乎.语气助词,呢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用(一说同“已”,止)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做为国以.礼介词,用以.俟君子连词,表顺承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状语后置句以吾一日长乎尔“乎尔”是“长”的状语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是“异”的状语浴乎沂,风乎舞雩“乎沂”“乎舞雩”分别是“浴”“风”的状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师旅”“以饥馑”分别是“加之”“因之”的状语为国以礼“以礼”是“为国”的状语定语后置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童子”的定语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不吾知也两个“吾”分别是动词“以”“知”的宾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齐桓晋文之事》1.通假字句子解析王说.,曰:……同“悦”,高兴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同“型”,典范、榜样,这里作动词,做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同“网”,这里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_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 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通假字(必修1~5)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9、日以尽矣(矣,通“已”,已经)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14、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1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1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17、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鸿门宴》18、距关(距,通“拒”,把守)19、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20、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21、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2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23、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24、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2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必修二《诗经两首离骚》26、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27、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28、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29、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0、岁亦莫止。
(莫,通“暮”,年末)31、偭秦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32、忳郁邑余侘傺兮。
新教材高中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通假字全扫描
新教材高中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通假字全扫描必修(上)《短歌行》1.契阔谈讌(“讌”通“宴”,宴饮)《梦游天姥吟留别》2.列缺霹雳(“列”通“裂”,分裂)《琵琶行(并序)》3.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子)4.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
用拨子拨)5.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念奴娇·赤壁怀古》6.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尊”通“樽”,酒杯)《劝学》7.虽有槁暴(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9.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10.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师说》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1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赤壁赋》1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14.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15.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16.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17.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18.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1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20.杯盘狼籍(“籍”通“藉”)《登泰山记》21.其级七千有(“有”通“又”)余22.须臾成五采(“采”同“彩”)23.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圜”同“圆”)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4.鼓瑟希(“希”通“稀”,稀疏)25.莫春者(“莫”同“暮”,晚)26.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疑问语气词)《齐桓晋文之事》27.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8.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29.王说(“说”,通“悦”,高兴)30.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31.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3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33.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3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35.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36.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3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38.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庖丁解牛》39.砉然向然(“向”通“响”,声音)40.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41.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支脉)42.批大郤(“郤”通“隙”,空隙)《烛之武退秦师》4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4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4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6.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4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鸿门宴》48.距关(“距”,通“拒”,把守)49.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50.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51.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5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3.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54.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5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谏逐客书》56.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合纵)57.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纳”)58.而陛下说之,何也?(“说”,通“悦”)59.西蜀丹青不为采(“采”,通“彩”,彩饰)60.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这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教学文档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
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1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14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15. 椎床便大怒。
(椎,通“捶”,捶打)16."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第一个椎:通"锤",兵器。
名词。
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17.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结实)18.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19.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 2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21.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
"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2.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要项伯。
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24.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5.夫晋,何厌之有。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高中必修一到五通假字汇总
高中必修一到五通假字汇总(原创版)目录1.通假字汇总的意义和价值2.高中必修一到五通假字的分类和特点3.通假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4.如何学习和掌握通假字5.总结正文一、通假字汇总的意义和价值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在古代文献中,通假字被广泛运用,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对高中生而言,掌握通假字有助于提高阅读古籍和理解文言文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中必修一到五通假字的分类和特点1.形声通假形声通假是指借用形声字作为通假字。
这类通假字在字形上与本字有密切联系,其声旁往往与本字相同或相近。
如“太阳”的“阳”通“扬”,“光明”的“明”通“鸣”。
2.声旁通假声旁通假是指借用声旁字作为通假字。
这类通假字在字形上与本字相差较大,但其声旁与本字相同或相近。
如“读书”的“读”通“逗”,“学生”的“生”通“胜”。
3.形近通假形近通假是指借用字形相近的字作为通假字。
这类通假字在字形上与本字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
如“长城”的“长”通“常”,“文章”的“章”通“彰”。
4.音近通假音近通假是指借用读音相近的字作为通假字。
这类通假字在字形上与本字相差较大,但读音相近。
如“时间”的“间”通“简”,“地方”的“方”通“放”。
三、通假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通假字在阅读古籍和文言文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通假字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
同时,在现代汉语写作中,适当运用通假字可以增加文学韵味,提高表达效果。
四、如何学习和掌握通假字学习和掌握通假字需要系统地学习和记忆。
可以参考《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了解通假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通假规律。
此外,多读古籍和文言文,积累通假字的使用经验,也是提高通假字水平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通假字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对高中生而言,掌握通假字有助于提高阅读古籍和理解文言文能力。
高中必修一到五的通假字分为形声通假、声旁通假、形近通假和音近通假四类。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高中语文通假字总结
高中语文通假字总结----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高中语文通假字(一) 县:同“悬”挂着。
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乡:同“向”对着、朝着。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乡:同“向”;对着,朝着。
介词。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飨:同“享”;受。
动词。
“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通“响”;响声。
名词。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羞:同“馐”;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市。
名词。
“之虚所卖之。
”畜:通“蓄”;积聚,储藏。
动词。
“故其畜积足恃。
”炎:通“焰”;火焰。
名词。
“顷之,烟炎张天。
”奄:同“晻”;日无光。
形容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满足。
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燕:通“宴”;安逸,安闲。
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同“佯”;假装,表面。
“皆阳应曰:‘诺,。
”邀:同“要”要挟。
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要:同“邀”;约。
动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耶:通‘爷”;父亲。
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平和,和悦。
形容词。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发誓。
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给,与。
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
形容词。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说:同“说高兴,愉快。
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竦:同“耸”;高。
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
形容词。
“死者太半。
”汤:同“烫”:用热水焐。
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猎。
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决:通“诀”诀别,离别。
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掘:同“倔”,顽强,固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
字汇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⑤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⑧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⑨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
《诗经·氓》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②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词。
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诗经·采薇》
⑤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⑦岂不日戒,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离骚》
⑧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⑨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⑩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孔雀东南飞》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而坚固。
《短歌行》契阔谈讌讌:通“宴”,欢饮。
《兰亭集序》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必修三
《蜀道难》
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
《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莩:通“殍”,饿死的人。
《劝学》
⑤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过秦论》
⑨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合纵。
⑩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从师)。
必修四
《窦娥冤》
①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通“糊涂”,混淆。
②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纽:通“扭”,拘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通“否”,用于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④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⑤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苏武传》
⑧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⑨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⑩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浸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辞别。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①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滕王阁序》
②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逍遥游》
③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④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⑤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⑥而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
⑦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陈情表》
⑧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⑨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⑩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罔:通“网”,编织。
《杂诗十二首(其二)》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景:通“影”,月光。
《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列:通“裂”,分裂。
《将进酒》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霾:通“埋”,掩埋。
《庖丁解牛》
砉然向然向:通“响”,声响。
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样。
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支脉。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项羽之死》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通“服”,心服。
)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使船靠岸。
)
《阿房宫赋》
《方山子传》
前十有九年: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犹见于眉间:见:通“现”,显现
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大铁椎传》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通“叩”,询问。
《六国论》
暴霜露 (通“曝”,曝露)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倘若)
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
)
《伶官传序》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祭十二郎文》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去。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苦无靠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陶庵梦忆序》駴駴为野人駴駴: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
《种树郭橐驼传》
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
既然已,勿动勿虑已:通“矣”,了。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迟,晚。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叙说。
《项脊轩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苦斋记》
覆之以茆茆:通“茅”,茅草。
楛竹之笋楛:通“苦”。
其槚荼亦苦于常荼荼:通“茶”,荼是茶的古写。
燕坐于华堂之上燕:通“宴”,安逸,闲适。
籍柔覆温之躯籍:通“藉”,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