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茶庭文化分析——以桂离宫为例

合集下载

日本茶庭简介

日本茶庭简介

茶道旳精神清、静、和、寂
茶庭分类江户时期,著名旳造园家兼茶人小崛远洲曾精心设计过许多茶庭,按照茶道旳要求和参加者旳心理状态把园林旳规模、内容和布局大致拟定下来。伴随茶道旳昌盛,茶庭也在宫廷、武家和社会上大量兴建,而且大致遵照小崛远洲旳模式而发展成为日本古典园林旳一种主要类型。 茶庭大致上能够提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一般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有外、中、内三区庭园。
内露地
茶庭旳造园要素•蹲踞:就是洗手台,只但是是用蹲旳洗。前面经过了雪隐,目前再来洗个手,不只单纯旳把手上旳污垢洗掉,更让心中之不洁藉由清水洁净地流去。 •尘穴:在洗手旳同步,能够看到不远处,有一约二十公分左右旳圆形或方形凹洞,名为「尘穴」。顾名思义此乃搜集落叶与尘垢之处。•腰挂:小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挂」
待合
飞石”即庭园里间置旳不规则石板,供脚踏用,一般是“六分走 道,四分景色”。
延段
内门
石灯笼,受禅宗思想影响,模仿古刹旳肃穆宁静。
孤篷庵寺院——禅院茶庭旳代表
桂离宫——书院式茶庭旳代表
茶庭特征石景:园内石景极少,且多半为了实用旳目旳,如洗手、坐憩等。整块石头打凿砌成旳石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照明用具同步也作为园内旳小品点缀。植物:常绿树木沿着道路呈自由式旳丛植或孤植,地面绝大部分为草地和苔藓。除了梅花之外不种植任何欣赏花卉,为旳是防止因锦绣色彩而干扰人们旳宁静情绪。铺地:具有导向性旳道路婉蜒波折地铺设在草地上,大多做成“飞石”路面,好象水上旳汀步以取其自然之趣,间亦有做成“敷石”路面旳。墙垣:一律用竹篱。入口:大门为“木户”(柴扉)。
日本古典园林旳类型
法隆寺

日本茶庭--汇报 3

日本茶庭--汇报 3

Page 19
Page 20
造园要素、特点: 3、诗意画境
桂离宫所有的园林小品建筑都有出处, 与中国文化或诗句有关。如月波楼就是引白自居易的“月点波心一颗珠 ”。取名桂离宫即与汉文化有关, 中国汉代有桂宫, 把嫦娥所居称为桂殿或月殿。松琴亭二字是后阳成天皇所 题,建筑背山面水, 后植松树, 轻风吹过, 松涛阵阵, 宛如琴瑟和鸣。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Page 7
江户时代(第三阶段)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 代 经济发展: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出现了。 教育程度高 文化发展: 哲学思想 儒学发展到宋朝,经程颐、程颢及朱熹的发展,形成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宋学。宋学最初作为禅僧的学问被带 入日本,16世纪开始形成学派并逐渐影响到幕府政治。 朱熹的理论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大义名分”思想,极符合刚刚建立起统治的江户幕府的政治需要。因此朱子学逐渐 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 江户时期町人思想的成长为提高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智忠亲王受其父智仁亲王影响而喜欢学习,他好和歌及书法,成就也佳,最大功绩是改善桂离宫。智仁
Page 25
案例3. 草庵式茶庭——表千家露地
地址: 京都市上京区小川通寺之内上 造园年代: 江户时代初期
Page 26
建筑模式
Page 27
亲和的建筑材料
表人物
桃山时代,日本茶道的始祖——千利休(1522——1591)将禅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他的作品有表千家的茶庭等。 江户时代——小堀远州(1579——1647),他的作品有京都南禅寺金地院庭园和孤蓬庵庭园等。

日本枯山水与茶庭

日本枯山水与茶庭

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 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禅 宗主旨。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 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 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
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 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 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 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 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 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 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 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 分明,人民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 日本人民对变化的极度敏感。日本植物生命的季节性变化不 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 时世无常 之感,这种精 神随即被融入茅道精神。茅道精神实际正是禅宗哲学的基础。
日本园林设计师兼禅宗法师枡野俊明认为,园林 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
茶庭大体上可以分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 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 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 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 有外、中、内三区庭园。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 置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 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 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 (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即步 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等 待客所需的设备。 书院式茶庭的特点是在庭园中各茶室之间 用“回游道路”和“露路”联通,一般都设在 大规模园林之中,如桂离宫等。

中日园林对比(以承德避暑山庄和桂离宫为例子)

中日园林对比(以承德避暑山庄和桂离宫为例子)

日本园林借鉴中国园林的启示
日本园林吸收中国园林吸收的关键点:
• 自然观:最根本的明证。 • 形式:移植了以山水为框架的形式,延续 了蜿蜒自然的风格,继承了主要的置石、 堆山、理水等手段。
日本园林借鉴中国园林的启示
• 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采取宽容的态度,大 胆引进西方先进观念。使其融入中国园林 的血液。 • 根据中国园林自身的情况创新发展不固守 成规,有民族意识不能完全的受到其他地 方的影响。



目录
1. 2. 3. 4.
承德避暑山庄与桂离宫 两者的情、理表达的不同 两者的造园手法的不同 中日差异的启示
承德避暑山庄
桂离宫
园林的情、理表达
中国园林主张 情感与个性, 目的在于追求 理想的境界, 园林表现为自 然主义和浪漫 主义,诗情画 意越来越浓。 是一种诗人的 浪漫气质。
园林的情、理表达
石头
●透、瘦、皱、漏
石头
●敦、实、圆、浑
游览方式
• 承德山庄:路游、舟游。 • 桂离宫:平凡的山水 —“假”山水(枯山水) — 茶道的“无”山水 — 道 (这是一条由动到静,由身游到 心游的过程,也是心境由不剧烈 到剧烈的过程。)
园林建筑
承德实,桂离虚。 承多用瓦屋顶,桂多用曹屋顶和桧皮屋顶。 承高大,桂矮小。 承色彩淡雅,桂多用素木,表现朴素。
园林的情、理表达
物之哀
•中国园林好“人之喜” •日本园林好“物之哀”
人之喜
造园手法比较
植物配置
石头 园林建筑 浏览方式
植物—自然与半自然的对比
承德山庄的 植物是自然 生长,层次分 的植物是半自 然修剪,象征 自然中的海景。 其特别之处的 是蕨类和苔藓 是园中的主景。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

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

文化景观wen hua jing guan17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官涛1 官珍2 杨燕徽3摘要:地处东亚的中日园林虽为同源,但由于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与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审美等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渐渐的发展出不同的路。

哲学思想、空间格局、游览体验、建筑以及植物上二者都各有异同。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桂离宫;对比一、正文位于东亚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都属于东方园林的范畴,“中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 。

但由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各有发展,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异同。

哲学思想方面,儒释道对中日园林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园林崇文,日本园林尚武。

中式园林代表作有皇家园林与苏式园林。

皇家园林恢宏大气,苏式园林则小巧精致。

日本在公园3~4世纪即有苑囿。

飞鸟时代,中国的建筑、雕刻、绘画等文化从百济传入日本,兴盛起来。

12世纪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园林形成极大影响。

中国特有的文人私家园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日本以佛教为国教,日本园林是佛道型山水园。

受到道教影响,中、日园林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但中国园林是“人”型园林,而日本园林是“天”型。

陈从周先生表示“中国园林是人工中见自然,日本园林是自然中见人工” 。

中日园林都采用相似山水园林空间格局。

但由于中日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布局上的不同侧重。

二者都是源于对真实环境的写仿,却分别形成了“大陆文化影响下的山水共生的山水园林和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岛共生的池泉园”两种模式 。

与西方规则式构图不同,中、日园林都是向心式构图。

但是中国园林往往有山有水,但不一定有岛,常以水、岛为平面中心,以山、亭为视觉中心 ,日式园林则是有水有岛,不一定有山,常以水、沙、岛、石为平面中心和视觉中心。

一池三山是中日园林中的常用的母题,但略有差别,例如日本园林经常用石或植物修出龟形或鹤形,称龟鹤岛,中国园林则没有这种做法。

从游览体验来说,中国园林以动为主,日本园林以静为主。

日本园林-桂离宫

日本园林-桂离宫

• (二)山石布局及艺术鉴赏 • 日本园林很少用石叠假山,一般用土石和散 石布置方式,还常用石桥、石灯笼和水手钵、飞 石等铺路等手法。建筑物周围均是绿色草坪。通 往各处的道路,采用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石块铺成 。房檐下流水道处,下铺沙子,上铺小鹅卵石,从上 俯瞰,好似白色带子环绕书院群,并延伸各处。在 庭园周围还有24个小石灯笼,其作用为晚上照明。 但从造形和实用分析,景观六分,实用四分。说明 它的更大作用为点缀周围景色。特别在笑意轩附 近有一个形似箱子的小石灯笼,它的三个窗口分别 为日、月、星辰形状,更说明其作用在于点缀景色 。如园林堂附近的桥、赏花亭下的桥和通往湖中 心岛的桥相互重叠,显得桥中有桥,景中有景。
• 园中有水井一口, 供烹茶洗漱之用, 在茶庭在内外露地 之间,用碎石和白 砂铺成一条干枯的 小溪,溪上架桥增 加园林气氛。以禅 宗心身感悟的方法, 把人们引入一种淡 泊清幽的脱俗境界, 使人感受更多的是 一种纯粹的对精神 空间的追求。
桂离宫的布局及艺术鉴赏
• (一)整体布局及艺术鉴赏 • 桂离宫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底,倒 影如镜。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桂离宫的主要 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 和赏花亭等。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 阔。整个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 和山色融为一体。湖中有大小5岛,岛上分别有土 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 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 松琴亭和月 波楼的两座 建筑的窗子 ,可收取几 面的景观, 与中国古园 的框景如出 一辙,只不 过视点更低 。
• 说他是茶庭,因 为大部分建筑是 茶室建筑,书院 建筑中有茶室, 小品建筑中也有 茶室,如松琴亭 、月波楼、赏花 亭、笑意轩等。
• 茶室外型好像草庵,尺度 不大材料结构都很古朴原 始。茶室内部利用凹间窗 户和天花布置创造出千变 万化的小空间。大量使用 自然材料,不加修饰,追 求空寂苦寒的气氛。这种 自然优雅的中性色,配合 阳光从外面射入,使得内 外空间表现出古朴实用洁 净安详的气氛,从而启发 茶人的清净情趣,排除私 欲,探寻本源。

日本古典名园赏析——桂离宫

日本古典名园赏析——桂离宫

日本古典名园赏析——桂离宫桂离宫位于京都市右京区桂清水町桂川岸边,全园面积58210平方米,为茶庭与池泉园的结合,是三大皇家园林的首席,也是日本古典园林的第一名园。

桂离宫是智仁亲王和智忠亲王父子创立的。

智仁亲王是正亲町天皇的孙子,诚仁天皇的皇六子,后阳成天皇的皇弟,同时被大将军丰臣秀吉收为养子,被封为八条宫。

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23岁追随细川幽斋学习,精通绘画、音乐、花道、茶道、造园。

他的长子智忠亲王,与父亲一样,也是一个文人,也喜欢造园。

所以说,桂离宫可说是日本文人园的代表之作。

智仁亲王1620年开始建造桂离宫,1625年建成。

事隔20年,智忠亲王于1645年重修增筑,于1649年完工,当今之局是智忠亲王完善后的景观。

关于造园家,有人说是江户时代最著名的造园家小堀远州的手笔。

但是,据考证其实是小堀远州的弟弟小堀正春的作品,故有小堀远州的风格。

从造园风格上看,桂离宫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既是池泉园,又是书院造庭园,也是池泉园、茶庭和文人园。

说它是池泉园,是因为它以泉源为中心,构筑水池,池中布置五个岛屿,岛屿之间用桥相连。

这五个岛屿和水池即是日本国土的象征。

岛上堆土山,山上建亭子,有些中国山水园的影子。

中心小岛上立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这一景称为天桥立。

智仁亲王的夫人来自宫津藩京极高知,天桥立是当地海边的著名风景,故桂离宫的天桥立是对日本名胜的仿写。

桂离宫是书院造庭园,即以大书院为主体建筑,书院分为古书院、新书院、新御殿。

这里是亲王居住和读书的地方,内有乐器房、剑房、书房、画室等,相当于中国皇家园林的主殿和书房。

与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相似,桂离宫建筑体量大、面积大,但平面富于变化,进退有致,成雁行式布局,是日本书院建筑的代表。

说它是文人园,因为所有的园林小品建筑都有出处,与中国文化或诗句有关。

取名桂离宫即与汉文化有关,中国汉代有桂宫,把嫦娥所居称为桂殿或月殿,当然,离宫显出退隐之意。

桂离宫:日本最美的花园

桂离宫:日本最美的花园

桂离宫:日本最美的花园作者:马利洪来源:《世界博览》2019年第01期苔藓,水湾,苍翠的松树,一提到日本历史上的园林,这些景象会首先浮现在眼前,日本园林带着特有的静谧,姿态和优雅,这正是西方园林缺乏的特征。

有些日本园林追求永恒的感觉,而有些则专门设计为了让人穿过,这就是江户时代的回游式庭园。

在这种庭园里,整个庭院从不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伴随观者左右的是一系列或近或远的人造景观。

也许现存最精美的回游式庭园是京都郊外的桂离宫,这所园林是由父子二人,八条宫家的智仁亲王和智忠亲王所建。

故事要从1586年讲起,后阳成天皇7岁的弟弟智仁被当时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收养,对秀吉来说这是为了加强跟天皇家族的关系,但是几年后,秀吉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收养关系废止。

为了补偿智仁,秀吉给了他大量的封地,并让智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且承若如果天皇自己的支脉断绝,智仁和另外三个家族一起具有合法的继承权。

丰臣秀吉之后,德川家族(1603-1868)把持了政权,在强势的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对天皇忠心耿耿的旧贵族发现他们的地位尴尬,毫无影响力。

所以这些贵族们只得去文化和艺术中追寻人生的意义,建造园林就是其中的一项选择。

日本的花园建造各个历史时期风格迥异。

平安时代的园林更像是戏剧乐园,适合在湖边宴饮和观赏周围的植物。

镰仓时代(1185-1333),中国禅宗传入日本,此时出现的禅意花园很小很简单,最终演变成了西方人很熟悉的由观赏石和耙过的碎石组成的枯山水花园。

在室町时代(1333-1568)受到中国宋朝风景画的影响,日本的花园成了某种观赏的东西。

随后的桃山时代(1568-1600),茶艺盛行,贵族们步行走过花园,沿着精心打造的小路,路边是夜里可以点燃的石头灯笼,前往静谧的茶室。

随后的饮茶仪式据说可以净化人的身心。

到了江户时代的回游式庭园,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多宗教的意味,更添加了对自然的审美况味。

在漫步过程中,路途风光被认为和最终达到的亭台和茶室一样重要。

日本茶庭——“禅”的简素精神,“空寂”的理想境界

日本茶庭——“禅”的简素精神,“空寂”的理想境界

322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6月下半月刊一、茶室和茶庭的产生茶道出现于室町中期 。

最初从贵族之间游戏性的品茶活动开始,由于风雅人士的创造逐渐形成了充当精神不可平衡的东西,与此相应,对沏茶的场所,包括住宅在内也都下功夫,在这里可以看见草庵茶室和庭院的萌芽。

到了桃山时代逐渐盛行。

江户时代,茶室庭园的设置随着茶室建筑的各式化大都规格化了,在庭园的构成中,有意采取借景等手法,和桃山时代各种过渡性的庭园综合起来,产生了回游式的茶庭。

一个小茶庭,只是由一些竹、木、土、石等自然素材所构成,却充满了各种意象,几乎是禅宗寺院的缩小精致版,只是欠缺住宿修行的地方。

其实也不需要,茶道毕竟不是宗教,也从不提出家。

然而历代大茶人几乎没有一位不参禅,相信在日常茶饭中,自有佛理存在,处处皆是修行。

相反的,日本历代高僧也多通晓茶道,相信佛法也存在于茶道中。

茶庭或说茶道,相信佛法也存在于茶道中。

茶庭或说茶道,就是在这样一个互相依附,彼此激荡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结晶。

二、茶庭的分类茶庭在日本庭院艺术中是属于很有民族特色的种类。

茶庭(通常称为露地)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禅院式茶庭、书院式茶庭、草庵式茶庭,在茶庭中,草庵式茶庭是最具特色的茶庭。

茶的精神是一种对自然的尊敬,轻视华丽,在自然宁静的环境中,宾主相和,以饮茶为极乐的一种茶文化社交活动。

因为这种精神是由禅的教理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禅院式茶庭就产生了。

在一些大规模的园林之中,用“回游道路”和“露路”联通庭园中的各茶室间而形成了书院式茶庭。

如桂离宫、修学院离宫等。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质朴无华的茶室居于一角。

茶室狭窄,一般仅有二铺席或一铺席半的面积,茶室色彩沉静。

三、露地和候茶室在茶室中,在沏茶用的开水准备就绪以前,需要一定的场地来整理装束,平心静气,以创造出进入茶室用茶的气氛,露地和候茶室就是为此产生的过度性空间。

露地地形细长,在草上地铺设蜿蜒曲折的7至15块的奇数的踏脚石引导进入茶室。

日本园林文化之茶庭设计讲述

日本园林文化之茶庭设计讲述

茶庭大体上可以分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 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 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重露 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有外、 中、内三区庭园。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置一条 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 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 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用)、 手洗钵(洗手用)、飞石(即步石)、延段(石 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等待客所需的设备。 书院式茶庭的特点是在庭园中各茶室间用“回游 道路”和“露路”联通,一般都设在大规模园林 之中,如修学院离宫、桂离宫等。
--品味茶庭文化
SY
日本传统的庭院具有 浓郁的东方哲学思想, 其表现形式独特且风 格鲜明。 究其理念与思想的原 点可以追溯到中国古 代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以及对于蓬莱仙境的 向往。
日本庭园在这种中国 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 响下发展起来,并结 合自己的风俗习惯和 文化性格以及宗教信 仰等因素,逐步形成 的一种造园文化。
孤篷庵寺院——禅院茶庭的代表
桂离宫——书院式茶庭的代表
茶庭的园要素
•木户:茶庭的第一个门城是嵌于高墙之中的一个有顶院门,称为“木 户”,它将露地与外界清晰的隔离 。 •外露地:第一层庭院,整个景观为半自然状。半具野趣半分略有人工 凿痕,外露地之目的与功能,有如今日潜水艇之减压舱一般,让你的身 体和心理慢慢适应 •飞石:就是进入外露地时,脚下所踩的石头。利休要求的飞石是「渡 六分,景四分。」 •雪隐:厕所。在外露地的教「下腹雪隐」,在内露地的叫「砂雪隐」。 现在无论那一种都只是装饰性质。 •中门:用竹子编的一缕空小门,其作用是用来区分外露地与内露地。 亦是喧嚣与静逸之再度切离。 •内露地:穿过中门,就进入内露地。此处被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 宛如进入一个缩小版的森林中,空气、味道、湿度已大不相同,精神完 全放松,细胞慢慢舒张。 •蹲踞:就是洗手台,只不过是用蹲的洗。前面经过了雪隐,现在再来 洗个手,不只单纯的把手上的污垢洗掉,更让心中之不洁藉由清水干净 地流去。 •尘穴:在洗手的同时,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约二十公分左右的圆形 或方形凹洞,名为「尘穴」。顾名思义此乃收集落叶与尘垢之处。 •腰挂:累了吗?刚好,这里有一小茅亭,我们就坐下来歇一会。这小 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挂」

京都多园林,偏要看桂离宫

京都多园林,偏要看桂离宫

京都多园林,偏要看桂离宫李长声专栏|日边杂记终于参观了桂离宫。

老早就想欣赏一下这座皇家庭园,但因为是皇家的,门票免费,却需要抽签。

据说战败前,从六位、勋六等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参观。

这回预约的是酷暑时节,竟然收到了许可通知。

兴冲冲专程去一趟京都,在规定的时间、沿规定的路线走一圈,最后的印象是看过了。

有一些日本景点,我常常疑惑去实地看看,还是在电脑上看几眼图片就足矣了呢。

京都多园林,为什么偏要看桂离宫呢?因为在加藤周一的著书里读到这样的话,他说:“日本文化里固有的自然感情,或者不如说自然意识,在观察、感受性、表现力的所有展开上丰富地、综合地、本质地表现,不是在文学作品之中。

不是的,不如说是在庭园,大概可以说尤其在桂离宫的庭园。

”我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不见识一下桂离宫,怎么能知道日本文化里固有的自然感情或者自然意识呢?桂离宫正门桂离宫本来是亲王八条宫(后来称桂宫)家的别墅,两代人费时半个世纪,大约在1646建成了现在的样子。

初衷或许要重现《源氏物语》中所写,光源氏在这一带营造游乐之所“桂殿”。

二百多年后,明治年间桂宫家绝户,别墅归宫内省管辖,称之为桂离宫。

它是回游式庭园,有池有泉,以前桂川的河水流入池中,现今一半以上的水量来自井水。

周围的环境变化,叫“书院”的房屋前一片苔藓也不见了。

有四栋茶室,叫松琴亭、赏花亭、笑意轩、月波楼,葱茏绿色中石块铺路,石板架桥,柴扉茅檐,看着像无印良品。

这就是伊东忠太说的“极尽幽雅”。

他是建筑家,搭建了日本建筑史的框架。

起初日本把Architecture译为“造家”(盖房子),他提议改作“建筑”。

19世纪末参与编撰《稿本日本帝国美术略史》,对桂离宫做出这么一句评价。

我若用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来描述,言外也自有情趣、余韵,只怕传达的就不是日本的幽雅之美。

不过,说来人对良辰美景的看法和感受都差不多,所用形容词不同罢了,但我们有汉字本家的气魄,爱照搬日本词语,要么莫名其妙,要么强作解人。

日本桂离宫

日本桂离宫

本科生年度论文题目: 浅谈桂离宫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 业 班 级 10级园林工程学 生 姓 名 王颖指导教师(职称) 袁海龙提 交 时 间 二零一二年 十一月学 号2010229141 分类号前言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日本的桂离宫分了四部分加以分析。

分别是从桂离宫基础分析、桂离宫的赏析、日本园林对造园要素的不同认识、对桂离宫的评价四部分分析的。

而且又在桂离宫的赏析中对桂离宫的立意、造园风格、布局、艺术处理书法等方面给以更深层次的分析。

在撰写本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受到老师及同学的热心帮助,衷心的感谢他们,并对文中参考的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目录摘要关键词一、正文1.宫基础分析 (1)1.1桂离宫概况 (1)1.2历史沿革 (1)1.2.1桂离宫创建及历史修葺 (1)1.2.2桂离宫当代的维修兴建 (1)2.桂离宫的赏析 (1)2.1桂离宫的立意 (2)2.2桂离宫的造园风格 (2)2.3桂离宫的布局及艺术鉴赏 (3)2.4桂离宫的艺术处理书法 (5)3.中日古典园林差异 (6)4.对桂离宫的评价 (6)二、结论三、致谢四、参考文献摘要京都桂离宫是日本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是日本三大皇家园林的首席,也是日本古典第一名园。

它的风格自然淡雅,布局结合书院与茶室内涵,形成独有特色。

园内以水池为中心进行设计,散置小岛、石桥、土桥、木桥、石灯笼及周围建筑,组成了闻名遐迩的日本古典园林。

而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日本的桂离宫分了四部分加以分析。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NO.1日本京都·桂离宫No.2 英国伦敦·伯肯海德公园 No.3中国扬州·个园「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简介 平面图 风格特点 功能分区 局部景观总结「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2摘要:园林艺术是一门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社会背景、人文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对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加之造园者个人实践经验、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趣的差异,不同条件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

而东西方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更是让园林艺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姿。

本文将分别取东西方不同时期的个人喜爱的优秀园林案例进行分析,浅谈个人一个学期以来在园林艺术鉴赏与设计上的理解和收获。

所取案例分别是:日本京都桂离宫、中国扬州个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关键词:园林艺术桂离宫个园海德公园「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3 Katsura Rikyū日本京都·桂离宫地址:Katsura Detached Palace; Katsura Misono NishikyÅ -ku图1-11.1简介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

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

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

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有岛。

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

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

桂离宫的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

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

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

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

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日本茶道文化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基本介绍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

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

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

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

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

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

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

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

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

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

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

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

而且,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

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

研究茶道,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

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

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

要是真正体会茶道的妙处,必须亲自参加茶事。

但是当好一个主人需要常年的修行,即使相当一个客人也是很不容易的。

茶道修行重视实践,反对依靠书本,这就要求每个茶道研究者必须是茶道艺术的实践者。

日本茶庭简介.

日本茶庭简介.

茶室布局
如庵茶室内部
一、茶道文化
1.3 相关人物——村田珠光
简介: 被后世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生于奈良,幼年在净土宗寺
院出家,因为违反寺规被轰了出来,此时,日本禅宗的重要人物, 大名鼎鼎的"聪明的一休"--"疯僧"一休宗纯,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挂单, 珠光闻名前去拜师参禅,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室町末期,相对于上面各种由皇室、贵族、武士、僧侣、富人垄 断的主流的茶活动,由平民百姓组织的饮茶会"云脚茶会"也开始出现, 在这些初期的平民茶会中,奈良的"淋汗茶会"是非常著名的,它采取 的草庐式建筑后来成为茶道建筑的典范。 贡献:
珠光身为奈良流的代表人物,又是柰良茶会的名人,从一休那里吸 取了禅宗的精华后,立刻开始用禅来改造自己的茶事活动,他将圆 悟克勤的墨迹必恭必敬的挂在茶室壁龛中,那是茶室最为显著的位 置,每个来参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圆悟的手迹行礼。从此这副墨 迹不仅是禅门重宝,而且也成为茶道至高的圣物。(它是珠光将禅 宗与茶道相结合的见证。茶与禅的结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关键, 从此,茶事活动有了深邃的思想内涵。珠光以后的历代茶人,几乎
二、茶庭的分类
1.1茶庭起源
桃山时代,艺术家千利休将禅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道开始从幽闭的寺院走入日本社会,日本的园林 也因此多了一种类型——茶庭。 茶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它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素的情趣。园内石景很少,仅有石水钵和石灯。石 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照明用具,同时也作为园内惟一的小品。园内植物主要为草地和苔藓。 除了梅花以外,不种植任何观赏花卉,为的是避免斑斓的色彩干扰人们的宁静情绪。

浅析日本园林--桂离宫

浅析日本园林--桂离宫
【2】建筑材料的应用
自然掉落的树木留下痕迹,经过多年的生长之后虽会被年轮包裹,但 缺口周围会微微隆起,中心部位呈现出内凹状,被称作“酒窝”。桂 离宫中使用了大量含有这种酒窝的原木,这些酒窝都出现在能被人们 看到的地方,而人们看不到的一侧根本不会出现酒窝,所以这些酒窝 是事先考虑好的,是被设计的。当建筑把材料本身的机理作为一种景 观呈现,木材则成为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更 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样式: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是指在大型庭园中,设有"回游式"的环池设路或可兼作 水面游览用的"回游兼舟游式"的环池设路等,一般是舟游、回游、坐观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 而增加园林的趣味性。有别于中国园林的步移景随,日本园林是以静观为主。
日本园林的特点
源于自然,匠心独运。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 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 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 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封建时代: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朴素实用的宅 园;同时宋朝禅宗传人日本,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此 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 (14~15世纪)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 名师辈出。以“枯山水”庭园最为著名。
谈佛论法,体现禅意。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 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 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 土。

日本桂离宫与中国苏州拙政园的比较——东方情与理的

日本桂离宫与中国苏州拙政园的比较——东方情与理的

日本桂离宫与中国苏州拙政园的比较——东方情与理的《日本桂离宫与中国苏州拙政园的比较——东方情与理的交融》苏州拙政园京都桂离宫春风又绿浣花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周围,总能感受到一丝幸福。

大自然处处皆美,面对如画的美景,我总是无法自持,竟不敢眨眼,无怪乎诗圣杜甫也建草堂于此。

古代文人更是热爱自然山水,于是师法自然,修建园林。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都是东方园林的典范。

日本园林早期受到中国的影响,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和谐,日本园林追求精巧、静谧,从日本的桂离宫和中国苏州的拙政园的比较中便可见其异同。

桂离宫位于京都市右京区桂清水町桂川岸边,全园面积共约58210平方米,为茶庭与池泉园的结合,是日本古典园林的第一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

园林占地面积约为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

明正德四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

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堪称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

一、宗教内涵艺术想象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真实反映世俗基础上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审美想象。

在东汉末年引进的佛教,形成佛教园林,并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因是长达380年的社会动荡中,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恐惧和逃避。

隋唐一统下的儒家礼教和文教,使园林又开始了诗化艺术行程。

隋后政局的多统一、少分离,使得中国园林的儒化过程得以彻底进行,文人化倾向和诗情画意的艺术特征更加显著。

故中国园林的掌握方式,更适于用艺术的掌握方式。

而日本的社会在平安朝中期以前,皇权稳固,国家统一,自中期的宇多天皇六年(894年),皇家政治时代进入贵族政治时代和武家政治时代,从平清盛的平家政权建立,到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灭亡的约700年间,战争不断。

人们把社会战乱与自然报复联系,由对自然的恐惧转向崇拜,从而建立了因果轮回和修炼成佛理论,以致在渗透入园林中。

桂离宫中的茶室便是最能体现这种宗教精神的典范,桂离宫中大部分建筑是茶室建筑,书院建筑中有茶室,小品建筑也有茶室,如松琴亭、月波楼、赏花亭、笑意轩等。

美学翻译

美学翻译

P114案例分析:桂离宫P115案例分析:桂离宫P116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修学院离宫1655年,这座大型山庄由幕府将军为后水尾天皇所建,天皇的妻子是德川家康的孙女德川和子。

山庄由三个不同标高的茶屋(庭院)构成,坐落在林地和农田之间。

下御茶屋有一些较小的寝殿造风格的庭院和茶室。

后水尾天皇建造了一个土坝从而形成一片相当大的湖水,湖水有着蜿蜒的岸线。

上御茶屋以其对借景的运用而闻名,一套完整的空间序列创造出了独特的空间体验。

参观者通过由整剪绿篱限定的石阶进入上御茶屋,沿阶而上来到山坡最高处的邻云亭(茶室)。

转身,壮观的京都景象浮现在湖面上方,湖水的轮廓呼应着周围山体的形态。

修学院离宫:离宫以其巧妙地借景而享誉世界上御茶屋:植篱将堤坝隐藏,重复着农田阶梯状的形态层层而上。

P117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总平面:修学院离宫总体上包括三个分离的庭园P118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仙洞御所后水尾天皇退位较早,仙洞御所是天皇命日本茶道大师小堀远州设计建造的,供天皇隐居修行使用。

御所围绕一片池水并有一片瀑布。

深深的水湾和半岛将湖面进一步划分,使得参观者穿过整个御所时空间产生丰富的变化,步移景异。

仙洞御所以其铺满鹅卵石的洲浜、海龟岛和土桥而闻名。

仙洞御所:经过河水洗刷的岩石以“石岸”的风格形成了仙洞御所池水的岸。

大名(藩主)的庭园后乐园,东京后乐园由德川幕府的水户藩主池田纲正建于1629年。

孔夫子的教学受到德川幕府的尊重,该园正是为了题献孔夫子。

因此后乐园的一些特色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比如円月桥和一座30英尺高的假山-庐山。

后乐园有一片水池、坐落着一块奇特的垂直“头”石的海龟岛、各式各样的桥和许多进口的岩石。

园内还再现了著名的金阁寺花园和杭州花园内的景象。

后乐园后来成为其他藩主庭园的参照,并和对孔夫子理论的强调始终保持一致,包含了更多的外显的诗意的主题而非一些细微的暗示。

后乐园:灌木被修剪的如同岩石,低而宽阔的灯笼式天窗与池水的水平状态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本茶庭文化概述日本茶文化中,茶庭文化占据着较高的地位。

日本人喜爱闲适自然的生活氛围,自从茶由中国引入日本后,日本人进一步创新饮茶,包括饮茶方式、饮茶工具以及饮茶目的等,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茶文化。

1.日本茶庭文化的起源日本茶庭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日本奈良时代,也就是中国隋唐时期,茶叶就从中国传入日本。

但是当时只有一些以推崇隋唐文化为风雅的日本贵族开始效仿中国文人墨客饮茶。

直到我国宋代时期,随着佛教及其饮茶习俗的传入,日本人对饮茶和追求自然的民族性格被激发出来,茶庭文化才真正开始流行,并形成了茶道。

2.日本茶庭文化的发展概况茶庭又称“露地”,就是茶道与庭院的结合。

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茶庭文化就已经初见雏形,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并没有很快发展。

直到室町时代,茶道和庭院首次结合并走入园林,成为茶庭文化的开始。

桃山时代,茶庭文化开始盛行,从最初的思想层面逐渐地落实到实践。

由于佛教禅僧在饮茶的过程中对茶道注入了寂灭无为的哲理和不分高低贵贱的思想,形成了草庵式茶室和朴素简洁的茶庭,成为日本最有特色的建筑类型之一。

茶庭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展。

江户时期(1603—1867)是茶庭文化发展的兴盛期,饮茶风俗弥漫到整个日本社会,皇家、武家、僧人纷纷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增添茶室建筑和茶庭。

二、桂离宫的历史沿革桂离宫,又叫桂山庄、桂别墅,位于日本京都市西京区,因位于桂之川西岸而得名。

桂离宫当时的主人是八条宫智仁亲王,后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明治十六年成为皇室的行宫。

1.桂离宫的造园历程元和元年(1615年),八条宫智仁亲王在得到桂地后倾其心力修建别墅。

在设计师小堀正春和智仁亲王的监工下,先在池塘西岸修建了一座书院,即现存的古书院部分;然后开始整理庭院,引桂川之水入园,在池岛之间架桥,搭配种植植物,放置景观石,铺设飞石步道。

在修建过程中,智仁亲王于宽永六年离世,初见成效的桂山庄便开始日渐荒废。

宽永十八年,成人后的智仁亲王之子智忠亲王决定子承父业,在原先的基本上对桂山庄进行扩建。

在古书院南侧增建了“御座之间”,即中书院。

在庭院各处增建茶室的同时对庭院进行重整修顿。

为了迎接后水尾天皇,继续对桂别墅进行改造,并在书院旁建造了御幸御殿,即新御殿。

1976至1982年,桂离宫得到彻底翻修。

经过这次大规模整修,据说桂离宫内的建筑、水体、景观等至少可以维持300年。

2.桂离宫的园林布局桂离宫占地面积约66990平方米,庭院内由书院、茶庭、池塘等构成,水清见底,倒影如画。

桂离宫的园林布局是许多优秀建筑经过严密的构思设计组织在一起的。

茶庭建筑则与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书院式建筑则以简朴、素练的空间构成方式进行结合。

从东侧的表门进入到达御幸门,御幸门前的道路就是御幸道,直走便到达书院建筑群。

书院建筑群位于池塘西岸,由古书院、中书院、新御殿及周边衔接性建筑组成。

古书院临湖建有月见台以供赏秋观月,古书院北侧就是月波楼。

御幸道东南侧则是红叶马场,隔塘相望就是松琴亭,其西南方是园中最大的岛,被称为“大岛”,岛上有赏花亭和园林堂,赏花亭往西北通过土桥就是古书院,过园林堂前的土桥则是梅马场,梅马场以北是古书院,以南是笑意轩。

其中,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笑意轩等都是茶庭。

3.桂离宫的园林艺术桂离宫是庭院和建筑有机结合的典范。

在日本茶文化中,茶庭和茶室的选择都是十分讲究的,其中影响因素有美学、礼仪、宗教、社交等。

日本民族的价值观使建造者在设计庭院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朴素、清幽的环境,使用不规则对称美、缺陷美烘托意境,营造独特的园林艺术。

桂离宫内的茶庭没有绚丽高贵的装饰和现代化的人造材料,具有的仅仅是野趣横生的自然造物和寂静质朴的脱俗清静。

日本的茶庭文化分析——以桂离宫为例□宋童恬叶洁楠摘要:在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桂离宫内的大部分建筑是茶室建筑,如月波楼、松琴亭、赏花庭、笑意轩等。

该文以桂离宫为代表,分别从桂离宫内的茶庭建筑、园路规划、园内布景等方面,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探究日本茶庭文化在庭院中的设计运用,以期为日式庭院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桂离宫茶庭茶文化114园林与建筑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三、茶庭文化在桂离宫中的具体体现1.桂离宫茶庭建筑(1)月波楼在桂离宫中,古书院北侧正对湖心的就是月波楼。

月波楼并不是一座楼,而是一个单层建筑,由于地势比古书院略高一些,加上周边池塘的石砌护坡较高,所以从远处看过去有似楼之感。

临水处有一个观月的平台伸出。

月波楼因白居易的诗句“月点波心一颗珠”而得名。

(2)松琴亭松琴亭是桂离宫庭院中一个地位很高的建筑物,是一座简朴、肃静、雅致的茶庭。

松琴亭背山面水,三面朝湖,南面遍植松树,当轻风掠过,松涛阵阵,宛如琴瑟合鸣。

作为园内的主要茶室所在地,松琴亭造型纯朴简洁,采用草庵式茶庭中常用的入母屋屋顶,由茅草、树皮等自然材料构造而成,没有多余的装饰,这体现了茶庭文化中对自然的高度追求,使人能从中获得身心的释然。

(3)赏花亭赏花亭位于桂离宫的“大岛”上。

与松琴亭不同的是,赏花亭屋顶采用的是草庵式茶庭中另一种常用的切妻造屋顶,即常见的人字坡屋顶。

赏花亭作为一个供茶人在游园中休憩的小茶庭,其面积较小,为半开放式的小型茶庭空间设计。

(4)园林堂园林堂不同于其他几处茶庭建筑。

园林堂原本就是一座佛堂,所以造型和结构比较肃穆,采用中国传统式的筒瓦屋顶,内部空间也较封闭,与周围的其他观赏性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园林堂的特殊性质。

虽然这种建筑形式不轻松自然,但是建造者在园林堂的设计中将屋顶的曲线造型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柔和的屋顶曲线造型中和了整个建筑的严肃氛围。

(5)笑意轩位于庭院西南端的笑意轩面水而立,其主要观景面朝向湖心。

笑意轩在桂离宫的茶庭建筑中装饰性较强,室内布局充分考虑视觉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笑意轩与松琴亭相比,其修建年代可能较晚。

笑意轩是桂离宫中极具茶庭文化代表性的建筑,茶人经过茶庭进入茶室,在茶庭中的飞石上前行如行山间野道,在腰挂组合前得到心灵的洗礼。

2.桂离宫园路规划在桂离宫这个较大的茶庭中,建造者通过巧妙的园林道路规划将空间中的各个元素逐一地连接起来,使茶庭空间在园路的指引下具有起承转合的效果。

(1)园路结构规划桂离宫的园路基本上是自然形成,少有人工进行的面层、结合层、基层和路基等结构上的加工。

但是在茶庭中也有一些人为的痕迹,目的是使园路规划更贴近人的心灵,引导茶客更好地感受茶道。

作为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缓冲区域,在延续了自然多变的本质的同时,也加强了空间的安定性,为人们进入建筑空间做好心理上的过渡。

园路结合空间节点、植物配置进行规划,从而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使人进入场地后心境也会产生变化。

(2)园路铺装规划桂离宫中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石的用法。

桂离宫的园路全部由不同大小、形状的石材铺装而成,形态朴实,形成了独特的韵律。

加上京都多雨,游园的行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脚下湿滑的石头上,行走速度变得缓慢,有助于聚精会神、平心静气。

规整的建筑空间与不规则式的自然园路空间形成视觉缓冲,增强了趣味性,给人身处自然之中的舒适感、放松感。

旁边竹片状的道牙是防止行人走到园路以外的地方。

(3)园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在桂离宫整个茶庭建筑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道路的宽度、曲折程度、纵横坡度、桥的高度、飞石路径等都在线性规划的范畴中。

建造者充分考虑了场地中造景的需要,达到曲折有致、迂回前行的造景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的状况,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结语通过对桂离宫中的庭院分析,日本茶庭文化往往体现在自然取材的茶室建筑、动静结合的空间调度、层次分明的植物搭配以及最具茶庭特色的园路铺装等方面。

日本茶庭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思想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茶庭文化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设计者往往运用一些看得见的景观元素和形式,表达一些抽象、高深的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1]谢文祺.浅析日本茶庭文化中的园林艺术.中国高新区,2018(7).[2]刘志勤.桂离宫——日本庭院建筑的一颗明珠.文博,1984(2).[3]刘海燕.中外造园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张翼.从木构源流到空间特征——交织于史学与建筑学视角的双重猜想.建筑技艺,2016(8).[5]赵乃君.日本茶庭声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陶钰倩.园路的韵律成就自然的空间连接——以日本园林桂离宫为例.大众文艺,2016(6).[7]欧颖.桂离宫庭园艺术与建筑艺术浅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8]崔陇鹏,李红艳,喻梦哲.日本室町——江户时期的茶庭演变研究.中国园林,2014(2).[9]宁晶.日本茶庭空间特征之分析.艺术设计研究,2012(4).[10]进士五十八,施振昌,陈新一.有关日本庭园特性的探讨——关于日本古典庭园空间的尺度分析与模数.广东园林,1985(2).[11]叶渭渠.日本建筑.上海三联书店,2006.[12]李青璇,丁山.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8(24).[13]徐若愚,火艳.文化景观中导视系统设计的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设计,2018(23).[14]胡雪歌,孔德金,刘雅迪.从视知觉角度分析公共艺术带来的动态体验.美术教育研究,2019(1).(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编辑王旭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