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常聚焦于分数上,成绩好就沾沾自喜,不理想就责骂孩子,分数成了评价的核心,成了孩子的“命根子”,更成了孩子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后果。
有个小故事很耐人寻味: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无忧无虑,叫声连天,令老人难以忍受。于是,她出来奖赏每个孩子25美分。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孩子们早早地就来了,无心做玩耍,只盼着老人快点到来,可姗姗来迟的老人告诉他们,自己没那么多钱,只能给5美分,孩子们很失望。第四天,老人抱歉地说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了,以后再也不能给他们钱了。于是,孩子们彻底失望了,他们决定再也不来玩了。
在这个故事里,金钱转移了孩子们玩耍的乐趣,当孩子得不到奖品时,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对玩耍彻底失去了兴趣。当家庭、学校、社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久而久之,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就会被转移,孩子就忘记了自己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只有少数的孩子会在“分数”的刺激下,一步步地沦为考试的工具,而多数孩子由于分数不理想,体验到的是一种失败感,渐渐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便索然无味。过分关注学习结果也容易导致不正确的归因,当自己成绩好于他人时,容易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
自己聪明或运气不错而趾高气扬;当成绩低于他人时又容易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行或运气不佳而自卑自怨或怨天尤人。特别是那些在一定时期内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如果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就容易形成一种获得性失助感,严重影响到自信心。过分关注学习结果还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有的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不择手段地选择作弊、抄袭他人试卷、偷偷涂改成绩等错误行为。
其实分数只是学习结果的一种体现,学习结果当然重要,但是家长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当下学习结果不理想的孩子。结果源于过程,有怎样的过程才会有怎样的结果。关注学习过程,优化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自然就优化了学习结果。
哲人说:“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对于学习来说,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决定学习的行为,学习行为决定学习的成绩。
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
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直接决定着学习成绩。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很有意思的孩子,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常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成绩优良。反之,学习行为差,耐受力低,容易灰心丧气,学习成绩也差。
孩子的学习态度,受其家长态度和教育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学习态度。那些关心子女的学习进展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不断给予指导、检查和奖惩的家长,促进了孩子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方面要注意自己言行,时刻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信息;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引导和帮助孩子寻找学习中的乐趣,爱上学习,喜欢学习。
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不断认识了解事物的过程。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绝对重要。家长要关注和引导孩子凡事尽心尽力,用刻苦努力终成大事业的故事、事例,让孩子懂得一分努力一分收获,让孩子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标前进一步,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关注引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其意义更在于让孩子把学习作为其提高人生质量的追求。
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当孩子进步时,要及时地不吝啬地给以鼓励、强化,着重表扬孩子的努力,在表扬和鼓励中给孩子自信和自尊,坚定刻苦努力的信念。对于那些取得同样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孩子,尤其要鼓励,给予良好的激励。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在孩子学习期间,家长要想各种办法,让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学习,把学习搞好,但不同的孩子,这个学好的标准不同,只要孩子尽力,
只要有一丁的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中经常有成功体验,这很重要。这种成功经历和成功时的情绪体验对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非常有助于孩子发现自我的潜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如果孩子尽了力,仍然一时还得不到好成绩,家长应表示理解,不要让孩子有过分的压力,切忌进行谴责和奚落,以防止其消极情绪体验的产生。要帮助孩子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其信心。
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习惯成自然”了就是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好,就是学习能力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既是获得好成绩的必由之路,同时远比学得知识、考出好成绩意义大,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将终生受用。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不断地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需要家长的关注、引导和督促,直到“习惯成自然”,成为终身受用。
学习习惯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比如预习的习惯。一般来说小学三年开始就应注重预习;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表象,这对于学生在课中学习新知识时,是很有帮助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的习惯,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地方、核心重点的地方或较难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上课时能专心听讲,解决问题。比如课堂上听与说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
中注意力,这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最低要求,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思维能力,更是提高孩子主动参与开动脑筋,获得学习乐趣重要方面。还有及时复习的习惯。作业前认真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考试前系统地复习,对于及时巩固知识,温故知新,很是重要。当然这些习惯,学校老师一定会认真指导和培养,家长要做的就是多加关注和提醒督促。
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可从几方面关注:①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及时完成作业,不拖拉。②独立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想办法自已解决,不能依赖他人。③做完作业认真检查。④书写清楚,格式规范,错题认真订正。
更要紧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反思的习惯,也就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习惯。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是对善于反思的人而言的。当孩子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时,要应到孩子认真地总结成功的因素;当孩子遭受挫折失败时,告诉孩子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造成的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的措施。在学习上,有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反思办法叫“错误积累法”,可以让孩子坚持去做。
说一千道一万,强调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不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而是因为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就在过程之中,学习的结果来源于学习的过程。与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不如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科学和顺利,最终决定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