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专业 :46.传染病概论

合集下载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主要 内容 (zhǔyào)
1 传染病的概念 2 感染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表现 3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及致病机制 4 感染过程中人体的反应性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6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7 传染病的预防 8 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传染病概论-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1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概论-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10.传染病常见护理(hùlǐ)诊断/问题
❖ 1.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引起毒血症有关 ❖ 2.皮肤粘膜(zhān mó)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有关 ❖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传染病概论-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护理 措施 (hùlǐ)
❖ (一)体温过高 ❖ 1.一般护理:环境与休息、饮食 ❖ 2.病情观察(guānchá) ❖ 3.皮肤和口腔护理 ❖ 4.用药护理 ❖ 5.健康指导
传染病概论-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8.传染病的消毒(xiāo 与隔离 dú)
❖ 2.传染病的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 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称为消毒。是切 断传播途径(tújìng)的重要手段。
传染病概论-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9 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 传染病的诊断
临床资料
❖ 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要结合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尤其注 意各个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传染病概论-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8.传染病的消毒(xiāo 与隔离 dú)
❖ (5)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防止 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及体液引起的传染。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 (nüè ji)、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登革热等。

医学原理课件传染病概论

医学原理课件传染病概论
❖ 3)败血症:侵入人体的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全 身严重中毒症状,称败血症。败血症患者中毒症状较严重, 可有寒战、高热、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
❖ 4)脓毒血症:当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人体抵抗力 明显减弱,化脓菌在各组织和脏器中引起转移性化脓性病灶, 形成多发性脓肿,称为脓毒血症。
6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2.有传染性 最主要。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 时期称为传染期。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是确定 传染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3.有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性 按传染病的流行强 度和广度可分为:1)散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发病率 在某地区一般或常年发病水平。2)流行:是指某种 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或常年发病 水平。3)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 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可超出国界、洲界。
❖ 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 播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 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流行过程。传染病 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易感人群。
❖ 1.传染源 体内有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 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包括传染病病 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再侵入 另一易感者体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 人称为易感者。
❖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或 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 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其中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 次之,显性感染比例最小。
❖ 常见的感染过程有以下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除
2.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机体一 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 床表现。按携带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 虫者。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

为什么我们如此恐慌?
非典病例全球累计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 因非典死亡人数为919人,病死率近11%。 2005-11-7,H5N1型禽流感已经在15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与地 区传播,63人死亡。 2009-6-11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的病例数目已经达到大 约两万八千例。病毒遍布74个国家,全世界已有141人死于 甲型H1N1流感。 2009-4-27日晚,陈冯富珍根据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建议, 决定将流感大流行级别从3级提高至4级。 2009-4-27晚,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将全球流感大 流行警告级别从目前的4级提高到5级。 2009-6-11,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 甲型H1N1型流感警戒级别提升到全球大流行的最高级6级。
损失
北大学者的一项推测与分析认为,由于SARS的影响,2003 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在6%~7%之间,比预期低1至2个百分 点。全年对外旅游收入将减少50%~60%,损失为 900亿元。 “五一”黄金周取消带来的损失 估计为200亿元左右,国内 外旅游合计损失1400亿元,加上间接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总 额为2100亿元。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IfzalAli表示,SARS可能会带给东亚总数 大概5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中国的损失将达到510亿元。 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全国国际旅游减少收人40亿 美元,国内旅游减少收人840亿元,整个旅游业遭到了重创。预 计今年全年全国旅游外汇收人将减少8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 入将减少2037亿元。 据专家估计,此次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已给中国大陆造成 4000亿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10%,其对经济的影响 远胜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的大水灾。
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整理
本课程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我们还将关注 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全球卫生安全的挑战以及科学应对传染病的未来展望。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体、空气、水、食物以及昆虫和动物都可能成为传染 病的传播途径。
病原体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等病原体。
调查疫情传播途径、病原体等信息。
2
疫情报告与监测
及时报告疫情,做好监测工作。
3
应急预案与培训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传染病的未来展望
科学研究
加强新型传染病的研究,探索 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全球卫生安全
加强全球卫生安全合作,共同 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应对策略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应对 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
登革热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 疹等。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 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社区防控措施
隔离患者、消毒、关闭公共 场所、限制聚集等。
国家防控战略
加强监测、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投入等。
传染病的应急响应
1
流行病学调查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源 传播、虫媒传播、密切接触 传播等。
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 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社区防控
隔离患者、消毒、关闭公共 场所、限制聚集等。
常见的传染病
肺结核
细菌感染,主要影响肺部,易通过空气流传。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和咳出带血液的痰等。
流感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概论》课件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将含有病 原体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品,将 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食物传播
通过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将病 原体传播给他人。
生物媒介传播
通过昆虫、动物等生物媒介,将病原体传播 给他人。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健康危害
传染病可导致人类死亡、残疾和疾病,对个体健康造 成严重危害。
社会危害
传染病的传播可导致社会恐慌、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损 失。
公共卫生挑战
传染病的出现和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2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回顾
古代传染病
如黑死病、天花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 响。
近现代传染病
如流感、艾滋病等,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 威胁。
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发展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不断进步。
传染病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全球传染病现状
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中东呼吸综合征、 埃博拉出血热等。
传染病传播趋势
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影响 范围更广。
未来传染病威胁预测
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等因素可能引发新型传 染病爆发。
疟疾症状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
登革热症状
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肺结核症状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如 血液、痰液、粪便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 ,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内科教研室甘志洲定义传染病是由各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可以在人和人之间动物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单个发病也可以群体性发病即流行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转归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规律促进患者健康的一门学科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病原微生物 2003年非典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例后来可称为SARS的病例2003年1月2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专家第一次提出 "非典型肺炎" 临床诊断 2月5日至10日这六天是广东SARS的暴发期省内SARS传播达到每天50例以上 2月17日湖南报告了首例SARS 病人患者为在广东的湘籍打工者染病后返回家乡 2月18日中国疾病研究中心宣布广东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基本可以确定为衣原体在广东卫生厅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广州的医学专家一致认为不能简单认定衣原体就是唯一病原 2月26日越南河内发现首例非典病人患者为美国商人约翰尼·陈 3月1日北京接收了第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例这是北京第一例输入型非典型肺炎病例 3月14日台湾发现首例非典疑似病例 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在多个国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 2003年非典 3 月26日香港受感染人数增至286人包括一名六岁女童及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何兆炜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非典蔓延 4月6日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开发司司长派克·阿罗因患非典经抢救无效在北京去世 4月13日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式宣布破解非典病原体--冠状病毒 4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高强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免去孟学农的北京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王岐山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5月1日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病人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 6月24日这是令北京人难忘的一天下午3时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解除北京地区的"旅游警告"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疫区名单中删除损失世卫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为919人病死率近11%其中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专家曾发现早期病例多为厨师或从事与动物相关的行业由此推测SARS病毒可能来自动物 2004年1月统计广州市环卫系统在10天里处理果子狸死鼠等3863只对餐饮单位野生动物养殖场和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全省共查获果子狸3949只全省共清理果子狸养殖场所65个含科研单位及动物救护中心共清理果子狸2894只均已灭杀完毕损失北大学者的一项推测与分析认为由于SARS的影响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在67之间比预期低1至2个百分点全年对外旅游收入将减少5060损失为 900亿元五一黄金周取消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400亿元加上间接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亚行首席经济学家IfzalAli表示SARS可能会带给东亚总数大概5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中国的损失将达到510亿元 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全国国际旅游减少收人40亿美元国内旅游减少收人840亿元整个旅游业遭到了重创预计今年全年全国旅游外汇收人将减少8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2037亿元据专家估计此次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已给中国大陆造成4000亿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10%其对经济的影响远胜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的大水灾 2005年禽流感 2005年1月27日农业部宣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是中国内地首次确诊禽流感疫情同时湖北省武穴市一林场养鸡专业户和湖南省武冈市一养鸭户也出现禽只死亡后被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1997年8月香港发生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的个案一名3岁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香港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至1998年1月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人死亡并宰杀了130万只家鸡 2003年2月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1人死亡 2005年1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说有关中国是禽流感发源地的报道是完全不正确的没有任何根据的是不尊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说法 2005年2月3日中国烹饪协会要求餐饮企业暂停出售生切禽类食品 2005年2月9日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长带头吃鸡此前上海市市长等不少中国官员也在当地带头吃鸡以消除禽流感疫情给民众带来的恐鸡心理 2005年禽流感2005年3月16日农业部宣布解除广西南宁和西藏拉萨疫区的封锁中国内地前一阶段已确诊的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经全部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5年2月18日2月18日开始农业部未接到新的疑似疫情报告和禽流感确诊报告 2005年2月22日中国内地第一个确诊禽流感疫情的广西隆安县宣布解除疫区封锁2005年2月23日上海禽流感疫区解除封锁 2005年3月16日农业部宣布解除广西南宁和西藏拉萨疫区的封锁中国内地前一阶段已确诊的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经全部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损失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如果禽流感流行持续半年时间亚洲地区的经济损失将达990亿美元如果持续一年亚洲地区的经济损失将高达2000多亿美元 2005年11月7日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的全球防治禽流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与会代表认为禽流感在人际间的传播不可避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不可计算 H5N1型禽流感已经在15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与地区传播会议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到目前为止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过15亿只禽类被扑杀 6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美元世界银行下称世行预计禽流感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最少8000亿美元的损失为什么我们如此恐慌非典病例全球累计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为919人病死率近11% 2005-11-7H5N1型禽流感已经在15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与地区传播63人死亡 2009-6-11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的病例数目已经达到大约两万八千例病毒遍布74个国家全世界已有141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 2009-4-27日晚陈冯富珍根据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将流感大流行级别从3级提高至4级 2009-4-29晚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目前的4级提高到5级 2009-6-11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甲型H1N1型流感警戒级别提升到全球大流行的最高级6级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两千四百多年以前一个幸存的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雅典的瘟疫身体完全健康的人突然开始头部发烧眼睛变红发炎口内从喉和舌上出血呼吸不自然不舒服其次的病症就是打喷嚏嗓子变哑不久之后胸部发痛接着就咳嗽以后就肚子痛呕吐大部分时间是干呕产生强烈的抽筋到了这个阶段有时抽筋停止了有时还继续很久抚摸时外表上身体热度不高也没有出现苍白色皮肤呈红色和土色发现小脓疱和烂疮但是身体内部发高热所以就是穿着很薄的亚麻布病者也不能忍耐而要完全裸体真的他们大部分喜欢跳进冷水里有许多没人照顾的病人实际上也是这样做了他们跳进大水桶中以消除他们不可抑制的干渴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七八天病人多半就因内部高热而死亡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在这场瘟疫中共有近14的雅典居民死亡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1520年一个患天花的西班牙殖民军人被阿兹特克人打死此后天花在两周之内使阿兹特克人纷纷倒下1521年阿兹特克首都中天花使得人口从原来的30万锐减到15万活着的人也大多染病终于被殖民军攻陷《瘟疫的故事》除非你把靴子踩在一个红人印第安人的尸体上否则你无法走路 1620年英国移民发现一两年前的天花瘟疫使马萨诸塞沿海910的印第安人丧命英国人故意把天花病人沾染过的枕头被子作为礼物送给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在天花病毒的影响下人口减少了数千万甚至近亿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种族灭绝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黑死病实际上就是鼠疫鼠疫的症状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源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黑死病最初是1338年出现在中亚的一个小城1340年左右向南传到印度随后向西沿古代商道传到俄罗斯东部从1340年到1345年俄罗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1345年冬久攻热那亚领地法卡不下恼羞成怒的鞑靼人将黑死病患者的尸体抛入城中结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极少数逃到了地中海地区然而伴随他们逃难之旅的却是可怕的疫病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铁蹄最先踏过康坦丁斯堡-拜占庭最大的贸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都爆发了黑死病1352年连莫斯科大公和东正教的教主都相继死去甚至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曾由于爆发了鼠疫被迫暂时停顿下来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这条毁灭之路断送了欧洲13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 18世纪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地区传播的霍乱最初就是由鸡传给人的仅仅印度在100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 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则是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另一项统计认为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最终导致10亿人感染病毒5000万人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欧洲部队发生了疟疾大流行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现在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发生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人类尚未发明疫苗之前每次流感大流行都会造成数百万失去性命 1957年亚洲爆发大规模流感在此次流感大流行中科学家们已经有能力去确定病毒的类型并且迅速研发出相应的疫苗但是此次流感大流行还是造成全球200万人丧命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东汉末年传染病肆虐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于秋天来到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冬天作战之时将士染病近半数极大地削弱了战斗力而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于传染病曹植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清代名医·吴瑭癸丑岁都下温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朝是一个传染病高发期几乎每隔一年就发生一次疫情尤其是1910年的东北鼠疫死亡六万余人震惊中外 20世纪的传染病大流行 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 H2N2 所致的亚洲流感 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 H3N2 所致的香港流感 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 H1N1 所致的俄罗斯流感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我们面临巨大风险 2007-8-23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发布了一份名为《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构建安全未来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新传染病正以每年12种的惊人速度出现与此同时旧传染病也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过去5年各类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已超过1100多起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流感致死的患者有25万人流感病毒大约每20年变异成一种更可怕的杀手人们熟悉的非典禽流感仍有全球流行的可能性预计一次性流感可能会感染1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5 2005-10-31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禽流感中国会是全世界最弱的一环吗Bird FluIs China the Worlds Weak Link的确中国是全世界70水禽迁徙时经过停留的地方拥有140亿只家禽全球一半以上的猪13亿人口以及并不甚完善的基础卫生设施还有两年前SARS留下的阴影禽流感可能触发全球性流感大爆发的每一个环节中国似乎全都具备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我们面临巨大风险中国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患者约500万人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部分传染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部分曾被控制的疾病又重新扩散如肺结核血吸虫病等目前距上一次流感大流行已有30多年人类仍无法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将会在何地何时到来但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反复出现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担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流感大流行再次袭击人类将难以避免2011-10-21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海地疫情预报说受飓风影响海地感染霍乱人数将显著增加截至10月9日海地共有近47万人感染霍乱其中约25万人入院治疗6595人死亡并于2011年年底突破50万海地卫生官员2012-1-6称全国已有超过52万人感染霍乱近7000人因感染霍乱死亡每天新增感染者200人当地有人举行示威活动称霍乱传染源来自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应为此提供经济赔偿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a name=baidusnap0></a>季节</B>性免疫性基本特征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入侵方式等病原体的数量越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伤寒杆菌100000 个志贺菌 10 个霍乱弧菌100000000 个结核杆菌110 个能否致病还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吞噬细胞作用补体等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基本特征病原体致病力是指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能力包括侵袭力病原体毒力和抗拒逃避宿主防御功能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黏附作用侵袭组织和在体内繁殖扩散抗拒宿主防御功能毒素基本特征病原体致病力黏附作用病原体能否黏附于表皮细胞是能否引起感染的第一个环节大多数病原体通过受损的皮肤节肢动物叮咬或经胃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黏膜进入人体 CD4 T细胞表面的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结合后HIV所分泌的糖蛋白120 gp120黏附素可与CD4分子结合并分解为gp120和gp41后者穿透细胞膜而导致HIV进入细胞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等均带有Ⅰ型菌毛可与上皮细胞表面的甘露糖结合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可带有不同型的菌毛致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带有p-1菌毛可与泌尿道上皮细胞的糖脂结合产毒毒大肠埃希菌带有定植因子菌毛可与肠上皮神经节苷脂GM1结合基本特征病原体致病力侵袭组织和在体内繁殖扩散某些病原体对组织侵袭力弱附于黏膜后并不侵袭破坏黏膜上皮细胞仅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如霍乱弧菌产毒素大肠埃希菌某些病原体侵入黏膜孳生繁殖产生毒素破坏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形成病灶或溃疡但不进入血流如志贺菌属非伤寒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白喉杆菌等溶组织阿米巴可分泌蛋白酶而直接破坏组织基本特征病原体致病力抗拒宿主防御功能大多数细菌可通过分泌能降解抗体的酶来保护自己如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分解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特异性蛋白酶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的溶血素和葡萄球菌属产生的杀白细胞素可杀死吞噬细胞有毒力的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属可在吞噬细胞内存活并繁殖不但可躲避特异性抗体和补体的攻击还可随血流向它处播散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细菌繁殖时分泌的蛋白质或多肽可直接损伤组织如肉毒素破伤风毒素白喉毒素炭疽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溶解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杆菌胞壁的脂多糖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致病基本特征传染性指病原体可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这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耳源性脑膜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都为脑膜化脓性炎症但仅后者有传染性必须隔离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染病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患者的依据大力推广人工主动免疫可使传染病的传染性与发病率降低基本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B>性流行指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发病率水平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常年发病情况或常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此系人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较高隐性感染率较高或不易传播所致暴发指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很多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是经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而获得的感染大流行指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和洲境季节</B>性不少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有一定的季节</B>性升高称为季节</B>性其与气温高低和节肢动物媒介的存在有关地方性传染病有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条件气温条件人民生活习惯等原因常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内发生称为地方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属地方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基本特征免疫性人体在入侵病原体的影响下主动积极地发挥各种对抗性防御反应消灭病原体破坏和排泄其毒性产物这种抵抗力称为抗感染免疫或称免疫性一般病毒性传染病流感除外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保持终身如麻疹天花水痘等一次得病后几乎不再感染其他传染病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较短可出现下列情况再感染同一感染性疾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如感冒细菌性痢疾肺炎等重复感染疾病病程尚在进行中同一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又感染如血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丝虫病等易发展成慢性或重症感染复发指初发疾病已转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而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病原体在体内亦再度出现如疟疾伤寒等再燃初发疾病已进入缓解后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又复上升再度发病但一般为期较短如伤寒临床特点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并非都出现临床症状对于已获得对入侵病原体有特异性免疫的人体中病原体在入侵部位或在体内即被消灭也可被排出体外而不致病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但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称为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或带虫状态当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称为亚临床感染又称隐性感染但通过免疫学检测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已产生特异性免疫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在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组织的变化在临床上出现某一种感染性疾病所特有的综合征时称为显性感染临床特点病程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发热皮疹和黏膜疹毒血症状临床特点病程经过一般分为4期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或功能损伤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过程短者仅数分钟或数小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为细菌毒素所致大多数在数日之内如白喉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等有的长达数月甚或数年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狂犬病麻风等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一般为13日症状有头痛低热乏力等一般较轻而无特异性某些感染如起病急骤可无前驱期症状明显期传染病特有症状和体征在此期得以充分表达如皮疹肝脾肿大脑膜刺激征黄疸等病情由轻而重逐渐或迅速到达高峰死亡也多发生在本期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体征大多消失体力食欲逐步恢复直至完全康复此时体内病理变化和功能紊乱也逐步恢复病原体大多从体内肃清血清抗体效价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少数病人成为病原携带者临床特点发热是传染病的突出症状是其共同表现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和某些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猩红热肺炎等其发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有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如结核病布氏菌病急性。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资料
(3)实验室检查
(4)其他检查
掌握
6.传染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治疗方法
掌握
熟悉
7.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报告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了解
二、病毒感染
1.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
(5)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12.便血
(1)病因
掌握
2.类风湿关节炎
(1)临床症状
(2)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掌握
八、神经内科
1.脑血管疾病
(1)临床症状
(2)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掌握
2.癫痫
(1)临床症状
(2)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掌握
3.痴呆
(1)临床症状
(2)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掌握
(4)诊断:间日疟的诊断依据
(5)治疗:病原治疗、控制发作的药物、防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预防药物
(6)预防措施
(7)疟疾的诊断依据及抗疟疾治疗
熟悉
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七、蠕虫感染
1.日本血吸虫病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急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3.伤寒
(1)临床症状
(2)诊断要点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传染病概论整理

传染病概论整理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
组成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手、用具、玩具; 媒介昆虫;血液、血制品、体液;母婴传播;土 壤
人群易感 易感人群越多,人群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易 性 发生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地区性〕 气候因素〔季节性〕 生态环境: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流行过程有决定 性影响。
传染病的预防
• 管理传染源 • 切断传染途径 • 保护易感人群
先制成了狂犬病的疫苗,后来又相继发现了霍乱、 炭疽的疫苗。 •
天花病已经远去
新发传染病不断产生
手足口病
SARS
SARS
禽流感
禽流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埃博拉出血热: 提起生物 袭击,人们马上就会想起炭疽和天花。然而200
2年造成全球恐慌的炭疽杆菌,在2003年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2003年,一种和炭疽同样 的新型病毒在刚果大规模爆发了2 次,这就是人们尚不熟悉的埃博拉病毒。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一次大流行,全球1.5亿人死亡。 • 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 ——
霍乱的世纪 • 1918年一次流感〔Influenza〕大流行,2500万人死
亡。
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疫苗的诞生
• 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伟大的英国医生琴纳。 •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灭绝了天花 • 19世纪后叶,其他的疫苗也相继出现。巴斯德首

《传染病概论》PPT课件

《传染病概论》PPT课件

a
9
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特效药物
最早的化学药物是德国科学家艾利希发现的 “606”,当时最主要用来杀死螺旋体。
德国的医学家多马克,发现了磺胺类药物中第一个 问世的药物——百浪多息
a
10
特效药物
1928年的时候,英国的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人类首次发现的抗生素
1942年正式应用于临床 1945年,弗莱明同英国的弗洛里和德国的蔡恩三人共同获得诺
a
37
传染病的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必不可少 二)身心状况
1.病史 2.症状和体征(临床资料) 3.心理社会资料 三)辅助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其它检查
a
38
课堂小结
1.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 战。
2.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传染(感染),传染过 程的五种表现形式,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 点。
1. 病人:
2. 隐性感染者 3. 病原携带者
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可 传给人类引起致病,称 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4. 受感染的动物:
a
26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二)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 水、食物、苍蝇 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吸血昆虫:虫媒传播 血液、血制品、体液 土壤、疫水、医源性、母婴垂直传播
流行过程: 病原体从体内排出后,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 入易感者体内形成新的感染,在人群中流行 的过程
a
24
传染病流行基本条件
呼吸道
消化道
日常生活接触
虫媒
血液
土壤
a
25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
定义: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 体的人或动物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传染病概论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传染病概论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传染病概论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传染病概论1.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 以下概念哪项是正确的A. 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被动免疫方法B. 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有效C. 肾综合征出血热不会由病人传给人,对病人血液及尿液无需隔离与消毒D. 钩体病人不是传染, 排泄物无需消毒E.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伤寒的关健性措施2. 以下传染病中发病的季节性最严格的是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伤寒C. 流行性乙型脑炎D. 细菌性痢疾E. 疟疾3. 关于埋伏期, 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多数传染病埋伏期比拟恒定, 有助于诊断B. 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埋伏期制定的C. 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根据D. 呈爆发流行的传染病,往往是短埋伏期E. 局部传染病在埋伏期内具有传染性4.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____A. 艾滋病B. 狂犬病C. 肾综合征出血热D. 流行性乙型脑炎E. 以上都不是5.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 表现有脑膜大量纤维蛋白, 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 且易引起颅底部炎症、粘连的是哪一种疾病A. 流行性乙型脑炎B. 结核性脑膜炎C. 钩体病(脑型)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 疟疾(脑型)6. 以下哪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不采用血培养A. 伤寒B. 副伤寒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细菌性痢疾(一般不入血)E. 败血症7. 以下概念中, 哪项是正确的A. 脑膜炎球菌对人及动物均可引起感染B. 沙门氏菌只对人致病C. 伤寒并发支气管肺炎多为伤寒杆菌引起的D. ____常伴有小肠粘膜上皮显著病变E. 各型钩体病患者都可有肾脏损害表现8. 以下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 伤寒可并发虚性脑膜炎B. 阿米巴病可并发脑脓肿C. 流行性出血热可发生低钠血症D. 戊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硬化E. 钩体病可并发肺出血9. 病毒性脑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主要区别点是A. 细胞分类计数B. 细胞总数C. 潘氏试验D. 蛋白质总量E. 糖与氯化物的含量10. 虚性脑膜炎是指A. 全身感染毒血症致脑膜刺激征B. 全身感染导致脑膜炎症C. 有脑膜刺激征, 但脑脊液未查到致病菌D. 有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细胞数。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 气象和生态等。如我国北方有黑热病地方性流行, 南方有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乙型脑炎夏秋季发 病;如钩虫病少见于干旱地,某些自然生态环境 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 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 地区时可受感染称为人兽共患病。 (二)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 及文化水平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传染病被控制或消灭。如钉螺消灭、饮水卫 生、粪便处理的改善,血吸虫病、霍乱、钩虫病 的被控制或消灭。
有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 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 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 素)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通 过抗体转移而获得的免疫属于被动免疫。感染后 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病 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 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的 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有 例外(如流感)。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 例外(如流感)。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等)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等)的感染后 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也有 例外(如伤寒) 例外(如伤寒)。蠕虫病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 疫,往往产生重复感染( 疫,往往产生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蛔 虫病等) 虫病等)。
3.有流行病学特征 3.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 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 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前者指在国 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前者指在国 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 染病如霍乱;后者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或社会条 件下在某些地区持续发生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 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散 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散 发性发病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发病率的一 般水平;当其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时称 为流行;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超出国界或洲界时 称为大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高度集中于— 称为大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高度集中于— 个短时间内者称为爆发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在时 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 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 (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 年龄、性别.职业) 征。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
第五十二单元 原虫感染
肠阿米巴:阿米巴有滋养体和包囊二期,大滋养体也吃红细胞。特征性的肠道病理改变。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壁后所致的以痢疾样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阿米巴肝脓肿最为多见。痢疾阿米巴为人体唯一致病性阿米巴,包囊为感染性病原体。感染后不产生免疫力(即不产生保护性抗体)。病理: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坏死为其主要病变。小脓肿及溃疡(烧瓶样),造成广泛组织破坏可深达肌层。病损部位可见多个阿米巴滋养体,大多聚集在溃疡的边缘部位。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均匀呈果酱样,具有腐败腥臭味,含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与大量红细胞成堆。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甲硝唑(灭滴灵)。疟疾:病理: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雌雄同株,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分为三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1.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氯喹是首选药物,青蒿素。2.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伯氨喹。3.用于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按疟当斩首前来杯肝红)。按蚊吐出子孢子从血液进入肝脏→形成裂殖体→释放出裂殖子入血→进入红细胞成为环状小滋养体→阿米巴大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再破裂入血。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再具体分为HIV-1和HIV-2两个型,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Ⅲ期:持续性无压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形成软化灶、局部胶质细胞增生。10岁小儿夏秋季,急性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症。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主要传播途径。(乙脑夏季,流脑冬季)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传染病概论

传染病概论

(二)临床特点
有各自的临床表现,在各论中讲述。 (三)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血液常规;尿常规;粪常 规。 2.病原体检查。 3.免疫学检查。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1.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非常重要!) 甲类:鼠疫,霍乱;列入乙类传染病并 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6种乙类(新加 ?)和11 (新加 ?)种丙类。
(二)传播途径 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 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 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 (三)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 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四种基本特征 (一)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 生物和寄生虫。 (二)有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传染病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每一种传染病中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患者 的依据之一。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1.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 (1)外来性:指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 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如霍乱。 (2)地方性: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和社会 条件下某些地区中持续发生的传染病,如 血吸虫病。
2.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 2.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 行之分
(二)隐性感染 又叫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 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 上不表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 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转归: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 病原体被清除;少数感染者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三)显性感染 又叫临床感染,是病原 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发生持续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 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 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全 部受感染者的一少部分。少数传染病中, 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

传染病概述医学PPT

传染病概述医学PPT
、鼻等部位而感染。
食物传播
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 源而感染。
生物媒介传播
如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 咬人后,病原体进入昆虫体内 ,再叮咬他人时传播给他人。
传染病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传染病的症状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不 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发热、头 痛、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影响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严 重影响,可能导致死亡、残疾和疾病 负担加重。同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 行也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传染病概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常见传染病介绍 • 新发传染病的挑战与应对 • 传染病研究展望
01
传染病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包括避 免高风险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
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和贫血等。
预防疟疾的主要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以及避免在疟疾流行区暴露皮肤。
SARS与COVID-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 COVID-19(冠状病毒病2019)都是
02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回顾
古代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历史
如黑死病、天花等,曾对人类造成巨 大灾难。
从无到有,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不断进步。
近现代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论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论
40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
比例
41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
42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
43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 素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论
1
培训目的
1、掌握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2、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两个因素 3、了解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策略和措施
2
一、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 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感 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 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通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知其是否具有免 疫力。
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 的差异。
21
4、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
常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称为潜伏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 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得 较为稳固的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有些病后免疫 力并不牢固,易再受感染;少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举例:如麻疹、天花、水 痘
9
(三)潜伏性感染
概念: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某些部位, 机体的免疫能力难以清除病原体,但可以将 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病原体长 期在体内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 才引起显性感染。

内科学知识点辅导: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

内科学知识点辅导: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

内科学知识点辅导: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内科学知识点辅导: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内科学知识点辅导: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学简介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般来说凡具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播可能的疾病均可称为传染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染病是指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此为狭义的传染病)。

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又称为寄生虫病。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传染过程1.传染过程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

构成传染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2.传染过程的表现①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胃酸、特异性被动免疫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

②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此为最常见的表现。

③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④病原携带状态其特点为不显示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从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⑤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如结核、单纯疱疹等。

3.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与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及入侵门户等因素有关。

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及感染后免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概论传染病学特点:
总论
考什么?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3)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
(4)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5)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
(6)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重点内容】
(1)传染病流行过程中3个基本条件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3)传染病的诊断
(4)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概念】
一、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状态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
潜伏性感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原体,而将其局限,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

不排出病原体,与病原携带不同。

如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HSV)、带状疱疹(varicella-zoster vir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