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合集下载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书笔记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书笔记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书笔记《我怎样教语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本经典教育著作,主要讲述了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这本书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以下是我阅读这本书后的读书笔记:一、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叶圣陶先生在书中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认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他指出,语文学好了,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有助于个人全面发展。

因此,他非常注重语文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重视其基础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核心内容。

他认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因此,他提倡学生要广泛阅读,不仅要读课本,还要读课外书籍、优秀作文等。

同时,他还注重写作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多写、多改、多评,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三、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非常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式教学。

他认为,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

因此,他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因材施教。

同时,他还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自我提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叶圣陶先生非常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自我提升。

他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同时,他还强调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之,《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凝聚了叶圣陶先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我怎样教语文》是一本关于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书籍,作者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喜欢读书,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比如通过推荐优秀的作品、引入有趣的故事情节等。

这使我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更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的重要环节。

其次,作者在书中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语文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和运用,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他提倡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来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使我意识到,在教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掌握语文的实际运用技巧。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策略。

比如,对于优秀生,他建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更高层次、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于薄弱生,他建议分析问题出处,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巩固。

这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社团活动。

他提倡通过课外社团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比如通过读书俱乐部、写作社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这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总之,这本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应用,将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强烈推荐《我怎样教语文》给所有关心语文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时隔几年,我又重新拿起那本熟悉的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这本书是我2017年买的,也就是我入职前读过的。

距离今天已有六七年时间了。

其实入行以来,我看过不少关于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书籍,我时常觉得好像很多书,看过都忘了。

但这次回看书籍,我才惊讶地发现:这些名师的智慧之光,原来在我阅读时,就已悄悄在我心里种下了那一颗颗种子,而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甚至开出花来。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改变了自己,改变了生活。

重读经典书籍,亦有收获。

今天,我会结合我六年来的教学实践,围绕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这一板块的“下水文”,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什么是写“下水文”?“下水”,其实是叶圣陶先生打的一个比方,是从游泳借用过来的。

游泳教练教人游泳,总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如果教的人深谙水性,跳下去示范给学员看,对学员好处更大。

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若能经常动笔写写,便知其中深浅难易,提前感受学生写作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也便于更有效地帮助学生。

因此,在学生写作文之前,老师自己先写一遍,这就叫写“下水文”。

于永正老师认为,教师写一篇“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

他正是这样亲身实践的。

一、两相对比,助力学生领悟写法于老师分享了自己写“下水文”的经历和心得,他认为,学生在写作文时,难免出现描写不细致的问题。

这时候,与其不断地教他们怎么写,不如亮相一篇老师的“下水文”,老师的细腻描写与学生的寥寥数语,两相比较,学生自然会看出自己的问题所在,悟出修改的方法。

这种“下水”指导的优越性是任何口头说教都难以比拟的。

正是于老师的生动经历,启迪了我后来的教学实践。

有一次,孩子们写他们经历的一件趣事,要把它写得生动、具体。

根据我过往对孩子们写作困难的了解,他们总是会缺少一些细节刻画。

为了克服这一难关,我提前“下水”,写了一篇《饺子里的“彩蛋”》。

我选了饺子里包硬币并期盼着吃到“彩蛋”这一事,其中将我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孩子们听得一个个眼睛里放光芒,好像也跟我一样经历了一场寻“彩蛋”之旅!兴致盎然之余,我将我在其中运用的思路和方法,稍加点拨,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就来了,也进一步知晓了写这篇文章要把握的重点。

2020年《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共2篇)

2020年《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共2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共2篇)《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精心的《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

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

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

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

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

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杨鸣在班级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

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

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

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我读完了XXX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但我必须承认,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它。

这本书充满了XXX老师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非常厚重。

要想理解其中的道理,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清楚地记得,在与XXX交流时,我绞尽脑汁地说出了书中的内容。

但是,XXX打断了我,问了我一句话:“你刚才说的都是书上的话,于XXX说的话。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告诉我你怎么说。

” 当时我无言以对。

回来后,我反复追问自己:现在的我能说什么?苦思冥想,我发现我嘴上说着别人怎么说,正是因为自己内心空虚,无话可说。

现在我能给出的答案是:别人的理论经验可以让我少走弯路,但绝不能少了自己的实践。

我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经过时间的磨砺,不负光阴。

XXX老师在书中提到了一句话,我认为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铭记在心:“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育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不偏离方向。

那么,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我们曾经也是学生,不如跟着于XXX老师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

培养了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初步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惯。

这就是我们留下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们终有一天会忘记大部分,甚至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了。

但我们必须为孩子们留下更多的素养。

那么,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教学有三个境界: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只有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要求学生掌握写字技能、阅读技能、背诵技能、词汇运用技能、作文技能。

如果老师喜欢写字、喜欢读书、能写点文章,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了。

一)写字育人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每个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以便更好地授课。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我怎样教语文?第一次,我捧起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我不禁把书名读出声来,是啊,作为语文老师已经五年了,每天都和语文打交道,语文究竟怎么教,怎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怎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这些问题,我一直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翻开这本书,好像一些旧日萦绕在脑海里的思索开始慢慢地有了些答案。

在书的封底,有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我深表赞同,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的,诗意的学科,带领学生打开语文的大门,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语文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本身就要有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去对待生活,用温柔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一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我怎样教语文,关于阅读,关于写作,语言之艺术。

可见作者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自己清晰的理解,就是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之魂,试想,抓住阅读和写作,我们教学语文也就有了方向,至少不会出错,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语文学得好不好的关键。

试想一下,与语文相遇,与语文直接对话,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一、我的学生我的语文梦阅读这本书,我总会想到我这群带了五年的学生,五年来,从识字认字,写字朗读,再到现在高年级的深度阅读,一步一步,我们一直在共同学习,学生学习语文,我在学习教语文。

这个过程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我们迷茫过,也曾互相看不顺眼过,我们也无比珍惜,珍惜彼此剩余相处的时光,也许,这就是学生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吧,很多时候,我们会去责怪孩子,责怪孩子的慢,责怪孩子的分数,而忘了自己的课到底有没有吸引到孩子。

很唏嘘的是,每到一个阶段,总有个别孩子的掉队,在语文课上不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愿做个看客。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厉玲玉古人有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假期里,我认真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育书籍《我怎样教语文》。

读完此书,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和收获。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一些著作,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心得。

正如于老师在书中所言:“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与感受”。

这本书共有四辑,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

每一辑都是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这对我很有感触,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于老师对语文的热爱,对教学技巧的把控,对学生的爱,是永不过时的,永远值得学习。

一、对待学生要有情于老师提倡“微笑教学”,对待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达到他所能达到的程度,就是好的教育。

正是因为对学生有情,老师才不会迷失在分数里,学生才不会活在不想上课的痛苦之中。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老师唯有真正的打心眼里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关爱孩子,才不会强逼着不擅长学习的孩子埋头苦学,才不会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同一个标准。

以前我认为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孩子我也要盯着他学习,现在,我不这样想了,就像于老师那样,只要孩子尽力了,他品行优良,快乐健康,那我就不枉为人师。

每个孩子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不逼着他为学习流眼泪,是为了保留他热爱学习的种子,等哪天他开窍了,自然会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放光彩。

保护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是我最应该做的。

二、对待教学要有法语文老师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到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老师谈到:“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XXX: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读完于XXX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我深感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本书蕴含了于XXX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和教学经验,非常厚重。

我曾试图向校长解释书中的内容,但他打断了我,问我:“你刚才说的都是书上说,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告诉我你怎么说。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能说什么。

我明白了,理论经验虽然能让我少走弯路,但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我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XXX先生说:“留下了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每位语文老师思考。

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留下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留下了较好的语感、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的书写、阅读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惯。

这些是我们留下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课文内容可能会被遗忘,但我们应该为孩子们留下更多的素养。

教学有三个境界: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要扎实,让学生多读多写,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

如果老师自己喜欢写字、喜欢读书、能写点文章,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了。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写字育人。

学生的字写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语文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品德和修养。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字帖训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从小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样的态度。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同时,对于那些研究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予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会尽力营造轻松愉悦的研究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研究,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另外,五重教学法中的重实践也很重要。

语文研究需要实践,需要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读后感读完叶圣陶先生关于怎样教语文的一些见解,那可真是像被一个经验老到又特别亲切的前辈拉着唠了一顿掏心窝子的嗑儿。

叶老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把语文这事儿看得透透的。

以前我总觉得教语文嘛,不就是讲讲课文,让学生认识几个生字词就得了。

但叶老可不这么看,他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厨,告诉咱教语文这道菜得精心选材、细致调味,还得讲究个烹饪的顺序。

他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这就好比是给学生的脑子开个小窗口,让他们透过文字去看世界。

我就想啊,以前自己读书的时候,读得多了确实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好像脑袋里装了个小宇宙。

那现在咱当老师了,就得像个导游一样,把学生领进阅读的奇妙世界里。

不是那种干巴巴地说“去读吧”,而是得像叶老说的,给他们推荐适合的书,还得引导他们怎么去读。

就好比给游客介绍景点的独特之处,这阅读也是有很多门道的呢。

再说到作文教学,叶老可真是一针见血。

我以前觉得学生写作文不好,就一个劲儿地让他们背好词好句,以为这样就能妙笔生花了。

看了叶老的观点才明白,这就像是给一个没什么内力的人披上了一件华丽的披风,风一吹就掉了。

叶老说作文得从生活中来,这可太对了。

生活就像一个大宝库,里面什么素材都有。

咱得让学生学会从这个宝库里找宝贝,而不是凭空捏造那些假大空的东西。

我就想到自己小时候写作文,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其实根本没那回事儿,就为了凑字数拿高分。

现在想想,这可不行,得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写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而且叶老说作文是一种表达,这让我觉得教作文就像是在教学生说话,只不过是把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那咱当老师的就得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有些想法很幼稚。

就像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咱不能因为他走得歪歪扭扭就不让他走了,得给他鼓励,让他慢慢找到平衡。

叶老的这些观点啊,就像一把把小钥匙,打开了我教语文的新思路。

以前我就像在一个大雾弥漫的路上摸索着教语文,现在感觉雾慢慢散了,能看到一些清晰的方向了。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篇(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心得体会)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

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

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

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

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

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

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

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

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

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夏丐尊读后感心得体会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夏丐尊读后感心得体会

我怎样教语文叶圣陶夏丐尊读后感心得体会第一篇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叶圣陶和夏丐尊写的《我怎样教语文》,真的是收获满满,忍不住要和你们唠唠。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两位大师到底有啥秘诀能把语文教得那么好呢?读着读着,我发现他们特别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就像盖房子,地基得打牢。

字词、语法、修辞,这些基础知识可不能马虎。

以前我可能不太重视,觉得差不多就行,现在才知道,这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呐!还有哦,他们说要培养阅读习惯。

可不是随便翻翻书就完事儿,得用心去读,去理解作者的心思。

这让我反思自己平时读书是不是太浮躁了,光图个快,根本没吸收到精华。

说到写作,大师们说要多观察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一拍大腿,对啊!老是憋着想那些华丽的词藻,却忘了身边那些平凡又动人的小事。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语文学习的宝藏地图。

以后教语文或者自己学语文,都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不再是瞎摸索啦,有大师们带路,心里踏实多了!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和方法去学好语文、教好语文。

你们要是还没读,赶紧去瞅瞅,保准有惊喜!第二篇亲人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叶圣陶和夏丐尊的《我怎样教语文》的感受哈。

哇塞,刚翻开书,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

他们讲的那些教语文的方法,简直太实用啦!比如说,他们提到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能在生活中派上用场。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能读懂别人的意思,这多重要啊!以前我可没这么深刻地想过。

还有啊,他们强调要让学生多读多写。

读得多了,眼界就开阔了,肚子里有墨水了,写的时候自然就有话可说。

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读书少,写作文的时候那个抓耳挠腮呀!另外,他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这可太对啦!要是对语文没兴趣,那学起来得多痛苦。

得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好玩,这样才能主动去学。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

以前教语文或者自己学语文的时候,总有一些迷茫和困惑,现在感觉一下子都清楚了。

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精选6篇)

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精选6篇)

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精选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1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

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

让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于永正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

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

永正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

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

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

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范文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范文1这段时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时至今日,已经读完,在这本书的开篇,于老师所说的"人生要留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他对写作的执着,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怀有"作家梦",就如于老师一样。

用他的话来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己写教学随笔,写教学反思,写"下水文",指导学生写作,并且随时随地他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并且很好的利用,引导学生写作。

他经常开玩地说:"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睁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

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我看到他对读书的执着,他教的每一篇课文,在课堂上,除了让每一个孩子读好每一篇文章外,还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做读书摘录。

他自己也大量阅读,坚持阅读,读出人物的年龄,说话的语气,此时的心情,甚至读好标点符号。

他留给我的还有他对教育的执著。

他始终秉持着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他的课上得很有意思,他的课堂就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课堂。

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他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于老师自己说道:"和孩子共处时间长了自己便成了孩子",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孩子。

他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孩子。

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显然于老师是成功的,他对教育的种种执著都源于一个字"爱":他爱教育事业,爱语文,爱孩子!他给我们留下了的这个大大的"爱"字,时刻激励着无数的语文人。

读于老师的这本《我怎样教语文》,给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怎样让人生留痕。

一、脚踏实地地做于老师说:"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都说实践出真知,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1读了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只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忱、深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充满智慧和爱的书籍,于老师是在告诉我怎样教语文,更是在告诉我,如何去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

于老师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

”从中我懂得了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要对学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

应对每个孩子认真负责,爱优秀的孩子,更爱那些别人眼中的差生;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不只是让孩子记住知识,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力和兴趣。

书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是认识几千个生字?是背过的几篇课文?还是......于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让我豁然开朗。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终有一天会忘掉绝大部分,可能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得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养。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

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人文性。

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

是呀,这让我深有感触,原来语文教学中眼睛不能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对孩子的写字特别重视,读了于老师的《写字·育人·做人》,让我对写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于老师说,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于老师还举了好多个例子,比如,练字练出了恒心、练出了坚毅品质,甚至有孩子,通过练字,性格由孤僻变为活泼,由内向变为外向。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每读一本书,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心情与感受。

当我读于老师的这本书时,内心是激动的。

于老师的文字简单、真实、好不做作,更没有一点假大空。

正像启功先生写的那副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什么?于老师说,作为语文老师,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朗读、书写、表达。

读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很惭愧的:朗读,羞于展示的水平;书写,经常临阵磨枪;表达,基本等同于无。

我经常告诉自己:要活得真实、真诚。

现在想想,能沾点边的,也就顶多“真实”了。

心动不如行动:朗读,努力去感受每一个文字;练字,马上着手;表达,坚持写生活,写感受。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青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写文章如是,当老师更是如此,一定要做到对学生有情,要善良且有丰富的感情。

有了情,怎么才能上出精彩、上出趣呢?1. 备课先背“读”于老师说要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

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我又想到了自己备课的状态:看教材、翻教参、找课件。

看似很用心,实则却丢掉了初心。

因为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两三遍的事。

2. 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曾说“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感悟来了。

”每次上公开课,都希望学生读得是精彩得、有感受的,以前觉得这是基本,现在却觉得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点都急不得。

于老师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

做到每个人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接下来就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抓关键句、表现力特别强的词、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

最后一件事是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2篇最新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2篇最新

这段时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时至今日,已经读完,在这本书的开"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睁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

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我看到他对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2篇最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这段时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时至今日,已经读完,在这本书的开"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睁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

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我看到他对读书的执着,他教的每一"和孩子共处时间长了自己便成了孩子",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孩子。

他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孩子。

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显然于老师是成功的,他对教育的种种执著都源于一个字"爱":他爱教育事业,爱语文,爱孩子!他给我们留下了的这个大大的"爱"字,时刻激励着无数的语文人。

读于老师的这本《我怎样教语文》,给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怎样让人生留痕。

一、脚踏实地地做于老师说:"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都说实践出真知,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要脚踏实地做,不得有半点马虎。

面对那几十个嗷嗷待哺的学生,我们要认真教学,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一日难再晨",她们拥有着人生最美的年华,理应接受实实在在的知识,对于课堂,我们不能有半点虚假,要让孩子明亮的眼眸里看到真善美。

对于备课,不能有经验主义,经历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知识积累的不同,对相同的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深层次的理解。

二、简简单单地教看于老师的课堂,简单到俩字"读写",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文章内容揉碎了教给学生,学生能深入把握文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我怎样教语文?第一次,我捧起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我不禁把书名读出声来,是啊,作为语文老师已经五年了,每天都和语文打交道,语文究竟怎么教,怎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怎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这些问题,我一直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翻开这本书,好像一些旧日萦绕在脑海里的思索开始慢慢地有了些答案。

在书的封底,有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我深表赞同,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的,诗意的学科,带领学生打开语文的大门,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语文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本身就要有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去对待生活,用温柔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一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我怎样教语文,关于阅读,关于写作,语言之艺术。

可见作者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自己清晰的理解,就是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之魂,试想,抓住阅读和写作,
我们教学语文也就有了方向,至少不会出错,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语文学得好不好的关键。

试想一下,与语文相遇,与语文直接对话,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一、我的学生我的语文梦
阅读这本书,我总会想到我这群带了五年的学生,五年来,从识字认字,写字朗读,再到现在高年级的深度阅读,一步一步,我们一直在共同学习,学生学习语文,我在学习教语文。

这个过程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我们迷茫过,也曾互相看不顺眼过,我们也无比珍惜,珍惜彼此剩余相处的时光,也许,这就是学生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吧,很多时候,我们会去责怪孩子,责怪孩子的慢,责怪孩子的分数,而忘了自己的课到底有没有吸引到孩子。

很唏嘘的是,每到一个阶段,总有个别孩子的掉队,在语文课上不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愿做个看客。

比如我们班的小罗同学,生活在离异家庭,一年级接班的时候,他温暖、善良、聪慧,经过时间的洗礼,他变得愈发暴躁不安,竭力想在我的语文课上寻求老师对他的关注,可与之带来的是,他不愿意写作业,作业能马虎就马虎,还不能接受批评,真的让人爱恨交加。

和他斗智斗勇了几年,效果也是时好时坏,改
变不了根本。

我想,他的语文日趋倒退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在家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业常年拖拉,导致他没有阅读时间,真正让他静下心来阅读,他又会不专心,东张西望。

那对于这样的孩子,语文课对于他,只是完成任务,谈不上热爱。

究竟,对于他这样的孩子而言,我应该怎样教语文?
我的学生身上,某种程度上,一直承载着我的语文教学梦,我希望他们,有一天学习语文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热爱。

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读书并不是风雅的勾当,是改进生活、丰富生活的手段,书籍并不是茶余酒后的消遣品,乃是培养生活上知识技能的工具。

二、我和语文,敢问语文之路在何方
很多时候,我们崇拜真理,崇拜那个所谓的评价标准,却忘记了教育首先来自于唤醒,唤醒教师,唤醒学生,用语文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对于这点,是我一直努力去做但是没有做到的。

我甚至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有一天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的姿态,语文的样子。

如果我本身就是喜欢文学,喜欢阅读的人,我相信,对于我的学生,只要看到我站在那里,就知道一种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魅力。

所以,教师要想让孩子爱上你的这门课,首先你自己得先喜欢这门课。

抛开语文教学来说,当初的我喜欢语文,就是喜欢文字,喜
欢故事,喜欢散文,喜欢历史。

能不能试着向内寻求一些呢?将我的兴趣爱好与我的学科结合起来,我希望我的学生看到讲台上的我是发光的,这个时候,我出自本心的爱也会感染学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即使我全堂课都是采用的讲授法,也足以吸引学生。

因为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在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沉默,又欢迎发言。

话语不是教学中唯一的交流媒介,我们也可以用沉默进行教育。

沉默让我们有机会反思我们曾说过或听过的话,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是从我们自身、从他人、从世界深处发出的声音。

我的脑海里很快就有了画面,我们班的学生个性内敛,很多时候,他们思考问题时用沉默代替热火朝天的举手发言,我应该试着去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正如同他们尊重我的课堂一般。

说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自己平时阅读写作的匮乏,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阅读能力会传递到学生的语文认知里,会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

书中说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只有真正走进语文的大门,才能会学生带来深入浅出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育,教学,育人即育己,敢问语文之路在何方?
三、温柔地看待世界,拥抱真善美
真善美的背后,是一种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一种语文与生活
的紧密联系,是一种大语文观。

不管课程多紧张,用心带领孩子关注生活,努力让生活更有仪式感,在每个阳光明媚的时节里晒晒太阳,在每个草长莺飞的春天里踏青放风筝,在每个繁花盛开的岁月里融入花的世界,草的世界,努力一点点,自然而然,语文就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回归自然,自然也就回归语文本身的真。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我愈发觉得,学习语文的背后是在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看待这个复杂多变、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

诚然,我们的每篇选文都在歌颂美好,究竟是我们落笔成文时的一句响亮的口号,还是出于本心的人生态度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就应该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愉悦感,而不是压迫感。

草木有本心,一花一木皆有情!倘若我们身为语文老师,能够拥有一双清澄透彻的双眼看待生活,温柔地看待世界的美好和不幸,少一份对自己和他人的苛责,那么会不会让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少一份生硬,而多一份从容呢?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语文老师对自己的那份潜藏在心底的善。

与此同时,我们对待学生的文字,是否允许他们诚实的,自在的反映生活,去观察生活,善待每一篇用心的习作,也是身为语文老师的极致温柔。

写文章讲究章法,更讲究真情实感,创造一个个生活的小情境,把碎片的时间化零为整,从而也能够让学
生更有力地触碰到语文学习的美。

语美相约,拥抱本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