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the phase of
maturation
技术成熟,这时所需投入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 动技能,产品从技术密集型变成技能密集型或资 本密集型。创新国生产企业增多,竞争激烈,价 格下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取得规 模经济。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企业越发重视国际市场。贸 易成本存在,价格又降低,再以出口来达到利润 最大化。
此外,在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况下,同 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甚至不同工序之间 的分工,已成为推动FDI的重要因素,产品 生命周期难以解释这种纵向FDI。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启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由国际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 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 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 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 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创新国可以获 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 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 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 继续赚取利润。
三、简要评价
(一)贡献:第一次以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 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整体考察企 业的跨国经营行为,说明了国际生产格局 的形成,它对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成长提供 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
特别是对战后初期,美国资本、技术密集 型企业在欧洲国家的贸易和直接投资活动 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二)局限:该理论的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 式随着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显得越来越不 实用。它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国 家和日本对美国的大规模直接投资活动, 更不能说明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 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现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变动Biblioteka Baidu
对于行业内和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完 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已经作了很 好的解释,但怎样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 动和在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哪?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and Vernon)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 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 (product cycle)的学说。
净出口
领先者 (美国)
其他工业国 (日本,欧盟等)
0
t t 0t 0 t1 t2t3时1间
t2 t3
t4
净进口
欠发达国家
第一阶段:创新 第二阶段:技术扩 第三阶段:技术停
领先国家出口 散跟随者出口
滞欠发达国家出口
综上所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 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因此产品在不同时期只有 密集使用的要素较充裕的国家才能拥有较低的成 本,从而使得异国在要素禀赋既定的情况下不可 能在产品的每一阶段都拥有比较优势,使得产品 在不同国家间有规律的转移。由于新产品创新的 特点,比较优势总是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流向资 本较充裕的国家让后转移到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 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所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使H-O要素禀赋理论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
弗农认为,那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投入、 对外部条件依赖较小,产品需求弹性高的标准化 产品,最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实际上是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论:
在母国生产并出口 转移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
和出口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停止生
产,改为从海外进口。
二、技术周期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一、新产品的技术周期
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 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第一阶段,创新阶段the phase of introduction
投入是科技和研究经费,得到新产品(技术 密集型)。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 拥有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
在该阶段,生产者对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市 场反映还在不断改进。企业完全垄断该产 品,满足国内外需求,其他企业和国家无 法生产。
创新国企业开始FDI,就地生产和销售。通常,投 资区域选择那些技术水平较先进、劳动技能较高、 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且与本国需求偏好类似的 国家和地区。
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the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
该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以及式样已标准 化,新产品完成了其生命周期。仿制企业增多,原 创新企业技术垄断优势消失,市场竞争依赖于成 本。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 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在劳 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寻找机会,选择最佳的 生产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