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种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下面是我对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一、选取生活案例:生物生活化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材料。
讲解养狗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狗的饲养、训练、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实践操作:生物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和操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观察和体验生物现象,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培养细菌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菌的形态、生长规律等,从而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用已学知识来解答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生物生活化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生物现象,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寻找与生物相关的案例和实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旨在启发创新:生物生活化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六、关注生物伦理道德:生物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伦理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生物的形态和特征,还要讲解生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生物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通过选取生活案例、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启发创新和关注生物伦理道德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生物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思考。
生物生活化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联系。
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
在教学免疫系统时,可以以孩子们喜欢的动漫角色为例,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是身体的“保护队伍”;在教学植物的繁殖过程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养花经验,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生物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密切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人体生殖系统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真实的动物生殖器官,让学生亲自操作,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生活化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生物学与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之间有很多联系和交叉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知识。
在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可以结合地理学的生态系统概念,引导学生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生物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物学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变化的领域,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实验,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地思考。
在教学生物遗传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植物育种实验,让他们了解基因的变异和遗传的规律。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讨论。
一、注重生物知识的联系与实践应用生物是一门联系性很强的科学学科,生物知识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注重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生物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也要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的结合。
可以通过讲解科学实验的过程,设计生物科学实验教学案例,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和调研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关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生活化教学还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疑问式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去了解生物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精彩讲解、故事式学习、以及生物科普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科学的魅力。
三、促进生物素养的培养生物生活化教学还要促进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问题解决、探究、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拓展生物教学资源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可以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拓展更多的生物教学资源。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生物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物生活化教学是将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以生活为主题,以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要提供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学实验、实地考察和科普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科学的魅力。
还可以利用校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如植物园、实验田等,让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和研究生物现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让他们亲自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要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生物生活化教学要将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中应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如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要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生物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探究。
教师应该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等方式,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提供实践和现实意义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生物的魅力,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生物素养。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生物学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中,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和生命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生命本质,提高生物学学科素养,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融合。
本文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仪器、翔实的案例以及丰富的实验来进行传授,以消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对生命与健康的热爱,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科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探究饮食结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亲手动手制作出各种不同的饮食结构图,让学生感受不同食物的独特味道体验,以及食物与身体健康的关联性。
二、融合情感教育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照顾好学生的情感状态,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感和归属感。
例如,在讲解生长发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对应学生生长年龄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近性的例子等来丰富知识表达,使学生更易理解把握知识,并引导学生对于生命的敬意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生物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重要的目标。
举例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完成实际任务,发挥生物科学的实际价值。
四、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主要手段来推动学生的成长。
同时,应该以实践教学法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做出合适的问题解答和探究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也要紧紧抓住教育育人的机会,就生物学的历史、发展和概念科学等知识做出深入的探究,强化学生的科学态度。
总之,生物生活化教学不仅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生命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近年来,生物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生活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物是一个充满奇妙和多样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现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观察细致、观察全面,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生物的规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水生生物等微小的生物,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
二、关注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生物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物实验、观察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调查,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生物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家庭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体验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生物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研和实验,让学生提出实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和创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独立探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有趣的生物故事和案例,展示生物实验和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视听方式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和神奇性。
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搜索和阅读相关的生物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生命、探究生命规律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和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组织生物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并记录下来,然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生物实验,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生物学的乐趣。
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生物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和细胞的结构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关注生物的应用价值生物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物的应用价值,如医学中的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中的基因改造等,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知识在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生物学乃至整个科学都强调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生物现象背后的规律。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如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
通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
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生物教学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实物、图片、动画、视频、模型等,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科技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更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实际生活、关注应用价值、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自然环境紧密联系,使其能够自主探究、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就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生物生活化教学首先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生的学习是从身边的事物和事件开始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学习生物知识,比如通过生活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展开讨论,或者通过身体构造和功能进行生物知识的普及与讲解。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生物知识的新鲜感和亲和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注重生物实验与场景教学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实验和场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生物现象和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场景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生物的奥秘和美妙,比如通过野外考察、植物园游览、动物园参观等形式进行生物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生物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物,尊重生物,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关爱和保护生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物素养的人。
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生物教学现代技术手段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也是非常有益的。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现代化的进步,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科教育的主流,其中生物教育也不例外。
不同于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以实际生活场景为依托,将知识点贴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生物学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初中阶段是生物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地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环境搭建要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首先就需要有一个符合要求的教学环境。
学校应该从生物实验室、生态园等方面着手,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科学设备,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亲近自然的生物学习场所。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或参加一些野外观察、科普实践、课外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生命科学。
二、教师技巧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教育教学理念和操作技巧都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多角度地设计教学内容,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尽可能提供生动有趣的案例、图片、视频、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以渲染整个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学习。
三、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互动式的授课模式,组织各种实验,课外科普活动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科学是一个真正的应用领域。
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也要有效地组织生物课程,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联系的重要性。
四、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估智询、测试,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或者通过实践性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展现他们的实际掌握程度。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到自己的实际水平,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物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和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就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材和案例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教材和案例的选择。
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可以选取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参观实地、进行实验等方式来了解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PPT、视频、互联网等,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直观的形象呈现给学生。
在讲解细胞分裂的过程时,可以通过PPT或者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实际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实验、观察和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内或室外的植物观察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进一步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
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够直观地展示生物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培养生物探究的能力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现象、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独立探究。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交流思想、讨论问题,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师们备受关注和重视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更是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那么,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注重“活”。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就是要让生物知识活起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挖掘生物知识中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身边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可以通过野外实地探究、实验观察、图文并茂的展示等方式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和体验生物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注重“化”。
这里的“化”不仅意味着将生物知识转化成强大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更意味着要将生物知识化繁为简,让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们自主地探究、发现、总结,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直观化的方法,让生物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注重“课”。
课堂教学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场所和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寓教于乐,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讨论中思考。
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注重“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对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运用激励和鼓励手段,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让学生懂得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生物素养和环境意识。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近年来,生物学科的教学变得越来越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学科的兴趣和理解也难以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将生物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思考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我们可以通过将生物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物学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以生活常见的果蝇为例,让学生了解果蝇的生命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生物学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实地考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带领学生去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昆虫和植物,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体验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样的实地考察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又能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增强生活化教学。
如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学生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进行一些生物学实验和观察。
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学生可以拍摄昆虫的生长过程,或者拍摄植物的变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生物学的相关视频、听取专家的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物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科学。
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生物学实验和小型科研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一、联系日常生活。
生物知识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揭示生物知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教授生物的基本概念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如通过观察家禽的生长过程来讲解细胞分裂的原理,或者通过研究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来讲解水的循环过程。
二、开展实际操作。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教授植物的繁殖方式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并参与植物扦插、播种等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加深对植物繁殖方式的理解。
三、开展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自观察、探究生物世界。
在教授生态系统的概念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态环境及其生物群落的特点,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四、开展课外拓展活动。
通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他们通过亲身接触、观察、学习,加深对动植物的了解;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行动。
五、设置个性化学习任务。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探究任务,让他们深入探究生物学的前沿知识;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理解生物,感受生物,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而要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需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
下面就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注重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实践活动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物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生物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感受生物的神奇和美妙。
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自然环境中进行野外考察,采集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生态习性,开展植物观察实验等,这些活动都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增强对生物的热爱和兴趣。
二、关注生物教材与学生生活接轨生物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物教材,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家养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也可以通过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生物的奥秘,增强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三、注重生物教学与身边环境结合四、培养学生的保护生物意识生物生活化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保护生物意识,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和保护生物。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物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野生动植物的濒危情况,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保护生物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保护生物意识,让学生从小就对生物具有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的生物课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讲、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方式学习生物知识。
这种方式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体验,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比较弱。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下面是我对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学生身处于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多与生物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在教授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加深对其原理的理解。
二、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和跨学科的学科,它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
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生物学问题。
在教授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理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对动物的影响,通过分析动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特征,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和生物学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动物的适应性。
三、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是进行生物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和实验能力。
在教授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鸡蛋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观察鸡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探究和创新的精神,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包括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和进化、生态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要让中学生在生物学方面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和亲身实践来学习科学知识。
下面是我对于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记忆力都比较强,因此可以适当利用这个优势,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
比如,在教授细胞时,可以让学生模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走进细胞,并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比如,在教授植物的生长发育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种子的播种、培育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这种操作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比如,在教授人体的呼吸系统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各种疾病,如哮喘、肺癌等与呼吸系统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来学习和探究所学的生物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注重研究课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话题或者问题,进行研究探究,例如“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植被?”、“不同季节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等。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培养探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物学在学科范围内比较广泛,要让初中生习得生物学知识,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和身边环境。
因此,教师应以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多种形式对生物课堂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质。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生活为导向,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引入生物科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的教学方式。
对于初中生物教育来说,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实用和有意义的教学方式。
以下是几点思考,关于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生物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学习和探究。
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园周围的植被中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然后自己去了解其性质、生态和分类等相关知识,而不是简单地从教科书上复制。
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直接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更多地了解生物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特点和规律,或者通过自己亲手植物或观赏生物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情境的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成功,主要在于将生物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
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例子,让他们更加容易掌握知识,鼓励学生自己找寻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对于肥料的运用,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植物园里实践,演示如何掌握肥料的使用量和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四、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生物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并非相对独立的,通过将其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可以使生物知识更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将生物学中有关食物链的知识与数学中的比例问题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规律、逻辑和关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考试评价的多样性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考试评价应该注重多样化。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生物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还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提供实际案例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供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分享新闻、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意义。
讲解人体呼吸系统时,可以引入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让学生明白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环境和身体健康的方法。
又如,在讲解植物的繁殖过程时,可以引入种植蔬菜的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种植兴趣和能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仅听课不足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开展实践活动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物知识,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乐趣。
在教授细胞分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通过亲眼看到细胞分裂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
又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运用幻灯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展现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在教授动物的分类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物的分类规则和特征。
利用互联网和科普书籍,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四、组织团队合作在生物生活化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培养自我学习和合作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生物问题和挑战。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生物作为初中学科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世界的重要学科。
而如何实现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二、生物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应用,而实际的应用又离不开生物知识的支持。
在学习有机物的分解过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有机肥的制作和使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有机肥、施肥并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从而体会有机物分解的实际重要性。
通过生物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所学的生物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生物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只有通过观察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在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实验课程和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生物知识去观察和探究生活中的现象,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察和探究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在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
五、多媒体与互联网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物生活化教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播放生物知识的动画视频、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通过互联网寻找生物知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生物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物的教学也应该注重生活化。
提高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对生物的探索精神是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点。
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生物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物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找到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并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讲解植物的后代繁衍过程时,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植物作为实例,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结构和繁衍方式,从而对植物的繁衍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点。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了解植物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反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教学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增加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可以在地理课上讲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作用;在化学课上讲解生物分子的组成和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生物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提出一些生物伦理问题,让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生物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成为老师们共同思考的重要话题。
本篇文章从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出发,找出初中生物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启发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49-02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许多生物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老师将生物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使得初中生物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初中生物的教学水平有所降低。
虽然有部分生物老师开始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明显。
究其原因是老师过于追求生活化的教学,他们只是生硬地将生物知识和实际生活“捏”在一起,缺乏可行性和适用性,使得生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课前导入过于生硬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老师大多数是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课堂主题,这种课前导入的方式非常生硬。
本来生物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有难度,加上老师这种枯燥、生硬的引入方式,只会让学生在开课之前就对学习生物失去了兴趣,更不用谈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了。
因此老师务必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较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生物老师更多地是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知识,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甚至不愿意听老师的课,他们认为老师讲的内容是课本上的,自己课后也能自学,因此不重视课上的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老师要在立足于生物教材的基础上,开拓教学内容,积极引入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保证生物教学的有趣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形式落后
生物老师采取的教学形式一般是“我讲你听”的方式,
老师直接在课堂上讲授生物知识,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提高。
虽然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适当地提问学生,但是提问的内容大多数是课本的课后习题,提问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紧张和恐惧,不主动地回答问题,最终导致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四)课后作业方式死板
课后作业是用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了生物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业成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所谓生物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背景,立足于生物教材,在教材中挖掘各种各样的生活因子,真正地联系生活,将生活问题生物化,生物问题生活化,充分体现“生物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思想,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就在身边,感受到生物带来的作用,更加懂得如何运用生物知识和生物思维来观察生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初中生物
的教学有效性。
三、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现途径分析
(一)巧用社会热点,引出新课内容
生活中的各种热点问题是学生们非常关注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结合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具体来说,老师在开始讲新课之前可以跟学生讲述当前的热点新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便得到了集中,然后老师便可以顺势将新课内容引出来,让学生能够最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空气质量与健康”这节内容之前,可以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听说最近的‘雾霾事件’呢?有谁能够给大家讲讲呢?”学生们听到了最近的热点问题――“雾霾”,便激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雾霾是由工业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其他灰尘等有毒物质引起的,如果人体长期吸入这些物质,会对呼吸道产生感染的”。
这时老师便可以顺势说:“那么你们知道呼吸道是怎样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的吗?”学生们都将目光集聚到老师身上,急切地希望老师能够继续讲下去,老师便可以说“答案可以从我们这节课中找到”。
通过巧用社会热点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运用和发展,越
来越多的老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明显。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老师没有合理、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画面下,更加深入地学习生物知识,巩固生物知识。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节内容时,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冰箱放久的蔬菜,拿出来浸泡在水中一会,蔬菜叶子就会变得新鲜呢?”这时学生们就会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老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水分进入蔬菜体内的动态图,在这种有趣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生物知识的教学变得高效、有趣,从而保证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设疑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能够通过提问来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课堂上走神。
因此,老师应当巧妙地使用提问手段,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人体中的营养”这节内容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天三餐主要吃的是什么呢?”这时有同学说“米饭和鱼”,有的说“我们午餐吃面条”,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便可以继续问:“你
们知道你们所摄入的物质中含有那些营养物质吗?”学生们摇了摇头,老师继续说:“其实每一天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是一定的,但是具体的比例你们是否知道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这时老师便可以给学生讲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种设疑法,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熟悉的事物与课本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2.情境法。
老师可以将生活搬进生物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生物所带来的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增加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说,老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备课准备,根据所教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场景,并且从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然后在课堂上创设这种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沉浸于生活化的生物课堂中,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青春期”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处于青春期的自己到底有什么特征,并且让学生上台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处于青春期时会是怎么样的。
学生看到这种场景演绎的教学,便心情激动,有的学生从生理的角度来表现青春期,比如他们用红笔在自己脸上画了好几个红点,这表明“青春痘”出现了;有的学生从心理的角度来表现青春期,他们演绎了一个遇到一点烦心事就乱发脾气的场景,从而体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心情烦躁,很难静下心。
通过这种情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完全
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
前面提到,老师只是将课后作业当作是学生的日常任务,没有充分地发挥课后作业的效用,使得学生对完成课后作业产生了厌倦感,也影响了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老师务必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当适当地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举个例子,生物老师在教”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感受爱护植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绿色植被在生物圈氧碳平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认识到绿色家园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另外,老师也可以将课后作业变成一项长期的任务,让学生在长期的观察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被子植物的一生”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每个人都种一颗被子植物,例如桑树、牡丹、玫瑰等,然后观察被子植物从一颗种子到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要对这个生长过程进行记录,最后形成一份被子植物的生长报告。
学生在这个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并且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不再是课本中枯燥知识的展现,从而提高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现有多种多样的途径,但是需要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充分地挖掘生物教材中的生活因子,并且科学、合理地将其结合起来,实现生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保证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方.初中生物生活化作业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4.
[2]王金萍.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3]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