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引言小儿手术麻醉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安全非常关键。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小儿手术麻醉方式,它们各自有着优点和局限性。
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工作以及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喉罩麻醉的原理和特点喉罩麻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麻醉方式,它是通过在喉部放置一个松软的管状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和进行通气。
相比较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麻醉不需要插入气管内,对咽喉损伤较小,操作简便,对于小儿的手术麻醉有着独特的优势。
喉罩麻醉的主要特点包括:1. 操作简便:相比气管插管麻醉,使用喉罩进行麻醉所需的技术要求较低,操作相对简单。
2. 咽喉刺激小:喉罩无需插入气管内,对咽喉黏膜和软组织的刺激相对较小,减少了气管插管麻醉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并发症。
3. 通气效果良好:喉罩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和进行通气,具有较好的通气效果。
4. 适用范围广:喉罩适用于小儿各种大小手术的麻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气管插管麻醉的主要特点包括:1. 通气效果稳定:气管插管麻醉通过将气管插管插入气道来控制通气,通气效果较为稳定可靠。
2. 无意外脱管风险:相比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因喉罩脱落而引起的通气困难的情况。
3. 可控性强:气管插管可以准确地控制气道通畅,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操作。
4. 适用范围广:气管插管麻醉同样适用于各种大小手术,广泛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
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比较针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如拆线、取石、吻合等操作,我们对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术后恢复等方面。
1. 麻醉效果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我们发现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麻醉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经验822013.12基于婴幼儿患者机体的低抵抗力特征,因此,在对患者实施麻醉过程中其要求较为严格,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状[1]。
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婴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婴儿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5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0.65±0.01岁;患者体重为4.5—11.4kg ,平均体重为7.95±0.61kg ;患者身高为45.2—71.4cm ,平均身高为58.31±1.04cm ;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身高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前均采用肌注的方法注射0.02mg/kg 的阿托品及2mg/kg 的苯巴比妥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喉罩麻醉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1)医护人员在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前,采用0.5mg/kg 的罗库溴铵,之后实施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使用机械通气,并给以患者1—3%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效果。
(2)医护人员在对治疗组患者实施喉罩麻醉前,采用2mg/kg 氯胺酮及0.1mg/kg 米唑安定实施麻醉诱导,在患者入睡后,通过面罩吸入的方法给以患者6%的七氟醚,每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喻泽兵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婴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进行麻醉,治疗组患者采用喉罩麻醉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小儿麻醉是一项高难度的医疗工作,对于小儿麻醉的选择有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病情。
在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喉罩麻醉喉罩麻醉是一种非侵asive的麻醉方式,通过口咽部置入喉罩,对呼吸道实施通气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喉罩麻醉技术成熟,使用方便,对呼吸道的刺激小,适用于小儿短时间手术。
在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有以下优点:1. 适应症广泛:喉罩麻醉适用于各种小儿手术,包括择期手术和紧急手术。
2. 操作简单:相较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麻醉的操作更为简单,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3. 对呼吸道刺激小:喉罩麻醉不需要插管,放置过程对呼吸道的刺激小,能够减轻小儿的不适。
4. 快速有效:喉罩麻醉的放置时间短,对机体的刺激小,小儿能够快速进入麻醉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二、气管插管麻醉气管插管麻醉是通过插入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通气的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也有其独特的优点:1. 通气更稳定:气管插管可以确保通气更加稳定,降低氧合不良和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特别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2. 保护呼吸道:气管插管可以有效保护呼吸道,减少误吸的风险。
3. 适用于紧急情况:对于对呼吸功能严重影响的小儿手术,如严重头部外伤等,气管插管麻醉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4. 便于药物管理:气管插管可使麻醉医生更加便于控制患者的呼吸,调节麻醉深度。
以上就是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比较分析,对于小儿麻醉的选择,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在使用喉罩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时,医生应熟悉相关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技术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小儿麻醉过程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麻醉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喉罩麻醉喉罩麻醉是一种经口喉罩插入的一次性轻型喉罩,用于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的气道管理。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需气管插管,可以在体外通气和正压通气下进行手术。
对于小儿麻醉而言,喉罩麻醉具有一定的优势,喉罩麻醉无需将气管插入食管,能够有效避免气管内压力升高,减少喉部粘膜损伤和气管炎症的发生。
喉罩麻醉相对气管插管麻醉而言,对患者的侵害更小,术后咳嗽和喉头炎症的发生率更低。
喉罩麻醉还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咳嗽和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喉罩麻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喉罩麻醉需要充分的麻醉深度才能确保气道的有效通畅,对于年龄较小、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或无法耐受麻醉深度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通气困难。
喉罩的尺寸和材质也会影响通气的效果,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选择不同尺寸的喉罩,这对临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二、气管插管麻醉气管插管麻醉是通过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确保气道的通畅,并通过导管进行正压通气,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功能。
相较于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气管插管可以有效防止误吸,保障气道通畅,对于一些患有明显的胃肠道反流或食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更加安全可靠。
气管插管麻醉在手术中能够提供更加有效和稳定的通气,更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来说,气管插管也更加方便清洁和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喉部感染的风险。
气管插管麻醉也存在一系列局限性。
气管插管麻醉对患者的侵害会更大,容易引起喉部损伤,导致术后喉头炎和声带损伤的发生;气管插管麻醉需要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水平,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气道梗阻和误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摘要】本研究通过比较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发现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压力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而气管插管麻醉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气道通畅、控制呼吸道压力。
麻醉效果方面,两种方法并无明显差异,但气管插管麻醉的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情况也较喉罩麻醉略慢。
对于小儿短小手术,喉罩麻醉可能是更佳选择,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麻醉方式。
这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指导医生选择更适合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关键词】麻醉,小儿,喉罩,气管插管,短小手术,比较,效果,并发症,术后恢复,最佳选择,研究方向,临床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是指在小儿患者进行轻微手术时使用的麻醉方法。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于麻醉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目前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分别是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
喉罩麻醉是通过将喉罩置入患者喉部,实现气道管理和通气,而气管插管麻醉则是通过将气管插管插入气管,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通气质量。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选择合适麻醉方法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比较小儿短小手术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的特点、麻醉效果、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详细比较,确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最佳的麻醉选择。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麻醉选择依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为小儿麻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性做出贡献。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是一项常见的医疗程序,常常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儿的安全。
在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
本文将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喉罩麻醉喉罩麻醉是一种轻度全身麻醉方式,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
喉罩是一种置于口腔和喉部的设备,能够提供通气和麻醉药物的给药通道。
在手术前,医师将喉罩置入患儿口腔中,通过连接麻醉机,给予患儿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而实现全身麻醉状态。
喉罩麻醉的优点在于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减少了对呼吸通道的刺激和损伤,同时也减少了患儿手术后喉部的不适感。
喉罩麻醉对于较小的患儿和手术时间短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喉罩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喉罩的置入需要一定技术水平,对医师的要求较高。
喉罩在通气和麻醉维持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如气管插管麻醉。
因为喉罩的位置与口腔、喉部结构有关,不同的患儿可能需要不同大小的喉罩,这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气管插管麻醉气管插管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麻醉方式,通过插入气管插管,将麻醉机提供的混合气体输送到患儿的肺部。
气管插管麻醉通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然后通过连接麻醉机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和麻醉药物的给药方式,实现全身麻醉状态。
气管插管麻醉的优点在于通气和麻醉维持的效果较好,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证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
气管插管麻醉也相对稳定,适用于各种手术类型和患儿的情况。
气管插管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气管插管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并且插管过程可能会对患儿口腔和喉部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
气管插管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及时拔管,拔管过程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适感。
三、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各有优劣。
一般来说,对于较小的患儿和手术时间短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喉罩麻醉,因为它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不适感。
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

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摘要】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小儿麻醉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在麻醉效果上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评价它们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
研究发现,喉罩麻醉操作简单,恢复快,适用于短时间手术,但气管插管麻醉更稳定,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类型等。
评价结果显示,喉罩麻醉在小儿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气管插管麻醉效果更稳定。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两者的优缺点,进一步改进麻醉技术,以提高小儿麻醉效果。
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包括各种影响因素对不同麻醉方法效果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小儿麻醉、麻醉效果、对比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应用情况、影响因素、评价、讨论、结论、展望、研究不足。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麻醉具有其特殊性,需要考虑到儿童生理生化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研究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原理、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选择最适合小儿患者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患者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麻醉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麻醉方式选择。
通过对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原理、操作方法、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详细比较分析,探讨两种麻醉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此研究旨在为改善小儿麻醉效果,降低麻醉风险,提高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小儿麻醉临床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全面深入的对比研究,为小儿麻醉领域的发展以及儿童健康事业的推进做出贡献。
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

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近年来,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两种麻醉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以期能够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更为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喉罩麻醉是通过将喉罩套入患者的口腔和喉部,使其底部贴合会厌上部,从而实现气道保护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一种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麻醉则是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道,通过人工通气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两种方式在操作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气道管理和通气。
在麻醉效果方面,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喉罩麻醉相对于气管插管麻醉来说,操作更为简便,不需要插入气管,避免了气管插管对气道和喉部的刺激和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影响更小。
喉罩麻醉在外科手术中,能够提供良好的气道管理和通气效果,适用于一些较短时间的手术或者患者不适宜气管插管的情况。
相比之下,气管插管麻醉由于其能够确保气道的通畅和安全,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或者对气道管理要求较为严格的情况。
在麻醉效果方面,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术后恢复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喉罩麻醉相对于气管插管麻醉来说,由于不需要插入气管,术后患者通常能够更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减少气道刺激和损伤对患者的影响。
而气管插管麻醉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气管插管的拔除,因此在这一方面喉罩麻醉相对更为优越。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麻醉方式的医师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手术类型、术后恢复等因素,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师在小儿麻醉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婴儿患者共63例,据患者个人情况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T4、T3时间段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
观察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喉罩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拔管时间短,减少了患儿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喉罩麻醉;气管插管;婴儿
由于婴幼儿的身体机能与呼吸系统功能等未发育成熟,临床手术以及麻醉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婴幼儿患者手术前的麻醉方法的选择有更多的限制和要求。
临床上对于婴幼儿较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等,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成人手术麻醉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婴儿患者来说,哪一种麻醉方式更加有效,并且更具安全性,尚且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婴儿患者共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10.7+2.4)个月,平均体重(8.6±2.7)kg;平均身高(57.1±7.9)cm。
手术类型有唇裂修补术、胸腹部上下肢血管瘤切除术、并指分离术。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依据患儿具体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采用喉罩麻醉患儿为观察组32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患儿为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麻醉前30min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及苯巴比妥钠(2mg/kg),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电图及氧分压,同时开放静脉通路。
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快速诱导方案: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38)2.0m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30197)1.0g/kg,罗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90070)0.2mg/kg。
观察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所有患儿均由同一麻醉医师完成操作,喉罩插管深度至咽底部感觉到阻力感为止,充人气体,使喉罩气囊充盈以使喉头封闭,给予机械通气,观察患儿胸廓起伏良好、无气体从口腔中漏出及呼吸音均匀对称,为喉罩放置成功。
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在气管插管前给予肌松药罗库溴铵0.5mg/kg,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
采用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3MAC左右,氧浓度10mU(kg·min)吸入,
术中保持自主呼吸,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为调节依据。
根据二氧化碳分压、手术刺激强度和生命体征等情况调整吸入麻醉药的浓度、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5min 停药。
1.3观察指标
监控并记录两组患儿T0(入室后)、T1(麻醉插管后)、T2(术后10min)、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的MAP、HR值;在麻醉恢复过程中记录下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MAP和HR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T0、T1及T2时间段的MAP和HR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T3、T4时间段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拔管后有2例发生反流误吸,均经口腔吸引成功吸出气道异物;对照组患儿在拔管后有5例出现喉头水肿、缺氧的症状。
给予积极治疗后均顺利完成了拔管。
观察组患儿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麻醉可减少手术疼痛,取得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婴儿麻醉时,由于婴儿本身生理特殊性,其麻醉难度较大,对剂量、方式要求较高。
这使手术麻醉的风险性和复杂性明显提高。
为此,麻醉技术的选取直接关乎着手术治疗的成败。
一般应用于婴儿的术前麻醉方式主要有气管插管和喉罩麻醉两种。
喉罩是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方式比较相似,但传统的气管插管会对婴儿气道产生损伤,而喉罩方法则对患儿气道的损伤较小,耐受性也相对好,操作简便,是一种微创甚至无创的操作技术。
喉罩麻醉主要适用于需行气道保护但无法行气管内插管或是插管困难者;气管插管困难,
或是气管插管失败需紧急气道救援者等。
喉罩麻醉适应证主要有:(1)需要气道保护但无法行气管内插管或是插管比较困难的患者;(2)手术中需全身麻醉处理或是需全面处理的不稳定的颈椎患者;(3)气管插管存在困难与风险或是不成功,
(4)支气管镜检与危重患者MRI、需要紧急气道救援的患者均可采用喉罩麻醉法;
CT检查等。
但是若患者张口有困难、未禁食或是病态肥胖型患者、患有阻塞性肺部疾病与异常性的口咽病变的患者则不可采用该种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另外在进行喉罩麻醉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喉罩的大小。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T4、T3时间段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结果与其他临床报道相似,即患儿采用喉罩麻醉可明显减少对呼吸道的影响,降低对气道的损伤,减少插管过程中不必要的痛苦,对麻醉效果和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喉罩麻醉时如喉罩不能完全封闭喉口,会导致反流和误吸,存在一定风险,操作时应注意,并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综上所述,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拔管时间短,减少了患儿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