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病毒的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包裹于衣壳内。衣壳由252个直径8~10nm的壳粒组成,
腺病毒)长9~77.5nm的纤维突起,这些纤维以五邻体蛋
白为基底由衣壳面伸出,纤维顶端形成头节区。
衣壳蛋白解离后,具有三种抗原。其中组成六邻体
的衣壳蛋白具有组特异性α抗原;组成五邻体的基底具
有同组共有的β抗原;而组成五邻体的纤维是型特异性γ
合阻止其转运到细胞表面,并且可以延缓MHC-I的表
达。RID(receptor internalization and degradation) α&β以及14.7Kd蛋白可以抑制由TNF(肿瘤坏死因子) 诱发的细胞凋亡,促进Fas(凋亡通道中的一种死亡受 体)降解,下调TNF受体水平。
④ E4区基因表达产物
外,E1B 55K基因产物干扰细胞mRNA从细胞核释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 E2区基因表达产物(复制相关蛋白)
可分为E2A和E2B。其中E2A即单链DNA结合 蛋白(ssDBP, 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E2B主要产物有两种,分别是末端 蛋白前体(pTP, precursor terminal protein)和 病毒DNA聚合酶(pol)。三种蛋白与至少三种 细胞内的因子相互作用,启动腺病毒DNA复制 以及病毒晚期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PKR(宿主蛋白激酶),使该蛋白失活,关闭干扰素的 产生。
一般而言,
DNA的复制是
由RNA启动的, 而在腺病毒却 是所谓的蛋白 启动。不存在
冈崎片段,其
DNA复制可以 从任何一端开 始,甚至两端 同时进行。
复制过程中形成ssDNA的中间形式。
5’ 3’ 5’ 3’ 5’ 3’ 3’ 5’ 3’ 5’ 3’ 5’
③ E3区基因表达产物(逃避免疫攻击)
主要功能是破坏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而与病毒基
因组的复制无关。E3基因的产物之一11.6Kd,由于可
以在病毒感染的晚期裂解细胞并释放病毒颗粒而被称为
腺病毒死亡蛋白(ADP,adenovirus death protein)。 gp 19K蛋白可以在内质网上与MHC-I类分子的重链结
小病毒几乎都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血凝和血凝抑制试 验是鉴定本病毒和诊断本病的方法。
这类病毒的核酸由于在病毒包装时包装了 双链中的一条,因此,不同病毒粒子中的ssDNA 极性可能不同。总的来说,自主型的病毒中,其 核酸倾向于一种类型,即与mRNA互补的一类; 而依赖型的病毒中,两种极性的核酸各占一定的 比例。
二、病毒的复制
1、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① 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 ITR):每股核酸 末端都有长约100bp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是复制的起始位点。 ② 末端蛋白(TP):每股DNA的5’端通过脱氧胞苷共价结合一个 小蛋白质(55ku)即末端蛋白(TP)。对DNA复制的起始非常 重要。 ③ 蛋白VII和一种称为mu的小蛋白紧密地环绕在DNA周围,起到 类组蛋白样的作用。另一种蛋白V将这种DNA-蛋白复合物连接
⑵ 转录与复制
腺病毒基因早期产物的主要功能: E1区基因进一步分为E1A和E1B: E1A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代谢,将感染细胞 带入DNA复制周期,细胞开始储存病毒DNA复制所需 的原料。E1A蛋白还可以激活其他早期基因(E1B、 E2A、E2B、E3和E4)的启动子,也可以拮抗干扰素的 作用。
富AT腺病毒属(Atadenovirus) 唾液酸酶病毒属(Siadeno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腺病毒无囊膜,直径80~110nm,呈二十面体对称,
线状的双股DNA与核心蛋白形成直径60~65nm的髓芯,
壳粒排列在三角形的面上,每边6个,其中240个为六邻 体(Hexon),另12个为五邻体基底(Penton,顶点壳粒)。 每个五邻体基底上结合着1根(哺乳动物腺病毒)或2根(禽
3’ 5’
⑶ 装配与释放 病毒基因组复制通常在感染后数小时开始表达。同时早期基 因的转录和翻译被关闭,晚期基因开始表达。大部分的晚期基因 的转录是以一个共同的主要晚期启动子(MLP, Major Late Promoter)调控的。实际上MLP的活性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密切 相关,有研究表明一旦腺病毒基因组开始复制,MLP的活性将 明显增强。晚期基因主要编码腺病毒的结构蛋白。病毒结构蛋白 在细胞核内聚集形成病毒衣壳,病毒的基因组被包装进去,形成
缺陷型:依赖性病毒属属于此类。这类病毒侵 入寄主细胞后,即使寄主细胞处于S期也不能复 制,因为它们缺少某种特异的酶,必须依靠另一 种病毒,即辅助病毒(如腺病毒)来提供,因而 成为缺陷型。
五、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 自急性期病人咽、直肠、结膜等处采取标本,迅速接种敏感 细胞,根据特征性细胞突变及抗原性鉴定病毒。 2、血清学检查 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抗体升高4倍或以 上,可判断为近期感染。 六、防治原则 因存在许多健康带毒者,隔离病人对防止腺病毒传播几乎无 效。疫苗要保证无致癌危险。因此,研制高纯度的亚单位疫苗是 今后的主要任务。
起来,并通过蛋白VI与病毒衣壳连接在一起。
④在左端ITR的3’侧有一段长约300bp的包装信号(ψ)介导腺病 毒基因组包装入病毒衣壳。
ITR
ψ
E1A E1B E2B
L1
L2
L3 E2A
L4
E3
L5 E4
ITR
2、病毒的复制
⑴ 粘附和进入细胞 腺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是从腺病毒纤毛的 头节区粘附到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开始的。因 为人腺病毒主要与柯萨奇B病毒共用一种受体, 因此这种受体被称为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即CAR (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
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 病毒水解细胞骨架蛋白K18,使之不能聚合形成中间丝结构, 并最终裂解宿主细胞被释放出去,完成腺病毒的生活周期。
三、对宿主的防卫逃逸
从病毒入侵到释放出新病毒需要2天,较慢,容易受到宿主免 疫攻击。 腺病毒1/4基因用于对付宿主免疫系统。 1、防止细胞凋亡: E1B19K与细胞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 表达产物同源,可以通过灭活和清除Bax家族成员来防止细胞发 生凋亡或坏死。E1B 55K基因产物可以下调p53基因(刺激细胞 凋亡)的转录水平。 2、加速病毒释放: E3基因的产物之一11.6Kd,由于可以在病毒感 染的晚期裂解细胞并释放病毒颗粒而被称为腺病毒死亡蛋白 (ADP,adenovirus death protein)。
MHC-I类分子的重链结合阻止其转运到细胞表面,并 且可以延缓MHC-I的表达。
5、躲避天然杀伤细胞:E3基因编码的RID蛋白结合腺病 并监督其被破坏。作为弥补,E3-14.7K蛋白可以干扰来 自死亡受体的信号—以防RID蛋白出现遗漏。 天然杀伤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都有两种方式杀伤细胞: ⑴通过其表面的蛋白插入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诱导
E4区的基因产物通常被称为orf 1~6/7,主要与病毒
信使RNA的代谢有关,还有促进病毒DNA复制以及关 闭宿主蛋白合成的功能。研究发现,一些E4产物可以 诱导一些蛋白酶活性,降解宿主的某些DNA修饰酶, 防止病毒DNA发生串联。E4 orf3 VA RNA是一些由腺
病毒转录的非翻译RNA,为“诱捕”RNA分子,结合
毒感染细胞的死亡受体( Fas ),将其从细胞表面移走,
细胞凋亡,杀死靶细胞;
⑵将颗粒酶注入靶细胞(还没有任何病毒进化出对付颗 粒酶的方法)
6、利用自己的DNA聚合酶,腺病毒可以产生抗原漂变。
四、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腺病毒经呼吸道和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 道或污染物品传播。病毒在咽、结膜尤其是小肠上皮细
3、破坏干扰素系统:没有囊膜,不刺激干扰素产生;E4
orf3 VA RNA是一些由腺病毒转录的非翻译RNA,为
“诱捕”RNA分子,结合PKR(宿主蛋白激酶),使
该蛋白失活,关闭干扰素的产生。
(病毒利用DNA基因组的双链进行mRNA转录,会出现 dsRNA)
4、躲避杀伤性T细胞: E3-19K蛋白可以在内质网上与
一、生物学性状
细小病毒粒子为立体对称的二十面体,有三种衣壳
蛋白,无包膜,直径18-25nm。其线状ssDNA约占整个 病毒粒子重量的25%~34%,分子量为1.4×106~ 1.7×106,沉淀系数为23~27s。细小病毒对外界理化因 素的抵抗力非常强,在pH3和pH9、56℃处理60min仍
保持稳定,却能被甲醛、羟胺和一些氧化剂所钝化。细
胞内增殖,偶尔波及其他脏器,隐性感染常见。疾病一 中和抗体损伤作用重要。
般为自限性,感染后可获得长期持续的型特异性免疫力,
在病毒性疾病中,有些为自限性感染,即感染后病程较短, 随体内病毒被迅速清除而痊愈。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 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胃肠炎等等。 有些则为慢性感染,感染后病程长,病毒能在体内较长期存 在,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如慢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病毒性疾病的病症与病毒的侵入途径密切相关;而与病毒有 无包膜及病毒结构无明显关系。 由口咽途径侵入的病毒无论属RNA或DNA还是有无包膜, 大多为自限性疾病;经体液和血液传播的人类病毒性疾病,易形 成持续感染。即使同种病毒由于侵入途径不同,其病毒感染状态 也不相同 。
① E1区基因表达产物(调控宿主细胞,与病毒致癌相关)
E1B蛋白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细胞凋亡,调控晚期基
因的表达。
19K与细胞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表达产物
同源,可以通过灭活和清除Bax家族成员来防止细胞发
生凋亡或坏死。 E1B 55K基因产物可以下调p53基因(刺激细胞凋 亡)的转录水平,当然这种调节功能不是绝对的,其他 一些腺病毒基因(如E4 orf6)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另
第八章:几种重要病毒的简介
第一节 Ⅰ类病毒—腺病毒 第二节 Ⅱ类病毒—细小病毒 第三节 Ⅲ类病毒—呼肠孤病毒 第四节 Ⅳ类病毒—冠状病毒 第五节 Ⅴ类病毒—流感病毒 第六节 Ⅵ类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第七节 Ⅶ类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 第八节 人类杀手病毒的特征
本章重点
1.腺病毒复制的特点以及逃避宿主免疫监控的机制 2.何为自主型和缺陷型细小病毒 3.轮状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编码蛋白的功能及逃避宿 主免疫监控的机制 4.流感病毒的变异特点 5. SARS的起源流 6.艾滋病毒的致病特点 7. 乙肝病毒复制的特点
二、病毒的复制
这类病毒的核酸分子小,信息量极少,复制 时不得不依赖于细胞或“辅助病毒”的帮助。据 此可将细小病毒分为两类:
自主型(autonomous)
缺陷型(defective)
自主型:这类病毒只有当寄主细胞处于核酸合成 期(S期)才能复制,因为此时细胞内存在有许 多细胞分裂所需的酶可被病毒利用,病毒本身仅 仅提供一个模板核酸。这类病毒独立地侵入寄主 细胞,不需要辅助病毒,仅凭寄主细胞的酶即可 以复制,故称之为自主型。
第一节 Ⅰ类病毒—腺病毒
腺病毒(Adenovirus)最初于1953年从人的增殖腺分离出 来,它是一群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呼吸道、
胃肠道、泌尿系统及眼的疾病,少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腺病 毒科(Adenoviridae)病毒分四个属:
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
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
第二节 Ⅱ类病毒—细小病 毒
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是迄今所知道的最小的一类动 物病毒,只发现其中少数病毒 能导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 病,而大多数呈潜伏或持续感 染状态。该科含有两个亚科: 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 和浓病毒亚科(Densovirinae)。 其中浓病毒亚科的寄主仅限于 无脊椎动物。
抗原所在。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并成功分离腺病毒以来,已
陆续发现了100余个血清型,其中人腺病毒有47种,分
为A、B、C、D、E和F六个亚群。
腺病毒耐酸,故能通过胃肠道而继续保持活性,这
为口服腺病毒载体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许多腺病毒就是
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获得的。无囊膜,对有机溶剂不敏 感,但在丙酮中不稳定。腺病毒在-20℃时可长期存活, 56℃加热可灭活。适宜pH为5~6,pH值在2以下或10以 上均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