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大语文教育观……(钟晓华)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1896年-1988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也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对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从叶圣陶的生平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对语文教育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浅谈。
叶圣陶生于湖南一个书香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早年留学日本,深受日本文学和教育思想的熏陶。
回国后,他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和教育理念。
叶圣陶提出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字的艺术表达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感受美的力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叶圣陶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
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观。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的内涵。
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还强调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尊重、理解和关爱中茁壮成长。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激情。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语文教育专家,被誉为“近代语文教育之父”。
他在教育
事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其语文教育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他强调以学生为本。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灌输
知识。
他提出了“生活、学习、思考、表达”的教育活动模式,强调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
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表达,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叶圣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认为语文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交流和表达的工具,也是思维的抽象形式。
叶圣陶提出了大力发展学生的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育
理念,并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叶圣陶还提出了“运用教育”的概念。
他认为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教师的角色和素质。
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应具备扎实的
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
叶圣陶提倡教师要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和
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他强调以学生为本,
提倡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注重培养学
生的语文能力,强调语文的实际应用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他还提倡教师发挥积极的引
导和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中国教育家和语文教育理论家,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
叶圣陶强调以人为本。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美人格,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判断、想象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对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整体教育目标的强调。
叶圣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叶圣陶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主张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叶圣陶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特点,倡导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强调以情感为纽带。
叶圣陶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和纽带。
他主张教师要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控制能力。
他提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叶圣陶的以情感为纽带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关系的重要性。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使语文教育从传统的灌输教育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叶圣陶的思想中汲取教育智慧,不断探索和创新语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
2018年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文档资料
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国当代最受敬重的一位语文教育家。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并将对中国21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近20年来,人们从各个方面开展了对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的世纪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新体系,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将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继续加强对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仍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本文所探讨的是叶老的语文思维教育观。
认真研读叶老这方面著述就会发现,叶老在20世纪初就对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有着许多令人叹服的论述,可以说他是一位最早意识到语文学科应该重视思维教育的先觉者。
在近一个世纪里,他的语文思维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语文思维教育观,成为他整个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对叶老的语文思维教育观进行阐述。
语文教学的观念: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学的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教学方法:愤悱启发,举一反三,开启智慧之门;阅读教学:从课文受到思维训练,养成思考的习惯;作文教学:作文为思考的练习,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限于篇幅,这里发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两部分。
一、阅读教学:从课文受到思维训练,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实现训练思维的目标,主要是由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来实现。
叶老对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 阅读训练的基本功:要弄清作者的思路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而理解能力是核心。
叶老认为,所谓理解,最主要的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
叶老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述评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述评叶圣陶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家、作家,是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
他在7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语文教育观。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并将对中国以后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叶圣陶一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教育的问题,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什么样的教材才是适应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与学生到底应该是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叶老毕生研究的问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研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实践,有助于我们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吸取他丰富的教育经验,充分发掘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因素,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寻求语文教育的新路子。
一、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外来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创新,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观叶圣陶先生通过对语文教育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思考和探求,做出了语文是工具的论断,这一论断是语文单独设科联盟以来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对我国语文教育產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语文“工具说”,是叶圣陶先生针对古代语文教育脱离应用实际和近代语文教育中忽视语文技能训练的倾向建立起来的。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定性,扩展了语文的深刻内涵,从理论高度上强调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更加丰富和完善了叶老“语文是工具”这一理论。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叶圣陶先生在七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他自身长期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他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经典论断,这一论断不是简单的教学目的观,而是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的一个纲领,决定并统率着教育系统中的其它要素。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语文教育家,也是第一位系统提出语文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人。
他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提出了“立德、明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的人生目标,并通过反复训练和积累来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德。
他主张“以文修身”,通过学习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智慧和情感体验。
他提出的“读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体味,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化的语文教育。
他主张“以教育之治教育”,即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通过命令和惩罚。
他反对“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叶圣陶还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来了解和反思社会现实。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增加学生的经验和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他提出的许多理念和方法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当今信息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叶圣陶还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的教育理论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道德、品德和修养展开,并且更多地强调了文学教育的功能。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但也容易忽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在实践中更注重了纸上谈兵的教育方法,对于课程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
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作文即说话
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作文即说话
叶圣陶是20世纪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提出了"作文即说话"的教学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写作应该像日常交谈一样自然、流畅、贴近生活。
他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格式、修辞,使学生写出的文章生硬做作。
相比之下,"作文即说话"更注重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
学生应该先在心里构思好要表达的内容,然后用口语化的方式写出来,不需要过多的雕饰。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写出朴实生动的文字。
同时也有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需适当把关,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作文即说话"这一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语文实践的教育思想,对于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1895-1982),字耆卿,号蟾亭,福建长汀人,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语文学者。
他被誉为“语文教育泰斗”,对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力”,即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下面来简要谈一下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首先是读力。
叶圣陶强调读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他认为,读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课外多读好书,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学生要通过阅读好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是写力。
叶圣陶认为写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叶圣陶提倡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他强调写作要真实、生动、有感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最后是鉴赏力。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他主张学生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认为,通过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他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这四个力才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1897年3月26日-1990年10月12日),字汝敬,号深孝,江苏省丰县(今淮安市)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叶紫。
他是中国人民的好老师,也是中国教育学的奠基者。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融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与现代教育理念,对华夏儿女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浅谈。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字和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他提出“立德”“以文”“修身”“明志”的教育理念,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德育教育,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
他提倡“以文”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他强调语文教育是一种对人格的陶冶和修炼,是一种对灵魂的升华和净化。
他的这种立德树人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叶圣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教育活动。
他主张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双重培养,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认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注重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他的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叶圣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1. 引言1.1 引言叶圣陶(1897年-1981年),字青藤,号庐山,江苏常熟人。
20世纪中国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强调语文的表达功能和审美功能。
他主张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倡导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反对机械式的背诵与死记硬背。
叶圣陶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和体味文字所传达的情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语文教育实践,他的教育理念被广泛传承和发展。
今天的语文教育依然可以从叶圣陶的思想中汲取营养,不断创新,为培养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学生而努力。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遗产,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和传承。
2. 正文2.1 叶圣陶的生平叶圣陶(1897年-1988年),字敬直,号南谷,江苏吴县人。
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被誉为“现代国文之先驱”。
叶圣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喜爱读书写字,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叶圣陶年少时曾在南京求学,后赴北京,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师从胡适等知名学者。
他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叶圣陶曾担任过多所学校的教职,包括上海市立大同中学、北平私立循化中学等,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他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从培养学生的人格、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在教育事业中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丰富教育经验和深刻思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2.2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是死记硬背。
他重视情感教育,认为学生要有爱心、责任感和正直品质,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
把钥 匙 获 得 更 多 知 言深浅难度混编选文 。 选 文不失偏颇地将抒 识、 方法 , 提高阅读能 情 、 描写、 说 明、 记叙 、 议论等文体一应酌收。
力, 养成 阅读 习惯 , 从 最后设置了练习与讨论 , 将文言材料所反映
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 出来 的民间习惯 、 时代风气、 作者风格乃至制
的综合素质 。
度典章都融为一体, 简要评述并启发学生思
第 一 ,叶 圣 陶 的 考。后者则重视积极创新、 健康 向上 、 所涉知
口
王光华
小学 语 文 教 材 编辑 观 识 广 泛 的语 文材 料 , 以帮 助 学生 通 过新 编 的 念 。 叶圣 陶 对小 学 的 中学 语 文教材 既批 判地 继承 文言 文的 中 国古
二、 叶圣 陶的 语 文教 师观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 教” , 而要
署副署长 、 教育部副部长 、 教材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初级小学教材编辑 教好 语 文 , 就 必 须要 有 好 的语 文 教 师 。叶 圣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 。 在长期文教工作 选材应从儿童熟悉的周 围事物人手。 选文的 陶深知当好一个教师的不容易 , 所以即便身 中, 叶圣陶形成 了集语文教材观和语文教师 句子和语调尽量符合儿童的说话方式 , 同时 居要职 ,他也仍然经常到学校与广大教师 , 观于一体的语文教育观 , 不仅为新 中国文 又符合标准语 的要求 , 适合儿童朗读或吟 特别是语文教师促膝谈心 , 对语文教师 的想 化教育事业 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也为现 诵 。每节课程结束后都安排有课后练习 , 练 法 、 愿望进行深人了解。 在百忙之中 , 他还经 当代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十 习采取图文并用的形式 , 避免呆板 、 枯燥。 高 常给语文教师们写信 ,关心教师的生活 , 勉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阅读教学观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阅读教学观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阅读教学观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
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
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
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
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
”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
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
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
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
叶圣陶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
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
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
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
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他对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语言的重视、对文学教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学生个性的关注。
叶圣陶对语言的重视体现在他对词汇的培养和语法的讲究上。
他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叶圣陶主张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来培养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也强调语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掌握了语法规则,才能正确运用语言,有效地沟通。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奠定了语言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为后来的语文教育奠定了基础。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对文学教育的独到见解上。
叶圣陶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结晶,是人们真实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他主张通过文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叶圣陶提出了“文学素养”的概念,强调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文学写作来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他认为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素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还注重学生个性的关怀。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他反对机械的教育模式,主张在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叶圣陶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教育研究的杰出学者,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领袖”、“现代汉语文化教育创立人之一”,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1、语文是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门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能够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意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他强调语文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的观念为中心,旨在培养具有博大精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融通自身和他人、关注内在和外在的人才。
2、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方面:自我创造精神、社会责任精神和人类关怀精神。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能孤立于各学科之外,必须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相互渗透,这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过程。
3、关注语文的体验价值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感性的体验中获取相关知识和思想,在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锻炼,以逐渐形成一种博大、宏深而又富有柔情的人文气质。
4、语文教育与思维发展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启发式、体验式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较好的思维习惯,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智力、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即与人的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使学生在沟通中把握信息的能力,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思想维度比较广阔,个性比较独立的人。
综上所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人文精神、多学科渗透、注重体验价值、与思维发展、精神成长等方面。
这些思想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和实用的参考和借鉴,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修养体验。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5篇材料)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5篇材料)第一篇: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写作教学观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
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
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
他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叶圣陶的‚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叶圣陶先生认为应立足于‚应需‛。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
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
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
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
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叶圣陶认为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
‚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
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
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学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人”,其对于语文教育的贡献不可忽视。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启发性教育”为特色的“人本教育”,那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首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本教育”,这种教育观点强调: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并习得语言,在理解和习得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推广人文、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和交流社会语言文化,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种人本教育的理念使得叶圣陶关注学生的人格、价值观、情感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其次,叶圣陶提出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启发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法意味着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教师应该采取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发现之路。
比如,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不应该笃定的细讲每个词语的含义或解释每个句子的意思,而是应该引领学生去品味文本并思考其内涵。
在启发式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还强调了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涉及到语音、语序、词语、句式、篇章、修辞、韵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语文的教育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达到学科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目标。
另外,叶圣陶还提出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起语文知识的体系,这样可以更有序地吸收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总之,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其核心在于人本教育、启发式教育和整体性系统性的语文教育。
叶圣陶在其久负盛名的语文教育著作《学生手册》中强调:“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实质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和情感品格”。
叶圣陶语文教学观述略
叶圣陶语文教学观述略导读: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语文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一代宗师”。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引领着过去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且对当前的语文教改及今后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他的教学观基于他的课程观。
笔者拟从课程观出发,对先生的语文教学观作一简要梳理及评述。
一、课程观1、关于“语文”一词的含义解放前,语文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
直至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语文”一名便通行全国,成为法定名称。
显然,“语”、“文”的合二为一,更切合这一学科的实际特征。
但也引起了人们对“语文”一词界定的争论,有“语言文字”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更有甚者认为语文就是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简单组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鉴于此种对语文本体认识上的混乱,叶圣陶先生认为,“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恰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之外的文章”,“语文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
”后来,他又作了一个权威性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1)2、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特征,是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的本质属性。
因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历来就是语文界所最关心的、也是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争论主要体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及处理上。
叶圣陶先生在1959年11月的一封信中阐明了二者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道’与‘文’是不可割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这个工具。
就一篇文章说,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文章不是不相关的字句凑成的,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章的,是用来记叙事实,阐明道理,抒发感情,讲述知识的,事实、道理、感情、知识是内容,而记叙、阐明、抒发、讲述必须凭借语言作为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大语文教育观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究
钟晓华
摘要:陶行知、叶圣陶两位语文教育家都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透彻的。
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他们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认识,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都存在共同之处。
从这些相似的观点中我们可洞察出语文教育的一些本质性东西,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叶圣陶大语文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
陶行知与叶圣陶二位教育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当时语文教育还处在非常幼稚的阶段,所以受外来实用主义的影响比较大。
陶行知是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峰俯视语文教育的人民教育家。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非常重视语文的实用性,对文学教育,性情的陶冶论及不多,这也与当时文盲多的状况有关。
他的教育思想中更多的是语文教育原则的论述,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也就是侧重于“为什么教”的讨论。
叶圣陶是泛舟于汉语文教育海洋的一代宗师。
他的思想中多论述的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他认为语文主要是两项任务,一是“吸收”,另一项是表达。
在他的语文论著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阅读与写作,对青少年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经典的论断“教是为了不教”、“教材只是个例子”反映了他对语文教学任务的深刻认识,归根结底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和叶圣陶的大语文教育观的比较中,发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他们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认识,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都存在共同之处。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人们交流交际、文化传承的工具。
但它不只是单纯的工具,它一样承担着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交流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陶行知认为我们的学习就是生活,课内所学的知识,就是应付生活的工具。
这工具决不能以简单的知识为形式停留在大脑当中,它必须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才会产生意义。
我们要活用这个工具,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让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陶行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与叶圣陶是一样的。
语文工具论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吕叔湘说过:“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少的工具。
”这说明工具论是叶圣陶经过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对语文学科形成的深刻认识。
他还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使用这个工具。
”从中可以看出,工具论是叶老一直坚持的观点。
然而叶老并不是把语文当作纯的工具,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提到语文要注重思想性,他说过:“语文课本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这种工具本来就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
”这样的观点这使他的工具论更具价值,这也说明叶老眼中的“工具论”决不是单纯的、忽略思想性的“工具论”。
(二)语文教育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陶行知在经过实验与探索之后,明确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思想,进而又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他号召学生走出校园,到生活实践当中去,边做边学,手脑并用,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力量。
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
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语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我们的学习必须要与我们的亲身体验相联结,只是整天报着书本,不会让自己有真正的提高,那也不是真的教育。
叶圣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活教育”的概念,但从他的论著无不体现着生活的气息。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大语文教育观中,首先,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用到语言文字,“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其次,生活会让语文教育更有意义。
“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
”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个人经验不断的扩展,才能做到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更周到、更缜密。
一个人的表达在什么时候最恰当,是靠经验决定,这也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陶行知、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都来源于亲身实践,鲜活而有深度。
通过对两位教育家的思想进行了比较,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和叶圣陶的大语文教育观的比较中,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一致性。
一致性正是他们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
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就吸取了他们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有所体现。
但从改革的现实来看,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对他们教育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刻,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去研究我们传统语文教育家的思想,来为解决语文教育中的问题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对两位教育家的思想认识还很不深刻,具有很大片面性,这些都促使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这些语文教育家的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1 页。
【2】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50 页。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329 页。
【4】刘国正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88 页。
【5】刘国正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40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