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浅析

发布时间:2011-05-20 来源:赵晶晶

[摘要]:听说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英语听说教学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英语学习中,听说一直都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动力不是很大。而新课标对英语听说教学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应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多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有计划、有目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分析目前学生对高中英语听说面临的问题,并对此介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听和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听在人类活动中所占的实际时间为45%。从英语教学角度来说,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及听的活动,是扩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好途径,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获得大量语言材料和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认识,促进读、写等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说,可以说是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项内容,即全部的英语教学中。从提问、听力、对话、阅读、写作等,都离不开说。参与面广,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有自己的看法,彼此交换意见。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交流和对话中提高听说能力,更有利于自由无拘束地讨论,提升思维、反应、交流能力。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2003)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听说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七级听说要求(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要求)如下:

表1:新课标七级听说要求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并为学生读、写等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听说中经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语言辨别能力低,语言连贯性能力弱。学生对英语的发音甚至连国际音标都读不准,因而很难辨音。在英语朗读中存在许多重读、连续、爆破、摩擦等语音变化,若不懂这些规律,可能导致听者理解上的障碍;词义的语境判断差,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根据出现的单词和句型孤立地判断其意,而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语法结构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因而顾此失彼;听力材料的语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本课题研究就是通过分析学生听说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实践,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抓好英语听说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努力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英语听说教学状况,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想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想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想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想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这也是与以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过程教学法相一致的。

在传统的听说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这种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即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反应的过程。学生整个的听说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下完成的,毫无自由创作的空间,听说成了机械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方法违背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理念,结果教学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英语听说教学。针对结果教学法的不足,70年代开始,国外出现了对过程教学法的研究。过程教学法认为听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学习者的单独行为。这种教学法克服了结果教学法的种种弊端,受到外语学界的一致赞同。它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过程和听说能力上,有利于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它的立足点是将来,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因此,过程听说教学法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正符合中国新《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说明

1、研究对象

本校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学生。

2、研究的内容要点

(1)观察分析目前高中学生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当前高中听说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3)研究教师对提高学生听说水平提出的新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实验对比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1)采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英语听说教学状况及方法的相关研究;

(2)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高中学生对于听说的认识和训练;

(3)采用实验法验证新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能否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4)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学生在使用新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教学前、后学生英语听说成绩,检验新

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成果。

四、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1-2009.3 )

调查我校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学生的听说情况,发放调查问卷。课题立项后,笔者对我校高高一年级430位学生发放了英语听说情况的调查问卷。针对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听说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表2:高一年级学生听说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让我们忧心忡忡:不喜欢英语听说的人占74.4%,一个月只做一次听力练习的占10.3%,不练的占46.9%,不做记录的占90.9% ,语法结构、词汇意义的占41.3%、40.9%。在同时进行的对40位学生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真正“认真”听说的学生只占18%;约70%的学生对听力没有信心,认为听力“偏难”,其中30%的学生承认“怕听说,听不懂,很灰心”。

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反思,本人发现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如下:

(一)基础语言知识因素

毫无疑问,中学生学习外语,没有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词汇量和对语法结构的敏感性(即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要听懂英语是十分困难的。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约40%的学生把自己听力理解水平低的原因归咎于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不懂。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知识,他们无法对感知到的一连串语音做出正确的意义切分和判断,因而也就不能把前后感知到的语音进行联想理解。

(二)速度影响因素

听力材料的语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这是很明显的。在问卷调查结果中表明,有44%的学生认为听力难的原因在于录音速度太快,跟不上。实际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试验中采取同一篇材料,用不同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70个词和105个词)对两组进行测验,前一组理解率达72%,而后一组理解率只有26%。因此,语速的快慢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控制一定的语速,若低于规定的语速,将无助于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三)听说习惯因素

从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谈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听一篇连贯的短文或对话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总想着这些个别的词或句子;此外,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所听材料,而是借助于我们的母语,中间经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