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精品课题成果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美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D/2006/02/267 课题主持人:严抒勤
课题核心组成员:陈铁梅、周宏、王爱春、袁兴程、
研究周期:2006年至2008年
结题时间:2008年12月30日
公开出版的主要成果:
1.《悠悠乡土情—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江苏美术出版社
2.《打开一扇窗—案例分析与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
3.《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图库》(光盘)江苏音像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4.《打开一扇窗—案例分析与研究》(光盘)江苏音像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1.“悠悠乡土情: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概述”《江苏学校美术教育》07.第1期
2.“只为那浓浓乡土情”《美术之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9年笫五期
3.“试论美术乡土教材的开发”《教学与管理》2010年笫四期
4.“美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刍议”《上海教育科研》2010.7.总笫276期
5.“浅议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教学与管理》2011年笫八期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在一个旧时代的衰退与一个新时代的交替之中,新的审美准则形成时难以避免时间产生的落差,移风易俗的极端化使得民俗中有积极倾向的乡土文化遭遇冷落,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衰减。因此,注重激发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地区优秀文化遗产的热情,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的遗存,并将其拓展为可资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是非常适时与必要的。
“美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就是以南通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为出发点,以新的课程观下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转变为理论依据,以挖掘南通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文化经典个案为抓手,对南通的地方美术文
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梳理,进而研究其历史价值、美术文化价值以及教育价值。
(二)研究的内容:
1.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主要偏重于理性方面的梳理、理论方面的归纳与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悠悠乡土情: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概述;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对构建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的影响;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现状分析。
(2)寻求文化的根: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南通民俗文化寻绎(节庆活动、戏剧、祭祀活动、庙会活动);南通青墩文化寻绎;南通特色美术寻绎(启东版画、启东少儿版画、如东农民画);南通染织工艺寻绎(蓝印花布、南通大布、现代染织);南通刺绣寻绎(沈绣、彩锦绣、十字绣);南通城乡美术寻绎(玉米人农庄、博物馆文化);南通滩涂文化寻绎;南通特色工艺寻绎(南通风筝、南通家具、南通剪纸、勾编工艺、南通盆景);南通园林与民居寻绎(地方民居、濠河、水绘园);南通东皋印派寻绎;南通佛教文化艺术;南通角斜民兵文化艺术寻绎。
2.美术课程与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偏重于教学实践层面的操作,备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同一个教学内容,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应用。
(1)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与意义;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与原则;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2)南通地方美术文化案例分析与研究
3.南通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与应用研究。
南通乡土美术教材作为地方教材,可作为对课标教材(省编中小学美术教材)的补充。平时学习仍以课标教材(省编美术教材)为主。每学期可安排1-2课时(不超过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一学年安排3-4课时(不超过四课时)的教学内容。编写原则以审美与美术文化教育为主线,欣赏为主,适当进行一些技能训练。编写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专题展开:
(1)南通籍书画名家、民间工艺大师的生平、作品简介(王个移、赵无极、赵丹、高冠华、范曾、袁氏兄弟等);
(2)南通乡土艺术作品(蓝印花布、扎染、风筝、彩灯、剪纸、农民画、启东版画等);
(3)综合类艺术作品(书法、建筑、摄影等)。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民族和本土文化,是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教育的又一个热点。它不仅有利于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保护民族和本土文化的固有价值,使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产生精神的认同、自尊和自信。
然而,“民族和本土文化的保存与弘扬不能仅仅是以典籍的形式进行,也不应是图像、影像和声音的记录,必须以一种活化的状态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欲臻此目的,舍教育无其他良策”。因此,运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中的乡土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题。而今,为实现这一目标与理念,为系统探究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的历史、梳理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的脉络、整合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的教育资源、继承南通地方美术文化的优秀传统,我们提出了这个切合时代发展的命题:“美术课程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四)研究过程:
1.研究启动阶段(2006、1-2006、5)
研究目标:申报课题;收集相关资料,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及其内容,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印发课题学习参考资料;探寻本地美术资源;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成果形式:课题申请表,课题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
2.研究展开阶段(2006、6-2007、5)
研究目标:召开课题组专题工作会议;邀请南通民俗专家讲座;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子课题申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行课题相关评比及展示活动,启动《悠悠乡土情—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打开一扇窗——案例分析与研究》的编写工作,启动“南通地方美术实验教材”的编著,举办全国性的“地方美术文化开发和利用会议”。
成果形式:成立子课题组,子课题申报表,《悠悠乡土情—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寻绎》、《打开一扇窗——案例分析与研究》初稿,“南通地方美术实验教材”初稿,优课展示,南通地方文化图库资料收集与整理。
3.研究总结阶段(2007、6-2008、10)
研究目标:收集、整理、分析、提炼成果,结题验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美术乡土实验教材、理论专著、音像资料、过程资料、各子课题组研究成果专辑。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通过课题立项,制定研究目标,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组建了一支由美术教研员、大专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课题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导向,推动、引领地方的美术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
(二)建构“多位一体”式的研究模式,将研究课题划分为若干个子课题,明确各自的分工与研究目标。通过分散研究、集体交流,不断进行多元多级的“参与式”、“互动式”的研讨、培训,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互动网络。全市美术教师或其他相关教师采取资源共享,强化地方美术课程的互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