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石化医药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二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一、项目分析

目前,我国PTA生产工艺主要有BP Amoco、invista、三井油化、三菱化学和eastman等。该项目采用invista公司工艺生产PTA,主要工艺包括氧化和精制两步。

二、项目概况

项目组成可以表达:项目基本组成、工程的先进性、产业政策符合性。

项目组成应完整,包括厂区主体工程、公用辅助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等,如有部分设施需要依托场外工程,应说明依托工程的可行性、可靠性、与本项目的同步性及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等。

三、工程分析

明确:清晰的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主要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图,项目水平衡、主要物料平衡表及各项平衡表,主要物料流向。

本案例主要工序:

氧化工序,以主要原料的流向为顺序叙述各单元的工艺过程。

二甲苯、锰、钴等污染物的产生、去向和消耗量、平衡。

源强分析:“三废”污染物的产生节点及排放量,主要污染因子、浓度、排放速率。

分析情景:正常、非正常工况。说明非正常工况的产生原因、可能性、频率以及处理处置措施。

废气排放方式: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按生产装置、储运设施说明无组织排放源的产生过程和无组织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四、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1.现状评价因子:考虑项目和区域特点选择。

大气特征因子:苯、二甲苯、甲醇、醋酸、醋酸甲酯、溴甲烷、溴化氢等。

危废:危废焚烧炉,考虑二噁英。

地表水特征因子:石油类、苯、二甲苯、甲苯、丙烯酸、苯酚、氰化物、溴化物、钴和锰等。

2.现状监测:按导则开展,同时考虑引用长期监测资料,可引用区域例行监测、规划环评的监测资料。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明确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是否具有环境容量。如没有,应采取区域削减措施,为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4.评价标准:

不断更新的环境质量标准:注意及时更新,并在报告中给予考虑。

部分污染因子没有环境质量标准:参考相关标准,要慎重。

5.地表水:敏感要素,关注目前受纳水体水质状况,特别是特征因子背景值、排放口下游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分布(包括拟调整)和地表水系图,为制订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五、污染防治措施

总体:结合废气、废水、废物具体特定确定。

1.废气:

氧化废气的处置,可能存在苯、溴甲烷等污染物,焚烧处理后的尾气应洗涤净化后排放,应关注无组织排放废气,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与成品的储存和污水处理厂等无组织排放气体的控制措施,醋酸、醋酸甲酯的嗅阈值很低,特别关注异味物质的排放扰民问题,可采用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废气吸收、洗涤、催化氧化组合技术,通过流程图清晰地表达出来。

2.废水:

原则:清污分流,尽可能回用,减少新鲜水耗。

废水特点: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含PAT、醋酸以及酸性中间物、锰、钴等,具有难降解的特点。采用合理措施处理。

注意:清洁雨水送园区前设置在线监测或监控池。

3.危险废物:

送有资质单位处理,说明配套工程依托的可行性、可靠性及与本项目建设的同步性。本项目的危废经自建焚烧炉处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4.地下水:

防控原则:坚持源头控制、分区防渗、水质监控和应急处理,关注分区方案的合理性、防渗措施的可靠性,监控点设置的合理性(地下水上下游及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设置);根据生产装置区的物料特点,做好管道及排水沟的防腐工作,可采取分区防渗、防渗措施较严格、设置应急监控井。

5.环境风险防范

原则:预防为主,合理确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可操作的事故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环境风险:解决下游居民饮用水问题,设置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级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与园区联动。运行中建立监控网络,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关闭废水排放口值下游约12km河段范围内的取水口,由市水务局统一供水,制定了相应的居民饮水保障方案。

6.清洁生产标准

参照《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清洁生产分析:结合国内外同行业实际情况,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性、能源和资源利用、污染控制、同类装置对比、循环经济等方面分析。

注意:即使符合相关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同时,吨产品取水量、废水量、cod产生量、水重复利用率也要进行核算和比较,如有差距,需要进一步降低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六、环境影响预测

1.原则:按相关导则开展,重点关注预测因子、模型选择、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同时考虑区域污染源增量。重点关注特征因子的环境影响。若预测结果不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时,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优化措施和区域削减措施。

2.大气:预测因子、模型、参数选择合理,应突出在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异味物质环境影响分析,提出异味扰民的措施,关注污水处理厂可能存在硫化氢、氨、醋酸甲酯的无组织排放。

3.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确定,根据环保部环函[2009]24号文附图给出两种距离的最大包络线及其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

4.地表水:

预测正常、非正常工况下项目排水、园区排水的影响范围及对下游保护目标的影响,同时考虑最不利工况。

七、结论

1.产业政策符合性: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

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所在城市总规划、相关控制性规划要求、园区准入条件、产业定位、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等相关要求。

2.总量:so2、no x、cod、nh3-n,需有明确的总量来源,核算总量。

3.公众参与

重点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注重合法性、真实性、代表性、有效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写要求》(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等文件。

八、环评需关注的方面

(一)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选址是制约化工项目环评评审的重要因素,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