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远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简介
发布时间:2011-10-25 来源: 文化馆浏览次数:143
民间音乐:
定远民歌已有千百年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曲调流畅优美,具有一定区域性、普泛性,上世纪40年代岱山、藕塘一带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传播对本地的山歌、号子、田歌、情歌、对歌、小调等影响很大。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在创作内容和曲调风格及传唱方式上各有特色,有独唱、对唱、合唱。1954年---1990年县文化主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先后多次对全县民歌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初选54首编印《定远民歌集》,并精选12首送省、市文化部门。定远民歌《怎么不是的》在1986年由马流柱、朱逢博演唱,并制作成录音带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1990年经专家对全县民歌再次挖掘、整理46首编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2002年藕塘文化站又对老区的民歌进行挖掘整理20首,现已完成初稿。唢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管乐之一,又名喇叭。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小唢呐称手笛,大唢呐称海笛。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上端有细铜管,管上套有苇哨。广泛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连江镇的民间唢呐是古老祖传的管乐,距今已传承4代。最初第一代传人许仕堂在灵壁学艺,后学成回乡教授后人。最鼎盛时期有20多人,曾多次到肥东、长丰、肥西、全椒、和县、滁州、灵壁等地演出。1975年成立艺术团,现有15人。常年在周边地区演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广泛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之中。
民间舞蹈:
兰花灯迄今已有七百年历史,相传在元朝以前定远境内就有兰花灯班子。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都有兰花灯表演。不过那时只有“兰花”和“岔伞”,是民间集体群舞。在封建社会女子不准玩灯,所以那时“兰花”皆由男青年扮演。到了元朝中期,蒙古族借用汉族的“兰
花灯”为自己娱乐享受,将兰花灯中的兰花强令改为汉族姑娘扮演,并在舞中增加一名蒙古贵族,起舞时居“兰花”之中,汉族姑娘分立两旁,“鞑子”任意左右拥抱,任其开心取乐,所以鞑子又有骚鞑子之称,从此“兰花灯”中就多了一个鞑子角色,成为统治者娱乐享受的舞蹈,汉人虽然十分反感却敢怒不敢言。元朝灭亡后,兰花灯成为汉族和蒙古族人民团结和谐的舞蹈,“鞑子”的身份已不是统治者,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征,“兰花”又按当时汉族的习俗恢复了男扮女装。全国解放后,人民群众自发的掀起玩“兰花灯”的热潮,男扮女装的“兰花”改为女性扮演。虽然经过几个朝代的变迁,兰花灯中的人物和称谓有所变化,但表演形式大致相同,每逢佳节,全县各地都有跳兰花灯的习惯,借以欢庆丰收、喜度佳节,其中以仓镇武氏为最佳。1984年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丛书,被国家收藏。
民俗:
令狐塔庙会藕塘令狐山位于定远县东南的皇甫山西麓,历史悠久,后汉时期这里亦有寺庙。据说令狐子伯青年时避难于此,受观主郝奶奶收养。令狐子伯贪酷学习,攻读不息,后被举孝廉送朝廷考核,做官,晚年为楚国相公。令狐为感谢平凡的老媪的养育之恩,于此山修寺、立塔,塔内供奉郝奶奶塑像,起名慈母,落成恰逢农历十五。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便成了庙会会期。庙会鼎盛时期始于明代年间,香客几万人次。后文革期间庙会活动停止。1997年庙会活动得以恢复。2008年4月19日(农历3月14)由定远县人民政府在令狐山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
民间手工技艺:
桥尾手工制作技艺“桥尾”为炉桥特有手工制作的咸制品,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选用猪屁股部肥中有瘦的肉,产于该县炉桥镇,故起名“定远桥尾”。炉桥一带上世纪80年代被国家列为商品瘦肉型猪,原材料充足,做工独特,技艺精湛,堪称一绝,安徽时报、滁州日报均刊载过。“桥尾”在前清盛世之时,炉桥集市上肉案子一字摆开有上百家之多,同行间竞争激烈,一位卜姓屠户在猪的屁股上打主意,挖取带猪尾巴的一块猪屁股,
形如一把带穗的团扇,经过反复试制后的成品透明微红,馥香异常,不腻不厌,过夏不哈,隔冬不坏,饱受食者赞誉,“桥尾”之名不胫而走。后又经清代观察使纽筱萍举荐为贡品,名满京华。卜善松二十岁跟随师傅卜善士学艺,学成后一直从事制作工作至今,现已退休但仍在应客人的要求制作“桥尾”。
三和千张手工制作技艺早在明清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上有水,下有矿,集镇上居住着许多手工技艺能人,有个於姓的逃生到三和,以制作千张和豆制品为主。由于受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水源充沛,四季清澈如镜,同时农作物充足,为作豆制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豆制品的价格老百姓易于接受,生意较好,作坊发展到几十家。但同行间竞争激烈,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於金良传承父业,在千张制作工艺上钻研,第一解决携带方便,不破损,在纱布上打主意;第二解决保持长时间不沾。所以现在的三和千张薄而透明,软而不碎,能在三天内不变质,成为我县知名农副产品。
池河雪片糕手工制作技艺池河古镇东靠岱山,西临池水。一座古老的太平桥诉说着该镇的历史。镇上有一条东西走向三华里的古镇,住着许多有手工技艺的人。由于古代远征时干粮成难题,巧匠们偶然发现把米用水侵泡后磨或舂碎后可用开水冲饮、充饥,但时间长了又坚硬难食。后来人们把米粉块放入锅中蒸发,米粉块松软、爽口。到了明代以武氏为首的工匠们有意识的把米用水浸泡、磨碎放入食糖至锅中蒸,蒸后用刀切成片状,由于米浸泡后像雪一样白,蒸屉又高,因此得名雪片(高)糕。清朝光绪私访至池河,对池河糕赞不绝口,故又称“玉带糕”。池河镇上做糕的已有几百年历史,作坊一度达到30多户,名震皖东。民间音乐:
凉亭锣鼓(又称凉亭十八番锣鼓)历史悠久,它独特的鼓点自成派系,流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清朝后期由当地民间艺人李训广(第一代传承人)在安徽怀远鼓棚打鼓,后赶庙会到能仁寺打鼓,从而定居能仁乡把学到的锣鼓引入定远,吸收别人之长,自己摸索,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命名凉亭十八番。至今已传承三代,乐队当时编制比较
庞大,大约30人左右,双套锣鼓,气势逼人,气氛热烈,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每逢庙会会期、节庆、丰收之余结集一起尽情敲打,宣泄自己的情趣。但只局限于能仁乡凉亭,外人不传。1984年由专家根据口谱、字谱进行整理成锣鼓谱并刊登在《中国民间音乐集成》安徽·滁州卷,被国家收藏。
民间舞蹈:
二龙戏蛛又名耍龙灯,是定远县能仁乡独有的民间传说形成的,是以锣鼓伴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集体舞蹈。传说东汉末年的某天,适逢能仁寺庙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喊:“快看天上……”只见能仁寺上空,祥云缭绕,两条巨龙和一位美少女(蜘蛛精)在空中嬉戏玩耍,翩翩起舞……。这一美景的骤然消失,人们叹息不已。为了留下这一美好的记忆,人们自发组织一批青年人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定远县能仁乡的《二龙戏蛛》由此而来,与众不同的是“戏蛛”,不是戏龙珠而是戏蜘蛛精。世代相传。当年人们自发组织耍龙灯,每逢会期、节庆、丰收之年结集一起尽情玩耍,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预示来年平安、丰收、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红色景点
发布时间:2011-11-28 来源: 图书馆浏览次数:33
中原局第二次会议旧址
位于定远县界牌集镇(原永宁乡)山黄村,时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旧址原占地约1.2万平方米,四周是水围和围墙。水围长约400米、宽7米,深3米;仅靠水围内建有长约400米、高3米的围墙。南边和北边围墙中间各竖一座门楼式炮楼,炮楼之间建有300
米长的地下道。有会堂、办公用房、住房、伙房、仓库、马房等共47间房屋,房屋面积约800平方米。另设有练兵场一处,驻一个警卫连。