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黔之驴》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模仿、创作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黔之驴》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句式。
2. 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黔之驴》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黔之驴》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2)介绍课文《黔之驴》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僻字词。
(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阐述主题思想。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2)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5. 总结拓展:(1)总结课文《黔之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黔之驴》,巩固学习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柳宗元的其他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语文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包括认真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增强民族自豪感。
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生僻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难点:领悟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学会通过分析来深入理解文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四、教学准备:课文文本《黔之驴》。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柳宗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黔之驴》。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字词:学生自主学习生僻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4. 分析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5. 寓意探讨:学生分组探讨课文的寓意,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领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朗读与表达: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发音准确性、语调、表情等,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清晰度。
3. 字词掌握:通过课后练习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僻字词的掌握情况。
4. 寓意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结,检验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和内化程度。
《黔之驴》教学案例与反思
《黔之驴》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21年初审通过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文字简练,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阅读本文,能够得到不同的人一辈子感悟。
教学思路:依照现代学生心理承担能力较差、农村缺乏文化氛围、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量少以及本文的特点,我将通过引、读、演、思、品(杰出片段)、做六个环节来完成。
引导学生明白得作者排遣心中郁闷、放情山水,读明白课文内容的方法、领会文章的深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进展学生的独立摸索能力、制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一、引(复习旧课,认识作者,延伸课外)1、引导学生回忆背诵小学学过的柳宗元诗《江雪》之后再出示另外一首柳诗《渔翁》,让学生自己评点这两首诗创设的意境。
(附诗于后)2、教师简要介绍柳宗元:唐代闻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人(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后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得罪了豪门权贵,被贬到荒凉偏远的柳州,因此后人又称柳柳州。
在那个地点,他写下了闻名的《永州八记》,以观赏漂亮的山水来排遣自己郁闷苦恼的心情,感悟人一辈子哲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这两首诗也是这种心情的产物,他为我们创设了纤尘不染、美不胜收的佳境。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另外一种风格的文章:寓言《黔之驴》。
二、读(朗读课文,明白得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将文中难解写在黑板上,由学生自主上台注音释意,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2、集体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文意、领会课文内容,教师点拨讲解。
(附译文于后)三、演(依据文意,编剧表演,明白得形象特点)1、各小组依据文意编制课本剧,派两位同学现场表演。
2、教师视情形加入演出并关心编撰对话。
3、师生依照演出共同评点,概括老虎、驴子的性格特点。
老虎:机警、勇猛、果断。
驴子:外强中干、不辨形势。
(附板书于后)四、思(独立摸索,各抒己见)摸索下列问题,现场回答:1、本文只是在讲驴子和老虎的故事吗?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2.累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4、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特长斗争,就肯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1〕累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1〕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2〕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
教学方法:导读商量教学手段:CAI、录音第—课时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也是一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予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时机深刻了解人民的疾苦,也巡游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潦倒,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庞大的成绩。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正课1&183;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目标2〕;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用船载。
以: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
虎见之;这两个;之'奖代词,指驴。
;庞然大物也;:推断句,也:表推断语气。
;他日;:有一天。
;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
;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以为: 以为神。
黔之驴教案6篇
黔之驴教案6篇黔之驴教案篇1创意说明: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同学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说明、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确定。
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对比“驴和“虎各自的形象特点,品尝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状况,同学对比说明边读边讲,老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同学熟识古今词义的改变。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
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同学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
思索: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
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巨大。
②当驴涌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应是“以为神。
由于从来没有见过,而且“硕大无朋也”,所以觉得奇妙。
③虎对驴的立场有转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立场有转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
虎的立场改变为:恐惊—怀疑—挑衅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结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读完寓言后,你觉得驴、虎这两个寓言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争论、概括:黔驴:硕大无朋,擅长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应快速,行动敏捷。
谨慎当心,擅长观测,反复试验,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决地攻击对方要害,马上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敏、勇猛的形象。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2. 课文寓意的研究和探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黔之驴》的文本。
2. 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辅导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黔之驴》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合作解决。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 阅读理解:(1)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5. 思考与讨论:(1)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题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利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精选6篇)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精选6篇)初中语文《黔之驴》篇1这节课主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采用自主互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的。
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想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及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有明确的规定。
但学习文言文,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这节课我先用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通过演读课文和知识抢答两个环节,让学生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中,掌握字词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而后又通过质疑及释疑环节,让学生既明白了文章大意及文章思路,又避免了无效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
再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另外,为了扩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记忆与理解,我设计了“看画面,想情节”、“添枝加叶讲故事”、“奇思妙想编故事”三个环节,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众说纷纭,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而且最后一个环节“奇思妙想编故事”与开头的导入课题遥相呼应,使本堂课浑然成为一个整体。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篇2以往上文言课,总是我一个人在说,学生埋头苦记。
我犹如粉碎机把知识捣烂了,喂到学生嘴里,学生感受不到整合各种滋味的过程的快乐。
导致课堂沉闷不说,学生的灵性、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都被扼杀了,只是机械地吞咽教师送来的“食品”,越是这样,越怕学文言文。
而这节课,是什么力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的学习,让学生们在新的课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能动性,自主大胆地质疑、考问我,从现象到本质,教学目标迎刃而解,解得痛快!课上得生动有趣,活而不乱。
虽然,学生的问题良莠不齐,但正好反映了各个层面学生的情感、态度、需要、理解,各问所需、各取所得。
从学生课堂上提的问题不难看出,学生是自主的、灵动的、个性的。
2024年黔之驴教案设计优秀
2024年黔之驴教案设计优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黔之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中角色形象及寓意。
1.2学习成语“黔驴技穷”,掌握其用法和含义。
1.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角色,提升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品质。
3.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掌握《黔之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1.2理解成语“黔驴技穷”的含义及用法。
1.3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2.1分析文中角色形象及寓意。
2.2理解“黔驴技穷”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黔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黔驴的特点。
1.2提问:“黔驴技穷”这个成语大家听说过吗?它是什么意思?2.故事梗概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3.分析角色形象3.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黔驴、老虎、主人等角色的形象。
4.理解寓意4.1让学生思考:黔驴技穷的寓意是什么?5.成语学习5.1教师讲解“黔驴技穷”的用法和含义。
5.2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
6.情境表演6.1让学生分组,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6.2学生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黔驴技穷的短文。
2.收集其他含有黔驴技穷寓意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分析角色形象和寓意时,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成语学习和情境表演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案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黔之驴》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黔之驴》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黔驴技穷”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2)简介课文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黔之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析课文:(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023关于黔之驴教案四篇
2023关于黔之驴教案四篇黔之驴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黔之驴》选自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是第六单元第24课。
教课书的课文,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精心挑选出来的。
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文言文所表现的重视德行、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我确定了__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__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__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翻译文言文2、过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所以我让学生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
若有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共同合作解决,体现了学生合作性学习。
最后由学生归纳寓意,即读----译---- 质疑----讨论----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因此我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定为: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在赏析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
(从驴的角度、从老虎的角度分别谈谈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让学生畅谈,从中体会__寓意。
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了解对方。
因为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蔽林间窥之。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从驴的角度谈,根据驴“一鸣”“啼之”,最后被老虎“断其喉、尽其肉”这一点,从而启发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 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黔之驴的描绘,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文言文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法特点。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2)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3. 写一篇关于《黔之驴》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黔之驴》教学反思(共5篇)
《黔之驴》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黔之驴》教学反思《黔之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流畅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写法。
3、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1、学习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写法。
2、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同学们,你们之前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请同学给我们讲讲。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寓言,是唐代柳宗元写的《黔之驴》。
二、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完成《学教案》P69注音。
2、一生读课文。
3、其他生评价纠正错误,点出易读错的,需要注意的字音。
4、全班齐读。
5、同桌互助,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6、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有什么难于解决的提出来。
三、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稍近益狎()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技止此耳()()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翻译下列句子。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四、品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虎吃驴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刻画了一只怎样的虎和一头怎样的驴。
读后以前后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惧驴:老虎刚一见到自己从未见到的驴,产生了“以为神”的看法。
这一心理描写,写出了老虎一时为不了解的驴的庞大外形所迷惑的情态。
“蔽林间窥之”,“蔽”的动作是老虎惧怕驴的表现,“窥”,既反映了虎迫切希望了解驴,认识驴的心理,又反映它的小心谨慎。
带感情朗读。
识驴:“稍出近之”,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虎的胆子大了一些,去接近驴,观察驴。
初步的观察结果仍然是不了解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陈妙玲(黔之驴)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特长斗争,就肯定能获得胜利。
这篇课文我是作为放开周的公开课来上的,本着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理念,我在科组内进行了从说课到磨课再到上课一系列的活动,回忆整个过程,虽说辛苦但也有不少收获。
下面就这节公开课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不为导入而导入关于这篇课文的导入,我设计过几种,从动物成语导入,从关于驴的成语导入,但这些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点:为导入而导入。
磨课评课后决定用“看图片忆寓言故事〞导入,一方面是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另一方面图文并茂也更简单激发初一学生的兴趣。
事实也证明,后一种导入效果也最好。
二、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制造性阅读与理解。
(黔之驴)中,我设计了“我演你找,深刻探究〞的环节,表演组的同学负责课本剧表演,观众组的同学看完课本剧后从文中找出老虎从“惧驴〞到“吃驴〞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找的时候自然也是兴致勃勃。
二、注重制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辨正地去认识问题。
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
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
比方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事要慎重,要知已知彼。
从驴的角度谈,依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发是掌握真本事、真才能的重要。
通过学生商量,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的缺乏之处:文言文应该熟读、多读,而这节课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课堂预设不够,当学生分析寓意角度不够多时,教师缺少有效的引导;课堂小结稍显仓促等。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案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的幽默与讽刺。
2.分析黔之驴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寓意。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成语。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黔之驴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幽默与讽刺,理解作者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文言文——《黔之驴》。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黔驴技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究竟有什么寓意吧。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3)学生再次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文本的幽默与讽刺。
3.内容解析(1)分析黔之驴的形象特点1.黔之驴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黔之驴技穷、虚有其表。
2.作者通过黔之驴的形象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内在的实际能力。
(2)分析文本的幽默与讽刺1.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幽默与讽刺?学生回答:黔之驴的“技穷”和“虚有其表”的形象。
2.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幽默与讽刺?学生回答:夸张、拟人等。
4.重点字词讲解(1)黔:地名,今贵州省。
(2)驴:一种哺乳动物,体型较小,用于驮运货物。
(3)技穷:技艺达到尽头,无法再提高。
(4)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没有内在的实际能力。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黔之驴》,通过分析黔之驴的形象特点和文本的幽默与讽刺,我们明白了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内在的实际能力。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黔之驴的读后感。
四、课后拓展1.收集其他关于黔之驴的成语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2.观察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黔之驴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黔之驴》,让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黔之驴公开课教案
黔之驴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黔之驴故事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黔之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讲述《黔之驴》的故事情节。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1.3 教学方法讲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寓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章:黔之驴故事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黔之驴》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角色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黔之驴、狐狸、老虎等。
描述各角色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2.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特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角色的形象和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黔之驴故事寓意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黔之驴》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3.2 教学内容探讨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故事对自身的启示。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事寓意的思考和启示。
第四章:黔之驴故事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创意表达展示对《黔之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2 教学内容学生选择一种创意方式(如绘画、表演、写作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
4.3 教学方法创意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
小组评价:学生分组评价他人的创意作品,互相交流和启发。
第五章:黔之驴故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黔之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教授《黔之驴》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反应
有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对教学的反思和一些建议:
1. 文字理解:《黔之驴》是一篇古文,词汇和句式较为复杂,而且有些古诗词的引用。
学生对课文的文字理解可能有困难。
我应该在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一起分析文中
的生僻词汇,并提前解释一些古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2. 阅读材料的选取:选择适合初中生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
《黔之驴》是一篇描写黔
驴的古文,题材可能对学生来说有点陌生。
我应该更加注重选择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共
鸣和兴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 主题的引导:《黔之驴》虽然被称为一篇“黔驴之技”,但其中承载了更深层次的
思考和人生哲理。
我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明确地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主题和寓意,让他
们能够将课文中的故事和人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其中的启示和价值。
4. 课文教学与文化背景的结合:《黔之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范之一,其中融入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思想。
我应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课文
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认知,使他们对中国文
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
总结起来,教授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黔之驴》,我应该注重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
实际应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同时,课前
的备课工作也非常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
效果的最大化。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引言《黔之驴》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黔之驴》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对这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教学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理解并接受文本中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我给出一段描述黔之驴的文字,让学生猜测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并推测主题。
2.阅读:学生开始阅读《黔之驴》这篇文章,同时我也设置了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学生独立阅读结束后,我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我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手法,并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观点。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4.情感教育:《黔之驴》这篇文章表达了生活的坎坷和辛酸,故事中的黔之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
我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并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5.写作训练:在学生对文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之后,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有关《黔之驴》的心得体会,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6.总结复习:在教学的最后,我进行了一次总结复习,强调了文章中的核心价值观和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我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亮点和不足之处。
亮点: 1. 导入环节设计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 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教育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黔之驴》教学反思
改进建议
部分学生建议增加课堂互 动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 ,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 识。
后续改进
根据学生反馈,将进一步 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注 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 际运用能力。
03
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教授《黔之驴》时,我尝试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和视频,来营造一个生 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 课堂中来。
堂参与度。
课堂观察
在课堂教学中,我密切关注学生的 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
课后反馈
通过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收集学 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黔之驴》时,我尝试了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
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教学互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环节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
高学习的趣味性。
跨学科融合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 学等)进行融合,拓宽学生的知 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
我始终坚持有效教学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全面发展
感谢观看
鼓励学生参与
为了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 正面反馈。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我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更 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的把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把控教学节奏,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和时间的有效利用。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我会 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吸收知识。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
七级语文下《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黔之驴》这篇文章。
(2)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了解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敢机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挑战,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理解文章的寓意和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挑战,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黔之驴》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寓意和道理。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寓意和道理。
(2)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寓意和道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朗读《黔之驴》,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小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提问、回答和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3. 价值观培养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和作文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案
七年级语文《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敢于挑战的精神。
(3)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努力进步。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3.运用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比喻、象征意义的理解。
2.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讲述一个有关黔驴技穷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2)引入课题:展示课文《黔之驴》,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组内交流讨论。
3.合作学习(1)组内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全班交流:选取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其含义。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示例运用。
5.实践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模拟课文中的情景,进行口语表达。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
秀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4、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1)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2)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手段:CAI、录音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也是一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
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正课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目标2)“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用船载。
以: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
虎见之”这两个“之'奖代词,指驴。
”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
他日“:有一天。
”
甚恐“甚:很。
”
益司其声“益:更加。
”
终不敢搏“终:始终。
”
稍近“:渐渐靠近。
”
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以为:以为神。
把(它)当作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因:虎因喜因而因跳踉大阚于是3.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目标3)(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