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浅谈
摘要:针对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进行简单分析,主要从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构建生活化的实验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而生活化的生物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因此,对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有其重要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求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迅速进入生活状态,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里我们通过一组教学案例来说明:
如在学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生物活动小组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将有机玻璃槽用玻璃板分隔成三等份,为使三等份之间不透水,在玻璃板与有机玻璃槽相接触的边缘均涂上一些凡士林。三等份中都加入较干的土壤(土壤的量以达到玻璃板的高度为宜)后,一份不加水,一份加适量的水,一份加过量的水(土壤中可见水),然后在三者的上面铺上一薄层湿土,上面放一些腐叶。实验小组的成员在三等份的上面分别放入相同数量的蚯蚓,并在有机玻璃槽的上面盖上一张硬纸板,硬纸板不要盖得太严。再将装置放在温暖且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一小时后观察结果。
然后,教师通过一些引导来深入教学,一小时后,让学生观察蚯蚓多集中在有机玻璃槽什么位置,蚯蚓在过湿的土壤中能不能生存,原因是什么;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依靠什么使身体蠕动,并且让学生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来分析,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样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究蚯蚓的运动,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更多的探究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
二、构建生活化的实验课堂
生物学科本身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在教学时,必须要通过构建生活化的实验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里,我仍旧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问题,如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以下生活化的方法导入课堂:
首先,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以一个生活化的导语来引入: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放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许多霉菌,而放在冰箱内的馒头或是干燥的馒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不会变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外界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接着就可以深入实验教学。
下面是该实验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
其次,要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接
着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主要是以霉菌生活的条件为主线进行,从而有效地完成实验的目的。
在这样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下,学生不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而且大大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拉近了生物与生活的距离,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生物的兴趣。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展开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举例说出你所看到的几种生物,并谈谈它们与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如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来切入,生物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自然就理解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这一重要特点。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课本的一些知识和内容对于他们而言,仍旧有一定的陌生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极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化的导入,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