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最新监管政策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责任追究实行区别对待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责任追究实行区别对待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有效发挥案件这种机在案件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决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的责任追究实行区别对待政策。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实行自查发现案件责任追究区别对待政策的基本规定(一)本通知所称自查发现案件,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日常经办业务和经营管理中,通过内部相互监督、管理监督、内审监督和检查监督等途径发现异常情况或线索,并采取得当措施,自行揭露的案件。

(二)本通知所称案件责任,是指发生案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上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以下简称有关人员)在所发生案件中应负的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责任追究区别对待政策只适用于自然人作案,不适用于涉嫌单位犯罪的案件。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发现案件的情形(一)在业务流程中,关联岗位员工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反映举报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二)在业务流程中,通过流程监督机制或IT系统预警功能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本机构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三)业务流程或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在日常管理监督或通过岗位轮换、强制休假等措施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向本机构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四)在本机构组织的全面检查、专项检查或本机构内审监察部门在常规性、突击性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本机构负责人研究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五)在上级机构组织的全面检查、专项检查或上级机构内审监察部门在常规性、突击性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责成或会同该机构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行业监管机构(以下简称监管机构)的部署,在组织开展全面检查或专项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案件线索,经机构负责人研究并采取后续措施发现的案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50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50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50号)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进一步加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全面收集商业银行经营和风险状况的动态信息,明确监管信息要求,保证监管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并规范监管工作程序,现将股份制商业银行须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二部报送的数据、管理报告和其他资料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机构人员信息(一)具体要求:按照附件一(银监统B017)所列表式报告信息。

(二)报告频率和时限要求:各行应按半年报送机构人员的基本信息,并于半年后10个工作日内报出。

二、资本金管理信息(一)主要内容:报告期内资本金和资产规模的变化情况;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对资本的影响;资本金的管理情况,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对资本的管理、资本补充计划及资本补充能力。

(二)具体要求:1.从资本金余额、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构成等方面分析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和具体原因。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报送监管信息的通知2.深入分析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对资本的影响,包括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情况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等,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和预测。

3.说明银行资本管理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4.说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履行管理职责的具体情况。

5.详细说明资本补充规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09.29•【文号】金规〔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金规〔2024〕14号各金融监管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和监管,推动银团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29日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规范银团贷款业务,分散授信风险,推动银行同业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并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

本办法所称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

本办法所称分组银团贷款是指通过期限、利率等贷款条件分组,在同一银团贷款合同中向客户提供不同条件贷款的银团贷款操作方式。

同一组别的贷款条件应当一致。

第三条银行开办银团贷款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坚持平等互利、公平协商、诚实履约、风险自担的原则。

第四条开办银团贷款业务的银行应当依据本办法,结合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制定银团贷款管理制度,建立与银团贷款业务风险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并指定相关部门负责银团贷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要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强化穿透管理,控制客户集中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08•【文号】国发〔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9.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损、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大力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深刻把握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牢固树立服务优先理念,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

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确保保险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注主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必须坚持从严监管,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好开放和安全,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

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

中国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中国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中国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2.06•【文号】银监发[2015]53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银监发[2015]53号(2016年2月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明确非现场监管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规范非现场监管的程序、报告路径和方法,提高非现场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的非现场监管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非现场监管是指通过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行业整体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的报表数据、经营管理情况及其他内外部资料等信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和服务实体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持续性监管过程。

非现场监管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手段,在监管流程、风险识别判断、监管行动制定和实施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四条非现场监管应当贯彻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切实承担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持续提高风险管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五条非现场监管应当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状况、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系统重要性程度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监管。

第六条非现场监管应当加强联动,形成系统内以及跨部门的监管联动机制,不断提高监管协作水平和监管效率。

第七条非现场监管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基础信息收集,提升信息审核和分析技术水平,捕捉苗头性、趋势性风险信号,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监管有效性。

第二章非现场监管工作机制第一节职责分工第八条银监会负责制定非现场监管规则,实施对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组织开展对全国同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负责银行业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防范控制,指导协调银监会派出机构非现场监管工作,承担与国家有关部门、境外监管当局的监管协调职责。

银行业主要监管政策和规定

银行业主要监管政策和规定

主要监管政策和规定一览表《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 (1)《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 (7)《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 (12)《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试行)》 (16)《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20)《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28)《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 (31)《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 (36)《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52)《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 (55)《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60)《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 (64)《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6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 (68)《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70)《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意见》 (72)银监会发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银监会[2005]6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运作,有效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功能,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董事会应当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确保商业银行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切实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并关注和维护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三条董事会应当充分掌握信息,对商业银行重大事务作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不应以股东或高级管理层的判断取代董事会的独立判断。

第四条董事会应当确保其具有足够合格的人员和完善的治理程序,专业、高效地履行职责。

必要时,可以就商业银行有关事务向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第五条董事会应当推动商业银行建立良好、诚信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准则。

第二章董事会的职责第六条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商业银行章程行使职权。

银行监管政策解读

银行监管政策解读

银行监管政策解读一、本月出台的监管政策分析图表 1:本月出台的监管政策一览(一)《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分析7月28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支持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壮大。

1.涉农信贷投放同比增24.2%《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健全涉农中长期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针对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需求特点,创新涉农信贷管理模式,完善涉农信贷管理制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

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试点九省涉农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6个百分点。

其中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9.4个和7.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各项贷款增速7.9个和7.7个百分点。

据了解,涉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这是试点最突出的成效。

在配套政策支持方面,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差别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正向激励,并大力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中央财政和试点省的地方财政对扩大涉农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专项补贴,有些试点县市还通过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奖励基金或专项财政贴补资金。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网点布局调整上给予积极支持;保监部门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增加涉农保险品种,改进保险配套服务。

据悉,为加快探索和构建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长效机制,发展富有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开办农村金融业务,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1.《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通过、施行时间2.监管对象范围3.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强制性监管措施4.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5.审慎性监管谈话6.强制风险披露7.查询涉嫌违法账户和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关涉嫌违法资金国务院于2003年3月19日设立了银监会。

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该法共六章五十条,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督管理谈话及强制信息披露的权利。

5.2.1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含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对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对经银监会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5.2.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监督管理实施1. 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强制性监管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三)限制资产转让;(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六)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45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45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45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1号)及相关规定,现就优化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投资管理能力是保险机构开展债券、股票、股权、不动产等投资管理业务的前提和基础。

保险机构自行或受托开展各类投资管理业务,应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能力。

二、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包括以下七类:(1)信用风险管理能力;(2)股票投资管理能力;(3)股权投资管理能力;(4)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5)衍生品运用管理能力;(6)债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7)股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

其中,(1)至(5)项适用于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1)、(2)、(5)、(6)、(7)项适用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具备债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的,可以提供不动产投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具备股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的,可以提供股权投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保险机构购置自用性不动产、投资保险类企业股权、设立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应当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履行相应程序,不作投资管理能力要求。

三、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的管理监督,以公司自评估、信息披露和持续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四、保险机构开展相关投资管理业务前,应当对照本通知规定的投资管理能力标准,做好调研论证、自评估和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人员资质、制度建设、系统建设等符合能力标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7.19•【文号】银监发[2013]33号•【施行日期】2013.07.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银监发[2013]33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2年第1号,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发布以来,资本监管国际规则有了新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在实施过程中也希望对部分原则性规定予以进一步明确。

为增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市场约束功能,银监会制定了《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资本计量规则》、《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关于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补充监管要求》、《资本监管政策问答》等4个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资本计量规则2.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3.关于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补充监管要求4.资本监管政策问答2013年7月19日附件1: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资本计量规则一、总体要求(一)中央交易对手是指清算过程中以原始市场参与者的法定对手方身份介入交易清算,充当原买方的卖方和原卖方的买方,并保证交易得以执行的实体,其核心功能是合约更替和担保交收。

在资本监管框架下中央交易对手视同为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应计算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涉及的业务包括场外衍生品交易、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交易以及证券融资交易。

中央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交易风险暴露与违约基金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之和。

(三)中央交易对手分为合格中央交易对手与不合格中央交易对手。

银监会最新监管政策

银监会最新监管政策

债项评级 -- “违约损失率”
=
LGD
预期损失大小
预计的平均信贷损失 超出预期的信贷损失
= =
EL 1 - EL
非预期损失UL
“新”四大监管工具
信用风险评级——两维体系
Z=
全面性

F
( X i,t )
一致性 准确性 实用性 标准化 程序化 制度化


组织的框架 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 信用评级模型的实施和使用 信用评级模型的测试和验证 信用评级模型的监测 单个债务人或债项的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组合的风险管理 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管理 业绩考核
“新”四大监管工具
第一支柱实施——变化管理
风险水平与准备金、资本等基本审慎监管政策挂钩 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责任 规范了银行前、中、后台的管理流程 最重要的: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监
管提供了框架
“新”四大监管工具
第二支柱涵盖的风险——三个领域
ICAAP: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管理
资本充足性C • 资本充足率 • 杠杆率 贷款质量A • 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偏离度 大额风险集中度R • 单一客户风险集 中度&单一集团 客户风险集中度
案件防控S • 案件风险率
拨备状况P • 拨备覆盖 • 贷款拨备比率
附属机构A • 资本回报 率 • 母行负债依存 度
流动性L • 流动性覆盖率 • 净稳定资金比 率 • 存贷比
150% 正在制定基于预期损失 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指
个别困难银行业金融机构2018年底达标
19
“新”四大监管工具
杠杆率
• 分子采用一级资本
是对资本充足 率的重要补充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

06
商业银行的跨境监管
跨境业务的监管要求
跨境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在开展跨境信贷业务时 ,需满足相关资本充足率、风险 权重等监管要求,确保风险可控 。
跨境支付结算
商业银行应遵守跨境支付结算的 相关规定,保障资金安全、高效 地转移。
跨境金融衍生品
商业银行在开展跨境金融衍生品 业务时,需遵循相关市场准入、 风险管理等规定。
监管标准统一
推动跨境监管标准的统一,减少监管套利。
联合执法
在涉及跨境风险处置时,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联合执法,共同应 对风险。
THANKS
监管范围与对象
监管范围
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资产 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
监管对象
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 行、村镇银行等。
02
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
资本充足率要求
核心资本充足率
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核心资本定义的部分在总资本中的占比,旨在确保银行具备足够 的抵御风险能力。
资本充足率标准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目录
• 商业银行监管概述 • 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 • 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 • 商业银行的合规监管 • 商业银行的并表监管 • 商业银行的跨境监管
01
商业银行监管概述
监管目标与原则
监管目标
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信用风险监管措施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应定期回顾并 更新信用风险政策和程序,确保其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39号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39号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通知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各银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现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办法》实施后,保险公司如不符合第四条、第五条要求的,应于过渡期内逐步降低融资性信保业务的未了责任余额,妥善有序消化存量业务,融资性信保业务总体未了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办法》印发之日的余额。

过渡期为《办法》印发之日起6个月。

过渡期满后,保险公司仍不符合第四条、第五条要求的,不得开展融资性信保业务。

2020年5月8日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以下简称信保业务)监管,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信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是指以履约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信用保险的信用风险主体为履约义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为权利人;保证保险的投保人为履约义务人,被保险人为权利人。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财产保险公司;所称专营性保险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复的直保业务经营范围仅限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信保业务,是指保险公司为借贷、融资租赁等融资合同的履约信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的信保业务。

本办法所称合作机构,是指在营销获客、风险审核、催收追偿等信保业务经营过程中的相关环节,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的机构。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目标是确 保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包括风险管 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 资产质量、流动性等。
这些政策旨在防止单个金融机 构的失败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 影响,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行为监管政策
行为监管政策的目标是规范金融 机构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行为监管政策包括消费者权益保 护、反不正当竞争、反洗钱等。
03
银监会监管规定
银行业务监管规定
01
02
03
银行业务范围
规定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 ,明确银行可以从事的业 务类型,如存贷款、外汇 交易等。
业务合规性
确保银行业务的合规性, 要求银行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监管政策,防范业务 风险。
业务风险管理
对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识 别、评估和控制,确保银 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非现场监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风险评估报告、合 规报告等。
银监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机制等方式,对银行业金融机构 的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监管评级
监管评级是指银监会根据现场检查和 非现场监管的结果,对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 评级。
以上三个案例表明,银监会对银行的监管是非常严格和全面的,不仅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 监管,还包括监管评级等综合评价手段。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银行的违规行为和 风险隐患,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某银行监管评级案例
总结词:监管评级是银监会根据银行的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合规情况等因素对银行进行的 综合评价,以评估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监管效果。
详细描述:某银行在监管评级中被评定为高风险银行,银监会对其进行了重点监管和督促整 改。经过整改后,该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监管评级也得到了提升。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强化风险处置和危机管理
金融机构应制定和完善风险处置和危机管理预案,明确风险 处置和危机管理的原则、程序和应对措施,确保在风险事件 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04
业务运营监管措施
金融机构业务运营规范要求
金融机构应具备稳健的风险管 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明确风险 承担和处置责任,确保风险可
测、可控、可承受。
保护客户隐私
在信息共享和披露过程中,银监会保护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防 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效率。
02 03
联合调查和检查
针对银行和相关业务领域的重大风险事件或违法违规行为,各监管部 门可以联合进行调查和检查,协调行动,确保监管措施的及时性和有 效性。
信息共享和通报
各监管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及时交流监管信息和风险情 况,避免重复监管和资源浪费。
跨境监管合作与协调机制
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要求
任职资格条件
银监会规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 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任职资 格条件,包括学历、经验、能 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申报审批程序
银监会规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 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申报审批程 序,确保高管人员和重要岗位 人员的选任符合监管要求。
考核与培训
银监会负责对金融机构高管人 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进行考核与 培训,确保其具备适应岗位职
金融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合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防止风险 事件的发生。
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确保合规经 营。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
金融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向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 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信息,确保信息

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方法,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

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方法,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

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方法,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2023年,中国的银行监管政策将会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金融风险。

在新政策的指引下,银行监管机构将继续深化监管改革,加强监管与市场的协调和互动,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以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在以往的银行监管中,监管政策主要关注传统业务领域的规范和稳健,对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务的监管则存在不足。

但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型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将始终把提高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

银行监管机构将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审批和监管。

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新型金融产品,将会进行重点监管和审批,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规范性测试和定期的风险评估。

由于新型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很快,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跟上,因此,将继续创新监管手段,加强监管的全过程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技术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和趋势,以更好的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在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将加强对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完善,建立更加灵活、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

银行监管机构将注重风险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及时更新风险评估指标,完善知识产权和金融产品审计体系,提高风险评估的效度和准确性。

同时,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和重点领域(如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的监测和预警,以便做出及时的风险应对措施。

完善风险应对机制。

针对不同的金融风险,银行监管机构将制定更加精细、针对性强的风险应对方案,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

同时,将注重应对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相关企业的督导和管理。

三、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在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中,除了加强对金融创新和风险识别应对的完善外,还将重点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推进银行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

银监会最新监管政策(2020年整理).ppt

银监会最新监管政策(2020年整理).ppt

信用 市场 操作 风险 风险 风险
第三版资本协议
Basel III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surcharge)
逆周期资本(如果必要,0-2.5%)
金融 基础 设施 建设
资本留存超额资本(2.5%)
ICCAP/SRP
二级资本(8%)
一级资本(6%)
核心一级资本(4.5%)
信用
市场
风险
风险
(资产 (交易对手
3.预期风险暴露中有多少将 成为损失?
债项评级 -- “违约损失率” =
=
PD
X
EaD
X
LGD
预期损失大小 非预期损失UL
预计的平均信贷损失 =
EL
超出预期的信贷损失 =
1 - EL
“新”四大监管工具
信用风险评级——两维体系
全面性 一致性 准确性 实用性 标准化 程序化 制度化
Z = F ( X i,t )
促进市场纪律的建立,有助于确保市场参与 者
➢ 了解银行的风险状况 ➢ 了解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提高透明度,有助于强化监管,提高稳健性
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
Basel I
二级资本 (8%)
一级资本 (4%)
风险加权 资产
Basel II
ICCAP/SRP
二级资本
(8%)
一级资本
(4%)
第第 二三 支支 柱柱
与《第三版巴 塞尔协议》
比较
• 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率高 • 过渡期安排较短 • 资本定义方面的差异
16
“新”四大监管工具
资本充足率
最低要求(1) 留存超额资本(2)
(1)+(2)
逆周期超额资本 系统重要性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11.25•【文号】金规〔2024〕18号•【施行日期】2024.1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的通知金规〔2024〕18号各金融监管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15号)要求,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1月25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督促和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政策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监管评价(以下简称小微金融监管评价),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定量与定性并行。

兼顾小微金融监管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灵活性,以定量指标为重点,突出实效评价,定量指标的总分值高于定性指标。

(二)总量与结构并重。

以监管目标为导向,通过多维度评价,在持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引导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差异化竞争,优化服务结构,扩大服务覆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