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典诗词 提高学生素养
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一篇: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诵读经典诗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
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一、立足课内阅读,探索高效的古诗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三四首隽永的古诗词,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练、沉淀,彰显出特有的经典魅力。
它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需凭借丰富的想象、超时空的感知,方可体会蕴含其中的意境和主题,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的目的。
作为教师要从平常的课堂教学入手,从具体特点出发,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
如教学《望湖楼醉书》时,从把握诗眼入手来体会意境、感受诗情,作为古诗词钻研的有效切入点。
这首诗的诗眼在题目之中,就是一个“醉”字。
教学中就抓住“醉”字,以一个问题“诗人被什么而醉?”展开了一幅瑰丽的画面: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教师主要是通过抓词“翻”“遮”,让学生来感受云的厚、重、猛,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来势汹汹的云,“乌云翻滚、乌云密布、乌云滚滚......”;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教师则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对暴雨、骤雨的记忆,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像跳珠一样的雨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雨的急、快、大。
“卷地风来忽吹散”,教师围绕“忽”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触类旁通,感受“忽”带来的惊喜等。
让学生通过云的浓墨、壮观,雨的圆润、活泼,风的急速、力量,水的茫茫一片,感受到诗人被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所陶醉,为大自然的变幻和力量所惊叹的那份情感。
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课堂才彰显生气和价值。
诵读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素养
二、有目标 。有计划 。
不贪 多,不性 急,每天背一 首或两首 ,边背边巩 固。把近期 目
培养想象能力 ;6 、提高审美情趣 ;7 、作文时可 以用上一些佳旬 。 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我 想查个资料, 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 冒出
《 古诗大看台》《 古诗文全集》《 新编千家诗》《 千家诗评释》《 千古 美文》《 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 古诗文导读》……林林 总总,近三 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 了 《 毛主席诗词》 。真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根说 : “ 读诗使人灵秀 。 ”苏 东坡说 :“ 腹 有诗 书气 自华。 ”优 秀古诗文 ,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 的质地 ,不 断加 厚和刷 新我们的 人生底色 ,提高我们 的文化 品位 ,陶冶我们 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和 学生一起 ,手把诗书 ,或高声疾诵 ,或低 声微吟 ,在唐 诗宋词的天 地里心驰神游 ,去营造我们中华 民族 2 1 世纪的书香社会吧 !
学实践谈 谈 自己在这方面的几 点做法和体会。
一
陈玉红
趣 ,学 生诵读 古诗的热情 日 渐 高涨 。在 圆满完成 小学阶段 必背8 0 首 古诗词 的任务后 ,这 学期我又 开始给 学生补 充初 中必背 古诗文 ,每 天 一首 ,抄在 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 采蜜本 上并背过,如 今全班 学 生人均 背古诗1 0 0 多首。在学校 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 竞赛和抽 赛中,
且掌握 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 了一下,主要有 以下几种:( 1 ) 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 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 读,大 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 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 也是 最好 的 方法。( 2 )理解 背诵法 。先理解诗 的大意 ,然后顺 着意思背。( 3 ) 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 , 学生还进行了 比较,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
古诗文诵读的十大好处
写在前面苏霍姆林斯基曾留下一句教育学上的名言:“不怕学生做坏事,就怕学生不去做好事”。
孩子们不懂事,做点坏事是难免的。
但如果一个孩子,他从来不去做好事,说明他心里不知道什么是好事,而读诵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组织开展诵经典读古诗活动,是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头脑的新一代的中国人,文化的滋养重要的是看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但从近期看,孩子们从小背诵古诗文也有十大好处:1、增强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3、扩大知识面。
学生所背古诗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有诗有词、有歌有赋,能大量熟背经典诗文,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
4、培养学习兴趣。
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北京一所小学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在一次参加全市的活动时,一位以前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诵—首比较简单的古诗,他主动要求老师给他换一首较难的。
老师认为这位同学的变化,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5、提高审美能力。
北京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大学老师,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
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
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塑造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摘要: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推动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就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塑造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高职教育人文素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千百年来我们正是这样延伸和传承了诗词人文意识的精华,才有了较高审美境界。
诗歌包涵丰富的审美因素:美的语言、意蕴、情感、形象能使学生感受、鉴赏到美,受诗歌潜移默化的陶冶就是学生感知和体会美的过程。
当欣赏美成为一种习惯,成长为一种能力,升华到一种境界,那么美好的人文素养就会在心灵深处扎根,成为一种薪火相传的人文传统。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素养”则是平日的修养。
“人文”最早在《易经》中出现:“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总的来说,“人文”、“素养”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加上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人格、修养和气质、价值观和人生观、思维方式等。
其实,人文素养是人自身不断修养,受主观或客观因素潜移默化诱导,在人文知识基础上建立,人格、气质和修养等内在品格内化,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理解、尊重,以及价值寻求和人文关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隐性外在化。
(二)人文素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为立世之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1、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
目前的高职教育,由于盛行“能力本位”的实用和功利主义的观念,导致高职学生“有教育没教养、有电脑没头脑、有头脑没思想”,成为“工具人”和“机器人”,过于追求专业技巧,忽视人文素养培养,严重失衡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当今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发展不合拍,学生自身自由、全面和长远的发展受到限制。
巧借古典诗文,提高学生素养
巧借古典诗文,提高学生素养摘要:古诗文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是炎黄人文精神的结晶,对学生感情感染、人格熏陶、习惯养成、语文素养提高至关重要,借助于古诗文蕴含的博大文化,去熏陶学生,提升文化底蕴是母语教育的主流。
关键词:意境美;审美情趣;经典语言;母语教育;完美人格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文占有一定的比重。
据粗略统计,从小学一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达110首,文言文60多篇,这些诗文都是文质优美、传世不衰的名家名篇,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经典。
古典诗文走进语文课堂,对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秀美的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自然形象多姿多彩,变化万千,日月星辰、山川园林、风霜雨雪、鸟兽鱼虫,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占有相当的位置。
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量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以及游记散文,把壮美神奇、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美,在祖国大好河山中找到美的真谛,得到美的陶冶。
当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的形成,必须明确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因此,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美育作用不是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有一个内化接纳的过程,需要教师反复诵读,深入钻研,在抓住作品自然形象之美的同时,提炼出对审美教育最有价值的东西,把审美上升为能力,使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
二、恬淡的意境——荡涤学生心灵的清泉大量古典诗文中,有不少是反映归隐山林田园的遁世思想的。
表面上看,这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仔细推敲这些诗的意境,却自有其独特价值。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用平淡的口语构建了一个和平、静穆、深远的意境。
“带月荷锄归”,月下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于长满野草的小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诵读古诗文来提高学生素养
( ) 巧 妙 利 用 时 间 。 不 忍心 浪 费 早 诵 诗 兴 趣 , 还 采 取 了 一 些 学 生 喜 闻乐 见 1是 我 我
的 方式 , 古 诗 接 力 赛 、 诗 配 画 、 乐 诗 如 给 配
朗诵 等 。 一 系列 活 动 的 开展 , 大 激 发 了 这 大
情 日渐 高涨 。 读 唐 诗 三 百首 , 会 作诗 也 熟 不
2 1 N 3 00 0. 1
; I。 t e l - 1 rc 。。 a H l
科 教 论 坛
腹 有 诗 书 气 自华 : 过 诵读 古诗 文来 提 高学 生 素养 通
茅 玉 兵
( 苏省江 阴市新 桥镇成 人教 育 中心校 江 苏江 阴 江 2 4 6 1 2 ) 4 摘 要 : 诵读 ” 目前最基 本 最普遍 的 学 习方 式 。 “ 是 本文把 “ 诵读 ” 出来 , 诵读教 学” 出来 , 提 把“ 提 尤其把 古典 诗 词诵读 教 学作 为全文
中华 古 诗 文 经 典 诵读 工程 的 启 动 和 新 课标
诵读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素养
练 口才 ; ( 3 ) 明白一些做人 的道理 , 受 到思想教育 ; ( 4 ) 了解古 时候 的一些人和事 ; ( 5 )培养想象 能力 ; ( 6 )提高审美 情趣 ; ( 7 ) 作文时可 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 , 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 活动 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 天 , 我想查个资料 , 问学生谁带
学校 7 : 2 5早 读 , 我一般 7 : 1 O就到 , 到 校后先进 教室 和
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 我的习惯 . 都愿 意提前到校和老师
一
起早读 。这样无形之 中早读 就多 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
行辅导 ,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为 了激发学生 的诵诗兴趣 , 我还 采取 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 的方式 。 如诗文表演 、 古诗接力赛 、 给诗配画、 办古诗专刊手抄报 、 配乐诗 朗诵等。这一 系列活动 的开展 , 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 的兴趣 。 学生诵读古 诗的
生背诵古诗 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 自己在这方面 的几点 做法和体会
一
、
巧 妙 利 用 时 间
加重学生 负担 , 非要学生弄懂不可 。另外在背 的过程 中我建
立了学生档案 , 将 学生每天背诵 的情况及 时记 录下来 。对那 些记忆能力较差 , 背诵起来确实有 困难 的学 生 . 抽 空单 独进
彀
j i j |
§ |
薯 l 誊 -
鞫
| | 叠
诵读古典诗词 提高学生素养
柏 艳
2 1 5 3 0 0 ) ( 昆 山 市 大公 小学 。 江苏 昆山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也是我 国民族文化
诗, 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 : 简单易懂 的, 就放手让 学生 自 己背 ; 像《 商山早行》 那样难读 又难懂 的诗 , 我就 和学生一块 背。在看 了电影《 疯狂英语》 后, 我又将李 阳的“ 三最 法” 融人
【学生】浅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初探地址:沭阳县塘沟镇邮编:223611联系电话: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策略初探内容摘要:在文学作品这一坦荡无垠的艺海里,古诗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保守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句的意思后,一定会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上,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
而这,正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语文素养弘扬文化情感兴趣能力习惯古诗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保守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保守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中华保守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诵读古诗词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诵读古诗词能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实千百年来,诵读古诗词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背诵中华经典《古诗词》,初步理解诗词大意,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自读、导读等方法诵读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进度第1——10周《石灰吟》《墨梅》《乡村四月》第11——14周《书湖阴先生壁》《晚春》《大林寺桃花》第15周《菊花》《赋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第16周《逢入京使》《赠花卿》《村晚》第17——18周《竹枝词》《咏月》《冬夜读书示子律》第19周《观书有感》《回乡偶书》《秋夕》第20周期末复习展示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重坊中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
三、诵读内容《弟子规》,每次背会12个字。
四、诵读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引导经典诵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引 导 经 典 诵 读 , 提 高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董 顺 心
( 河 间 市第 四实 验 小 学 , 河北 河间 摘 要: 在 语 文课 堂 教 学 中 , 可 适 当进 行 经 典 美文 阅读 , 弥补 当今 语 文教 学 中存 在 的 不足 , 优化语文课堂教 学, 从 而 感 悟、 积 累 经典 文 化 。 对学生进行 品德和 审美方面的教 育 . 促 进 0 6 2 4 5 0 )
中所选 入的古诗文均 为凝聚精华 , 脍炙人 口 , 世代流传 的 , 有 着 不 可 磨 灭 的 生 命 力 和 不 可 抗 拒 的魅 力 的 经 典 诗 词 篇 章 , 它 们 是 文 化 精 神 极 为深 刻 、 极有 特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 、 道德 理 想 、 人 生 追 求 以
及 对 世 界 感 知 的 方 式 和 审 美情 趣 。 开 展 经 典 诵 读 对 提 高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的意 义 《 语文课程标准 》 指 出: “ 培 养 学 生 高 尚 的道 德 情 操 和健 康 的审美情趣 , 形 成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和 积极 的人 生 态 度 , 是 语 文 教 育 的重 要 内 容 , 不 应 把 它 们 当做 外 在 附 加 的任 务 。 应 该 注 重 熏 陶感染 。 潜移默化 . 把 这些 内容 贯 穿 于 日常 的 教 学 过 程 之 中 。” 显然 , 在语文 教学 中, 培养人文素质 的基本途径 是“ 贯穿 于 日 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 基 本 方法 是 “ 熏 陶感 染 , 潜移默化” 。 古 诗 有“ 只 可意 会 . 不可言传” 的 意 境美 . 这 种 意 境 美 最 好 的 表 现 方 式, 是通过激发学 生的想象力 , 使诗情 画意尽在 学生脑海 中 。 只有有感情地诵读 。 才 能 体 会 出诗 的 真 味 。 二、 读 出作 品的 独 特 神 韵 。 领 略 古 诗 文 独 特 的 魅 力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 特别 是 古典 诗 词 , 词 句 匀 称工整 . 音节铿锵鲜 明, 特别 适 合 诵 读 。 作为一种学 习、 鉴 赏 的 方 法 .吟 诵 对 学 生 理 解 和 继 承 优 秀 文 化 ,提 高 阅 读 和 写作 能 力。 至 今 仍 有 积 极 的作 用 。指 导学 生 朗读 时 按 诗 歌 节 奏 “ 摇 头 晃脑 ” 一番 ; 背 诵 时则 闭 上 眼 睛 , 在 摇 摇 晃 晃 中体 味 诗 歌 的情 感 底蕴 及生 命 内 涵 。 感 受 诗 歌 鲜 明 的节 奏 感 和 韵 律 美 。 充分 体 会文思 、 文理 、 文情 、 文气 , 产生共鸣 , 达 到愉 悦 的 审美 享 受 , 激 发 对诗 歌 乃 至语 文 的 兴趣 。 如 《 泊船瓜洲》 中的“ 一水 ” “ 只隔” “ 又绿 ” “ 何时还 ” 等. 都 表 达 了 一种 浓 烈 的思 乡情 ,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通 过 品读 理 解 , 进一 步体 会 到 诗 人 思 乡 心切 的 心 情 。 此时 , 再 通 过 声 情 并 茂 的 朗读 与 诗 人 产 生 共 鸣 , 这诗与情 、 情 与境 的 交融 , 是 古 诗 教 学 的最 高境 界 , 能 使 学 生 领 略 到 古 诗 词 独 特 的 艺术 魅 力 。 学生吟诵诗文 , 抑扬顿挫 , 韵味无穷 , 不仅 可 以感受到汉语 言的音律 之美 , 诗 文意境之美 , 形象 之美 , 还 可 以 积 累语 言 , 受 到 熏 陶感 染 。 在 古 诗 文诵 读 中要 提 高学 生 的人 文素养 , 教 师 必 须 尽 可 能 多地 给学 生 提 供 阅读 实 践 的 机会 。 让 学 生在 大量 的 阅读 实 践 中 整 体 感 知 . 培养语感 。 受 到 情 感 的熏
重视古典诗词背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重视古典诗词背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作者:刘洁韩晓清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0期摘 ; ;要:背诵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环节。
背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鉴赏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创作力和人文素养。
激发背诵兴趣,指导背诵方法,检查背诵效果,有助于古典诗词背诵的开展与深入。
关键词:背诵 ; ;古典诗词 ; ;人文素养背诵是从古至今惯常的学习方式之一,有人称其为记忆的体操。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思想的精华,优秀的古典诗词堪称“语言之母”“文学之钻”。
背诵活动作为一种语言积累,不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而是集认识、教育、审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感悟、想象、理解、鉴赏、表达、写作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正如学者所言:“诗词与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不同,它是抒情的,需要用品味的方式学习。
只有一点一点地读懂念熟,直至背诵下来。
诵读者在人生時间的流逝中慢慢品味、慢慢涵泳,才能真正体会古典诗词的精微意蕴。
换句话说,古典诗词的美不是‘读’出来的,是‘品’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背诵古典诗词是我们走进经典的重要途径之一。
”①目前,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越来越重视诗词背诵和经典阅读,这是夯实专业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
大学生经历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后,能够背诵的古典诗词少则四五十首,多则百余篇,对诗词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风格都有了初步了解。
在此基础上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古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用一种柔性的压力促使大家读原典、读作品”②,成为摆在广大师生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多年来教学改革常话常新的一个课题。
一、背诵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背诵在信息传递如此快捷的今天,很多时候被人误解为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现代人只需要打开手机或电脑,海量的信息瞬间就会汹涌而来,这种便利极易给人造成错觉,即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背诵记住什么,凭借多媒体很容易就能获得各类信息。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摘要:语文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有效提高。
文章研究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指出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诗词朗读的兴趣;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体味情感,提升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诵读中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深化学生对诗词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是如今古典诗词教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方法,才能发挥古典诗词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1.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感。
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学功底,强化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语言的学习必须要以大量的文学积累为基础,文学积累来源于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性认识,而古典诗词正是体现这种感性认识的关键部分。
将文学积累变为一种语言习惯以后,就会逐渐上升成为一种规律,借助这种规律形成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感,有了较强的语感之后,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环节时就会变得比较轻松。
语用能力的提高与诗词反复诵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俗话说熟能生巧,诵读过程是眼、口、耳同时配合的过程,调动的是学生各个感官对诗词的认知。
在诵读的过程中,经过大脑记忆体系的控制,会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积累,长期坚持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语用习惯。
因此,通过古典诗词的诵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感。
2.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诵读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诵读的时候,不仅可以理智地了解所读的内容,还能够亲切地体会所读的内容,这就是语感形成或强化的结果。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多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还能够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各种美,比如诗词的结构美、韵律美、意象美、情感美等,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加强中华经典诵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加强中华经典诵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加强中华经典诵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泗洪县曹庙中心小学陈启国摘要: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诵读感受,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如何更好地加强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的指导,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核心素养“诗辅教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经典诵读传统的价值所在。
今天,我们提出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在于培养个性健全的人,让学生在将来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
经典诵读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特别是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知道我们是从何而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是学生形成基本素养的需要。
我们应加强中华经典诵读,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今天,我以本校为例,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华经典诵读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
为了配合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
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精品文档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篇一:《“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文化历史背景:我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名篇名言可谓感人至深,脍炙人口。
炎黄子孙的我们,长期沐浴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温床上,却往往轻视人文素养,重视物质享受,不尊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实生活缺乏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精神,国民文化素养并未能与迅猛的经济步伐齐头并进。
2、研究状况与创新: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江苏省靖江地区率先进行的童谣诵读教学研究、或如上海市积极开展的“经典诵读与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又如《百家讲坛》的热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的国学版等等,均引领了诵读文化的新潮流。
然而,如何有效地带领和组织学校进行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诵读兴趣和能力,则是一个“瓶颈”问题。
本课题组经过认真调查取证,发现《“经典诵读对语文素养提升”探究》1 / 6精品文档这一课题,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的诵读效果,达到了熟能成诵、出口成章的文化兴奋点,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创新突破。
为此,进行本课题研究,发掘本地课程资源,把诵读古典诗文的活动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中去,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综合修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语文教师收集及运用名篇名言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成熟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学校自然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兴趣、学段、年龄特点及学生个体需要,把搜集到适合各个年段的名篇名言分组实施到位,每个小组长将负责年段的诵读情况和效果通过不同的形式汇报,奖励先进,表扬优秀。
主要探索内容如下:一年级加背《三字经》;二年级加背《成语接龙》;围绕“直面经典、不求深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的诵读理念,要求每个学生能够在老师启发下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诵读。
在古典诗词学习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在古典诗词学习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作者:饶维井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2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
学习古典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最佳方式之一。
诗词本身具有的凝练性与抒情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践,从读、析、写这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进行全方位的教学。
一、读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
在古代,文人墨客通常将它以说唱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师应注重诵读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明确诗词的主要含义。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结合教师的分析与讲解,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柳永的《雨霖铃》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堪称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给后人创作带来极深的影响。
全词采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意境深沉,将情人不忍离别时的无奈与苦楚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缠绵悱恻、含蓄多情的悲情形象跃然纸上。
诵读之前,教师应让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并让学生尝试划分停顿节奏,掌握朗读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语速的缓急、音节的强弱,而不是直接像说明文一样没有起伏地读。
比如“兰舟催发”中的“催”字,应读出催促之意,音节要强,语速要急。
而下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读出凄伤、无奈、不舍、压抑之感。
在诵读时,想象一对情人被迫分别,在离别地互相对望,却说不出一句道别的话语,只因悲伤至极。
“今宵酒醒何处”是疑问句,此时作者的情感有两种。
一是离开情人后,感情迷茫,没有依靠,心里十分无助。
二是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前程感到渺茫,有一种才华能力无处施展的落寞之意。
教师也应通过示范和引导,使学生快速掌握正确诵读的要领。
可以借助音响设备播放名家朗诵录音,学生反复跟读练习,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在诵读时,学生的心弦被拨动起来,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进而真正将自己融入到诗词当中。
二、析这里的“析”分为“解析”与“赏析”。
解析应位于赏析之前,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诗词的含义和内容后,才可以进行多角度赏析。
经典诵读提高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提高语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经典诵读提高语文素养,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诵读提高语文素养篇一一、什么是诵读经典打开历史的开篇,中华民族就有“诗书礼仪之邦”的美誉。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读诵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二、诵读经典对语文的影响1、经典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积累语言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要求对感性的、现存的、优秀的、经典的语言进行借鉴性的储存。
经典美文是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因此,对于经典美文的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
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
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诵读的。
诵读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诵读的成效往往体现在学生的写作能力上。
如果不让学生诵读就希望其能写出佳作,那只能说是在逼学生抄袭名文。
浅谈古诗词诵读的作用
浅谈古诗词诵读的作用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八十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诵读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效果。
古诗词的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动脑,也可以促进学生动口;其精妙的用语、精练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都能促使学生感悟、吸收、内化人文精神。
由此通过古诗词诵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进行了认真探讨。
1.发掘古诗词诵读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很多,比如有些人认为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也有些人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人文素养,还有人认为各个学科教学中都蕴含有提高人文素养的内容……因此寻找一条可行的,合适的途径来提高人文素养是必须的。
诵读古诗词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诗词的行为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行为之一,也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人类把精神活动提高到真善美的极致境界。
古诗词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土壤,尤其是古诗词所具有的如下特点,更使得古诗词的诵读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1精妙的用语及精练的表达。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练字的功力。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古典诗词提升学生素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1999年春,江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说:“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增强修养,丰富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小学阶段很多于160篇(段)。
随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启动和新课标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注重。
我们学校从2001年9月份开始全面展开了古诗文诵读活动。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学生读古诗、诵古诗、抄古诗、议古诗、演古诗、画古诗,整个学校掀起了一股诵诗热潮。
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测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下面我就自己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准确理解活动的意义
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典范。
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词,既能够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升语言表达水平;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展开这项活动不但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说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所以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更不能应付。
不管学校组织与否、检查与否,都应该扎扎实实坚持下去。
国家总督学柳斌早些年就讲过,素质教育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乃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诗文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激励和协助学生完成大纲推荐的背诵任务,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指导学生背古诗,我掌握这么几个原则:
一是巧妙利用时间。
学校7:25早读,我班7:15就开始,提前10分钟,从三年级我就是这么规定的,我不忍心浪费早晨的大好时光。
利用语文早读的部分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
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单调。
我从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很少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是有目标,有计划。
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
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实行。
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
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
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
全部背完后再开始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
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持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
背完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
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
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
背边抄,既协助巩固又练了字,一举两得。
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准确,读通顺,再逐句帮学生理解诗的大意,然后再读,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
有的诗我边领读边做动作协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懂又难理解的像《商山早行》那样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
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要加重学生负担,一定要学生弄懂。
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即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水平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实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
这个系列活动的展开,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
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