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优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村居的教案设计 古诗村居教案设计
村居的教案设计古诗村居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村居生活;
2.分析古诗中所描绘的村居景色和生活情况;
3.掌握古诗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4.探索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与差异。
二、教学内容
1.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村居生活;
2.古诗中描绘的村居景色和生活情况;
3.古诗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4.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与差异。
三、教学重点
1.分析古诗中描绘的村居景色和生活情况;
2.掌握古诗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
1.探索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与差异;
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些村居的图片和古诗的引子,引发学生对古诗和村居的兴趣;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分析古诗中的村居景色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并形成小组报告;
3.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典故;
4.互动讨论:教师出示一些现代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现代村居与古诗中描述的村居的异同,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5.评价反馈:教师给予学生合理且具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欣赏古诗和村居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准备
1.村居的图片和材料;
2.古诗《村居》等相关古诗;
3.PPT课件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七、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村居的图片,并给出引子,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村居》这首诗。
理解诗中的生字词,如“拂堤”、“杨柳”等,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能够简单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绘画等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体验生活乐趣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难点: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村居》古诗全文及注释。
春天和乡村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春天和乡村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和乡村的宁静。
2. 提问:“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乡村生活的古诗——《村居》。
”二、新课讲解1. 教师朗读《村居》,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感情的表达。
2. 学生跟读,并尝试自己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味。
3. 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内容,解释生字词,并与学生讨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4.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三、拓展活动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诗句,讨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并派代表汇报。
2.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村居》的理解,画出诗中的景象,展示并交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你们能不能也尝试写一首小诗来描绘你们心中的美景呢?”五、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村居》。
2. 选择一幅自己画的《村居》作品,写一篇小短文描述画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和《咏柳》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和《咏柳》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教学设计之一【教材解析】:《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
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
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具准备】: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初中语文村居教案
初中语文村居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 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如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学会通过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理解。
- 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
- 文学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 诗歌的意境感受和情感理解。
教学准备:- 诗歌的文本。
- 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资料。
-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乡村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提问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介绍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 展示诗歌的文本,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诗歌分析(15分钟)-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讨论与思考(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作者的观点。
-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诗歌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 提出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任务,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分析诗歌,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村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
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
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部编版《村居》优质教案4
《村居》微课教学设计《村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这首诗的课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从而感受春天的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要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读“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读好平舌音,书写“诗、村、童”3个汉字,掌握不同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以及孩子们快乐活泼的形象。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1.能通过想象画面,运用恰当的语气和重音读好古诗。
2.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
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
2.帮助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村居》。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就像一幅色彩缤纷,生机盘然的乡村春景图。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读二、揭题、释题,了解作者师:同学们,老师想带大家穿越到150多年前的清朝,看看那时的春天和那时的小伙伴们。
1.课件出示课题,教师板书:村居。
随机指导“村”字的书写,你知道村居的意思吗?没错,村就是——乡村,居就是一一居住。
村居就是——在乡村居住。
诗人高鼎,正居住在江西上饶一带的村庄中,他生于清代后期,当时战乱频繁,社会很不安定,本想为国尽力的高鼎却因在朝廷中受到一系列的打击和排挤,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加上年岁渐老,最终决定离开一切纷扰,归隐田园,安度余生。
《村居》这首诗所描绘的正是诗人在村子里生活时亲眼见到的景象。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借助图画欣赏诗文。
2.出示诗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语。
3.学习第一句:学生齐读:草长莺飞佛堤杨柳师:草长莺飞二月天。
(教师板书:草、鸟)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学生自.由发言)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鸟?(学生再次自.由想象)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嫩绿的草,展翅飞翔的黄鹏鸟。
村居-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村居-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村居》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感受乡村的美好。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乡村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和历史背景,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乡村的感受。
3.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将所学习到的文本内容运用到写作中。
2.学生能否在语感上领悟文章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导入讲解法:通过图片等形式对相关词汇进行解释,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乡村的印象。
2.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将所学到的重要名词进行分类整理,并在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综合应用法:学生在课后以写作形式展现个人对乡村的感受。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1.播放与乡村相关的音乐,营造愉悦的氛围。
2.给学生出示与乡村相关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自己对乡村的印象。
2.学习环节:1.师生共同阅读《村居》课文。
2.学生划分课文的段落,理解段落中重要的词语和短语。
3.学生分组将各自理解的文本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4.组内交流、讨论以达成对乡村文化的多元性理解。
3.小结环节:1.向学生概述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目的明确、材料丰富,以及教师寓教于乐的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体现了有效的教学手段。
同时,在细节设计上还需更加注重细致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时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说课稿第【1】篇〗《村居》说课稿说教材《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学生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春天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应通过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如诗般的意境及春天带给人的快乐。
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兴趣。
本课的目标设为(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
三项目标中,我把正确认读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2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
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
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且本班学生不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三、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创设情境《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村居》教学设计15篇经典
《村居》教学设计15篇经典《村居》教学设计1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弥漫在古诗词中浓郁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注重情景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
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
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
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的喧嚣、紧张。
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学中。
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二、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
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个词语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也被破坏了。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他们亲热地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我接着说:是啊,三个字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的神态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这就是相媚好的意思。
在理解翁媪时,我让学生根据字形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学生马上就明白,翁上面是一个公字,可能是老公公,而媪字左边是女所以可能是老婆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词中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通过对农村朴素恬静、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生动描摹,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笔者采用“读一首词”“赏一幅画”“悟一份情”的教学法使词中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悟农村生活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教学要求,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翁媪、卧剥、相媚好、无赖”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场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难点:多层次诵读,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一:诗词对比,了解词的特点《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词。
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诗,从未接触过词。
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和词的不同之处。
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村居”两个字,问学生:“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农村生活,有的回答想到了农村人居住的房子。
笔者接着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读一读,并用一句话进行过渡:“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而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却是一首词。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对诗词异同的梳理,学生较容易发现词的三大特点:每行词的字数都不相等;词除了有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为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2年级语文教案《村居》7
《村居》教学设计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马红岚教材分析:《村居》是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
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读“莺、拂、堤”等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村居》。
3、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歌曲。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VCR《春天在哪里》。
师问: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季节的?生答:春天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春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生: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生: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2、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师板书诗题:古诗二首。
(生跟着书空课题,指导“诗”的朗读及书写。
)4、过渡引入:师: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由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
师板书:村居。
师释题:村居,就是在乡村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注意诗的节奏与停顿。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注意提醒“莺”是后鼻音,“堤”读“d ī”。
(2)巧记生字: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
(3)出示堤岸、堤坝的图片了解“堤”是什么。
(4)指导“村、童”两个字的书写。
学生观察两个生字的书写要领,教师范写,学生自主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村居-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村居-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村居的生活和事物;
2.能够分辨“一辆车”、“一条路”、“一间房子”等物品,并正确应用量词“辆”、“条”、“间”;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描述自己家乡的村庄风景或生活场景。
教学重点
1.掌握量词“辆”、“条”、“间”的用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自己家乡的村庄风景或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
1.针对不同的物品,正确地使用量词;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色彩、形状、数量等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入本课的话题:“村庄生活”;
2.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村庄的生活和事物,教师及时给予点拨和补充。
学习
1.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辨认不同的物品,判断使用哪种量词;
2.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或教育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
3.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锻炼运用量词的能力;
4.通过课堂练习,巩固量词应用。
进一步拓展(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增加)
1.告诉学生更多关于村庄的信息和故事,激发学生对村庄生活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描述他们自己家乡的村庄场景;
3.推荐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籍,以便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结束
1.复习所学的知识点;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安排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作业;
2.描写自己家乡的一个村庄场景,写一篇不少于50个字的作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并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
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及作者学生分享交流有关词的知识,了解辛弃疾。
明确:清平乐,词牌名。
词是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长短句”。
辛弃疾,南宋词人。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这首词选自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
2、重要字词翁媪剥莲蓬亡赖3、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比比看谁读得又好又准?教师相机指导。
4、析题看到“村居”,你想到了什么?明确:乡村、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朗读上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写乡村人家的?明确:茅檐,草,溪,翁媪2、这些景是怎样的?明确:茅檐:低小;草:青青(溪:清清);翁媪:白发3、想象一下,茅屋、青草、小溪,这是一幅怎样的乡村图画呢?明确:清幽、宁静、秀美……4、默读下片。
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词中都写了哪些人?明确:大儿、中儿、小儿5、在作者眼里,最快乐、最喜悦的是谁?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小儿。
“喜”、“亡赖”、“卧剥”。
6、想象一下,小儿各种卧姿可能会怎样剥莲蓬?怎样吃莲蓬?明确: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7、读完这首词,你最喜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明确:大儿、二儿、小儿、翁媪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8、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明确:安适、悠闲。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春居》教学设计
《春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村居》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由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描写春天的七言绝句。
前两句描写春景,展现了江南二月“春景图”: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后两句描写人物,刻画了儿童放风筝的“乐春图”。
诗句由景及人,将明媚醉人的景和兴致勃勃的人相映成趣,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二月天,抒发了诗人对在乡村居住,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在前三册中,学生已学习了《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等七言诗,对朗读古诗正确、有节奏有一定基础。
在《村居》教学中,朗读也是主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入情入境,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韵律。
本课教学重难点是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中描写的春景。
根据低段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插图,理解诗意;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情境延伸。
二、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等方法识记“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能够正确美观书写“童”字,并自主书写“村、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正确、有韵律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村居》课件、生词卡片、景物贴图。
四、教学过程(一)联旧知,导新课1.联系旧知,出示一下园地一日积月累插图,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在100多年前,清代的诗人高鼎在乡村居住时,见春色美丽,便写下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教师板书诗题,学生跟着书空;指名生读诗题,读准“村”字;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村:乡村、农村,居:居住。
并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诗,习诵读 1.自读古诗,学习“诵读”(1)很久很久以前,距现在大约八百多年前,宋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学问家朱熹,早已送给大家一条读古诗文的锦囊妙计,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聆听他的声音。
语音播放,出示文字“诵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024年《村居》教案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学生仿读。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村居》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并尝试有感情朗诵古诗。
2.通过古诗新唱、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对古诗的感受,喜欢学习古诗。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及反思优秀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及反思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
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
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
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
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
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
提示:平舌音的字:散、醉翘舌音的字:趁、纸后鼻音的字:莺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指导朗读:(“——”表示轻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纸鸢”——风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村居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村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村、居”等10个生字,会写“忙”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
(2)教师: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②齐读古诗。
③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停顿。
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交流汇报。
①指名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草、莺、杨柳、春烟、儿童、纸鸢,并指名认读。
③理解词语:春烟。
④观察图片,理解“拂堤杨柳”。
⑤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想象画面,体会诗情(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儿童的快乐。
5.指导书写(1)出示“忙”字,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强调“忙”字左边的“心”字要写得略小一些,右边的“亡”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
6.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首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7.布置作业(1)把古诗《村居》背给家人听。
(2)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春天。
村居-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村居-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村居》这一篇课文所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1.掌握词语:“田野”、“村庄”、“田地”、“房屋”、“家具”、“场院”、“土堆”、“泥水”。
2.爱护自然环境,懂得珍惜水源资源,保护田野和村庄的环境。
3.了解乡村生活和习俗,增进对田野和村庄的了解及对乡土生活的喜爱。
4.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文言文、绕口令、诗歌等语文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阅读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田野”、“村庄”、“田地”、“房屋”、“家具”、“场院”、“土堆”、“泥水”。
2.教学难点:学生们初学文言文,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需要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提出问题,获得更多的互动。
2.讲解式教学法:在学习语言点时,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村居”生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课本和练习册。
2.学生准备好笔、纸、课本和练习册。
课堂活动活动一:导入环节(5分钟)1.让学生观察图片,带领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田野?田野有哪些作用?”活动二:文言文阅读(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针对文言文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句子结构和语言特色。
3.给学生分组,让学生分组诵读和理解。
4.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活动三:绕口令(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绕口令比赛。
2.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点评和纠正发音错误。
活动四:情景演练(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村庄文化体验”活动,根据课文内容模拟村庄生活场景。
2.学生自行分组,角色扮演。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和总结,分享各组不同的感悟。
活动五:课堂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练习册相关题目练习。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村居》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村居》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村居》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1、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村居》教学设计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一(3)班的孩子们,咱们开始上课好吗?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春天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儿,春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儿,春天还是一首精妙绝伦的诗呢!师:孩子们,来一起欣赏一幅春景画。
画中有哪些景物?(从右往左慢慢看过去)。
(板书)(杨柳、风筝、莺、小草、儿童、春烟等)生1:有柳树。
生2:有两个风筝。
(真棒!还会用量词,教师重点突出两个)生3:有两只小鸟。
(是的。
小鸟正在唱着春天的歌呢)。
生4:有小草。
生5:有蓝天,白云。
师:还有?生5:还有三个小孩在放风筝。
(你更了不起!不但会用量词还能说出他们在干什么?)师:咱们把它们连起来说一遍怎么样?春景画中有,有,有,还有和。
师:其实“柳树”又叫“杨柳”,“风筝”在古代叫“纸鸢”,它是三千年前, 我们的木匠之祖鲁班发明的。
师:在这幅画里徐老师最喜欢杨柳,杨柳低垂着长长的,碧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起优美的舞蹈。
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真的好柔美,好迷人啊!师:你们喜欢什么?也像徐老师一样夸夸它。
生1:小草在快乐地长大。
(你真懂小草的心)生2:小草在和春姑娘说话。
(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天使)生3:黄莺在飞翔。
(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生2:黄莺在歌唱。
(黄莺一定最想对你歌唱)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景物你们没有发现,仔细看,我把春景画放远一点再远一点,你发现春景图变得怎么啦?生: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
师:是什么呀?生:师:这烟雾叫“春烟”。
师: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生: ....师:是不是春烟的出现,让明媚的春光变得朦胧了,神秘了?师:是啊!早春二月,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一样,万物开始复苏,小草悄悄地生长,黄莺自由地飞翔,在千里莺啼中,春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杨柳轻抚着周围的堤岸,在薄薄的、淡淡的春烟中陶醉了。
乡间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路沐浴金色的霞光,他们三五成群,迎着春风,互相追逐,放飞风筝。
师:孩子们这幅春景画美吗?(生:美)一百多年前,有位清代诗人高鼎居住在乡村,也看到了像这幅画一样美的春景,就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叫《村居》板书:村居。
师:孩子们,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我一起书空。
(教师边说边写,“村”是平舌音,乡村有一棵棵树木,一寸寸水田。
居,尸字头下面居住着一个古人。
)师: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生:(齐读,语速较快)《村居》,清•高鼎师: a 放慢速度,注意停顿,读——b 声音再清脆点儿,读—c “清”和“鼎”是后鼻音。
咱们再读一次?师:真好听!师:看《村居》这题目你猜诗人会写什么?生:师:恩,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我们可用扩词法来理解,“村”是()“居”是(),连起来就是(写在乡村居住时看到的春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P13,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课文。
抽读:谁愿意读一读。
生1:(读诗)教师适时纠正读音。
师:读得字字准确、字字清楚响亮!读诗首先要做到这点。
(跟我读“长”,翘舌音)谁也想试试?生2(读诗)师:这“醉”和“烟”读得真动听!这“醉” ,啊!读得真陶醉!这“烟” ,我好像看到了轻飘飘的感觉了。
师:谁再来读读?生3(读诗)师:小评委们来点评下。
师:评价地真好!你也来读读!生4:(读诗)师:读得怎么样?生:师:小朋友们古诗还有自己的节奏呢!你听。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 杨柳醉春烟。
儿童\ 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师:你看,这有斜线的地方,应该停顿一下。
你听,师范读前一句,读出比较,生练读。
师:来,和你的同桌一起练一练!师:哪位同桌来试试?生1生2:(读诗)齐读。
师:咱们一起来。
师:恩!不错!你们这么棒,那徐老师教你几种不同的读法,竖起耳朵仔细听。
1、慢读。
(我读你摇头)2、快读。
(我读你拍手)(谁来读读快节奏的)3、前四字快,后三字慢。
(我读你闭眼)师:老师是一个人读完古诗,你们可以找同桌分着读。
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和同桌一起练练。
师:谁来展示一下?生1:(读诗)生2:(读诗)生3:(读诗)师:让我们学学古人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诗中会看到什么画面。
三、品味诗句,朗读悟情1、理解第一二句在课件出示,教师配乐范读,古筝音乐。
师:孩子们,有句话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我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时,你好像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生:自由说。
师:二月天是什么意思?生:二月份,(恩!农历二月,那是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时节)师:在早春时节,你看到了……生1:小草长出来了。
(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儿)生2 :黄莺飞起来了。
(几只欢快的黄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歌唱着)师:还看到……(引导说柳树)你看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生1:轻轻摆动!生2:跳起优美的舞蹈。
(是啊!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柳树怎能不迎风起舞。
它还用自己碧绿柔长的柳枝轻轻抚摸堤岸呢。
难怪诗人说:“拂堤杨柳”、“杨柳拂堤”。
)师:我们一起做个柳枝轻轻抚摸岸边的动作好吗?(生边读诗边轻轻摆动手臂师:我想此时不光你的手臂在舞动,你的心也一定在舞蹈。
带着这种情感再读:“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想到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上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天空中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好像都很欢畅。
岸边的杨柳碧绿柔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堤岸。
薄薄的春烟轻轻笼罩着春天的美好景物。
师:听你们的朗读让我忍住不感叹,啊!春光……师:这如诗如画的春光真美啊!真迷人啊!真让人陶醉啊!(板书:醉)师: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和杨柳一同陶醉吧!配乐朗诵诗歌:男女比赛(学生评价)齐诵,理解第三四句1)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的脑海又会有什么画面浮现?有没有不懂的?对你的同桌读、+■、乂、乂一读,说一说。
2)抽生交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散学散学就是……?生:放学。
师:孩子们放学早早地回到了家,他们要去干什么呀?生:放风筝。
师:从这“忙”字你感觉到孩子们……?如果是你,放学回到家,天气特别好,春光无限美,几个小伙伴说要去放风筝,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交流(激动、急切、迫不及待、高兴、欣喜、兴奋、快乐)所以诗中的儿童放学回到家就急急忙忙地要去放风筝。
他们呼喊着、嬉戏着、追逐着、欢闹着。
看来也被这欢快明朗的春景陶醉了!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师:哇!老师被你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声陶醉了!四、合理想象,感情升华师:你们想去放风筝吗?生:想。
师:好,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让我们趁着温柔的东风,去放风筝,放飞快乐的心情,放飞心中的希望!(播放放风筝的图片和歌曲)让我们像彩蝶一样轻盈欢畅。
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像凤凰一样美丽高贵,绚丽辉煌!像巨龙一样气吞山河,豪情万丈!让我们更像图中的孩子一样尽情追逐,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从图中孩子们的脸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师:他们也被这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春天陶醉了!(板书:醉)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美丽动人的春天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生答喜欢)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希望。
师:现在请你和我一起闭上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高飞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心灵,美美地,醉醉地背一次。
(生练习背诗)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
醉了,真的陶醉了!(板书:醉)五、课外延伸,深化拓展师:孩子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得太棒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就醉在这样一个诗意的春天里,我要把另外一个诗人表现春天的古诗送给你们。
它叫《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看看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季节,和《村居》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我想,这诗意的春天一定也打动你了,一定也拨动了你的诗弦。
把你载录下来的描写春天的好诗好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生1:二月春光好,大地杨柳飘。
人醉物也醉,心随纸鸢飞。
生2:我的心随着风筝越飞越高。
生3:春天像一个永远有酒的坛子,永远也喝不完。
生4: 一只风筝,一边牵着一片童心,一边牵着一个五彩的春天。
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
因为孩子们,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
六、作业设计1、我能把这首小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2、根据工具书及读诗方法,认真读《宿新市徐公店》七、指导书写,作品展示忙:提醒大家该怎么写把这个字写好?一一书写,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